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贵国的松冈洋右外相正在欧洲进行国事访问。他所说的那些‘豪言壮语’以及贵国大规模军队集结在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附近的举动,让别人不胜恐惧啊!对于这些事情,美国的公众也是群情激愤。因此,对于那些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希望贵国能够在语言和行动上保持一致!”赫尔补充道。
接着,赫尔交给野村一份美国的提案,要求日本必须在谈判中满足美国的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也是美国对日本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尊重美日两国及所有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二、不随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三、所有国家的通商机会均等;
四、除以和平手段变更外不得搅乱太平洋现状。
然而,在5月12日,日本政府在《美日谅解方案》的基础上又抛出《五·一二试案》,亦称《松冈修正案》。试案中,日本的野心再也无法掩饰,他们如同一只好斗的公鸡,张牙舞爪地删去原方案中“不诉诸武力”的南进条款,决定遵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坚持日本在中国的驻军权。
当《五·一二试案》摆在赫尔的办公桌上时,他怒极反笑,日本提要这样的条款,完全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者。可是罗斯福总统仍然希望求得与日本的暂时妥协,所以尽管日本要价甚高,美国仍然同意继续谈判,并且于5月16日提交了作为《五·一二试案》的对案。5月20日,赫尔与野村又一次举行会谈。会议上,日本又一次展露了他们的野心,拒绝考虑真正从中国撤军,想要继续占领河北、山西、陕西、察哈尔和绥远等共103.6万平方千米,这是有着80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当然,美国不能同意这毫无诚意的条款,在赫尔明确拒绝后,双方又未能达成协议。
在这之后,日本趁着地中海突然燃起战火,美国于5月27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整个国家都处在紧张状态的时候,彻底暴露其贪婪的嘴脸,意欲把美国和英国的势力整个排除中国之外,排除出远东,美国当然没有同意。在双方又互相提出了几个对案均未达成协议后,“和谈”终于走进了死胡同,
日本的条件非常得寸进尺,而美国的四项原则也是寸步不让,这便预示了美日两国之间的矛盾是极难调和的。这场曾被中国人民和国际舆论斥之为“远东慕尼黑阴谋”的政治交易没有成功。由于美国和日本的基本角度和根本立场不同,双方想要达成一致,除非其中一方做出让步或是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否则美日双方是很难在谈判上达成一致的。
就在美日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在世界传开了--德国闪电般进攻苏联!短短几十天之内,德军突破苏联边界600多千米。这个消息让本来就已经混乱的国际形势更加扑朔迷离了。日本军阀蠢蠢欲动,在统治集团内部,迅速爆发了一场“南进”还是“北进”的争吵,最终“南进”的实力派占了上风。
在日本正式获知苏德开战的确切消息之前,对德国是否能够进攻苏联曾经非常怀疑。因为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日本方面事先没有收到德国的一点儿消息。
早在1941年4月份,日本驻德大使曾多次报告关于当时德国的情况,驻欧洲各国陆军武官也向政府发来电报,报告德国的军队正大规模向东线集中。日本参谋部在5月15日召开了一场首脑会议,会上分析并讨论了关于苏德开战的相关情况,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德国不会马上与苏联进行战争。因为德国人不会做出同时与英、苏两个强国开战的愚蠢决定。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德国并没有如日本想象的那样“老实”。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了4900架飞机、6000多门大炮、19个坦克师和134个步兵师,以闪电般的速度进攻苏联,并且初战告捷。这场出人意料的袭击让欧洲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日本政府中的那些好战分子证实了这个消息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一致认定不出三个星期,希特勒即能攻占莫斯科,三个月内就能将苏联占领。
这天,德国驻日本大使带着希特勒的训令来到日本政府,希望日本能够出兵西伯利亚,与德军形成包夹之势,东西两面同时进攻,夹击苏联。稍后,苏联驻日大使也慌慌张张地来到日本政府,与日本政府讲述日苏中立的条约,希望日本在这个问题上能够保持中立,不要在此时做出对苏联不利的举动。晚上,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晋见了天皇,强调苏联现在已是垂死挣扎,他们对日本的威胁已荡然无存,日本可以放开手脚去进攻亚洲其他国家了。
6月25日,即苏德开战的第三天,日本天皇召开了紧急的御前会议,参加者都是海陆两方面的参谋总长和首相内阁诸大臣,在这次会议上,日本方面决议进一步派兵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如果英国和美国提出反对,日本便向它们宣战。
于是,日本一方面和美国进行着“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堂而皇之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和平”谈判对他们为说,只不过是掩盖自己真实意图的一个幌子罢了。
几乎在每一次谈判中,日本都坚持其对华的政策和南进的政策不改,想让他们做出让步,是非常困难的。而美国政府,则一贯坚持掌握着对日本经济上的优势,试图利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迫,逼日本屈服。而这些问题想要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罗斯福公开了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宣布废除之前的《中立法》,又向濒临崩溃的法国暗示会给予帮助,接着又向英国提供武器和贷款。这一切,已经表明美国已站在了英国这一边,参战是早晚的事情。但是,鉴于德、意、日三国同盟的强大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的参战有所牵制。所以,美国的动作也十分谨慎。可是,日本仅仅想依靠谈判使美国不参加欧洲战争,置身事外,站在美国的角度来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美国在谈判中希望美国一旦参加欧洲战争,日本能够保证采取中立态度,这对日本而言,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对美国而言,尽快搞清日本的真实意图,确定日本到底是敌是友,到底如何打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美国的最根本立场就是:迫使日本不履行三国同盟的义务,关于东亚的一系列问题,只要在不损害美国利益的前提下,美国可以采取让步。
可见,美日会谈的根本就取决于日本是否能够抛弃德、意、日三国同盟,彻底改变在亚洲的政策。而这对于日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谈判陷入僵局也是情理之中了。
在“和平”谈判的幌子之下,日本积极地进行着备战活动。
日本政府既然决定向亚洲继续扩张,他们就做好了与英美开战的一切准备。但是,毕竟与英美开战,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物资。日本仍希望能够用外交的手段麻痹敌人。因此,他们表面上仍然和美国进行外交谈判,意在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而对苏德的战争,日本政府决定暂不介入。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禁不住希特勒闪电般的袭击。
这期间,日本向希特勒发去电报,告知他日本政府的立场和动向。
可是令日本做梦都不会想到的是,日本发给德国的机密电报,竟然被美国的“魔术译电情报组”破解了。这份电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日本不管世界的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绝不放弃“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将亚洲各国收入囊中,以达到亚洲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尽微薄之力;
二、日本依然会继续进攻中国,并以自卫为基础,向南方进攻。
密电中还透露,日本不会向苏联进兵,而是决议要向英美开战,之后占领法属印度支那、泰国、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等。而且,对于美国提出的从中国撤军的要求,日本方面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自从日本作出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决定之后,全国就开始进入了积极的备战阶段,光是征集新兵就达200万人。为严格封锁消息,一切信件和电报,政府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1941年7月16日,近卫文麿内阁突然宣布集体辞职。但7月18日,日本政府又对外宣布,近卫文麿继任首相,遂组成了第三次的近卫内阁。这次内阁,将刚愎自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松冈洋右排挤了出去,由海军大臣丰田贞次郎继任松冈洋右的外相一职。
7月14日,日本向法国维西政府提出条件,要求他们同意由日本和平进驻印度支那北部。近卫文麿口气强硬地告诉当时已向德军投降的法国维西政府,日本进攻印支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法国所要做的就只是例行公事般地点点头就可以了。同日,日本方面与法国外交人员进行了会谈。但会谈上,法国方面对此事一直没有做出正面的答复。
7月19日,日本政府向法国维西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限定24小时之内,对于日军进驻印支南部的问题,法国政府必须做出回答。7月21日,法国政府做出让步。日本政府迈出了入侵东南亚的第一步。
7月19日,美国方面又截获了一份日本驻中国广东总领事7月14日发给日本政府的电报。这份电报的内容是:“我军马上要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地区。第一个目的是占领后继续推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全境;第二个目的是,如果条件成熟的话,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快速进行下一步行动。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之后,便立刻向荷兰发出最后通牒,然后占领新加坡……我军计划用航空部队和潜水部队粉碎美国的军事力量。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陆军第二十五军。”
随后,日本在7月22日突然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强行登陆;7月24日,法国维西政府拱手让出金兰湾和西贡,将全部法属印度支那让给了日本;7月26日,日本方面发表公告,通知驻东京的英美两国大使。至此,日本在亚洲除了攻占朝鲜、侵占大片中国领土外,还将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地区变成了它的附属国。
日本所进行的这一系列举动与所破译的密电中几乎一致。那日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英属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荷属印度尼西亚了。这些举动表明,日本政府已经在行动上向美、英、荷发起挑衅了。
就在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那一天,野村又到美国去请求和平谈判。当时赫尔正在休假,便让代理国务卿威尔兹接见了野村。威尔兹向野村转告了赫尔的话:“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攻占,是对太平洋战争最后的公布。在美日和谈间日本做出这样的事情,两国和谈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威尔兹还明确告诉野村:“日本的这次武力进攻,是日本进行全方面战争的开端。日本在与美国谈判中的任何说辞,都成了无理的狡辩,美日间的外交谈判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7月24日,罗斯福亲自召见野村,他告诉野村:“如果日本能够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那美国会与英国、中国、荷兰一起,将采取中立。”从威尔兹的谈判中止,到现在罗斯福的谈话,证明美国还是想继续保留和谈的余地。如此一来,日本便视美国软弱可欺,更加猖獗了,丝毫没有从法属印度支那退兵的意思。
面对日本的疯狂举动,美国的态度开始强硬起来,他们决定以牙还牙。
1941年7月26日,罗斯福宣布冻结日本在美的一切资产,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金融和进出口贸易全部归于美国政府的手中。从此,美日间的贸易宣告终止。7月27日,英国和荷兰两国也开始冻结日本的在外资产,英国废弃日英通商条约,荷兰停止和日本的石油协议。8月1日,美国宣告全面对日禁运石油。这些制裁对日本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单就石油一项来说,石油是日本人的命根子,日本国民每天的消费量为40万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国内的库存会很快消耗殆尽,军舰和飞机都将成为废铁一堆。这样一来,交通运输必然会处于瘫痪状态。
同时,英国、荷兰两国政府也采取了同样的经济制裁措施,英荷两国停止对日本的贸易出口。8月2日,英、美、荷三国又进一步全面对日本的资产进行了冻结。
由于日本一再挑战美国的忍耐极限,迫使美国不得不放弃之前的绥靖政策。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一致认为美国已经对日本到了忍耐的尽头。对于毫不知悔改的日本,除了经济制裁和武力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8月初,赫尔也不得不承认,太平洋的形势,随时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军事问题,而不是一个外交问题那么简单了。陆军部长史汀曾高兴地写道:“他(赫尔)已经拿定了主意,我们已经到了任何可能的绥靖日本的尽头,对它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除了鉴定的政策和武力本身。”
此刻,美国和日本的僵硬关系,已经不是外交能够解决的了。美国也清醒地意识到:想要阻止日本的疯狂举动,只有通过战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对于这个问题,美国政府上下官员的看法都已经取得一致。这种情况下,美日间的开战已是难以避免的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还试图通过经济制裁让日本悔悟,他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想要在谈判桌上制止日本的行动。
从1941年8月到10月中旬,美国还不断地和日本进行着谈判。美国虽然发动了经济制裁,但还是希望能够维持和平,不到完全绝望决不放弃和平。
近卫文麿既想不放弃日本原有的政策,又不想和美国正面开战。虽然日方并没有和谈的诚意,但又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让美国继续中立,继续执行他们的绥靖政策。
1941年8月6日,野村又来到赫尔的办公室,递交给赫尔一份协议,协议中说日本希望能够在对中国的战争结束后再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赫尔冷笑着揭露了日本的真实意图,他说:“你的这份协议确切地说是一份要求,这其中重点是即使贵国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兵,也需要美国用五个条件交换,即:停止西南太平洋的一切军事防卫;恢复通商关系;协助日本获得各种资源和原料;让美国迫使中国和日本讲和;撤兵后承认日本在法属印度支那的特殊地位。很遗憾,我们不能同意这其中的任何一条。”
野村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去。
1941年8月17日,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召见野村。他交给野村两份文件,一份文件是对日本的严重警告,另一份是告诉日本,因日军侵占法属印度支那而中断的日美谈判,如果日本仍抱有诚意的话,可以继续谈下去。但是,日本必须要停止一切侵略行为和领土扩张的战争。
野村也交给罗斯福一份近卫文麿的来信,说是希望日美能够维持友好的关系,近卫文麿希望能够直接和罗斯福总统会谈。罗斯福思考了一下,对野村说:“如果日本仍像现在这样继续用武力进行侵略活动的话,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交谈的余地了。”
美国以这种方式强烈警告日本止步,否则,美国将被迫立即采取任何和一切必要的步骤,日本见此势头,未敢轻举妄动,为进步一探查美国的意图和虚实,建议恢复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