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09

第9章 总论(8)

因病而不欲食,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因疾病的影响而致食欲不振者。此时的不欲食,虽然是机体的一种病理反应,但因不欲食所引起的进食量的减少,又会作为病因,继发新的病症或加重原有疾病。敦煌医书中平胃丸(P.3287):“……不欲食,是虚满,……”;《证治要诀,惊悸怔仲》云:“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居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矢志状,此名为卑谍,以血不足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脾胃诸病》中指出:“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若勉强食之,因得不到脾胃及时的腐熟、消磨、运化和转输,水谷积于中焦,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生脘闷腹胀、干噫食臭、恶心、呕吐、泄泻、四肢烦重等疾。在一些精神、情志病变中,常表现为饮食减少或不能饮食,,长期不欲饮食,气血化生之源缺乏,不仅惊悸、怔忡、恐惧、疑虑之证难解,还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精神不振,形体消瘦等。亦有小儿饮食少,《育婴家秘·卷之三》云:“或病后食少,脾胃亦虚,五脏六腑,皆无所禀,乃成五疳之症”。

饥而不能食,是指因病影响食物的摄入而致过饥者。其特点为:有饥饿感,但饮食物却不能顺利摄入,或饮食入胃后旋即吐出。临床可见于口腔、咽喉、上消化道病变等。如严重的口腔溃疡,致使病人不敢进食或进食困难;食管癌的患者,因食道阻塞闭绝,上下不通,饮食水谷隔拒难下,气血生化之源乏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大泻脾汤:“……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而呕吐的病人,由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使气机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而表现为进餐前干呕或呕吐涎沫,进餐时或进餐后呕吐部分或全部胃内容物,情感色彩较浓,夸张而做作,易受暗示而加剧。反复发作者,可有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易激怒,精神抑郁,焦虑多思等神经衰弱症状。另外因工作的缘故,常常难以保证正常而规律的进食时间亦会损伤脾胃。如《医学正传·卷帙一医学或问》“若饥甚方食,而食反不运化,多为呕吐、吞酸等证”《灵枢·五味》“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饥而无以食,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多见于战乱和大灾之年,古代医籍中记载的因灾荒、饥饿使人民贫病交加,引发使瘟疫流行者甚多。由于食物的严重短缺,使水谷不能入于胃,以化生精、气、血、津液,濡润脏腑组织,充养四肢百骸,以致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头晕、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日久则会因气血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而容易招致外邪的侵袭,致使百病丛生。另外,婴儿因母乳不足,又未及时添加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者,亦可形成过饥的病理状态,出现发育迟缓、消瘦、皮肤干皱、毛发焦枯、精神不振或浮肿等。

过度节食,是指人为的造成食物不能足量摄人者。一些年轻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盲目地通过节食来控制体重;因工作、生活、学习中一些负性事件的影响使心情不畅的人,以主动限制或拒绝进食,久而久之,产生食不甘味,厌烦进食等表现。由于进食量过少,使脾胃生化乏源,气血渐亏,脏腑组织失养,以致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精神抑郁,失眠,女性病人则出现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

虽食仍饥,是胃的腐熟功能亢进的表现。如《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素问·气厥论》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胃腐熟消磨水谷的功能,全凭其蕴藏的阳和之气,李东垣称之为“胃中元气”。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若胃中元气虚,心火独盛,乘于阳位,火善消谷,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脏腑组织,故食而仍饥。此时进食量虽然正常,但因胃火亢盛,水谷精微不为机体所用,亦形成食量相对不足的病理状态,并可见头晕,心悸,汗出,肢体酸软无力,甚则晕厥等,故仍可归属于过饥的病机范畴,临床上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功能性低血糖、糖尿病早期、严重的弥漫性肝病、胰岛疾病、胰外肿瘤等。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的过饥,由于食量的减少或相对不足,日久都将使人体气血之化生无源,成人则会因正气日衰,脏腑功能减退,从而引发多种疾病,或诱发危重险症;小儿可见发育不良,多病,甚则容易夭折。

2.酒饮失节

适量饮酒,能“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却邪,逐秽暖水,能通行一身之表,引药至极高之分;并有强筋健骨、帮助消化、调节精神、驱除疲劳之功”,故有利于健康。然而“烧酒性大热,宜浸药饮,贴汤火伤,不宜多饮热饮;高粱酒性平,即嵇米酒,和中止泄,治腹疾良;粟米酒性寒,胃热消渴者饮之良,泄泻者不宜饮”。以酒煎药或制药,则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增强药力等多种功能,故数千年来,酒一直作为重要的溶媒及温经散寒、行气消滞、活血化瘀的佳品被广为使用。

(1)伤酒:《灵枢·论勇》云:“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而《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意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则会危及健康,导致疾病,甚至早衰、早亡。

《伤寒杂病论》中,用酒的方剂就达20首之多,《千金要方·卷七·酒醴第四》石斛酒、乌麻酒、钟乳酒、枸杞菖蒲酒、虎骨酒、蓼酒、小黄芪酒、黄芪酒、茵芋酒、大金牙酒、秦艽酒、术膏酒、松叶酒、侧子酒等十六首酒剂,分别用于治疗脚气、痹证、中风、大风头眩等多种疾病。

《金匮要略》中云:“心中懊恼而热,不能食,时欲吐”的“酒疸病”,即是因酒后胃热,醉卧当风,湿邪壅遏中焦,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诸病源候论·卷十二·酒瘅候》亦指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

《格致余论·纯酒宜冷饮论》“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亦宜于体”,《寿世传真》云:“酒性热,味辣者能散,味苦者能降,味甜者能和,味淡者利小便,味厚者性烈毒。最宜温服,宜少饮有益”。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指出:“酒,天地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故古往今来,饮酒者众多。然而,酒毕竟属体湿性热之品,尤其是醇酒之性,大热大毒,若过度饮酒,则可因其体湿性热、升达行散,而成为致病之因。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亦云:“酒热饮伤肺,冷饮伤脾,多饮伤胃成蛊膈,动火致吐血、消渴,积湿生痰,蓄热生痈疽及成痔漏,为害无穷,至丧命不可救药”。

《养生四要·却疾第四》云:“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阳,乃无形之物也。乱性丧德,腐胁烂肠,酒之危害也,大矣”;“酒为辛燥之物,助阳耗阴者也,辛则发散,燥则悍热,春夏饮之,则犯远温远热之禁;秋冬饮之,则失养收养藏之道。果有风湿之疾,饮之可也;无风无湿,饮此辛散燥热之剂,则腠理开,血气乱,阳不能固,阴不能密,风湿之气,因而乘之,所谓启关纳寇也”。《养生四要·卷之一寡欲第一》在总结酒毒为患时说:酒停不散,上“入于肺,则为喘、为咳;入于心,则为心痛、为怔忡、为噫;入于肝,则为胁痛、为小腹满痛、为呕苦汁、为目昧不明;入于脾,为胀、为肿、为吞酸、为健忘;入于肾,为溺涩、赤白浊、为腰痛、为背恶寒;入于胃,为呕吐、为泄痢、为胃脘当心而痛”。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饮酒后诸病候》指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渍脏腑而生诸病也。或烦毒壮热,而似伤寒,或洒浙恶寒,有同温疟,或吐利不安,或呕逆烦闷,随脏气虚实而生病焉”。

《证治汇补·卷之二·伤酒章》则指出:“酒循经络,留着为患。入肺则多嚏多痰,入心则多笑多言,入肝则善怒有力,入脾则思睡,入肾则思淫。及其久也,伤肺则变咳嗽、消渴,伤心则变怔忡、不寐,伤脾则变痞满、疽胀,伤肝则变胁痛、吐血,伤肾则变腰软、阳痿,此五脏之受病也。又酒后多汗者,胃受之。酒后面青者,胆受之。酒后多溺者,小肠受之。酒后溺赤者,膀胱受之。酒后积痢者,大肠受之”。

(2)伤水:《保命歌括·卷之五》云:“人有热病,大渴饮水,或暑月劳苦之人,汗出多而饮水者,水寒伤脾伤肺,口燥咽干,烦渴益甚,水入即吐,或为泄泻,或腹痛胸满”;虞抟认为,“凡因渴而大饮,饮而过量,……以致湿热内甚,故阴阳交错而不和,是为吐泻”。

《症因脉治·卷二·饮症论》论及饮症的成因时指出:“饮食不节,水浆不忌,胃虽能纳,脾不能运,肺不通调,停积于胃,则成痰饮。痰饮内积,外不荣于肌表,则素肥渐瘦;由胃下流,水走肠间,则沥沥有声矣”,若“水浆不忌,脾肺不能运化,水流在胁下,上攻肺家,故咳而吐,气逆;阻绝肝胆生升之令,是以痛引胸胁而成悬饮之症矣”,“若饮水多,水性寒冷,停滞气逆,逆则滋于四肢,当汗不得汗,不能外散,身得湿则重,复得寒则疼,故曰身疼重而成溢饮也”,若“饮水太过,……中气乖张,壅塞闭逆,不得下顺,反而上冲,则喘争,小便不利,水谷混于大肠,则飨泄,此肠痹之因也”;若胃寒冷饮,水寒上逆,亦可致呃逆不止。

①水质异常。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生活用水的质量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吕氏春秋·尽数》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馗与嬖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明确指出不同的水质,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的影响,而特异的水质,则会导致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升高。

西晋·张华在其《博物志》中指出:“山居多瘿,饮泉水不流者也”,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瘿瘤之类的疾患主要与水质有关。

《王氏医存》云:“水土性烈者,偏生异病”。认识到,不同地域、成分各异的生活用水,虽然对于当地居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却有益于健康者,亦有害于健康者。例如,大梁一带的水质富含卤盐,外来之人在此小居数日,即易患泄泻,

②饮水过多。《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大饮,则气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癖候》云:“久癖,谓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胁下,经久不瘥,乃结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寿世青编·养脾说》指出“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

《金匮方论衍义·卷十二》云:“水性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于川,川入于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滥,而人之饮水亦若是”。若饮水过多,脾不能及时输布运化,所饮之水,停蓄于中焦,肺失清肃,则见胸满、气喘。例如,脾为阴土以升为健,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健康之人,脾运正常,即使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所饮之水暂时得不到输布运化,积于胃中,可致暴喘胸满,俟饮消水散,则喘满自止,通常不至于致病。而脾虚不运者,即使饮水量不多,因运化不及,亦可使水停胃中,积而为饮。

③饮水过少。《保命歌括·卷之五》指出:“饮者,水也,无形之气也,”《本草纲目·水部》云:“饮滋于水……水去则营竭”。“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胧,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渴欲饮水而不得饮,水津不能上输于脾,脏腑组织失于濡润,可致口干唇焦,口渴、心中烦热,皮毛不泽,小便赤涩短少等。

(三)饮食偏嗜

饮食是机体摄人营养、维持健康、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由于饮食物进入机体后,需在五脏尤其是脾胃的作用下,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营养濡润脏腑组织,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及能量转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只有“谨和五味”,才能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素问·宣明五气论》云:“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指出五脏的资生,"离不开五味,而五味过用或不及,亦可损害五脏之间的协调关系,变生疾病。若饮食五味严重偏嗜,或月久不能纠正,则会危及生命,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饱生要录》云:“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从现代观点来看,饮食物的味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如果某一性味的食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则会因损伤或影响某一脏腑的功能而致病。

1.五味偏嗜

五味,狭义指酸、苦、甘、辛、咸五味,广义指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性味的食物成分,也就是饮食物的总称。五味偏嗜,是指饮食结构失衡,未能做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合理搭配及饮食气味的调和等。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好,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论》云:“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稿而毛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内经》中还根据五行理论及脏腑对饮食气味的喜恶,反复强调饮食宜忌对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提示五味入脏,各有所偏,若过食某一气味的食物,则易使该脏之气壅滞而致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则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阐述了脏腑病变的饮食宜忌。

(1)甘为脾之本味:《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甘,则骨痛故而发落”,王冰注:“肾合骨,其荣发;甘益脾,胜于肾,肾不胜,故骨痛而发落”。大枣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果品,能补脾和胃益气和营,养血止血,宁心安神,但过食之亦能为害。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云:“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寒热。羸弱者,弥不可食,伤人、因大枣味甘性热,热则伤津助渴,甘则易于壅塞生满。羸弱之人,脾胃多虚,气机不畅,再进甘热壅滞之品,必使中焦滞塞,升降失常,使危证叠出”。因此,甘味有缓中、补益、和中之功,若味过于甘,则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及气机的升降,产生纳呆、脘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