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跪立也很自如后,可试做跪走。
2.站立抱
宝宝适宜年龄:2~10个月。
锻炼意义:
妈妈--加强腕、臂力、腰腹的自控力和本体感觉。
宝宝--锻炼踝关节、腿、腰的力量与协作能力,感受重力及平衡力。
动作方法:妈妈站立,左手搂住宝宝的腰部,右手托住其双脚,并不断向上刺激双脚,使宝宝做出蹬褪的反应。每当宝宝蹬腿时,妈妈右手托住其双脚,左手放松一下。
【提示】
宝宝腿力增强了,托的时间也要加长,4~5个月后,可以右手托住宝宝离开妈妈的身体,左手只起辅助作用。
3.跪坐抱
宝宝适宜年龄:4~8个月。
锻炼意义:
妈妈--锻炼腰及髋部的力量,自我动作的控制能力和柔韧性。
宝宝--锻炼履及髋部的力量和柔韧性,利于学习爬行。
动作方法:妈妈跪坐,双手托住宝宝腋下,将其举起,让宝宝的双腿放松,从后向前依次让宝宝的脚、膝着地成跪姿,同时,妈妈握住宝宝的手。
【提示】
时间可随宝宝的年龄增长和能力增强由短到长。
4.滑梯抱
宝宝适宜年龄:4~12个月。
锻炼意义:
妈妈--锻炼股四头肌、腹直肌扣腰背肌。
宝宝--训练位置感、动感及前庭器官、半规管。
动作方法:妈妈坐好腿伸直,宝宝坐或躺在妈妈腿上,让宝宝顺势滑下。开始妈妈可以握住宝宝的上臂,拉上来再滑下,逐渐过渡到让宝宝自己滑。
【提示】
妈妈可随着宝宝能力的增强选择抬高双腿让宝宝倒没回来或让宝宝滑到脚上,妈妈上抬腿时可掂一掂宝宝。
(第九节)8~9个月婴儿的护理
一、室内安全看护
孩子会爬以后,他活动的范围大了,本领也大了,他会攀爬,会扶着移动。这时他还不懂得什么会对他造成伤害,不知道保护自己,因此妈妈要特别注意安全。
(1)凡是孩子容易碰撞的家具棱角,要包上海绵、厚棉制品等。
(2)如果有条件,空出一个房间或角落,让孩子玩耍。
(3)组合式家具要固定好。
(4)除去柜子等家具能使孩子攀爬、抓、跳的把手等。
(5)室内楼梯应加护拦。
(6)桌、椅、床要远离窗子,防止孩子爬上窗子。
(7)孩子的床栏应高过婴儿的胸部,小推车的护栏也要高些。
(8)注意卫生。把孩子爬的场所打扫干净,因为孩子不光会爬,还会把东西放嘴里啃。
(9)不要让他一个人独自四处爬。
(10)窗户要有护栏,不要让孩子上阳台。
(11)不要让孩子上厨房和餐厅,特别是有热菜、热汤时。
(12)桌子上不要放桌布,以免他拉下来,让桌上的东西砸着他。
(13)把热水瓶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14)不要给他筷子、勺、笔等,以免他放到嘴里摔倒。
(15)收好药品、洗涤用品。
(16)电源电器要安全。
二、坐便盆的注意事项
(1)最好不在吃饭时大便。
(2)冬天可先用热水把便盆热一下,再让孩子坐,以免冷刺激引起孩子大小便抑制。
(3)不要让孩子坐在便盆上玩。
(4)不要在孩子坐盆时给他食物和水。
(5)孩子大便的地方要明亮,卫生间的环境尽量布置得舒服优雅些。
(6)揩擦肛门要从前向后。
(7)不要用擦了肛门的纸再擦女孩会阴部。
(8)大便后要用温水给孩子清洗肛门。
(9)孩子如发生肠炎或痢疾,便盆要用1%漂白粉液浸泡1小时。
(10)便盆用后要洗净。
三、婴儿勃起是自然反应
有的妈妈给儿子洗澡时,忽然看见孩子的阴茎勃起了,这会使年轻的妈妈吓一跳:这么小的孩儿怎么就这样?其实婴幼儿的勃起与成人的勃起不同,是自然反应,在他尿急时,睡觉时,都可能发生勃起。洗澡时,因小阴茎不受尿布包裹,又受到热水的冲击,这个特别敏感的器官自然就勃起了。儿子性器官敏感,是正常的反应,妈妈应放心才是。
有的妈妈因怕抚弄儿子阴茎引起勃起,洗澡时便不给孩子洗。实际上勃起没有关系,不洗阴茎会使阴茎和包皮内藏污纳垢,引起炎症。
妈妈都很关心儿子的阴茎,有的因孩子太胖,就担心阴茎太小了。这种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孩子脂肪厚,有一段阴茎没有露出来。另外,阴茎大一点小一点,只要性功能正常,并没有关系。真正有危害的,倒是妈妈的这些多虑影响日益懂事的孩子,给他的性心理落下了阴影。
四、婴幼儿爽身祛痱
1.天气炎热带来的麻烦
宝宝皮肤上的痱子是怎样生出来的呢?婴幼儿皮肤发育不完善,角质层较薄,含水分较高,加之婴幼儿免疫、体温调节及皮脂腺分泌功能等不够完善,天气炎热、出汗多、排泄不畅、汗液不断刺激汗腺口,造成汗腺口发炎,宝宝娇嫩的皮肤上就生出了痱子。痱子是小儿热天常见的一种皮肤病,胖宝宝龙其易发病。
宝宝夏季患痱子除与天气炎热和皮肤的生理特点有关外,与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室温过高;室内的通风条件差;新生宝宝盖得过厚、包裹过严;宝宝不经常洗澡等都可能是出痱子的诱因。
2.认识痱子的模样
痱子最容易发生在宝宝的面部、颈部、躯干、大腿内侧、肘窝处。不同部位的汗腺导管闭塞,发生不同类型的痱子。在医学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晶痱(俗称白痱子)常见于新生儿、宝宝大汗或暴晒之后亦可发生。表现为多数散发或簇集的、直径为1~2毫米或更大的含有清液的表浅疱疹,易破,密集分布在前额、颈部、胸背部及手臂屈侧等处。无自觉症状,往往1~2日内吸收留下薄薄的糠状鳞屑。
(2)红痱子(红色汗疹)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是汗液潴留在真皮内发生的。突然发病,迅速增多,为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散发或融合成片,分布在脸、颈、胸部及皮肤皱褶处,痒、灼热和刺痛,宝宝烦躁不安,遇热后则症状加重。
(3)脓痱子是在痱子顶有针尖大小浅表性小脓疱,以孤立、表浅和毛囊无关的粟粒脓疱为特点。小脓疱位于真皮内,以汗腺为中心,破后可继发感染。常出现在宝宝的头皮、皮肤皱褶、四肢屈侧或阴部。
上述三种类型,皆能继发感染,特别是宝宝的头部继发感染时形成小脓疱和疖肿,为痱毒。这是因为宝宝好动,一旦有痱子时,由于皮肤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有微痛和痒感,经常用不干净的手去搔抓,就增加感染细菌的机会,许多婴幼儿在夏季长疖子,大都是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
3.防治对策
如果宝宝生了痱子,妈妈要知道怎样帮助宝宝解除烦恼,下面介绍简便易行的几种方法:
(1)首先要清洁皮肤,然后可用各种痱子粉和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可加入0.1%薄荷及1%樟脑。
(2)也可用各种止痒剂,可加氧化锌、石炭酸及石灰水等,涂抹患处。
(3)35%~70%酒精对轻型痱子也有一定效果。
(4)为防痱子感染,可用苍耳12克,白矾12克,马齿苋12克,加水200毫升,煎20分钟,放凉后清洗患处,每次5~1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5)油膏可使皮肤浸软,妨碍汗液蒸发,切忌应用。也禁用热水烫和碱性肥皂。
(6)已经出现痱毒时,上边的这些办法是没有效果的,脓疱刚起的时候,可用碘酒搽局部。如果脓疱大了,在脓疱旁边搽点酒精,杀死边上的细菌,然后在脓疱上再搽些消炎膏或鱼石脂油膏等。也可以用新鲜金银花90克,甘草15克,加水两大碗,煎取一碗,昼夜分3次服。
注意:千万不要自己用手挤压或挑开脓疱,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防止感染扩散或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4.日常护理需知道
皮肤护理:
(1)常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干燥。洗澡时应该用温水,不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如需要用时,可选用碱性小的婴儿专用香皂。
(2)洗澡过程中有痱子的部位不要用力擦,以免擦破形成糜烂。
五、怎样练走路
1.热身训练
(1)进一步增加身体的平稳感。宝宝12个月时,妈妈让宝宝扶着栏杆站好,自己则在一旁用玩具引逗,使宝宝的身体往妈妈这边摆动,当宝宝摆过来靠近妈妈时,再换到另一侧这样做。但经过2~3次引逗,必须让宝宝能拿到玩具,否则不会再有信心和兴趣训练。
(2)妈妈与宝宝面对面站着,宝宝站稳后拉住宝宝的双手,妈妈稍用力并慢慢地往后退,促使宝宝不由己地向前迈步。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宝宝走得较稳当,可用单手拉住宝宝练习,继之只让宝宝拉住一个手指迈步。但妈妈的手必须随时随着宝宝身体的前后左右摆动而移动,以免扭伤小胳膊小腿的关节。
2.独走自如训练
(1)先练短距离走。让宝宝靠墙壁站稳,妈妈离开一米远,用语言、手势和玩具鼓励宝宝往前迈步走,宝宝可能会有些紧张,往往会不太平稳,很快就跨到妈妈跟前,然后又很兴奋。
(2)当宝宝短距离走得较好时,妈妈可逐步加长训练距离,一点一点让宝宝练习往前走。如果怕宝宝突然摔倒,影响练走的兴趣和信心,也可让宝宝往前走一步,妈妈便向后退一步,而且不断地后退,这样同样可加长行走距离。
【提示】
在做加长训练时,必须注意保护好宝宝,以免造成摔伤。
宝宝上肢桡骨头的上端还未发育完全,加之关节白又很浅,稍加用力拉拽,便很容易使桡骨头上端从白中脱出,造成桡骨头半脱位,妈妈拉拽宝宝时,必须注意动作不要生硬。
可以为宝宝学习走路创造一些条件,如准备学行车、围栏、小推车、可推拉的玩具等,也可让宝宝扶着竹竿学步。
有的宝宝由于平衡能力还不够,走起路来可能东倒西歪的,还经常摔倒,或是用脚尖走路,两条小腿分得很开,这都没有关系,宝宝走得熟练了就会好的。一般情况下,到了15个月宝宝就会走得较自如了。
六、怎样让宝宝不缺锌
1.哪些宝宝易缺锌
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以下宝宝最易缺锌:
(1)妈妈孕期摄锌不足。
据美国1981年修订的锌供给标准,孕期每天摄入不得少于20毫克。国内专家建议,孕妇宜将血锌水平维持在89.4微克%左右,以便更好地满足母胎双方的需要。倘若孕妇不注意进食含锌丰富的食品,势必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与存储,出生后易出现缺锌症状。
(2)早产的宝宝。
早产儿失去了母体储备锌元素的“黄金时间”(孕期最后一个月),则会因先天不足而导致生后缺锌。出生时间提前越早,锌储备也越少,生后缺锌便越严重。
(3)非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不仅含锌量(每100毫升含锌11.8微克)远远超过牛奶,而且吸收率高达420k,任何非母乳食品皆难以企及。所以吃母乳的宝宝不易缺锌,而用牛奶或其他食物喂养的宝宝缺锌的可能性较大。
(4)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食的儿童。
肉类、蛋、禽、海产品、牡蛎等动物性食品含锌量不仅多,而且吸收率都在30%~70%之间,明显优于谷物类。因此,宝宝吃素易发生缺锌。
(5)患佝偻病的宝宝。
宝宝过分好动,经常大汗淋漓,导致锌的流失增多。据测定,每天大汗可流失锌1.3毫克。
2.如何确定宝宝缺锌
如果宝宝经常食欲很差,个子和体重增长也很慢,就应带宝宝去看医生,做一些化验检查。原来是采用发锌测定来诊断,现在发现缺锌后头发长得很慢,锌含量并不减少,有时比正常儿还高。而补充锌剂后,由于头发的生长速度加快,发锌反而降低,所以不够准确。较为可靠的是测定空腹血清锌,它可反映宝宝体内锌营养状况。最好的诊断方法是对可能缺锌的患儿进行锌喂养试验,如在测定血锌浓度很低后,给吃锌含量高的食物或制剂1~2周后,缺锌症状会明显改善。
3.家居补锌方案
(1)食补。
锌元素虽然重要,但宝宝的需求量并不大,不满6个月的小宝宝每天约需用3毫克,7~12个月也只需5毫克,1~10岁约为10毫克。而每百克食物的含锌量约为:猪瘦肉3毫克,猪肝4毫克,鸡肝5毫克,蛋黄3.4毫克,海带3.2毫克,鱼虾8毫克。
(2)药补。
含锌的药物有硫酸锌、葡萄糖酸锌,锌酵母等制剂。硫酸锌最早用于临床,但缺陷也多,尤其是长期服用可引起较重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甚至胃出血,可能是它在胃内与胃酸起反应,生成有一定腐蚀性的氧化锌之故;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锌,仅有轻度的胃肠不适感,饭后服用可以消除,可溶于果汁中喂宝宝。锌酵母最为理想,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天然制品,锌与蛋白质结合,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宝宝更乐于接受。
(3)注意补锌的季节性。
季节不同宝宝补锌量也应有差异。例如夏季气温高,宝宝食欲差,进食量少,摄锌必然减少,加上大量出汗所造成的锌流失,故欲取得同等疗效,补锌量应当高于冬春等季节。
(4)谨防药物干扰。
许多药物可以干扰补锌的效果。四环素可与锌结合成复合物;维生素c则与锌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类似药物还有青霉胺、叶酸等,在补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5)食物要精细一点。
韭菜、竹笋、燕麦等粗纤维多,麸糠及谷物胚芽含植酸盐多,而粗纤维及植酸盐均可阻碍锌的吸收,所以补锌期间的食谱要适当精细些。
(6)莫忘补充钙和铁。
补锌要同时补充钙与铁两种矿物元素,这样,可促进锌的吸收与利用,加快机体恢复,因为这三种元素有协同作用。
七、补锌也有不利因素
妈妈都知道锌是对宝宝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缺锌会使宝宝个子矮,让妈妈对这一问题更加重视。惟恐宝宝缺锌,想方设法地给他们使用各种锌制品,殊不知锌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固然不可缺少,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1.缺锌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宝宝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而代谢反应是需要很多酶及激素参与才能进行的。锌不仅是100多种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的重要组成物质,还是建造宝宝器官组织蛋白质的结构成分。所以宝宝对锌特别敏感,一旦缺乏,很快就会有以下表现:
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缓慢,个子比同龄孩子低很多,严重者甚至导致侏儒症。
因味觉功能下降而引起食欲不佳、挑食或偏食,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异食癖,如吃泥土等不该吃的东西。
伴贫血,经常患上呼吸道造成的感染、长口疮、皮肤有破损时不易愈合。
在暗处眼睛适应能力差。
生殖器官发育及青春发育期时第二性征延迟出现,如女孩不来月经等。
2.过多补锌对身体有蕾些危害
低锌会引起儿童抵抗疾病能力下降,但高锌也会削弱身体的免疫能力。过多的锌会抑制体内消灭病菌的吞噬细胞,使它们的灭菌作用减弱,尤其在体内缺钙时,所以佝偻病患儿高锌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影响铁元素在体内的利用,因而使血液、肝肾等器官含铁量下降,导致缺血性贫血。
引起消化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疼痛。
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多而引起高胆固醇血症,从而对大中血管造成损害,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使性腺发育过快,引起性早熟。
3.安全补锌原则
生活中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只要食物多样化,完全可以避免缺锌。
4.含锌较多的食物
植物类:黄豆、玉米、小米、扁豆、土豆、南瓜、白菜、萝卜、蘑菇、茄子、核桃、松子、橙子、柠檬。
动物类:瘦肉、猪肝、鱼类、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