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情绪的本来面目
情绪一般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但它自身并无好坏之分。通常我们生活中说的“有情绪”,意指消极负面的情绪。
生活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一般都会有个诱因: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在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是要压抑自己还是去惩罚他人?答案绝非只有这两种,因为这两种选择,最后都会伤害到自己。真正可以让自己不受伤害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遵从这个情绪的自然表现,允许它,接受它,不与它纠缠。不要惊诧,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忍受情绪,或是任由情绪摆布。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无常变化的,情绪也遵循这个规律,也是在无常变化的。当情绪出现的时候,如果你不去抗拒打压,它便会自动转化慢慢消失。
负面情绪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但你要意识到:“你并非是你当下所发生的那个情绪,你只是被这个负面情绪所干扰和笼罩。”当你认识到这一点,和情绪“分离”,认识到情绪的本来面目,也就不难化解这些情绪。
要知道,压抑自己或惩罚他人,都相当于认同了那个伤害,而你所做的一切报复行为,也只会强化你心中那个已经被认同的伤害。
也许某种报复行为,会让你获得暂时的安慰,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心中那个情绪仍然存在,并没有得到化解。只要这个情绪还在,它就会对照你眼前的世界,随时可能出现。你会发现类似的情况总在发生,事实上压抑自己或惩罚他人都是在变相地助长内心的负面情绪。
情绪是什么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有时我们更愿意去关注身体的健康问题,而忽略情绪对我们的影响。除非一种情绪已经严重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否则我们很少去关注它。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甚至身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说,我们现在的一切生活表现,都是受着情绪的支配。
那什么是情绪呢?
情绪是我们的心灵同外界环境接触而产生的种种感受,它被我们诠释为“好的”、“坏的”或是“不好不坏的”。但生活中,通常我们关注的是“好”与“坏”两种情绪。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喜欢“好”的情绪,而排斥“坏”的情绪,因为“好”的情绪,带给我们的是愉悦的、快乐的感觉。但事实上,对“好”情绪的执着,同时也给心中分界了一个与之相反的“坏”情绪。当我们心中产生一种“好”时,于是相反的“坏”也就产生了。道理很简单,我们界定什么是“好”时,于是“坏”的概念相应而生。知道什么是“对”时,于是“错”的概念也就出现了……万物自然就是这种阴阳对立的存在。
进一步来说,当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或事符合我们的心意时,我们就会表现出愉悦和快乐的情绪;反之,如果事物背离我们心意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失望、愤怒或是不满等情绪。事实上,情绪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就只是一种感受而已,是因我们内心的贪恋和厌恶,造成了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分别。如果我们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知道好与坏情绪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只是一种存在,不排斥它,接受这个现象,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更多平静与淡定。
情绪来自于对过去经验的认同
在这个紧张、忙碌的时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情绪也时时刻刻扰乱我们的生活,所以懂得如何调控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和同事争吵、和父母争论、与爱人吵架、无故地训斥孩子……那么,这些情绪到底从何而起呢?常常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情绪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更是我们生命的动力。当我们感到愉快时,就会感觉精力充沛、热情饱满,做事情往往也是事半功倍。当我们感到不愉快时,就会变得消沉颓废,生活一片混乱——两种情绪状态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境遇。这不是情绪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认定的那些造成情绪的人或物的问题,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过去经验的认同。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所有已经发生的不愉快,都不能成为我们惩罚自己,或是“理所当然”讨伐别人的借口。
情绪以一种能量形式存在,任何过去没有处理的负面情绪,都会积压在我们内心深处,在某个条件下爆发。如果我们懂得转化这股情绪,它将为我们所用,否则,不仅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他人。而从本质上讲,你并不能真正伤害到他人,别人同样也不能真正伤害到你。真正的伤害,都是源于我们对“伤害”的认同。
情绪是我们内在感受的一种外在表现。每当我们的身体感官同外界接触时,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比如说,当我们看到黑色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感受。或许你感觉很好,因为黑色给你的感觉是庄重儒雅;或许你感觉很不好,因为黑色会让你感到压抑黑暗;也许你还会有其他种种感受——不同的人可能对黑色有着不同的感受,但我们可以看到这绝不是黑色本身的意义,不管你的感受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来自你过去所形成的经验。而我们就是这样被过去的经验所支配。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或听闻一件事时,内心就会被过去的经验引导出一种感受,并产生一个相应的情绪。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感受越多,我们内在对应的那个情绪能量就会越大。
如果我们可以善用这个情绪能量,合理的调控情绪状态,我们便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我们的生命也必将是旺盛、悠然、自在的。
情绪常常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情绪是在不断变化和流动着的,当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反应是什么呢?
一种是压抑自己。我们常常会想要大度一点,要宽宏大量、以和为贵。但以忍或压抑的方式,只会让情绪不断地在内心累积。
另一种是对别人发脾气。也许我们会得到短暂的情绪释放,可在我们发脾气的同时,就已经伤害了自己,因为“发脾气”就意味着我们对这种情绪的认同和助长,在内心更叠加了这种负面情绪,使内在的消极思想越积越多。
两种处理情绪的方式,都是积压负面情绪的过程,终将让我们无法忍受,进而爆发。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感知到被积压的情绪,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一直以回避的方式来压制它。
情绪总会找一个时机跑出来。我们常会听到这句话:“在外面不顺心回家拿家人撒气。”很多人都深有感受,当我们在外面不顺心的时候,很可能会把这个情绪带回家,也许会因为地上掉了个纸屑,也许会因为凳子没有摆放整齐,总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勾起内在积压的情绪,结果我们把这个情绪转嫁在家人身上。这样和家人发脾气,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情绪转嫁的表现。
我们应该知道,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这些小事根本不会引发我们的愤怒情绪。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们可以把它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凳子摆放不整齐,我们也可以随手把它规整,整个事情就结束了。可是当我们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法控制地把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承受荷载,被我们指责的家人,不管他是忍着也好,还是和我们对着干也好,在他的心里也会积压一份负面情绪。当他内心的情绪,累积到一个节点的时候,这个情绪就会寻找另一个时间另一个人,然后把这个情绪发泄出来。
很多时候,家人成了我们的出气筒,当然我们也不能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出气筒。情绪就是这样,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然后又传到第三个人身上,不断地轮转着。而最经常的情况是,我们内心的情绪最后轮转到我们下意识认为最安全的人身上,也就是我们最信赖最亲密的人身上。
情绪就是这样不断传递着。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自己身边最亲的人。只有拥有了自我化解的能力,我们才能停止这种伤害和轮转。
情绪会转化为行动或疾病
如果说我们有很多负面情绪,不管它是愤怒也好,恐惧也好,抱怨也好,但是我们没有释放出来,那么这些负面的情绪能量会跑到哪里呢?答案是,它一定在我们的身体里,积压的情绪会转回来攻击我们的身体。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惯于压抑情绪的人,都是疾病缠身,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痛,或者身患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其中,常见的就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比如胃溃疡,或是胸口常常会有堵塞憋闷的感觉,还有由情绪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并进一步造成失眠多梦、身体乏力。
拿孩子来说,如果内在有很多负面情绪不能合理地释放掉话,他就会出现一些偏差的行为,有可能他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是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和事情。这些都是情绪长久积压所致的反应。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生活中总是会遇到无端责骂自己的领导、不公正的待遇、不了解自己的老公、不听话的孩子……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不愉快。其实,真正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的,是我们内在那个无法接受的感受,当前发生的状况更多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因为只有我们自己认同了伤害,才会真正感到受伤。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说一个人的言行方式令你感到很不舒服,或是让你感觉受到了伤害,要知道,他也完全是被他内在的过去经验所支配。本质上来说,他并不是针对你这个人,而是他内在的情绪投射到你的身上,这和针对你这个人,完全是两种概念。
了解这一真相,并不是要我们凡事都去谅解他人,委屈自己,而是要看清情绪的转化过程。如此,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自由。只要我们愿意,没有人可以真正伤害到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选择,从另一个更自由、更有建设性的角度重新去看事物。这时你会发现,你周遭的境遇,会因你的看法而改变。
压抑情绪会导致身体的红灯
情绪与我们的身体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医》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科学进一步证明,我们的情绪会导致免疫系统及内脏器官机能的变化。
美国某医学院研究所做了一个着名的试验,研究人员先将45名脾气、秉性完全不同的青年划分为三组。第一组人性情暴躁、敏感、多疑,容易情绪波动;第二组人心态较平稳,性格安静,懂得知足,并且与人和善;第三组人明显表现出外向、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30年后研究人员对这三组人群的情况进行比对,揭示出较明显的差异:第一组有773%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癌症或是精神障碍,第二组有25%,第三组则26%。可见,健康平稳的情绪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负面情绪越多的人,他的各种身体疾病也会越多,因为他压抑的情绪,会一直不断伤害和攻击他自己的身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体弱多病,英年早逝,就是由于她悲切、凄凉的情绪不断地自我压抑所致。
我们通常把压抑自我的方式,视为是唯一不会攻击他人的情绪处理方式,但这样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身体疾病的出现。
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忧郁消沉,这必定是在此之前,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力量更多用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上。所以我们会发现,即便自己没做什么消耗体能的事情,或者生活也没出现什么波折,身体仍然会感到疲惫,情绪也仍然会莫名地消极低落。这是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打压情绪所造成的。
经常处在愤怒、悲伤、恐惧、焦虑等情绪中,就会在内心积压过多的负面情绪,这些日积月累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我们的身体里,通常会发展成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身体疾病。往往这些身体疾病,就是内在情绪给我们的预警。所以不要指望压抑的方式,能解决我们的情绪,而应积极地化解它,并改变导致自己压抑情绪的观念和习惯。
情绪和感受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身体感官:耳、眼、鼻、舌、身、意同外界事物接触产生种种感觉,进而产生被我们诠释为好的、坏的或是不好不坏的感受。当耳朵接触到声音时听觉便产生了,当眼睛接触到光线和颜色时视觉便产生了,当鼻子接触到气息时嗅觉便产生了,当舌头接触到味道时味觉也便产生了,当身体接触到外界事物时也自然便产生了触觉。于是大脑或者说我们的心,便通过身体感官所接受到的这种种的刺激进而产生记忆、思想等心理作用,于是意识也产生了。这有点类似计算机程序的编程过程,所有身体感官所产生的信息都会存储在内心深处。
在社会价值观的驱使下,“自我”的概念形成了。为了巩固所谓的自我身份,我们不断地加强对于“我”的贪念和执着。我们把感官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以“好”、“坏”、“不好不坏”的标准分门别类。接下来,我们就全然带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待眼前的一切。
当眼睛看到的颜色或景象符合我们心中那个“好”的标准时,我们会想“多么赏心悦目啊”,于是愉快、舒服的感受产生了。当眼睛看到的东西不符合我们所认为“好”的标准时,“坏的”感受像讨厌、失落等情绪就出现了。其他的感官,如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在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头脑也同样会做出“好”与“坏”或是“不好不坏”的分辨。
然而,这种被定义的所谓“好”与“坏”或是“不好不坏”的感受,并不是一成不变、持续存在的。一个原本被认为“好”的东西,由于你当时的极坏心情也会变得面目可憎;一个平时你极度厌恶的东西,由于你当时的好心情也变得不再那么令人讨厌——情况往往就是这样。因为身体感官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感受,会随着环境、对象、时间以及你当下心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也是“无常”的法则。
情绪来自“当下”还是来自“过去”?
他人对你的攻击,很多时候并不是他的品行道德问题,而是因为他内在积累了过多情绪,需要寻找一个发泄的对象。事实上,每一个情绪的表现背后,都是一种对爱的召唤,一种渴望理解、支持和接纳的诉求。
如果你常常有一些非理性的过激举动或是烦恼的话,一定程度上说明你内在累积了过多的消极情绪。也许你会说,总会有某些事情,或是某些人的言行让我不愉快。如果这种不愉快是持续存在的,通常来说,这个不愉快情绪,是你过去所积累的情绪的投射。也就是说,我们把过去积压的情绪,发泄在当下的场景中。
一般单纯由某个事情造成的情绪,最多会持续10秒钟左右,然后就会自动消失。否则,就说明这个情绪很可能是过去积累下来的。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审视一下自己,当下的情绪是来自事件本身还是来自过去的积累。
有时候,我们需要懂得识别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觉得情绪糟糕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检查一下自己,究竟是什么事,什么人,让自己如此地不愉快?为什么自己常常陷入不愉快的情绪中?不管它是愤怒、是焦虑、是紧张还是其他情绪,我们都要正确地去化解它。否则,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会把情绪转嫁到无辜的人身上。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尤其是不要让家人或朋友成为自己情绪的出气筒,这不仅伤害了我们身边的人,也更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愧疚和罪恶感。因此,为了我们心灵的真正安宁,我们需要学习了解自己的内心,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将正面的能量散播给身边的人。
下一节如何营造好心情
如何营造好心情
保持无常心态,烦恼不复存在
拿我们的身体来说,看上去我们当下的身体是不变的,但事实上,我们体内的细胞组织每分每秒都在衰败和生长,这就是生老病死的无常。
我们的情绪也是一样,你有体验过一种负面情绪从过去到现在时时刻刻持续存在吗?充其量它也只是时而或至多是反复出现罢了,这也只因我们没有从内心深处化解它而已。如果一种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不去阻抗纠缠,而是允许接纳它的话,那么再不堪忍受的情绪也会自然转化的。
身体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好”与“坏”或是“不好不坏”的感受,都会依据过去的经验来分门别类,于是喜怒哀乐等情绪就这样产生了。我们的心总是试图向外界寻求愉快的、美好的感受,来满足内心的需要,因为我们喜欢自己区分出来的“好”,而讨厌与之相反的“坏”。然而,在不断向外界的寻求中,我们发现好与坏、喜与哀、愉快和痛苦等情绪是并存的。当我们获得的愉快越多,进而我们发现,与之相反的不愉快也在水涨船高。就像贪婪的欲望,总是让我们看到自己和别人相比还有许多的不够好,于是不愉快的情绪便产生了。
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你会问,难道追求满足是不对的吗?不,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过度的话,就会容易丢失自我,掉进执着的陷阱中,最后伤害到自己。
就像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一个男子正在路上走,看见了一个漂亮的女子,于是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该女子身上了,忽略了眼前的路,结果整个人掉进了路边的水沟中。听上去,这个笑话已没什么新意,但事实是,我们对各种快乐的追逐不正像这个笑话吗。我们总是不停去追逐所谓的幸福,执着于愉快的感受,期待它会一直持续下去,结果掉入烦恼的陷阱中。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做一个没有情感、没有追求或是不知好坏的人。我们可以去追逐自己所认为的幸福。当我们接触或获得美好的事物时,我们可以欣然去享受这份愉快的感受,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份愉快并不是永恒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也会慢慢消失。如果我们能带着一颗无常的心态去接受,想想看,我们的烦恼还会持续多久呢?
我们喜欢愉悦的好感受,讨厌与之相反的坏感受,对于不好不坏的感受则视若惘然。当愉悦的感受消失时,于是一种“失去”的新感受便产生了,这就是我们“讨厌”、“难过”的坏情绪。
如果我们不能去接受这种无常的自然现象,那么悲伤、苦的感受,就自然被我们制造出来。
当我们又接触或获得了一个新的、美好的事物时,或者是久违的幸福失而复得时,我们欢欣雀跃,但接着这些事物又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消失于无常中,于是痛苦、伤感的情绪又出现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就是这样在我们的生命中反复上演。
我们执着于自己所谓的好,希望它会一直存在保持不变,然而我们忽略了世间一切都是流动变化的,都是无常的现象。
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都是依据自身的感受在行事,进而来诠释眼前的世界。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舒服,做什么都感到得心应手。对此,我们往往认为,这些好的感觉都是外在环境所带来的。当心情差的时候,一切又都变得乱七八糟,仿佛所有事物都在和自己作对,于是我们又会把这种糟糕的心情,视为是外部环境造成的。
我们就是这样,依据自己的感受看待眼前的一切,并且还把它视为是真的。然而,我们往往并不清楚,“事物或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不是它本身具有意义,而是我们过去经验的投射。
举个例子来说,你如何看待“棺材”呢?你对此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你会觉得很晦气,害怕和紧张等复杂的情绪会一下子被撩起。没错,在传统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棺材”都会有相同的感受。
为什么你会害怕棺材?我想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一听就感觉晦气和让人害怕的问题。当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时候,你也许会说:棺材是用来装死人的,所以会害怕。但奇怪的是,我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害怕死人呢?俗话说,“人死如灯灭”,死人会对活人有什么伤害呢?假如说害怕的话,那应该是活人才可怕,因为活人才会有所作为。
接着你也许又会说:因为想到自己会死,所以就会感到害怕。的确如此,也就是说棺材让你联想到了自己会死,所以你会害怕,这是一种原因。但还有另外一种原因也许你会忽略,那就是死人又会让你联想到鬼魂,所以,你会感到害怕。尽管在理性层面上,我们不相信这个世上有鬼,但是在潜意识里,却一直有这种阴影。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在鬼魂灵异故事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设想一下,如果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身边的长者或是影视媒体给我们讲述的“鬼”,像天使一样美丽、可敬、慈爱的话,那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不会对衣柜感到害怕,却会对棺材感到害怕。从本质上来说,衣柜和棺材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木料加工而成的木盒子,只因人对它们的使用不同,结果导致了我们不同的感受。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即便把他放在棺材旁边,他也不会害怕,也许他还会玩得很开心。长大以后,他懂得了害怕,便也会对棺材产生晦气的感受。
你可曾听过在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那里的人死之后,是不进行土葬的,而是天葬。所谓的天葬就是,把尸体架起来,让老鹰或是秃鹫把尸体吃掉。听上去你可能觉得很残忍,但这就是他们的习俗。他们讲究的是,人死后也要回归自然。想象一下,如果在这些民族的帐篷里,放一口棺材的话,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感到惊恐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所谓的棺材对他们而言,让他们想到的不过就是一个装东西的木箱子,他们只是有一种好奇的感受罢了。
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对事物的一切感受,并非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意义,而是我们内在的观念。就拿棺材来说,导致我们恐惧、害怕等情绪的并不是这个木头箱子本身的意义。与其说棺材让我们感到害怕,不如说是我们所学到的对这个木头箱子的观念,让我们感到害怕。确切来讲,恐惧、害怕、烦恼等情绪都是我们学来的,其他让我们感到幸福、愉快等等的情绪也是一样,它们都只是我们内在的观念、看法导致的。
情绪来自我们的看法
任何人、事及现象本身不会真正伤害到我们,真正伤害到我们的是这些状况的背后,我们所解读的那个意义。
假设一天早晨,你正在办公室认真专注地工作,这时,你的领导走过来,把你莫名其妙地批评一顿,甚至是威胁恐吓。他在对你胡乱指责一通之后就拂袖而去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你一定会非常愤怒,恨不得骂他祖宗十八代。在随后一整天里,你可能都会笼罩在这股情绪中无法释怀。而另一方面,你可能又会因自己没胆反击对方而自责。但究其根本,是你无法接受自己被伤害这个自我内化的事实。
从情绪的特性来说,如果一种情绪没有被及时合理处理掉的话,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时间只会把它掩藏起来,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类似或有所关联的情景时,掩藏的情绪就会像一瓶被晃动的汽水,瓶盖被拧开的刹那,气体就会跟着饮料喷涌而出。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瓶盖被打开了这件事情,而是那个被晃动的汽水本身含有碳酸的成分。正如生活中令我们产生恼怒不愉快的情绪,究其根本,不是那个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早已被划伤的心灵。
你莫名其妙地被领导一顿痛批之后,隔天早晨,你发现你的同事A君也无缘无故地遭到这个领导痛批。对此,你心中的怒火可能会被再次掀起。你也许会认为这个人简直就像个疯狗,到处咬人。你除了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外,还要再次诅咒他祖宗十八代,以泄你心头之恨。但如果没过几天,你得知你所痛恨的这个领导,正是在那两天婚姻破裂,而且孩子也被判给对方。
试想一下,当你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你又会是什么感受呢?我想你的愤怒情绪一下子就消散了很多。或许你还会存在一点情绪,但我想,这已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甚至还会升起同情之心。因此,你更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想着有朝一日如何去报复对方,因为,你知道他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他那时内心无法宣泄的情绪而已,所以你不会再耿耿于怀。
一个有精神疾病的人对我们出言不逊,我们会宽恕他,因为他是没有清醒理智的。而如果一个表面上正常的人对我们这样,我们将恨之入骨。但事实上,只有被情绪控制的人,才会有这种不清醒、不理智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非健康或者说一种病态的行为呢。
我们会反复提到“看待问题的方式”,这并不是让我们凡事都要去宽恕、去容忍,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去重新选择看待问题的方式,并且可以站在更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现实发生的状况令我们悲伤绝望,并且已严重地阻碍了我们生命的进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死守着令自己感到痛苦的所谓看法和感受呢?要知道,我们的看法和感受也仅仅不过是由过去的世俗经验所构建的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只要是有助于我们内心平静和具有建设性的,那就是真实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习惯性思维所导致的扭曲的观念。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环境和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重新调整期待
如果一种情绪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是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那我们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某种期待。
我们不能和自己的身心去斗,这只会把自己搞得更加糟糕。事实上,我们的身心一直以来都在竭尽所能地为我们工作。然而,当身体或心理出现状况时,一定说明我们的某种期待,超过了自己所能承受的程度。所以不管我们是多么懂得控制,或是意志力有多么强大,当出现问题时,意味着我们必须有所改变。
我们可以有任何的期待,并且也可以去实现它,但如果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到痛苦,健康也出现了问题,你还要继续坚持原来的那种期待吗?期待的背后不外乎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和快乐,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首先透支了当下所拥有的喜悦和健康,即便最后你实现了那个期待,那么你的满足和喜悦又是什么?
重新调整期待不代表去做一个失败者,或是意志不够坚强,只是我们要学会遵从自然的规律。想象一下,原来的期待没有达成的话,又会怎样呢?我们会变成另一个样子吗?无法正常生活了吗?还是会死呢?都不会。这都只是我们的一种扭曲的想法。事实上,如果一种期待给我们带来诸多困扰的话,一定说明这个期待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这种期待的话,我们就会很辛苦。
我们的期待会映射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各种关系中,如果我们对某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束缚。即便是自己的爱人或孩子,对这些最亲的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期待强加于他们。要知道这样是在压迫别人,就像别人在期待你要怎么样的时候,你会有被压迫的感受。
不要以为别人没有满足你的期待,就是不尊重你或是不关心你的表现。如果别人一味地满足你的期待,也许你暂时会获得满足,但是给对方带来的一定是自我的压抑,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待遇。“尊重”和“关心”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一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你自己曾经多少次委曲求全地满足别人,已深感痛苦,如今又要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他人身上,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所谓“尊重”吗?让别人违背自己的意愿来满足我们的期待是一种控制,而控制终将导致对方和我们自己的焦虑。
我们必须要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期待,我们可以放下,可以调低,也可以转变。无论如何我们要明白:我负责我的期待,我的期待只是我的,别人没有义务和责任一定要满足我的期待。我期待他这样,这个是我对他的期待,他不一定跟我一样有这样的期待。我希望我的孩子做公务员,我希望我的爱人做这做那,我希望他或她怎么样,这些都是我对他人的期待。我们有权利坚持自己的期待,但同样他人也有权利贯彻他们自己的期待。
我们要明白,不是说我们为对方做了些什么,对方就一定有责任来满足我们的期待。你可以表达你的关心,但你的关心,不应成为对方满足你期待的必要条件,不应让对方把满足你的期待当作对你的回报。
别人可以有自己的期待,而我的期待是属于我自己的。如果一个人的期待不是他自己的,那么他也可以期待任何人来满足他,如果这样,是不是我就一定要满足他呢?假如很多人都对我有期待,而我也必须满足他们所有人,难以想象,那样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要对自己的期待负责,他人是没有义务和责任一定要满足我们的期待的。
另一方面,即使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如果这种期待超过了自己的负荷,或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情绪,那这种期待就是有问题的,也需要重新规划。要知道,能够给自己带来心安与和谐的期待才是健康的。
盲目追随他人,压抑了自己的本性
笔者从事心理咨询多年,许多来访者总是极力地想把自己打造成所谓完美的人物形象,在性格上、身材上、长相上、工作上,等等方面,他们对自己总是有太多的不满意。他们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要求自己。
在我的咨询个案中,有一位女学员认为自己性情率直、话多、大大咧咧都是非常不好的性格表现,会被别人认为没有心机、傻帽。她感到很痛苦,极力地想要改变这一切,于是给自己树立了改变的目标,她希望自己能有杨澜的干练、毕淑敏的亲和、林志玲的女人味……她认为,拥有这一切才是完美的——这个目标现实吗?
而且事实上,她所认为的这些完美形象,也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咨询的最后,她并没有成为她眼中的所谓“完美形象”,而是做回了“自己”,那时她才真正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在生活中,坚持这种完美心态的人普遍存在,这仿佛已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通病。从我们的祖父辈到父母再到身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文化都在宣扬这样一种盲目崇拜的思想,我们宁愿压抑自己的特质和梦想,也要努力地追求所谓的“好”、所谓的“对”、所谓的“完美”、所谓的“首善”,仿佛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认为符合了社会潮流,才是对的和好的,否则就是错误和不好的。
我们不光是以片面的、非黑即白的观念去看待自己,而且还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别人,要求别人。而对于现在的自己,我们从不欣赏,甚至是完全地不接纳。
“从众心理”更是让我们随风倒。就拿去超市购物来说吧,本来我们只是想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当看到某样东西被众多人围观购买或正在优惠促销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跟风去买,然而买回来的东西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有时候,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我们该买的东西没买,不该买的东西却买了一大堆。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个非常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就因为父母认为学音乐出人头地的机会太少,而被埋没了潜质。一个对女性服装具有独特研究的男性,就因为身边人总说这个行业不是男人该干的,而被迫放弃了自己设计师的梦想。只要我们稍微细心去看一下,你会发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扭曲的人生观完全压抑了我们的本性。
在工作中、在穿着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言行举止上,我们都在追随他人,而自己却被完全压抑了。
一旦一种行为表现遭到了否定,我们又开始追寻新的目标,再次改变自己,我们就是这样盲目地追随他人,盲目攀比,完全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而自己的生命本真,自己的梦想,完全被压抑了,这样的人生还是自己的吗?
盲目地追随他人,压抑自己的本性,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平静与喜悦的。
“自我”的形成
在天真稚嫩的孩提时代,身边的人就开始影响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听话懂事爸爸妈妈才会给你更多的爱……本来无忧无虑、充满好奇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就渐渐地布满了父母们世界观的烙印。为了博取父母的爱,我们学会要努力进步,要迎合父母的心意,这样才是好孩子,才会被接受和得到爱。伴随着成长,我们不但迎合父母,也开始迎合其他我们认为重要的人。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本来是没有任何禁令和危险的,只要父母不阻止,我们会在马路上玩耍,在泥巴地里嬉闹,甚至尝一尝大便的滋味。但是父母的教育,使我们学会了判断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的标准,我们“懂得”了谩骂别人、殴打别人、拒绝别人是不好的。我们“懂得”了表达愿望、要求别人是自私的……从父母那里我们学到了太多的标准和准则。
如果我们没有遵守这些准则或者没有达到这些标准,我们就会受到指责、拒绝、训斥甚至是打骂。
绝大多数父母常常对孩子这样说:“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你就是一个坏孩子,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也有许多父母会用类似这样的表达方式来教育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但是如果你……就……”就这样,我们幼小的心灵,无形地被灌输了一种观念,那就是:你所获得的爱,是有条件的。这让我们相信:“如果我做了别人认为是不好的事情,或者是对不起别人的事,那我就成坏人了,我必须为此而感到自责和羞耻。要想别人喜欢我,那我就必须做让别人满意开心的事。”
成长中,父母教给我们很多很多观念。这其中有很多观念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如“过马路,左右看”,“不要偷东西”,等等。还有许多其他的观念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相信陌生人”、“男人要坚强”、“女人要文静”、“社会是现实残酷的,是弱肉强食的”、“求人不如求己”——这些观念对于已经成年的我们,还是“有益”的吗?这两种观念在父母们的强化下,已经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内化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信念,所谓的“自我”也就这样被塑造出来。
受这些观念的影响,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也许人际关系不好,常感到被孤立;也许情感压抑,经常出现莫名的抑郁或是暴躁不安;也许悲观厌世,对周遭环境感到厌恶或恐慌;也许……
对于男人来说,“男人”只是一个生物性的性别分类,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如果小时候常被灌输“男人要坚强,要顶天立地,不能流泪”等观念,很可能成年后的你就成为一个过分压抑情绪不懂得表达情感的人。
对于女人来说,“女人”也只是一个生物性的性别分类,同样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如果在小时候常被灌输“女孩要文静,少说话,不要乱跑”等观念,有可能成年后的你成了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喜欢运动的人。也许你具备一个优秀运动员的特质,你可能也很喜欢某项运动,但是潜意识里仿佛总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你:“这不属于你,女孩子不该有这种喜好,还是乖乖守好你的本分吧。”
我们习惯了去察言观色,习惯了去感觉、去想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一旦有人对我们不认同或是批评,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因为这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够好”。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们不惜违背自己的心意,像个小旗手一样迎来迎去。尽管有时让他人满意了,但那是违背自己心意的结果,付出了失去心灵自由的代价。更为糟糕的是,每一次这样做都是对“自我压抑”和“自己不够好”的强化。如果我们懂得爱自己,接纳自己,我们便不会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或他人的接受对自己百般奴役。
这种模式代代传承,我们从降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待到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又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复制给孩子。家族模式的这种代代传承,造成了我们和父母相似的性格,于是我们对自己的“性格”得出了这种结论:“噢,没有办法,这是遗传。”
尽管我们是多么不喜欢自己的性格,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观念在心里已经根深蒂固,让我们力不从心。看看生活中我们有多么的不接纳自己,我们总是在抱怨、自责、批评、攻击、焦虑、仇恨……似乎不这样的话,我将不再是我。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的错,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轨迹里,没有学习过如何接纳自己、爱自己,这一点,了解一下我们父母的成长模式就知道了。
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指出:儿童期间的成长经验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
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对刚出生的两只猴子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喂养,第一只是用棉花做的母猴给它喂奶,而另一只是用钢丝做的母猴进行喂奶。结果发现,棉花做的母猴喂养的猴子性情温和、友善,而钢丝做的母猴喂养的猴子性情暴躁不安,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心理学家们从一系列类似这样的实验中,得出结论:从出生到童年,这期间与父母的互动关系,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影响是直接性的。
很多人会认定性格是天生的,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且是无法改变的。坚持这种观念的人,其实大部分是无法主宰自己的人。
科学研究多次验证,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仅仅提供了性格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而环境因素像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是将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发展存在的可能性塑造为现实。简单来说,环境因素才是性格形成的直接塑造者。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性格特征及社会关系、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民族风俗、道德价值体系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性格特征、价值观构成直接影响,这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我们刚出生时心灵是透明的,完全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像是这张白纸的描绘者。在我们的心中,父母是绝对的权威,也是自己绝对的信任对象。父母在这张白纸上写什么,我们的性格就会是什么样的。
从父母那,我们学到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父母说那是黑色,我们就会认为是黑色。甚至父母欺骗我们说碗是桶的话,我们也会毫不怀疑。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把他们的心灵地图如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喜怒哀乐等情绪,逐渐地绘制在我们这张白纸上。于是我们学会了依照这张绘制好的地图,去认知人生、社会及事物。
所谓现在的“自我”,有哪一点不是过去经验和观念的累积呢?然而,只要我们愿意,任何限制我们的部分,我们都可以改变。我们只要持续坚定地去认同正面、和谐的新思想,我们的潜意识自会帮助我们完成剩下的工作。
我们的镜中人生
眼前的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一面镜子,我们以为自己看到、感受到的就是真实的,然而,我们不知道这些都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投射,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内在的剧情。可以说你眼前的世界仅仅是你内在世界的一个缩影而已,整个世界的样子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身边的环境就像是我们眼前的镜子,一切都是我们的“倒影”而已。
这听起来好像很荒唐,但却是事实。我们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回旋镖,在高空划过之后,总是会返回投掷者手中。你给出的是爱,你就会收回爱;你给出的是友善,你就会收回友善。反之,像攻击、恐惧、不安等,都是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反射出我们当下的人生。所有我们生命中的喜乐和痛苦,都是我们内在的思想造成的。
你现在的人生状况是怎样的?
是疾病、贫穷、失业、恐惧、怨恨、抑郁还是孤独?我们也许还能列举很多,但这一切绝不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检查一下你内心的思想,这就是“给”与“收”的关系,你给出的是什么,最终都会返回到你自身。事实上,在你给出的那一刻,你的内心同时就已经收到了。
不管我们如何解释眼前的世界,这都只是表达了一种看法,而与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无关。我们可以坚持用原有的眼光来看待事情,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选择以另一种眼光重新看待,这样,对你而言,当前的境遇将会出现新的色彩。如果你固执己见,不肯放弃旧有的看法,你就被自己的看法所左右,不能自拔——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很多时候,不要被感受所欺骗,它也仅仅是我们所持看法的一个产物而已。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着外面的世界,所看到的其实都是我们眼镜片的颜色!
在“禅机佛理”中有一则非常经典的故事:
一天,苏东坡到金山寺去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深感身心通畅,于是就问佛印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像什么?”禅师眼皮也没抬一下就说道:“好庄严,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佛印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仿佛也很高兴。
禅师被自己比喻为牛粪,竟然无以为答,苏东坡得意极了。消息传到了他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禅师的?”苏东坡如实述说了一遍。
苏小妹天资超人,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牛粪,所以看禅师才像牛粪!”
这就是禅机所指的“镜中人生”的道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内在世界的投射。
如果我们常常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当下的心态和状况,知道当下这个时刻原本的情绪感受和客观的情况,而不是预先或事后“知道”,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活在看法里,而是活在当下的事实里。因此,每一刻我们都是自由的,而不是受困于本身无意义的看法里。
在生命的进展中,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了什么,事实上,无论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都只不过是头脑里过去概念和经验的累积。每一刻我们都在不自主地凭过去的经验好坏来判断“当前”。确切地说,我们当下的感受和想法,都是过去的轮转,过去支配着现在和未来,我们很少活在当下的时刻。
当我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诠释当下的事实时,当下的真实就已经丢失了,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完全是过去经验的加工。我们过去的经验、分别、概念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不管你看到的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对的还是错的、美的还是丑的、敌意的还是友善的,都是一种经验的划分。你的分辨仅仅是为了维护头脑关于“自我”的虚幻满足而已。从自然存在的层面来说,这一切都与事实无关,因为,事实本身没有好坏,更没有意义。现实存在的意义,不过是我们所选择的一种思想所赋予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以正面和建设性的思想重新去看呢?
如果你无法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眼前的事情,也没有关系,不要强迫自己,你仍然能做到不去选择,不去判断,放下头脑的一切思考。你只需保持觉察,持续去觉察你的起心动念及所思所感,慢慢地,圆满的生命之爱就会呈现给你答案。
透过别人,我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平安负责,因为我们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都是出自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在的人或现象,似乎影响了我们的喜乐忧愁,倘若你坚持认为他人或外在环境是造成你内心混乱的原因,那么今天请你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信念,这将意味着你完全有能力改变你的生命现状。当然,你可以继续坚持过去的看法,这是你的自由,但如果不对你现在的心态有所调整的话,你便不可能感到好过一点,你还要坚持吗?
对自己的平安负责,这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因为这本来就是世间的真相。它让我们看到,我们内心的混乱,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扭曲的心灵所呈现出来的假象。
我们的成长中,我们的父母、身边的人还有这个社会都在反复告诉我们:我们“要的”在外边。爱、认同、荣誉、价值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努力和奋斗去争取的。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在,而且是与生俱来的。从你降生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在,不会因你身体残缺或是做错了什么而有所缺失。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这种本性在成长中被世俗颠倒了,学到的是向外寻求满足,对自己出现的问题也习惯性地怪罪他人。我们不断地向外界寻求爱和宽恕,但最终我们都遭受失望的打击,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的内在。
我们本来就是圆满的人,本不需要依靠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来生活,也不需要依靠他人喜欢、给予或公平对待,我才能得到自信和快乐。因为这一切就在我们的内在,在我们的心中。要知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镜子的投射过程。
你不必为自己没有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懊悔,也不必刻意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或是压抑自己,当然你也不必为别人没有认同你而生气。事实上,你无法让身边的人都满意、都喜欢你,因为每个人的内心经验都是不同的。确切地说,他人的内心经验决定了你在他心中的形象,你本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别人喜不喜欢你与你好不好,没有一点关系。同样,你如果为他人对你的否定或批判而感到愤怒,也是由你内心的经验所产生的,这也和对方没有关系。
唯一的关系,那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你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你对自己的看法常常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看法。
外在环境仿佛就是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你讨厌某个人,你可能会找到这个人很多缺点,你也许会说这个人自私、傲慢、虚伪或者是丑陋。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让一百个人对这个人做出评价,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你能说你的感受才是唯一的真实,而他人的感受都是错觉吗?事实上你知道这个道理,但你不愿轻易改变。不过有一点你也许不清楚,你讨厌这个人,与这个人本身也是无关的,而是与你内心的感受和经验有关,而他只不过是勾引出你所讨厌的那个经验而已。
可能很久以前,这种经验就已经种在你的心中,只不过这个人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你的感受。而你对这个人的感受,完全是你内在的投射。这一点也许令你很难接受:我讨厌某人或是认为他不够好,竟然是我内在有那个不够好的“我”。同样,我喜欢某个人也是一样的内心投射过程。
从人内心的实相来说,你对人和外在环境的看法及感受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过程。无论是讨厌喜欢,是悲伤喜悦,还是自责、焦虑、愤怒、恐惧……所有的内心感受,无一例外都是源于你内心经验的呈现。你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
这好像很残酷,但这绝不是为了证明你是一个不好的人,让你以此来责备或是惩罚自己,而是让你看到这个实相。当你看到这个实相时,你内心宽恕的大门便已敞开,所有的纠结与痛苦便会慢慢消融,而“爱”自然就会由内而发,你的内心就会慢慢安定下来。
我们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会是一个不够好,没有价值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会失去爱,会孤独,这是根本的真相。不幸的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爱不在外面,它就在我们内在。我们学到的是先向外看,再来反观自己,借由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来衡量自己的好坏。
似乎别人看不起我或是不认同我,我就是一个不够好、失败的人。这令我们无法接受。于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喜爱,我们不惜放下自己的意愿,像橡皮泥一样,被捏来捏去,不断改变自己的形状去迎合别人,可我们收获的却是怀疑、自责、恐惧和不安。这个过程中,橡皮泥的水分不断消耗,直到干涸,完全变得僵硬。但最后还是会有不喜欢我们的人。因此,在这个当下,请停止一切压迫自己、迎合他人的行为,因为你早已是圆满的存在,无须任何人的评价与衡量。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对于我们生命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怪罪他人的境况中,而是自己承担起责任。一切的问题最终都要由我们自己来解决,别人不是为了对你的生命负责而活。所以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浪费在改变外在的人或环境上,那只会不断地把我们的生命推向烦恼的深渊。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从接纳自己当下的状况开始,这也是我们爱自己的基本前提。不管外在境况是怎样,要明白的是,一切都只不过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罢了。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当下的状况,烦恼就会接连不断,要知道抗拒永远无法让我们内心获得安宁。我们所抗拒的仍然是外在的人或环境,这只是在重复过去的模式,无法让我们获得成长。
不要以为接纳自己当下的状况就是安于现状,就是让我们不思进取或是坐吃山空。事实上,当你开始用心去接纳自己的时候,改变已经发生。就在那个当下,你的心开始恢复安宁,而其他部分的改变也自然会在机缘成熟之时发生。对于当下而言,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接纳,接纳当下的状况,不管是好还是坏,一律平等地接受。
悲伤时,你就接受这种悲伤,不去抗拒它。恐惧时,你也就接受这种恐惧,不去抗拒它。所有让你感到不安的情绪不要差别对待,就是去纯粹地接受它,不抗拒。如此一来,所有的不愉快自然会在无常法则中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就是和谐与安宁,就像乌云尽管有时会遮住太阳,但终将会被阳光驱散,之后就是万里晴空。
我们需要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应该这样”、“必须那样”,只关注当下的状态就已足够。人的生命本是自由、无所局限的,但这一切都只是从当下开始。不要总是觉得生命还有所欠缺或是不圆满,事实上,我们内心的圆满与和谐,是从不会附加任何条件的。真正让我们感到欠缺或是不圆满的是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过去形成的旧思想在迷惑我们而已。而这种思想本身也只不过是我们所选择的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我们不清楚所坚持的这种思想背后掩藏的,其实就是一种恐惧或者说贪求。
不管我们如何折腾,需要进一步看到的是,在恐惧或贪求的背后,根本就是为了寻求更多的“爱”。我们一直认为爱在外部,是有条件的,但事实是,它一直就在我们内心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完全是无条件的。
正是因为我们内在有爱,所以我们才会拼尽脑汁地去寻求,只不过我们找错了方向,把爱投射到了外在条件上——这话听上去有点奇怪,但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内在没有爱的话,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才是爱呢?又为什么想方设法去改变外部的人或环境,来满足自己被爱的欲望呢?这一切只因我们内在早已存在那份爱。其实爱不早已在我们心中吗?只是我们把本来就具有的爱打上了种种包装罢了。
我们需要看清这个真相:所有恐惧或贪求的背后都是一种对爱的诉求。当我们不断地带着这份觉知,去体察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再那么茫然失措。我们会发现,越是能看清恐惧或贪求,就越不受它们控制。
要清楚,我们无法通过改变世界、改变他人,来满足自己,这个世界不只有我,也有他,还有无数的“他”。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话,整个世界将一片混乱。每个人的责任不是为他人而活,别人没有义务和责任来满足你的期待。即便是你的至亲爱人也不应为你负责。你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通过改变世界和他人来满足我们自己,我们能够改变对世界、对他人甚至是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选择以爱的眼光来代替恐惧的眼光,重新去感知这个世界。这不是在颠倒是非黑白,也不是在自欺欺人,而是以真相、大爱、客观的方式去观看。
也许你无法完全做到用爱的眼光看待一切,没有关系,这毕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愿望,并尽力去做,我们就会发现生命在不断绽放精彩。
生活中,也许你还是会常常焦虑、抑郁、恐惧、愤怒或仇恨,不管是哪种糟糕的情绪,要知道,这些情绪的根本,都是来自我们过去内心经验的诠释。能够真正处理这些情绪的办法,不是逃避,不是压抑,不是自责,更不是讨伐别人,而是“接受”自己当下的情绪,这即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