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139

第139章 水部(82)

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即止。(《集简方》)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酒煎服。不可过多,令人吐利。此破血之仙药也。(《卫生易简方》)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汤火伤灼∶刘寄奴捣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上,后乃掺末。并不痛,亦无痕,大验之方。凡汤火伤,先以盐末掺之,护肉不坏,后乃掺药为妙。(《经验方》)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圣惠方》)小儿夜啼∶刘寄奴半两,地龙(炒)一分,甘草一寸。水煎,灌少许。(《圣济总录》)赤白下痢,阴阳交带,不问赤白∶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艾元英如宜方》)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曲节草

(宋《图经》)释名:六月凌(音令。《图经》)、六月霜(《纲目》)、绿豆青(《图经》)、蛇蓝。

时珍曰∶此草性寒,故有凌、霜、绿豆之名。

集解:颂曰∶曲节草生筠州。四月生苗,茎方色青有节,叶似刘寄奴而青软,七、八月着花似薄荷,结子无用。五月、六月采茎叶,阴干。

茎叶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发背疮,消痈肿,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汁调服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丽春草

(宋《图经》)释名:仙女蒿(《图经》)、定参草。

颂曰∶丽春草,生檀 山川谷,檀 山在高密界。河南淮阳郡、 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为龙芊草。河北近山、邺郡、汲郡,并名丛兰艾。上党紫团山亦有,名定参草,又名仙女蒿。今所在有之。甚疗 黄,人莫能知。

时珍曰∶此草有殊功,而不着其形状。今罂粟亦名丽春草,九仙子亦名仙女娇,与此同名,恐非一物也。当俟博访。

花及根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黄黄胆(苏颂)。

发明:颂曰∶唐天宝中, 川郡杨正进方,名医皆用有效。其方云∶丽春草疗因时患伤热,变成 黄,遍身壮热,小便黄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头气痛,绕心如刺,头旋欲倒,兼胁下有瘕气,及黄胆等,经用有验。其药春三月采花,阴干一升,捣散。每平明空腹取三方寸匕,和生麻油一盏顿服,日一服,隔五日再进,以知为度。其根疗黄胆,捣汁一盏,空腹顿服,须臾即利三两行,其疾立已。一剂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剂,永瘥。忌酒、面、猪、鱼、蒜、粉、酪等。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旋复花

(《本经》下品)释名:金沸草(《本经》)、金钱花(《纲目》)、滴滴金(《纲目》)、盗庚(《尔雅》)、夏菊(《纲目》)、戴椹(《别录》)。

宗 曰∶花绿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复。

时珍曰∶诸名皆因花状而命也。《尔雅》云∶ ,盗庚也。盖庚者,金也,谓其夏开黄花,盗窃金气也。《酉阳杂俎》云∶金钱花,一名毗尸沙,自梁武帝时始进入中国。

集解:《别录》曰∶旋复生平泽川谷。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

弘景曰∶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别有旋 根,出河南,北国亦有,形似芎 ,惟合旋 膏用之,余无所用,非此旋复花根也。

保升曰∶叶似水苏,花黄如菊,六月至九月采花。

颂曰∶今所在皆有。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以来,叶似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八月采花。

今近道人家园圃所莳金钱花,花叶并同,极易繁盛,恐即旋复也。

宗 曰∶旋复叶如大菊,又如艾蒿。秋开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黄色,其香过于菊。别有旋花,乃鼓子花,非此花也。见本条。

时珍曰∶花状如金钱菊。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

其根细白。俗传露水滴下即生,故易繁,盖亦不然。

花修治: 曰∶采得花,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之,从巳至午,晒干用。

气味:咸,温,有小毒。《别录》曰∶甘,微温,冷利。

权曰∶甘,无毒。大明曰∶无毒。宗 曰∶苦、甘、辛。

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本经》)。

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 ,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别录》)。主水肿,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甄权)。行痰水,去头目风(宗 )。消坚软痞,治噫气发明:颂曰∶张仲景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七物旋复代赭汤;杂治妇人,有三物旋复汤。胡洽居士治痰饮在两胁胀满,有旋复花丸,用之尤多。成无己曰∶硬则气坚,旋复之咸,以软痞坚也。

震亨曰∶寇宗 言其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宜戒之。

时珍曰∶旋复乃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药也。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李卫公言∶嗅其花能损目。唐慎微《本草》误以旋花根方收附此下,今改正之。

附方:旧一,新三。

中风壅滞∶旋复花,洗净焙研,炼蜜丸梧子大。夜卧以茶汤下五丸至七丸、十丸。(《经验后方》)半产漏下,虚寒相抟,其脉弦芤∶旋复花汤∶用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三升,煮一升,顿服。(《金匮要略》)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集简方》)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癣退不生∶用野油花(即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以油调涂之。(《总微论》)叶主治:敷金疮,止血(大明)。治疔疮肿毒(时珍)。

根主治:风湿(《别录》)。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青葙

(《本经》下品)释名:草蒿(《本经》)、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野鸡冠(《纲目》)、鸡冠苋(《纲目》)、子名草决明(《时珍曰∶青葙名义未详。胡麻叶亦名青 ,此草又多生于胡麻地中,与之同名,岂以其相似而然耶?青蒿,亦名草蒿,其功相似,而名亦相同,何哉?其子明目,与决明子同功,故有草决明之名。其花、叶似鸡冠,嫩苗似苋,故谓之鸡冠苋。郑樵《通志》言俗名牛尾蒿者,误矣。

集解:《别录》曰∶青葙生平谷道旁。三月采茎叶,阴干。五月、六月采子。

弘景曰∶处处有之。似麦闸极花,其子甚细。别有草蒿,或作草 ,主疗殊相类,形名又相似可疑,而实两种也。

恭曰∶此草苗高尺余,叶细软,花紫白色,实作角,子黑而扁光,似苋实而大,生下湿地,四月、五月采,荆襄人名为昆仑草。

颂曰∶今江淮州郡近道亦有之。二月生青苗,长三、四尺。叶阔似柳而软。茎似蒿,青红色。六月、七月内生花,上红下白。子黑光而扁,似莨菪。根亦似蒿根而白,直下独茎生根。六月、八月采子。

时珍曰∶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苋可食,长则高三四尺。苗、叶、花、实与鸡冠花一样无别。但鸡冠花穗或有大而扁、或团者。此则梢间出花穗,尖长四、五寸,状如兔尾,水红色,亦有黄白色者。子在穗中,与鸡冠子及苋子一样难辨。苏恭言其结角,误矣。萧炳言黄花者名陶朱术,与陈藏器所说不同。又有天灵草,亦此类也,并附于下。

茎叶修治: 曰∶凡用先烧铁杵臼,乃捣用之。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本经》)。恶疮疥虱痔蚀,下部 疮(《别录》)。捣汁服,大疗温疠(苏恭)。止金疮血(大明)。

子气味:苦,微寒,无毒。权曰∶苦,平。

主治:唇口青(《本经》)。治五脏邪气,益脑髓,镇肝,明耳目,坚筋骨,去风寒湿痹(大明)。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恶发明:炳曰∶理眼,有青葙子丸。

宗 曰∶青葙子,《经》中不言治眼,惟《药性论》、《日华子》始言治肝明目。今人多用治眼,殊与《经》意不相当。

时珍曰∶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征。据《魏略》云∶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青葙子丸,年百余岁,如五、六十者。

附方:旧一。

鼻衄不止,眩冒欲死∶青葙子汁三合,灌入鼻中。(《贞元广利方》)附录:桃朱术炳曰∶青箱,一种花黄者,名陶朱术,苗相似。

藏器曰∶桃朱术生园中,细如芹,花紫,子作角。以镜向旁敲之,则子自发。五月五日乃收子,带之令妇人为夫所爱。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雁来红

时珍曰∶茎、叶、穗、子并与鸡冠同。其叶九月鲜红,望之如花,故名,吴人呼为老少年。一种六月叶红者,名十样锦。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天灵草

时珍曰∶按《土宿真君本草》云∶状如鸡冠花,叶亦如之,折之有液如乳,生江、湖、荆南陂池间。五月取汁,可制雄、硫,煮雌炼砂。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思子

曰∶思莫子、鼠细子,二件真似青葙子,只是味不同。思 子味粗,煎之有涎。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鸡冠

(宋《嘉 》)释名:时珍曰∶以花状命名。

集解:时珍曰∶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才数寸。其叶青柔,颇似白苋菜而窄,梢有赤脉。其茎赤色,或圆、或扁,有筋起。六、七月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其穗圆长而尖者,俨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俨如雄鸡之冠。花大有围一、二尺者,层层卷出可爱。子在穗中,黑细光滑,与苋实一样。其穗如秕麦状。花最耐久,霜后始蔫。

苗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疮痔及血病(时珍)。

子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止肠风泻血,赤白痢(藏器)。崩中带下,入药炒用花气味:同上。

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时珍)。

附方:新十一。

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结阴便血∶鸡冠花、椿根白皮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 汤下,日二服。(《圣济总录》)粪后下血∶白鸡冠花并子(炒),煎服。(《圣惠方》)五痔肛肿久不愈,变成 疮∶用鸡冠花、凤眼草各一两。水二碗,煎汤频洗。(《卫生宝鉴》)下血脱肛∶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一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永类钤方》)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晒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氏《集效方》)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李楼奇方》)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钱。赤带,用红者。(孙氏《集效方》)白带沙淋∶白鸡冠花、苦壶卢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玄》)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集简方》)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红蓝花

(宋《开宝》)释名:红花(《开宝》)、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集解:志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

今魏地亦种之。

花下作 多刺,花出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又作胭脂。

时珍曰∶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侵晨采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晒干。或捏成薄饼,阴干收之。

入药搓碎用。其子五月收采,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又可为车脂及烛。

花气味:辛,温,无毒。

元素曰∶入心养血,谓其苦温,阴中之阳,故入心。佐当归,生新血。

好古曰∶辛而甘苦温,肝经血分药也。入酒,良。

主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开宝》)。

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震亨)。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时发明:时珍曰∶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按《养 漫笔》云∶新昌徐氏妇,病产晕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有顷指动,半日乃苏。按此亦得唐许胤宗,以黄汤熏柳太后风病之法也。

附方:旧四,新四。

六十二种风,张仲景治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钟半,顿服之。不止再服。(《图经本草》)一切肿疾∶红花,熟,捣,取汁,服。不过三服,便瘥。(《外台秘要》)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生花,以干者浸湿绞汁,煎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熊氏补遗》)胎衣不下∶方同上。(《杨氏产乳》)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耳出水 红蓝花三钱半,枯矾五钱。为方去矾。(《圣惠方》)噎膈拒食∶端午采头次红花(无灰酒拌,焙干)、血竭(瓜子样者)等分为末。无灰酒一盏,隔汤顿热,徐咽。初服二分;次日,四分;三日,五分。(杨起《简便方》)子主治:天行疮痘,水吞数颗(《开宝》)。

功与花同(苏颂)。

附方:旧二,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