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22784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历代科学家(1)

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被喻为木匠的祖师。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现在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鲁班不光在建筑业,在航天业上也有成就,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军事科学方面,鲁班发明的云梯(重武器)、钩钜(人们现在还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鲁班很早就被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很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史记》中记载,扁鹊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的名字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由此可见,“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因为医术高明、学识渊博,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了。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其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小知识

扁鹊拜师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两人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

李冰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入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因此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各地还修有“川主祠”,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蔡伦

蔡伦,约东汉永平四年(61年)生,建光元年(121年)卒。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市)人。

汉和帝时,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为“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厂监造。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合适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蔡伦在造纸方面的贡献,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的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张衡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32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小知识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到了15-16世纪,由于欧洲摆脱天主教控制以及自由主义的诞生,欧洲思想和学术界彻底解放,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突飞猛进,超越中国,领先于世界。从此,中国的科学发展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至于最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等,直接打到了中国。在清朝强迫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个方面。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后来失传。《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2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计算公式。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

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215~219年)。

相传张仲景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后被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起,10年内有2/3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70%。张仲景于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以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华佗

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而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等,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是借华佗之名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小知识

五禽戏

华佗创编了著名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他的学生吴普桑用这种方法强身,活到了90岁还是耳聪目明,齿发坚固。

五禽戏是一套可以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五禽戏的动作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相传华佗在河南许昌时,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做这个体操,称“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生年不详,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

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因认识到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著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郦道元决定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一本完整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记载简略,缺乏系统性。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

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时期农学家,约生活于5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益都(今寿光)人,曾任高阳太守。他所著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农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