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有个好性格
23300100000033

第33章 激发求知欲,培养孩子勇于创新的性格(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孩子不断进步的动力。具备了勇于创新的性格,孩子才不会满足于现状,才不会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地寻求新的出路。这样,他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

鼓励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

见识可以丰富一个人的视野,促进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如果视野狭窄,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就失去了接受新事物的机会,那么即使智商很高的孩子,也难以具备创新的能力。

在儿童乐园的一个滑梯处,有的孩子多高都敢去玩,而有的孩子却连最矮的滑梯都不敢上,甚至连上滑梯的必经之路——楼梯都不敢上。只见一个男孩子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看着滑梯犹豫了半天,就是不敢滑下来,最后,一旁的妈妈失去了耐心,把他抱着滑下来。

有些孩子则玩得非常欢,并且采取不同的姿势滑下来,有躺着滑下来的、有趴着滑下来的、有侧着滑下来的,有的孩子甚至勇敢地头朝下滑下来。一旁的父母丝毫不担心,他们说孩子很小就接触了滑梯,已经玩得很熟悉了,并且时常创新一下动作。

这件事情不禁让我们想到,现在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把孩子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遇到挫折、受到伤害。所以,他们根本不敢过早带孩子接触新事物,害怕孩子不小心受伤害。但事实上,这阻断了孩子接受新事物、开拓视野的渠道。

在德国,人们很重视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不管是玩耍方面的事物还是动手能力方面的,父母都会让孩子从小接触,使孩子从小就成长在接触新事物的氛围里。

6岁的女孩琳达是德国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当妈妈得知琳达在学校里学习一些手工编织或缝补的课程时,实在难以置信。她认为针是危险的东西,为什么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自己缝制鞋袜,甚至缝纽扣和补衣服呢?

她带着有点质疑的语气,问自己那位德国老公:“你以前小学就开始学针线活吗?”老公傻傻地望着她,似乎觉得她问了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就只好反问道:“那你是几岁开始学的?”她心虚地回答:“当然是十几岁呀!”结果老公说他小学就学会缝衣服了。很简单呀!班上男生女生都要学习基本针线功夫,因为这是学习独立的基本步骤。

之后,妈妈觉得既然琳达都已经在学校练过针线基本功了,她便教女儿玩刺绣,想以此打发女儿长达两个月的假期。妈妈简单示范了最基本的来回刺绣法,又利用粉红色丝线绣出一朵樱花做样本。琳达看到妈妈的杰作后,拍手叫好。正当妈妈准备示范第二朵时,琳达就夺过绣盘,开始自己的刺绣初体验了。

琳达的实力果然不可小觑,那朵樱花绣得还真是惟妙惟肖,妈妈惊呼:“绣得比我的还好!”接下来,琳达大胆地绣出了妈妈以往从未绣过的图案,让妈妈兴奋地拍手叫绝。

不可否认,创新是建立在对某事物了解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解,没有受到新事物的启发,根本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及创新的行动。假如鲁班当年没有上山砍柴,他就不可能接触新事物——茅草,也就不会发现茅草叶片上的的齿轮,就不会发明锯子。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没有接触过滑梯前,也没办法创新下滑的姿势;孩子在没有学习针线活之前,不可能绣出惟妙惟肖的图案……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这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可以多带孩子去城市,让孩子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如果你住在城市,可以多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孩子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还能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孩子认识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鼓励孩子大胆在玩耍中探索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会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聪明的孩子。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鼓励孩子玩出新花样,玩得“出格”,必要时,也可以一道参与玩耍。

暑假的一天,可可拿着一块磁铁玩。左吸一吸,右吸一吸……嘿!无意中从地上吸起了一根针,他高兴地继续玩,一块小铁片“落网”了。

可可把搜索到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用磁铁吸着玩儿。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磁铁把针吸起来,针好像不情愿,晃晃悠悠的,似乎要从上面“跳”下来;而小铁片却牢牢地贴在磁铁上,不用点力是拔不下来的。

这是为什么呢?可可带着这个疑问去问伙伴杨峰。杨峰拿着磁铁、针和小铁片翻来覆去弄了大半天,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一起思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当天可可没有得到答案,回家后爸爸建议他查找书籍,或者去学校问老师。当可可把这个疑问告诉老师时,老师夸他细心,还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鼓励孩子玩出新花样,就是在鼓励孩子创新玩法,玩法创新了,玩得才有新鲜感,才会玩得更开心。鼓励孩子大胆在玩耍中探索的同时,要求父母纠正三种不正确的做法。

一是为了安全,不让孩子玩。安全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杞人忧天或因噎废食,而不允许孩子接触稍有冒险性的活动。

二是怕孩子弄脏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有些父母总喜欢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生怕因玩耍而弄脏弄坏了衣服。讲究卫生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影响孩子放开手脚玩耍。

三是怕损坏物品和玩具。有些父母给孩子买了各式各样的玩具,但是不让孩子自由地玩;有些父母不准孩子摸或摆弄物品,动辄以“要弄坏的”相威吓。让孩子学会爱惜物品是对的,但若要求过严,玩具就失去了玩具的意义,孩子会玩得不开心、玩得不尽兴。

总之,孩子不仅要玩,还要玩得花样百出,因为这样玩不但可以增加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开朗活泼的性格,使孩子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

南南是个好动的“野性”男孩,上楼梯时,别人是一级一级走着上,他是蹦着上、跨着上,从一次蹦(跨)一级,到两级、三级,最后到四五级。有时和妈妈从人行过街通道的两个出口旁边通过时,尽管并不需要进去,可南南也会抢先几步,快速跑下去,再从另一边跑上来,常常因为绕了道还能赶在妈妈前面到达而得意扬扬。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大人走路是尽量走近道,可他非要绕道上下楼梯。后来妈妈才知道,南南把这当作一种玩耍的乐趣了。原本父母害怕南南磕着碰着,但事实上因为平常活动得好,南南身体很灵巧,很少磕着碰着。

在家里,南南喜欢拆玩具,为此爷爷奶奶没少说他。可是,爸爸妈妈却鼓励南南尽情地玩耍。爸爸妈妈会放手让南南选择玩什么,怎样玩,为他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和南南一起探索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一起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分享其中的乐趣。

爸爸妈妈在教南南玩玩具的时候,不是只教他怎么玩,还激发他对玩具内部构造的兴趣:这个玩具为什么能跑啊?它是怎么跑的?这个小汽车是怎么拐弯的?鼓励南南拆开玩具研究。等到他明白了玩具的原理以后,爸爸妈妈再让他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虽然这对南南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但他在一点一滴的琢磨中,逐渐锻炼和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喜欢观察、思考问题了。

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和南南一起玩的时候,他的聪明、他的大胆、他的想象力之丰富、他的创意之巧妙,都是他们自叹不如的。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但要放手让孩子玩,而且要善于引导孩子用多种方法玩,玩出新花样、玩出新感受,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这样孩子才能在玩耍中收获新经验、获得新启发,锻炼创新能力。

正确对待孩子各种各样的提问

生活中,有的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太阳是红色的?”“为什么我走月亮也跟着走?”“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爸爸为什么不生能孩子?”……有时“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有的问题离奇古怪,让父母无法回答。有的父母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或者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信口开河,或者斥责孩子,或者不予理睬。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但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才能,反而经常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问老师:“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真是笨死了,便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于是就问:“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非常恼怒,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老师的责骂后,委屈地奔出教室。

回家后,爱迪生告诉妈妈:“妈妈,我想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感到很生气,她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放弃了上学,妈妈承担起教他读书的工作。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给儿子讲历史、文学,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经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英国史》等着作。

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12岁那年就不得不出去工作,成了火车上的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爱迪生终于成为着名的大发明家,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爱提问,是孩子的共性。解答孩子的“为什么”是一门学问。面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不应该不予理睬,更不能张口就骂。孩子的提问,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求,包含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和判断。孩子越爱动、越爱提问题,也就越聪明,越有创新能力。所以,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对孩子的求知探索欲望要悉心加以呵护。

如何面对孩子的提问呢?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试试。

(1)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提问并予以肯定。

提问是好奇心强的表现,也是了解新事物的一种学习方式,家长对此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进行各种教育。切莫因为孩子的提问荒谬、怪诞而斥责孩子。这就要求家长端正态度,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对象来对待。

有一个细节家长不得不注意:当孩子提问时家长最好蹲下或者俯下身子,使孩子的视线和你的视线在大致相当的高度,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平等的感觉,会更好地和你沟通。孩子的问题是随时随地的,这就要求父母不厌其烦。有时同一个问题孩子可能重复地问,即使这样父母也要很有兴趣地回答,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不知道的问题。

有的问题确实难以回答,家长不能随便搪塞或胡乱回答,更不能对孩子横加斥责。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暂时回答不出来,等请教了别人或查找书籍、资料后再回答,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无穷的奥妙和疑难,连父母都有不知道的,从而激发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有位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画青蛙的时候,突然问青蛙是否有耳朵。家长一时愣住了,因为平时从来没遇到过这种问题,只知道青蛙叫的声音比较响亮,也没听说青蛙有耳朵。为了面子和威严,家长装腔作势地给了孩子答案:“青蛙没有耳朵。”孩子没有罢休,问道:“如果它没有耳朵,怎么我走近它身边时,它就会扑通一声跳下水呢?”孩子的反问使家长支吾半天也答不上来……

很多家长遇到一知半解的问题时,为了不失面子,或保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硬是打肿脸充胖子。如果家长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将会使孩子受害一生。孩子知道真相后,也会埋怨家长,这样一来家长还是保不住面子。所以,家长应该做诚实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回答孩子的怪问题时要干脆利落,要讲究方式。

有时孩子淘气,故意提一些怪问题,目的在于难住家长,然后和父母讲讲条件。对这种提问,家长要干脆利落,不要让孩子得逞。有些问题在回答时要讲究方式,不要弄巧成拙。如:一位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随口说了句:“你是从河里捞上来的。”结果,孩子每次经过河边时都要看一看河里是否有小孩,这是很危险的。

面对这个问题,有些家长喜欢编故事。比如一位家长说,是爸爸把一颗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种子会一天天长大,把妈妈的肚子撑得鼓鼓的,等到种子成熟后,妈妈就把你生出来了。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问题也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4)有些问题不必急于告诉孩子答案,可以先启发孩子动脑筋想想。

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想到了就提出来问,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对这些提问,哪怕家长已经知道了答案,也不必急着先告诉孩子,而启发孩子先思考。比如当孩子问:“糖会溶解还是会沉淀?”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试验一下,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索,还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作为家长,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为什么”,鼓励、肯定孩子的“为什么”。给孩子一份理解、一份鼓励、一份解答,也许就会造就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

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了使孩子的头脑不至变成知识的贮藏宝库和真理、规则、公式的堆积站。就一定要教给他思考。而在教孩子思考的时候,应力求避免那种单一的思考方式,启发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从多个方面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天,立诚在做数学题,爸爸过去看了看,突然爸爸在草稿纸上写出“4+5-1=?”这个算式,问立诚怎么算。立诚回答说:“4+5=9,9-1=8。”爸爸问:“为什么要先算4+5,再算9-1呢?”立诚不假思索地说,老师都是这么教的。

的确,立诚说的是真话。爸爸说:“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后,我们在计算‘27+38-46=?’和‘257+368-476=?’时,往往会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这样既增加了计算难度,又增加了错误的可能性。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方法。”

在爸爸的启发下,立诚改变了思维方式,创新了一套更活、更巧、更简单的方法做题。他把27+38-46变成47+18-46再变成1+18=19。

同样的道理,8÷3×6这道题,立诚原来算出来的结果是小数,使用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也是小数。既麻烦,又不正确。而在爸爸的启发下,他轻松地算出的结果是整数:如8÷3×6=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