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0.01秒
23335200000044

第44章 当行动遭遇挫折(5)

找到反败为胜的策略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成功者的成功经历,就会发现,尽管他们的背景及经历各不相同——大公司的经理,著名的传教士,政府要员,社会名流,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来自贫寒的家庭或偏僻的乡村。他们——却都有一个共

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阶段,包括失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区分成功者与失败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们如何失败。失败者可能就此沮丧失落甚至一蹶不振,而成功者则会立即站起来,并很快从中学到宝贵的经验,然后极力行动。

事实上,他们正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基石走向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败并不可怕,甚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真正的失败是犯了错误,却未能及时从中汲取有用的经验。

通常来说,他们拥有这样一套反败为胜的秘籍:

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

拿破尔·希尔曾经说过:“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的缘故。你要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

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或好运未到。”

根据教师们的经验,从学生对待成绩不及格的态度,就可推测出他未来的成就。

一位教授曾给了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不及格的成绩,这实在是个很大的打击。因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遭遇这样的事,甚至已经做好了毕业后的所有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重新安排。现在,这名学生只有两个选择:重修

,等待明年再取得学位;或是放弃学位,按计划离开学校。

“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定失望,会对我不满意,也许还会来找我理论。”教授这样猜测道,他也看到,那位学生果然来了。

“您能告诉我,为什么给我一个不及格的成绩吗?”

“当然能。”教授说:“我想你自己也明白,你这个科目的成绩实在太差了。”

“我承认我不够用心,但是您知道,我过去的成绩都保持在中等水平以上,您难道不能通融一下吗?”学生诚恳地说。

“抱歉我不能,因为这个成绩并不仅仅因为你最近的表现,而是经过多次评估才作出的决定。”

“但是——”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学籍法禁止教授以任何理由更改已经送交教务处的成绩单,除非这个错误确实是由教授造成的。”教授温和而坚定地提醒他。

“教授先生,我可以立即列举出本市五十位成功者,而他们甚至都没有修过这门课!我实在不明白这个科目有什么了不起,也不明白您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因为这一科就拿不到学位。”学生愤怒地喊了起来。

有一段时间教授没有说话,等到学生冷静下来后他才说:“你说得对,的确有许多名人不知道我的科目在讲些什么,你将来可能也用不到这些知识,但是影响你将来的并不是成绩,而是态度。”

“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我一句话。我知道你很失望,我也明白你的心情,因此我不会责备你刚才的言辞。但是,这是你的学位,我希望你积极地面对这件事。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积极一点,就不能取得任何成就。”

“并且,我希望你能希望这句话,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你的态度。也许你以后会明白,这是你在这此事件中最大的收获。”教授这样告诉他的学生。

后来,这名学生选择了重修,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向教授表示了感谢,认为自己从中学到很多。“也许我这样说您会觉得很奇怪,但我必须说,这次不及格让我受益无穷,我甚至庆幸您没有让我通过那次考试。

任何人都可能将反败为胜,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加以利用,而不是无谓的抱怨。

在行动中掌握坚持与变通

有一些人,他们有很远大的理想,却不懂得坚持,最终导致失败。也有一些人,他们有很强的毅力,却不懂得适时的变通,最终也不能取得成功。

坚持与变通的度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只能在行动中解决。通过行动,寻求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必将让行动收益非浅。

学会专注

我们知道,攀岩者从来都只会看着上方,而绝不会左顾右盼。他们永远都是专注地看着上方的石壁,寻求下一个最牢固的支撑点,探索前进的最佳路线。因为他们知道,看别的地方非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会扰乱自

己的决心,甚至萌生怯意。

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我们的行动中。在我们行动时,专注于自己手中的行动,而不是别的不相干的事,甚至也不是行动的下一步。

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想象所主宰,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面对一次新的行动,我们往往会用很多时间去设想结局,而且是糟糕的结局。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头脑里的想象会按事情进行的实际情况,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影响我们的行动。例如,一个高尔夫球运动

员嘱咐自己“不要把球击入水中”时,他脑子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中的画面。

因此,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假如我们一再告诉自己“千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那么我们往往真的会犯这样的错误。

有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第二次,他再次输掉了比赛。但他知道,这并不是自己实力不够,而是输给了心中的阴影。第三次比赛,他又将面对自己的老对手。

“我能战胜他,我能做到,我有这样的实力。”他把这些话录了下来制作成一盘磁带,每天都要听许多次,以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终于,他赢得了这场比赛。

行动中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在在些因素之外,充满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是行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屡败屡战

如果把失败看作是跌倒,那么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坐在地上哭泣,或是站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前进。无论计划有多么完美,行动时也可能遇到意外情况。面对失败,我们是选择放弃,还是重新开始呢?

这时我们必须明白,失败并不是终点,也不意味着行动的结束,只有那些跌倒后立即站起来,拍拍尘土继续上路的人,才会在行动中取得成功。

摒弃消极心态

消极不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必须花费许多时间来重建积极的心态。

消极心态的养成有许多原因。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许多消极的语言,如“这很困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不认为”“一切都结束了”等,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以行动来抗拒这些影响,那么就很容易受到影

响。到后来,就连我们自己也会这样说。

因此,我们要让自己尽量远离这些消极的影响,尤其避免使用消极的言辞。而远离消极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掌握要点

如果行动遭遇了失败,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冷静下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失败?

就我所知,是否有人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否取得成功?

从别人的成功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综合几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应当怎样应对?

只要我们了解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掌握了行动的要点,困难也将迎刃而解。

勇于求助

遭遇失败后,必要时我们要勇敢地请求帮助。

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我们无法避免与别人合作。在行动失败时,援助也常常来自外界及他人,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帮助,就不要羞于开口,那样会让我们失去可能得到的帮助,也失去机遇。

我们必须诚实面对自己,认真思考,确定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就勇敢地提出来,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

全力行动

在掌握行动失败的要点后,我们要积极地将行动继续下去,或者开始新的行动。

总之,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就一定能找到反败为胜的策略。当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小心,尤其在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方面,要知道,反败为胜的行动通常比别的行动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