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的多尔衮
23353800000011

第11章 多尔衮定都北京之谜

画外音:

上一讲,纪连海老师说到,大明王朝与农民起义军、大顺政权的决战已经迫在眉睫,而此时的多尔衮仍旧按兵不动,他是在等待时机,还是因为留恋庄妃,放弃了统一中国的想法?山海关内,大明王朝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激战究竟如何?为什么不是多尔衮率先攻占北京,而偏偏是李自成?既然李自成可以灭掉强大的明王朝,他为什么却最终难以抵抗多尔衮所率领的清军,并最终葬送了刚刚到手的江山?

纪连海:

李自成我们前面讲,高迎祥牺牲以后,把这支军队交给李自成,李自成接手的是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都听他指挥,李自成号称新的闯王,原来叫闯将,你接手了这支军队,你总得干出点嘛来呀,打,与明王朝,真刀真枪地正面作战,这个时候,李自成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真刀真枪阵地战,人家明朝的军队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你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转眼之间,几十万人经历了连续几次战役,李自成的军队最后打剩不到一千人,那几十万人死的死,逃的逃,都不跟李自成了,最后剩了不到一千人,就跑到了陕西省最东边的商洛山区,去躲起来,藏了好几年。

就在明朝的军队正在追杀李自成的时候,一千人不到,那李自成转眼之间就没命了。正在明朝的军队要包围商洛山,追杀李自成的时候,李自成的救命恩人出场了。谁呢?多尔衮。

1638年冬天,多尔衮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再度杀奔山海关而来,北京危机。当时皇帝就命令所有军队别打农民军了,咱们回来了,赶紧回到山海关这儿,这样,就发生了东北战场上最著名的松锦之战,结果,松锦之战一下打了好几年,在松锦之战的过程中,那明朝它得需要多少军饷,在原来已经加派三饷的基础上,再次把三饷的钱,征钱的数量再度翻番,原来征一个,现在征俩,原来征一千,现在征两千,结果一下,又正好赶上当时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那时候叫直隶,这几个地区,连年的旱灾和蝗灾,又要加税,这个时候,李自成率领他这不到一千人的部队,就从商洛山区杀出来,直奔河南而去。

我们说到了河南,李自成登高一呼,只用了一个词,均田免粮,那老百姓非常欢迎,他这一提出均田免粮不要紧,河南转眼之间几十万人,就加入了李自成的部队,来的时候一千,不过两个月,几十万。当时河南地区就流行这样的话,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1641年,李自成率领的几十万农民军,就攻占了洛阳,就把万历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朱常洵给逮着了,逮着以后,上秤一约,那沉,400多斤,这朱常洵吃得,你怎么吃那么胖啊,400多斤,最后,李自成下令,给他宰了,就杀掉了朱常洵,把他们家所有的家产,洛阳地区所有有钱人家的地主全给杀掉,把财产全部给分掉,转眼之间,李自成的部队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1643年,李自成攻占襄阳,在襄阳称新顺王,一个大顺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1644年正月,李自成攻占西安,命令,以西安为西京,正式建立起了大顺政权。1644年2月,他率领部队横渡黄河,杀奔太原而来,转眼之间就占领太原,占领太原以后,一方面,他做了一定的宣传工作,他的宣传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布了讨伐明朝皇帝的檄文,另外一方面,向百姓宣告,他若掌权,三年不征,平买平卖。另外一方面,率领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太原奔大同,走张家口,奔居庸关,直扑北京而来,另外一路,从太原向东,走正定,走固安,直扑北京,转眼之间,在3月中旬,李自成的两支部队,会师于北京城下,大明朝真正的到了危在旦夕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您若是多尔衮,您会怎么想?

那多尔衮在想,这李自成太厉害了,我跟他联手吧。多尔衮就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迟起龙,与李自成联系,按照多尔衮的意思是说,咱们双方,大清王朝和大顺政权,协谋同力,并取中原,这个口信李自成接到了。

画外音:

这个时候如果您是李自成,你会怎样对待多尔衮所带来的这个口信呢?是会与多尔衮合 作,一同统治中原,还是拒绝多尔衮,与多尔衮决一死战?让我们来看一看,李自成在当时的情景下,他是怎么做的?

纪连海:

这里,诸位要注意,我们知道,最后李自成是失败了,但是,李自成难道真的命就应该是失败吗?经过我的考证,我觉得李自成从这一天开始,他有五次机会,都能够取得胜利,他有五次取胜的机会,如果这五次他随便抓住了哪一次,天下都绝不会是大清王朝的,都绝对不可能有多尔衮入关,那是不可能的,遗憾的是,李自成这五次机会,他一次都没抓住。我就觉得,这是李自成的第一次机会,面对送上门来的人,多尔衮告诉你,协谋同力,并取,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李自成当时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积极地响应,好,咱们就这样,咱们划定天下,哪块归你打,哪块归我打,如果这样,中国可能会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这是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虚与委蛇,咱们说好,哪块你打,哪块我打,可是,我打北京城,你打山海关。明朝,那阵的北京城我们知道,谁还有心打仗,望风归降,我不费吹灰之力,我跑到山海关那儿,假装风魔地协助你攻打山海关,看着你和吴三桂进行最后的绝一死战,然后,鹬蚌相争,我渔翁得利。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李自成统一了全中国。非常遗憾的是,李自成做出的是第三个选择。

他对来人嗤之以鼻,滚,没有第二个字,就把来人打发走了,这个来人回去面见多尔衮,多尔衮很生气,一个字打发走了,我这么多天,多尔衮很生气,马上问,范先生,我怎么办?这个时候,范先生,范文程,他认为,这明朝灭亡肯定,是哪天的问题,明朝灭亡以后,肯定他不跟咱们合作,只能咱们跟他进行绝一死战,那咱必须得打,怎么打?咱们等明朝灭亡以后,咱们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消灭李自成。咱们得等,一是得打,肯定得打李自成,二是要等,等待机会。

这个时候,明朝的皇帝崇祯皇帝,我们说,他看到李自成兵分两路,向北京包围,他做出了什么选择?他马上命令吴三桂,吴三桂当时守卫山海关,马上命令,宁远守将吴三桂回师勤王,你来保卫我。那么这个时候,吴三桂,我们前面第七集讲过,吴三桂是袁崇焕的部将,吴三桂借鉴了袁崇焕最后被凌迟处死的悲惨下场,所以,他当时的选择是行,马上,从山海关出发,往北京进发,从山海关走到北京,正规部队,跑步前进,需要多长时间?两天两夜,吴三桂走了多长时间?走了半个月,还没到玉田,在山海关和北京之间有一个县叫玉田,走了半个月还没到玉田,那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还别说,他没到玉田,他就转而又回到山海关,我投降了,派一个人跟李自成接触,我吴三桂投降了,归李自成你管了,他还投降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无计可施,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朱由俭在疯狂地杀死,杀伤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之后,在万岁山,今天的景山的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今天我们到景山,我们还能看到这棵歪脖树,不过,这棵歪脖树是清朝的人种的,那棵歪脖树在崇祯皇帝死了没几年,这树也奇怪,很奇怪,它也死了,后人就在原地种了一棵树,直了咱给它揻歪了,所以那儿现在还有一棵歪脖树,不过,原地不是原树。

那至此,我们讲,在中国存在了276年之久的大明王朝,它在农民起义军的急风暴雨中就灭亡了。根据史籍记载,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郭沫若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根据他的考证我们知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进了北京以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迅速地腐化堕落下去,最终导致了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在山海关李自成被多尔衮打败,致使多尔衮有能力统一中国,有机会来统一中国,历史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休息一下,一会儿再来。

画外音:

我们一般认为,多尔衮能够迅速击败李自成是因为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腐化堕落导致的,但纪连海老师似乎对此持有不同意见。那么,是我们过去的看法错了吗?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么,还会有什么原因会导致李自成的失败呢?

纪连海:

北京师范大学的顾诚教授,他写了一本书叫《南明史》,他对李自成在1644年的行动,做了详细的考证,他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他认为,很多人认为,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进北京20天就腐败,不可能出现的事,这完全是后代的史学家轻信了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写的著作的结果,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据他考证,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支农民军在进城20天以后就腐败,起码得过个三五年吧,文恬武嬉,吃喝玩乐,不会20天,这是一个。

第二个,他也确实考证了一些史实,有很多证据证明,李自成的军队进了北京以后,那是秋毫无犯,所以,他认为,用腐败是难以解释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顾诚教授随后用充分的证据指出,李自成之所以兵败山海关,之所以没能够在北京站住脚,绝非领导人的质变,绝非领导人的腐败,绝非领导人迅速堕落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而恰恰相反,他之所以没能成功,恰恰是因为他没能完成这个转变,他应该堕落成为地主阶级,他就能成功,他没能够堕落下去,所以,他执行的政策,仍然是打击地主阶级,这样他就把当时的汉族地主逼向了反面,他把这些地主阶级及其军队,赶到了多尔衮一方。这才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他又犯了骄傲轻敌的错,最后才导致怎么样,兵败山海关,我对于顾诚教授的这段考证还是非常欣赏的,不过,如果我们从多尔衮这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管你李自成堕落与否,都是我的最好机会,你堕落了,你会把农民,你会丧失农民的支持,农民他要拥立新的领袖,还要跟你打,还是我多尔衮渔翁得利的事情,你没堕落,地主跑我这边来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说,从某种角度说,不管李自成堕落与否,这个天下都将不是李自成的,都将是多尔衮的。

那么难道李自成真的就没有可以挽回的机会了?其实,李自成取胜他还有五大机会,我们还是从山海关之战谈起。

1644年4月初4这一天,这一天,吴三桂已经再度宣布背叛李自成了,关于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就在这一天,李自成攻占了北京的消息刚刚传到沈阳,那阵叫盛京,刚刚传到多尔衮的耳朵里,多尔衮闻听之后,迅速叫人马上把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请来,我要找他谈话,怎么办?范文程来到之后,马上就说了下面的一段话。他说,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货,士忿矣,掠人赀,淫人妇,火人庐,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矣。范文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您千万不要被大顺的百万大军所吓倒,表面上看,大顺军队拥有百万之众,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了,但是我认为,这个我,是范文程,但是我认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必然会灭亡,导致他灭亡的是下面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迫使明朝的皇帝自杀身亡,老天爷会愤怒,那个时候,中国人都比较迷信,讲究天人感应,你把皇上给逼死,老天爷会罚你,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行刑拷打明朝的官员,强行掠劫官员的家产,这会导致明朝的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一致反对。

第三,你抢劫普通人家的财产,奸淫人家的妇女,放火烧毁人家的房子,老百姓会恨你。所以,备此,有这三个方面失败的原因再加上他,李自成一定是找不着北了,一定会骄傲轻敌,这样,我们一战就可以将他拿下,最后我们占领北京,所以,现在咱们的任务就是打,直取北京。但是,我要跟您说,有两个问题需要您注意。什么问题呢?他认为,咱要注意两方面。

第一,止嗜杀,第二,安百姓。咱们要来打仗,一跟明朝打,见人就砍,见房子就烧,天下你要祸害别人可以,但是你要夺取天下,这样做不成,我要想就东北称王称霸,我不要中原,这样做可以,但是如果您要想统一中国的话,这个不行,所以我给您提出一个建议是什么呢?就是第一,不允许乱杀人,第二,不允许乱烧房子,不能杀人,不能烧房子,要安,安顿好百姓,所以,多尔衮一听,好,这个时候多尔衮他跟孝庄皇太后没有太多的关系,所以,他还没有受到孝庄皇太后那么多的影响,他一听很高兴,就照你的办,马上两步,第一,跟所有人发两个月的军饷,所有人一个人领两个月军饷,第二,我跟你们约法三章,一,勿杀无辜,二,勿掠财物,三,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谁要不听话,杀掉你。

画外音:

做好充分准备的多尔衮,终于要开始动手了,但是在他的面前,还有明朝将领吴三桂把守的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多尔衮该如何突破这个巨大的障碍?打开他通往北京,横扫中原的大门呢?

纪连海:

4月9号,多尔衮拿着大将军印,率领14万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奔山海关而来。那么就在这个时候,范文程在军队里面起草了对明朝官民的文告,文告上写上他是谁,姓甚名谁,在清朝里面什么官职,在这中间,最重要的两句话是说,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君所诛者为闯贼而已。他告诉明朝的官员说,我们这次出兵,是为你们的皇帝报仇的,我们不会杀你们所有的百姓,一个都不杀,我们现在需要杀的只有一个人,闯王李自成,清朝管他叫闯贼,矛头指向一个人,跟别人都没有关系。后面他还有两句话说,吏来归附其位,民来归附其业,什么意思呢?所有人你要投奔我们,原来当什么官现在还当什么官,你原来种多少地,现在还种多少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说这个吴三桂。

吴三桂他本来是想投奔李自成,但是刚刚走到玉田的时候,他听说,这个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大将刘宗敏,注意,听说,真假还难辨呢,他听说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大将,刘宗敏把他心爱的一个爱妾陈圆圆给抢了去,于是乎,冲冠一怒为红颜,反了。再次反水,不再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方向了。关于他为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当时他是怎么想的,我们这里不提,我们等到将来讲正说吴三桂的时候,自然会有一番解释,我们且说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他听说这件事很生气,马上第一表示反,迅速回师,回到了山海关,当时山海关的军队已经不归他管了,李自成一听说吴三桂投降了,马上派一个人,派居庸关的守将,他早投降了,叫唐通,你到山海关,接替吴三桂的职务,吴三桂另到北京另有重任,结果这个吴三桂,马上回到了山海关,打败了唐通,这支军队毕竟是他的,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发表了讨伐李自成的檄文。

4月10号,这个讨伐李自成的檄文,李自成是拜读了,李自成一看,吴三桂反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说,李自成就有了他第二次取得胜利翻本的机会。如果4月10号他接到这个消息,马上派20万大军,长途奔袭山海关的话,两天就可以到达山海关,吴三桂的军队正规有战斗力的军队4万人,还有一些什么,乌合之众,还有七八万,十来万,而李自成的部队20万人,或者30万人,长途奔袭可一举歼灭,你想,吴三桂的部队也是来回道上折腾很长时间,双方谁也别提以逸待劳的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说,李自成有这个机会,但是,李自成第二次翻本的时机,被他放弃了。他到了13号才做出决定,打吴三桂。他打吴三桂,派了20万大军,自己亲自率领,两天的路,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快啊,他足足走了六天,才到了山海关城下,我们说,这他就丧失了第三次机会。

他如果两天能到山海关的话,就在4月15日,马上打吴三桂,4月15日这个时候,吴三桂的亲信刚刚见到多尔衮,双方还没说一句话,如果这个时候立即投入战斗,那天下肯定还是李自成的,这是第三次机会就被李自成错过了。

而与此同时,4月15号,吴三桂的代表,就见到了多尔衮,正在行军路上的多尔衮,当时吴三桂表示,将裂土以酬,你要帮助我,将来咱们中国一人一半,一半归你,一半归我,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你看,他没有想投降清朝,但是,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他没有答应。不行,你要想让我帮你,你就得投降,所以,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的亲信,谈判代表是无功而返,您可以,双方没达成任何协议,所以这个时候,只要一打,一打一成,我们话说回来,就在4月19号,李自成来到了山海关,当时他还抱着一个梦想,我好好劝说劝说吴三桂,他就是想不开,不就一个女人,我给你说说不就完了,有什么,他还在做那种劝降的梦,所以,他丧失了第四次机会。

其实,就是4月19号,他如果立即就投入战斗的话,时间还来得及,因为多尔衮的部队离山海关还有两天的路程,足足两天的路程,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自成丧失了第四次机会的时候,吴三桂再次派代表,与多尔衮接洽。多尔衮终于答应了吴三桂的要求,前提是吴三桂剃发,投降清朝,吴三桂做出了这个举动,而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勾结已经完成,这也就是我们讲的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原因,剩下的战斗很容易。

4月21号,三方的山海关大战,正式开始,三方,一方是大顺军队20万,李自成率领的,一方是大清军队,14万,多尔衮亲自率领,另外一方,吴三桂的军队也有十几万,三方的山海关大战,打了三天,21,22,23,打了足足有三天的时间,在这三天的山海关大战中,多尔衮的部队是最后出场,当时双方打得非常激烈,吴三桂派了多次人,请求多尔衮,你出兵吧,你帮我一把,就是拒绝帮忙,最后当时这个山海关已经三面被李自成的部队占领的情况下,双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多尔衮命令他的哥哥阿济格,命令他的弟弟多铎从两面包抄,一下子形势完全逆转,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这个时候,多尔衮取得了山海关大捷的胜利。取得山海关大捷胜利的多尔衮,他下一步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呢?我们休息一会儿,然后再讲。

画外音:

多尔衮在山海关取得彻底胜利,而且还得到吴三桂这个明朝将领的帮助,他一举拿下北京的决心是不容动摇的。问题在于,撤回北京的李自成又在做什么呢?他会不会利用北京坚固的城防进行坚决的抵抗,击退清军的来犯呢?

纪连海:

那多尔衮在取得山海关大捷胜利以后,以吴三桂军做先导,迅速长途奔袭北京城,而我们与此同时,李自成的部队在4月21号,4月23号兵败山海关,4月26号,他就到了北京,您看,退回去两天,残兵败将两天就到了北京城,4月30号,他在北京城匆匆称帝,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匆匆称帝,宣布自己就大顺政权的帝位之后,马上下令烧毁他称帝的宫殿,烧毁紫禁城,当然没有全毁,然后立即撤出,当天晚上就撤离了北京城,其实我们说,这个时候,李自成就丧失了他的第五次机会。

他的部队还有一百万人啊,百万军队,只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吴三桂的军队十几万,清朝的军队十几万,不就30万人吗?但是当时李自成错了,李自成想,我不在北京和你战斗,我撤到山西再和你打,山西那儿,人生地不熟,比北京还糟糕,还不如在大城市真刀真枪进行巷战,在巷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你多尔衮和多铎的八旗兵里的骑兵,你的马,是没有办法进行战斗的,巷战就是肉搏战,你的部队完全丧失优势,但是,李自成遗憾的是,他跑黄土高原去作战,那时候,骑兵的优势就出现了,多尔衮取得山海关大捷,5月2号,多尔衮进入北京城,从朝阳门进北京,然后进紫禁城,临武英殿御政,从此历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个大清朝的都城,是仍然定在沈阳盛京,还是定在北京呢?当时多尔衮命令属下商议,他的哥哥首先站出来第一个发言,我反对定都北京,我认为咱们就应该在沈阳定都,为什么呢?你看咱们最开始占领沈阳的时候,咱们没有杀汉人,结果怎么样?咱们住下来以后,汉人天天偷袭咱们,咱们损失惨重吧,现在我认为,咱们两步,第一步,把所有北京城的汉人,全部杀光,房子全部烧毁,第二步,咱们部队或撤到山海关,或撤到沈阳,回去,回家,完事,我的意见就这么多。多尔衮严正地批驳了他哥哥这种想法。用皇太极的遗言告诉他,先皇帝常言,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而且,今天人心未定,咱们匆匆就撤,这天下就不是咱们的了,他决定定都北京。那当时皇帝福临,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自然选择了听从摄政王的意见,迁都。

顺治皇帝选择了10月初1日,在皇极殿,后来叫太和殿,那时候叫皇极殿,但是皇极殿烧了,让李自成烧了,没办法,皇极殿也没法办,所以他就选择了在皇极门,也就是今天的太和门,搭了一个帐篷,满洲人讲究搭帐篷,在大帐篷里面,正式颁诏天下,定鼎燕京。你说这个福临,六岁,五岁做皇上,六岁就迁都北京了,他的爷爷,他的爸爸,奋征28年,也没成功,什么也没有看见,他就一个小孩就继位不到一年,这天下归他了,您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应该叫爱新觉罗·福临。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天福降临。

我们说,多尔衮在定鼎燕京以后,没有停下,继续战斗,兵分两路,一路,他的哥哥,阿济格,率领军队,吴三桂,尚可喜随征,奔陕西追李自成,另外一路,让他的弟弟多铎,向江南打,孔有德,这都是降将,耿仲明,随军出征,两路汇攻取得胜利以后,继续向西南,东南挺进,看来转眼之间,多尔衮就将平定中国。但是,为什么这个大好的时机,却被多尔衮给丧失了呢?这中间,孝庄皇太后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我们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