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源于《内经》,奠定于仲景,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完善于现代,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对临床医学贡献巨大。在脾胃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阐述了对脾胃功能的认识,在中医界已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在脾胃理论成熟之前,许多疾病(尤其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疗效不甚理想,随着脾胃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思路越来越科学,疗效越来越好。这些事实充分体现了中医脾胃理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脾胃病逐年增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有效治疗脾胃病,已受到众多医家的普遍关注。
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很好继承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以临床实践和疗效为基础,采用整理、归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层次和功能上深入探讨脾胃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脾胃病方证规律,将脾胃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之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书分三个部分对脾胃理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第一部分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摄生顾护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第二部分通过对敦煌医书的挖掘和研究,总结了敦煌医书中关于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及方证规律;第三部分总结了临床常见脾胃病症的诊治规律,其中汲取了吾师王道坤教授防治脾胃病的宝贵经验。本书注重实用性,理论上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文献翔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诊断与治疗并重,并将新观点、新成果融汇其中,既反映了中医脾胃传统理论与诊治的特色,又与当今中西医研究最新进展和中医临床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中医中药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接受,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已成为我国原创性知识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中医药研究进展很快,我们虽然尽了努力,但限于个人经验和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或错漏之处,望各位同仁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改补充。
编者
乙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