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易经的决策智慧
23374200000017

第17章 上经:30卦(6)

蒙卦的全体,以发蒙、击蒙为主念,告诫人们:击蒙,就是要求人应掌控理智。欲成大业或以智慧的“琵琶”弹出人生最柔和、最美妙动听的“琴声”,不使力过激而导致“断弦”,不使“琴声”杂乱令人心烦是最主要的条件。

总之,发蒙、击蒙都是强调一个过程,发扬智慧效力是成功之路的基石。行万般事均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耐心勿躁,培扶智德,成功必定在望。

05需卦--水天需:待时而行,把握机遇

卦辞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解辞释义】

需:在古文中与“须”通义,指等待的意思。

善于等待,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乾卦中提过的“潜龙勿用”,屯卦六二爻辞中的“乘马班如”以及女子“十年乃字”和六三爻辞的“君子几不如舍”,蒙卦上九爻辞的“击蒙不利为寇”,这些理念均突显出人生做人、处事制胜的哲学。也就是:为人处世要明白“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在求成的时机未成熟,或遇到困难和险阻的情况下,万不可情急浮躁而妄行及盲动。必须审时度势,耐心等待,抓住适当时机,“该出手时则出手”,才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取胜之道。这就是“需”卦真正的含义。

《彖传》的解释是:“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也。”意思是说:人生处世应学会等待,前面有艰难时,要以坚强的意志与之对峙,不可浮躁冒进,以避免陷入困境。这样便不会走向穷途。

其实不必到“险在前”时再等待。追求是人类共有的志向。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追求的目标确定后,就不应性急,更不可因目标一时难达而浮躁,自古至今大量的事实证明:浮躁会把人推下失败的悬崖。

总之,不浮躁才会有耐心,有耐心才会有等待的毅力,善于等待并作好力所能及的准备,必会迎来与成功之神握手的时机。

有孚:指令人信任;信服。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仁:亲善;爱心。物:众人。)

光亨:指光荣(以诚信之德而博得众人的尊敬)。又受众人的崇信与支持,在前进路上亨通顺利而无阻碍。

贞吉:意思指坚贞不移地固守诚信,在任何困难面前不急躁,不灰心,坚持以纯正的心志努力奋斗下去,必定获得吉祥的结果。

《象传》:“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水气变云升于天上,是晴是雨,尚要等待。象征君子在以饮食举宴作乐,等待时机的到来。)

利涉大川:字面意思是有利于越过大河巨流。

《彖传》解释:“‘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也许有朋友会有疑问:《象传》、《彖传》均为孔子所着,前者言:“云于天上,需。”后者又言:“位乎天位……利涉大川”。二者如何统一,又有何不同?

在《导论(上)》里已概要说过:《象传》是从象征性的角度对卦、爻辞作出某种专项含义的注释。《彖传》则是重在判断吉凶的结果,从此角度对卦、爻辞的兆义作出透明的诠释。

总之,无论晴天还是阴雨,只有耐心等待,该前行时即心怀诚信、坚贞之志永往直前,前景一定光辉灿烂。犹如勇敢顺利地涉越波涛起伏的大河巨流,一切困难险阻都无碍于前进成功。

【义理启示】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常见风云变幻,困阻四伏,为了通行顺利,断不可不自量力,一意孤行。做人处事,莫目空一切,显个人之能,逞匹夫之勇。在“云上于天”时,请记住:该等则等,该待则待,莫妄乎所以图一时之快,而丧失人生“需”的智慧,随盲动而摔伤于中途。

爻辞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解辞释义】

郊:名词。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区叫“郊”。《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伯素服郊次。”(素:质朴;朴素;不经装饰、打扮。次:尽头。)后指通常所谓的郊外、郊野。

恒:形容持久;恒心;持之以恒。《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做事情若无恒心,就连巫医也做不成。”说的太对了!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道德情操,到头来终会遭受羞辱。)

初九爻辞的字面意思是:在郊外等待,最好是以恒心相守,则不会出现过错。

《象传》的解释是:“‘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在郊外等待,目的在于不与险情对着干。以守恒之道德避免出差错,这是合乎常理的。)

本爻是“需”为成卦之主,也是其立卦之主。在“郊外”不急不躁地耐心等待,且持有守之以恒的思想准备,避开可能近身的灾害或观察探索克服困难、突破难关、脱离难境的正路及动向,这与卦辞涵藏“需”的哲理本义非但没有不同,而且卦义由本爻所定之实,也透视可见。也正如卦象显示:

从卦象分析角度可言:初九阳爻居阳位,属得位之境。“需”的理念显示,借初九之爻位爻辞寓意人际行为反映。识时,是人类生存不可缺的智慧。人欲求得处事的美善结果,就必须犹农田耕种适应农时播种一样,在深度了解客观形势,认清自己的地位、能力、条件的基础上,瞅准时机,把握恰当的时间,适时地利用周围有利的环境,作出合理、正确、恰当的处理,抓紧机会采取行动,以妥帖、完善地达到求成要求的结果。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的即是这种道理。

本爻辞在于告诫人们:无论你想做什么,想追求什么,当自己觉得地位欠妥,能力不适,时机未到,环境不允许行动时,应时止所行,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如此全面作好迎接未来的准备,待到既得位又得时的那一刻,非旦“无咎”,而且也必成功在望。

但必须另加说明的是:机遇只是垂青懂得怎样追求和期待它的人。而只是“需”(等待)在那里左顾右盼,洋洋自得地守定“恒”心,希望如“守株待兔”般地实现所盼的美愿,而不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争取时机的到来,即使逢“机”也难入其选,造成失“时”之恨;非但有“咎”,同时换来的会是失“机”促成一生背离成功的伤悲。

【义理启示】

智者的积极性等待是成功的象征。愚者的消极式等待是失败的前兆。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解辞释义】

需于沙:沙,指沙滩。从字面解释,即在沙滩上等待。

小有言:小,是动词。轻视、小看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子小寡人之国,以为不足仕。”有言,风言风语,说三道四。也可引申理解为:讥笑,讽刺。

终吉:终:副词,终究。吉:吉利;吉祥;顺心如意。

在沙滩上等待,遭受他人风言风语、说三道四地议论纷纷,但终究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义理启示】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所有成功者的做人与成事之道。然而,在人生路上也常会因某种偶然的因素导致一些时光难料的转折和遭遇出现。这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是福是祸,在可能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情况下,或成功,或失败,则取决于人为。人为得当,可成功;人为不当,即会失败。

在面对追求的目标遇到特殊阻碍的环境下,是取是舍?是坚持是放弃?这对处事的成与败,往往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关键则在于,目标的追求者,必须做到有根据的判断:追求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以及依自身的才华、能力,可与困难相抵并有清除障碍的决心与把握;需待时机成熟。

在抛开“盲目追求”的原则下,守持自信,静待观察,一旦发现机遇,就要坚决抓住成功的机会不放松。

其实,人若具有成大事的素质,机遇并非难寻。在其眼中,一种特征性的信息,一种有利于施展能力的环境,只要被积极的心理锁链扣住,都会成为机会的因素,使生活发生美好向上的新转折。

《象传》说:“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衍:扩展;发挥。中:内心。)本爻辞实际是以“需于沙”做意象式比喻,启示人生在遇有逆境“虽小有言”的情况下,仍须放宽心胸,作好心理调整,蓄存才智以寻机乐观求成。从心理医学角度而论,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确,乐观精神是养生的“乳汁”,悲观情绪是杀身的“毒药”。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解辞释义】

需:前面讲过的意思指等待。但在对不同爻辞的义理做分析思考时,也不能只是呆板地固守在“等待”这种理念上。

需,属会意字,由“雨”和“而”合成。“而”在古代的原本字形是,象征老者的连腮胡须。“雨”字在其上方,寓意为老人在外出时遇雨,在避雨不及而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则停下身来一面捋胡须一面思考:“是立在这儿等着雨停呢,还是找个避雨的地方?或是边走边随情况再决定如何迎来天晴?”从而心中犹豫不定。

日本着名的汉学家小林信明先生在其编撰的《新选汉和词典》里,即把“需”字含义解释为“ためらぅ”(踌躇不决的意思。)

泥:是形声字。左边的“三点水”代表水;右边的“尼”代表读声,合而成“泥”,象征有水的泥潭。

“需于泥”在字面意思上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可进一步解释为:在泥泞的沼泽地里踌躇不决。

致寇至:《象传》解释说:“‘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敬:通“儆”,为动词。指警惕,戒备。)意思是说:在水草茂密的泥泞沼泽地带踌躇而意向不定,只能招致外来的灾害。这等于自己祸害自己(寇:危害),只有警惕、戒备自害,审慎以待察,才无失败可言。

【义理启示】

孟子曾有一句话:“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见《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若想对海水流量的大小等水情作出判断,重要的方法在于必得对水中波浪起伏的高低以及流水的速度、动向仔细加以观察。

可见,对人间世事的观察与判断,欲推理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与结局,必须通过对外部现象的观察,透视出内在本质以及由其现象引起的反应,即所谓“见微知着”,见到一点苗头,则能借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动向或问题的实质。这是人的德、才、学、识、能力的反映,是成事不败的必备条件。

在上述“观澜知水”的基础上,坚忍、果断地采取正当的行动,是高超气质的表现。

在“需于泥”时,如果表现得怯懦、软弱、多疑、踌躇失措,只能使转败为成的时机稍纵即逝。许多人的失败,正是因在能够战胜的困阻面前,犹豫再三,没有破釜沉舟的毅力与勇气,而导致功亏一篑!这才是本爻辞内蕴的哲理真义。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解辞释义】

血:这里并非指“血泊”,而是用作一种意象性的形容词。象征如同处在血淋淋一般的险情之下。

穴:也是一个象征式的广泛寓意词。如:洞穴;窝穴;墓穴。泛指难以向外奔脱的坑、洞之类。通常多以“死穴”的概念象征或比喻极其危险的处境。本爻辞中的“穴”与“血”前后呼应,是为了突出深化遇险和脱险的应对方法及智谋。

需于血:现象、意象合一提示:在处境艰险、危急的情况下……

出自穴:意象、法象合一提示:无论遇有何等困境,均不可心态懦弱,犹豫失策、消极等待。在险境面前应镇定自强地审时度势、积极应对。以智谋策,从“穴”中摆脱出来。(自:副词。表达,亲自,独自,主动,自然。)

【插叙】

十多年前,我曾在国外和朋友一起听一位学者关于“需”卦六四爻辞含义的解释:“六四爻的位置在上卦‘坎’的最下位,受到九五爻(上层位居势大)的强阳蛮横无理的压迫或侵犯,从而遭重险而处于血泊之中。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有在血泊中等求活路。幸运的是,其位居中才的上位,被下卦‘乾阳’鼎力相托相扶,以致阴得阳助而出险坑。象征着有脱险的兆头。”

接着,这位学者又对本爻辞启示于人的哲理内涵作出如下分析:“人在困境中无论艰险的程度有多大,都必须稳住心态,别急躁。要冷静等待,顺从天命以求生存的希望。”最后,他以《象传》“需于血,顺以听之”,作为其以上分析的论据。

课后,我的朋友夸赞说:“这位老师的分析太深透了!解释的太精彩了!”但我的回答令其感到意外。我说,这位学者忽视了两点易理常识:

(1)他把《易经》处处强调、重视的“积极”性理念,曲解成为“消极”意识。

(2)《象传》所言:“顺以听之”,指的不是“听天由命”。顺,为副词。蕴意为顺势;趁便。听,此处不读tīng,读yīn,是形容词“听然”(yīnrán)的略称--笑的样子。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也可做动词:断定;决断。或引申为“镇定”,遇有紧急情况,不慌不躁,坦然应对。

只有无价值的懦夫,才会在艰险面前摆出一副心理屈服、听天由命的架式。

【义理启示】

心态文稳(柔雅而不躁烈,稳重而不妄举),果敢求成(稳健而不盲目,志坚而不犹豫)地追求理想实现的积极主动性,这是需卦内涵的精义,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成《易经》之本及立《易经》之本。

需要注意的是:理解所有卦、爻的辞义,一定要以积极性的思维做准绳,以免背离易学理念,误解其哲理蕴意的真实。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解辞释义】

酒食:在这里不要单纯理解为喝酒食饭。不要把“需于酒食”或解释成“在醇酒佳肴中等待”;或说成是“在酒食宴享中等待”。总之,不要解释为在吃喝享乐中度日等待着什么。

其实,这全是从字面含义进行概念化狭义的误解。试想,在贪享饮酒美食的快乐中,即使有目的地等待着什么,能有何种积极意义吗?

“酒食”只是作为代词,借以引申寓意为天下的民众赖以休养生息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酒”、“食”相合,自然是比喻美满生活的基础。这是人离不开的生存条件,君子的人生价值则在于努力奋斗,期待着为人民大众创造出赖以生活、生存的美好的精神环境及物质基础。

可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呢?

贞吉:爱天下民众,一心为天下的意志不可动摇。在困难面前踌躇不前不可以。醇酒美食、宴乐终日而洋洋自得,踏步不前,不可以。

只有树立纯正的心态和理想,坚定不移朝向追求的目标努力奋进,方可获得吉祥。

所谓“吉祥”也包括寓意优化自身美好人生的质量。

《象传》言:“酒食贞吉,以中正也。”即此之意也。

《老子》第三十九章:“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荀子·劝学》:“用心一心。”说明“一”指的是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为塑造自身、国家、世界的美好形象奉献应尽的力量。此“贞”之谓也。

【义理启示】

做人,成事,欲获求美好的前程,即当以“爱”为本。爱什么?爱谁?

爱道德;爱他人;爱民众;爱国家。

难道不爱自己吗?

谁说不爱自己?以上所爱,正是对自己的爱!

人活一世,离不开双向度的所为、所爱。一是为他人,爱他人;另是为自己,爱自己。可以查阅历史:自古至今凡成就大事大业的人,皆以“爱”为人生的准则。

君子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不应该是金钱交易,如果只是以爱财为重而忽视了情感交流,久而久之,人间视财比命重,导致人伦俱丧,六亲不认,社会无和谐,世界无大同,人类何得安宁幸福。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曾认为治国之道在于爱民。假如一国的统治者见利而忘民,必致民穷国危,国政大乱。他又以养蜂比喻养民,认为把天下民众当作“养蜂”一般的精心周到地对待,为百姓的衣食生活考虑,做到使百姓衣食充足,国富民安,民众也必对执政者敬而崇之,拥而戴之,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此上、下一致,当政者的权威得到有利、有力的卫护,岂能不使国势更加兴盛?当权者的地位也必因之稳固和提高。

即所谓“民者,天也。”爱民者,实自爱。这不仅是治国的基本道理,遍天下所有领域,所有集团,包括一个单位、一个公司和任何一个无论大小的社会团体,执政者只有爱下属,爱宾客,才会受到四面八方的信任,使其“乘舆”快速而无阻地向前。

总之,爱民是天下最大的爱,“酒食”不可自图,应与民同享。并须牢记“贞吉”之训,真诚作为,方可大成。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