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23380700000016

第16章 关于创造力研究:回顾和展望(3)

(九)教育中的需要

如果我们指望以教育发展理智能力,那么从中导出的蕴涵是应该使之明显的。如果我们要培养的是善于解决问题的能人,那么必须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让他们面对运用各类操作的经验。这意味着,在构造教学大纲时务必为训练各种类型的心理活动提供大量机会,而同时,不忽视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我经常建议的另一个步骤是,使学生意识他种种智力资源的性质,而他,也能很快就理解这信息。这样,从诸如此类的材料应该不仅使练习更有意义和更有效,而是还应该为各种能力在各个类别内部的泛化提供机会,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在人的能力水平是不齐的这样一个范围内,必须对个别教学和不同的进步速度多加重视。这种观念,由于我们已有电脑和其他辅助手段,现在要把它们付诸实践是容易得多了。如果年龄较长的学生为年龄较幼的学生充当导生,那就会彼此都大得其益。就是家长,也可以教他们怎么教子女。

为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还可以在发展思维的新战略和新战术上动动脑筋。这类需要我们已提过。例如形容词表、推迟判断、核对清单法和态分析,是最有名的一些技术。然而这些流传甚广的方法,可别以为它们已把可能性囊括无遗了。弗兰克·威廉斯为教学而发展起来的那些战略,是我常记于心的解决办法的典型。 (十)社会中的需要

有些社会问题,如人口过多、贫穷、饥饿、种族问题、战争、污染和学生骚动,其迫切性是全世界都意识到的。瞧着我们能够成千百万地花钱把人送上月球和使他们回来,但是不愿花这些钱为解决地球上更迫切的问题找出办法,是够奇怪的。“扬基”①给人的印象是,他为解决机械领域里的技术问题总是够精灵的。实际上每一份报纸和杂志也总在向我们宣告又一个新玩意儿出世了,像利用激光束切割成衣厂里的织物,或者可在黑暗里照相的新器材,或者比人的头发还细、能载送大量信息而无须机动附件的纤维等等。有人告诉我:每年登记的新的专利证书超过七万份。

然而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机智和精力却相反:严重缺乏。解释可能是,在第一类问题找到解决办法重重有奖,而在社会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无奖。我们的祖先所建立的发明署,后果是极为实证的,因为我们的物质福利是因此而改善了。但是,我们没有为发现社会问题解决办法的人颁发可资比较的奖,而这类发现的成果是也较难触摸些。那些为我们提供可以帮助我们满足其他价值的发明人,现在是我们有可能找到奖励他们的手段的时候了。

如果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听说要为这类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也同样被强烈地动员起来了,那么帮助他们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所必要的创造力以纠正那在增长的不平衡,是时候了。乞助暴力是创造力失败的标志,这一点,是青年人也必须明白的。暴力解决不了问题;暴力只能造成新问题。暴力是放弃一切解决问题的尝试的那种人所乞援的最后手段。它近乎四岁孩子的那种发怒。而有待于我们的,不仅是提出积极和现实的建议以对付那些必须对付的社会紧急问题,还要我们拿出创造性的方式来“推销”这些观念。要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方式有两种:说服和强迫。其中只有一种取得持久而使有关者多数满意的结果。因为在考虑致力于创造力的大学新学院时,我们可以从寻找解决今天社会骚动的办法开始。虽有这样的进化,然而无论如何还得提醒大学生,积累信息而贮存之于记忆,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绝对必需。人们发现,袖珍电脑很快就可为人人都有,但是这对于我们指点不了什么。到那时,人人都将依靠微电脑,它作为主要记忆库和处理信息所必要的程序贮存库置于两耳之间。可是高度创造型的人对于信息需要的表示,似乎一致同意个人的丰富贮存是必需的。信息,是智力运转的养料。

凡是担任教学工作的人,他的作用就在认识这需要,但是他必须发现大学生获得信息的动机类型,因为动机来自对于一次成功的学习的满意,它是个别的。这动机,虽不像取得资格和文凭里显示的那种,也不像为避免父母不满而表现的那种,它不是外在的。我的一位哲学教授很久前就建议在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除了给他出生证书还要同时给他一张大学文凭;这样,他们就会为了修习这张文凭而上大学。然而这制度至多触及人口一小部分。倘把教育制度设想为从摇篮开始岂不更好得多,从这童年的初期开始,当儿童表现出好奇心时就奖励他,而事物的介绍给儿童也就像本身就含有奖赏的学习那样。这将是导向创造型社会的最佳方式,是导向有能力解决它种种问题那种社会的最佳方式。

我们无疑是生活在极其动乱的时代。社会的灾难往往为悲观者所言中。我们究竟是处在文明的伟大一天的暮昏,抑或处在一个更伟大时代的黎明,往往难以确定。不幸的预言者其实是很有用的,因为他们能够阻止我们走向灾难。他们对问题是敏感的,甚至是过分敏感的。但是我想,对于人的本性和解决我们时代各种问题的可能性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者,一定也有很大的百分比在。 愈来愈意识到高等教育重新置身于问题并真正地彻底转变的必要性,是最可靠的标记之一。比如我的大学,它刚建立一个副校长的新职务,以便针对这个目的改革学院式的教学,而我信以为知道的是其他地方也已有采取这样一类决定的。三年来,南加罗林大学组织了一门叫做“城市半学年”的课。有从大学生中选出的一个小组全日致力于这门课,它从事于研究一座现代城市的各种问题。它的教学是边缘学科性的,这正是由于整个城市都为它作实验室。在这天然倾向于变革和接受在高等教育里实验的形势下,致力于创造力教育的学院之建立应该而也必然会起重大作用。我想这是H·G·韦尔斯,有一天他说,我们的文明的前途取决于教育和灾难之间的过程。我们同意他的看法,但是要对他的说法略作修正,就是我们要在“教育”之前冠上“创造性”这个形容词。

(十一)智力结构诸概念的定义

操作①是主要的智力活动和过程;是有机体运用信息的原材料所作的事。信息的定义是,凡为有机体辨识的,这就是信息。认知(C):对于信息的个别要素的直接发现,意识、再发现或再认识;理解。

记忆(M):贮存信息于记忆而不与已存于记忆之中的信息混淆。发散性生产(D):信息的产生是从收到的一个信息出发,而重点则放在从这来源出发的产品的多样性和数量上;寻求逻辑的可换性。

辐合性生产(N):信息的产生是从收到的一个信息出发,而这必要的信息是完全由那个收到的信息决定的;寻求逻辑的强制性。

评价(C):在诸如同一性和严密性等逻辑的标准协调下,对信息就既定的规格作比较。

①Operations,有“运算”、“运筹”、“操作”等译法本文一概译为“操作” 内容是可以按信息的类或者型予以区分的;按它的性质而被分类的信息。

图形(F):就像它被看到或者被形象地想到的那样赋有具体形态的信息。“图形”这个词,至少涉及一个“形-基”的组织和一个知觉的组织。在图形里,人们虽纳入视觉的亚类,也同样地把听觉和运动觉的亚类纳入其中。

符号(S):像字母、数字、单词等等这样一类标记信号,倘不计较它所代表的事物,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符号就是赋有这种标记信号形态的信息。

语义(M):赋有意义形态的信息,单词一般地是依附于它的,在思维或口头交流里最为经常,但是它并不认同于单词。那些带有某种意义的形象也同样是传递语义的信息。

行为(B):在人的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信息,当态度、需要、愿望、脾气、意图、知觉、思想等等虽涉及他人也涉及我们自己时,信息主要是非口头的。

产品是信息被有机处理后所取得的形态,是按它的各种形态特征而被分类的信息。

单元(U):具有一“物”的特征而相对地孤立或限定的信息元素;可能接近于格式塔理论的“在一个基础上的形”。

类(C):由于它们的共同特性而被集合的那些信息项的总和,类就是以这些总和为基础的各种概念。

关系(R):建立在各种变量或者互为作用的接触点之上的信息项,关系就是联系于这些项之间的那些概念。

体系(S):有组织或有结构的信息项;以项与项之间有连接的或者有某种相互作用的部分形成的那些复合的整体。

转变(T):在既存的信息或者它的功能之中重新定义、移位、修正和修改等各种各样的变化。蕴涵(I)①:在预言、已知的或疑似的后果等可能性这种形式下对信息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