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经理人(精装)
2330100000006

第6章 给一个明确的分工,放手让他去做

古希腊哲学之祖泰勒的弟子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人生最难的事是什么?”

“人生最难的事是了解自己。”

“那么,人生最简单的事又是什么呢?”

“人生最简单的事就是给别人提意见。”

“那人生最快乐的事呢?”

“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拥有自己的目标,并且把它完成。”

一个企业的经理,或者他的下属,都可以说是管理者。那么,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呢?如何管理呢?管理者也许有好多的事情要干,但他首先是要对下属或员工提出要求,他必须首先是要求者。

为什么管理者首先要是要求者?高级经理人员,特别是公司的当家人,必须是决策者;但决策如果不变成要求对下属提出来,就等于一堆废话、一堆废纸。公司的方针、政策,正是要求传达、贯彻下去的。一级一级的管理者,都能提出要求,更会使公司的总方针具体化、可操作化。不仅最初的、基本的方针如此,临时的、阶段性的方针,也是如此。

其次,公司的管理者虽说较为出类拔萃,但绝非是各方面全能的人。具体的工作,包括低层次的,也包括那些较高层次的,都要由下属来做,要由专门人才来做。在企业的初级发展前段,或许可以事必躬亲、身先士卒,集团大企业的管理者,就不必如此了。管理者只要不断提出要求,加以必要的监督就可以处理好各方面的事情了。松下认为:“公司首脑应做的大事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一个要求者。认为要这么做、那么做——在工作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能否经常不断地提出要求,是检验管理者责任心的试金石。大撒把,不提任何要求,当然是不负责任的。不断提出要求和希望,以督导工作,无疑是负责和勤勉的表现。不能有所要求的经营者,应该让其退位;反之,能对人要求的负责人,才是成功的经营者。

当然,“要求”,不是不给下属任何独立自主的机会,相反,更应强调自由,因为自由具有相当的魅力,它是工作绩效的催化剂,放手让下属自主地经营管理,他才会深刻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也才会拼命工作。要求与自由并不矛盾,要求只是大政方针的指导,是指标的发布,它指引目标,却又允许“条条大道通罗马”。

[事典]斯隆:分权管理,责权互制

20世纪之初,有1000多家企业想打入汽车行业,但是只有200多家生产出了产品,而其中只有很少的几家取得了成功。在所有新的工业技术行业中,优胜劣汰过程中只有敢创新、有能力的公司才能得以生存。

W·C·杜兰特于1908年创建的通用汽车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杜兰特后来又兼并了几家公司,包括别克、奥兹汽车、卡迪拉克和奥克兰(庞迪亚克)公司。由赛车手路易斯·雪佛莱和杜兰特于1911年创办的雪佛莱汽车公司也于1918年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一部分。

正如诸多行业一样,当经营规模发展得太大时,创立公司的天才往往发现自己无法对其加以管理。于是在1933年,通用汽车公司由斯隆接管经营。

在斯隆领导的33年间,通用汽车公司的产量由占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0%上升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半以上。或许斯隆送给通用汽车公司最好的礼物便是其高超的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从此被许多企业借鉴和模仿。斯隆称他的方式为“分权管理、责权互制”,目的是保持个人与集体管理的平衡,让每个工人清楚自己的分工与责任。

[点评]

教导员工应紧紧地盯住自己的目标,不允许任何事情打乱自己实现目标的步伐,告诉他们,不要没有目的地去做任何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