书城历史解密汉朝宫廷:汉宫秘史
23386500000020

第20章 忠奸善恶见清浊——官场风气篇(1)

韩信为何不听荆通献计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双方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韩信的军事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在公元前203年攻下齐国72城,强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成为刘、项之外举足轻重的第三种力量。

对韩信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造反机会。因为当时刘邦也好,项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韩信!有个谋士叫蒯通,此时他就是韩信身边的谋士,而且韩信将齐国的72座城市全部打下来也是出自蒯通的主意。蒯通是这样去说服韩信的。他说,我这个人会看相。韩信说,你真的会看相吗?他说,是啊。韩信说,你给我看看。蒯通说,这个东西属于天机不可泄露。韩信说,好好好,左右的人,你们都出去。然后蒯通就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而且会有危险;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蒯通一共三次劝说韩信,第一次劝说韩信的意思和武涉是一样的,韩信的回答也是一样的:“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飨利背义乎!”这就是说,汉王把他自己的车子给我坐,把他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他自己的饭菜给我吃,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我怎么能够背叛他呢?

蒯通就说了,你觉得汉王对你很好吗?恩重如山?你觉得你们俩亲如兄弟,唇齿相依?心心相印,休戚与共?不对吧,蒯通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比方说,越王勾践和他的大臣范蠡、文种关系好不好?文种和范蠡为越王勾践立下的功劳大不大?后来怎么样呢?野兽尽而猎狗烹,后来他们不就落得这个下场吗?难道说你韩信今天和汉王的关系就好得过越王勾践和文种的关系吗?靠得住吗?韩信说,这个事你让我想想好吧,你让我想想。

蒯通又去说服韩信,说,足下不可以再犹豫了,猛虎犹豫起来还不如蜜蜂一蜇。你不能这样犹豫,这是上天给你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是你成就大业的机会。你如果三分天下而王之,至少此刻可以保平安,将来条件成熟了以后你可以得天下。你进退自如,为什么偏偏一条道儿走到黑呢?

蒯通又这样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就是说,上天给你的你不拿,那是要带来灾难的;时机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带来祸殃的。总之你不能犹豫。

韩信当时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理由是什么?就是他对蒯通说的那段话:“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这个回答比他对武涉的那个说法高了一个层次,更为深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坐了人家的车子,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难也背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他已经用他的车子背过我了;穿了人家的衣服,那就要把人家的忧虑也当作自己的忧虑,放在自己的心怀里面;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用生命去报答,宁肯死也要完成人家的事情。

因为中国文化有这么一个观念——食物是生命之源,谁给我们东西吃就等于给了我们生命。谁给了我们生命?当然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生育了我们。但是你要想想,比如一个小孩子,尚且在婴儿期,他能知道自己是谁生的吗?他不可能知道,他知道什么呢?他只知道谁给他吃的。而一般地说,孩子都是母亲用乳汁来哺育的,谁给他奶吃他就认谁做母亲,这就叫“有奶便是娘”。其实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和奶妈亲,包括历史上一些皇帝,都是跟奶妈亲,因为他是吃奶妈的奶长大的。中国很多地区把这个奶就叫作妈妈,吃奶就叫作“吃妈妈”,那是生命的源泉。同样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共衣是一种很重很重的情分。《诗经》里面有一首诗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说: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跟你共一件战袍。同袍就是同胞,我们说骨肉同胞,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那“胞”是什么?“胞”就是衣、胞衣,就是小孩子生下来外面的那个胞衣。所以同袍就是同胞,同衣就是同依,依靠的“依”。刘邦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韩信穿,韩信感恩戴德,永志不忘,不能背叛。这当然是中国文化中的心理通则,但是对于韩信来说还有一层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韩信早年时挨过饿、挨过冻,是曾经没饭吃没衣服穿的人,遇到一个诸侯王,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的这份感激简直是难以言表。正因为如此,所以韩信终究不肯听信蒯通的计谋。

李广为什么到死未封侯

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战70余起,他总是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深受士卒爱戴。他英勇善战,威震匈奴,被匈奴人惊誉为“飞将军”。在汉武帝以丰厚爵禄大奖军功的年代,李广的部下几十人都得到了封侯赐爵的奖赏,为何单单李广到死也没有得到赏封?

一生征战不得封侯,李广心中悲凉不已。40年在北方的沙漠草原地带一刀一箭地搏杀,多少次命悬一线,是为了什么?今天的人们可以找一个崇高的理由“保家卫国”,李广那时候没有这样的觉悟,他就是想为皇帝打仗,立了功,皇帝赐他一个爵位,封他一块土地,让他的儿孙们有饭吃。对一位职业军人来说,封侯赐地,还是最大的荣誉,意味着他的付出得到了承认。

乍看李广戎马一生,热热闹闹战绩辉煌。若细推析可总结两点:生不逢时和命运不济。汉文帝曾对李广说:“可惜呀,如今汉朝地广人稀,国力贫弱!你若生在高帝时,当个万户侯都没有问题!”汉文帝时期李广正值青年,每一次战役都立战功。然而当时的客观环境制约了李广封侯的机会。到汉武帝之后李广虽多次参加对匈奴兵的战斗血染战袍,但每每战绩不佳死里逃生。而此时却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天下,李广在大的战役中都和这两位共同作战,可是人家总是凯旋而归,风头尽被二位抢去。这不是李广的命运不济还是什么?这也是司马迁可怜李广对其大写特写的缘由。

然而后世人对“李广难封”给出的理由有很多,众说纷纭。一般的非史学家的大众们略知一二,闲暇娱乐时只要还能背诵“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就够了。李广不封侯有下列原因:

李广战绩不佳,难得封侯。宋人黄震在《史记评林》中说:“李广每战辄北,因踬终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认为:“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李广带兵冲锋陷阵,只进无退,与敌浴血拼杀,难免伤亡惨重。但他并非败军之将,他经常受到数倍于己的敌军围攻,正因为他英勇不屈,斩杀敌人有生力量,牵制了匈奴兵力,才使其他战将得立战功。

李广不是军事全才,所以不得封侯。宋人何去非认为,李广领兵作战不讲“军阵”;停宿驻留,不击刁斗;军中表册,极其简略。李广的治军方式与同时代的程不识相比,的确宽松。他不追求表面形式,只是要求征战时,将士们奋力杀敌,报效朝廷。李广素来爱护士卒,他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与士兵食宿在一起;若是部属们忍饥受渴,他也与将士们一样忍饥受渴。因此李广深受爱戴,将士们心甘情愿服从他的指挥。有人认为,李广多次失利,与他的依强恃猛有关。他习惯硬碰硬打,少用智谋,只能算作猛将,不能算作帅才。此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汉武帝时期,才能不及李广者照样封侯,这又如何解释呢?

汉武帝的偏见,使李广不得封侯。由于李广数次出师不利,汉武帝就认为他“数奇”,也就是命不济,运气不好,所以,不愿重用李广。因此,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汉武帝私嘱卫青不让李广居前夺首功。卫青给李广指定了一条偏僻难走的路线,致使李广延误军期,含恨自杀。汉武帝出于迷信心理,认为李广屡征不顺,不是福将,因此忽视他的战功,硬是不给李广封侯。而对爱姬卫子夫的哥哥卫青、外甥霍去病却是给以重用,配备充足的兵力、军需物资,让他们放手杀敌,一旦立功,立刻封侯。汉武帝的这种偏心和成见,致使李广不得封侯。

也有人说,李广任陇西太守时,杀过已降的羌人800名,有损阴德,因此,无福享得侯位,这种说法颇具迷信色彩,更难让人信服。

卫青终生享有尊荣的缘故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那次战役,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主”,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负责全国军事。卫青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但他不居功自傲,待人宽厚诚实,关心体贴将士,深受将士爱戴。他的功绩和品格也深受后代人们的敬仰。

从那次卫青率六将军出朔方高阙击匈奴获得大胜后,坚辞不受汉武帝格外施恩,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那件事,就可以看出其人品的忠贞、正直。随后他奏请皇帝对随行有功的将校封侯赐爵,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另一件事是发生在元朔六年(前123年),右将军苏建随卫青出击匈奴。苏建所部与匈奴单于的军队相遇,激战一日,全军尽没,苏建只身逃回。卫青问部下军吏应如何处置苏建,议郎周霸提出:“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卫青没有采纳,认为:不应为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斩杀大将。即使苏建当斩,也必须奏请天子裁决,做人臣的又怎可擅自专杀于境外?军吏们听了,都称赞卫青的话有道理。

据史书记载:“青仁,喜士退让。”当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汲黯,性情倨傲,好当面指责旁人的过失,不留情面。即使是皇帝有了错误,他也敢于直言进谏,无所顾忌,因此总是不得长久在位。这时卫青正权倾朝野,炙手可热,而且他的姐姐又是皇后,一般大臣谁不慕而敬之,只有汲黯敢与卫青分庭抗礼。

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现在尊宠无比,群臣无不甘拜下风,您见大将军不可不拜。”汲黯说:“以大将军的身份地位,居然有只作揖不行跪拜礼的客人,不是更加重了他的声望吗?”卫青听到汲黯的话,对他更加敬重,曾多次向他请教朝中军国大事,对待汲黯远远胜过一般大臣。

当家奴出身的卫青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时,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这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这样一来,卫青与汉武帝亲上加亲,更受宠信。

卫青虽然功勋显赫,但是,却没有像韩信那样遭受皇帝的猜忌而不得善终。这正因为卫青既是文韬武略、智勇兼备,又能礼贤下士、严于律己,为维护汉朝的安定和统一而征战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所以才受到汉武帝的特殊礼遇。他去世后,汉武帝为他修筑了林木茂密的陵墓,这也许正象征了他谦谦君子的品格。

张汤为什么被人称为“酷吏”

西汉时候,有个叫张汤的人,他是汉武帝时候有名的酷吏,武帝任用他,杀了数也数不清的人。最后,一生使用严刑峻法的张汤终于也被皇帝逼着饮下了一杯毒酒,毫不被人怜悯地死去了。

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丞。7岁那年,父母外出,他因为贪玩不顾家,结果厨房的肉被老鼠叼光了。父亲回来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张汤决定惩办“盗肉贼”,他先是进行“侦察”,接着“捕拿”:在一个洞口张好网,另一个洞口采取烧柴灌油的方法,老鼠果然一一落网。张汤又挖出洞内的残肉做“罪证”,然后,一拍惊堂木,历数“罪犯”的“罪状”,最后,对老鼠处以极刑——就地打死。他的父亲看到后暗暗高兴,知道他有审理案件的才能,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继承父职,为长安吏,任职很久。

周阳侯田胜是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的弟弟,他在任职九卿时,曾因罪被拘押在长安。张汤一心帮助他,对他关怀备至。他在释放后被封为侯,与张汤交情极深。田胜经常引见张汤见各位贵族,使他的名气大增。后来,张汤担任给事内史,因为办事无误,由内史宁成推荐给丞相,调任为茂陵尉,在陵中处理事务。武安侯田纷为丞相时,征辟张汤为丞相史(丞相府幕僚),不久,又向皇帝推荐他,任为侍御史,办理案件。在处理陈皇后巫蛊的案件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因此,武帝认为他很能干,晋升他为太中大夫。

他与赵禹共同制定各种律令,务必依法令严峻细密,对任职的官吏尤为严格。不久,武帝以张汤明法令,擢其为掌管全国刑狱的廷尉,赵禹迁为掌山海池泽税的少府,皆居九卿之位。两人关系密切,张汤像对兄长一样对待赵禹。

但是两人交谊虽深,而志趣不同。赵禹为人廉洁奉公,性情倨傲,自从任以来,舍第中从未有食客。公卿相继邀请赵禹,赵禹却从不回报,其用心在于杜绝知交、亲友及宾客的邀请,以便坚持自己的主张。他收到法律判决文书都予以通过,也不复查,以便掌握官属们的过错。张汤却为人狡诈,玩弄智谋驾驭他人。开始时担任小吏,虚情假意地与长安的富商大贾田甲、鱼翁叔等人关系密切,及至官达九卿的职位,收纳和交结全国各地的知名士大夫,自己心中虽然并不赞许对方,然而表面上仍表现出敬慕之情。

当时皇上偏爱有文才学问的人,张汤断决大的案件,一定预先为皇上区别断案的原委,凡是皇上肯定的,就确定为成法,作为廷尉断案的法律依据,以显示主上的英明。奏事受到斥责,张汤便向皇上拜谢,他还揣摸皇上意图,引证廷尉正、监、掾史的正确言论,说:“他们本来曾为臣提出来建议,如果圣上责备臣,认为臣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臣下愚昧,只及于此。”因而错误常被原谅,有时向皇上奏事,受到称赞,便说:“臣下并不懂得这样向陛下进奏,而是某个廷尉正、监或掾史写的奏章。”他欲推荐某人,常常这样表扬此人的优点,遮掩缺点。他断决的罪犯,若是皇上欲图加罪,他便让廷尉、监或掾史穷治其罪,若是皇上意欲宽免其罪,他便要廷尉或掾史减轻其罪状。在判断刑事案件中,如果此人是皇上想要治罪的,就将此案交给断狱严苛的属官去办。反之,如果案中此人是皇上想要释放或从轻发落的,就将此案交给断狱轻平的属官去办。他所想要治罪的,即使是有权势的豪强,必定“舞文巧诋”,引用严苛的法令条文,多方罗织其罪;他所想要开释的,即使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虽然具文上奏,按律应当治罪,他却常在皇上面前为之开脱,往往得到从轻发落或无罪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