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和朋友去吃火锅,他非常喜欢吃鱼丸,所以点了两盘。吃完结账的时候,他发现鱼丸还剩下一大半。朋友问他:“你点了两盘,怎么不吃啊?”他很诧异地说:“我以为大家都爱吃,才点了这么多。”
直觉型心理学家
因为自己喜爱,就推而广之地认为别人也喜爱,某君犯下的这种错误,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
人们在估计别人的行为和喜好的时候,总会显得很有预见性,似乎不用询问别人的意见,就能推测出别人的喜好和想法。没错,我们的确会从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积累和总结出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吗?
人人都自信地认为自己就是很好的“直觉型心理学家”,预测别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多接触一些心理学的实验,真正弄明白直觉这回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丝教授做了两个有趣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他找来了一些被试,分别让大家阅读一份材料。这份材料是关于一个冲突的分析和说明,并指出了对于该冲突的两种不同的回应方式。
被试需要做的事情是:首先说出自己同意哪一种观点;其次是猜测其他人会同意哪一种观点;最后,分别描述一下选择不同观点的人的心理特征和外在属性。
结果出来了。众多被试,不管他们选择的是哪一种回应方式,相同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选择应该同自己的选择一样。
这恰恰就印证了被罗丝教授和同事称为“虚假同感”的偏见。当你选择一样东西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别人肯定也会作出与你相同的选择,因为别人和你一样都是正常人。
于是,另一种偏见出现了。当让被试评价那些与自己持有不同看法的人时,被试很难用客观的语言来评判,他们甚至做出了非常极端的预测。
直白地说,他们认为那些和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有点不正常!
这些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当时的实验呈现出来的结果。
广告牌,挂还是不挂
于是,罗丝教授与同事开展了第二个实验。
这一次,不再有繁琐的文字资料,也不需被试提笔写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罗丝教授和他的同事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请来××咖啡店光临”的字样。然后找来一些大学生被试,问他们是否愿意挂着这个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半小时,不包括解释这家咖啡店的咖啡口感和服务如何。
学生们能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当然,不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拒绝,不带有任何勉强成分。
结果是,在同意挂广告牌的被试当中,有接近70%的人认为别人也会同意。而在拒绝挂广告牌的被试中,只有不到30%的人认为别人会同意挂广告牌。
罗丝教授让这些同意挂广告牌的被试对拒绝的那些被试的想法进行推测,大部分被试的言语都很尖锐,比如“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害怕挂个广告牌看上去会像是个傻子?那他们也太庸俗、太没有远见了”。
而让拒绝的被试去揣测同意的被试的想法时,则得到诸如此类的回答,“他们这是有病吧,挂个广告牌在学校中走,不是想哗众取宠,就是他本身考虑问题的方式很怪异”。
你不了解的别人
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人们通常喜欢说“以我的经验来看,绝不会是这样子”。仿佛这个世界都早已被洞悉了一样。而别人提出了有违你认为的常理的判断,你就会觉得那个人怎么如此怪异,想法如此不着调。
“这太明显了,还用说吗”,“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是傻瓜吗”,对于这样不耐烦的语气,你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比如父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规,就觉得孩子一定也知道,因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是孩子真的会无师自通吗?知道的,固然聪明;不知道的,也未必是傻。
并不是所有思维正常的人都应该和你一样,你不了解别人的心思其实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