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临床各科方面
敦煌医书的临床各科有关内容多散见各书中,故专书极少。其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主要以内科为主。而另一部在吐鲁番地出土的《刘涓子鬼遗方》残卷则是一部外科学专著。
至于有关妇产科、儿科、眼科、五官科方面的专书在敦煌卷子中尚未能见到。
五、解决了在医史研究中若干长期争议的问题
在医学史研究中往往因原始资料的缺乏,因而在某些涉及确定年代的问题上存在着学者们的不同意见,而长期不得解决。敦煌卷子医书的发现,由于其抄写年代下限不晚于五代末期是确凿无误的事实,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于若干长期争议的年代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正确判定。兹举数例如下:宋本《伤寒论》是迄今《伤寒论》为传世本中最早的一种。对于该书的“辨脉法”和“伤寒例”两篇撰年问题曾存在多种不同意见。其中有人认为“辨脉法”是张仲景氏原文者,如:清·喻昌、钱璜、魏荔形、沈金鳌等。日本·木村长久氏认为“伤寒例”是张仲景原文者;明·黄仲理、方有执、柯琴、陈桷等认为“辨脉法”和“伤寒例”均是王叔和所编者;清·曹禾氏认为“伤寒例”是“唐宋俗医”传抄时改编者;方有执氏认为“伤寒例”是金·成无己所编者;日本川越正淑氏认为“辨脉法”和“伤寒例”均是五代高继冲掺入者。
现在在敦煌卷子中出现了隋唐时人写录的“脉法”及“伤寒例”的部分内容证明此二篇的撰年必在五代及宋代以前。至于此二篇撰者究系张仲景或王叔和的间题。虽然尚不能据卷子确定,但完全可以排除上记“唐宋俗医”,成无己及高继冲之说则是无可怀疑的。也即至少为此二篇撰年的下限截止时代提供了依据。
《王叔和脉诀》是传世古籍中流传较广的一种,在书名上虽题有魏晋时医家王叔和之名,但由于其内容及体例均与王叔和所撰《脉经》迥异,因而历代学者均认为非王氏之书,但在其撰年问题上又有不同的三说。其一是六朝说,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元·王好古《汤液本草》等。其二是五代说,如明·吴幌《脉语序》,李时珍《脉诀考证》引王世相等。其三是北宋熙宁(1068-1077年)以后说,如元·谢缙翁《脉经》序。
现在将敦煌卷子P.3655《七表八里三部脉》及《青乌子脉诀》二书对照时,其中的七言歌诀文字大都与传世本《王叔和脉诀》相同。足证《王叔和脉诀》之撰年应在唐代以前,上述第二、三两说是无据的。至于P.3287《亡名氏脉经第二种》所引《脉诀》佚文虽不见传世本中,但已有《脉诀》书名,似也可作为旁证之一。
《雷公炮炙论》的撰年——《雷公炮炙论》据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作:“宋·雷敩撰,胡洽重订”本书传世本也作雷敩撰。按:胡洽为刘宋时人(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及《异苑》),故李时珍氏等人均以《雷公炮炙论》为“刘宋时雷敩所著”(见《本草纲目》)。
现从敦煌卷子P.2115《张仲景五脏论》甲本的抄录年代在唐代初期来看,该书中却明确记载了“雷公妙典,咸述炮炙之宜”的原文。足证以上主张《雷公炮炙论》为唐以后成书诸说都是失考的。
综上所述,敦煌医学的发现极大丰富了隋唐前后医学典籍宝藏,为古医籍的校勘和辑佚提供了重要资料,古佚“经方”的重要发现及其他古“经方”佚文医学理论方面,诊断学方面,本草学方面,方剂学方面,针灸学方面,临床各科方面其他方面的发现解决了在医史研究中若干长期争议的问题,随着我国不断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工作的开展,已有很多有待整理或发搁的医学文献必将于今后陆续为充实这一领域的医学宝裁而不断发挥异彩,更加广泛深入地阐明中国医学,历史的发展成就与规律。
“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
——《脾胃论·卷下·省言箴》
敦煌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
§§§第二章敦煌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
《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是应用脏腑学说的理论,对病证所在的脏腑功能变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证性质,邪正斗争的情况,病证发展变化规律等内容进行辨识,从而对疾病的病位、病性等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其中敦煌医书中大多体现了脏腑辨证。
脏腑是生命活动的核心,脏腑功能失常是病证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机,许多病证就是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所以病证最终要落到脏腑上,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最高形式,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指出:“脾实则腹满,飧泻;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病者,必腹满肠鸣,澹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疾不收,行善澳,脚下痛。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是脏腑辨证的体现,现总结如下:
一、脾病辨证
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的关系。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具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的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脾病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症。胃病常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一)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其它急慢性疾患耗伤脾气所致。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晄白,形体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脾气虚弱,运化无能,故纳少,水谷内停则腹胀,食入则脾气益困,故腹胀尤甚。水湿不化,流往肠中,则大便溏薄。脾气不足,久延不愈,可致营血亏虚,而成气血两虚之证,则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是脾气虚弱之征。
【代表方剂】
(1)大补脾汤。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姜三两术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一方作牡丹皮,当从。各一两。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沮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2)小勾陈汤。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腹中痛,下利方。甘草三两,干姜,人参各二两大枣六枚,去核。右(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3)大勾陈汤。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气入浸,腹中当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甘草三两,人参各三两,半夏一升,洗,去滑生姜切,二两黄芩二两黄连二两大枣十二枚,劈去核。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
(二)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运失健和寒象表现为辩证要点。脾阳虚衰,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热。阳虚无以温煦,所以畏寒而四肢不温。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较脾气虚更为清稀,甚则完谷不化。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则全身浮肿;妇女带脉不固,水湿下渗,可见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虚湿盛之征。
【代表方剂】
(1)小补脾汤。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脉微,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白术一两。右(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着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仍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一两;渴欲饮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参一两;寒者,加干姜一两。
(2)小泻脾汤。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右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3)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二两。右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三)中气下陷证
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后尤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伴见气少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脾气上升,能升发清阳和升举内脏,气虚升举无力,内脏无托,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入气陷更甚,脘腹更觉不舒。由于中气下陷,故时有便意,肛门坠重,或下利不止,肛门外脱。脾气升举无力,可见子宫下垂。脾主散精,脾虚气陷致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反下流膀胱,故小便浑浊如米泔。中气不足,全身机能活动减退,所以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皆为脾气虚弱的表现。
【代表方剂】
(1)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一升。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茂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补寒之方,以人参为主;泻通之方,以大置发主;此八方者,为六合、八正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之义耳。
(四)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各种出血证候。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引起。
【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共见为辨证要点。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脾气亏虚,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溢于肠胃,则为便血;渗于膀胱,则见尿血;血渗毛孔而出,则为肌衄;由齿龈而出,则为齿衄。脾虚统血无权,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皆为脾气虚弱之症。
【代表方剂】
(1)女人交接血出方(S.4433)。桂心二分伏龙肝二分为散,酒服方寸匕治女人交接辄血出。
(2)小阴旦汤。抬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黄岑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右(立)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顷),令病者吸白哉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血也。
(五)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及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和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遏,运化失司,故脘腹痞闷胀痛,食欲减退。湿注肠中,则大使溏薄。胃失和降,故泛恶欲吐。寒湿属阴邪,阴不耗液,故口淡不渴。寒湿滞于经脉,故见头身困重。湿阻气滞,气血不能外荣,故见面色黄晦。脾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随之外泄,故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湿泛肌肤可见肢体浮肿;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皆为寒湿内盛的表现。
【代表方剂】
(1)平胃丸(P.3287)。关脉浮,不欲食,是虚满,宜服……平胃丸;针胃管补之,一名太仓,在当脐上二寸是。平胃丸方,主心悬,饥不用食。蜀大黄十分去皮当归五分马尾者,生布拭鳌虫五分去足,熬香用防风五分生布拭去土蜀附子八角者三分清酒渍半日炮焮,去皮及心称之干姜五分人参五分拭去土藁本五分去皮称玄参五分去土苦参五分去土桔梗五分去土,十一物下筛,白蜜和。未食前,暖羹清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二服,少少加,以下气微微溏为限。每服竟(尽),急行六十步。得食梗米,粟米饭,羊肉,獐肉,首蓿,蓝菜,笋菜,豆酱,兔肉,酱,椒,姜,此外并禁。药尽后,满十五日外,任人渐杂食,少近房。若有半夏,菖蒲者,不得食羊肉,饴糖。
(2)疗人赤白痢不止方(P.3378)。疗人赤白痢不止,艾叶阿胶黄连芍药当归桂心花椒干姜诃藜勒,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服之,即瘥。
(六)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常因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辩证要点。湿热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脾为湿困,则肢体困重。湿热蕴脾,交阻下迫,放大便溏泄,小便短赤。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皮肤发痒,面目肌肤发黄,其色鲜明如橘子。湿遏热伏,热处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代表方剂】
(1)大朱鸟汤。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羸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鸡子黄二枚阿胶三锭黄连四两黄芍芍药各二两人参二两干姜二两。右(上)药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连、岑、姜等五物(撰褂作“先煮连、芩、芍、参、姜等五物”),得四升讫,内醇苦酒二升,再煮至四升讫,去滓。次内胶于内,更上火,令烊。取下,待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2)小阴旦汤。抬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黄岑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右(立)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顷),令病者吸白哉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血也。
(3)疗五蒸下利方(S.1467)。疗五蒸下利方、力弱方,苦参三两青葙二两甘草二两以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三份,灌下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