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23034000000036

第36章 宋元明清时期(13)

吴三桂起兵之初,陈圆圆已料他必败。昆明被清军攻陷,陈圆圆搬入昆明城外的三圣庵。几年以后,清将蔡毓带兵去三圣庵抄查古玩,见到陈圆圆,引动色欲。陈圆圆一生遭际多多,不愿再次受辱,更何况看透了人世无常,便投莲花池自尽了。

由于陈圆圆经历奇特,她的结局也引起不少人关注,传说很多。有人说她死于苏州,也有人说她死于上海,更有传说她葬于陕西,或葬于四川的。但由于没有可靠史料记载,皆成臆测。死于昆明之说似较为可信,但又有一说,陈圆圆参与了吴三桂的反叛阴谋,兵败后与吴三桂一同被杀。

陈圆圆究竟魂归何处?现在无论是苏州、上海还是昆明,都没有发现陈圆圆的墓地,史料中也缺少记载,所以对于陈圆圆结局,一般认为还是个谜。

雍正皇帝即位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剿噶尔丹,使国力空前强盛,中国成为万方朝拜的大帝国。他也因此被称为 “千古一帝”。然而,他在自己的家事面前却一筹莫展。临终之时,连定谁为太子,都悬而未决。

康熙生有35个儿子,除了夭折及过继出去的,还有26个。最初,他立孝诚皇后的儿子允礽为太子,但后来因种种原因,父子矛盾加深,允礽被废。此后,皇子们都为争夺太子之位,互相倾轧、明争暗斗,私结朋党,出现了皇太子党、皇八子党和皇四子党。

1722年10月,康熙不顾69岁高龄,到南苑狩猎。十几天后,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回京在畅春园休养,至12日病情稳定。13日病情突然恶化,当日夜里一命呜呼。14日大殓。不几天之后,皇四子胤禛登基,年号“雍正”。

雍正的突然即位,震动朝野。各种传闻纷纷扬扬。时至今日,已过去300多年,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按一般正统史料记载,雍正即位是理所当然的,是合法的。《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临终那天,曾召集允祉、隆科多说:“皇四子人品贵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朝鲜国《李朝实录》载,康熙病剧,解其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恶,尔其知之。”还有一些能证明康熙病重期间,胤禛被委以重任的资料,说明康熙对胤禛的信任。如11月9日,康熙命胤禛斋戒,代皇帝往南郊大祀。13日,康熙改派镇国公吴尔占代行祭天,胤禛三次被召。在此斋戒期间这样做是不同寻常的。

雍正六年,有人投“逆书”,列雍正十大罪状:即谋父、逐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好色、诛忠、任佞。

如果“谋父”实有其享,那么,雍正的即位就值得怀疑了。

据说,康熙病重时,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不知为何,康熙喝后就死了,接着,胤禛就继了位。即是说,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此说似乎也在理:因为原来康熙病情已经稳定,而13日骤变,突然去世,哪能不使人生疑?又据说,当时有个意大利人马国贤曾身临其境,认为即使不是毒害,也出现了非常事变。另外,据推测,畅春园是在隆科多的严密控制之下,是他负责康熙的安全警卫及执掌卫戍兵权的,而他是雍正的舅舅,那时只有他能接近康熙。不排除他参与下毒之可能。

照此推理,雍正不是即位,而是篡位。这也有值得耐人寻味的地方。

据说,在康熙继承人方面,得康熙赏识又众望所归的,是皇十四子胤祯。康熙五十七年,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总领西北各路大军,代父亲征新疆和西藏。康熙亲口夸奖胤祯有带兵才能,是良将,要部下绝对服从胤祯。而且康熙死时的遗诏上写的原文是:“传位十四阿哥胤祯。”那么,雍正谋父之后,又怎样“篡位”的呢?据说是隆科多擅自篡改了遗诏,将“十四子”改为“于四子”将“胤祯”改为“胤禛”了,雍正依诏登基,顺理成章。还有人说,雍正初年,他借口杀了隆科多是为了杀人灭口,让篡位之事变成永远的秘密。还推断,雍正之所以在皇十四子返回之前“谋父”,也是怕另生枝节,影响自己当皇上。

一正一反,孰是孰非,难下定论。

当前,史学界还有两种说法:

一是,二者必取其一说。据说,康熙本来有胤禛和胤祯两个即位人选,但13日病情突变时,仓促之间,他必选其一,因此,选中了四子胤禛。

二是康熙本欲立胤祯,但病发突然,已近临终,而代父远征的胤祯二十多天才能到京,来不及,康熙深知“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众皇子为争夺皇位可能互相残杀,后果不堪设想,加上康熙平日对胤禛印象也不坏,只好顺水推舟就汤下面,将皇位传给胤禛了。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宫廷斗争从来没停止过。在皇位的继承上更是血雨腥风、你死我活,什么“仁义”、“孝悌”,什么“手足之情”统统被扔到一边去,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位。

雍正即位的种种传说,不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诠释么?

乾隆帝南巡

乾隆帝是历史上知名帝王之一,他在位60 年,是清朝由昌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他的功过一直备受争议。

乾隆帝曾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乾隆帝把南巡作为他生平最重要事情之一。他六下江南,开支浩繁,成为乾隆中叶国势渐衰的原因之一。他如此兴师动众南往北返,其目的为何?

有论者以为,乾隆帝“艳羡江南,乘兴南游”,故游玩享乐是其主要动机。乾隆帝乃太平之君,骄奢靡费,习以为常。当时江宁、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人口稠密,物产丰盈,经济繁华,且名胜颇多,景色迷人,他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而六下江南。

另有传说,雍正帝胤禛曾以女儿与海宁陈氏儿子相换,此男儿即后来之乾隆帝,故乾隆帝实为海宁陈氏之子。他即位后对自己的身世发生怀疑,所以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去浙江海宁陈家访察,搞清自己出身真相。他六下江南,四次亲临陈家,升堂详问家世,临走时还令把中门封闭,并说: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开启,从此这门一直关闭着。

不过,此说可信度较低。

还有学者认为,乾隆帝南巡目的决不会如此简单。他六下江南的活动,除游名胜、寻享乐外,还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大端。东南地区号称财赋甲于天下,是清政府财政命脉所系,对维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很重要。但明末清初,江浙一带反清斗争相当激烈,以后还发生不少文字狱,而且黄淮水患频仍,浙江海塘告警,南方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局面,乾隆帝希望通过南巡解决上述社会问题。于是,他五次阅视黄淮治理工程,四次亲勘浙江海塘,指示清理杭州西湖,多次到曲阜祭孔,到文庙行礼,到书院临视,奖励文学,优礼高年,眷顾旧属,慰赐各级官员,致祭历代先贤勋臣忠烈祠墓,奖饰豪富商人,颁布体恤民情的法令,检阅军队等等,以达到督促水利,笼络各级官员,维系民心,整饬武备的目的,从而稳固清朝的统治地位。

乾隆帝下江南规模大,次数多,其目的可能不会是单一的,或许前次与后次的目的就有不同的侧重,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考证。

“香妃冢”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首凄切哀婉的词,刻在一方石碑的背面。碑的正面刻着两个大字:“香冢”。这方石碑立在一座大冢之前。大冢就座落在北京城南风景宜人的陶然亭的东北角上。

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安葬这里的。为的是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到这里来凭吊她,寄托对香妃无尽的哀思。

可是,据说还有两座“香妃”墓,一座在新疆喀什噶尔,一座在河北遵化。两座墓葬,有两个不同的传说。

头一个说,香妃是回部香妃。

传说,香妃本是回族首领霍集占的王妃,长得国色天香,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清高宗乾隆本是个风流皇帝,听说此事,不能忘怀,总想把她弄到自己身边。正巧,霍集占造反,清廷派大兵镇压,正是掳香妃来北京的好机会。于是乾隆再三嘱咐平叛边将兆惠一定把“香妃”捉来,并命令沿途官员好生护持,防止香妃自杀,并保持香妃容颜不损。果然,香妃被捉,押进北京。

到了清宫,果然名不虚传,香妃人还未到,香气先闻。乾隆一见大喜,嘘寒问暖,极为热情。可是,香妃却冷若冰霜,百问不答,一腔仇恨流露在怒目之中。乾隆碰了钉子,仍不死心,就派宫女去好言相劝。只见香妃突然从袖中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大义凛然地说:“国破家亡,我死意已决。但我不想这样默默无闻地死,我要找个机会报了仇再死!皇上如果强逼我,那就尽快地实现我的愿望了!”宫女听了,大惊失色,赶快禀报乾隆。乾隆知她是烈性女子,不能用强,只得慢慢想办法。

为了讨好香妃,免得她思念家乡,乾隆命人在皇宫西侧修了宝月楼,又在宝月楼旁仿回族风格,修建了回营,还在武英殿西按照土耳其风格修了浴德堂,供香妃沐浴。至于平素吃用玩游,均按回族习俗,一概满足。

但是,香妃不为所动,仍不回心转意。

当时,皇太后曾告诫乾隆,要么杀掉香妃,成全她的志愿;要么放走她,让她回到新疆安度余年。可是乾隆不忍割舍,事情就又拖了几年。皇太后想,长痛不如短痛,再拖下去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趁举行祭天大典,乾隆斋戒沐浴的时候,把香妃叫来,问道:

“你既然不想做皇上的人,到底想得到什么结果呢?”

“死。”香妃毫不犹豫地说。

“那么,今天就让你去死,可以吗?”

“那就感谢太后的恩典了。我万里奔波来到此地,是想寻求一个报仇的机会,既然不能如愿,不如早日闭眼,去追随死去的故主为好。”

于是太后派人把她绞杀了。

乾隆听到消息,急忙赶回。看到香妃面带微笑,闭目死去,不禁号啕大哭,痛悔至极。这时,人去楼空,只有一股香气袅袅弥漫,似乎一缕游魂飘向远方。乾隆为了表示对香妃的尊重和哀悼,下令用软轿将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这就是回部香妃的故事。

又一个说法是:香妃就是容妃。

一些人查阅了清宫档案后,猜想所谓的香妃应该是乾隆的宠妃——容妃。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唯一的回族女子。容妃的故事是这样的:

容妃生于新疆叶尔羌回部,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她的哥哥因为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被召到北京受封。她也随兄来京,恰巧被乾隆看中,选入后宫。被封为“贵人”。

据传,为了保持她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她曾对乾隆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她在京城的住处必须是维吾尔风格的建筑;二,她的哥哥图尔都也必须进京居住,互相照应;三,她死后遗体要运回故乡喀什。乾隆都答应了。

5年之后,她被封为“容妃”。

容妃不但容貌出众,而且聪明机灵。骑马、射箭、写诗、编织,无一不精,深受皇帝宠爱。乾隆特许专人为她缝制维吾尔族服装,专人做回族饭菜。一切生活设施,完全按维吾尔族习惯供奉。她曾与哥哥图尔都一起,陪伴乾隆巡视江南。南巡江浙、东登泰山、北游盛京、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好不风光。每当过年过节,她受的赏赐比别的嫔妃多得多。

她的家乡有种沙枣树,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为讨她的欢心,乾隆专门派人去新疆把沙枣树带到京城,移栽在她的宫苑里。这样,她的居室就常常飘散着这种奇异的芳香,因此,人们称“容妃”为“香妃子”。

乾隆五十五年,容妃病故,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西侧的“裕妃园寝”。在这里的月台上有一宝顶,宝顶下是安放棺椁的地宫,地宫深14米,与十几米长的地下走廊相通。

1979年10月,有关单位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棺头正中有几行金漆手书回文,意思是:“以真主的名义……”棺木头骨近旁,有一条83厘米长的花白发辫,还有龙袍碎片和几件织物,织物上有“江南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等字样,此外,还有些珍珠、宝石等。

显然,这里曾被盗过。但清理的实物足以证明,墓主人正是容妃。因为棺头文字说明死者是伊斯兰教徒,龙袍、宝石等证明她的身份是妃子,花白发辫与容妃55岁去世年龄相符,织物上的“四德”“成善”等姓名,正是乾隆时江南织造官。

如果说容妃就是香妃,这座墓当然就是香妃墓了。

但是,还有人认为,容妃与香妃并不是一个人。因为容妃并无体香,并非被掳入京,并未被赐死,而且宝月楼修建于她进京之前,与她毫不相干。

如果说新疆喀什埋的是香妃,河北遵化埋的是容妃,那么,陶然亭边的“香冢”里埋的又是谁呢?

南方苗疆边墙的历史成因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尤其是明朝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土地集中,各族人民所受压迫加重。明统治者还不断派兵对西南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征讨清剿,至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苗民的反抗斗争更加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据记载,自宣德五年(143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间的200余年间,仅大规模的苗民起义就达三百余起,覆盖湖南西南地区各县和相邻的贵州省大部分地区。

苗族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明朝统治者大为震惊。明统治者除调集官兵剿杀外,还积极构建军事防御体系。宣德年间,都督肖授筑湾溪等二十四堡,“留官兵七千八百有奇”“环其地守之”,对处在湖贵川三省交界地区中心而屡屡发生苗民起义的腊尔山“生苗”区开始形成圈围之势。至嘉靖年间,总督张岳在镇压腊尔山苗民起义后,又“疏罢湾溪等堡,更设哨所凡十三”,围绕腊尔山苗区边沿,由西而东而北筑建,构成了对腊尔山地区的一个弧形防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湖广参政蔡复一“亲历边疆,度其险阻,力陈营哨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遏其窥觑,请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下至保靖,迤山亘水,凡三百里”,蔡复一筑的“沿边土墙”是在肖授的“二十四堡”和张岳的“凡十有三”哨所的基础上筑建的,这就是史称的苗疆边墙,以边墙为界,划分“生苗”和“熟苗”,“边墙”之外的苗民称为“生苗”,之内的苗民称为“熟苗”。

崇祯十七年,满族贵族夺取农民起义果实,建立清王朝时,“边墙”大部分已被苗民摧毁。清康熙中叶以后,随着封建地主统治的发展和大批汉人官兵的涌入,苗族地区的土地兼并和阶级分化加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改土归流后的一百多年间,小规模的苗民起义不断发生,还连续发生了雍乾、乾嘉、咸同三次苗民大起义。连续不断的苗民起义,给清统治势力以重创。乾嘉起义后,清朝统治者在湘西苗族地区实行了一套“防苗”“安边”政策,建立较完备的所谓“苗防屯政”体制,凤凰厅同知傅鼐具体提出“修边”措施。嘉庆二年(1797年),傅鼐与总兵富志那在凤凰境内沿明边墙陈迹修筑石质“边墙”、碉堡、哨卡并延至乾州、永绥、保靖、古丈坪诸厅县,完成了“苗疆边墙”以石质为主的修复工程,这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南方长城”。

苗疆边墙西南起自凤凰县亭子关,东北向贯穿凤凰,过乾州延至保靖县喜鹊营(现属吉首市),逶迤三百八十余里。这一神秘的建筑遗存群,是明清封建统治者对以腊尔山苗区为中心的大片“生苗”区实施军事封锁的隔离政策的产物。

和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