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百科
23339700000037

第37章 婴儿的日常护理(11)

怀疑宝宝缺锌可去医院做血锌测查。如果血锌浓度高,加之有缺锌症状,则应首先在饮食上给宝宝增加含锌多的食物,这是最安全的补锌方法。因为体内可自行调节摄入过多的锌而不致造成中毒。

缺锌严重的宝宝,除食补外还须采取药补,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并要保证一定的疗程,症状消失后则不需要继续用药。如果用药后一个月仍不见症状改善,应停用药,详细做其他检查以确定病因。

5.宝宝趴着睡觉好处多

宝宝到底是仰睡好还是趴睡好,向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宝宝趴睡好处多多。

通常,反对让宝宝趴着睡觉的主要原因是怕憋着宝宝,使宝宝发生窒息等危险,但只要父母看护方法得当,宝宝发育成长良好,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而趴睡的一些好处则是仰睡难以达到的。

第一个好处:宝宝睡得踏实。众所周知,婴幼儿,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小婴儿仰睡时常常因极小的声音而受到惊吓,因此大声啼哭,影响了睡眠,也影响了成长,特别是在白天。而趴睡就极少出现上述现象。

第二个好处:避免宝宝蹬被子,保护宝宝的腹部,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宝宝四五个月时就会蹬被子了,这时候如果仰睡,极易把被子蹬掉而使宝宝受凉生病,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宝宝趴睡则避免了上述问题,使宝宝安睡到天亮。

第三个好处:锻炼了宝宝的臂力和心肺功能。宝宝趴睡时通常靠双臂的力量来改变头位,向左或是向右侧,这就在无形当中锻炼了宝宝的双臂支撑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心肺功能,使宝宝成长得更快,更强壮。

第四个好处:不怕宝宝睡觉时溢奶。半岁以内的小婴儿因为口腔和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差不多都溢过奶。如仰睡溢奶,溢出的奶极易就势流进宝宝的脖子皱褶里、耳朵里,如果大人发现不及时,就会形成褶烂或是中耳炎之类的问题,而趴睡则避免了上述问题。

第五个好处:不会使宝宝睡偏头,以前常听老人们说孩子睡偏了头,这是因为仰睡时宝宝的头后部是一个受力点,而宝宝都喜欢偏向一侧睡觉,所以难免会睡偏了头,从而影响了宝宝头部的美观。如果宝宝趴睡,受力点在脸侧而不是头部,因此头型会非常端正、漂亮,而且小脸上的肌肉也因此非常紧凑。

宝宝趴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并不是说宝宝只要趴睡而不仰睡,只要宝宝喜欢,爸爸妈妈可以针对宝宝的个性,趴睡仰睡交替进行,只要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就行。无论哪种睡姿,父母都不要掉以轻心,只有严密监护,照顾好宝宝才是上策。

八、宝宝的呼吸需要监护

现代医学表明,呼吸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指标。人在婴幼儿阶段由于肺功能发育不完全而发生呼吸障碍或出现呼吸暂停的状况是经常的,有时虽未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但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体摄取营养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呼吸,二是通过食物。通过呼吸系统摄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通过消化系统摄取食物的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前者尤为重要,因为呼吸时时刻刻不能停止。

经过科学研究及大量临床表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其生理特点所致,呼吸暂停经常发生,在睡眠状态下的发生率为50%(婴幼儿的睡眠时间是成人的两倍多),暂停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及时救治,便会造成死亡;较短时间的呼吸停止,虽不至死亡或伤残,但人脑缺氧会造成部分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这样势必影响婴幼儿将来的智力发育。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位居我国儿童死亡原因的首位,对于婴幼儿来说,呼吸暂停或窒息死亡是一个重要“杀手”。

1.引起婴幼儿呼吸暂停或窒息的原因

新生儿生理特点所致。

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出生前从母体内通过脐带供氧,出生后转为肺呼吸供氧,需要一个过程,宝宝在睡眠状态下呼吸中枢神经讨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反应不敏感,因此呼吸暂停现象时有发生。

2.异物堵塞呼吸道

为防止宝宝着凉,父母经常在睡眠时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稍不经意便会发生被角盖住口鼻,造成窒息。另外呛奶、吞入异物等也可堵住呼吸道。

3.婴幼儿自身运动引发

婴幼儿天生喜欢趴着睡,这样的睡姿有利于头颅及四肢、心肺功能的发育,但又极易因脸部向下被睡枕堵住口鼻而发生危险。宝宝在出生几个月以后,便会本能地翻身,趴着睡觉,所以在睡眠下窒息、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4.怎样防治婴幼儿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窒息

因婴幼儿时期(0~3岁)生理条件所至,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呼吸暂停很难避免,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唤醒,把宝宝抱起或轻轻拍打后背,即可恢复正常,同样呛奶或异物堵塞呼吸道也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5.怎样及时发现婴幼儿呼吸是否正常

传统的方法是眼观手试。观,即观察宝宝的脸是否发紫;试,即试宝宝的口鼻是否出气。但对于终日忙忙碌碌的当代父母来说,24小时始终看护宝宝也不太可能。在国外,许多妈妈都会随身携带一种类似醒示器之类的东西,随时了解宝宝的睡眠情况。目前,国内也有这样的产品问世,如丰阳UTR~1多功能婴幼儿监护仪等。此产品传感器采用高科技材料,通过先进的逻辑分析法及时准确地显示出婴幼儿睡眠时的呼吸状态、尿湿状况等,如有异常监护仪便会主动报警并发出信号,通知佩带在妈妈身上的无线报警接收器并同时鸣响报警,从而保证了婴幼儿的健康安全,也减轻了妈妈的负担。

(第十节)9~10个月婴儿的护理

一、孩子的睡眠

睡眠能解除大脑的疲劳,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如果睡眠不适,就会烦躁哭闹,食欲不佳,足够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人的脑下垂体在儿童时期分泌一种十分重要的激素叫生长激素。这种激素在睡眠时分泌特别旺盛,在醒着的时候,分泌相对少些,因此孩子长个子主要是在睡眠的时间进行的,从生理需要上说,孩子在睡眠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孩子10个月以后,睡眠时间会减少,而且贪玩,这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非常寒冷的天气之外,应该每天让小儿外出坚持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新鲜空气。日光中含有红外线,可使人全身血管扩张,感到温暖,抵抗力增强。日光浴可以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钙、磷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经常晒太阳,对小儿身体发育很有好处。

夏天晒太阳要注意防止中暑,不要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出来。晒太阳时,最好给孩子戴上草帽,不要让阳光直射头部。

冬天晒太阳时,不要给孩子捂得太严,也不要衣服穿得太多,影响孩子活动。

三、打针是否比吃药好

孩子生病了,家长很着急,很多家长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针,以便使孩子好得快些。

其实,吃药还是打针应根据病情及药物的性质、作用来决定。有些病口服用药效果好,如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保持有效浓度,能收到很好效果。还有一些药只能口服,不能注射,如咳嗽糖浆等,所以家长不能只迷信打针。药物被口服之后,大部分都能够被身体所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而发挥作用。通过打针注射给药,药物吸收快而规则,所以有些病是打针效果好。但是打针痛苦大,还有可能局部感染或损伤神经(虽然几率很小),反复打针,局部会有硬结,肌肉收缩能力减弱,少数发生臀大肌挛缩症,还得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孩子有病,能口服药的应尽量口服为好。

四、护理不当造成宝宝窒息

窒息是初生1~3个月内宝宝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在严冬季节特别常见。

常见因素及防范措施

(1)带宝宝外出时,怕宝宝受凉,将盖被盖得过严,造成宝宝窒息。

防范:在抱宝宝外出时,要让宝宝口鼻露出来。

(2)在给宝宝喂奶时,妈妈过于劳累,睡着了,乳房压住了宝宝的口鼻,造成窒息。

防范:喂奶时妈妈要打起精神,或是请家人在旁边照看。

(3)家长与宝宝同睡在一个被窝里,或是搂着宝宝睡,当睡熟后,成人手臂或是被子捂住了婴儿脸部。

防范:与宝宝分床睡,即使睡在同一张床上,宝宝也应盖自己的被子。

(4)宝宝发生吐奶,奶液呛入宝宝口鼻,引起窒息。

防范:当宝宝睡觉时,家长也不能长时间离开,以便及时发现不好的情况。

(5)宝宝睡着时,嘴上粘的奶液引来小猫小狗,小猫小狗的躯体压在宝宝脸上来取暖。

防范:不要让宠物靠近3个月以下的宝宝:

(6)宝宝睡觉时,床上的填充玩具或是枕头倒下,落在宝宝脸上。

防范:不要在宝宝床上放玩具。也不要将枕头、毛毯等挡在床头,防止突然倒向婴儿。

(7)将宝宝面部朝下放在床上,床垫过于柔软,宝宝的脸陷了进去。3个月以下的宝宝,当他的脸被东西裹住时,他的脖子没有力量把头抬起来吸气。

防范:将宝宝脸朝上放在床上。如果面向下,床垫不能过于柔软,也不能放柔软的枕头。

(8)宝宝睡在水床上,宝宝的脸被床垫夹住。

防范:不要让宝宝睡在水床上。

五、食品造成窒息

宝宝可以吃辅助食品后,必须留意食品的安全性,任何又硬又滑的圆形食品对宝宝都是危险的。如坚果、硬糖块、爆米花、葡萄、莆萄干、果冻等。

常见因素及防范措施

(1)给尚不会充分咀嚼的宝宝吃花生、瓜子、松籽等。

防范:若是想给宝宝吃,一定要弄碎。

(2)在进食时,和宝宝嬉闹或对宝宝进行恐吓。

防范:要给宝宝创造安静、愉快的就餐环境。

(3)宝宝跑着时,追着喂他,这样很容易因跑跳跌倒,使饭菜吸入气管。

防范:不要急于喂宝宝,等宝宝停下来再说。

(4)宝宝哭着时,看有趣的动画片时,也给宝宝吃东西。

防范:不要给宝宝吃。

(5)宝宝吃果冻、葡萄时,妈妈将食物放在宝宝嘴边,让宝宝吸入口中,这样很容易吸入气管。

防范:应该用勺子把食物弄碎,小心地放入宝宝口中。

(6)宝宝养成含着食物睡觉的习惯,醒来后深呼吸将食物呛入气管。

防范:不要让宝宝含着食物睡觉。

(7)宝宝吃莆萄、西瓜等有籽的食品时还不会吐籽,误将其吸入气管。

防范:应该将籽取出后再给宝宝食用,或者教会宝宝吐籽。

六、玩具造成窒息

宝宝可以自己拿着东西放入嘴里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任何细小的物品,放在宝宝周围,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常见因素及防范措施

(1)塑料袋:宝宝拿着塑料袋玩,可能会将其套在头上,造成窒息。

防范:买来物品后,塑料袋要及时收好,放到宝宝不易拿到的地方。

(2)细绳或绳状物:宝宝不慎或有意将绳子缠在脖子上玩时,无法取下反而越弄越紧。

防范:宝宝的玩具上可能有细小的绳子,当玩时父母必须在宝宝身边。还有爸爸的领带、妈妈的长丝巾也应收好,防止宝宝当玩具玩。

(3)气球:吹破的气球碎屑未能及时清理,宝宝在玩时很容易将这些碎屑吸入呼吸道。

防范:及时清理气球碎层,而且不要让宝宝玩吹破的气球。

(4)宝宝发现的玩具:有些物品不是玩具,宝宝对它们却非常有兴趣,如扣子、珠子、小球等,宝宝喜欢将它们放入口中。

防范:必须将这些物品收好,放到宝宝不易拿到的地方。如果发现宝宝将某个小东西放入口中,不要惊慌,更不要抢夺、恐吓,防止宝宝受惊中或是哭闹时将口中物品吸入气管。而应当用其他方式吸引宝宝注意力,再诱导宝宝将异物吐出。

(5)购买的玩具不适合宝宝年龄。

防范:在玩具的外包装上,通常标明玩具的使用年龄,比如适合3岁以上儿童,或是内有细小物件,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家长应严格按照宝宝的年龄或月龄购买适龄玩具。

(6)有些玩具使用时间一长,会使某些部件松动,比如毛绒玩具上的小扣子、汽车上的小珠子,宝宝揪下来,放入口中。

防范:家长必须定期对玩具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7)带宝宝去别人家做客,宝宝随手抓到了小物品或玩具。

防范:在去别人家做客时,必须特别留意宝宝周围的小物品、玩具,防止对宝宝构成危险。

七、爸爸妈妈谁对孩子的影响大

智力:妈妈比爸爸大

智力有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就遗传而盲,妈妈聪明,生下的宝宝大多聪明,若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因此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相貌:爸爸比妈妈大

据美国心理学家解释,大概由于父亲给予子女遗传上的特性,使婴儿的脸无论怎么看都更像父亲。科学家进一步解释,这也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

身高:妈妈比爸爸大

在营养良好的前提下,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妈妈的身高尤其关键。妈妈长得高,孩子也大多长得比较高。

性格:爸爸比妈妈大

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在影响。爸爸的影响力会大过妈妈。父爱的作用对女儿影响更大。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在女儿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专家提出,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的许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使女儿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

八、宝宝为什么老“瞌睡”

父母都想多逗逗宝宝,可宝宝却像个“瞌睡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发育还不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宝宝为了应付外界的各种刺激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大脑当然就容易疲劳,要用睡眠来养精蓄锐。

人体有一种指挥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特别旺盛,因而宝宝睡得越多,才会长得更好。随着宝宝的成长,睡眠时间会逐渐递减,父母与宝宝玩耍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多。

婴儿每日睡眠时间

月龄

睡眠时间

出生

18~22不时

2个月

16~18小时

4个月

15~16小时

9个月

14~15小时

12个月

13~14小时

九、父母的态度影响孩子性格

父母的态度与宝宝性格的形成,大致有10个方面的影响:

支配型的父母--宝宝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过分照料型的父母--宝宝多为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怯懦的性格。

保护型的父母--宝宝多为缺乏社会性、思虑深沉,亲切、无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性格。

娇宠型的父母--宝宝多为任性、反抗性、幼稚、神经质的性格。

服从型的父母--宝宝多为无责任心、不顺从、攻击性强、蛮横的性格。

忽视型的父母--宝宝多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富有创造性的性格。

拒绝型的父母--宝宝多为神经质、蛮横、恶作剧、冷淡的性格。

残酷型的父母--宝宝多为固执、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