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45

第45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4)

噎膈在《内经》中称为“膈”、“膈咽”等,《诸病源候论》称之为“气、忧、食、劳、思”五噎,现今统称为“噎膈”。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憩室、食道神经官能症、食道炎等疾病类似。由于噎膈是临床多发病,故历代医家对其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一般的辨证论治方法外,强调针对病机治疗是该病症的临证要点。

一、辨证要点

(一)辩别虚实

实:气滞血瘀,痰浊内阻;新病多实,或实多虚少;吞咽困难,梗塞不顺,胸膈胀痛者。

虚:津枯血燥,气虚阳微;久病多虚,或虚中夹实,食道干涩,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者多虚。然而临证时,多为虚实夹杂之候,尤当详辨。

(二)分别标本

噎膈以正虚为本,夹有气滞、痰阻、血瘀等标实之证。

初起以标实为主。气郁:可见梗塞不舒,胸膈胀满,嗳气频作。瘀血:可见胸膈疼痛,痛如针刺,痛处不移等。痰阻:可见胸膈满闷,泛吐痰涎等表现。

后期以正虚为主。津亏血燥:出现形体消瘦,皮肤干枯,舌红少津等。气虚阳微:面色灰白,形寒气短,面浮足肿等之证。临证时应仔细辩明标本的轻重缓急。

总之噎膈的辨证应察其标本虚实,初起以标实为主,须分清气、血、痰的主次;后期以本虚为主,应辨别阴津枯竭和气虚阳微的不同。其治疗当权衡虚实的程度,与气、血、痰郁结之微甚。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消瘀、化痰、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期以本虚为主,应辨别阴津枯竭和气虚阳微的不同。其治疗当权衡虚实的程度,与气、血、痰郁结之微甚。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消瘀、化痰、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中为法。

二、临证规律

(一)清膈降逆,宜涤痰散瘀

噎膈总的病机,不外乎气、火、痰、瘀相互郁滞,阻隔食道所致。有时单一为患,有时四邪合而为病。因为本证的发生,多因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脾胃;或酒食所伤,脾虚湿盛,痰浊内生,邪郁胸膈,气逆于上,咽食不下。其病久而不愈,气、痰郁久化热,由气入血,热伤阴血,以致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甚或痰水内结。因此,本证其标为气、火、痰、瘀交阻食道,其治疗大法应以清膈降逆,涤痰散瘀为主。清代姜天叙指出:“噎膈之本虽虚,而痰火气血日久凝滞,瘀塞道路,胶固不通,以致食物难入,或虽入而复出;于此时也,若不先以劫夺之药开其固结,而滋补之味又安能透其关扃耶?”从而证明清膈降逆,涤痰散瘀是治标之大法。

在选方用药上,明·吴琨认为气郁致噎膈者,用深师七气汤(干姜、肉桂、吴茱萸、半夏、陈皮、黄芩、枳实、桔梗、人参、甘草、地黄、芍药);火邪致噎膈者,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因痰致噎膈者,用瓜蒌实丸(瓜蒌、枳壳、桔梗、半夏);因食郁致噎膈者,用食郁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山楂、神曲、砂仁)。对于七情郁结,胸背引痛,脉沉而涩者,可以四磨饮加黄连、栀子、川贝母、香附、苏子治之;对于痰饮阻滞,脉结涩者,以利膈豁痰汤(橘红、半夏、枳实、瓜蒌、黄连、栀子、香附、细茶、槟榔、沉香、石膏、白芥子)治之;对于因火逆上冲,食不得下,其脉洪大有力或数者,以滋阴清膈饮(黄柏、黄连、黄芩、栀子、当归、白芍、生地、甘草、童便、竹沥、姜汁)加枇杷叶、芦根、竹茹治之;对于痰血在胸膈之间,阻碍气道,或噎膈痛连于背,脉结涩者,以抵当丸(水蛭、虻虫、桃仁、大黄)治之。

(二)滋阴润燥,宜贯穿始终

《素问·阴阳别论》谓:“三阳结谓之膈”。《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里三阳指大肠、小肠、膀胱三阳经,结指邪热郁结。因为噎膈多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使三阳热结。大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热结则津液枯竭。三阳结则二便闭涩,反逆于上,使食道干涩,以致吞咽困难,膈食不下。鉴于津伤血少是导致噎膈的基本病机,治疗本证宜将滋阴润燥,养血生津法贯穿于治疗始终,不可妄投燥热伤津之品。明代方隅指出“噎膈不可妄投燥热之药,如其以火济火,何以异于刺人而杀之也。吾闻治之大法,必须清气健脾,行痞塞以转泰,助阴抑阳,全化育以和中,宜用生津养血之剂”。方隅在用药中颇有己见,主张热结血枯者,用黄连、栀子、黄芩清其热,以枳壳、木通开其结,再配以玄参、天花粉、当归、生地生津养血;若因气滞血虚,痰食不下者,用川贝母、二陈行气化痰,栀子、黄连、麦冬、知母清热滋阴;对于气阴两伤食不下者,在行气化结的同时,加用生脉散以益气生津。明·张景岳治疗噎膈更注重滋阴润燥,他认为气血俱虚者,宜服五福饮或十全大补汤;脾肺营虚血燥者,宜用生姜汁煎;阴虚于下者,宜用左归饮、大营煎;阴中之阳虚者,宜用右归饮加当归,或八味丸;对于血虚瘦弱者,用四物合二陈汤,加桃仁、红花、韭汁、牛羊乳之类;对于大便燥结者,用二陈汤加酒大黄、桃仁以润之。但是,噎膈并非均属热结伤阴血燥之证,亦有脾胃或脾肾阳虚者,在治疗时亦应温养脾肾,以助胃气,并需注意勿伤津血,加用滋润津血之品,如当归、姜汁、白蜜等。

由此可见,无论噎膈属于气郁痰结、瘀血内结、热毒内壅,或者血燥津伤、气阴两虚、脾肾虚弱,在应用主方时,均需加服滋阴生津、养血润燥之品,实为治疗之大法。

(三)晚期用药,宜攻补兼施

噎膈病久,转入晚期,以正气虚弱为主。常见气血两虚、脾肾阳虚等证。但是,其痰、瘀之邪仍然存在,因而治疗时应攻补兼施,采用补气养血、补脾益肾以扶正,理气化痰、破结行瘀治其标。故清代姜天叙认为:“治之当补火健运,以治其本;消痰顺气,以治其标,此治噎膈之大法”。近人姚培发认为:“后期重用滋阴润燥,益气养血治其虚;虚实夹杂时,宜权衡轻重,标本兼顾”。

在临床应用中,明·皇甫中治疗脾虚中气不足者,用八珍汤加橘皮、竹茹、枇杷叶。当噎膈病至由阴及阳、脾肾俱败,症见食不下,形寒气短,泛吐清涎之脾肾阳虚证,一般宜先进温脾益气之剂,以救后天生化之源,待稍能进食后,再以暖脾温肾之方、丸治之。明·张景岳对此深有体会,《景岳全书·噎膈》指出:“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治脾者宜以温养,治肾者宜以滋润,舍此二法,他无捷径矣。”景岳对脾虚者以四君子汤为主,肾虚者则左归饮、右归饮、八味地黄丸多用,以图脾肾得健,噎膈得以缓解。明代赵献可亦重视调补脾肾,尤其滋肾养阴法运用最多,《医贯·噎膈证》指出:“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之一二。”

(四)调护胃气,宜清润和降

噎膈病位在食道,病机主要是胃气上逆。由于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既忌温燥之品以劫胃阴,又忌苦寒之剂以损伤胃阳,还忌滋腻之药以滞胃气,因而投药应以清润和降为顺,时时应当“顾护胃气”为主。只有抓住这一治疗关键,才能使胃气振奋,化源充足,诸脏皆得之滋养。反之,不顾护胃气,胃气一绝,则化源断绝,诸药罔效,势必不救。诚如李东垣所说:“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脾胃论·随时加减用药法》)。明代·李梴亦说:“不问虚实,俱以益阴养胃为主,庶免后患”。古代医家注重顾护胃气,作为治疗噎膈大法之一。李梴以二陈汤为主方和胃降逆,加竹沥、姜汁、韭汁益胃养阴,以达到保护胃气的作用。

在治疗噎膈过程中,既和胃降逆化痰开结,又避免损伤胃气。如初期郁怒伤肝,痰气交阻证,既行气开郁化痰,又加沙参、瓜蒌、麦冬等生津润燥,以防伤津之弊。在津亏热结证时,既用五汁安中饮和胃滋养津液,又加韭汁活血行瘀,并要少量多饮,以免滋阴而腻胃不化。当病至后期肾虚阳衰,气血两虚时,既用健脾益气,补气养血,温肾暖脾之剂,又配以熟地、山萸肉、当归、枸杞子等滋阴药,或配伍陈皮、木香等理气药,以防用温养药再伤胃肾之阴、用补药而腻胃气之弊。这些治疗用药之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噎膈食疗方】

1.牛奶粥

组成:新鲜牛奶250毫升,粳米60g。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牛奶,再煮一二沸即可。

服法:稍温饮服。

功效:主治反胃噎膈属阴液亏损,虚火内炽者。

《本草纲目》称牛奶“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老人煮粥甚宜。”牛奶甘平,善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

2.韭汁牛奶饮

组成:新鲜牛奶250毫升,新鲜韭菜、新鲜生姜各适量。

制法:分别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用纱布绞汁,取韭菜汁40毫升,生姜汁10毫升,与牛奶混合和匀,隔水炖热。

服法:稍温饮服。

功效:主治反胃噎膈属脾胃阳虚,中州失运者。

韭菜辛温,既可温中补阳,亦可散胃中血滞,寓攻补于一物之中,为治正虚邪实之噎膈的要药,配以生姜温中降逆,牛奶润燥补虚,共奏温阳补虚,和胃降逆之功效。

3.丁香煨梨

组成:大雪梨1个,丁香15个。

制法:先将大雪梨洗净,去心,装入丁香,外用纸包好,置炉旁煨熟,去丁香。

服法:食梨,一日1~2个。

功效:适用于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属胃阴虚弱者。

梨,甘微酸而凉,功能清热生津,善养肺胃津液,配以丁香温中降逆,专治呃逆、呕吐、反胃诸证,二者同用,

4.橘皮汤

组成:橘皮30g。

制法:将橘皮焙干,研成粗粉,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稍温饮服。

功效:主治反胃噎膈属脾胃失运,痰浊内阻者。

橘皮辛苦温,《食医心镜》用其治卒食噎,取其善化寒湿痰浊,行肺脾气滞之力,对噎食不下,咳吐白痰,胸脘胀闷者,本方有一定疗效。

5.威灵仙汤

组成:威灵仙60g,食醋、蜂蜜各150毫升。

制法:先将威灵仙洗净切碎,与食醋、蜂蜜一起,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稍温饮服,饮后吐出痰涎为佳。

功效:主治反胃噎膈属血凝气滞者。

《本草正义》谓:“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目前临床多试用于食道癌者,疗效显著。

【典型病案】

刘某某,女,53岁,2004年6月6日初诊。主诉:吞咽时梗阻2月。患者平素有胃痛史,2个月前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并逐渐加重而出现吞咽困难,尤其是进热或进食较多时出现呕吐,经食道镜检后诊为“食道炎”。目下症见诊见患者形体消瘦,吞咽梗阻,喉间有痰,嗳气呃逆,胸骨后侧疼痛,阵性烦躁,口干咽燥,大便结燥,小便黄,舌质暗红,苔薄腻,脉细滑。

辨证:气痰交阻,食道不利,郁热伤阴。

治法:开郁润燥、化痰散结、降气畅膈。

方药:启膈散加减。

沙参15g,茯苓15g,麦冬15g,丹参15g,川贝母12g、郁金15g,砂仁12g,荷叶蒂15g,威灵仙30g,瓜蒌15g,竹茹15g,地龙15g,全蝎10g、白术15g,夏枯草30g,黄芩12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上方服7剂,

二诊:2004年6月14日复诊,病情好转,大小便已正常,已能进稀粥无阻。继用前方,去麦冬、竹茹,加海藻、昆布各15g,再继服10剂。

三诊:2004年6月24日再诊,病情进一步减轻,治疗的信心增加,仍用前方去砂仁、黄芩,加黄芪30g,当归10g,再服20余剂,吞咽恢复正常,饮食增加,体力增强,追踪随访3年,未见复发。

§§§第四节纳呆

纳呆即食欲不振,又称“不思食”、“不欲食”等,是食欲减退的一种证候。其症状为纳食减少,或不思饮食,恶闻食味,甚至产生厌食等,为脾胃病证中常见之证,并伴随有头晕神疲,精力不足,或胃脘胀痛、痞闷,类似现代医学所述神经精神性食欲不振、消化性食欲不振、全身病症性食欲不振和电解质紊乱性食欲不振。

【文献述要】

纳呆在《内经》称“不欲食”,《伤寒论》则称“不欲饮食”。

“纳”指胃之容纳饮食,“呆”指迟滞、呆迟,纳呆是指食欲不振,不思饮食,饮食减少,不饥不纳,或食不知味等,是食欲减退的一种证候。对于病因病机,《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张景岳《杂证谟》云:“胃主出纳,脾司运化,故不食皆为中土受病。……胃实则痞满气张,胃虚则饮食不甘,胃热则饥不能食,胃寒则胀满不食,胃津不布则口淡无味”。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不能食,脾胃俱虚病也。……惟审知脾胃中或有积滞,或有实火,或有寒痰,或有湿饮而元气未衰,邪气方甚者,方可稍用消导,而仍以补益为主”。《证治汇补·脾胃》:“胃可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运行不息,生化气液……若饮食饥饱,寒暑不调,则伤胃,胃伤则不能纳;忧思恚怒,劳役过度,则伤脾,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可见凡因外感内伤而致运化障碍或中气虚弱均可引起不欲食。

【病因病机】

(1)食滞胃脘: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影响运化,升降失常,中焦痞塞所致。

(2)肝气犯胃:情志怫郁或情志失调,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或肝强脾弱,脾失健运所致。

(3)寒湿困脾:寒湿秽浊之气侵犯脏腑,客于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发为不思饮食。

(4)湿热内蕴:热病伤阴,津液不足,胃失濡养,脾失健运,不思饮食;或湿热盘踞中焦,脾胃气机受阻,升降失常,纳运失节而所致。

(5)脾胃虚弱:脾胃气虚弱,或脾胃阳虚,或久病之后,脾胃运化无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浊邪内聚而发为本证。

(6)胃阴不足:恣食辛辣,或外邪伤阴,或内热熏蒸,胃阴亏虚,食入难化而发为纳呆。

【辨证论治】

一、外邪犯胃

主症:食少纳呆,泛恶欲吐,脘腹胀闷,腹痛肠鸣,大便溏泄,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畏寒肢冷,或身目黄而晦暗,舌胖,苔白腻,脉濡缓。

兼症:恶寒头痛,或头重如裹,腹痛肠鸣,大便溏泄。

病机:外邪犯胃,胃失降纳。

治则:疏解外邪,醒胃运脾。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2g,紫苏12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5g,白术12g,厚朴12g,防风12g,白芷3g,大枣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发热恶寒者加荆芥、防风;感受风热者加银花、连翘;暑湿重者加佩兰;食积不消者加焦三仙。

二、食滞中焦

主症:纳呆,恶食,嗳气酸腐,呕吐食臭,舌红苔厚腻,脉滑。

兼症:脘腹胀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可减,大便不调。

病机:食滞中焦,脾运失职。

治则: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枳实12g,大黄12g,黄连3g,黄苓12g,白术12g,神曲20g,茯苓15g,木香12g,山楂20g,鸡内金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胃中冷痛去黄连黄苓,加干姜、砂仁;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伤于肉食者加山楂。

三、肝气犯胃

主症:不思饮食,嗳气呃逆,胸胁胀闷或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脉弦。

兼症:纳呆腹胀,嗳气则舒

病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健脾。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2g,枳壳12g,白术12g,白芍12g,半夏12g,茯苓15g,苏叶12g,山楂20g,砂仁3g,甘草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气滞血瘀者加丹参、川芎;肝强脾弱者腹泻加防风、煨葛根;气郁化热者加佛手、青皮。

四、湿热内蕴

主症:纳呆,不思饮食,厌恶油腻,脘腹痞闷,或胁肋胀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滑。

兼症:纳呆口粘,身重倦怠,大便粘腻,泻下不爽,其味臭秽,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或身热不扬,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疼痛。

病机:湿困脾胃,胃失和降。

治则:祛湿运脾,顺气宽中。

方药:苍白二陈汤加减。

苍术12g,白术12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5g,佩兰12g,枳壳12g,砂仁3g,党参20g,甘草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热重者加滑石、黄连;兼食滞者加神曲、炒麦芽;呕恶者加藿香、佩兰。

五、脾胃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