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三国当马超
2277300000369

第369章 调教

魏延跟诸葛亮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但这个故事留下的教训却让马超深思。虽然马超现在是西凉集团的头头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上面还有一个汉献帝,只要马超不扛起大旗造反,那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而魏延的故事,恰恰给了马超不少启迪。

魏延的一生,看起来是挺可怜的。其实,如果反过来想想,魏延也不冤。谁让你不会来事儿呢?

诸葛亮看不上你,又不是一天半天了,都几十年了,这决不是诸葛亮审美疲劳,人家跟你老魏一开始就不对眼么,你老魏心里能不明白吗?你这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天天上班不抑郁吗?你怎么就不想着改善一下上下级关系呢?想办法联络一下上下级感情呢?

比如,逢年过节,串个门子。诸葛领导闹个小病儿,你买点东西,上门去看一看。热乎话多说点儿,少提意见,多干活。诸葛亮说东,你就说东;诸葛亮说西,你就说西。诸葛亮说公鸡会下松花蛋,你就说你亲眼见。不就齐了么。你没事提什么意见啊。你建议诸葛亮进攻什么子午谷啊?你这叫卖弄。你比领导还明白?领导当面夸你聪明,你可别当真。说不定这就恨上你了。指不定什么时候收拾你呢。领导也有自尊心。你别伤了人家。

与你老魏同时代的还有一个杨修。也就是太爱在领导面前卖弄。把脑袋混丢了。往宽处说,你魏延还有一步路可走,你辞职跳槽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有技术,有本事,再另找个薪水高的企业也不算是难事么。你干吗非在蜀国这棵树上吊死啊?

老魏你不会死死心眼儿么。

这一通想下来,马超发现其实这人啊,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真是一件大事情。

你别指望你的工作如何如何干得不错,领导就信任你了。你也别指望你如何带病坚持工作了,领导就喜欢你了。

从魏延身上,马超觉得自己应该汲取点教训。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不待见你的领导,你先试着跟他改善关系,如果你真是应该改善的都改善了,还是实在改善不了,那劝你还是赶紧着卷起铺盖走人。实在不行,就自己创业单干,省得一辈子憋屈死。

不过,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马超还不用过分担心这些。本来自己跟汉献帝的关系还算一般一般,至少汉献帝不会想着法儿搬到自己。自己忠臣、佞臣的角色都当了,哄得刘协跟那些文武百官还算满意。

这如果没有曹操后来者居上,如果马超还是一直在长安混着,替刘协操持这政务,但不管马超跟这些人的关系有多好,都不可能避免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权力之争。思想越来越成熟的刘协最后肯定会冒出什么想法,因为这天下本就是人老刘家的啊,你马超虽然做得不错,但你抓着兵权不放,怎么着也会让刘协睡觉都不安生的。

幸好老曹同志在这个节骨眼上掺合进来了,而且还扮演了黑脸的角色,一步步打压住了刘协躁动的心,最后现在还把刘协给软禁了起来。这样的举动,在天下人看来,的确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这对马超来说,无异于福音。

因为大汉王朝的确是不中用了,扶不起来了。但问题是还没人光明正大站出来点破这些啊,既然没人点破,那大汉王朝就至少还剩一条遮羞布。也就是说,当年董卓闹得凶,那是祸乱朝纲;马超赶跑李傕郭汜,那是进兵勤王;不过,后来曹操入主长安,这就是挟持皇帝了。一步步走下来,大汉王朝这块遮羞布也被糟践的千疮百孔了,届时假如马超再度入主长安,那即便是刘协还有啥想法,那他也没脸征兵夺权了。

为啥?因为这一路走来,用血淋淋的事实阐述了一个道理:你刘协是不行的,大汉王朝在马超的手里才能中兴。届时,刘协若是执迷不悟,但天朝的威严正统何在?刘协又有何脸面来正视天下苍生?

联想到这里,马超看魏延的脸色就越来越亲热了。不过,看着旁边的李严脸上有点小吃味的表情,马超知道自己应该在两个新下属面前表现的公正一些,嗯,是的,至少看起来公正一些。

不过,李严的表现还是马超微微有些不满:你是个大老爷们儿,以后也是闪耀里是的牛人,怎么表现得跟个娘们儿一般,我都看魏延几眼,你还吃醋了?你不想想人家魏延还受了伤,你也参加了那场战斗,怎么不见你挂彩?

事实上,马超也知道,‘摔死登山的,淹死会水的。’魏延是个扛片刀儿的武将,挂彩是平常的事儿。而李严虽然是智勇双全的儒将,但其长处还是体现在军机统策上。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结合两人现在都还是有待调教的空间,马超初步便有了打算:将这两人培养成第二纵队的优秀领军人物。

这两人上来让他们独领一军的肯定不行,但要是用得轻了,让他们的自尊心蒙受打击,以后埋下造反的种子更不行。要知道,魏延这孩子可就是在郁郁寡欢中渐渐升起不满的情绪,最后导致在沉默中变态,一步步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里;而李严这孩子虽然没魏延问题这么大,但心高气傲的他也不是省油的灯。

略微思索一下之后,马超便有了主意:调教嘛,重在过程...

所以,马超作出了如下安排:首先,凭着自己手中的权利,先给两个封了正式的官职。以表示自己非常看重他们,尤其是表示出自己要培养他们的意思。

要知道,在东汉末年,封官加爵已经不在新鲜了。任何一方诸侯都能编个大帽子给手下戴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家兄弟。袁术自己敢称帝,把手下的虾兵蟹将一个个都封了官,从丞相、大将军到校尉、主薄,人人有份儿,最后导致但凡一个老兵都是伍长、什长之类的,可惜是光杆司令。而袁尚跟袁谭这俩兄弟就更有意思,把老爹的大将军职衔都可以当遗产继承,继承不了的,就自己给自己封官,简直把大汉的官制当儿戏。

不过,马超可是根正苗红的大汉卫将军,自己亲自提拔两个武将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何况他可是真真儿给权,跟袁家兄弟那里不是一个级别。尤其是马超这里封官之后就按官职大小领工资,跟那些当着将军官儿却领着校尉薪水的那些土气诸侯可不一样。这样有权有钱,那马超集团的官职含金量可就很不一般了。

果然,魏延跟李严两个新人,上来就得到如此的重视,那心情可不是一般的激动。虽然马超给的官职还没有张绣封得大,但那实权跟工资可是翻了番,不高兴才怪。

然后,马超才亮出了杀手锏:着魏延为苍茫狼骑营副官,配合吕布处理一切狼骑营事务;李严为铁血狼骑营副官,协助庞德统率刑骑营。

这样安排,可是很有意思的:魏延你不是常感叹诸葛亮胆小怕事儿吗?你跟着吕布,看他怕事儿不怕事儿。其实魏延后来那么得瑟,主要是蜀汉后期随着五虎将的陨落,已经没人能压制得住他了。先是关羽孤高,人人都让着他,后来蜀汉名将一个个陨落,就剩魏延一枝独秀。他不得瑟才怪。可吕布是天下一等一的牛人,你魏延跟着他几年,不信你还能兴起得瑟的情绪;而李严那里就更明显了,你不是自视甚高、难以共事吗?那庞德可是西凉集团资历最老的老人,你敢在他面前装大头吗?不信压不住你。还有你不是爱挑事儿的毛病吗?没关系,我马超不怕你挑事儿,就怕你挑事儿也挑的没技术含量。那刑骑营的随军军师可是李儒,是连大汉太后都敢给毒死的狠人,你好好跟着学吧,看看你那些小毛病上得了上不了台面!

这俩人先是一喜,后又是一惊:俩人不傻,虽然没有立马明白马超的用意,但也明白两人在西凉集团里只是打下手的角色。

没错,你俩人是挺厉害了,可以作为潜力股培养,但我西凉集团这里已经有这么雄厚的绩优股,你俩还是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省得夜郎自大,平白惹人笑话。

最后,俩人带着又喜又惊的情绪退下了。临走前,马超清楚的看到了俩人眼中那抹激动和憧憬,以及,那一丝忌惮之情。

这就够了,调教嘛,享受的其中过程的乐趣。

西凉集团可是可期待五年后的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