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卷十八·疳慝疾》云:“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肠胃间诸虫,致令侵蚀腑脏,此犹是慝也,脾与胃为表里,俱为土,其味甘,而甘味柔润于脾胃,脾胃润则气缓,气缓则虫动;虫动则侵蚀,成疳慝”;饭前吃糖可使食欲降低,影响正常饮食量;睡前吃糖,易致口腔及齿间细菌繁殖,损害牙齿;饱食后吃糖易引起肥胖,易损肺。故古人认为,过食甘甜食物者,易使中焦酿生湿热而生虫。凡食甘甜之物,应注意连续漱口以荡涤之,以免甘味留齿,渐至生虫作慝,或益于肉而增肥。
(2)苦为心之本味:《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而苦味人心、益心,多食之,则心胜于肺,肺不胜,不能宣发、布散津液于皮毛,《素问·五脏生成篇》“则皮稿而毛拔”,因此,《灵枢·五味》“肺病禁苦”;《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因骨得苦而阴益甚,重滞难以抬举,故《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另外,由于苦味人于胃中,五谷之气皆不能胜之,苦味主降,若多食苦,其气入于下脘,三焦之道路闭而不通,胃气不降,反逆于上,则《灵枢·五味论》云:“令人变呕”。因此,苦味能泄、能燥、能坚,肺主宣发,外合皮毛,借助肺气的推动,气血津液始能布散全身,以润泽肌腠、皮毛及脏腑组织。
(3)酸味为肝之本味:酸入肝,《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灵枢·五味论》)。
《金匮要略·果实菜果禁忌》中指出:“梅多食,害人齿”;“李不可多食,令人腹胀”;“林檎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樱桃、杏,多食伤筋骨”;“安石榴不可多食,损人肺”。故有陈继儒《养性肤语》:“多酸食则气结”之说
(4)辛为肺之本味:辛味的食物或药物,具有行散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故《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指出倘若味过于辛,或不当食而食之,则有耗散阳气、津血的弊端。津枯血燥,爪甲失于濡润,即见筋脉拘挛紧急,爪甲枯涩不泽。
《金匮要略》中则指出“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二月勿食蓼,伤人肾”;“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四月八月勿食胡荽,伤人神”;“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八月九月勿食姜,伤人神”;“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神气”;“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
《医宗金鉴》认为,凡过食辛、辣之物,皆耗伤人之神气,心主血脉,脉舍神;肺主气,气为血之帅。辛能走气,过食则耗气伤血,损人心肺,而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
(5)咸为肾之本味:咸入肾,《灵枢·五味论》云:“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血为气之母,血主濡之,《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反之,则因咸胜血,故《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民皆黑色束理,其病皆为痈疡”。
2.过食肥腻厚味
食物中的滋腻肥甘之品及膏粱厚味,虽然富含营养,但过食亦能致病。如《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提示嗜食肥美肉类和精制食粮者,易酿生湿热,壅遏气血,导致痈疽疗疮之类的疾病;《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甘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的论述,则强调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酿生痰浊,痰浊上逆,阻闭清窍,或流窜经络,是导致中风偏枯的重要因素。另外,《素问·奇病论》在论述脾瘅的病机时指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干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序论第一》云:“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肤酥油之属……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云:“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俊,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士俗多疾,而人早夭”。
《格致余论·茹淡论》指出“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
《养生四要·卷之四》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肥人痰者,奉养太厚,躯脂壅塞,故营卫之行少缓,水谷之化不齐,所以多痰”。
《症因脉治》指出:中风、气分发热、胃脘痛、内伤腋痛、肺经咳嗽、脾经咳嗽、内伤噎嗝、内伤嗽血、内伤牙衄、食积喘、内伤短气、内伤呃逆、内伤呕吐、消渴不得卧、积热酸软、内伤泄泻、食积霍乱、热积腹痛、肠痈、积热便结等20余种疾病的发生与过食肥腻有关。
三、劳倦内伤
劳倦内伤,是指过度劳苦及过度安逸而致病者。其中劳即疲劳,劳苦、劳累、劳神等皆谓之劳,总之,凡精、气、神过度疲劳、耗损者,皆可谓之劳。逸,即安闲无所用心,是不适宜的过度安逸。
(一)劳神
用脑劳神过度,即用心过度,思虑无穷者。思虑伤脾,还可使脾胃气机壅滞,引起食欲不振,脘腹痞闷,四肢无力等。前人所谓“过思则害”。《济生方·论五劳六极》指出:“盖劳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急;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急;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急;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急;矜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指出:“才所不逮,而强思之”;“寝息失时,伤也”;《保婴撮要·卷十》载:“一小儿十四岁,勤于功课,彻夜不寐,饮食无味。早间用补中益气汤,午后用异功散,饮食渐有味,夜稍得寐。仍用补中益气汤、八味汤而愈”,“一小儿十五岁,彻夜用功记诵,去后少寐,仍不戒劳,患怔忡发热不止”此病案从治疗显效角度反证了“劳神伤脾”的理论。
(二)过劳
凡劳力、劳神、房劳过度,皆谓之过劳。所谓“过”,是指持续的时间长和指量的过度。《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难经·十四难》有“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之”五损说。
《诸病源候论·卷三》中则有关于五劳、六极、七伤之说。所谓五劳,是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又有肺劳、肝劳、脾劳、肾劳、心劳之说。所谓六极,“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痛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嗡嗡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所谓七伤,“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閆;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
1.强力劳作强力劳作是指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的强度过大,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和支持的限度。即《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所云:“挽弓引弩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摄生要录·起居》云:“用力过度,则络脉伤。伤阳则衄,伤阴则下;甚劳则喘息汗出,损血耗气”。说明强力劳作,不仅易伤人肌肉筋骨,损血耗气,从而引起腰痛、背痛、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者导致筋断骨折。
2.持久劳作持久劳作即劳作时间的持续。《素问·举痛论》云:“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体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故《理虚元鉴·卷上》云:“劳役辛勤太过,渐耗真气。气者,火之属,精之用。气夺,则火与精连类而相失,此夺气之兼火与精也”。
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之二·脾胃章》云:“若饮食饥饱,寒暑不调则伤胃,胃伤则不能纳。忧思恚怒,劳役过度则伤脾,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而恶心胀满,面黄倦怠,食不消化等证作矣”凡过劳伤脾者,多直接影响胃的受纳及脾的运化功能,临床可表现为神疲、胃纳日渐减少、体倦乏力、形体消瘦等。
《脾胃论·卷下·远欲》云:“劳役过度,中州衰损,四肢困倦,谷食难化,下利糟粕,腹中微痛,但有虚坐,并无努责,六脉沉伏,或应指模糊”,则致“虚滑利”。故善养生者,应“不妄作劳以养形”。
3.新瘥失护,劳伤病复所谓劳伤病复是指“伤寒病新差,津液未复,血气尚虚,若劳动早更复成病”者,即《伤寒论·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云:“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桅子豉汤主之”。《千金要方·卷八》云:“梳头洗澡,则劳力,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故复病也”;若时气病新瘥,血气尚虚,津液未复,未堪劳而强劳之,以致病复者,谓之“时气劳复候”;若《千金要方·卷九》云:“热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而致病复者,谓之“热病劳复候”;若温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更生于热,热气还入经络,复成病者,则称之为“温病劳复候”。基于调护不当、过早劳动可促使多种疾病复发,故《千金要方·卷十·劳复第二》强调:“新瘥后当静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
(三)过逸
过度安逸、闲散,尤其是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则令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受纳及运化功能呆滞,亦可导致疾病,症见食少乏力,肢体软弱,精神疲惫,或头晕、心悸、失眠等。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而肌肤盛”,是说膏粱之体,素习安闲,不劳筋骨,膂力不出,故为骨弱而肌肤盛。清·陆九芝云:“逸乃逸豫,安逸所生之病,与劳相反”;《世补斋医书·卷七·逸病解》云:“凡人闲暇则病,小劳转健,有事则病反却,即病亦若可忘者。又有食后反倦,卧起反疲者,皆逸病也”。大凡闲散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之后,不多行步,嗜卧喜坐。天长日久,易使气血运行迟缓,经脉壅滞不通。
久卧伤气,《寿世保元》云:“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卧伤气”,因饱食后即卧,易壅滞气血损伤脏腑,日久必然折寿损命。久病卧床或终日懒于活动之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使排便动力不足而致便秘;久卧伤气,气虚精血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所养,则视物昏暗不清,故《养生类纂·人事部》云:“多睡令人目盲”。
久坐伤肉,《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云:“饱食而坐,不行步,无所作务,不但无益,乃使人得积聚不消之病,及手足痹,面目黧干”;故陆九芝云:“逸之病,脾病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坐伤肉”。脾主运化,其气以升为健。若逸而不劳或好逸恶劳,则易使气机壅滞,脾失健运,正气日渐虚衰,而见食欲不振、骨弱神疲、倦怠乏力等,《世补斋医书·卷七·逸病解》云:“审其病之为逸,便须用行湿健脾、导滞理气之法”。明代·薛己《内科摘要·卷上》云:“素性爱坐观书,久则倦怠,必服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酒炒黑黄柏少许,方觉精神清妥,否则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再良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以致两腿左右频移,展转不安,必致倦极方寐”,认为“此劳伤元气,阴火乘虚下注”所致。《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第二》云:“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身体常小劳,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
四、情志所伤
中医学认为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尤其是精神刺激)和体内的刺激(或称为内源性刺激)的正常情绪反映,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情志活动方面失调的病证,称为情志病。临床上中医治疗情志疾病大多从“心”、“肾”治疗,忽视了脾胃。然而,从古至今从脾胃治愈情志疾病的病案却不胜枚举,脾胃与情志是密切相关的。深入探讨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一)情志与脾胃的相关性
1.情志与脾胃的生理相关性《素问·天元纪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不同的情志变化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反过来,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喜怒思悲(忧)恐(惊)五志是五脏之气所化生,属于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心在志为喜……喜伤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其中,“思”在七情中是有关键地位的。因为任何情绪变化皆因“思”而发,任何情绪变化都必须经过“思”而变化。而“思”的情绪变化如此特殊,正是因为脾主思。脾为土脏,居中央,灌四旁,为五脏之本,五脏中皆有脾气,相应的思与其它情志之间也体现了这种关系。
2.情志与脾胃的病理相关性情志变化可致脾胃发病,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脏腑气血、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强调“形神合一”,突出精神活动是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明·张景岳认为“人身气血为本,精神为用,全是四者的奉生,而性命周全矣。”情志调畅则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反之更生诸疾。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其中脾是受情志因素影响最大的脏器之一,思则气结最易伤脾,怒则气上伤肝,肝病最先传脾土。如思伤脾,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情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思虑过度,思则气结,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胀等症,进而聚湿生痰而生它病。
脾胃病往往表现情志异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神赖气血的奉养而精明,气血亏乏则不能滋养神明。如心脾不足,肾精虚衰,脑失所养,可致心悸失眠,神思恍惚,健忘,郁证等;脾虚则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达,可致厥证、癫、痫、痴呆等。脾虚则藏意主思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则不能主持情感的内在枢转,气结而病。脾气盛衰直接影响情志的表达正常与否。
临床上脾虚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功能,若素多痰湿,或饮食不节,恣食膏梁厚味,则中焦失于斡旋,脾胃失于健运,痰浊停滞中焦,脾不能升清降浊,痰浊蒙闭清阳,神失清灵,则可出现记忆减退,头昏神蒙,不寐心烦,癫、痫、痴呆等病证。若饱食太过,食停中脘,气机受阻,壅塞清窍,则可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或狂言乱语,情志错乱等病症。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易聚而生痰浊。痰在情志致病中有着极其突出的病理作用。如痰蒙心窍、风痰闭阻、痰火内盛、上扰神明等等,可产生许多情志异常病证,如癫、痫、狂、神昏、痴呆、惊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这些皆与痰邪为病、神舍不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