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0年6月4日—公元前599年5月7日)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公元前470年6月4日,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子承父业,曾从事过石匠工作,之后研究哲学。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等同。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苏格拉底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苏格拉底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道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部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将之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