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多教孩子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哪些是别人的东西。比如,衣服是孩子的、芭比娃娃是孩子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是爸爸的。告诉孩子,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不能随意乱动。当然,孩子的东西也一样,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父母也不能随便给别人。
另外,一些富有教子经验的父母介绍了自己的独特方法。
(1)过家家,玩“买卖”游戏。
在家里准备一些小纸片当做钱,几个空饮料瓶或几件玩具当作商品,让孩子扮成顾客买东西。在孩子买东西的时候,父母要提醒他付钱。也可以让孩子扮成收银员,父母来“买东西”,挑选完东西后,主动把钱交给孩子,并在过程中不断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懂得没有白拿的东西。
(2)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孩子顺手牵羊,拿了人家的东西是有原因的,有时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忘了放回去,有时是因为一时的欲望,有时是闹着玩……因此应了解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要拿。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故地重游,弥补错误。
如果发现孩子在超市里顺手牵羊了,可以抽个时间再次来到那个超市。除了归还孩子拿走的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挑选一件他喜欢的小东西,把钱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付款,并对孩子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咱们把钱给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这样就可以加深孩子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避免以后在超市里“顺手牵羊”的情况发生。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发现孩子拿了人家的东西,都要教育孩子将拿回的东西物归原主、原处,并让孩子认识到擅自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千万不要羞辱孩子。
教育孩子要拾金不昧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儿童歌曲从20世纪60代起就伴随着每一个孩子长大。其实不仅是捡到钱要物归原主,捡到物品同样要交公。
早上,妈妈整理女儿的书包时,发现她的铅笔盒里多了一支“下蛋笔”和一个三棱形的尺子,妈妈问女儿:“笔和尺子是哪来的?”
女儿说是在班里捡的。
妈妈说:“谁的要还给谁,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女儿说:“不知道是谁的。”
妈妈说:“那你就交给老师吧,老师还会表扬你的。”
女儿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
妈妈说:“当然了,就算老师不表扬,妈妈也会表扬你。”
结果第二天回来,女儿告诉妈妈:“今天我把尺子和笔交给老师,老师真的表扬我了,然后老师在班里宣布了这件事情,丢失笔和尺子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东西,他也非常开心。”
捡到东西及时交公,是拾金不昧的表现,也是正直性格的体现。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述拾金不昧的故事来感染孩子,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这样孩子捡到东西时才不会有贪念,而是积极主动地联系相关部门,保证失主尽早找回丢失的东西。
有这样一则报道。绥芬河市某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四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像往常一样结伴而行。当他们经过东渝花园小区外的休闲广场时,4名同学中的一人发现前方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个黑色的男士钱包。他们发现包里有2000元左右的现金、一部手机,还有很多的证件。此时,4个孩子围拢过来,向周围大声呼喊:“谁的钱包?谁丢钱包了?”而半天也无人应答。
后来,这4名同学想起了父母和老师经常教育他们的话:捡到东西要交公,这叫拾金不昧。再说,想想失主丢了东西一定很着急。所以,他们经过短暂的商量,决定一同把这个钱包交到当地派出所,请民警叔叔帮助找到失主。
派出所民警在了解了情况之后,首先赞扬了这4名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然后积极联系失主。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失主。在认领遗失物品的时候,失主深深被4位小学生的精神所感动。
当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唱起那首有关拾金不昧的童谣时,就能让孩子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别人的道理。正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良好教育,这4位小学生才会在捡到到东西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把东西交给派出所。
捡到东西立即交公,这种行为是值得称赞的,可是如今有些家长反映,小时候在马路上见到一分钱都会捡起来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还会夸奖小孩子。但是现在在公共场所看到地上的面值较小的钱很少有孩子主动去拣起来,家长也很少主动捡起来。即使捡起来了,多半是揣进自己的口袋了,因为交给警察叔叔,也难以保证这些“小钱”物归原主。
或许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首拾金不昧的童谣不再经常唱起的原因,如今的孩子身上缺少了这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这也正是现代家长需要努力的地方。教育孩子拾金不昧,培养孩子正直的性格,是每个父母都应该重视的教育课。
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才能使孩子变得守信用。孩子是否诚信正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父母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父母喜欢许诺,但是却没有履行承诺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做法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失信感到生气,累积的怨气不但严重影响亲子间的和谐关系,也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更不用说以后有样学样,成为不守信用的人了。
“俊楠,只要你好好学习,大考进入年级前20名,爸爸就休假带你去北京看天安门。”俊楠自从上初二后学习成绩一直平平,爸爸非常着急,于是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希望能激励俊楠。听了爸爸的话后,俊楠异常兴奋,他把玩的时间都省下来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好成绩。当俊楠将考试成绩告诉爸爸后,爸爸也非常高兴,但他却不提当初的承诺。两天后,俊楠终于忍不住要求爸爸兑现承诺。
爸爸下班刚到家,俊楠就急忙跑到爸爸身边:“爸爸,咱们什么时候去看天安门呀?”爸爸说:“我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休假啊,去不了了!”俊楠一听就急了,不依不饶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答应过我的,为什么说话不算数!”俊楠如此嚷嚷惹恼了爸爸,爸爸发起脾气来,可是俊楠还是不肯罢休,结果挨了爸爸打。俊楠万分伤心,从此再也不相信爸爸的话了,学习也失去了动力。
后来还是俊楠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他的爸爸及时做了沟通,他爸爸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对自己的许诺不负责任。
其实爸爸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给孩子增添学习的动力,希望孩子学习成绩能够提高。但是爸爸没有意识到承诺的重要性而无端爽约,致使正面刺激变成消极的打击。如果父母经常寻找借口逃避诺言,那么孩子不但会对父母失去信心和信任,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寻找各种借口,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肯道歉及反省自我。这样孩子的品行会变得很糟糕。
古语说:“人无信不立。”教育孩子诚信是培养孩子正直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有一次,着名思想家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儿子要跟着一起去。妻子觉得带着孩子很不方便,想让孩子留在家里,便对儿子说:“好儿子,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炖肉吃。”儿子听说有肉吃,高兴地答应留在家里。曾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妻子回到家时,曾子正在家里磨刀。妻子觉得奇怪,就问曾子磨刀做什么。曾子说:“杀猪给儿子炖肉吃。”妻子笑着说:“我只是哄孩子高兴说说而已,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讲信用。”于是,曾子和妻子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香喷喷的炖肉吃。
曾子夫妇的诚信行为直接感染了儿子。一天晚上,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做什么去,儿子答道:“我从朋友那里借书简时说好要今天还的。虽然现在很晚了,但再晚也要还给他,我不能言而无信呀!”看着儿子跑出门,曾子会心地笑了。
曾子的诚信行为值得我们每个父母学习。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诚信正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能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正确地向孩子许诺,避免失信于孩子呢?专家建议父母,许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