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美女配英雄。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故事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同样,在正史中,一些帝王的爱情故事毫不逊色。无论是为人们熟知的西施、杨贵妃,还是那些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后宫佳丽,她们都得到帝王的宠爱,甚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们无疑是可悲的,因为她们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例如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但在安史之乱时,为了保住皇位,最终还是将杨贵妃赐死。可以说,她们与帝王之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的。再说帝王身边往往都是佳丽三千,他们很难专情于其中一位。在帝王之中也不乏异类,其中顺治皇帝无疑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他那传奇的一生,尤其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令所有人都有为之唏嘘,心碎神伤。几百年来,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从来都没有因为历史的推移而稍有褪色。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影视业的发展,顺治与董鄂妃的凄美爱情故事更为世人所熟知。对于女主人公董鄂妃的身世,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有的说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那么,董鄂妃究竟是不是董小宛?如果不是的话,二人之间有何关联?
想要解开谜团,我们不妨通过正史的记载,对董鄂妃作必要了解。
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后董鄂氏(即董鄂妃),满洲人也。父内大臣和硕,以积勋封至伯,殁赠侯爵,谥刚毅。后幼聪颖过人,及长娴女工,修谨自饬,进止有序,有母仪之度,姻党称之。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婉静循礼,声誉日闻,为圣皇太后所嘉誉,于顺治十八年八月,朕恭承懿命,立为贤妃。九月,复进轶册为皇贵妃。
事情看来已经很明白了,《后妃传》已经写得明明白白,内大臣和硕之女,仅此一点我们可知董鄂妃是满人无疑,而并非多铎从江南劫来。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问题就出在董鄂妃的进宫时间上。熟悉清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限制在13岁~16岁之间,而《后妃传》上明明记载着董鄂氏18岁才进宫。由此看来,董鄂妃即和硕之女不足为信,至少是有疑问的。对此,一些历史学家又提出新的观点,董鄂妃是和硕之女毋庸置疑,只是董鄂氏并非像其他秀女那样通过正常渠道进入皇宫,而是别有隐情。董鄂妃一开始并不是顺治的妃子,而是他的弟媳。
持这种观点的历史学家认为,董鄂氏原本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当时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博穆博果尔,是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皇太极第十一子。那么,顺治皇帝又是怎样与这弟媳产生感情的呢?史学家指出,原因就在于清朝的宫廷制度。按照当时规定,皇帝大婚后,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就是在第二位皇后的待宴上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的,并一发不可收拾。专家还指出,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因此愤而自杀。
除了正史之外,其他一些资料也能从侧面证实这一说法,如《汤若望传》。前文已述,汤若望是一位德国传教士,顺治帝的宗教信仰就是自汤若望而始。在《汤若望传》中,汤若望曾有这样一段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致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其母不久亦薨逝。
这段记述有助于我们发现董鄂妃并非正规渠道进入皇宫,其突破口就在那位数星期后死去的皇子身上。虽然汤若望并没有明说这位皇子的生母就是董鄂氏,通过其它史料,我们不难发现这们皇子的生母就是董鄂妃无疑。
顺治先后有8位皇子,除后来继位的玄烨外,其余7个皇子中又有5人(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皆卒于康熙朝,这样一来那个夭折的皇子只可能是皇长子钮钮或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据史料记载,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其生母为庶妃巴氏。巴氏从未被封为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因此,专家断定,那位夭折的皇子就是皇四子。皇四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为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而且,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那位“愤而自杀”的满籍军人就是董鄂氏的元配襄亲王无疑。
很多小说如《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都将董鄂妃说成秦淮名妓董小宛。其情节大概如下: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陈圆圆、董小宛、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顾眉生、寇白门)之名,其中尤慕董小宛。攻占江南时,洪承畴生获董小宛,藏于府中,企图霸占,无奈董小宛宁死不从。洪承畴无计可施,索性将其献于豫亲王多铎。后多铎于顺治二年将董小宛献入皇宫。董小宛初时亦不从,后有感顺治帝宠爱之情,遂成顺治帝宠妃。
董小宛又是何人呢?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还是纯属后人杜撰呢?经过专家考证,董小宛并非传说,而是确有其人。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又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其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自幼聪明灵秀,后因家境所迫至秦淮河畔卖艺,因其容貌秀丽,气质脱俗,很快成为秦淮八艳之一。崇祯15年(1642年),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江南名士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8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7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人们又是怎么把这两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联系到一起的呢?专家认为,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而且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另外,由于史料中没有关于董鄂妃名字的记载(只提到为鄂硕之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联想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传说中的董鄂妃即董小宛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而人们之所以对此深信不疑,就在于一些野史为了吸引人,因而把董小宛说成董鄂妃,最终鱼目混珠,真假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