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手工艺文化
22970000000047

第47章 传统手艺杂项(3)

宣纸是写字绘画的一种专用纸,也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首选纸,因产于宣州府(今安徽泾县),故称宣纸。宣纸起源于唐代,在唐代还被列为“贡纸”。

关于宣纸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宣州有个造纸的工匠叫孔丹,他的老师去世后,留传给他一幅画像。他精心地收藏着画像,但没过多久,这幅画像就变了颜色,而且还长了许多霉斑。孔丹对此十分难过,发誓要创造出一种不变色、不长霉、不老化的纸。虽然多次试验,终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办事路过一条小山沟,看到有青檀树倒在水中,因长时间的浸泡,有的树皮已腐烂,露出了细长的纤维,但颜色却很洁白。孔丹想:是否可用此纤维试制作纸呢?经过多次试验,多次的失败、钻研,最终制出了一种洁白如玉的纸,这便是宣纸。

最早的宣纸用料以青檀树皮纤维为主要原料。青檀树,落叶乔木,木质坚硬,是我国的特产树。这种树最高可达20米,径围最大为1.7米。青檀有一特性,当长到一定年头时,树皮便会自然裂开、掉落。于是它的树皮,成为献身于人类文化事业的天生佳品。檀树遍及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尤以安徽的泾县、宣城等地最多。

宋、元以后又用桑、麻、竹、楮等十余种原料为宣纸的用料。制出的宣纸质地细密、柔软坚韧、颜色洁白、吸墨均匀、不腐不蛀、不怕水浸日晒、久存不变色。在书画中能够表现出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能使画面别开生趣,

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酷爱书画,上行下效,使宣纸需求量大增,更使宣州等地的造纸业一片兴旺。到了清代,宣纸又远销到欧洲,还荣获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等,享誉世界。

郭沫若先生对宣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还是字画装裱的重要用纸。它不仅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更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二、制作工艺

(一)宣纸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熟宣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而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宣纸品种有60多种。根据配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特净类、棉科类和净皮类。每一大类又按尺码不同,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匹、丈二、丈六和特大幅。另外还分单宣、单夹宣、双夹宣、三层夹宣等。

(二)宣纸原料

宣纸的选料与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至宋、元代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三)制作过程

宣纸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为十八道,如果细分,则可超过百道,。其中有保密工序,不为外人所知。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人胶,即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经过充分搅匀后,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第七节 白皮纸:原生态纭无污染

白皮纸在苗族文化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譬如苗绣,必先剪纸,用的就是白皮纸。再如银饰,需要包装,用的也是白皮纸。据说:苗族盛装只有用白皮纸包裹保存才不至于生虫。而在苗族节日中,更要用白皮纸剪裁各种据称具有“灵性”的吉祥物、避邪物。有人说,如果没有白皮纸,苗文化将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一、历史渊源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先民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而利用树皮为原料造纸,在我国更有着悠久历史,早在《后汉书·蔡伦传》中已经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记载。

丹寨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佩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接都匀市,清代属都匀府管辖,原置八寨厅,后易名为八寨县,今称丹寨县。这里地处苗岭山脉的雷公山支脉,县境内不仅有充足的水利资源,为造纸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满山遍野生长的构树,为生产白皮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贵州省丹寨县白皮纸主要产于该县的石桥堡。石桥堡位于县北部,是深山中的一个谷地,沅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南皋河流经村旁,使石桥堡依山傍水,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石桥堡有抄纸槽八十余家,他们用河水浸沤皮麻,浆灰洗料,在岸边山崖下或天然岩洞里设槽抄纸。这里除了纸焙房外,没有作坊,更没有厂房,几道工序几乎都是手工完成的。

丹寨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苗族占全县人口的70%。在石桥堡的80多家槽户中,苗族槽户就有40多户,占60%以上,苗汉两族人民在长期的造纸生产中相互观摩,共同改进造纸工艺,使石桥堡的造纸技术独具特色。但从总的工艺来讲,它又保持了祖国古代生产皮纸的传统。

二、制作工艺

(一)造纸原料

丹寨县石桥堡造白皮纸的原料是构皮麻,不添加其他材料。构皮麻是对构树皮的俗称。

构树皮在当地每年都可砍伐采集,但以每年三至五月采集的构皮质量最好。砍伐后即可取皮麻。取皮的方法很简便,选用明火灼热构枝至30℃——40℃,约烤十分钟,即可在根部用手一拉,将构皮剥脱。随后用刮刀去掉外硬皮,将初步加工的构皮麻晒干即可备用。

在制白皮纸的过程中,还需要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这里称它为滑药。能够做滑药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岩杉树根、野棉花根、弥猴桃藤、沿树、糯叶等。但主要使用的还是岩杉树根。这种植物在石桥堡的山坡上就有生长的,而且也很丰富,一般都是现采现用。

(二)造纸工具

1.纸甑

纸甑的灶是竖穴灶,灶膛上架一口径1.2米、深0.6米的铁锅,锅上用木棍结成纵横交错的篦子,四周围以木板成甑桶,桶高1.65米,上口直径1.65米,呈上宽下窄的圆柱形,加固甑桶不用竹索或铅丝,而是在甑桶四周用鹅卵石砌成厚30厘米的围墙。用围墙代替桶箍尚属少见,方法也较原始。

2.踏碓与水碓

碓料早期使用脚踏碓,后来改用水碓碓料。这里水利资源丰富,不仅河水可以利用,山泉也是很好的动力,筒式水车在这个地区普遍使用,并且很容易改装成水碓。水碓由水轮、曲柄轴、碓杆、碓石等部分组成。

3.洗料袋

由普通白布缝合而成,用布一丈三尺对折成袋。袋中放人料耙,料耙由圆形耙头和耙杆组成。它既可以洗涤混杂在皮料纤维里的杂质,又不使皮料纤维因洗涤流失。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件造纸工具。

4.纸焙

纸焙的制作很精致,先用竹片编成纸焙笼,成为纸焙的骨架。将两片纸焙笼搭成上窄下宽的堤形,然后用过滤的石灰膏加废纸桨麻筋及适量墨汁调匀,抹在竹纸笼上。纸焙的一端下部通向室外的灶膛,另一端接通烟道,纸焙内侧的底部用二层砖砌成防火墙。这种纸焙一般可连续使用七八年。

(三)古法制造白皮纸

1.水沤

将构皮麻10至12斤,束成捆,放入河水中浸泡,以达到天然脱胶的目的。夏季一般需浸泡48小时,冬季则需90小时。浸泡后用手揉洗,将构皮上的污物清洗掉。

2.浆灰.

将水沤后的构皮麻在石灰池内沾浆。浆灰的方法很简单,一人将水沤过的构皮麻递给站在石灰塘内的人,他将构皮沤入浓石灰浆里,另一人在石灰塘边把浆好的构皮麻提到石灰塘外。这道工序工人们都是徒手进行的,没有使用任何工具。

3.煮料

煮料的工具叫纸甑。将浓石灰沾过的构皮麻按原捆一层层地码人纸甑,一般每次可煮料1500斤,第一次蒸煮72小时,边蒸煮边添水,并使纸甑内保持100℃以上。蒸足72小时以后,将构皮麻从纸甑内取出,再放人淡石灰水中过一下,然后重新装入纸甑内,装纸甑时将原来上层的构皮麻放到下层,将原来下层的放到上层,以便使构皮麻都能均匀蒸透。第二次蒸煮只需24—36小时。这时构皮麻已由白变黄,由硬变软,变成了皮料。

4.河沤

将蒸好的皮料在河中浸沤。夏季一般需三天,冬季则需七天。在浸沤过程中每天需翻洗三次,使其洗掉石灰和其他杂质,使皮料由黄变白。最后榨去水分。

5.地灰蒸

地灰即柴火灰。将河沤好的皮料裹上地灰,放在纸甑内蒸煮24小时。

6.漂洗

用地灰蒸好的皮料放入河水中漂洗,洗去地灰杂质,这时皮料已经变得很白,成为非常柔软的皮料纤维。至此,天然脱胶、化学脱胶、漂白各道工序已全部完成。

7.选料

将皮料纤维榨出水分,进行手工挑选,拣出杂质,并把纤维撕细。

8.碓料

将选好的皮料纤维再进行一次扬洗,排尽杂质,然后放人土碓中捶打。将皮料纤维打烂,并使纤维软化。

9.袋洗

将碓打过的皮料纤维装入六尺长的布袋内再次清洗。清洗时在袋内放入一把五尺长的料耙,将袋口扎紧,料耙把手留在袋外,将料袋放人河水中,往复抽拉料耙,起到揉洗过滤作用。洗后将袋内纸浆挤成团,取出备用。

10.打槽

将一定量的纸浆放入纸槽,加水用槽杆将纸浆打散成棉絮状。

11.抄纸

在抄纸前先将岩杉根用碓打烂,加适量水制成滑药,按一定比例兑入纸槽,并将滑药与纸浆调匀。抄纸槽用木制成,抄纸使用抬帘。由两人协同操作,其中一人称提帘,由有经验的师傅担任,另一个叫帮帘,一般由徒弟担任。提帘、帮帘各站在纸槽的一端,面对面地把住抄纸架,将上好帘的抄纸架插入纸浆,反复抄洗两至三次,倒出剩余的浆水即可起帘。将抄出的湿纸从纸帘上放到垛架上。这样,每日可抄六七百张。

12.压纸

将每天抄好的湿纸放到压纸架上,上盖木板,压以重物,静置一夜,一般可榨出90%以上的水分。

13.晒纸

先将压纸架上的湿纸移到撕纸架上。晒纸时先沿着关头(即纸领)上的一角将湿纸揭下,用棕制晒纸刷扫贴在纸焙上。纸焙即火墙,墙温一般控制在40℃—60℃左右,将纸烤干。

14.揭纸

将烤干的纸从纸焙上揭下,按质量、数量规定折叠捆好,包装待销。

§§§第八节 桑皮纸:古老工艺趋湮灭

桑皮纸产于新疆,一度是造纸行业的主角,它结实而有韧性,常被用于印钱、制扇、书籍等等。随着工业化来临,这个传统的手工业制品成为另类,日渐湮灭,而新疆和田的一位老人——托乎提·巴克祖辈的手艺却代代相传,艰难维系到今天。因为托乎提·巴克老人已是新疆制造桑皮纸的最后一个人,因此被美国民俗生活艺术家称为“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

一、历史渊源

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记录着我国传统造纸工艺的历史,是人们了解古代纸文化的一个窗口。纸及造纸术传人西域后,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到于阗,对古代和田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新疆使用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桑皮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曾经的辉煌逐渐暗淡。

在古建筑中,装修最豪华的是清代的建筑,清代装修最豪华的是乾隆时期的建筑,而乾隆时期装修最豪华的便是故宫东北角的倦勤斋。倦勤斋是乾隆“退休”后做太上皇时为自己晚年娱乐而修建的一座殿宇,其间的奢华可想而知。在豪华的倦勤斋内,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绘满了图画,据专家考证,这些图画为乾隆时宫廷画师王幼学所绘,而王幼学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弟子。画面巨大、画工精美、中西合璧,这使得倦勤斋的通景画成为罕世珍品。通景画落定至今已经二百余年,通景画上的断裂已经随处可见。为修复倦勤斋,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捐赠了210万美元修复经费。其中通景画的修复费用大约占了其中的一半。为什么呢?因为修复的重点是画,难点也是画。据史书记载,当年为了建造倦勤斋,乾隆皇帝网罗了全国顶级的名匠和建筑材料。通景画所用背纸是乾隆时期的高丽纸,由桑树皮制成。

桑皮纸用途广泛,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由手工制作出来的桑皮纸又分为“生纸”和“熟纸”。“生纸”即未加工的黄纸,“熟纸”则是加工后变得洁白的纸张。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三、四等薄而软。

二、制作工艺

造桑皮纸的主要原料是桑树皮。和田桑蚕业发达,为桑皮纸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人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加入胡杨土碱。捞出煮熟的桑皮,放在一块长方形的簿石板上,匠人跪在石板前,在自己的双腿上盖一块布,然后举起一种柄短头长的木制榔头砸桑皮。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砸成泥饼后,放进一个半埋在地下的木桶内。接着,拿起一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伸进木桶里搅拌。桑皮浆被搅匀了,就将其中的渣滓用专用筛子过滤,再用一个大木瓢伸进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纸浆,然后将一种用来拦住纸浆的沙网状、大小40—50厘米的木制模具放在一个小水坑里。将纸浆倒在模具里,并用那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不停地搅动,使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待纸浆铺均匀后,再把模具平端出小水坑,放到阳光下照射。等纸浆在模具上晒干后,撕下来的就是一张地道的桑皮纸了。据说,每5公斤桑树枝可以剥出1公斤桑树皮,1公斤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

§§§第九节 端砚:哈气研墨名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