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22829000000011

第11章 登门技术,让你拒绝不了的要求

《菜根谭》中教育人们“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意思是当责备别人的过错之时,不要太过严苛,要考虑别人的承受能力;教导别人行善的时候期望不要太高,要顾及对方是不是能够做到。

买鱼钩还是买汽车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管是提出要求,还是提出批评,都要从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开始,在心理底线慢慢提高的过程中再加多要求。如此这般,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一个乡下来的小伙子到一家非常著名的百货公司应聘做销售员,经理问他:“你有销售方面的相关经验吗?”

小伙子回答:“我以前只是乡下挨家挨户推销的小贩,不知道算不算工作经验。”

经理笑道:“那你明天先上班吧,我下班了再来看你。”

不知道这一天对小伙子来说是愉快还是煎熬,下班的时候,经理来了,问他今天做成了几单生意。小伙子回答:“一单。”

经理很感慨:“怎么才一单呢?我们这里最普通的销售人员每天都可以做超过二十单生意!那么你这一单做了多少钱?”

“30万美元。”小伙子答道。

这回轮到经理吃惊了,怎么一单就做了这么大的生意呢?

小伙子告诉经理,有一个客户进来买东西,他先卖给客户一个小号鱼钩,然后是一个中号鱼钩,再然后是一个大号鱼钩,之后又分别卖给他小号、中号、大号鱼钩的鱼线。两人又聊起钓鱼的地点,客户说在海边。小伙子建议他买一条钓鱼用的船,并带着他到卖船的专柜,买了一艘海钓的机帆船。客户又想起自己的大众汽车可能拖不动这条船,于是小伙子又带他到汽车销售点,让他顺利地买了一辆能够载船的新车……

经理诧异地问:“他只是买一个鱼钩而已,你就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

“不,”小伙子回答,“他不是来买鱼钩的,他是来给妻子买卫生棉的,于是我告诉他,他的周末难道就这样泡汤了吗?何不选择去钓鱼呢?”

无压力屈从

这个销售事例充分说明了登门效应的真实功效,如果小伙子直接从卫生棉过渡到那辆汽车,那么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点头购买。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先向客户提出了一个小号鱼钩那么小的要求,当这个要求得到满足以后,他又提出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要求,因为前面已经满足过他的小要求,这个稍大的要求便显得不那么唐突了,客户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拒绝。

我们可以用一个心理效应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效应名叫“登门技术”,或者叫“进门槛效应”。

这个效应的提出者做过一个名为“无压力屈从:登门技术”的实验。他让助手分两组进入两个居民社区。第一组的任务是走访居民,询问他们是否同意在房屋前竖起一块“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这块牌子显然会影响道路的美观。第二组的任务是到另一个社区,先请求住户们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名,几乎所有居民都签字了。然后他们再提出同第一组一样的竖标语牌的要求。

结果显示,第一组所在社区的居民的接受率仅为17%,而第二组所在社区的居民的接受率达到了55%。出现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进门槛效应。

为何难以拒绝

为什么人们在接受了一个小要求以后,就难以拒绝后面的那个大的要求呢?

因为微小的要求具有可接受性。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一个不影响自己生活的要求是趋向于同意的,因为这样做会显得自己随和、不拘小节。

但当人们接受了这个微小的要求之后,实际上就已经被卷入了对方的行动当中。对方的观点或多或少已经加在了自己身上,使得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钝化,失去了戒备心理。

这时,大的要求出现了。如果此时拒绝大的要求,那么人的认知马上就会出现失调,觉得自己前后不一,是在自毁形象,只有接受这个大的要求,才能达到新的心理平衡,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所以,很多人为了保持自我形象,不让自己像一个前后不一致的人,于是就莫名其妙地答应了一些自己原本不可能答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