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081

第81章 水部(24)

小儿水痢形羸,不胜汤药。白石脂半两研粉,和白粥空肚食之。(《子母秘录》)小儿滑泄∶白龙丸∶白石脂、白龙骨等分。为末,水丸黍米大。每量大小,木瓜、紫苏汤下。(《全幼心鉴》)久泄久痢∶白石脂、干姜等分。研,百沸汤和面为稀糊搜之,并手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三十丸。(《斗门方》)儿脐汁出赤肿∶白石脂末熬温,扑之,日三度,勿揭动。(韦宙《独行方》)儿脐血出,多啼∶方同上。(寇氏《衍义》)粉滓面 ∶白石脂六两,白蔹十二两。为末。鸡子白和,夜涂旦洗。(《圣济录》)赤石脂气味:甘、酸、辛,大温,无毒。普曰∶赤符∶神农、雷公∶甘;黄帝、扁鹊∶无毒;李当之∶小寒。

之才曰∶畏芫花,恶大黄、松脂。

颂曰∶古人亦单服食,云发则心痛,饮热酒不解。用绵裹葱、豉,煮水饮之。

主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肠 ,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别录》)。补五脏虚乏(甄权)。补心血,生肌肉,浓肠胃,除水湿,收脱肛(时珍)。

发明:弘景曰∶五色石脂,《本经》疗体亦相似,《别录》分条具载,今俗惟用赤、白二脂断下痢耳。

元素曰∶赤、白石脂俱甘、酸,阳中之阴,固脱。

杲曰∶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二∶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

好古曰∶涩可去脱,石脂为收敛之剂,赤入丙,白入庚。

时珍曰∶五石脂皆手足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胆是也;下者,肠泄痢、崩带失精是也。五种主疗,大抵相同。故《本经》不分条目,但云各随五色补五脏。

《别录》虽分五种,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远,但以五味配五色为异,亦是强分尔。赤白二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故时用尚之。张仲景用桃花汤治下痢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

附方:旧五,新七。

小儿疳泻∶赤石脂末,米饮调服半钱,立瘥。加京芎等分,更妙。(《斗门方》)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五、七十丸。有人病此,热药服至一斗二升,不效;或教服此,终四剂而愈。(寇氏《衍义》)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饮服一钱。(《普济方》)冷痢腹痛,下白冻如鱼脑。桃花丸∶赤石脂( )、干姜(炮)等分。为末,蒸饼和丸。

量大小服,日三服。(《和剂局方》)老人气痢虚冷∶赤石脂五两(水飞),白面六两。水煮熟,入葱酱作 ,空心食三、四次,即愈。(《养老方》)伤寒下痢,便脓血不止,桃花汤主之。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末用),干姜一两,粳米半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七合,纳末方寸匕,日三服,愈乃止。(仲景方)痢后脱肛∶赤石脂、伏龙肝为末,敷之。一加白矾。(钱氏小儿方)反胃吐食∶绝好赤石脂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姜汤下一、二十丸。先以巴豆仁一枚,勿令破,以津吞之。后乃服药。(《圣惠方》)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原因冷冻饮料过度,遂令脾胃气弱,不能消化饮食。饮食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匕,酒饮自任,稍加至三匕。

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补五脏,令人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遂愈。(《千金翼方》)心痛彻背∶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附子(炮)二分,乌头(炮)一分。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不知,稍增之。(张仲景《金匮方》)经水过多∶赤石脂、破故纸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普济方》)小便不禁∶赤石脂( )、牡蛎( )各三两,盐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十五丸。(《普济方》)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桃花石

(《唐本草》)集解:恭曰∶桃花石,出申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舐之不着舌者是也。

曰∶其状亦似紫石英,色若桃花,光润而重,目之可爱。

颂曰∶今信州有之,形块似赤石脂、紫石英辈,采无时。陶弘景言∶赤石脂出义阳者,状如 脑,鲜红可爱。苏恭非之,云是桃花石,久服肥人,今土人以疗痢。功用亦不相远。

宗 曰∶桃花石有赤、白二种∶有赤地、淡白点如桃花片者,有淡白地、赤点如桃花片者。人往往镌磨为器用,人亦罕服之。

时珍曰∶此即赤白石脂之不粘舌、坚而有花点者,非别一物也。故其气味功用皆同石脂。

昔张仲景治痢用赤石脂名桃花汤,《和剂局方》治冷痢有桃花丸,皆即此物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大肠中冷脓血痢。久服令人肥悦能食(《唐本》)。

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炉甘石

(《纲目》)释名:炉先生。

土宿真君曰∶此物点化为神药绝妙,九天三清俱尊之曰炉先生,非小药也。

时珍曰∶炉火所重,其味甘,故名。

集解:时珍曰∶炉甘石所在坑冶处皆有,川蜀、湘东最多,而太原、泽州、阳城、高平、灵丘、融县及云南者为胜,金银之苗也。其块大小不一,状似羊脑,松如石脂,亦粘舌。

产于金坑者,其色微黄,为上。产于银坑者,其色白,或带青,或带绿,或粉红。赤铜得之,即变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造化指南》云∶炉甘石受黄金、白银之气熏陶,三十年方能结成。以大秽浸及砒煮过,皆可点化,不减三黄。崔 《外丹本草》云∶用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 石一斤半。非石中物取出乎?真 石生波斯,如黄金,烧之赤而不黑。

修治:时珍曰∶凡用炉甘石,以炭火 红,童子小便淬七次,水洗净,研粉,水飞过,晒用。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时珍)。

发明:时珍曰∶炉甘石,阳明经药也。受金银之气,故治目病为要药。时珍常用炉甘石( 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为细末,以点诸目病,甚妙。入朱砂五钱,则性不粘也。

附方:新十五。

目暴赤肿∶炉甘石(火 尿淬)、风化硝等分。为末。新水化一粟点之。(《御药院方》)诸般翳膜∶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用一字,沸汤化开,温洗,日三次。(《宣明方》)一切目疾∶真炉甘石半斤,用黄连四两。锉豆大,银石器内,水二碗,煮二伏时,去黄连为末,入片脑二钱半,研匀罐收。每点少许,频用取效。又方∶炉甘石( )一钱,盆硝一钱。为末。热汤泡洗。目中诸病∶石连光明散∶治眼中五轮八廓诸证,神效。炉甘石半斤,取如羊脑、鸭头色者,以桑柴灰一斗,火 赤研末,用雅州黄连各四两,切片,煎水浸石,澄取粉,晒干。用铅粉二定,以二连水浸过,炒之。雄黄研末。每用甘石、铅粉各三分,雄黄一分,片脑半分。研匀,点眼甚妙。(张氏方)目暗昏花∶炉甘石(火 ,童尿淬七次)、代赭石(火 ,醋淬七次)、黄丹(水飞)各四两。

为末;白沙蜜半斤,以铜铛炼去白沫,更添清水五、六碗,熬沸下药,文武火熬至一碗,滴水不散,以夹纸滤入瓷器收之。频点日用。(《卫生易简方》)烂弦风眼∶刘长春方∶治风眼流泪,烂弦。白炉甘石四两,火 童尿淬七次,地上出毒三日,细研。每用椒汤洗目后,临卧点三、四次,次早以茶汤洗去,甚妙。又方∶炉甘石一斤(火 ),黄连四两,煎水淬七次,为末,入片脑。每用点目。《宣明眼科方》∶用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为末。入片脑、麝香各少许,收点。《卫生易简方》∶用炉甘石二两。以黄连一两煎水,入童尿半盏再熬,下朴硝一两又熬成。以火 石淬七次,洗净为末,入蜜陀僧末一两研匀,收点之。

耳出汁 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为末,缴净吹之。(《普济方》)齿疏陷物∶炉甘石( )、寒水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牙,忌用刷牙,久久自密。(《集玄方》)漏疮不合∶(童尿制)炉甘石、牡蛎粉,外塞之,内服滋补药。(《杂病治例》)下疳阴疮∶炉甘石(火 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为末。麻油调敷,立愈。(通妙邵真人方)阴汗湿痒∶炉甘石一分,真蚌粉半分。研粉扑之。(《直指方》)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井泉石

(宋《嘉 》)释名:时珍曰∶性寒如井泉,故名。

集解:禹锡曰∶井泉石,近道处处有之,以出饶阳郡者为胜。生田野中间,穿地深丈余得之。形如土色,圆方长短大小不等,内实而外圆,重重相叠,采无时。又一种如姜石者,时人多指为井泉石,非是。

颂曰∶深州城西二十里,剧家村出之。

修治:禹锡曰∶凡用,细研水飞过。不尔,令人淋。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诸热,解心脏热结,热嗽,小儿热疳,雀目青盲,眼赤肿痛,消肿毒。得决明、菊花,疗小儿眼疳生翳膜。得大黄、栀子,治眼睑肿赤(《嘉 》)。

附方:新四。

膀胱热闭,小便不快∶井泉石、海金沙、车前子、滑石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蜜汤下。(《圣济录》)风毒赤目∶井泉石半两,井中苔(焙)、谷精草一两,豉(焙)一合。为末。每服二钱,空心井华水服。(《圣济录》)产后搐搦,俗名鸡爪风。舒筋散∶用井泉石四两(另研),天麻(酒浸)、木香各一两,人参、川芎、官桂、丁香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大豆淋酒调下,出汗即愈。(《宣明方》)痤痱瘙痒∶井泉石(生)三两,寒水石( )四两,脑子半钱。为末扑之。(《圣济录》)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无名异

(宋《开宝》)释名:时珍曰∶无名异,瘦词也。

集解:志曰∶无名异出大食国,生于石上,状如黑石炭。番人以油炼如 石,嚼之如饧。

颂曰∶今广州山石中及宜州南八里龙济山中亦有之。黑褐色,大者如弹丸,小者如黑石子,采无时。

曰∶无名异形似石炭,味别。

时珍曰∶生川、广深山中,而桂林极多,一包数百枚,小黑石子也,似蛇黄而色黑,近处山中亦时有之。用以煮蟹,杀腥气;煎炼桐油,收水气;涂剪剪灯,则灯自断也。

气味:甘,平,无毒。

颂曰∶咸,寒。伏硫黄。

主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开宝》)。消肿毒痈疽,醋磨敷之(苏颂)。收湿气(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雷 炮炙论》序云∶无名止楚,截指而似去甲毛。崔 《外丹本草》云∶无名异,阳石也。昔人见山鸡被网损其足,脱去,衔一石摩其损处,遂愈而去。乃取其石理伤折,大效,人因傅之。

附方:新十一。

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赶下四肢之末,血皆散矣。(《集验方》)损伤接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篦夹住。(《多能鄙事》)临杖预服∶无名异末,临时温服三、五钱,则杖不甚痛,亦不甚伤。(《谈野翁试效方》)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立消。(《简便方》)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 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数次愈。(《简便方》)天泡湿疮∶无名异末,井华水调服之。(《普济方》)疮溃烂∶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济急方》)股阴 ∶无名异二钱,麝香一字,研。酒半碗,午后空腹服,立效。(《多能鄙事》)拳毛倒睫∶无名异末,纸卷作捻,点灯吹杀熏之,睫自起。(《保命集》)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录》)香港脚痛楚∶无名异末,化牛皮胶调涂之,频换。(《卫生易简方》)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蜜栗子

(《纲目》)集解:时珍曰∶蜜栗子生川、广、江、浙金坑中,状如蛇黄而有刺,上有金线缠之,色紫褐,亦无名异之类也。丹炉家采作五金匮药,制三黄。

主治:金疮折伤,有效(时珍)。

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石钟乳

(《本经》上品)释名:公乳(《别录》)、虚中(《吴普》)、芦石《别录》)、鹅管石(《纲目》)、夏石(《别录》)、黄石砂(《药性》)。

时珍曰∶石之津气,钟聚成乳,滴溜成石,故名石钟乳。芦与鹅管,象其空中之状也。

集解:《别录》曰∶石钟乳生少室山谷及泰山,采无时。

普曰∶生泰山山谷阴处岸下,溜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

弘景曰∶第一出始兴,而江陵及东境名山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长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黄,以苦酒洗刷则白。《仙经》少用,而俗方所重。

恭曰∶第一始兴,其次广、连、澧、朗、郴等州者,虽浓而光润,可受,饵之并佳。今峡州、青溪、房州三洞出者,亚于始兴。自余非其土地,不可轻服。多发淋渴。止可捣筛,白练裹之,合诸药草浸酒服之。陶云有一、二尺者,谬说也。

思邈曰∶乳石必须土地清白光润,罗纹、鸟翮、蝉翼一切皆成,白者可用。其非土地者,慎勿服之,杀人甚于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