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的多尔衮
23353800000018

第18章 孝庄下嫁多尔衮之谜(四):正反方观点对决

画外音:

上一讲,纪连海老师说到,对于孝庄皇太后究竟是否下嫁给多尔衮这一清宫头号疑案,反对孝庄下嫁多尔衮观点的学者,对支持方提出的八大证据: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多尔衮的“皇父”称谓、张煌言的太后婚诗、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风水墙的诉说、太后下嫁诏书和《红楼梦》里的揭示,逐一进行了批驳,同时还提出了四个论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由此,这场持续了三百多年的太后下嫁之争,已经完全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双方针锋相对的辩论之下,我们没有看到最终的结论。那么,孝庄皇太后究竟是否下嫁给多尔衮呢?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对于太后下嫁的谈论从来没有停息过,在正史没有任何记载的情况下,太后下嫁又是如何传播开的呢?众说纷纭中,我们又该怎样评判这一沸沸扬扬的争论?正、反双方他们的这些说法到底哪一个更有说服力呢?

纪连海:

我们在介绍到反对孝庄皇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的这方观点的时候,我们说他必须得完成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您认为太后没有下嫁,您必须得回答,太后下嫁这一假说它是怎么样产生,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它产生,反对者认为它产生在浙江地区,关于它的发展,反对者们认为,它的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张煌言的太后诗出现的那个阶段,以浙江为中心,迅速向周围,向南方各省传播。但是这种传播很快地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随着大量文字狱的出现,一度销声匿迹了。

紧接着是什么呢?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革命党人为了制造反清的舆论,不断有人印行两种东西,一种东西就是在清军入关前后满洲人的大屠杀。另外呢?他们也在印行另外一种书,就是雍正皇帝的《大义觉迷录》等书。这《大义觉迷录》是雍正皇帝自己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当时全天下都盛传,他是杀父自立,他是篡位的,所以雍正皇帝脸挂不住了,就自己写了一本书,不要听信谣言,我说的才是真理,专门写了这本书,每个人都得读。结果每个人读完了之后,大家就更不信了,越描越黑。那肯定的,这个事您就不能说。所以反对者们认为,为什么太后下嫁后来又出现了这种说法,就是革命党人编了很多书,抄了很多东西,把它形成字面上的文字,人人一读,得,太后下嫁,假的也成真的了。尤其是在清朝灭亡以后,那各种野史,《清朝野史大观》、《东华录》、《清稗类抄》等等,很多很多书都在记太后下嫁了,都把这件事浓墨重笔,极尽侮辱啊,就描啊,结果越描越重,最后弄得人人都认为太后下嫁。

现在的问题是反对者们的考证它有道理吗?支持太后下嫁的人,他有道理吗?到底孰是孰非呢?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能这样做,我们把双方的八个论点让它再激烈交锋一下,我们给它进行一下比较,对比一下,看看这八个方面谁的考证更有道理,最后我们把双方没道理的东西都去掉,我们看看剩下什么,如果剩下的是有道理的,我们就认为她是下嫁了,如果剩下的是说没下嫁的,最后那她就没下嫁。所以我是这样想,把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观点,碰撞一下,看看剩下什么。

画外音: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我们难以分辨的时候,把支持与反对孝庄下嫁多尔衮说法的双方观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那么我们会有新奇的发现呢?这样的比较最终会为我们揭开孝庄下嫁的真实面目吗?双方第一个争论的焦点是支持者们提出的,在清初,面对一手遮天的多尔衮,孝庄皇太后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而被迫下嫁给了多尔衮。

纪连海:

我觉得,针对前面的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但是我可以说,双方说的话那叫各说各话,谁都没听听对方在说什么,还有一句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认为反对者们,他的批驳没有击中对方的要害,赞同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诸位好好想一想,我前面在介绍反对者们的考证和支持者们的考证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我们在前面介绍了,这个支持太后下嫁的人,他的考证是说什么?皇太极一死,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他成功地挫败了豪格,当上了摄政王,紧接着这个摄政王一路直下,挥师入关,定鼎北京。然后在他挥师入关,定鼎北京的过程当中,他转眼之间就成为大清朝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说一不二到什么地步呢?皇帝的玉玺是在多尔衮他们家搁着。不在皇帝身边搁着。我们的考证是从这儿开始的。皇帝的玉玺被多尔衮拿去了,小皇帝顺治,随时有被废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问题就出现了。小皇上,六、七岁,他怎么办?他哪知道怎么办?我们必然就要问到一句话,他的妈妈孝庄皇太后怎么办?她怎么样做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够做成这个皇帝?才能够稳住多尔衮?稳住自己儿子的皇位。我们说支持者们认为,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孝庄皇太后选择了下嫁给多尔衮。

反对者们的考证是什么?他们说这个事不能从后面说,得从前面说,从哪儿说呢?得从皇太极死之前就得说,他怎么说呢?说皇太极死之前这两黄旗就很牛,很厉害,然后皇太极一死,两黄旗成功地与孝庄皇太后集团,孝庄皇太后还出了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大概有两个人,她和她姑姑,成功地与这个孝庄皇太后集团合作,挫败了多尔衮集团。多尔衮集团我倒同意,哥仨儿,两白旗。然后和豪格集团,豪格集团都有谁?就一个人,一个人也算一个集团吧。说成功地挫败了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说道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两黄旗那牛啊!真牛!牛得我不相信,你想这都说的什么啊?然后您听明白没有,人家认为,太后下嫁的这些人的考证是从哪儿说的?说皇帝那个玉玺让多尔衮拿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我们上次给大家介绍了反对者们的主意,孝庄皇太后应该如何办?坚决地站在两黄旗一边,拉拢两黄旗,再度结盟,击败多尔衮。这说的什么呀?您听没听清楚,拿玉玺之前,我们就考证完了,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以后他怎么做的?第一步,杀阿达礼,拿两红旗开刀。第二步,分化两黄旗。我们说那阵儿两黄旗有八个大臣,结盟,非要立豪格,结果两黄旗八个属下怎么样?最后被多尔衮成功分化,拉过来四个,那四个削职为民了,两黄旗哪还有人了,跟多尔衮做对的,哪儿有?您给我找一个,鳌拜,鳌拜那时候在家待着,索尼也在家待着,拉拢什么呀?可能吗?所以,我看到他们双方的考证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反对派如果要不是没读过历史书的话,那就是说瞎话。

画外音:

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是双方争论的第二个焦点。支持者们提出,在清军入关之前,满洲便有哥哥去世后由兄弟再娶嫂子的习俗。

纪连海:

对于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我们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确实,我认为,你要说孝庄皇太后下嫁,有这种可能,因为呢,按照满洲旧俗它允许这样现象出现。但是问题在于,允许出现,有这种可能,不等于必然出现。它不等于一定下嫁。而且一定下嫁,不等于就下嫁给多尔衮。这完全是几个互不相关的概念。按照数学老师讲的,这个不是什么充分必要条件。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当然了,他们举的后边那画蛇添足的例子,我真觉得一击就破,那还不如不说呢。稍微知道点清朝文字狱,您就不说那个了,为什么就留了豪格这个事,讨豪格的老婆怎么就留着,讨皇太后怎就不留着,这多简单,用一个文字狱就打发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集会有说明。那么前面两个方面我们进行了考证,我们稍微休息一下一会再来。

画外音:

通过纪连海老师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支持与反对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双方,在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和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这两个论据上的考证各胜一场,打成了平手。我们依旧很难看出,孝庄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那么对于其他论据的比较,双方的考证能否分出胜负呢?双方争论的第三个焦点,是多尔衮的“皇父”称谓。支持者们提出,从1648年开始,多尔衮被成为“皇父”摄政王,由此证明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

纪连海:

针对前面的论据三,也就是多尔衮的皇父称谓的考证,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基本上是没有道理的,赞同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回忆一下反对者是怎么考证的,他考证的结果是什么?反对者们的主要论据是,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主要是为了表彰多尔衮的功绩,而沿用中国古代国君尊称臣下为尚父、仲父、相父之惯例而已,绝非多尔衮真的做了顺治小皇帝的继父。他们认为,不能只允许你们汉人的君主对某个臣下尊称为尚父、仲父、相父,而不允许人家满洲人的君主对某个臣下尊称为皇父。我这次呢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我不准备引用正方的观点再说了,我就直接用反方自己的观点,我就想起来中国一句成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我们就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考证他们自己的结论。

我们看一看他说的对不对。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皇父这个词,他说,是清朝的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首先说,他们认为这种尊称是沿用了汉人的一些尊称。我们首先不用历史上的称呼,我们先就从这个构词来解释,从构词法上来说,尚父,尚是姜尚的名,加一个父,人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上一个父叫尚父。仲父的构造,管仲父,也是一样的。是被尊称者的名字后面缀上父。对吧。还有第三,相父,这是说诸葛亮,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这是你的官职加上父亲。这两个加在一块儿都是什么,前面这个字是什么?是被尊称者的名字或官职,后面加一个父。“皇父”这个词,不符合前面这个论据。跟中国古代的构词法完全不搭界,它就是一个单纯的个别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考证,我们注意到,前面我们在揭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刻意地提醒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呢?赵开心,他是一个御史,是一个汉人,他看到天下的人见着多尔衮叫叔父摄政王,这个叔父不对,为什么不对?他根据他受到的汉人的教育,孔夫子的教育,孔夫子的思想,觉得这样叫不好,所以建议改名为“皇叔父”。这一段完整的过程,《清实录》、《清史稿》里面都有,我就不说了。问题在于,从“皇叔父”到“皇父”这个过程,为什么《清史稿》和《清实录》都出现了缺失,它没有出现缺失,就是特别言简意赅,某年某月,顺治皇帝下诏,多尔衮功劳太大,大家另外找一称呼吧,然后群臣上表,叫“皇父”,皇上就同意了,就这么简单。这说的就不对了,您看前面那个,我们是臣下认为,这个称谓不对。为什么不对呢?是按照汉人的想法,它不对,不符合汉族人的规矩。那后一个问题理所当然地我们就应该认为,还是有一个大臣,他认为现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您不应该再称为“皇叔父”了?应该改叫“皇父”。对不对?而这个大臣,肯定应该是个汉族大臣,他要符合汉族人几千年来的传统。

而我们反对者们现在留给反对者们的问题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由“皇叔父”到“皇父”这中间的变化您给我找出证据确凿的说明。第二,“皇叔父摄政王”是汉人提出来的,他那个解释在《清史稿》、《清实录》里面都有。我问您的是这个皇父摄政王,这是汉人提出来的,他是怎么解释的?这个皇父摄政王,我见过的史料就统统都是汉文的,您给我解释一下。我非常清楚在汉字里面,我们经常见到尚父、仲父、相父、伯父、叔父、二爸、三爸、四爸、二妈、三妈我都见过,我就没见过皇父这个词指的不是皇帝他父亲,而指的是皇帝他叔父。您别跟我那满语说事,我不懂因为我见过的这个是汉语,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对汉语如此之精通,他难道不清楚,“皇父”这个词会给几千万中国人带来什么想法吗?他不清楚?所以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在这儿是不能立得住脚的。我们说正、反双方其他方面的观点是什么呢?我们稍微休息一下稍后再讲。

画外音:

对于第三个证据,多尔衮的“皇父”称谓的考证,我们经过对比双方的观点发现,支持者们的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这个小小的“皇父”称谓让支持者们开始领先了。那么,对于其他几条证据的比较,结果又将如何呢?支持者们能否保持住他们的领先优势从而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呢?双方争论的第四个观点,是与孝庄皇太后同时代的反清文人张煌言在他 的《建夷宫词》中留有太后婚的诗词,这样的书面文字,是否可以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呢?

纪连海:

论据四,张煌言的太后诗的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略显不足,为什么不足呢?反对者们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这太后诗《建夷宫词》有民族偏见不可信。第二这个张煌言是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第三,诗词本身就不能成为历史的直接证据。

我个人认为,这样说太牵强了。我实在是不敢同意反对者们的这种主张。首先,我不能认同的是诗词不能作为历史的证据这一观点。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大量的诗词、歌赋都如实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如果还有一些不是如实地也是间接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我们不能因为诗词歌赋可以运用,注意,是可以运用夸张、比赋的手法,而就把诗词歌赋一棍子打死,全都不能作为历史的证据,就认为所有的诗词歌赋进行了夸张。我们的考证应该是这样的,我认为,张煌言的太后婚这个诗,也就是《建夷宫词》的第七首和第八首不能作为史实的论据的话,我们必须得精心地考证,张煌言的《建夷宫词》这十首诗中的另外八首都在说假话。或者说,至少另外八首有很多东西是假的。我们才能够推翻这第七、第八首也是假的,如果我们不考证其他八首的真假的话,就贸然说这两首是假的,那八首是真的,这不可以。张煌言作为一个诗人,写了《建夷宫词》十首,除了这两首之外,其他八首诗虽然说对满洲人有民族偏见,但是稍微读一读,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确,他写的是真实的。既然其他八首是真实的,那么你为什么就说这两首是假的呢?你推翻我不太赞成,贸然推翻,没有确凿的证据推翻我认为是荒唐的。

第二,我也不同意因为张煌言的《建夷宫词》是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之文,就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这种观点。按照这种说法,中国还有历史吗?《史记》百分百是假的。司马迁肯定没见过黄帝,也没见过尧舜禹,他肯定没见过秦始皇。甭异地,甭异国,他就不是一个时代人,他就没见过,他写的能是真的吗?《史记》肯定是假的。那班固写的《汉书》也是假的,陈寿《三国志》那肯定更是假的了,那瞎掰了你不是?《后汉书》那都隔多少年才写,更是假的。按照您这种观点,那中国还有历史吗?

哎哟,我就想起来呀,中国史学界有一个疑古派你知道吧?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风云一时。史学界疑古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我就觉的他要见着您他肯定得说佩服佩服,你是祖师爷此后我不用疑古派这个词了,您比我可牛多了。在您的心中这中国没有历史,只有今天没有昨天。这太……异国之文,异地,异国就不行了,这还不是一个时代的,这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吗!我睁着眼睛就有诸位了,合上眼睛就没有诸位了。我睁着眼睛这世界就在,合着眼睛这世界就不在了。我实在是佩服。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观点。

画外音:

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是双方论证的第五个焦点。支持者们提出,1660年,顺治皇帝曾颁布了一道谕旨,里面露出了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蛛丝马迹。

纪连海:

对于论据五,顺治皇帝漏出的破绽,我们的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说法很有道理。您说有一个谕旨,对吧?您无论如何您得告诉我,这个谕旨到底在哪儿呢?是在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还是在故宫博物院,还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您必须得告诉我这个原件它在哪儿,原文的出处是哪儿的,您要找不着的话,我觉得您拿这个找不着的论据,就那一段材料,就说据说出自哪儿,这历史学界哪儿有据说这个词,你不能据说对不对,你可以大胆假设,按照梁先生的观点,梁启超的观点,可以大胆假设,但是后边还有一句您得记着,您得小心求证啊。而且即使您给我拿过一本书来,说您看,这就是写着的那本书,这本书的版本如何,这本书谁做的,它的可信度如何,这很多都是问题啊。所以您拿一个顺治谕旨,说当初怎么怎么样,我都见不着皇太后,我觉得,我也找来着,我一看这段材料,我也找这段材料哪出的呢?不行,孤陋寡闻,没找着,所以我现在也认定,这段材料在我的眼中确实没有。

画外音:

风水墙的诉说是双方论证的第六个焦点。支持者们认为,按清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嫔妃最终都要与皇帝合葬。可是孝庄竟然葬到了遵化的东陵的风水墙外,而未与皇太极合葬与沈阳的昭陵,由此可以证明,孝庄下嫁多尔衮。但是反对方反驳说,孝庄皇太后死后,之所以被埋在了皇陵之外,是因为孝庄皇太后生前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出于对他们的感情和她固守大清江山的愿望,孝庄死后被另选了墓地安葬。纪连海老师认为,在大清王朝296年中,为什么单单只有孝庄皇太后被埋在了皇陵之外?反对方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而对于支持者们提出的在1946年曾有人写文章说自己的父亲,曾在清朝宫廷中见到过太后下嫁诏书,这一作为支持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第七个论点和《红楼梦》里焦大一句“养小叔子”的骂人的话,以及对元春省亲描写,被看做是影射孝庄下嫁多尔衮的第八个论点。纪连海老师同意反对方的反驳,他认为支持孝庄下嫁多尔衮说法的学者,在这两点上的考证缺乏书面确凿的证据,从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那么,在上一集讲到反对方观点的时候,纪连海老师还提到,反对方除了反驳支持方观点的同时,还提出了四条证据,认为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那么对于反对方的这些证据,纪连海老师又有什么说法呢?

纪连海:

但是后边还有个问题,对吧。反对者们除了对于这八个观点之外,他不还加了四个观点吗?对于他增加的那四个观点,我也有我的想法,什么想法呢?我认为它这四点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第四个方面。这第四方面,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在多尔衮死了以后,为什么会如此地对多尔衮的家人痛下杀手。对这个,我觉得,我不同意反对者们的考证。我呢,另有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将在我们正说多尔衮的最后一讲里面予以揭示。

画外音:

刚才通过纪连海老师对正、反双方对八个论据的考证比较,我们发现最终的结果是旗鼓相当,打成了平手。在争论的八个焦点中,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多尔衮的“皇父”称谓,张煌言的太后婚诗,风水墙的诉说,这四个论据,纪老师认为支持者们的考证比较有说服力。而对于剩下的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太后下嫁诏书,《红楼梦》 里面的揭示这四个论据,纪连海老师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更可信。

经过以上对局,似乎没有给出我们期待的答案。那么孝庄皇太后究竟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呢?细心的观众或许会记得,纪老师在介绍史学界对于太后下嫁这个问题时,曾说了三个观点,我们不禁要问,最终能揭开这一谜团的,会不会是纪老师掩而不说的第三个观点呢?

纪连海:

对,我这儿说一下,关于第三种观点,它是认为,有的学者认为多尔衮和太后之间是偷情的关系,我自己从心里面不能接受这种观点,所以,我自己就没有在这个方面进行任何考证。如果说有缺陷的话,可能这是我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总是在问,老师我觉得如果太后真的下嫁了,那天下人会做什么想法啊?天下人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在孝庄皇太后的后面戳人家脊梁骨?我觉得,在当时的时代,您这种想法是多虑了,哪儿有天下人的想法,天下人在哪儿呢?多尔衮带着大兵到处去屠杀,烧杀抢掠,在征服战争,您知道不?谁有功夫管太后下嫁不下嫁啊?哪儿有功夫管这个,所以,我觉得啊,这种说法不靠谱。所以我个人觉得,没有天下人的耻笑问题啊,不存在一个太后下嫁口碑如何。有的人就问,老师,那您到底什么观点啊?她到底下嫁没下嫁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太长了不是这一句话能说完的,我们还是下次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