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和下一回都是特别有名的章节,讲的却是非常简单地故事。
一开始说的是在长安这个大都市里,有两个贤人,都是因为落榜而只能靠打渔和砍柴谋生的贫苦百姓。
闲来无事,在一起用诗词的方式论述是你的山青还是我的水秀,在要回家的时候,两人因为最后道别的话吵了起来,引出一个让他每次送去金色鲤,就给他传课的卖卦先生,
两人在清河的对话就让河底的虾兵听到了,报告龙王之后,龙王很担忧。
于是,化作人形,前去找那个算卦的。
这个算卦的袁守诚可了不得,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他象征着能够知道天机,也就是政策颁布的人,而且他知道得非常准确。
如果要是在现在,那就是躺着也是亿万富翁啊!
算卦的袁守诚与他打赌,下雨。
龙王以为下雨不下雨是自己操控的,却没有想过自己也只是组织中的成员罢了,一定是得对上级负责任的。就更不用说,他还要对这个职业负责,你可能是为了这个职业而生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觉得这个职业中的事物是你谋求私利可以利用的筹码。”
为了赌一口气,而擅自妄为,不顾领导的严格要求。
反应了我们中国人过多的相信人治,总是想依靠一个人的力量面面俱到,也是由上而下的体制存在问题。
那么每个单位或者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又不能互相妥协,总是想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打击对方,最后资源不如对方的人,往往心有不甘,就公器私用,
说明传统观念中,人们不仅仅像我以前说过的,将自己人当成自己,还将所有自己可以控制的一切都当成自己。人们根本意识不到什么是自我的边界。
后来的龙王求唐太宗的事情,也是这样。
唐太宗以为魏征是他的臣子,就该所有行为都听他的,所以满不在乎。
于是,承诺龙王可以办到。
结果呢,尽管你想方设法将他留下,这件事是想说你虽然掌控得了一个人的行动自由,但是他仍然在你控制之外的梦里将龙王杀掉。
搞得龙王反而恨的是唐太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关系那样复杂?因为人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非常大,包括了所有身边的人
第一个故事是说把自己觉得可控制的职务当做自己的私利的妄念,第二个故事是说把自己觉得可控制的人当做自己的私利。
为什么不直接如很多译文中一样写唐僧的故事,还要在这里加上唐太宗与泾河龙王的纠葛。
在全书中,它们是为了从天上神仙,地上妖怪的志怪情节,转接到地上那些打渔或者砍柴的平常人与地上的君王,让人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最主要的是写由于体制缺陷,以及背后的观念问题所造成的诸多问题。
当许多潜在规则就在你眼皮底下发生,你看起来是掌权者,或者是决策者,以为你可以依靠权力而无所不能的时候,往往也是你越来越感觉疲惫,与局限的时候,尤其是你遇上你以为可以轻易解决问题,结果却是你根本插不进手,改变不了结局。
西游记中,看似是师徒四人,其实是玄奘一个人而已。唐僧代表着玄奘的理智与不到天竺不回头的信念,孙悟空代表着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诸多能力与手段,猪悟能代表着他遇到困难的惰性与遇到难关就想往回退的懦弱,沙悟净代表着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耐心与执着。
当一个人从妄想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无数的妄念,就觉得可以解决无数困难的幼稚想法遇到挫折,决定想做一件大事的时候,首先你应该意识到局限,
这也是人与仙佛不一样在哪里?仙佛想的是我怎样宣扬自己的思想与,人想的是如何解决现实困境?
要想解决问题,不能像仙佛那样毫无顾忌地相信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而是分而划之,靠意志与信念,能力,手段,以及经验与冷静。
“今天有何要问?”
“我想问的是,我们家有个古董不知道什么年份的?我想问问您?”一个文静的女孩向我问道。
她叫秦玲,是这家医院的护士,由于平常接触得比较多,就和刘大可熟络了。
“你这丫头,当我是百晓生啊,什么都懂?术业有专攻,我只是对观念,性格,思想,教育,文学,社会问题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感兴趣罢了,也不能算懂,或者想得更深入一点而已。你问我古董,那跟问外星人差不多?”
“哦,观念是啥啊?”
“观其实就是看的意思,观念是每个人如何看这个世界,看人类自身,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或者,人如何看某种情感的;它是一种思维定势,比如你的爱情观等。”
“难道就是看法?”
“有点相似,但不尽相同,看法,只是纯粹的怎么看一件事;观念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最终有一个相对恒定的认识,而这个认识又往往是与周围人互动之后的普遍认识。”
“噢!也是思想上的。”
“恩。”刘大可想了想继续说道,“我们生长的双眼用来做什么?其实是用来给大脑反馈信息的,如果你的大脑迟钝,不会处理信息,那么你再看多少美丽的风景也是白搭,它们都只能如云雾一般,虽然暂时萦绕你的双眼,但是它们一眨眼的时间就会轻而易举地散去;没有沉淀就已烟消云散,等于没有看过。
这也是我以前出去旅游和开悟之后出去旅游的感观之千差万别。也就是不管你看这个事物之前,到底有没有目的,看完之后,都要在脑海中沉淀,留下你觉得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将之描绘出来,再加上一丁点自己的感想,这就是我逐渐充实自己思想的一个途径。”
“何为开悟啊?”
“开悟,就是我们破除了迷执,见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也就是一下子有些一直不明白的事情,自己突然想明白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感觉很好啊,很美妙,那么怎样才能开悟呢?”
“那就不美妙了,大部分人都是在茫茫黑暗中苦苦思索人生路,而没有找到任何出路的人,才有可能遇到一个突然什么都明确了的契机,就像一个人架船在茫茫无边的海洋中,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突然发现有灯塔出现,这个人自然会有一种明悟,路只是一种两点一线的连接罢了。”
“居然这么难啊?我才不想那些什么路不路的呢?不过,我也会开悟的。”玲玲沾沾自喜地说。
“哦?你这么有信心?”刘大可疑惑地道。
“我的开悟是在茫茫人海中找那个我的真命天子,苦苦找不到的时候,可能突然就遇到了。”
“你真会想,不过,有一些偏差,就是可能你那个真命天子一直都在你身边,你是想明白了,而不是遇到就可以解决问题,一定是想了之后的结果,而不是路遇的感觉对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好,今天就到这里。”
刘大可回到家里,又打开电脑,开始他充实自己的第二个途径,就是听网上视频上那些大师们将他们的所得讲出来,然后将他们讲的,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他将之称为转述,就像那些在课堂上授课的老师一样,并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罢了。
其实,他还有第三个途径,就是通过与周边人们的交谈中,试着分析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这样的方法,将自己思考过后说出的诸多想法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就像课堂笔记一样是加深印象的法子。
就是这三个途径,让他从此生活变得无比丰富,就像时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管现实中依然孤独如初。得到知识的满足感让他非常欣喜,尽管这种欣喜只能自己独享,而不能与人分享。
因为周边人对他说的皆不感兴趣,并不止一次地说他非常幼稚,想的皆是现实中用不到的空谈,或者与你无关的,或者无法实现的。
他的回应是,如果因为我的想法幼稚,就可以不去想;难道就永远让它幼稚下去?正因为我明白自己的局限,与片面,才要更加努力地想把它完善。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你想那么多,干嘛?糊里糊涂的生活不也很好吗?
刘大可知道大部分人的糊里糊涂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幸福,因为幸福如瓷器,经不起过多得考究,过多得思量,人只有在生活中不那么斤斤计较,才有可能幸福。
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一种良药,可以包治百病,可以渡尽一切苦厄,所以并不是糊里糊涂就能让每个人幸福的,尤其是刘大可这样天生就爱思考的人,他几乎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发呆,要不,就不停地运转思想,或者锻炼身体,要不就直接睡去,即使睡觉也会多梦的人。
这样的人,你让他糊里糊涂,他做不到。
事实上,从小长大,刘大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也不是没有对这个世界有几分感知,而是过于零碎的杂谈,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那时候认为的思想几乎所有的都只不过是围绕自己感观的一些浅薄认识罢了。
可是,他从未感觉到过幸福,而且并不明白是因为什么?虽然也有很多对幸福的追求与感悟,但是幸福对他的感觉却总是隔着一重重难以逾越的山峦,从来都不曾因为他对幸福的希冀,或者模仿别人达到幸福的方式,就可以轻易幸福的。
他一直觉得可能幸福与自己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没有对简简单单就可以幸福的幻想死心。
直到去外地打工,碰壁归来,他对这个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终于开悟,明白了自己的局限,破除了那种模仿别人的迷执,找到了自己的路,见到了自己人生的真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