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婴儿发热时家长可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室温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过高。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打开包裹散热,把体温降到正常。
(2)注意是否有感染的情况存在
由于感染引起孩子发热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感染的原因很多,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①婴儿出现发热,同时有鼻塞、轻微咳嗽、不爱吃奶等症状,说明婴儿患有感冒。此时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水。食欲差、吃得少没关系,待感冒好了,食欲自然也就好了。如果孩子鼻子堵得厉害,影响吃奶和睡眠,可给孩子滴1~2滴0.5%的小儿呋麻液。先在一侧鼻孔滴一滴,隔几分钟后,再给另一侧鼻孔点一滴,一日可3~4次,不可过量。也可用稍热一点毛巾热敷前囟门与鼻孔,但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烫伤孩子。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滴鼻净或成人用的滴鼻剂,以免发生中毒。还可给孩子口服小儿感冒冲剂、至宝锭、妙灵丹等中药。当然最好还是到医院请医生治疗。
②如果孩子发热不退,咳嗽逐渐加重,就要想到孩子是否患了气管炎、肺炎。此时孩子嗓子呼噜、喘气较粗、咳嗽时可引起呕吐、鼻子一扇一扇地、口周发青、烦躁不安、爱哭闹,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③中耳炎也会发烧。婴儿感冒几天后,突然高烧,哭闹很厉害,左右摆头,当碰患侧耳朵时,因疼痛加剧,哭闹的更加厉害。因疼痛孩子拒绝吃奶,1~2天之后,耳朵里流出脓来,体温有所下降,遇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会很快好转,否则会转为慢性中耳炎,有引起脑炎的危险。
四、预防接种
孩子满2个月的时候,应该服用第一颗小儿麻痹糖丸了。这种糖丸是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疾病的,若不服这种糖丸,孩子患小儿麻痹病的危险很大。
小儿麻痹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经口进入胃肠,可侵犯脊髓前角,引起肢体瘫痪,致终生残疾。
脊髓灰质炎疫苗即小儿麻痹糖丸,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小儿口服糖丸后,身体内就会形成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而免于此病的发生,因此每个小儿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服用。
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程序,满2个月的婴儿开始第一次服用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满3、4月时分别服第2次和第3次,4岁时再服一次。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强的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不患小儿麻痹症了。
糖丸发放后要立即给孩子服用,不要放置,以免失效。服用的方法是:将糖丸研碎,用凉水溶化,千万不要用热水溶,以免把糖丸病毒烫死而失去免疫作用。然后用小勺给孩子喂下。
什么情况下不能服用糖丸呢?近期发烧、腹泻或有先天免疫缺陷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婴儿均不能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五、只吃钙片并不能预防佝偻病
单纯地给孩子吃很多钙片并不能预防佝偻病,必须在适量的维生素D的促进下,才能使身体吸收的钙达到抗佝偻病的效果。
人体食入维生素D后,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转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才能使肠道吸收钙、磷进入血液,维持血液中钙的正常浓度,并能将钙、磷输送到达骨骼。所以说,只吃钙片不吃维生素D达不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
六、宝宝常见皮肤病及预防
尿布疹:皮肤色红,突起表面,一般由氨引起。尿布上的尿液时间一长就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成氨,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
预防办法:
(1)经常换尿布;
(2)用温和的清洁剂,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
(3)用婴儿爽身粉防止皮肤磨擦。
痱子:痱子是由于宝宝在湿热环境中降低体温的能力较低而引起的。这种疾病的特征是早期出现红斑性水泡和丘疹性水泡,损害部位集中在磨擦区域,像前额,颈部和皮肤皱褶部位。
预防办法:
(1)降低周围的热度和湿度;
(2)用爽身粉吸收过多的湿气,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
脂油性皮炎:出现在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例如头部、眉毛和脸部,皮肤色红、脱屑,但不痒,一般几周后消失,主要是婴儿头皮上形成干燥的鱼鳞状皮屑,往往6~8个月后自然消退。
(1)晚上用婴儿油(使皮脂软化);
(2)白天用温和的婴儿香波清洁头发,梳理头发。
粟粒疹:表现为鼻尖周围有许多白点,也可位于下颌和颈部,由于皮脂分泌过于旺盛引起。
不需治疗,出生后4~6周会自然消失。
皮肤干燥:非常常见,特别是过期产儿,这种皮肤会变得极度干燥,必须治疗,预防发生湿疹和极度搔痒。
须注意:
(1)用婴儿油或浴液涂抹;
(2)婴儿沐浴后用润肤露。
湿疹:两颊和前额出现痛痒的红斑,稍后扩展到皮肤皱褶处,病因不明,与遗传、环境、食物有关。
(1)替宝宝戴上棉质手套并把指甲剪短;
(2)选用不刺激皮肤的沐浴露;
(3)用止敏感药物。
(第四节)3~4个月婴儿的疾病预防
一、婴儿脑震荡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有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做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
二、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是婴儿时期的急腹症。这种病有几个特点:男孩子多于女孩;多发生在4~12个月以内的健康胖孩子身上;发病季节多在夏季7~8月份。有以下几种发病原因:婴儿对增加辅食不适应;夏季饮用冷食多,引起肠道病毒、细菌感染机会多;这个年龄抵抗力弱。以上因素均能引起肠蠕动紊乱,诱发肠套叠。
患了肠套叠,孩子是很痛苦的,肚子阵阵绞痛,孩子剧哭不止,双手紧握,四肢乱动,面色苍白。发作1~2分钟后,腹痛消失,患儿安静如常。约15分钟后,腹痛再次出现,重复循环,伴有呕吐。起病后到8~12小时,由于肠管缺血、坏死,就可出现果酱大便排出,这时切莫认为是肠道感染,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三、预防接种
孩子在两个月时已经服用了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的第一丸,3个月要继续服用第二丸。
从本月开始,要给孩子注射三联针(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剂),这种预防针要打3次,每次间隔30天,在3个月内连续注射完毕,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为什么这种针要连续打3次呢?才能使肌体产生一定的抗体,达到足够的抗病能力。注射三联针后,大部分孩子都有轻度的发热反应,这没关系。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服一次阿鲁退热药,1~2月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什么情况不能注射三联针呢?孩子发热不适的情况下暂时不能注射,待病愈后再注射。另外,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脑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的孩子、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的孩子均不能接种,以免发生抽风等意外情况。
四、肥胖应早期预防
在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各种营养品不断诞生的今天,一些家长往往不注意孩子营养的均衡,因而造成“小胖子”也越来越多。这些肥胖的小儿到成年后各种疾病的隐患也就越多。
什么样的程度才叫肥胖呢?医学上通常把超过同龄同身高正常体重20%的儿童称为肥胖症。过多的脂肪不仅对机体是一个沉重负担,对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肥胖的小儿不爱户外活动,在小儿群体中易成为同伴们取笑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出现自卑感,形成孤僻的不良性格特征。到成年后还会给生理健康带来许多隐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肝胆疾患及其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疾患。
肥胖小儿由于脂肪组织过多,皮肤皱褶加深,若护理不当容易因局部潮湿引起皮肤糜烂或产生疖肿。
此外,小儿肥胖与遗传有关。父母中1人肥胖,孩子出现肥胖率约为40%。若父母双方均肥胖者,小儿肥胖可达70%。预防肥胖对有肥胖家族史的孩子尤其重要。
预防方法主要有:
1.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
2.最好6个月前不喂固体食物。
3.合理喂养。营养品种多样化,均衡热量摄入应按照月龄需要喂养,保证正常生长发育为好。
4.1~3岁期间饮食需要有规律,不要用哺喂的方法制止非饥饿性的哭闹。
5.小儿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蛋白质供应,对于肥胖孩子要减少其动物性脂肪和糖类的摄入,注意及早锻炼身体,多活动。
(第五节)4~5个月婴儿的疾病预防
一、留心孩子的卤门
孩子在一岁半之内,头盖骨还没发育好,头部各块颅骨之间留有缝隙。位于头顶部中央靠前一点的地方,有一块菱形间隙,一般斜径有2.5厘米左右,医学学名叫前囟。用手摸上去有跳动的感觉,这是头皮下的血管中血液在流动,不是病态。
有经验的人知道,孩子在生某些病时,囟门会发生变化,如吐泻严重、脱水的孩子会出现囟门凹隐的现象,如脑膜炎时脑压增高,囟门可凸起。
囟门一般在1岁半左右闭合,如囟门闭合过早,可能是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若囟门闭合过晚,则可能是佝偻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病)。
二、只吃钙片无效
单纯地给孩子吃很多钙片并不能预防佝偻病,必须在适量的维生素D的促进下,才能使身体吸收钙,达到抗佝偻病的效果。
人体食入维生素D后,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转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才能使肠道吸收钙、磷进入血液,维持血液中钙的正常浓度,并能将钙、磷输送到骨骼。所以说,只吃钙片不吃维生素D达不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
三、预防缺铁性贫血
(1)坚持母乳喂养。
(2)4个月以后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动物血、肝泥、蛋黄等。
(3)给孩子做辅食用铁锅的铁炉,不用铝制品和不锈钢制品。
(4)孩子两周以后添加果汁和蔬菜汁。
(5)牛奶要煮沸。
(6)定期检查血红蛋白。
四、婴儿便秘的护理方法
吃牛奶的孩子常常便秘,每次排便很痛苦,有的甚至把肛门撑破。孩子因此而哭闹,不愿大便,使家长心急如焚。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可以采用下述办法试一试:
1.在奶中适当增加糖分,100毫升牛奶中加10克白糖。
2.给孩子吃些蜂蜜水。
3.注意给孩子吃新鲜果汁水、蔬菜水和苹果泥等维生素含量高的辅食。
如果孩子大便十分费力,难以排出,用甘油栓塞入肛门,若仍便不出,可用小儿开塞露或者到医院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泻药。
经常便秘的孩子,除了在饮食上调剂外,还应坚持做体操,以增加腹肌的力量,有利于排便。
五、怎样才能让宝宝不患缺铁性贫血
据国家最新调查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儿童的比率非常高,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为22%~31%;1~3岁幼儿为14%~29%;3~6岁学龄前儿童为7%~26%。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儿童的患病率也达到5%左右。宝宝在患病初期以及轻度贫血时(现在大多数患儿都是轻度),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状,容易被家长忽略,经常是在做体检化验或是贫血程度较重时才被发现。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长期贫血的孩子会个子矮小、体力差、智力和情绪也会受影响,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们必须关注。6岁以下儿童每100毫升血液中血色素的含量应为11克,低于11克者为贫血。
1.缺铁不仅仅引起贫血
缺铁会导致贫血已是众所周知了,但对贫血以外的一些表现却并不十分了解。
患儿起病大多缓慢,一般在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发病。最初宝宝仅是面色显得苍白;而大一点的宝宝在活动时易感累,身体没劲;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出现宝宝不活泼、不爱玩,为一点小事哭闹不止,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情况,很多宝宝在做事情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较慢及记忆力减退,同时可有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及腹泻症状。
当出现重度贫血时,面色苍白会更明显,口唇和眼结膜、指甲、手掌缺乏血色;患儿因免疫力的下降而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有些孩子表现出“异食癖”,即吃土块、墙皮等不能吃的东西,指甲变得薄而脆,中间凹陷似小勺,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心脏扩大及肝脾肿大。
【提示】
现在城市中主要以轻度贫血为主,中重度贫血已经非常少见。
2.宝宝为什么会缺铁
(1)妈妈在孕期,特别是后3个月铁的摄入量不够,或是因早产以及分娩时产科医生断脐带过早而导致婴儿在出生后身体内铁贮备不多。
(2)婴儿4个月后未能及时添加含铁的离乳食品,足月分娩的婴儿在4个月以后,体内贮存的铁已基本用完。
(3)因家长对营养知识不太了解而使平时膳食缺乏含铁食物,或因宝宝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引起。
(4)宝宝患有慢性疾病,如有寄生虫、鼻衄等造成长期少量失血。
3.怎样给宝宝补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1)婴儿出生后尽可能母乳喂养,因母乳较其他乳类含铁多,肠道吸收率高,因此婴儿在4个月前不会发生贫血。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铁强化配方奶,若是鲜牛奶须煮沸后再喂。
(2)4个月后随着婴儿长大,需铁量增加,仅靠母乳中的铁已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应及时按月龄添加含铁多的离乳食品,先从桔子汁、菜水、蛋黄开始,再逐渐添加新鲜菜泥、肝泥、肉泥及铁强化食品(如强化粉、奶粉、面粉);当宝宝能吃正常膳食时可将食谱扩大,增加黑木耳、紫菜、芝麻、大豆及其制品,多吃新鲜特别是深色蔬菜和水果。
(3)烹调时用铁锅、铁铲。指烹饪专用铁锅、铁铲。这种传统的炊具能给人体补充铁质,在烹饪时,锅与铲会有些小碎屑溶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盐,易于肠道吸收,世界卫生组织(WTO)向全世界推荐用铁锅烹饪。
(4)药物补铁。对于轻度贫血采用科学合理的食补基本能得以纠正,药物仅针对那些较重的贫血,在食疗以外还须加服亚铁类药物及VC片和胃酶片。
【提示】
在正常膳食的基础上多吃含铁高的食物不会出现铁吸收过量,如果用一些强化食品、药剂则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经常查看患儿,以免矫枉过正而造成身体的其他损害。
4.进食补铁食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