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44

第44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3)

随着自由基医学和抗氧化剂理论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回归大自然已是目前趋势。我国的中草药种类繁多,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抗氧化宝库,有待挖掘和提高。研究证明许多传统中草药和天然植物中含有多种自由基清除剂(如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等),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目前应用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对20种中草药抗氧化能力进行体外测定发现,在相同剂量下,绿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昆布,再次是金银花、红花、桃仁、肉豆蔻、黄芩等。亦有研究报道茶多酚、黄芩、麻黄、五倍子、诃子、大黄、槐米花、虎杖等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3.改善微循环的中草药及其方剂

我国古代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四诊,特别是望诊和切诊,结合脉络的循行途径、五脏开窍、体表内脏相关以及血之功能与盛衰,阐述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功能,认识到脉络可分支为细小的孙络(亦称孙脉、浮络),孙络相当于微循环。血行脉中,无时不流,若停滞不行或流而不畅,可致瘀积之血。瘀积之血,包括溢于脉外离经之血和久病入络污秽之血,皆称为血瘀。中医和西医对血瘀的概念有共同之处。现代医学认为各种病因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的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微循环障碍)所致的血液瘀积现象,便是血瘀;中医对血瘀的概念,除包括上述血瘀外,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滞血、留血、闭血、畜血、干血偏枯、狂躁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血瘀的性质,并按辨证论治方法结合活血化瘀药物来治疗血瘀证。

4.富含微量元素的中草药

近20年来,关于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较多,成果显著。中草药内微量元素多以金属络合物状态存在,中药汤药中有机与无机两类成分兼备。金属络合物药物的药理活性强于单独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说明有机药物与金属元素的配合作用乃是它们协同抗病的基础。譬如山芋肉铜含量最高;菟丝子锌含量最高;肉苁蓉铁含量最高;附子的锰含量最高。

综上所述,中草药种类繁多,作用广泛,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医对口疮早有认识,且有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将复发性口疮辨证分型后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解决了西药疗效不肯定,副作用多的缺点。但目前研究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泛于临床疗效的一般总结,对相关机制的深入探讨尚待进一步研究。放寻找一种效果显著、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的植物药或中草药来治疗复发性口疮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

【口疮食疗方】

1.乌梅生地绿豆糕

组成:乌梅50g,生地30g,绿豆500g,豆沙250g。

制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服法:作点心吃。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敛疮。专治火毒上攻所致的口疮。

2.生地青梅饮

组成:生地15g,石斛10g,甘草2g,青梅30g。

制法: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专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口疮。

3.生地莲心汤

组成:生地9g,莲子心6g,甘草6g。

制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服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功效:养阴清热。专治心脾火旺所致的口疮。

4.山楂甘草茶

组成:山楂15g,甘草2g,绿茶叶5g。

制法: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

服法:代茶频饮。

功效:清心泄浊。专治脾胃邪热所致的口疮。

5.竹叶通草绿豆粥

组成:淡竹叶10g,通草5g,甘草2g,绿豆30g,粳米150g。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专治邪热内盛所致的口疮且兼有糜烂者。

【典型病案】

病案一

刘某,女,52岁。2002年11月5日初诊。舌尖、舌下溃疡近三周,自服多种维生素症未减而就诊。四诊:溃疡点周围鲜红,微肿,灼热疼痛,进食加重,伴口苦口干,便秘尿赤,心烦眠差,舌红,苔薄黄,脉稍数。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清心泻火,解毒生肌。

方药:泻心汤加减。

大黄3g,黄连6g,栀子9g,金银花15g,连翘15g,牡丹皮15g,生地黄15g,竹叶6g,龙骨15g,牡蛎15g,白及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来诊,口腔溃疡已基本治愈,余症明显好转,但夜间难眠,舌脉同前,于上方去大黄,加酸枣仁15g,再服3剂诸症愈。

按语:此型口疮溃疡点多在舌尖,溃疡大小不等,常为1~2个,其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伴心烦眠差,口苦口干,面红尿赤。心火亢盛,内扰心神,上炎口舌,下移小肠,热腐肌膜,伤津灼液而致诸症。治宜清心泻火,常用《金匮要略》泻心汤加减。

病案二

张某,男,47岁。2003年7月12日初诊。下齿龈及唇颊黏膜处有3个大小不等的溃疡近两周,自服复方新诺明及多种维生素症未减就诊。目下症见:溃疡周围红肿灼痛,伴齿龈肿痛易出血,便干尿黄,口苦口臭,渴欲冷饮,舌红,苔薄黄,脉稍数。

辨证:胃中积热。

治法:清胃泻火,解毒敛疮。

方药:玉女煎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2g,黄连6g,生地黄15g,麦门冬15g,牛膝15g,大黄3g,赤芍药15g,牡丹皮15g,龙骨15g,白及15g。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来诊,口腔溃疡明显好转,大便通畅,口干苦消失。于上方去大黄,加木通6g,继服3剂。药后口腔溃疡治愈。

按语:此型口疮多好发于舌面或上下齿龈及唇颊黏膜处,溃疡大小不等,常为多发,其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伴齿龈肿痛易出血,大便秘结,口苦口臭,渴喜冷饮等。该型易发于抽烟饮酒、喜吃辛辣食品之人。胃中积热,热极生火,火邪循经上熏口舌和齿龈,热腐肌膜,消灼津液,而致诸症。治宜清胃泻火,常用《景岳全书》玉女煎加减。

病案三

吴某,女,40岁。2003年3月9日初诊。舌左侧2个溃疡一周余,自服牛黄解毒片症略减。目下症见:溃疡如黄豆大小,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伴心烦易怒,夜睡梦多,耳鸣如潮,口苦咽干等,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敛疮。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黄芩12g,炒栀子12g,柴胡12g,白芍15g,生地15g,牡丹皮15g,龙骨15g,牡蛎15g,白及15g,泽泻12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来诊,口腔溃疡、心烦易怒、耳鸣眠差好转,治法不变,原方再服3剂后,口腔溃疡愈,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消失,睡眠渐好转。后予逍遥丸口服,以善其后。

按语:此型口疮多好发于舌的左右两侧,溃疡大小不等,一个或多个,其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伴情绪急躁,心烦易怒,耳鸣如潮,面红目赤等。“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日久化火,火邪循经上炎而致诸症。治宜清肝泻火,解毒敛疮,用《医宗金鉴》龙胆泻肝汤加减。

病案四

周某,女,40岁。2004年7月5日初诊。舌下、唇颊溃烂点此起彼愈,绵延不断已一年余,自服多种维生素、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等未愈。目下症见:舌下2个溃烂点,其周围色淡红,伴头昏耳鸣,足心发热,口渴便干,心烦难眠,舌红少津,苔少,脉细。

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敛疮生肌。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2g,黄柏9g,生地15g,麦门冬12g,天门冬12g,山药15g,丹皮15g,泽泻10g,龙骨12g,牡蛎15g,白及15g,肉桂3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来诊,口腔溃疡明显好转,余症减轻,继予原方再服3剂,口腔溃疡已愈,足心发热、口渴心烦基本消失,大便通畅,仍感头昏耳鸣,属患者坚持服知柏地黄丸6个月余。随访1年口腔溃疡未复发,头昏耳鸣也渐消失。

按语:此型口疮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溃烂点周围色淡红或微红,溃烂点此起彼愈,绵延不断,伴手足心发热,耳鸣如蝉,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苔少等。该型易发于素体阴虚,大病愈后或劳伤过度者,为真阴亏耗,虚火上炎所致。《景岳全书》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治宜滋阴降火,敛疮生肌,用《医宗金鉴》知柏地黄汤加减。

§§§第三节噎膈

噎膈是指食管在吞咽食物时出现梗噎不顺,阻塞胸膈,食入不下或食入即吐的病证。噎膈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西医学中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憩室、食道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出现噎膈时,均可参考此病辨证论治。《素问》称作隔、鬲、膈中、鬲咽,认为是“暴忧之病”。噎,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可单独出现,但多为膈的前驱症状,故常以噎膈并称。

【文献述要】

本病始载于《素问·阴阳别论》;“饮食不下,膈噎不通,食则呕。”又有称“上膈”、“膈中”、“鬲咽”等。《诸病源候论》云:“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是以成噎,此由忧患所致,忧患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历代医家认为噎与膈有所区别:噎,指吞咽不畅,或吞咽困难;膈,则指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格拒不通,两者进一步发展而成为本证。隋代《诸病源候论》将噎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认为皆由阴阳不和,二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宋代《济生方》指出此病与寒温失宜、饮食乖度有关。明代《景岳全书》则认为此病系因酒色过度所致,并指出“少年少见此证”,对病因的认识有所发展。对于噎膈的病理,元代朱丹溪《局方发挥》强调热结津血亏耗,明代《景岳全书》则认为以阳气衰弱为主。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长期忧思郁怒,酒食所伤而引起。其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气滞、痰凝、血瘀是本证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实者是指气、痰、血三者互结于食道,虚者是属津血日渐枯槁。一般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别进行治疗,但均需加入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本虚为主,应根据津血枯涸及阳气衰弱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调治。

(1)痰气交阻:嗜酒无度,或恣食辛燥,致使热蕴于中,灼津为痰,痰热内蓄,津伤血燥,瘀阻食道或胃口,食不得下,而成噎膈。

(2)忧思郁怒:忧思则气结,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气交阻食道,渐生噎膈;或郁怒伤肝,气郁则血行不畅,久之积而成瘀,痰瘀互结,阻塞胃口,则食不得下。

(3)肺胃阴虚:脏腑内热,熏蒸于咽,日久津亏血燥,口咽失其濡养,吞咽不利发为噎膈。

(4)气虚阳微:虚劳无度,精血亏损,食道干涩;或阴损及阳,中阳不振,运化无权,痰瘀互结,阻于食道而发为噎膈。

【诊断要点】

(1)吞咽食物时,自觉胸骨前后有梗塞难下之感。日久则饮食难入,甚则食入即吐,形体逐渐消瘦。X线食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常可发现食道有关病变。

(2)与反胃相鉴别:两者均有食入复出的症状,但反胃多系阳虚有寒,饮食能顺利咽下入胃,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病证较轻,预后良好。噎膈初起无呕吐,后期格拒,系食管狭窄而致,吞咽食物阻塞不下,食入即吐。噎膈至食入即吐的格拒阶段,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3)与梅核气相鉴别:两者均见咽中梗塞不舒的症状。梅核气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邪。噎膈自觉咽中噎塞,饮食咽下梗阻,甚则食饮不下,为痰、血阻滞食道,乃有形之邪。

【辨证论治】

一、痰气交阻

主症: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减轻,精神抑郁则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兼症: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

病机:痰气交阻,气机不利。

治则: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方药:启膈散加减。

沙参15g,茯苓12g,丹参12g,川贝母10g,郁金10g、砂仁壳10g,佛手10g,法半夏10g,瓜蒌仁1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痰盛者可加栝萎、半夏、天南星以助化痰之力;燥盛者加麦冬、玄参、天花粉以增润燥之效。若郁久化热,心烦口干者加栀子、黄连、山豆根;津伤便秘者可配增液汤加白蜜,以助生津润燥之力;胃失和降,泛吐痰涎者加半夏,陈皮、旋覆花以和胃降逆。还可辨证选用四七汤、温胆汤、导痰汤等方。

二、津亏热结

主症:吞咽梗涩而痛,水饮可下,食物难进,食后复出,胸背灼痛;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兼症:形体消瘦,肌肤枯燥,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渴欲冷饮。

病机:津亏热结,食道失养。

治则: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2g,麦冬12g,生地黄10g,石斛12g,天花粉12g,玉竹12g,竹茹12g,芦根1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津亏者可加玄参、生地、石斛以助养阴之力;热重者加栀于、黄连、黄芩以清肺胃之热。肠燥失润,大便干结者可加火麻仁、栝蒌仁、何首乌润肠通便;腹中胀满,大便不通,胃肠热盛,可用大黄甘草汤泻热存阴,但应中病即止,以免重伤津液;若食道干涩,口燥咽干者加五汁安中饮以生津养胃。

三、阴虚血结

主症:吞咽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则滴水难进,食入即吐;舌质紫暗,或舌红少津,脉细涩。

兼症:面色暗黑,肌肤枯燥,形体消瘦,大便坚如羊屎,或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

病机:阴虚血燥,瘀血内结。

治则: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方药:通幽汤加减。

当归15g,生地15g,赤芍各15g,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10g,丹参20g,浙贝母12g,郁金15g,海藻12g,三七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血结者可加乳香、没药、丹参、赤芍、三七、三棱、莪术破结行瘀;痰结者加海藻、昆布、栝萎、贝母、玄参化痰软坚;血虚者加沙参、麦冬、白芍滋阴养血;气滞血瘀,胸膈胀痛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逆,其后再服汤剂。

四、气虚阳微

主症: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兼症:面色灰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

病机:气虚阳微,气化失司。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方药:补气运脾汤加减。

党参30g,白术12g,黄芪20g,茯苓15g,法半夏12g,陈皮6g,杜仲15g,山茱萸12g,熟地黄15g,熟附子12g,代赭石3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气阴两虚加石斛、麦冬、沙参以滋阴生津;若中气下陷,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若脾虚血亏、心悸气短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肾阳虚者可用右归丸。

【临证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