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怪诞心理学
在这个贫富从来不均的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希望出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在最需要的地方出现,他们劫富济贫,惩治暴虐。没有人真正看清他们长什么样,但是他们一出现,就会被人们认出来,并获得欢呼。
富人原罪
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侠盗式的英雄人物,佐罗是虚构小说中的西班牙传奇英雄,他们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中国,这样的人物更多。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宋朝的梁山好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这些人无不是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来做事。理由定位很高,涵盖范围很广,做起事情来就好大展拳脚。待后人评述起来反倒发现,大部分时候劫富倒是常有发生,济贫却不一定桩桩件件都到位。
与其说是真的同情穷人,想要帮助他们,不如说这些人都有藏在劫富济贫后面的“鬼”,那就是一种仇富心理。
仿佛富有就是原罪,无论如何都侵占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一般。难道多挣了点钱,就要时刻为自己的性命担忧吗?
其实,从古时开始的劫富济贫,好汉们就首先假设了命题,那就是富有即有罪。因为有罪,所以需要救赎。一般的富人是“无能力”自我救赎的,所以得依靠这些江湖好汉、大侠们伸出援助之手。
于是,抢劫富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抢劫者并不会真的去考虑这个富人的经济收入是否来源正当,只要他的钱财超过了周围大部分人拥有的钱财,就应该遭到破财的“救赎”。
当富人破财之后,穷人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其实很少有人真的把抢到的钱拿去帮助穷人,自己花来得更实际。
随着立法制度的完善,绿林好汉们渐渐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广阔空间,纷纷改行。光明正大地去抢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富人们的担惊受怕却丝毫没有减少。依然有人劫富,却不再见济贫。
仇富心理
仇富心理这四个字经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对于仇富,只是有的人表现得太过,而有的人能够正常消化不平衡罢了。富有的那些人吃香的,喝辣的,宝马香车,确实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有着太多区别。
但是,因为别人富有就一定要去嫉妒,甚至仇恨他们吗?
更好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但恨人有笑人无的心态却容易将人推向极端。
公平地说,大部分人还是理智的,与其说仇恨富人,不如说仇恨某些人获取利益的非正当手段。一些富人为了自己的发达,根本不考虑大众的利益,他们发迹的道路为人所不齿。而一些富人则根本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他们占有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却承担着极少的社会责任。更有甚者是依靠腐败而捞得大把金银。
而今,劫富济贫的时代已彻底过去,贫富差距却从未消失。公众对贫富差距的心理预期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对社会公平的信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人们穷困潦倒的时候,被剥夺感会非常强烈,导致各种情绪,比如悲观、失落、抱怨以及莫名其妙的仇恨。可是,不应该把它们归结到富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