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23046700000028

第28章 水之韵(5)

§§§第二节 蜿蜒在山间的诗行

冰与火

2009年7月3日,即使在被戏为避暑胜地的谢家湾梁上,炽热的火球也仿佛在空气中滚动,让人热得窒息,热得难受。没办法,在这样的季节,到处都在流火,都在老天爷过分的热情中饱受煎熬。

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以来,先前略显宁静的谢家湾乡政府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而今天,似乎格外热闹,来的人形形色色,好大一部分人还是第一次来这儿,让他们惊讶的是,在这山梁上,还有这样一处气势不凡的建筑,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短暂的轻松心情很快就被会议中紧张的气氛给赶跑了。

这是饮水安全工程开工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受益区六个乡镇的领导、水利局负责人和全体监理以及各标段负责人。会议由县委副书记、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指挥部总指挥贾忠慧主持。会议没有了许多会议常有的客套和虚与委蛇,从工程质量入手直指问题症结。会议点名批评了七标段和九标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那种严厉,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七标段和九标段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七标段管槽开挖宽度不够,九标段回填土没有过筛。

对于管槽开挖,在宽度、深度、坡度、弯度等方面,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标准,挖好后,先由工程监理进行验收,放入管道后再进行验收,不经验收签字,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七标段在个别地方管槽开挖宽度不够,虽算不了什么大事,但不合乎标准要求,在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这就是天大的事。根据工程要求,回填土,特别是贴近管壁的土要细土,细到什么程度,必须过筛,以防万一有石头、砖瓦或其他的硬杂物顶破水管。对于搞了多年水利工程的标段负责人来说,这样做至少对于他们还是第一次。有章程,就得按章程办,这样做了吗?做了,只是有点不彻底。问题就出在不彻底上,对于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来说是不允许哪怕任何一个细节违反质量技术要求的。

两标段返工,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逐一检讨,监理公司向两标段发整改通知。

没人情可讲,没任何通融的余地。贾忠慧动情地说:“同志们,国家花这么大代价,干部职工把工资捐献出来,爱心人士把一笔笔善款交到我们手里,让我们搞这项改变历史的工程,这是对我们多大的信任啊!我没有一点别出心裁的意思,只是想把工程搞成一个放心工程,能真正发挥效益的工程。为什么我们的干部职工在积极支持的同时又心存疑虑,就是因为我们曾经搞过一些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工程。失败在什么地方?有决策上的失误,也不乏施工过程中细节上的失误。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什么,就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的惨痛代价。我们付不起这个代价因为我们的人民不允许我们付这个代价。很可能有些同志会说我们以前的回填土没有过筛,也没见出什么问题。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以前没有并不意味着今天没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是要做到万无一失。饮水安全工程,除了引来的水要卫生安全外,还有一样,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样,就是整个工程的安全,没有整个工程的安全,饮水安全就是无源之水,就是无本之木,一切便都是空想。我不希望返工,返工是对资源的浪费,但只要有任何一点不合乎技术标准和工程规范,就必须返工,这是一条铁的纪律。我不希望出了问题谁负责,一旦出问题,我们大家都负不起这个责。所谓责任,不是出了问题的责任,而是保证绝对不出问题的责任。”

申君明从常务副县长的位子上调任县委副书记后,更是将大量精力花在了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常务副县长的经历使他最清楚这项工程的来之不易和全县干部职工、甘谷籍人士作出的牺牲。他主动承担了总指挥贾忠慧的许多工作。对质量的检查监督,使他在不长时间内几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内行。一遍遍地跑工地,一次次地找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返工绝对无丝毫商量的余地。有次一个技术人员不无敬佩地对我说:“真没想到申书记管得这么细,许多地方比我们搞技术的还内行,还周到。”

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这就是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于质量的诠释。

侥幸在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成了过街老鼠,任何一丝侥幸都逃不过监理人员鹰隼般的眼睛。

在清水池焊接现场检查时,副县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指挥部副总指挥徐忠民发现一处焊接不合乎质量要求。技术人员自视经验丰富不以为然,徐忠民便和他讲清水池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从技术质量层面讲单条直焊的缺陷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求他们将已焊接的全部切割后改为双面帮条焊。专业的讲解听得施工人员心服口服,主动返工。

“纱帽底下没懦人,这些领导,真是什么都懂。”望着徐忠民的背影,焊工们赞叹道。

徐忠民不是焊工,不会懂;学的专业也不是电焊,不可能懂。但他的一番讲解和作出的返工决定,能让他们心悦诚服,还在于他真懂,为何懂,学呗。

从工程动土到开工上马,到每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指挥到位,王子生、贾忠慧、申君明、郭世文、张学林、徐忠民、李绪昌等县上领导,刻苦学习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一点点地深入,一点一点地钻研,在工地检查的过程,也是他们向技术人员学习的过程许多纯技术问题他们并不一定懂,但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一定烂熟于心,贾忠慧说:“既然都是总指挥、副总指挥,自己首先得钻研,会指挥,一点不懂,不都成了瞎指挥。”为了会指挥,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付出了多少不为常人所知的努力啊。

县上领导对质量压倒一切的严格要求,彻底打消了施工人员的侥幸心理,也给监理人员鼓了劲,壮了胆,守在工地,盯着施工,一切按要求来,从一个焊接点一个弯头的连接,到一段管道的开挖回填,逐一验收,发现问题,该补救补救,该返工返工,话只说一遍,不听,行,不签字,不签字就意味着下一个环节无法进行。在工程质量上,这些有点文质彬彬的监理们,全都有钢铁一样不可动摇的原则。

一年多过来,他们每一个人,脸要比城里的人显得黑,就连那美丽的“四朵金花”,也少了许多城里女人的风韵,他们把美交给了饮水安全工程,他们是一朵朵在艳阳下绽放的山菊花,根是苦的,心却是甜的。

和县委书记王子生交谈,随王子生书记工地检查,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质量的耿耿于怀和念念不忘,问得最多的是质量,安排得最多的是质量,谆谆告诫的还是质量。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概念中,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

质量,对质量近乎苛刻的要求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终。

质量从招标开始。坚持阳光招标,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把最有实力,技术过硬,设备一流而又经济划算的施工单位和供货厂商招进来,对于整个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招标时,首先向全社会公布招标的主要内容:招标工程为甘谷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工程,水处理工程,一至三级泵站高位水池和输水及上下管道购置、安装、土建,A、B、C、D、E、F、G区供水干管和一、二级支管以及辅助建筑物等土建、安装工程,在此基础上,对21个标段的招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招标过程中,根据工程招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严把准入关,然后,制定严格的开标、评标、定标程序,除邀请专家外,还邀请发改、财政,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参与整个招投标过程,严防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做到县内县外,省内省外一视同仁,以实力竞标,以价格优势竞标,最后的结果要达到让中标者名至实归,让落标者心服口服。在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处理和自动控制设备及安装工程招标开标会议上,经资格预审,发售了招标文件的投标人有天水长城电工开关有限公司、甘肃大河水利科技有限公司、天水庆华自动化研究所、成都齐力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风斗沙安全用水设备有限公司、兰州凯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六家公司,这几家公司,都有很强的实力,在近年都有骄人的业绩,但竞争是无情的,经过仔细的陈述,激烈的竞标和认真的评标,甘肃大河水利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齐力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胜出,分别竞得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工程自动控制设备提供及安装、水处理设备提供及安装工程项目,在21个标段中被列为二十一标的二十标。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指挥部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办法、制度、纪律,防微杜渐,从各方面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领导们清楚,监督是重要的,但关键还要靠制度来管理。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一系列这样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大到整个工程的管理,小到每一个施工环节。我没有做过收集和统计,如果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摞一大摞没任何问题,若要一一列出来,那恐怕将是长长的一溜。随便能看到的,就有《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工投劳方案》、《甘谷县西北部农业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案》、《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工序管理办法》、施工管理规则》、《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技术人员目标责任书》、《招标开标程序》、《评标纪律》、《评标办法》、《施工组织设计》、《甘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包括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组织领导及办法,对违章违规施工单位的处理和质量监督人员的责任几部分。监督人员既是监督者,同样也是被监督者。在“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中,既有招标阶段的具体内容,更有施工阶段的具体内容,监督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是否进行技术交底,是否向监理单位提出施工组织设计;监督监理单位是否审核施工工艺、技术,质量控制等措施是否落实,施工单位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是否按规定整理合同文件的技术档案,质检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可靠,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控制设备、材料、构件、机具的质量;是否深入现场、加强工序控制、检查并签发分项工程质量合格证,对不合格工程(包括质量事故)是否要求施工单位坚决按设计和有关的要求进行返工等妥善处理;监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否履行工程的承包合同,协调处理有关违约事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必要的抽查,监督重点是地基基础工程、防渗防漏工程、隐蔽工程等。真可谓面面俱到,滴点不漏。

被天水市水利局局长薄海明非常赏识的《甘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更是一个提前介入,未雨绸缪的方案。在工程建设之初就制定形成的这个管理办法,体现了决策者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这个共39条的管理办法,包括了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既有对职责任务的划分,又有对管理、考核和保证措施责任的界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7月8日,进行上半年县区水利工作检查的薄海明对陪同检查的县委副书记、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申君明激动地说:“甘谷的这个管理办法走在了全市的前面,市上准备在甘谷召开一个水利建设现场会,除了参观甘谷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外,就是讨论这个管理办法。管理走在建设前面,这又是甘谷的一个经验。”

是的,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就谈不上好的质量,没有好的质量,一切都是空谈。县委书记王子生曾说过:“从惠民工程到害民工程,从民心工程到伤心工程只是一步之遥,这一步不是别的,就是质量。”县长贾忠慧有次告诉我:“对质量我的认识就是防洪大堤,质量一旦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质量是个原则问题,寸步不让。”

2010年7月8日,天水市水利局局长薄海明全程视察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在水厂,面对县委副书记申君明和市县水利部门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感受,薄海明激动地说:“甘谷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显示了甘谷人的气魄和精神,撬动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发展,各县区由小打小闹到上规模,上档次,就是受了甘谷的影响。我们经常喊什么精品工程,甘谷没怎么喊,但对精品的要求充分表现在一点一滴和每一个细节上,这是一个特色。甘谷将饮水安全工程做成了艺术品,既具实用价值、又具审美价值,所有这些,全都表现在细节上,如果一定要总结什么特色的话,我看有三点,就是人性化、艺术化和生态效应。”

人性化、艺术化、生态效应,这无疑是对甘谷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高度肯定,这肯定来自于对质量的毫不放松,对质量近乎苛刻的精益求精。

冰与火。只有冰的冷硬,才能焠砺出火的热情。这是一些冰一样冷硬的人,更是一些火一样热情的人,因为,他们胸中燃烧的是对于人民的真情。

9月14日,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场会在甘谷召开。市水利局局长薄海明和副局长裴具田在县委书记王子生、副书记申君明以及副县长徐忠民的陪同下和与会人员一起观摩了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厂,2、3号高位水池,三级泵站,礼辛乡尉坪倒虹吸,并深入谢家湾乡赵家窑村、大石乡大石村、新兴镇皂角树村视察观摩通水情况。与会者一路赞不绝口。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薄海明局长对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甘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布局严谨、工程质量好、起步高,全体工作人员作风扎实、责任心强。

申君明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表态发言,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扎扎实实搞好工程,管好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又快又好发展。

不仅仅是表态,关键是对一种责任和使命的承诺,肩负着这种责任和使命,甘谷县党政领导正一步一步把明天的憧憬变成美好的现实。

不仅仅是关怀

甘谷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次站在各级党政领导肩膀上向远方的眺望。没有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会不会有这个工程?我无法回答,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即便有,那也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