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遭受胯下之辱
韩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身呢?
秦朝末年,一位名叫韩信的少年出生在江苏省淮阴县西南的一个平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可是与一般的平民百姓相比,这个少年却显得有一点儿奇怪,他既不耕田务农,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经商谋生之道,性格还非常放纵,从来不拘礼节,已经是堂堂七尺男儿还要靠别人的救济才能勉强口度日,因此,许多人都不喜欢他。
韩信对这一切并不以为然,言行依旧十分狂妄。他母亲死的时候,他虽然穷得没有一分钱来办丧事,但是在寻找墓地的时候,却一定要找又高大又宽敞的墓地,说那墓地的四周一定要可以安顿得下1万户人才可以。
韩信因为没饭吃,所以常常到别人家吃闲饭,有一次他在下乡南昌亭的亭长家里一连吃了好几个月的闲饭,这可把亭长的妻子给吃急了,心想:“你怎么还来呀?难道真想要我们白白养着你吗?你要是我儿子也罢了,可你又不是我儿子!”于是,亭长妻子一大早就把饭烧好了,还立马就把它全吃完了。等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可压根儿就没有饭。韩信一看,就明白是啥意思,一气之下就说自己要与亭长绝交,还转身就走了。没有闲饭可吃的韩信每天只能到城河或沟里去钓钓鱼,眼巴巴地望着池水,希望能有条大鱼上钩,好让自己美美地喝上一碗鱼汤,可是他的垂钓之术并不高明,连着几天都无鱼上钩,只饿得饥肠辘辘、眼冒金星。在韩信钓鱼的小河边上,有许多老妇人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位见韩信饿得实在可怜,就给他饭吃,韩信倒也并不客气,一连吃了几十天,最后,韩信对这位老大娘说:“日后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妇人听了,并不以为然,还有些生气,跟韩信说:“看看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呢!我就是看着你可怜才给你饭吃,你以为是为了图你以后报答我呀!”
虽然穷困潦倒,韩信每天还是什么也不做,经常挎着一把剑,在街上闲逛。此时的韩信是十分不讨人喜欢的,都瞧不起他,还常常羞辱他。
有一天,淮阴市面上一个屠户跑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还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啊,你就是一个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一下子就围上来一大群人看热闹。这个家伙气就更盛了,说:“韩信你不是有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是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剑吗?不敢吧?那你就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吧。”
大家听了这话都很惊讶,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瞪大眼睛等着看一场好戏上演。只见韩信手握着剑把,盯着屠户看了很久。周围一片安静,等待战斗爆发。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韩信竟然慢慢地弯下腰去,从屠户的裤裆下爬了过去。周围传来巨大的哄笑之声,人们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议论。韩信站起身来,分开人群,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去,不顾人们在他身后的议论。从此,大家都认为韩信是个没出息的软骨头,再也没有人理他,而韩信依然是行为狂放,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可是奇耻大辱,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呢?他还是不是一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其实我们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这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扑通”一声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而韩信就是这样的英雄,因为他懂得有屈才有伸的道理 。
韩信终得拜将的缘故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最终也遇到了一个伯乐,这就是萧何。韩信的荣辱成败写就了那一段最辉煌的历史篇章。
秦朝末年,苛捐徭役十分繁重,民不聊生,终于在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之后各地的农民起义也纷纷爆发。其中,项梁领导的一支起义队伍也渡过淮河北上,路过韩信的家乡。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在军队中韩信一直默默无闻。后来,项梁战败身亡,韩信归属了项羽。在项羽的军中,韩信终于被提拔了,做了郎中。韩信以为自己这回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多次给项羽献计献策,但是项羽从来没有采纳过。韩信非常沮丧,每天都郁郁寡欢。
朱雀衔环杯刘邦入蜀后,韩信离开了项羽投奔了汉军,当了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官,但是依然没有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受别人案件牵连,要被斩首,同案的13人都已处斩,马上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主公难道不想夺取天下吗?那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起来,还十分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只是封了他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结识了刘邦军中的丞相萧何。两个人多次谈起军中大事,萧何非常赏识韩信。秦朝灭亡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际上是被项羽排挤到了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数十位将领看刘邦失势了,就逃走了。韩信想到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汉王都不用,估计自己是没什么机会了,也逃走了,打算另投明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非常着急,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连夜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萧何丞相逃走了。”刘邦听了之后十分生气,就如同失掉了左右手一般,连续两天都闷闷不乐。过了两天,萧何前来晋见,刘邦又气又喜,骂萧何为什么逃跑,萧何说他不敢逃跑,只是去追逃亡的韩信。刘邦又骂道:“那些逃走的将领多得都以十来计数了,你一个都不追,偏偏去追一个什么韩信,真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将领都是很容易得到的人才,而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全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汉王您如果只想在汉中长期称个小王,那就不必用韩信了,如果您想要争夺天下的话,除了韩信就没有能帮您谋划这件事的人了。所以说您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决定呢?”刘邦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取天下。萧何说:“汉王您既然是立志向东发展以图霸业,如果能对韩信委以重任,韩信就能留下;如果不能委以重任,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的。”刘邦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一定要再加以重用,终于,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大将军。刘邦想把韩信随便召来任命他,试试他的能力,不行撤换也不迟。可萧何说:“汉王既然已经决意要拜他为将了。就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事前斋戒,到时候要设一个祭台,所有的礼仪都应该齐备,才可以。”经过萧何的一番劝说,刘邦最终同意了萧何的要求。
诸将听说汉王要拜将了,都很高兴,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被选拜为大将军了。等到了拜大将军的时候,没想到被拜将的人竟然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韩信,全军都感到十分惊讶。韩信接受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什么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问:“同您东向而争天下的不是项羽吗?那大王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羽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了很久后,认为自己不如项王。
韩信听后,对刘邦深深鞠了一个躬,赞同地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只要一声怒喝,人人都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所以他也就只能算是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封官,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百姓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都怨恨他,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他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现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您入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您在关中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后大喜,对韩信相见恨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向东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
吴王刘濞为何叛乱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7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刘濞为王期间,就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减轻赋役,以招纳其他郡国亡人和“任侠奸人”,借机谋反叛乱。而在当时,不只刘濞,刘邦分封的其他诸侯王的势力也都在迅速扩张。他们自置官吏、自征赋税,不服从中央的领导,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博弈,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于此,时任中大夫的晁错就上书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文帝考虑当时形势,未敢轻举妄动。后来景帝即位,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最终,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
御史大夫晁错给景帝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公元前154年,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县。
同年正月,汉朝廷削地的诏书送至吴国。眼看自己的利益将要受到侵害,吴王刘濞当然不服气,于是他立即诛杀了由朝廷派来的二千石(郡级)以下的官员,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淄川王等六王,提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联合起来叛乱。
刘濞发难后,即率20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随即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梁王刘武派兵迎击,结果梁军大败。
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亚夫(绛侯周勃的次子)为太尉,率36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
周亚夫
景帝派周亚夫等迎击叛军的同时,内心却摇摆不定。而在景帝身边的外戚窦婴等人,他们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他们立刻就响应起刘濞的号召,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袁盎原为吴相,与刘濞关系甚密。袁盎对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景帝为换取七国罢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残酷地族诛。可惜晁错一片忠心,就这样为小人谗言所害。
刘濞简简单单的一句“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何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呢?其中根本焦点就是晁错的《削藩策》一文。明确提出晚削藩不如早削藩。当然,削藩必然会损害诸侯国的利益,而恰在这时,刘濞提出“诛晁错,清君侧”这样一个口号,无疑是在为大家争取利益,这样就必然很快会得到大家的支持,由此不仅形成武力威慑的局面,而且还形成了一个舆论导向,就是晁错必须死。这样一个舆论导向一旦形成,纵使晁错德才再高,也不得不面对被腰斩的命运。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不罢兵,这就进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景帝后悔莫及,于是决定以武力平息叛乱。汉军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吴王濞逃到东越被杀。
骁勇善战的“飞将军”
西汉名将李广,凭借他将门子弟身份、世代传授的射法及骁勇善战、冲锋陷阵、体恤士卒的性格,为汉王朝平定吴楚叛军、勇退匈奴进犯屡获战功,奠定了他在汉文帝、景帝、武帝三代王朝的地位及获得匈奴单于称其“飞将军”的称号。
李广是将门子弟,后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说李广先从他的前人李信说起。
公元前227年,秦国军队到达易水,威胁燕国。燕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军的攻势,派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结果荆轲反被秦王嬴政杀死。秦王嬴政大怒,随即下令进攻燕国,于第二年十月一举攻下燕都蓟城。
燕王和太子丹率残军逃到辽东,秦王嬴政派李信率一支秦军在后面拼命追杀。燕王走投无路,只好杀了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交给李信带回秦国献给秦王,以此向秦王谢罪。李信还参加了后来的灭楚之战,是秦王朝统一六国的主要将军。李广就是这位秦朝名将的后人。
西汉建国初期,面对的是因长期战乱造成的百废待兴的混乱局面,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国力极其薄弱。当时政局也不稳固,异姓诸侯王相继造反。而这时,北方大草原由于不曾经历战乱,相对平安。游牧民族匈奴趁机强大起来,兵强马壮。匈奴冒顿单于便率军南下夺走河套地区,时不时地进攻汉朝边境。
汉文帝刚即位的时候,李广还是小孩子。但李广是将门子弟,世代传授射法,从小就接受大人们熏陶,弄枪舞棒和善练射术。他经常以骑射作为儿时游戏,跟伙伴们比赛胜负。他逐渐练成了射箭的好功夫。他长大后,以“良家子”的身份参军,成了年轻的汉朝骑兵。
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统领14万精骑大军,一次次南下入侵西汉边境,并一举攻入朝都,攻破宁夏萧关,直达彭阳一带。匈奴的先锋军放火焚烧了汉朝位于陕西的回中宫。匈奴的侦察骑兵在汉朝的甘泉宫一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