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上大征服
22754000000004

第4章 篇首语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驶出狭隘的海峡,陷入太平洋中。我们已经有三个月又二十天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我们吃饼干,其实那东西以不成其为饼干,而是爬满蠕虫的碎屑,因为虫子已经把好的啃光了。而且它还发出一股鼠尿臭。我们喝的是黄水,储存多天,臭的令人作呕。我们也以牛皮充饥,这些牛皮本来是盖在主帆顶端以防磨损桅索之用的,由于风吹日晒雨打,已经非常之硬。我们先把牛皮浸在海水里四五天,再在余火灰烬上烤一会,然后再吃;我们常吃木板锯屑。老鼠的价格是每只半个杜卡杜(相当于1.16元金币),但那时连老鼠都买不到了。我们有些船员的上下齿龈都肿了起来,怎么也无法吃东西,因此活活饿死。死于这种病的有十九人,其中包括(巴塔尼亚)巨人和我们从韦尔津带上船的一个印第安人。”

这是麦哲伦船队中安东尼奥·皮加费塔刚刚寻找到麦哲伦海峡后的一篇航行日志,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的航行日志最后被整理成《首次航渡世界》一书,这使得人们对麦哲伦船队的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有了清晰的了解。

我们没必要无穷无尽地谴责欧洲殖民者,尽管他们是抱着贪婪的目的而艰苦前行,但这有什么错呢?整个人类文明史其实不过就是一部人性的贪婪史,我们不应该谴责贪婪,而是应该敬重这种本性,因为正是这种本性导致我们今天拥有了良好的生活。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咒骂欧洲人,他们的确是殖民者,是屠杀者,是掠夺者,但又有什么错呢?哪一个民族、国家不是建立在生灵涂炭上的?我们可以祭奠那些被贩卖的黑奴、被屠杀的印第安人、被掠夺的印度人、中国人,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现代文明其实也是出自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而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正是依靠美洲的金矿、种植园经济以及转移亚洲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的财富,这才使得欧洲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因而最终使得全世界进入到现代文明中。

这看似矛盾,但历史其实毫无正义可言,没有谁是真正正义的,也没有谁是真正邪恶的,历史只有伟大,而没有正义,无论是海盗、殖民者、土著人、封建王权所有者,其实都是历史喜剧中的一个个角色,这出舞台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因此,我们不能一边享受文明、一边咒骂文明的创造者。

欧洲人用他们的艰苦、贪婪和执着开创了大航海时代,因此整个世界都被纳入欧洲文明的轨道。这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但无论如何,欧洲人成功了——其实,中国人和阿拉伯人都有机会在欧洲人到来前首先发现“欧洲”和“美洲”,如阿拉伯人其实早已对印度洋了如指掌,正是一位被称为“怒海雄狮”的阿拉伯向导才使得达·迦玛找到印度,而中国人也在1405年就拥有了完全可以环航世界的庞大船队,但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都没能把世界领入全球化时代,为什么呢?

原因在阿拉伯人和中国人自身,不在欧洲人身上。

第十六章 第一个全球霸主

葡萄牙的困境与海洋梦想家恩里克王子

葡萄牙在1143年获得独立,1385年由诺奥一世继承王位。他及其断承人击败了封建贵族的割据势力,使葡萄牙成为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大航海时代到来前,葡萄牙不过是欧洲一块不因人注目的土地,无论它的地理意义还是它的国家意义都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它地处地中海边缘,直布罗陀海峡之边,一个偏僻、弱小的王国。在古希腊人绘制的地图中,在直布罗陀海峡的位置上就画有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他手持一个路牌,牌上写着“到此止步,勿再前进”。公元前1世纪时,有位名叫波斯顿尼亚的人,曾航行到西班牙的海边,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因为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西班牙的海边就是大陆的尽头,而传说中太阳就在不远处落入海中,他就是要看看太阳在大西洋在落入海中时是否会发出“嘶嘶”火与水交汇时的声音。

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土地,而13世纪蒙古人的大规模入侵不仅导致整个欧亚大陆的强烈地震,也导致了一场非战争灾难,那就是蒙古人从亚洲带来的各种疾病,尤其是鼠疫,这最终导致欧洲共有2400万人死于鼠疫。然而,这对葡萄牙来说却半喜半忧,因为葡萄牙人对鼠疫有一种天生的免疫力,因此鼠疫对葡萄牙并没有产生多大损害,而由于地理偏远,蒙古人的冲击也没有对葡萄牙产生多少作用。但正所谓祸福相依,葡萄牙躲过了疾病和战争,人口却因此而膨胀,而葡萄牙又是一个海边小国,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可谈,因此这反而导致葡萄牙陷入另一场灾难中,那就是社会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

对葡萄牙来说,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外扩张,夺取资源。然而,葡萄牙的外环境也并不理想——葡萄牙当时不过是这个半岛上众多小王国中的一个,它的实力并不足以击败其他王国,因此,从陆地上扩张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向欧洲传统的地中海扩张也不大可能,因为对整个欧洲而言,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如此强大,因此实际上地中海的半壁江山已经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而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也都是海洋大国,葡萄牙与之相比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另外,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扼守着黑海和东地中海区域,因此,实际上整个欧洲的贸易都已经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地中海上本来已经无利可图,除非打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锁,但以葡萄牙当时的实力显然不自量力。

而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当时的西班牙已经在进行统一的努力,伊莎贝拉女王正在为王位和统一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这对葡萄牙来说,如果一个统一的西班牙出现在身边那显然等于堵住了它的任何陆地扩张可能。

限于重重包围之中的葡萄牙社会当时也是危机重重,社会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由于西班牙的阻遏,葡萄牙的陆路商道岌岌可危,葡萄牙所需要的商品大部分需要进口,因此,商道的受阻导致葡萄牙国内商品供应急剧减少,价格飞涨,生活必需品如香料、粮食、蔗糖、棉花等都供不应求。另外,由于葡萄牙本地没有金矿,因此铸造金币所用的黄金全部需要购买,而黄金购买力的下降和黄金来源的紧张,又导致葡萄牙没有足够的黄金铸造金币,因此货币供应也出现危机,金融因此动荡不堪,大量的低成色金币流通,结果又导致葡萄牙的金融信用危机,这更加剧的葡萄牙社会的灾难。这既是伊比利亚的经济危机时期。

在当时,能够给葡萄牙带来希望的只有一个遥远的传说,那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带来的那个梦幻——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和日本是一个连庙宇都是用纯金装饰的国度,如果能寻找到通往东方的道路,那么就有可能获得大量的黄金和其他财富。——如果说马可·波罗用20年的时间认识了中国的话,那么欧洲人则用200年的时间才真正认识了马可·波罗。当马可·波罗把他的东方故事讲给欧洲人听时,由于他在描述东方世界的时候经常使用“百万”这一数量词,而在当时的欧洲,这一数量词往往只用在天文方面,因此对马可·波罗经常使用如此大数字单位来描绘一个国家的军队、财产、人口等感到那是一种无限的夸张,因此而嘲笑他为“百万马可”,称他的住所为“百万邸宅”。以至有演员用马可这个角色来寓意一些善于夸张的小丑,甚至莎士比亚的剧本中也把马可作为蠢家伙来嘲弄。《马可·波罗游记》虽然销量很大,但大多数人还只是把它当做《天方夜谭》之类来欣赏。

对葡萄牙来说,还有个更加幸运的就是,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有一个杰出的儿子,恩里克王子(1394-1460)——正是这位恩里克王子,为葡萄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为他为葡萄牙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避开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向地中海迈进去夺取市场,而是完全把力量用在大西洋方向,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尽管当时意大利人才是一流的航海家,而葡萄牙的航海技术不过是一个二流角色,但恩里克王子显然不太看重起点,而是更看重希望,因此,这才让葡萄牙最终成为第一个海洋霸主。

恩里克王子1394年生于波尔图,是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其母出身于英格兰王族,也就是莎士比亚在《理查二世》中写到的冈特的约翰的女儿菲利芭。恩里克王子确立自己的威望也是由于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也正是葡萄牙走向海洋的第一步,那就是在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与恩里克王子一起,发动了对直布罗陀海峡南端城市休达的突袭战。这一年,葡萄牙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000名,突如其来地一举占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镇休达(今塞卜泰),这等于说葡萄牙首先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而这也标志着葡萄牙全面由地中海国家向未知的大西洋进军。休达城战役标志着葡萄牙向世界扩张的开始,也正是这一战,使得恩里克王子一战成名。实际上,恩里克王子正是这一征服计划的策动者之一,他和当时葡萄牙的财政大臣一起建议诺奥一世发动这次攻击,而且,在战斗准备阶段,恩里克王子亲自负责造船和招募船员。

在当时的欧洲大陆,陆地上的将军显然显得更加令人尊敬,然而依靠海军起家的恩里克王子却对海洋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陆地多少有些嗤之以鼻。在1415年结束休达战役后,恩里克王子随即开始准备对非洲西北部的探索——占领休达后,恩里克王子已经从穆斯林俘虏嘴里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贸易的重要情报。实际上,恩里克王子努力向非洲拓展也有一个重要的宗教原因,那就是他是个狂热的基督徒,一生都以同穆斯林作战为己任,而当时欧洲流传着非洲存在有一个强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国-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传说,恩里克王子对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这个据说黄金满地、富得流油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渴望与之结盟共同打击伊斯兰世界。

他因此开始为葡萄牙奠定一切航海条件。恩里克王子从1418年起放弃了宫廷的安乐,到拉哥斯港附近的萨克列斯居住。他在那里学习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由托勒密的《地理学》到阿拉伯人的航海经验以及大海洋观念等,这位王子几乎对所有与海洋有关的东西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同时从热那亚和威尼斯等航海大国招揽大批航海人才,依靠这些意大利人在里斯本创建了航海学校,吸引欧洲众多航海专家来教授航海、天文、地理等知识。1420年前后,恩里克王子在萨格雷斯半岛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学校,为葡萄牙培养了大批熟练的航海者。而恩里克王子为了能够进行非洲探险,命令把骑士团一年的收入拿出来,建造船只和招揽船长和水手,因此装备了几支远航探险队,对西北非洲各地进行了广泛的航海探险。

然而,对于一个完全未知的海洋进行探索,并非是一件简单事。大西洋在欧洲人眼中上千年来就是一个世界的尽头,那里面意味着无穷的危险和黑暗,向那个方向航行意味着有去无回。整个欧洲都是这样认为,上至学者,下至普通船员,人们也因此视大西洋为禁忌。欧洲素来不缺乏勇敢的海员,但仍然没有人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因此,长久以来,葡萄牙人只抵达到离伊比利亚半岛1300公里处的加那利群岛,而越过加那利群岛则极少有人尝试,因为此前凡是越过加那利群岛的船只从来没有返航的。这更加剧了人们对加那利群岛以西海域的恐惧。另外,航海需要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而葡萄牙也十分缺乏这些人才,葡萄牙在当时毕竟只是一个偏居一偶欧洲小国。

其实不仅葡萄牙,就是整个欧洲对世界的认识也基本上停留在托勒密时代,关于世界、宇宙和海洋的知识仍然延续古希腊的认识,如亚里斯多德的地圆思想、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艾拉托色尼计算出的地球周长、托勒密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等。而且,即使这些知识也由于年代久远而残缺不全,罗马帝国在征服希腊时就曾毁灭过大批希腊学术资料,当然,后来罗马帝国也保存和发展过希腊的学术遗产,但在后来频繁的蛮族入侵中也屡遭摧毁。而当西罗马帝国败亡后,拜占庭帝国就成了希腊-罗马科学知识的保存地,然后,这些资料又被伊斯兰教征服者所占有,因此,当时欧洲关于希腊-罗马的许多科学著作反而是转译自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另外,由于严厉的宗教制度,使得欧洲即使拥有了为数不多的科学资料,也仅供少数大学使用,如当时在葡萄牙就只有一些大学保存有一些手抄本的希腊-罗马科学著作。而这还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驱逐穆斯林后得到的。十字军远征期间,伊斯坦布尔所藏经典也直接传回欧洲,12世纪就掀起了一个大翻译远动,古希腊文明借着当时通用的拉丁文字才重新闪耀。

1407年,托勒密的《地理学》抄本传到西欧,两年后被译成拉丁文,这才让欧洲重新拥有了托勒密时代的地理认知,但由于识字的人本来就少,学者更是稀少的可怜,又加上印刷术此时还没有兴起,因此,就是这种简陋的《地理学》真正读到的人也不多,而对世界具有开拓精神的人也就更加难能可贵。因此,人们普遍还认为大地和海洋都是平的,大西洋的尽头就是太阳落海的地方,那里也就是死亡线。

为此,恩里克王子的第一个目标是必须让葡萄牙船员们越过葡萄牙西南1300公里的加那利群岛,然后抵达该群岛南约24O公里的波加多尔角,再到更远的未知海域去探险。而当时由于人们还没有越过波加多尔角后能平安返航的记录,因此船员们恩里克王子的这一计划噤若寒蝉,没有人愿意执行这一航海计划。那时,由于没有安全返航的船只,使得当时的传说更加确凿无疑,那个传说就是,在波加多尔角以南的海水是沸腾的,人到了那里就会煮熟、变黑。当时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的地图上也在该水域画着一只从水里伸出来的撒旦的手。船员们因此对恩里克王子说:“我们如何能越过祖先所设的警戒线?我们失去了灵魂和肉体,对于亲王殿下又有什么益处妮?”

这种恐惧并非仅仅是一种对长途海洋跋涉的艰辛感到厌烦,而是真切地出自他们的内心,因此,莫大的恐惧致使首批奉命出航的船员最终放弃了使命,他们并没有按恩里克指定的航向走。1418年,恩里克王子派船沿非洲海岸南下,目标是越过波加多尔角到几内亚。但船启航不久就遭遇逆风,使得船只不得不进行了数次斜向航行,这使得探险船获得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发现了圣波尔多岛。他们回航向恩里克汇报,说此地宜作殖民地。恩里克认为这样算是个不错的开始,因此决定派出前往圣波尔多。而对圣波尔多来说,意外的不仅仅是出现了葡萄牙人,还有一种动物,那就是兔子——在葡萄牙船队中,其中有一人带了几只怀孕的兔子到该岛,结果兔子在这个没有天敌的岛屿上大量繁殖。最后的结果让葡萄牙人哭笑不得——大量的兔子竟然把葡萄牙人辛苦种植的农作物吃的一干二净,最终葡萄牙人不得不放弃该岛,转而到距此20公里的马德拉岛。这里日光和水源很充足,适宜种甘蔗和葡萄,因此不久之后,这里就因输出葡萄酒和糖而繁荣起来。

然而,收获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葡萄牙在刚刚实施探险的时候财力有限,因此实际上还没等探险船越过波加多尔角,恩里克的资金就基本已经消耗殆尽,恩里克不得不竭尽全力保障探险船的财政供应。不仅如此,1433年,当恩里克任命吉尔·艾阿尼斯为“巴尔卡”号船的船长后,给了他的一个任务,那就是沿非洲海岸一直前进。但艾阿尼斯同样因恐惧心理只到了加纳利群岛就回来交差。这弄得恩里克大为恼火,他责备他们说:“你们都在胡思乱想,真不可思议。如果世上流传的谣言稍有根据,我也不致如此责备你们。”随后命令这位船长再次远航,必须完成这一使命。艾阿尼斯因此不得不再次出航,他于1434年带队出航,这一次他成功地越过了波加多尔角,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航行竟然极为顺利平稳。航行所见与过去传闻完全相反,海水并不沸腾,人也没有变黑。艾阿尼斯最后带回了在岛屿上采集的圣母玛丽亚玫瑰等几种植物,献给了恩里克。艾阿尼斯的这次航行无论从地理学还是投资回报来看都没有多大意义。他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突破了人们观念中的航海极限,恐怖的传说由此破灭,艾阿尼斯也因而被封为骑士。

当艾阿尼斯突破极限而活着回来后,葡萄牙为之兴奋不已,尽管那几只玫瑰值不了多少钱,但人们由此开始积极向恩里克王子请求进行更远的航行——恩里克王子的远洋探险终于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此时,对恩里克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当他的兄长都尔特继承了王位后,他决定,把马德拉岛出口贸易利润中王室税金的五分之一交给恩里克,以此来支持这位“航海王子”的事业。

葡萄牙的大航海时代由此首先到来,紧紧在几年之后,葡萄牙人就接连获得一连串的巨大的收获:

1420年,葡萄牙人终于开始获得大笔的回报——这一年,葡萄牙人开始开拓马德拉群岛,这是一个拥有丰富物产的群岛;

1432年,葡萄牙人抵达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

1435年,恩里克又派巴达亚和艾阿尼斯各带一支探险队出航。在经过波加多尔角继续航行320公里后发现了陆地,在凳上这块陆地后葡萄牙人惊讶地发现了竟然有骆驼的足迹。恩里克因此命他们再次去此地时俘虏几个土著来,以便了解当地的情况。但这一次没有抓住人,却捕杀了大批海豹,带回了海豹皮。这是葡萄牙人航海探险第一次从非洲带回了有价值的“实惠”商品。

1438年,葡萄牙人进入刚果;

1441年,葡萄牙人深入非洲,并在返航时带回了10名黑奴,由此开创了欧洲历史上大航海时代的第一笔黑奴贸易,而非洲也从此揭开了黑暗的序幕;

1445年,由特利斯坦率领的葡萄牙探险船第三次通过了沙漠海岸,进入物产富饶的西非海岸,到达离阿尔京岛很远的地方。几个月后,迪亚士随后率领葡萄牙人到达离布兰可角约800公里的地方,抵达非洲的最西岸,创造了新纪录,此地被命名为“佛得角”(即现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接着又有人到达了几内亚海岸和佛得角南800公里的地方;

1448年,葡萄牙人在阿尔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垒,并以此作为大规模掳掠的根据地。从黑非洲掠得的黄金、象牙、黑奴使葡萄牙人得以继续在摸索中向东方扩张。以后葡萄牙每进至一地,就建立起商站或据点,并用当地获得的收益来支持下一步的行动。

1448年,葡萄牙发生内乱,随后又因加那利群岛的宗主权问题,葡萄牙与卡斯提尔在1450-1455年间爆发战争,这迫使葡萄牙不得不终止了一段时间的探险,大部分船只都被抽调参与战争;

1455年,当战争一结束,葡萄牙人就又到达了佛得角群岛。

至1460年恩里克王子逝世时,葡萄牙人已经深入到西非的塞拉利昂,并且在西非沿岸建立了大批贸易商站和堡垒,而葡萄牙的远洋探险已经无法停止:

1471年,葡萄牙人进入几内亚;

1488年,葡萄牙人来到了南非。

当葡萄牙人开始迈向大西洋的时候,远见卓识的恩里克王子一边清点着远洋探险的收益,一边则开始督造舰队——作为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他十分清楚,没有庞大舰队的保护,葡萄牙的富有将不会长久,葡萄牙的商船队也将是一个软体动物。从航海实力和技术上看,葡萄牙尽管自独立后不久就立刻建立了自己的海军,至1300年之前,已拥有数艘战舰,训练了不少船长和水手,并且雇佣了数十名经验丰富的热那亚领航员,但这只相当于一支近海防御海上力量,不足以应对远洋保护。

由于对大西洋和非洲的开发,使得葡萄牙一举摆脱社会和经济危机,一个濒临崩溃的葡萄牙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海洋帝国。而来自大西洋各群岛和非洲内陆的各种财富也开始远远不断地运进里斯本——非洲的象牙、群岛上的香料和黄金随着一艘艘海船进入葡萄牙,葡萄牙的经济危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得到抑制,并且在黎明到来的时候,葡萄牙的经济已经开始显出勃勃生气。而葡萄牙人也在非洲和各群岛建立起殖民和贸易网,在非洲葡萄牙人有时用小工业品如玻璃镜等来换取黄金,有时则直接用军队征服,因此葡萄牙人很快就在西非沿海地区建立各种特色的贸易区,其地名因此也被命名为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花椒海岸、奴隶海岸等,由此,就在恩里克王子还没有死去以前,传统的农业国葡萄牙就一跃成为西欧最富有的国家。

在葡萄牙崛起的同时,也有一件事让葡萄牙人感到惊讶,那就是西班牙人的崛起——这个邻居的崛起速度只是略晚了一些时候,但崛起的速度丝毫不亚于葡萄牙人,尤其是伊莎贝拉在哥伦布身上压的赌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葡萄牙人仅仅在崛起后几十年就遇到了西班牙强劲的挑战。这使得葡萄牙舰队与西班牙舰队屡屡爆发海战,1494年6月7日,就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仅仅两年后,葡萄牙与西班牙就不得不依靠教皇的斡旋而签定《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条约规定以通过佛得角群岛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为界,其东属葡萄牙,其西则属西班牙——这是世界第一次被两个海洋霸主从法理意义上瓜分。

恩里克王子就是这样一个伟大人物——当然,任何伟大人物同时也意味着将被许多人咒骂,那些伊斯兰教徒就视恩里克王子为一个基督教魔鬼。这毫无办法,谁让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呢?

尽管恩里克本人从没有参加过一次远洋探险,但他却无疑是葡萄牙乃至整个欧洲的航海先驱,在他40年的航海生涯中,他不但为葡萄牙的崛起寻找到了一条道路,而且为整个欧洲的崛起发现了方向。葡萄牙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全球霸主。

他的伟大出自贪婪:达·迦玛航线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巴特罗缪·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约1450—1500年)接受了葡萄牙国王诺奥二世的命令,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排水量100吨的双桅大帆船,同时还有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搭配了一艘补给船,显然是为了能够航行的更远。同船的还有6名非洲人,这些非洲人充当的角色是翻译、使者,目的是为了与非洲各地的土著部落更好地沟通。尽管语言不通,但“无言的交易”并不妨碍葡萄牙人获取非洲的黄金、矿藏等财富。

迪亚士曾是葡萄牙王室的仓库管理官员,也曾经率领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当迪亚士把最后一名黑人“特使”送上非洲海岸之后,迪亚士的船队再次起航。但很不巧,他们突然遭遇到了一场大风暴,迪亚士的船队降下了所有的帆,但强烈的风仍然把船队吹向更远的海域。迪亚士和他的船员们都有些惊慌失措,他们不知道这场风暴何时结束,也不知道会把他们吹向哪里,后来的人记载道:“船又小,海上又冷,同他们到过的几内亚等陆地不同——他们都以为已无生还希望。”在整整13天后这场风暴才算平息,但此时他们发现已经远离海岸,为此,他们努力向可能有海岸的方向又继续航行了几天,仍然是无穷无尽的大海。迪亚士和船员们都深感绝望,于是他们只有又转而向北航行了整整150里格,然后他们突然看到了高高的山崖——1488年3月12日,他们的船进入到了莫塞尔湾,大约在今开普顿以东230英里的地方。但应接迪亚士这些葡萄牙人的却是土著非洲人,他们用石块驱赶他们,迪亚士立即命令向这些土著人射击,迪亚士甚至亲自射杀了一名土著人。他们又沿着海岸线航行了一段距离,又过了300英里后进入到大鱼河的出海口,即阿尔戈阿湾。在迪亚士离开非洲前,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诺奥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这场风暴竟然把迪亚士的船队一举吹到非洲的最南端!

在抵达非洲最南端后,迪亚士曾希望继续前进,进入印度洋,以实现从未有过的奇迹,但迪亚士的船员们则已经强烈希望返回葡萄牙,他们显然对那场风暴心有余悸。“他们疲惫已极,被他们经过的大海吓得魂不附体,因而异口同声地开始抱怨,并称决不前进。”而且,迪亚士船队的粮食也出现了短缺,因此必须返回到停泊着补给船的锚地去。迪亚士不得不召开来了会议,在船长会议后,迪亚士让每一个船员都在决心书上签了字。

这之后,迪亚士返回到9个月前停泊着补给船的地方,而此时,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原本留下看守这艘船的9个人竟然已经死去6个,只剩下的3个人也奄奄一息,而在见到迪亚士和他的船员后,这最后3个人也很快就死去了。再把补给物转移到船上后,迪亚士命令放火烧毁了这艘补给船。

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发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到东方有了希望,因此把迪亚士原来命名的风暴角更改为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然而,令迪亚士失望的是,葡萄牙国王并没有因为这次发现而给他多少嘉奖,他甚至渐渐被葡萄牙人遗忘了。

1497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命令卡布拉尔(1467-1520年),率领四条大船远航,而迪亚士此时只是其中一艘船上的普通海员。他绕着非洲古岸,沿途进行殖民贸易,并开发黄金输出港口。1500年5月12日,船队在海上见到彗星。迷信的船员认为这是灾难降临的预兆,都不禁惊慌失色。无巧不成书。5月24日,船队在好望角附近的洋面上遇到大西洋飓风。四条大船被冲天恶浪掀翻,迪亚士及其伙伴葬身大西洋海底。然而,新的航路已被打通,西方殖民势力从此也就从非洲伸展到了亚洲。

当迪亚士返回葡萄牙的时候,哥伦布也在欢迎的人群中,而也正是迪亚士的成就导致葡萄牙对哥伦布失去兴趣,此时哥伦布还只是个被看作妄想狂的无名小卒,哥伦布因此只好返回西班牙继续等待西班牙女王的恩准。

至迪亚士时代,尽管还没有发现印度和中国,但葡萄牙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本,而且这些都是黄金、白银等硬通货,因此,葡萄牙的原始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动。而欧洲则正饱受黄金、白银大量流失的痛苦,由于欧洲十分需求香料、胡椒等,而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又缺乏可以用来交换的适当商品,因此不得不用黄金、白银支付,这最终导致欧洲的财富流失严重。而硬通货的大量流失又导致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几乎陷于停滞。当时欧洲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金币,黄金又是重要的装饰品,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人们对它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欧洲每年的黄金开采量却非常有限。

哥伦布曾经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到一切。有了黄金,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在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前,尽管葡萄牙、西班牙和其他国家对这个妄想狂患者嗤之以鼻,但却对他的这句话深有同感。19世纪,德国思想家恩格斯也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葡萄牙人为了黄金不得不继续努力。1495年,26岁的曼努埃尔一世继承葡萄牙王位后也继承了恩里克王子继续海洋探索的事业,而在他统治时代,由于葡萄牙相继取得重大航海发现,因此他也获得来了一个“幸运者”的称号。曼努埃尔一世命令继续向东方航行,他在他的家臣中寻找了一位新的探险者,那就是瓦斯科·达·迦玛(约1460-1520)。曼努埃尔一世很看重这次远航,因此也小心翼翼地挑选一位他认为合适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没有选错人,达·迦玛正是这一远航最理想的人。

达·迦玛之所以被选中,那是因为在葡萄牙国王看来,他既是一位航海家也是一位外交家,而且善于指挥军事。尽管此人有时显得脾气暴躁,冷库无情,但也许在烦躁、易发生暴乱的葡萄牙船只上,这样的人更有威慑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曼努埃尔一世看来,达·迦玛是一个勇敢坚定,能够为一个任务执行到底的人,而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在经过两年的准备后,达·迦玛的船队于1497年7月8日离开里斯本港口——此时葡萄牙早已经获悉哥伦布的成功,因此葡萄牙不得不尽早发现东方航线,以便与越来越强大的西班牙竞争。

达·迦玛的船队实际上也只有四艘船,其中两艘各载重100吨,是一种吃水很浅的方桅船;一艘载重只有50吨的三角轻帆船,还有一艘载重200吨的补给船。船队中所载的粮食够支持三年的,船上还配备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地图、航海图、天文仪器、扎库托编制的太阳倾斜度表,甚至还有已经刻制好的、标志着葡萄牙主权的石柱子。当然,还有一名神父,还有,就是几名囚犯,因为这些人是被认为可以牺牲的,当船队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船队总人数是170人。

与哥伦布相比,实际上达·迦玛更艰难,因为哥伦布只是顺风一直向西航行,从加那利群岛航行了2600英里,抵达巴哈马群岛,在海上航行了36天,而达·迦玛则几乎绕过了整个大西洋南部,然后又逆风逆流航行。达·迦玛还作出一个勇敢的决定,那就是不在非洲海岸停靠,而是进行回旋航行,通过大西洋中部,从佛得角到达好望角,航程全长超过3700英里,直到开普敦以北的圣赫勒拿湾,海上度过的时间为93天。在沿途,他在莫桑比克、蒙巴萨、马林迪等地都遭遇敌对的穆斯林,而他总是能成功避开危险,最终抵达印度并满载而归。

达·迦玛唯一的遗憾是他没有留下航海日志,而只有他的一名船员留下来一本航海日志。

达·迦玛在绕过好望角后就来到一个既没有欧洲人来过,又没有航海图可用的大洋,在这样的情况下,达·迦玛采取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办法,那就是采取间断式前进办法。达·迦玛首先沿着非洲海岸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每次都是先找到一个熟悉附近地理情况的向导,然后再逐步航行,如当达·迦玛抵达莫桑比克或者蒙巴萨的时候,就由他自己或者当地酋长帮助他寻找一位能指引他抵达下一个地方的向导。但即使这样也并不容易,因为多数向导并非真正了解附近海域,而是为了钱财或者根本就是依靠一种巫术、愚昧。

但不管怎样,达·迦玛还是有幸遇到了一些真正的向导,因此,达·迦玛的船队才能够以23天的航行最终通过了阿拉伯海,最终成功抵达达卡利卡特。

在抵达达卡利卡特的第二天,他们就受到了当地的欢迎,此时,那名船员的日志记载了这一会面:

“翌日,这几艘船聚集到一起,船长(达·迦玛)把一名囚犯送到达卡利卡特的海岸上,跟随他去的人把他交给两名来自突尼斯的摩尔人,他们会讲卡斯提尔语和热那亚语。他所听到的第一句欢迎语是:‘老天爷,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们问他离家这么远,要找些什么,他回到说:‘我们是来寻找基督徒和香料的。’他们说:‘卡斯提尔国王、法兰克国王、威尼斯大公为什么不派人来呢?’他说,葡萄牙国王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摩尔人说他做的对。谈话之后,他们把他带到自己的住所,给他面包和蜂蜜。当他吃完这些东西重返船上时,有一名摩尔人同来,此人登上船就说了这些话:‘你们真幸运,真幸运!这里的红宝石、绿宝石多得很。你们真该大大感谢上帝把你们带到有这些珍宝的国家来!’我们听他说的话,大为惊奇,因为我们真没有想到在离葡萄牙这么遥远的地方,居然能听到有人讲我们的语言。”

但达·迦玛与达卡利卡特国王的谈判却似乎进行得不太顺利,达·迦玛虚伪地想证明自己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基督教国家而来,而“不是为了要寻找金银财宝,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国家很多,不必再来此地寻找。”葡萄牙人来此的目的仅仅在于探索和发现,然而,达卡利卡特国王却问道,那么你们究竟想发现什么呢?是人还是宝石?如果是寻找盟友来的,那么为什么空手而来?

达·迦玛被达卡利卡特国王弄得灰头土脸,在此停留了三个月却一无所获,因此只好离开。然而,这似乎是个怀兆头,此后,达·迦玛经常遇到穆斯林国家,因而屡遭拒绝甚至武力威胁。同时,坏血病也开始侵袭船队,这导致许多船员相继死亡,最终,在达·迦玛成功抵达印度并返回里斯本后,只剩下两条船,而170名船员也只剩下55人。

实际上,达·迦玛能够成功,应该说达·迦玛是站在了阿拉伯人的航海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欧洲人对大西洋已经略有了解,那么阿拉伯人则对印度洋了解的相当深,所以当达·迦玛来到东非沿岸的时候,屡屡遇到穆斯林,甚至有摩尔人,因此,达·迦玛的成功应该说是欧洲大航海和阿拉伯大航海汇合而成的一个成就,当然,历来势同水火的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当然会极力否定这一辉煌成就。然而,不管你怎么否认,事实上就是如此——当达·迦玛来到马林迪之后,他有幸遇到了著名的阿拉伯航海家伊本·马吉德,他就是穆斯林的“怒海之狮”,他以熟悉红海和印度洋而著称。也正是在这位穆斯林向导的引导下达·迦玛才成功抵达印度。然而,令伊本·马吉德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好心竟然是引狼入室,从此,穆斯林的大后方成了欧洲人的天堂。

就个人而言,相比其他航海者,达·迦玛已经相当幸运——他寻找到了欧洲梦寐以求的印度航线,并且满载而归,而且,他本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因航海而大发横财的人之一。

1502年2月,达·迦玛再次从里斯本扬帆起航,而这一次,他则是带着舰队去的,其目的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征服,那就是要把达卡利卡特变成葡萄牙的殖民地。当这支舰队航行到马拉巴尔海岸时,他们遇到了一艘阿拉伯单桅大帆船“麦利”号,这艘船满载着一群从麦加朝圣归来的穆斯林,于是这艘倒霉的阿拉伯船就成了达·迦玛舰队的第一个猎物,每一个穆斯林都被命令交出所有财物,而当获得财物后,达·迦玛这个航海者露出了欧洲人的海盗本质,其船员描述道:

“我们夺取了一艘麦加船,上有三百八十名男子和许多妇孺;我们丛船上足足拿到了一万二千枚金币,还有至少价值一万金币的货物。然后我们用火药把船烧毁,船上的人也同归于尽,这天是10月的第一天。”

在10月的最后一天,达·迦玛舰队抵达了达卡利卡特,这一次,达·迦玛则直接命令国王投降,并驱逐所有穆斯林。达卡利卡特国王犹豫不决,达·迦玛遂命令葡萄牙士兵随意从港口内的人群中抓了一些人,然后立即把他们绞死,并肢解了尸体,把手、足和头颅抛到一条小船上,再命人把这条船送给达卡利卡特国王,同时附上一封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信,告诉这位国王,应该用他自民的碎尸为他自己做一道咖喱菜肴。

最终,达·迦玛第二次满载而归,而这一次,他也为当地留下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五艘葡萄牙战舰——达·迦玛命令其舅父统辖这支舰队,这是欧洲人在亚洲第一次驻军。

其后,葡萄牙人开始大举入侵印度,1507年,葡萄牙任命的第一任印度总督弗朗西斯·德·阿尔梅达击败了穆斯林舰队;1509年,第二任总督阿丰索·德·阿布奎基占领了通往波斯湾的门户霍尔木兹海峡;1510年,印度果阿成为葡萄牙属地的首府;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海峡,进而葡萄牙开始进入东南亚和中国,至此,印度洋已经成为葡萄牙的内海。

葡萄牙因此获得的财富无法计算,我们仅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葡萄牙的富有何等辉煌:1503年,葡萄牙的胡椒价格已经降到只有威尼斯的五分之一,而埃及和威尼斯之间的贸易基本被摧毁了,那是因为葡萄牙已经夺取了大部分市场,以往埃及苏丹为了保持胡椒的价格,只允许每年销售210吨胡椒,而现在,埃及再也无法控制胡椒的价格了。

第一个环球航行者:麦哲伦

费迪南德·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1480-1521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他的家乡是一个被称为“9个月寒冬,3个月地狱”的地方。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成为葡萄牙莱昂诺尔王后的一名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可以说是一位从小就接受了系统海洋教育的航海者。

在麦哲伦进入航海厅学习的时候,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已经完成对印度航线的探索,并且满载着东方货物成功返航,大航海时代正进入一个巅峰时代。麦哲伦在25岁时参加了葡萄牙第一任印度总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的舰队,后来又进入了阿丰索·德·阿布奎基的舰队,并率领船队去了香料群岛,因为他觉得这里能够得到财富。

1512年,当麦哲伦回到葡萄牙的时候,他已升任船长,并且获得高级侍卫。此后,麦哲伦曾参加葡萄牙与北非摩尔人的战争,并且因此受伤而造成终生跛足。而更不幸的是,他受到了一项指控,那就是有人指控他与葡萄牙的敌人进行贸易,这项指控最终造成曼努埃尔国王对他产生了怀疑,因此麦哲伦从此失去国王的信任,麦哲伦一怒之下公开表示不再效忠葡萄牙国王,因此麦哲伦在葡萄牙的生涯也算就此为止。

麦哲伦在离开葡萄牙后就选择取了西班牙,此时西班牙正处于查理五世的统治时代。而这时麦哲伦作了一件对他日后非常有益的事,俺就是娶了一位葡萄牙移民的女儿,而这位女儿的父亲则是一位西班牙权贵,他控制着西班牙关于印度群岛的事物。而且,麦哲伦又想法设法取得了一位西班牙地方权贵的支持,那就是布尔戈斯的地方主教胡安·罗德里格斯·德·丰塞尔(1451-1524)的支持,而这位主教正是哥伦布的冤家对头。另外,麦哲伦还最终结识了葡萄牙富有的银行家富戈尔家族,这又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为这个家族对葡萄牙国王怀有深刻的仇恨。

当资金、权贵和政治等所有条件都成熟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于1518年3月22日终于批准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计划。这次航行的具体目的是向西航行到香料群岛,另外一个计划就是寻找到南美洲的南端海峡。作为回报,麦哲伦和他的朋友法莱罗可以得到二十分之一的利润,而且麦哲伦和法莱罗的后代还可以得到行政长官的称号,统辖所发现的地方。

葡萄牙人对麦哲伦的这一计划十分恼火,曾经试图干预,但没能成功。

在经过一年半的准备,麦哲伦于1519年9月20日启航。他的船队共有五艘船,载重75至125吨,船上既有全副武装的士兵也有用于贸易的各种商品——船上载有响铃、铜手镯、五百面镜子、丝绒料子、二千磅水银,当然,这些商品的用途不仅仅是用于贸易,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准备用于贿赂亚洲或者岛屿上的国王的。

麦哲伦船队上共有250人,这是一个包括热那亚人、威尼斯人、法国人、希腊人、葡萄牙人的组合,但是却只有少数西班牙人,因为西班牙人这是一次由外国人领导的远洋探险,西班牙人因此并不信任这位葡萄牙船长。此外,麦哲伦应该感谢其中一个人,那就是安东尼奥·皮加费塔(1491-约1534年),因为此人也是一个意大利冒险家,是个罗得骑士,他对麦哲伦非常钦佩,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详细记录航海日志,这才使得后人对麦哲伦的和航行有了详细的了解,后来根据其日志撰写成了《首次航渡世界》。

海上航行在那个时代是个相当艰苦的工作,而且充满危险,但麦哲伦有这样的能力和意志,皮加费塔这样评价麦哲伦:“在他许多美的中,有一项是他在面临大难时还总是镇定自若。”“他比任何人都更能忍受饥饿,办起事来比任何人都正确,他懂得推测航法和天体航海术。谁都不如他,谁都比不上他对环球航行那么好学不倦,尽管他功亏一篑。”

在经过两个月的航行后,麦哲伦船队已经从加那利群岛抵达了巴西的东部,在这里,船队开始沿着海岸线向西南方向航行。船上的瞭望员时刻注视着海岸线,他们在寻找能够进入巴尔博亚的南海通路。船队在里约热内卢湾和其南面的圣马蒂亚斯湾寻找,但一无所获,最后证明这里根本没有海峡。当他们抵达圣胡利安港时,已经是3月底,此时南半球的冬天就开始来临。麦哲伦因此决定在此过冬,一个为了减少危险,另一个原因也是必须节约粮食。而此时麦哲伦船队的船员们开始发出抱怨,他们希望回到北方去过冬,到热带去,但麦哲伦坚决地回绝了这一要求,他不想浪费粮食和时间。

然而,让麦哲伦没有想到的是——也许他早已有所感觉,因为在出航的时候,他和其他三名西班牙船长的关系就不甚融洽,就在圣胡利安港,五艘船中竟然有三艘船发生了反叛,只有“特立尼达”号和五艘船中最小的“圣地亚哥”号支持麦哲伦,而“孔切普琼”号、“圣安东尼”号和“维多利亚”号都在深夜宣布背叛麦哲伦。反叛的三艘船要求返回西班牙,而麦哲伦无法答应这一要求,因为如果失去这三艘船那就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次环球航行。

在僵持中,麦哲伦作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那就是他向“维多利亚”号派出了一小船他的人,这艘小船是以谈判的名义登上“维多利亚”号的。麦哲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维多利亚”号上的船员大部分还是支持他的,只有船长和其少数亲信反对麦哲伦,因此,他赋予这艘小船的秘密使命就是,寻找机会杀掉“维多利亚”号的船长。果然,当小船上的水手们顺利干掉“维多利亚”号船长后,这艘船上的船员们并没有竭尽全力反抗,而是犹豫不决地返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在解决了“维多利亚”号后,麦哲伦立即就命令将另外两艘船封锁在港湾里,当“圣安东尼奥”号准备逃出时,麦哲伦的三艘船最终击败了这艘船,并成功控制了它。而最后一艘“孔切普琼”在看到已经没有希望后也就投降了。

在制服这次反叛后,麦哲伦没有大开杀戒,而是仅仅处理了几名反叛首领,他只处决了一个人,那就是反叛者的首领,同时放逐了另一名首领和一个传教士。作为威慑,他同时宣布一些反叛者死刑,但这仅仅是一种威胁,而实际上麦哲伦最后还是赦免了他们。

在这个冬天,还有一件令人沮丧的事,那就是“圣地亚哥”号在进行勘测的时候遭遇不幸,离开这艘船的船员因此不得不穿越陆地才能回到其他船上。但在穿过一片陆地得时候,他们本以为这是个无人区,但却遇到了巴塔哥尼亚人,而巴塔哥尼亚人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身高最高的民族,因此,在麦哲伦的船员看来,就像是来到了巨人国。皮加费塔在日志中描写道:“这种人身材十分高大,我们这些人站起来只在他们的腰部。”“他们的容貌不差,宽宽的脸,涂满了红色油彩。——他们的头发很短,染成白色,身穿兽皮。”

在圣胡利安港口,麦哲伦经受的第三个打击就是,当船员们在把船上的货物卸下的时候,竟然发现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购买的粮食等货物中有大量滥竽充数的东西,这使得原本供一年半使用的粮食实际上只够半年的。无奈之下,船员们只好捕杀猎物,但圣胡利安港差不多算是个不毛之地,木材、猎物都非常稀少,甚至连淡水都不多。

1520年8月底,麦哲伦的船队剩下的四艘船再次起航,他们仍旧向南行驶,很快抵达圣克鲁斯河口,在这里他们停留了一段时间,直到10月份才开始正式航行,因为此时才是南半球的春天。

10月21日,在穿过圣克鲁斯河口4天后,他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像是海湾入口的地方”,此时他们已经抵达南纬52?的维尔京角。这里是不是就是美洲大陆最南端的海峡呢?麦哲伦的船员们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失败已经不敢相信,因为它“看起来四面八方都被封闭起来了。”在欧洲人眼中,海峡应该象直布罗陀海峡一样能够一眼望穿。但麦哲伦不愿放弃任何一次机会,他在尽一切努力寻找任何一条“十分隐蔽的海峡”,因为麦哲伦确信“在葡萄牙国王的宝库里”曾经看到过一幅海图,那上面在南美最南端标绘出又一条迂回曲折的海峡。

无论如何,麦哲伦只能试一试。他命令“圣安东尼奥”号航行在最前面,前去勘探这条狭窄的海湾究竟是不是海峡。但“圣安东尼奥”号一去不复返,麦哲伦只好前往寻找,但航行了150英里,仍然不见踪影。原来,“圣安东尼奥”号上的一名叫埃斯特万·戈麦斯的舵手,因麦哲伦没有任命他做船长而大为不满,因此在船远离麦哲伦的时候发动了叛乱,船长已经被戴上镣铐,然后这艘船竟然向西班牙返航——有意思的是,麦哲伦在寻找不到“圣安东尼奥”号后,无奈之下只好询问船上的占星学家,而这位占星学家竟然说中了。

另一个坏消息是,前面的那条狭窄海道也不是海峡。麦哲伦只好率领剩下的三艘船继续探索。前面出现的海道仍然十分复杂,有的海道宽度甚至不足两英里,而且曲折蜿蜒,还有无数的河流,导致这一地区水流十分复杂。但麦哲伦却预感到这里应该已经是南美大陆的南端了,当再一次看到一条狭窄的海道的时候,麦哲伦命令一条小船前去勘探。没想到,“船员们三天就回来了,他们报告说,他们已经看到了海角与大海,总船长(麦哲伦)高兴得流下眼泪,将海角命名为狄其亚多角,因为我们希望已久了。”狄其亚多的意思就是希望。这条海峡就是今天的麦哲伦海峡。

接下来就是宽阔的令人无法忍受而又畏惧的太平洋,这是欧洲人从不了解的一个大洋,远比印度洋和大西洋还要辽阔,因此,麦哲伦船队整整用了三个月零二十天、航行了二千英里才通过这片大洋,但他们最幸运的是,他们竟然没有遭遇一次大风暴,因此,麦哲伦把这个大洋命名为太平洋。

1521年3月6日,麦哲伦船队终于看到了一个岛屿,那就是关岛。他们在关岛停了下来,准备休整。然而,让麦哲伦没有想到的是,关岛的土著居民竟然丝毫不见外,当他们看到这三艘船的时候,竟然一拥而上,然后把船上能搬得动的东西统统搬走了,麦哲伦因此称这个岛屿为“盗贼群岛”,实际上就是马里亚纳群岛。麦哲伦船队在关岛停留了三天,补充食物和淡水。一周后,他们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萨马岛东岸。在这片群岛中,有一个岛名为宿务岛,此时,麦哲伦和所有欧洲人一样,习惯于干涉当地政治和战争。宿务岛国王与麦哲伦达成协议,宿务岛应允加入基督教,但条件是麦哲伦与他联合“攻击麦克坦岛,焚毁其房屋,使麦克坦王吻宿务国王的手,因为麦克坦王没有进献一蒲式耳米和一头羊作为贡品。”麦哲伦竟然答应了这一要求,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带领一些部下登上麦克坦岛,但结果被麦克坦岛的土著勇士们用长矛、毒箭和弯刀击败,跛脚的麦哲伦此时却希望扮演一个英雄,他命令部下撤回小船,而他自己却在殿后,结果,他被杀死在海滩上。“他们就这样杀死了我们的明镜、我们的光明、我们的安慰和我们真正的领导。”

1522年9月8日,麦哲伦船队回到西班牙,此时仅仅剩下18人,他们衣衫褴褛,如同乞丐,但每人手持一枚蜡烛,步行一英里,从港口一直走到安提瓜的圣玛丽亚教堂圣殿。

第十七章 西班牙的崛起

西班牙的崛起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南临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西班牙扼守着地中海的出口(苏伊士运河开通前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唯一的出口),实际上欧洲与非洲、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历史上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间隔着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是拉丁文明的中心。

西班牙是经历欧洲黑暗的教会统治后,最早从阿拉伯世界吸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果的国家,也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的引领者。凡有变革,必有痛苦。世上并没有十利而可以变法的事情。在西班牙的振兴道路上,染着太多先驱者的寂寞,流着太多殖民地的鲜血。而这些寂寞和鲜血在孕育了称雄一时的西班牙后,西班牙也在繁华与鲜血中结束了曾经的辉煌。当西班牙的奔牛在红色的挑逗中愤怒时,西班牙斗士也在智慧和勇气和与之周旋。在阿拉伯在公元七世纪时将西班牙划作帝国的一个行省时,查理帝国用智慧和剑与之划地而存。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这个帝国的边远省份以暴力进行抗争,以智慧进行较量。这样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曾经没有自我治理权的行省的历史,地处地理要道和文化交界的环境。使其国人有一种蛮勇与崇尚自由的性格。

伊莎贝拉女王是卡斯提尔国王约翰二世之女,在她登上王位之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分为几个小王国,卡斯提尔,葡萄牙和阿拉贡是其中最大的三个,而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则为摩尔人所控制,这些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的后裔在8世纪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向半岛移居,并逐渐征服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他们都是伊斯兰教信徒,因此,西班牙原各基督教政权数百年来就一直有两个主要目标::统一西班牙和驱逐摩尔人,而伊莎贝拉女王和其丈夫斐迪南国王就是做到了这一切。

15世纪末的西班牙与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越国很为相似。曾经处于蛮荒的越国,在吸收了楚国和吴国的先进的文化后,由蛮荒之地一跃成为文明之邦,由大部落一跃成为独立国家,并快速地发展了军事力量。越国与西班牙相同的是,水路发达;与之不同的是,越国本质上属于农业王国,河湖众多的好处,在于便于浇灌,同时鱼虾丰富,而西班牙则土地贫瘠,与大海相接。更重要的是,有了阿拉伯文明中的滋润,受马可波罗的行纪中东方财富的刺激,西班牙人的好奇心和欲望,在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后,得到了回报,在精神上的,更是在物质上的丰厚的回报。

当伊莎贝拉女王的父亲去世后,卡斯提尔王国的王位落入伊莎贝拉的兄长手中,即亨利四世。而伊莎贝拉和其母亲则被驱赶出王宫,直到18岁时,亨利四世企图用她与葡萄牙进行政治联姻以获得当时的强国葡萄牙的支持,但果敢坚决的伊莎贝拉竟然逃出了王宫,并且毅然与阿拉贡的储君斐迪南王子订婚,这两个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夫妻从此走到了一起,他们可是说欧洲历史上最完美的一对,不但是金玉良缘,而且在政治上配合的异常出色。当1474年亨利四世死后,伊莎贝拉立即称王,而斐迪南则即可出兵支援他的妻子,无奈的葡萄牙人和那位来历不明的亨利四世之女(亨利四世是有名的阳萎患者,因此他的这个女儿很可能是其妻的私生女)只好承认了伊莎贝拉的王位。

伊莎贝拉与丈夫斐迪南的配合惊人完美,他们分别统治卡斯提尔与阿拉贡王国,但实际上他们互相之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默契,两个国家也因此最终成为一个帝国,这就是西班牙帝国的雏形。但伊莎贝拉与斐迪南夫妇掌权后,一方面开始着手削弱西班牙贵族集团过于强大的势力,他们创立了一个名为“圣兄弟团”的军事修会,一方面他们致力于开创一个繁荣的西班牙,因此大力推进西班牙的各种法律、经济、政治制度,伊莎贝拉和斐迪南重组了宫庭和司法系统。这期间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由于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因此,他们决心将西班牙改造成一个天主教的天堂,他们对那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和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展开了残酷的排挤和屠杀,在1478年,他们获得教皇准许而创立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正是由此开创了欧洲历史上一段异常黑暗的时代,宗教恐怖时代,伊莎贝拉支持大裁法官托克玛达的许多严厉措施,宗教裁判所开始在西班牙各地纷纷建立,迫害并屠杀了数千人,大批异教徒被驱逐出境,或被迫皈依天主教信仰。

相比16世纪西班牙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葡萄牙而言,西班牙的野心更为宏大,他们也显得更为狂妄。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组建“无敌舰队”,西班牙由此成为世界第一海上强国。而腓力二世本身就是一个狂妄自负的家伙,他不但梦想着实现罗马帝国的辉煌——统一欧洲,甚至还奢望能够成为世界之王。他的帝国总督们因此也同样头脑发热,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在给国王的信中说:征服东方(指中国)“这项事业(指征服中国)容易实行,费用也少。”并且“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0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他们(指中国人)。”当然,他后来调整了征服计划,“这项远征应该需要4000到6000人,配备矛、枪、船、炮和所需要的弹药”;其中“有2000到3000人,就可以占领一些沿海省份,然后使用那里的港口和舰队,再组成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是并不难,征服一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殖民者漂亮的宫殿中还曾经专门针对征服中国(当时是大明帝国)做过认真的作战讨论,但这场征服战却因为英国而夭折了,因为西班牙不得不对表现得越来越强劲的英国做出惩罚,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历史在这里突然出现了拐角。

这场英西战争取代了中西战争可能的开始——历史就总是那般奇怪,人性却不因时间而突变。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了,这事实上,只是那流产的中西战争的再育。倘若历史的洪流在1588年转个弯,时值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张居正死后五年,明朝政局时值下滑路中,明臣干将犹在。宦官当权的情况也尚不明显,假使西班牙的战舰出现在塘沽口,那么,历史将以何种面目呈现呢?是如清末般割地赔款,苟延残喘,或是陷入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劫,西方少数民族的蚕食和西班牙的侵略的战争的汪洋之中,或是民族英雄横空出世,而政治和军事为之一变,以恶梦的开始成为继续辉煌的插曲。

但是,历史总是不给人以任何假设。

无论如何,西班牙崛起了。

一个失败的探险者:哥伦布

在伊莎贝拉时代,还有一件事是至今令人纪念的,那就是这位女王作了一次成功的赌博:她资助了哥伦布的远航。

哥伦布一般被认为是意大利人,1451年生于热那亚,与伊莎贝拉同岁。他最初希望能得到葡萄牙的支持,因为那时葡萄牙是世界第一海洋大国,在海洋上它远比西班牙要强大的多。但这个可怜的人在葡萄牙被认为是一个近似疯狂的骗子,葡萄牙国王拒绝了他的所有请求。

1476年,当时的哥伦布是在一支热那亚船队上服务,这支船队满载着货物要前往北欧,但当船队航行到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他们很不幸遭遇到了法国舰队,结果哥伦布所在的船被击沉。哥伦布只好跳海逃生,他依靠一根漂浮的木头用手臂划水奋力游向海岸,幸而这时距离葡萄牙的拉古什海岸只有几英里,因此,25岁的哥伦布就这样来到了葡萄牙。

友好的拉古什人给了他干净的食物和衣服,然后打发他去了里斯本,因为哥伦布的弟弟巴托洛廖当时在里斯本。对哥伦布来说,这反而让他感到兴奋,因为葡萄牙当时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航海中心,这里云集着众多怀揣航海梦想的人。在里斯本,他见到了大批黑奴,还有充斥着象牙、香料等货物的市场,这意味着葡萄牙当时已经是一个海洋大国,远比热那亚和威尼斯更为兴盛。在里斯本,哥伦布和他的兄弟首先依靠绘制和出售航海图为生,这在里斯本相当吃香,因为航海图的需求量很大。而哥伦布在绘制航海图的同时,由于航海活动的日益频繁、航海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因此航海图每隔几个月就要修正一次,不断有新的海岸线出现,哥伦布因此可以说每天都处在新发现的最前沿,这的确让一个本来就对航海有着浓厚兴趣的家伙感到刺激。

但在当时,葡萄牙船只实际上还只是沿着非洲海岸缓慢地探索,最远只是仅仅抵达几内亚湾,非洲的全貌仍然没有被发现,航海图因此实际上仍然是在托勒密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细枝末节的修整。

当1484年到来后,哥伦布终于决定向葡萄牙王室提出自己的航海探索计划,那就是他所谓的“印度群岛的冒险事业”。哥伦布向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诺奥二世提出了这一计划,然而这一计划在当时的确令人感到过于冒险而前途为名,因为哥伦布要向西航行。实际上,葡萄牙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向西航行,因为当时也有人猜测也许向西航行是通向印度更加便捷的航道。在哥伦布提出此计划10年前,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也曾和葡萄牙航海家们探讨过向西航行的计划,但他首先征求的是一个著名的佛罗伦萨宇宙学家、占星术专家和医师保罗·达波佐·托斯卡内利(1397-1482)的意见,这为专家于1474年6月25日回信说道:“一条通过几内亚更短的海路前往香料之地”,而托斯卡内利所依据的却是马可·波罗的传记,他认为亚洲土地向东延伸很大,距离中国海岸1500英里的地方就是“珍贵之岛日本”,那里“盛产黄金、珍珠和宝石,到处都是纯金装饰得庙宇和皇宫”,托斯卡内利建议葡萄牙人试一试向西航行,“这样用未知的道路通过大海,距离不会太远”。由于托斯卡内利本人也是一位航海图的高级绘制师,因此,他随信还附了一张亲手绘制的航海图。

在1482年初,哥伦布获悉了这封信的内容,更加兴奋起来,他立即给托斯卡内利写信,希望得到更多地资料,而托斯卡内利也果真给他回了信,而且附有一张海图——应该说,也许真正推动哥伦布西航计划的正是这位占星学家。

然而,葡萄牙人却对西航计划不太相信,诺奥二世更加不相信眼前这个热那亚人,他认为这个家伙“在提到他的成就时就夸夸其谈,并对日本国岛屿充满幻想。”但尽管如此,诺奥二世还是把哥伦布的计划交给了当时一个由葡萄牙航海家组成的委员会及逆行那个讨论——实际上,这个委员会是由两位天体导航学家兼医生和一位牧师组成的,这个委员会最终否定了哥伦布的计划。其主要理由之一并非外界所普遍猜测的拒绝考虑地球是球体这一因素,而是十分客观地认为哥伦布大大低估了航行的距离和难度,因此认为哥伦布的计划有些轻浮。

也许,葡萄牙委员会的考虑是符合当时的逻辑的——要知道,当时并没有知道在葡萄牙和中国之间还有一个美洲大陆横亘在其间,而如果去掉美洲大陆,哥伦布实际上是真地无法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横跨大西洋、太平洋以及美洲大陆(假设美洲大陆是一片海洋)而抵达中国或者日本的。也就是说,当时葡萄牙委员会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上帝竟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还放置了一个美洲大陆。

而哥伦布的估计显然过于乐观了,他认为从加纳利群岛到日本的直接航程应该只有2400海里,如果是这样,那么哥伦布完全有可能抵达日本。而这个前景之所以让各伦布兴奋不已,那时因为比较起来,在1484年,仅仅由迪奥格·康沿着非洲海岸发现刚果的距离就长达5000多海里,而且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已经到达了非洲尽头,那么在哥伦布看来,如果葡萄牙海船能够航行到5000多海里外的地方,那么只需要一半的航程就能够抵达日本,何乐而不为呢?

而葡萄牙委员会显然不想哥伦布那样乐观,事实也证明,哥伦布的估计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从加纳利群岛到日本的直线距离是10600海里,葡萄牙委员会的估计更加符合事实,因而,葡萄牙委员会拒绝了哥伦布应该说也在情理之中。

在1485年,遭到拒绝的哥伦布有些垂头丧气,这一年也注定不是个好年份,他的妻子也在这一年去世,因此,哥伦布带着他5岁的小儿子离开了葡萄牙,他希望到别处去寻找能支持他的人。

他来到了西班牙,此时正是伊莎贝拉的时代。

对西班牙而言,它的崛起正是欧洲大航海时代兴起的年代,欧洲航海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已经完全具备了远洋航海能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让船只在茫茫大海上得到有效的方位辨认、气候适应和洋流利用等。当时“地球是圆的”这个说法正在逐渐被人接受,但一直以来还没有人进行过真正的航海验证。按照这种说法,那么从西班牙出发不一定非要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向东航行,而是应该一直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传说中盛产丝绸、香料和黄金的中国和印度。

实际上,哥伦布在随后的数年里几乎跑遍了欧洲各国去兜售他的计划,但几乎无一例外地碰壁。无奈之下,哥伦布只好再次来到西班牙碰碰运气。

在西班牙,哥伦布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他终于引起了一位西班牙显要的注意,这个人就是西班牙富有的加的斯船主梅迪纳·切利伯爵。切利伯爵最终认可了哥伦布的冒险计划,他告诉哥伦布,只要伊莎贝拉女王不反对,那么切利可以资助给哥伦布三条船。

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一起接见了他,但斐迪南和许多贵族一样,认为他不过是个骗子。并且斐迪南对他说的航海计划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天方夜谭。况且,对阿拉贡来说,地中海远比大西洋更重要,即使哥伦布成功了,那么对阿拉贡也几乎没有什么益处。斐迪南很快就抛弃了哥伦布的所有说法。

但伊莎贝拉却对眼前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尤其他说的地球是圆的这个可笑的说法,而且,伊莎贝拉凭着一种女人的直觉相信,眼前这个粗俗的意大利人并没有说谎,也许他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显然,在伊莎贝拉看来,他不是在行骗,而是真的希望进行一次远航。而且,伊莎贝拉毕竟是一位富有长远眼光的政治家,她已经看到葡萄牙正在寻找通过非洲好望角通向东方的航线,而西班牙的航海业正在向葡萄牙发起挑战,如果哥伦布能够成功,必然会为西班牙带来无尽的利益。

但此时伊莎贝拉帝国正在向格拉纳达发起战争,她此时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哥伦布。因此,哥伦布只好在西班牙居住下来。

哥伦布为此在西班牙整整等待了6年。而在这6年中,哥伦布却渐渐受女王的感染而对天主教的意义产生了更深的理解,而正是这种理解,让他在日后的远航中增添了一个宗教意义:他不仅仅是一个航海者、冒险者,他既然是一个天主教徒,那么就有义务把天主教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终于得到了一个犯错的机会——这也主要应感谢切利那富有感染力的说服,他对女王说,应该支持哥伦布进行这次冒险,因为,如果哥伦布失败了,那么西班牙只是损失三条船和一些资助,而如果一旦哥伦布成功,那么西班牙就将获益匪浅。正是这一句话最终打动了女王,因此,就在女王刚刚完成西班牙统一后就决定资助哥伦布的这次冒险,伊莎贝拉一旦决定就会切实地去履行诺言,她甚至说,如果需要,她可以用她王冠上的那颗珠宝作为资助。因此,女王与哥伦布签订了这次远洋探险协议。

1492年8月2日,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了——有意思的是,这一天也是伊莎贝拉女王规定的把所有西班牙犹太人驱逐出境的最后期限,因此,这一天加的斯港口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等待上船离开的犹太人。而实际上伊莎贝拉女王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据哥伦布日志记载,他得到的命令是,只有在所有犹太人都被驱逐之后才能离开,因为西班牙这个天主教国家也赋予哥伦布另一项使命,那就是当他抵达印度后还应该进行传教任务:“要使他们皈依我们的圣教,并命令我不能走(平时的)陆路到东方,而走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确定能走的西路。”

实际上,哥伦布也不是第一位向西航行的人,早在1487年,杜尔莫和埃斯特莱就为了寻找当时还不了解的安的列斯群岛而向西航行,但不幸的是,他们想从高纬度的亚速尔群岛直接向西航行,结果没有的到适合的风力,因而最后杳无音信,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而哥伦布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他自西班牙出发后,并没有立即向西航行,而是首先向南航行到加那利群岛,以避开强劲的北大西洋北风。在抵达加那利群岛后,哥伦布仍然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航行了一周后才转而向西航行,此时正好利用上了东北贸易风季节这一有利条件。当然,这也是哥伦布一个事实上的错误判断歪打正着,他认为加那利群岛正好与日本在同一纬度,而他所选择的这条航道正好可以利用季风沿着这一纬度航行,因而也是最便捷的,他的依据仍然是马可·波罗的记载,因为马可·波罗曾说日本列岛距离中国海岸有1500英里。

哥伦布的远航竟然由此开始一路顺风,三艘船在大洋上疾驰,这竟然使得船上的水手感到恐惧,因为他们认为如此强劲的东北风会把他们一直吹向尽头,以致最终没有相反的风向把他们送回西班牙。

9月19日,哥伦布命令探测水深,结果铅锤放下去200英寻还不见底,这让哥伦布的船员们有些不知所措。

10月5日,船员们已经相当躁动,但这天清晨头顶的蓝天中突然出现了一群海鸟,这让船员们顿时感到兴奋不已。10月12日凌晨2时,“平塔”号上的瞭望员突然喊叫起来:“陆地!陆地!”,他竟然因此而得到了悬赏的5000金币!

此后,哥伦布计划向北返航,以便通过无风带到达上方临近35?的区域,目的是为了利用西贸易风。然而,返航却遇到了些困难,他们遭遇了暴风雨的洗礼。

在此后的12年里,哥伦布又三次远航到他所认为的“印度群岛”,但他始终没能与东方“大汗”取得联系,也没有看到东方的奢华。

但直到他死去,他一直以为他发现的大陆是印度。但在西班牙人的冷嘲热讽中,似乎他自己也有所觉察,尽管他还始终坚持己见,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洲,迄今无人知晓。有充分的理由支持我,首先因为有那么大的河和淡水海,其次,以斯德拉说——世界的六分是干地,一分是水。——另外,我在其他几次俘获的许多加勒比印第安人的说法也支持我,他们说在他们的南面是大陆——并且——那里盛产黄金——如果这是大陆,那就是奇迹,即使在智者心中,也会如此想,因为河流竟有如此宽阔,可以形成四十八里格的淡水海。”

第十八章 北非的海盗王朝

抢劫教皇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地区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又延续了1000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彻底击败,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都城。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仅仅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完全终结,也预示着基督教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大退潮,小亚细亚地区产生的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帝国。小亚细亚地区是一个众多民族共同的生息繁衍之地,拜占庭帝国没落之后,土耳其人逐渐取得了对这片土地的主导权,伊斯兰势力因此得到巨大膨胀。13世纪欧洲人对亚洲的十字军东征浪潮也没能击败伊斯兰势力,而在十字军东征中于1261年复活的拉丁帝国也没能继续拜占庭帝国那种辉煌多久,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兴起。13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了布鲁萨,这里成为伊斯兰势力的政治中心。不久,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帝国等强国陆续被土耳其人一一征服,可怜的拜占廷皇帝只有无奈地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他们的宗主国。随着土耳其人的不断对外扩张,1389年,巴耶塞特一世即位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1402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军队团团包围,到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已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强盛一时,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帝国,在陆地上,它的势力已经远及非洲和中亚;在海上,土耳其的势力沿着北非地中海沿岸一直从阿尔及利亚延伸到的黎波里,土耳其人的海上力量成为东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力量。这一政治权力的变迁导致了伊斯兰势力的迅猛崛起,这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伊斯兰势力又一次大崛起。

同样,伊斯兰势力的崛起不仅仅表现在强大帝国这种正宗的政治地图上,而且也表现在海盗这一非官方势力上。这一时期,地中海的海盗活动一如既往地十分活跃,他们也一贯地与各个海岸上的强国互帮互助——应该明确,我们应该把海盗看成是一股强大势力,而这股势力并非总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相反,海盗集团往往与某个政府或某个强大势力成为盟友,从而形成一种对抗另一个政府或者势力的强大联盟,这在环地中海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海盗集团既寻求陆地上大帝国的庇护也参加这些陆地帝国之间角逐——有时海盗集团远比正规军要强大的多,因此也颇具战斗力。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地中海上形形色色的海盗也开始与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当然,大多数时候他们不过是一群正宗的盗匪,一群乌合之众,在多数时间里,无论是欧洲诸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没有过分重视这些海上流寇,相反,这些帝国普遍对这些海盗感到厌恶,因为他们的贪婪时常早就他们的背叛,他们就如同非洲草原上的豺狗,毫无忠诚可言,只是一群纯粹的唯利是图的家伙。因此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被驱逐、歼灭的对象,然而,各个帝国在需要时也会经常像招募雇佣兵一样利用一下这些海盗,因为他们数量如此巨大,遍布整个地中海,实际上具有相当规模。无论谁利用了他们,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延伸到北非的时候,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广大地区被称为马格里布,即阿拉伯之地的意思。自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开始向北非渗透,当地的柏柏尔人也因此逐渐接受了阿拉伯人来带的伊斯兰教,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长期融和已经形成了当地稳固地民族群体。12~13世纪北非和西班牙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建立了一个穆斯林王朝——阿尔穆瓦希德王朝(1121~1269年),但这个短命王朝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年,1269年?,巴尼-马林部落占领马拉喀什,建立马林王朝。阿尔穆瓦希德王朝遂告瓦解,帝国一分为三:巴尼-马林部落统治摩洛哥;突尼斯建立了一个哈夫斯王朝;而阿尔德瓦德王朝仅剩下了阿尔及利亚。其中,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是最为强盛的,但到了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向北非扩张,这个王朝此时已经是一个夕阳帝国,它根本无力对抗如日中天的土耳其帝国,1574年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

在哈夫斯王朝兴盛时期(13世纪中叶),它所建立的突尼斯帝国拥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如的黎波里、突尼斯、阿尔及尔、布日伊、古列特等,这些都是经济繁盛的大型港口,有众多的商船队来往于欧洲、亚洲等地中海各地,海盗的活动历来都是与海上商路的繁盛成正比的,因此,当这里繁荣的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这里也就成为滋养海盗的天堂。

当然,历史中许多重大事件之间实际上都具有蝴蝶效应——造成地中海海盗大规模出现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班牙的崛起。在比利牛斯这个半岛上,大约公元8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和摩尔人开始逐渐向这里移居,并且随着势力的逐渐强大开始与西班牙人分庭抗礼,西班牙人甚至被排挤出了主要领地,西班牙人也从此开始了长达700年的斗争,一直在企图夺回失地。直到15世纪,西班牙同时诞生了两位著名的国王,即阿拉冈王子斐迪南和卡斯提王国的女王伊莎贝拉,并且他们在1469年成功联姻,两国随后逐渐合并,西班牙终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王国。强大的西班牙一建立,伊莎贝拉女王一面为西班牙的兴盛而努力,一面开始大举向阿拉伯人和摩尔人展开攻击,1492年,当哥伦布远航之时,伟大的伊莎贝拉女王也终于攻克了摩尔人在这个半岛上的最后一个堡垒格拉纳达。

西班牙的崛起导致这个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和摩尔人被驱逐下海,这些伊斯兰教徒们大量流离失所,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事实上已经是他们故乡的西班牙。他们中许多人来到北非,但这里不是天堂,没有可供他们栖息的地方,当地人仍然对这些外来者采取敌视态度,于是大批摩尔人又被迫转向了海洋,当广阔的地中海沿岸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他们的时候,海洋就成为他们的新领地,他们因此成为当时地中海海盗的主要力量。当然,他们是怀着一股怒火挑起海盗旗的,他们的主要目标自然也就是西班牙和欧洲天主教国家的船只。

1504年,平静的地中海上一如既往地充满危险,弧形的海平面上却缓慢地出现了两艘战舰,渐渐地,那高挑的旗帜映入眼帘,那是教皇尤里二世的两艘装满财富的战舰,也许他们过于相信教皇的权威,在危险重重的地中海上竟然如此大摇大摆地行驶。这两艘教皇的运宝船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出发,沿着第勒尼安海的航线驶往意大利的奇维塔维基亚。

教皇尤里二世,这个贪婪的教皇当时可以说是欧洲最有权势的人,当然,也是最富有的人,而且,其生逢其时,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的繁盛时期,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等诸多大师都为教皇服务,仅仅这些艺术家就为他创造了不尽的财富。

当然,教皇也知道地中海上的海盗们不会对教皇那么恭敬,况且,还有数不清的异教徒海盗,他们对教皇会更加藐视,因此,尤里二世特意选派了两艘装备精良的大挠战舰——大桡战舰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一种大型战舰,全船的尺寸长为50—60米,宽为15—18米。有两个主桅,上面张着三角帆,在风向良好的大海上航行时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而且节省人力,但在无风的天气里也能航行,因为它上面有众多的奴隶桡手,一般多达30对。众多的奴隶桡手在作战时显得尤为有利,因为仅仅依靠风帆航行的话,在炮火纷飞的海战中非常危险,巨大的风帆很容易被炮火燃烧,但依靠众多的奴隶桡手则既能保持战舰的航行而且也能增加战舰的机动性。并且,教皇为这两艘战舰都委派的了资深的船长。第一艘战舰的船长是帕奥罗·维克多,他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

当这两艘船航行到厄尔巴岛的时候,帕奥罗·维克多发现不远处有一艘小船在与他们平行航行,帕奥罗·维克多注视了这艘小船一会儿,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因为在这是一条贸易航线,经常有商船往来,这艘小船看起来并不像是一艘海盗船,帕奥罗·维克多因此对他并没有过多关注。教皇的大挠战舰旗帜鲜明,装备精良,教皇的运宝船之所以这么高高挂起教皇的旗帜也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说,信奉天主教的海盗们是不会冒着触怒教皇的危险产生什么野心的,其他异教徒们也不会无视战舰的炮火和士兵的利剑而冒险攻击,这样一艘小船一般来说不会对庞然大物般的大挠战舰构成什么威胁。

当他们并行一段时间后,两艘船之间的距离突然缩近了,看起来好像是海流将两艘船拉近了。如果按照一般航行规则,当两条船靠的过近的时候,为了避免相撞,两艘船都会采取躲避措施,但这艘小船却突然加速靠近大船,直到已经两船的人员都能看清对方的脸的时候,帕奥罗·维克多和他的船员们才猛然发现对方的船上都是带着黑头巾的土耳其海盗!帕奥罗·维克多立即下令加速航行,同时采取规避措施,企图摆脱海盗船。但显然为时已晚,轻巧的海盗船这时显出了优势,他们的速度更快,更为轻便,他们并没有费多大劲就追上了帕奥罗·维克多的大挠战舰——而此时由于距离过近,教皇的战舰已经无法开炮射击。

当两船的距离仅剩下不足30米的时候,土耳其海盗们突然向大挠船射出了密集的箭,首先遏制了战舰甲板上的船员,然后立即抛出钩缆,将两船牢牢地连接在一起,这是海盗们惯用的接舷战术。紧接着,身手敏捷而又凶悍的海盗们立即蜂拥而出——这是接舷战最后、最精彩的一幕,这时他们必须依靠这种猛烈的甲板角斗制服对方的船员,否则将前功尽弃。

尽管那只是一条小型海盗船,但显然里面隐藏了很多海盗,当成功接舷后,躲藏在船舱里的海盗们立即如同一阵汹涌的黑潮一样涌向教皇战舰。而尤里二世的士兵们显然没有誓死效忠,因为甲板上的战斗并没有进行多久,帕奥罗·维克多和他的船员们很快都成了海盗的俘虏——这些土耳其海盗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得到了尤里二世处心积虑多年积累起来的一船财富。帕奥罗·维克多和他的船员们都被命令脱光衣服,然后被裸体囚禁在战舰的底舱中。

“好了,我们成功了,阿鲁珠,我的兄弟,现在我们该返航了!”

“不,我们只成功了一半,我得到的情报是一共有两艘船!”

“什么?你疯了吗?难道你还打算抢劫第二艘船?”

“难道你不懂的财富之神更青睐冒险者?!”

就是他,阿鲁珠——一个敢于冒险、敢于抢劫任何人、敢于挑战任何事情的伟大海盗:未来的巴巴罗萨一世,一个伊斯兰海盗帝国的创建者。当他决定抢劫第二艘教皇运宝战舰的时候,一个富有雄心和胆识的海盗就出现了,仅仅这句话就够了,因为这已经明显区别于那群只知道小打小闹的海上流氓了。实际上,某些时候,就在某件事上,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那就是因为他在内心中就与众不同,他的野心、贪婪和残酷早就远远超过一般人,因此,一旦机会来临,这个机会就是他一个人的。

阿鲁珠随后又从俘虏口中证实第二艘战舰确实这艘战舰的后面——如果只有野心和冷酷,那显然只是一个刽子手而不能称之为伟大,只有当智慧与野心同时存在于某个人的头脑中的时候,他才能赢得尊重。阿鲁珠当机立断,命令所有海盗换上教皇士兵和船员的服装,把那艘小海盗船用缆绳拖在大挠战舰的后面,然后把战舰的主帆降下,降低航速,等待第二艘教皇的战舰到来。

直到黄昏时刻,这艘战舰后方遥远的海平线上才出现高高的桅杆,这就是第二艘运宝战舰,这艘船正在满帆航行。当这艘战舰看到前面的教皇战舰的后面多出一条小船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显然,在第二艘战舰上的人看来,前一艘船不过是击败了一起不自量力的海盗攻击。

阿鲁珠命令继续稳稳地航行着,不要露出丝毫异常。而第二艘战舰也看到了第一艘战舰降下主帆,降低航速,显然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为了和第二艘战舰会合,以便同时航行,毕竟出现了海盗攻击。因而阿鲁珠的教皇战舰以低航速前行的时候,教皇的第二艘战舰没有丝毫觉察和戒备就渐渐赶了上来。于是逐渐两船在一条航线上越来越近,直道此时两艘船上的水手们都已经能看见对方,第二艘战舰上的船员看到的是前一艘教皇战舰上的水手和士兵没有什么异常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好像并没有经历多大战斗的样子,也就更加放心地与前一艘战舰会合航行。

如同猫科动物悄悄接近猎物、然后一跃而起一样,当两条船终于并行到一起的时候,阿鲁珠的教皇战舰突然靠拢过来,并且迅速抛出钩索将两条船连接到一起,与此同时海盗们再次跳过甲板,杀进教皇的战舰,这场袭击来的如此突然,以至第二艘船上的人根本毫无防备,士兵和水手几乎都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经感觉到了冰冷的刀锋——这场干脆、漂亮的突袭很快就结束了。

阿鲁珠,这位后来的巴巴罗萨一世,其实并不是土耳其人,而是一个血统纯正的希腊人,因为那时希腊已经被纳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他出生于米蒂利尼岛。当伊斯兰教如此生意雄隆的时候,许多基督徒也就放弃了上帝,他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他皈依了伊斯兰教,阿露珠也就跟随父亲一起成了一个伊斯兰教徒,并且拥有了一个土耳其人的名字“阿鲁珠”。

在希腊这个传统的海洋之国中,历来盛产优秀的船员和海盗,这个半岛上几乎每个人都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阿鲁珠在年少的时候就成为土耳其海盗船上的一员,当他20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海盗了。但海盗的命运往往就像是波涛汹涌的海浪,时而锋尖、时而浪谷,阿露珠在从事海盗后不久就曾经在一次海战中成了天主教反海盗舰队的俘虏,并且被押往罗得斯岛,但这个狡猾的希腊人凭借他的智慧的对海洋的熟悉逃出了这个囚徒之岛。当他再次回到土耳其的海盗船上的时候,他不想再因别人的错误指挥和谋划而成为替罪羊,他觉得应该自己筹划自己的事业。于是,当他首先谋到在一个土耳其战舰上充当水手的职位后,他很快就组织策划了一次反叛,就把这艘土耳其战舰占为己有,然后就竖起自己的海盗旗。

当然,在此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阿鲁珠因策划对教皇两艘运宝战舰的抢劫而立刻名声大振——其实,这正是阿露珠谋划抢劫教皇运宝战舰的另一个企图:教皇两船的巨额财富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有形财富,而同时带来的名声则是一笔无形财富,显而易见,无论是黑手党还是政治领袖,他们都首先需要建立名声,然后就会赢得支持者和归附者。结果,这笔教皇财富成为他建立起海盗舰队的资本,而慕名而来的许多许多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伊斯兰信徒们、尤其是那些被驱赶出比利牛斯半岛的阿拉伯人、摩尔人也立即充实了他的舰队。

阿尔及尔之王

竖起海盗旗、拥有一支舰队的阿鲁珠迅速开始了他的海盗事业,他的海盗舰队开始在地中海上横冲直撞,频频对过往的商船进行抢劫,尤其是西班牙的商船是他们最青睐的目标。但这时阿鲁珠却感到他们还缺乏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块陆地——他的海盗舰队尽管在海上可以恣意妄为,但他们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陆地作为基地,任何强大的舰队也不可能在海上永久的漂泊,舰队经常需要休整、维护,船员们也需要一个良好的避风港休息,更重要是,劫掠来的财宝越来越多,这也需要一个藏匿之地。

此时,他想到可以向奥斯曼土耳其苏丹提出要求,因为现在的阿露珠已经拥有一支完整地舰队,而这支舰队依照地中海的上的海岛规则,他经常可以利用这支舰队敲诈任何一个王国,甚至是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而且,阿露珠在地中海上主要劫掠的目标是西班牙和天主教国家船只,这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上盟友,因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总是对阿露珠持支持态度。在此时苏丹对阿露珠贪婪而又无休止的胃口已经感到厌烦,对他提出的获得一个岛屿的要求没有理会。于是,阿鲁珠转而和突尼斯埃米尔作了一笔交易,因为他看中了泽尔巴岛,这是一个位于突尼斯海岸不远处的一个小岛,阿露珠答应他用每次战利品的20%作为交换条件,从而从这位突尼斯埃米尔手中得到了这个非常适宜的小岛。

这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买卖:阿鲁珠不但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小岛——日后证明,正是这个小岛挽救了他继承人海尔·丁的海盗舰队,而且,阿鲁珠与突尼斯埃米尔做成了这笔交易也就等于获得了一个强大政权的支持——在地中海的世界中,几乎所有的海盗,无论大小,几乎都和陆地上的某个势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任何一条海盗船都难以为继。

还有一个好处是,阿鲁珠与突尼斯的摩尔人取得了联合,他们已经不仅仅在地中海上发起狼群一样的抢劫,而且已经开始袭击环地中海沿岸的港口,自然,首当其冲的目标还是倒霉的西班牙。

自然,刚刚崛起的西班牙怎么也无法忍受阿鲁珠和众多摩尔人永无止境、越来越凶猛的侵袭,这不仅造成西班牙海上贸易的损失,而且对这个帝国政权的安危也构成威胁。而阿露珠的对手伊莎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也是西班牙帝国的缔造者,素来都是以强硬著称,他们根本无法容忍这样日复一日的挑衅。对西班牙来说,这支伊斯兰海盗舰队的挑战也正好符合阿拉冈国王斐迪南的一个伟大梦想:他希望在天主教世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拜占庭帝国覆灭后,以奥斯曼土耳其为核心的伊斯兰势力正在把基督教势力驱逐出亚洲和北非,并且步步进逼,已经深入到巴尔干腹地,这等于在一步步削弱基督教势力,因此,无论是从西班牙的海上利益考虑,还是从天主教的伟大事业出发,西班牙都希望遏制伊斯兰势力的膨胀,欧洲诸国也希望西班牙能够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在当时欧洲也只有西班牙可以担当起这一角色。因此,当摩尔人海盗和土耳其海盗在地中海横行的时候,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几乎是义无反顾地组织舰队展开讨伐。

斐迪南在完成西班牙的统一后,迅速组织了一支舰队,准备就开始大规模清剿地中海沿岸各地区的海盗巢穴。

当西班牙舰队组建完毕之后,斐迪南立即命令舰队发起一系列攻击——当阿露珠频频向西班牙船只和城镇发起攻击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西班牙的反击竟然如此凌厉,西班牙舰队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远征,他们攻占了奥兰、布日伊和阿尔及尔等许多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海盗的老巢。而且,斐迪南的冷酷甚至比阿露珠更为令人感到恐怖,刚刚进行完国内战争的斐迪南仍然像对待国内的异教徒一样,每攻占一处伊斯兰海盗巢穴就下令纵火焚烧了这些岛屿和城镇,并把城里的居民作为俘获的奴隶带走,他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斩草除根,希望由此彻底消灭这些异教徒海盗们赖以生存的港口和基地。

更然伊斯兰海盗们感到窒息的是,斐迪南这位惯于征战的统帅还以战略手段在北非阿尔及尔港外的帕滞尼昂岛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军事城堡,因为从这里可以扼守阿尔及尔港,所有进出阿尔及尔港的船只都在这座城堡的监视和射程范围内,显然他是为了防止海盗们死灰复燃,斐迪南为剿灭海盗可谓不遗余力、费尽心思。

面对斐迪南的强势攻击,阿鲁珠明智地选择了不与其争锋,而是躲在突尼斯附近的一个小岛上静观事态的变化。当然,他不是一个缩头乌龟,不是只会向手无寸铁的沿海居民大肆烧烧抢掠,他诚恳地向突尼斯埃米尔保证,当时机具备的时候,他一定会还以颜色,一定会把所有的西班牙人赶出地中海。

但当伟大的海盗和更为伟大的西班牙国王相遇时,似乎国王更胜一筹。斐迪南却不打算给阿露珠留下反击的机会,他仍然在继续穷追猛打,他要把地蛰伏在地下的阿露珠赶出来进行决战——这不仅是斐迪南的战略需要,而且也夹带了西班牙人的仇恨,因为这个“红胡子”早已经弄得西班牙鸡犬不宁,尽人皆知,因此,斐迪南如果要清剿海盗而没有消灭“红胡子”的话,那显然不能算是成功,他必须要将阿鲁珠赶出来消灭掉。为此,西班牙人在经过初步的胜利后,又继续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清剿,终于,当阿尔及尔被攻占后,阿鲁珠被激怒了。因为阿尔及尔是他最为倚重的一个港口,并且,此时由于西班牙舰队猛烈的攻击使得整个地中海上的海盗们几乎无所遁形,全北非的海盗都指望阿鲁珠此时能遏止住斐迪南凌厉的攻势,否则这些伊斯兰海盗们真的要被逼入绝境。

而阿鲁珠此时也已经被驱赶的无处可藏,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反戈一击。为此,他策划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攻,包括组织海盗舰队在海上攻击西班牙舰队,派出船只袭击西班牙的沿海地区等,但阿鲁珠这次却没有那么走运,斐迪南这位杰出的战略家几乎没有给他任何可乘之机,阿鲁珠绝大多数反攻和对陆袭击都以失败告终。

这一切都让阿鲁珠恼羞成怒,1512年,他一怒之下竟然决定向布日伊发起攻击,但实际上西班牙人在布日伊设有重防,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海盗舰队此时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攻击能力,但此时已经头脑发热的阿鲁珠根本没有很好地研究这场战斗就冒然发起了攻击,而正是这一战,在地中海上叱咤风云多年而毫发无损的“红胡子”被砍掉了一条手臂。

接下来,斐迪南再接再厉继续疯狂地围剿阿鲁珠,这导致阿鲁珠遭到惨重的损失,但这也终于让阿鲁珠头脑冷静了下来。他衡量了形势之后终于不得不做出了撤离突尼斯的决定,因为斐迪南的舰队已经威逼到突尼斯,失去一条手臂的阿鲁珠这次没有选择与斐迪南正面交锋。

阿鲁珠和他的残兵败将们撤退到了一个名叫吉得热显的小岛上,这原本是意大利热那亚人占有的一个小岛。阿鲁珠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岛上仔细研究了西班牙人的战略,根据西班牙人在北非沿岸军事力量的部署情况,发现西班牙人的主要力量是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各个港口,阿鲁珠于是决定避开西班牙人的锋芒,转而到广阔的地中海深处实施劫掠,这样西班牙人无法控制如此辽阔的海面,也就不可能一举歼灭阿鲁珠的力量。阿鲁珠这个办法总算避免了一场灾难,海盗们终于走出谷底,慢慢地恢复了元气。

阿鲁珠的耐心也赢得了一个好消息: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死去——这对阿鲁珠来说无异于噩梦终于结束了。并且,阿鲁珠很快又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斐迪南的死导致西班牙产生了短暂的波动,西班牙舰队不再大规模地清剿海盗。

当令伊斯兰世界不安的西班牙浪潮暂时退去之后,伊斯兰教徒们以为复仇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们积极策划对一些西班牙利用舰队占领的地区发动暴乱。其中,阿尔及尔的萨里本·图米就是这样一个心怀不轨的家伙,当他听到斐迪南死去的消息后立即就准备发动伊斯兰教徒们进行一场反对西班牙人的暴动。萨里本·图米随后向阿鲁珠发出了联合的信息,他需要阿鲁珠能够从海上攻击阿尔及尔的西班牙舰队,他的计划是在阿露珠的舰队到来的时候,里应外合一举攻下阿尔及尔。

当阿鲁珠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欣喜若狂,显然,他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很了解萨里本这个家伙,他不过是个贪婪的匹夫,这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卜利达城阿拉伯人也许能发动一场暴动,但他绝没有帝王将相的潜质,而且,阿鲁珠的威望和海盗力量都远远胜过这个野蛮人。阿鲁珠几乎在接到萨里本的消息后就意识到,萨里本在为别人做嫁衣裳,而能穿这个嫁衣的只有他阿鲁珠。

阿鲁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萨里本的请求,立即率领海盗舰队起航向阿尔及尔行驶。阿尔及尔当初被斐迪南攻占的时候曾令阿鲁珠倍感伤心,这个城市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阿尔及尔。当阿鲁珠的海盗舰队抵达阿尔及尔的时候,阿鲁珠遂与萨里本同时向阿尔及尔的西班牙人展开了攻击,阿鲁珠的舰队首先就消灭的为数不多的几艘西班牙战舰,随后登陆向阿尔及尔城发动攻击。海盗们如同复燃的死神之火,他们把西班牙人昔日挥洒在他们头上的怒火统统还了回去,这些职业海盗们比萨里本的乌合之众显然更具威力,他们首先突破了西班牙人的防线,西班牙人只好向潘尼昂岛撤退。

尽管阿鲁珠的海盗们没能一举攻占这座堡垒,但阿鲁珠也就不急于一时。

当阿尔及尔被攻占后,很快,萨里本这个无赖就为自己举行了伊斯兰仪式的登基典礼,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阿尔及尔的埃米尔。现在,他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过去土耳其埃米尔和西班牙人统治着曾经居住的宫殿里,在那宽敞的浴缸中由宫女为他沐浴。然而,历史也许千奇百怪,但却很难容忍一个小丑为所欲为,就在这位阿尔及尔新主人的享受刚刚开了一个头的时候,他的梦就无情地破灭了。

这一天,阿鲁珠带着他的海盗们走进了他的王宫里,当萨里本看到这个海盗之王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这个匹夫仍然像是一个市井之徒一样单纯地以为他们是兄弟,是同盟,他没有想到,阿鲁珠这个海洋之王竟然和他又同一个梦想:成为阿尔及尔的君王。

“尊敬的埃米尔,阿尔及尔之王,我的兄弟,”阿鲁珠平静地对萨里本说,“我需要和你谈谈。”

“安拉祝福你!”萨里本丝毫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他仍然在浴缸中悠然自得,看来他显然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阿尔及尔之王了。“你需要谈什么?”

“我的兄弟,我想现在该是让你吃一惊的时候了!”阿鲁珠突然将萨里本从浴缸中纠了出来,萨里本这个没有头脑的家伙直到此时竟然还没有意识到阿鲁珠即将出手杀死他,他还以为这是不懂礼节的海盗们在兄弟面前无拘无束的表现,但他一被拖出浴缸就感到那双强有力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咙,他此时才明白,阿鲁珠要谈的就是谁才是真正的阿尔及尔之王。

当阿鲁珠把萨里本的尸体重新抛回浴缸之后,阿尔及尔的主人又更换了,阿鲁珠成为新的埃米尔,他被称为巴巴罗萨一世——正是阿露珠这一野蛮、果敢、智慧的举动,由此竟然开创了一个伊斯兰的海盗帝国,谁能想到当初这个土耳其海盗船上的希腊人、天主教徒曾经的囚徒、教皇财富的抢劫者、斐迪南始终无法干掉的家伙竟然开创了一个海盗之国呢?

然而,巴巴罗萨的好日子也没能继续多久,西班牙人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又策划夺回阿尔及尔——斐迪南死后,由于他无子嗣,遂由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继承西班牙王位。查理五世继承了斐迪南的王位,也继承了斐迪南对海盗持续打击的政策,他也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清剿,但查理五世毕竟不是斐迪南,他对海盗的清剿已经没有斐迪南当时的那种强悍,尽管也略有收获,但却始终无法完成斐迪南的心愿:彻底清剿地中海上的海盗。

然而在争夺阿尔及尔的战役中,西班牙这次也来了一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518年,他们也策划了一场阴谋——西班牙人首先煽动了阿尔及尔城中对巴巴罗萨统治不满的人发动一场暴动,随后,西班牙的贵族卡玛雷斯利乘乱率领军队对阿尔及尔进行突袭。巴巴罗萨没有想到西班牙人的反击竟然来的如此迅猛,并且策划的也相当不错,也是一次里应外合的攻击。巴巴罗萨一世和他的海盗军队同样无法经受住这次考验,西班牙人和暴乱的市民来的突然而汹涌,巴巴罗萨被打得措手不及。

无奈之下,巴巴罗萨一世只好撤出阿尔及尔城,一只退到了特莱姆森(今属阿尔及利亚),这是一次惨痛的经历,在巴巴罗萨的一生中这是很少见的惨败:只有1500名海盗跟随他逃出了阿尔及尔城。而西班牙人也显得更加冷酷无情,他们不打算再让这个狡猾的海盗再次得到喘息的机会,他们迅速向特莱姆森追击过来。

巴巴罗萨一世只好命令海盗再次边战边撤,西班牙人则穷追猛打,不给巴巴罗萨一世任何一点空隙。当巴巴罗萨一世退却到萨拉多河的时候,这时候情况已经变得非常危急,西班牙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前面则是湍急的萨拉多河,巴巴罗萨只好命令一部分海盗组成后卫军阻击西班牙人,他带领大部分海盗迅速渡过萨拉多河。

此时,如同正规军在发现失败已成定局后往往选择投降、游击队员则往往选择拼死一战一样,当危难降临的时候,海盗就表现出了一种英雄本性,他们就如同欧洲忠诚的雇佣兵,那些负责殿后的海盗们没有一个退却,所有人都毫无惧色地执行了巴巴罗萨的命令,尽管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再有活着的机会了,但没有人因此临阵脱逃。西班牙人在用一种屠杀的方式将这些殿后的海盗一个接一个地杀死,他们的力量在西班牙军队面前如同挡住大象的蚂蚁。

巴巴罗萨一世成功渡过萨拉多河,可以说,他又一次死里逃生,但当他回头看为他逃生而殿后的那些海盗正在被西班牙人屠杀的时候,这个充满血性的男人突然之间产生了愧疚,他实在不愿看到这些忠心耿耿的海盗兄弟为他一个人的生命而舍生忘死,他竟然决定返回去,再次渡过萨拉多河加入战斗,自然,这是在自投罗网。

巴巴罗萨一世死后,尽管在萨拉多河一战全军覆没,但他的海上舰队却没有受到多少打击,他的兄弟海尔·丁继承了这支仍然颇具规模的海盗舰队,仍有千人之多。

海尔·丁此时尽管继承了他兄长的海盗舰队,同时也在海盗船上继承了巴巴罗萨的称号,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没有一寸领土的阿尔及尔之王——此时巴巴罗萨二世不但失去了阿尔及尔,而且现在连个可靠的港口都没有,得不到基地的海盗舰队如同得不到补给的军队,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

海尔·丁因此不得不做出选择,是重整旗鼓夺回阿尔及尔还是调整巴巴罗萨一世的战略意图东山再起。

“地狱魔鬼”。

海尔·丁不愧为阿鲁珠的兄弟,他不像是继承斐迪南王位的查理五世那样无能,而是相反,与阿露珠相比,他似乎更为冷静、更具胸怀、更有野心。

他现在不得不在海盗船上为这支舰队重新谋划,他当然不会选择投降,但重新崛起也远非一件易事。1509年,巴巴罗萨一世断绝了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位海盗之王当初是厌烦了对苏丹永无止境的崇拜,他自负地认为他已经不再需要苏丹的支持,他的力量足以对抗西班牙。显然,他错了——假设当初巴巴罗萨一世一直维持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联盟,那么西班牙不会轻易击败巴巴罗萨的王国。现在,如果海盗们希望重新崛起,就必须由海尔·丁来纠正这个错误,他们现在只有与奥斯曼土耳其重新建立联盟才能获得避风港,才能获得补给,才能躲避西班牙舰队的追击。海尔·丁此时已经十分清醒:尽管对一个海盗来说能夺得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海盗之国已经是一件丰功伟业,但这个小小的海盗之国怎么也无法与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提并论。海尔·丁现在也别无选择,他要么投靠土耳其,要么等待西班牙猛烈的打击。尽管他继承了巴巴罗萨的称号,但此时他既无领地又无实力,只能选择与土耳其重归于好。

1518年,海尔·丁正式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表示臣服,宣布自己为土耳其臣民,他向土耳其苏丹派出了使节。而土耳其苏丹也没有追责这些海盗曾经的傲慢,当然,那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现在同样也需要海尔·丁的舰队,因为尽管这位巴巴罗萨的继承者新败,但他仍然是地中海最庞大的海盗势力的核心,而土耳其需要他对抗西班牙。于是,这两个盟友之间捐弃前嫌了。为了表示破镜重圆的喜悦,苏丹对海尔·丁的使节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这两个曾经横眉冷对的家伙现在又开始互送秋波。对西班牙来说,尽管得尝所原干掉了多年的宿敌红胡子巴巴罗萨,但却没能消灭他的海盗根基,反而促使伊斯兰海盗和土耳其帝国之间的联盟,真可谓有得必有失。

海尔·丁这个吝啬鬼(他的生活俭朴的象个乞丐)制定得联盟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他终于为他的海盗舰队寻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庇护所,他的舰队在奥斯曼土耳其得到了补给。当时,奥斯曼土耳其正逢国力强盛,在与哈布斯堡争夺巴尔干的角逐中也终于赢得了上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稳固下来,它正谋求重新把势力延伸到北非沿岸,西班牙对巴巴罗萨的打击可谓正符合土耳其的胃口,他们正好需要海尔·丁这样的伊斯兰海盗的支持,并且也寄希望与海尔·丁这样的海军统帅来为土耳其巩固在地中海的强国地位。

获得了土耳其的港口和补给之后,海尔·丁也就获得了新生,它重新树立起一度失去的威望,当舰队重整完毕后,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活动——这是一种疯狂的报复,他把对西班牙人的仇恨很好地宣泄到了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居民身上。同时,他重新招募了很多摩尔人,这些人同样对西班牙怀有刻骨的仇恨,于是,当海尔·丁这个魔鬼和摩尔人这些恶棍走到一起后,西班牙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海尔·丁对西班牙放出了无数的间谍,他们负责侦查西班牙的一切——从沿海港口的军事部署到居民的财富藏匿地点、从西班牙商船队的航线到西班牙城镇的防范程度等,大量的信息不断地反馈回来,这样海尔·丁对西班牙的一切几乎了如指掌。之后,海尔·丁利用西班牙人的每一个空隙不间断地对西班牙进行打击,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今属西班牙)上的居民在这一段时间里几乎就是生活在恐惧中,他们不知道海尔·丁何时会来,更不知道西班牙军队为何总是姗姗来迟,每当西班牙的防范出现丝毫的空当,海尔·丁的舰队总是不失时机地出现在海平线上,而他们就如同丛林中的食肉蚁,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城市变为残垣断壁,居民变为尸体,财富被席卷一空,整个城市、村庄到处都是燃烧的大火,西班牙的所有海岸线几乎永无宁日。海尔·丁因此获得了比他的兄长更为可怕的称号“地狱魔鬼”。

当海尔·丁充分施展海盗神出鬼没的袭击战术的时候,西班牙舰队则疲于奔命,他们几乎根本就看不到海尔·丁的影子,每当他们到来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满目疮痍的西班牙城镇,这简直就是对西班牙舰队一连串的、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耳光。

但袭击终归只是一种侵袭,海尔·丁最需要的仍然是一个稳固的领地,自然,最好的目标就是重新占有阿尔及尔。而现在,他已经积蓄了充足的力量,与土耳其的联盟也相当巩固,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横在他面前的、一个自阿鲁珠时代就没能解决的问题——西班牙人一直控制着潘尼昂岛。当年巴巴罗萨一世夺得阿尔及尔的时候,西班牙人退守这个小岛堡垒,巴巴罗萨曾无数次派兵攻打,但这座堡垒修建的如此成功,直到巴巴罗萨一世兵败身亡,这个堡垒始终巍然不动。海盗们总是梦想着夺回这个堡垒,因为它扼守着阿尔及尔的门户,它却始终被西班牙人控制着,这导致阿尔及尔如同总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也正是这个堡垒的存在,西班牙人才那么容易就在阿尔及尔策划暴动,并且如此迅捷地派出军队。但直到现在,海盗们已经对这个堡垒发动了上百次攻击,历时十余年,这个堡垒仍然坚如磐石地屹立在阿尔及尔的大门口。

海尔·丁明白,要想稳固地占有阿尔及尔,要想不再重蹈巴巴罗萨一世的覆辙,就必须把这个毒牙拔掉。另外,海尔·丁也一直梦想着有一个自己的永久巢穴,而这个小岛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阿尔及尔可以是一座换取无穷财富的港口,但却远不是一个易于防守的战略堡垒,而这个小岛缺具有这样的能力,尤其是当看到西班牙竟然依靠这个孤岛成功防守了10多年之后,海尔·丁更加对这个小岛不能放弃。终于在1529年,海尔·丁下令对这小岛进行了持续了6天6夜的不间断炮击,并亲自督战,命令舰队登陆发动强攻——毕竟这只是一个孤岛,尽管拥有坚强的防御,但持续的消耗战却让西班牙人的抵抗变得越来越弱,而西班牙舰队却远水不能解近渴,在坚持了6天后,城堡的防御已经被炮火夷为平地,海盗们最终还是杀进了城堡。

无奈之下,城堡的指挥官唐·马丁·瓦尔加斯下令投降,西班牙这座抵抗了10余年的城堡终于失陷了。唐·马丁·瓦尔加斯被拖到集市的广场上,被脱光了衣服,海盗们对他进行了肆意的凌辱,然后由两名海盗对他进行连续的鞭打,直到这个遍体鳞伤的西班牙人在痛苦中死去,同样,潘尼昂岛的所有居民和西班牙士兵无一幸免,海盗们把怒火倾泻到了这些可怜的士兵身上,所有的人都被折磨后处死。

海尔·丁终于得到了这个要塞,他立即就命令从欧洲沿岸掠夺来大量天主教居民,然后命令他们修筑一条连接潘尼昂岛和阿尔及尔的堤道,并把被炮火摧毁的城堡重新修建起来,从此,这个小岛成了一个海盗的巢穴。

当海尔·丁得到了这个要塞后阿尔及尔也就成了曩中之物,海盗们很快攻占了阿尔及尔,这样,他又重新得到了阿尔及尔这个巴巴罗萨王朝的海盗疆土,土耳其苏丹也顺水推舟授予了他阿尔及尔巴夏的称号。此时,奥斯曼土耳其正在筹划对突尼斯和意大利的雷焦港进行攻击,意图把这两个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变为土耳其的属地。于是,1533年,海尔·丁被土耳其苏丹任命为土耳其海军统帅,准备进攻雷焦港和突尼斯。

而对海尔·丁来说,奥斯曼土耳其的企图正好符合他的胃口——他不仅有同样的战略意图,另外,他还有一个私人目的——有人告诉他,雷焦港里有一个名叫朱丽姬·特拉热托的意大利女人,这个女人就如同荷马史诗中的海伦一样美丽,她美貌的盛名传播的越来越远,以至整个地中海地区都知道这个女人。一生纵横于海盗生涯的海尔·丁自然对这个女人也有同样的好奇心和占有心。当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希望向这两个地方发起攻击的时候,海尔·丁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为了能够一击即得,海尔·丁为此仔细研究了雷焦港,因为这个港口并不是普通的欧洲沿海城镇,它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并且,这里的海况十分特殊,不了解这里的海况的话很可能连海港的影子还没还有看到就葬身大海了。雷焦港位于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半岛最南端,这就必须要穿过狭窄的墨西拿海峡,而对16世纪的战舰来说,这个海峡暗礁密布,气候变化多端,风向难以掌握,就连本地居民对这个海峡也是望而却步。因此,海尔·丁必须要慎重考虑攻击这个港口的风险,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不是当年抢劫教皇财富时的一艘小船,这样规模的一支舰队想要安全通过危险的墨西拿海峡绝非易事;再者,他还必须达成战术突然性,否则就失去了突袭的意义;最后,那个女人最好是在睡梦中就成了他的俘虏,不能让她跑掉,不然对他来说,这场风险巨大的袭击也就失去了一半的价值。

当一切完备之后,海尔·丁率领60艘海盗战舰出发了——事在人为,他的战前周密研究和部署证明是正确的,这个海峡果真是风云变幻,整个舰队险情不断,但好在他事先进行了良好的准备,舰队顺利地通过了海峡。当他们来到这个港口的时候,这个港口如此安逸,仿佛地中海鬼魅的海盗对这里的人来说不过是种种道听途说的恐怖故事而已。的确,多少年来从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海盗舰队能通过这个海峡,这里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看不到海盗的生活。他们根本不相信海盗舰队能通过危险的墨西拿海峡,然而,海尔·丁以他的胆大心细证明了没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这里的居民终于为他们的粗心大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海尔·丁攻占雷焦港后迅速就向桑塔-鲁西亚城发起了攻击,同样,这里的居民也没有想到海盗会从天而降。这种突袭往往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人们没有来的及藏匿任何财富,海尔·丁不仅从城市里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财产,然后命令把城中的数千俘虏带上船,这些都是很好的“活货”——北非当时就是最大的奴隶市场。而且还拖走了停泊在港口中的所船只。紧接着,海尔·丁扑向他的最终目标——丰迪城,那位全意大利、全地中海最美丽的女人就是住着那里。

这位被传说堪比海伦的女人实际上是一个公爵的遗孀,她本人也没有想到她的美貌之名会传播的如此远,以至会引起那位“地狱魔鬼”的兴趣,她更没有想到这个魔鬼竟然动用整个海盗舰队来向她提亲。

海尔·丁马不停蹄地从雷焦港开始进行连续的攻击,当然希望美艳绝伦的朱丽哑·特拉热托在听到风声之前就成为他的俘虏,但对雷焦港和桑塔-鲁西亚城的攻击还是震动了丰迪城。睡梦中的这位美女被惊醒,她也知道,她的美貌之名已经不仅仅是她炫耀的资本,有时候已经是一种危险,她已经风闻这位地狱魔鬼就是冲着她来的。于是,这位美丽的女人仅仅穿着睡衣就跑出了卧室,带着一名奴仆骑马逃了出去。

路途上,这位女人的奴仆被追上来的海盗杀死,而她却成功地逃出了城市。

海尔·丁搜遍了整个城市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女人,这令他大怒,盛怒之下再次下令对这个城市展开屠杀,几乎所有年轻的女人都遭到强奸,不计其数的人被砍杀在街头,所有财物同样被洗劫一空。海尔·丁在撤出城市的时候又命令纵火焚烧全城,这个城市几乎被他夷为平地,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没能恢复元气。

除了这个女人,海尔·丁的这次袭击相当完美和成功,1534年,海尔·丁再接再厉终于攻占了突尼斯,因为当时突尼斯的苏丹是穆莱·哈桑,尽管这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城市,但这位苏丹却与西班牙保持了同盟的关系。

海尔·丁连续的成功让西班牙大为震惊,尤其是突尼斯的失陷,导致西班牙失去了北非最重要的一个港口,贸易和战略上的损失相当大。为此,查理五世下令西班牙组织舰队再次准备进行征讨,他下决心要彻底肃清这伙海盗,端掉海盗的活动基地。当舰队准备妥当后,他委派西班牙著名的海军将领安德里亚·多利亚率领一支强大舰队去征讨海盗。但安德里亚·多利亚虽然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无奈时运不济、几次战斗下来,始终末能将海盗清除掉。

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也实现了他们的一个战略企图,那就是重新夺回了突尼斯——1535年7月16日,安德里亚·多利亚在发动了一系列的海战和陆地攻击后终于又夺回了突尼斯,使其重新成为西班牙的藩属。安德里亚·多利亚的出现使得海尔·丁在突尼斯的椅子上还没坐热就又被赶了出来。恼怒之下,这位巴巴罗萨向西班牙的米诺卡城发动了突然袭击,他同样命令海盗尽情地屠戮这座富有的城市,除了抢夺了财产,他还特意抓了多达6000俘虏,然后把这些俘虏统统作为礼物送给了新任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苏莱曼(1520一1566年在位)。苏莱曼随即授予他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大将的头衔,由此,巴巴罗萨的海盗舰队正式成为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苏丹任命他为非洲“别伊”。

苏莱曼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那区区6000名奴隶,而是因为在当时的欧洲,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矛盾加剧,奥斯曼土耳其当时正在构筑一个大战略,意图与法国建立一个反哈布斯堡的联盟。当时法国希望能得到哈布斯堡控制下的意大利,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为争夺意大利而正进行的激烈。当1535年安德里亚·多利亚为查理五世夺回突尼斯之后,法王弗兰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立即正式与土耳其苏丹苏莱曼达成共同对付奥地利的协议。

普雷维扎战役

当土耳其与法国的联盟建立后,法国遂向土耳其请求派遣舰队支援法国,苏莱曼答应了法国佬的要求,但他却没有派出正式的土耳其舰队,而是派出了海尔·丁的海盗舰队,并配给了他12000名土耳其亚内恰尔,也就是土耳其精锐的禁卫军。

海尔·丁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就率领庞大的海盗舰队向法国海岸进发。但当再次途径墨西拿海峡的雷焦港时,由于此时意大利是归属哈布斯堡王朝的,于是雷焦港的守军向这支舰队发起了攻击,阻止他们通过海峡。海尔·丁于是也立即毫不客气地向这座曾经被他屠城的港口再次发起攻击。他一面下令战舰上的大炮回击城市,一面让12000名亚内恰尔在炮火的掩护下实施登陆,很快,这个城市就低档不住海尔·丁强大的攻势,一场屠杀又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和所有袭击一样,海盗们照例抓获了大量俘虏,海尔·丁随后视察了战果。当他走到俘虏们的中间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了一个女孩子,她的美丽立即让这个见过无数女人的海盗之王为之痴迷。这个女孩子就是这个城市一名官员的女儿,优裕的生活让她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保养,18岁的年龄又正是一个诱人的季节,这个意大利女孩立刻让他想起那个公爵的遗孀朱丽哑·特拉热托。也许是真主出于他的真诚而在次给了他一个女人。

这个美丽的女孩子没什么可选择的,她答应了海尔·丁的求婚,作为回报,海尔·丁释放了她的父母和这座城市一些贵族,但这个女孩和所有财富仍然归海尔·丁所有。

“不要害怕,除了伟大的苏莱曼苏丹,我就是这片海洋的主人。当我们到达马赛港的时候你会看到法国人如何在我们面前卑躬屈膝的!”

海尔·丁并无吹嘘,他的确是地中海海盗之王,迎接他的法国人也的确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奴颜媚骨,因为他们清楚这是海盗之王,而不仅仅是一个土耳其海军上将,他的喜怒哀乐甚至不受苏莱曼苏丹的制约。当他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和他的舰队出现在马赛港的时候,这个天主教国家不久前还被海尔·丁洗劫过一些沿海城镇,现在却命令港口内所有的法国海军军舰换上伊斯兰人的海盗旗以表示敬重,而且时间长达半个月,这几乎是当时最高的礼节了,而且,法国人还承担了海盗舰队驻扎法国期间的所有费用。

但法国人的热情显然被当成了奴仆的媚骨,而海盗则依然是海盗——当海尔·丁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居住在法国人提供的宫殿里的时候,他属下的那些海盗们则习性不改,他们仍然把法国这个天主教国家看成是劫掠的目标,因此,他们首先向尼斯城发起了袭击,但好像这个城市已经对这些海盗们有所防备,海盗们的进攻没有得手。于是,这些海盗转而向法国南部的城镇人进行烧杀掳掠,并且,他们竟然还一如既往地拒绝释放被俘的法国居民,因为他们认为这已经是他们的战利品,是一笔奴隶财富。这对以同盟礼仪款待这位海盗之王的法国人来说显然过于羞辱了。但法国人无可奈何,他们需要与奥斯曼土耳其的联盟来对抗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

当然,法国人一直在同巴巴岁萨进行交涉,他们希望这位地狱魔鬼能稍稍收敛一下,毕竟这是在作为盟友的法国土地上。

“你们劫掠的不是敌人,而是作为苏丹朋友的法国人!”法国人自然会显得有些恼羞成怒,但却又不得不努力保持克制,因为他们现在并无力量来遏制强大的海尔·丁。

而海尔·丁则对这样提醒置之不理,没有任何谴责属下海盗之意。无奈之下,法王弗兰西斯一世派代表与海尔·丁进行谈判,希望海尔·丁要么尊重法国人,要么离开。

然而,此时法国人才明白,海尔·丁是一名职业海盗,他不是生意人,更不是绅士,他是非洲的豺狗,喂不饱他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法王弗兰西斯一世的代表也清楚这个地狱魔鬼的胃口,因此他加大了筹码,但狡猾的海尔·丁却在这位愚蠢的代表眼中看到了猎物——法国人是惧怕他们的,因此,这个筹码远远不够,他还能敲诈出更丰厚的礼物。

“你们所付出的仅仅是我来到这里的费用,如果需要我返航,当然我还需要一笔同样数额的费用。”海尔·丁平淡而坚决地说。

“你在滥用法国人的慷慨!”

“我只是在维护伟大的苏莱曼苏丹的利益。”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这位代表,“如果你们不打算付出这笔钱,我的人会希望继续呆在这里,或者我们在返航的途中拿走我们应得的那个数额,你知道,我的海盗们从来不会空手而归,这些水手也许会给你们的港口带来很大的麻烦!”

无可奈何的法国人明白,苏莱曼苏丹派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支援的舰队,而是一群吸血鬼。最终,法国人让步了,他们支付了高昂的金钱才让这位地域魔鬼决定挪动一下屁股,返回到他的船上。但善良的法国人还是被愚弄了,海尔·丁根本不会对天主教徒遵守什么诺言,他在返航途中仍然是一路抢劫,厄尔巴岛、伊斯基岛、普罗契塔、利帕里群岛相继被海尔·丁的海盗们洗劫一空。当这支海盗舰队最终返回他们的巢穴的时候,他们的船上不仅装满了琳琅满目的法国货,而且还有7000名“活货”。并且,海尔·丁还带回了被法国人囚禁了多年的400名穆斯林俘虏,而且没有向法国人支付任何赎金。

当然,海尔·丁顺便也替伟大的苏莱曼苏丹服务一下,他顺手牵羊攻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盟友——北非突尼斯的比塞大等地,还略微动了一下小指头,洗劫了威尼斯统治下的爱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

然而,就在海尔·丁酣畅淋漓的旅行结束之后不久,乐极生悲,兴高采烈的海盗们在墨西拿海峡突然挨了一顿西班牙棍棒——一场酝酿多时的大战终于在奥斯曼土耳其和欧洲天主教国家联盟之间展开,而作为这次大战的前奏,海尔·丁的海盗们首先尝到了法国甜酒之外的西班牙棍棒的痛苦。1537年,西班牙海军统帅安德里亚·多利亚首先在墨西拿海峡附近攻击了海尔·丁的海盗舰队,安德里亚·多利亚成功地俘虏了12艘海盗的大挠战船,这一战海尔·丁吃了个亏。但他随后就发起报复,洗劫了意大利南部的阿奴利亚地区,然后又袭击了科孚岛(当时属威尼斯管辖,现属希腊)。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欧洲天主教联盟之间的大战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1538年,天主教联盟国家任命安德里亚·多利亚为统帅,在法国的利翁海峡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准备进行决战。此时欧洲天主教联盟共有200艘舰只,其中强大的海洋国家威尼斯提供了80艘,教皇提供36艘、西班牙30艘,还有突尼斯舰队也加入了欧洲这一方。这支舰队共配备舰炮250门,总兵力60000人。

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海盗联盟一方却比他们更庞大,海尔·丁召集了几乎所有摩尔人海盗船和其他穆斯林海盗,奥斯曼土耳其也顷其所有,这两者加起来竟然比欧洲天主教联盟的联合舰队整整高出一倍。海尔·丁在他的新基地爱奥尼亚审慎地为这场战役谋划着,他明白这是一场事关欧亚两大势力命运的海上决战,不同于以往他和西班牙人猫捉老鼠的游戏。

1538年9月25日,这两只大舰队终于在普雷维扎海湾(今属希腊)出现对峙。仅仅是在第二天,当海尔·丁发现此时的风向非常有利于土耳其舰队的时候,立即果断地发起攻击,两支庞大的舰队随后在海面上进行了激烈的炮战,一时间整个普雷维扎海湾到处都是战舰和炮火,到处都是被击中的战舰,海水中落水的水手们悲惨地四处逃生。最后欧洲天主教联盟终于以失败告终,这场战役导致地中海霸权失去平衡,土耳其获得了近乎完美的胜利。战后,欧洲的海上强国威尼斯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赔偿30万金币。战局的结果是以联军完全失败而告终。

普雷维扎战役后,欧洲曾有一段时间相当消沉,但他们仍然希望能挽回败局,因为失去地中海对整个欧洲来说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他们的贸易几乎大多数要依赖地中海,如果任由奥斯曼土耳其和穆斯林海盗在称霸地中海那么欧洲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整个文明会由此沉寂。因此,他们利用两年的时间,再次组建了一个联合舰队,并且这次仍然把指挥权交给了安德里亚·多利亚。

这一次,这支联合舰队总共有500多艘战舰,神论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国王亲自出征,厄尔巴公爵带来了1万名欧洲重装步兵。

1541年10月19日,这支庞大的舰队已经进占领了泽尔巴岛,开始对阿尔及尔港进行封锁。当然,奥斯曼土耳其和海盗同样也组成了联合舰队,这场战役进行的比两年前更为惨烈,不幸的安德里亚·多利亚再次失败,天主教联盟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在整整30年里整个欧洲天主教国家再也无人提出对海盗和土耳其进行征讨,他们彻底失去了地中海的霸权,欧洲人被击垮了。而海尔·丁和他的海盗们为了纪念这次战役,就用欧洲水手们的尸骨堆建了一座高大的塔,取名为“颅骨之塔”,这座一直存在了300年之久,直到1846年,才被法国殖民者下令摧毁。

这场战役后,地中海几乎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和海尔·丁的内海,整个地中海沿岸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因此,海尔·丁充分利用这种十分有利的局势继续开创他的海上帝国。1543年8月22日,法国人向海尔·丁请求支援,因为法国人一支希望占领尼斯,而海尔·丁也希望能在法国获得一个长久的港口。于是,他们迅速建立了联盟,海尔·丁利用他所统帅的土耳其舰队与法国舰队联合对尼斯发动了攻击,战后,法国的土伦港向海尔·丁开放。

此后,土耳其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一个短暂的停战协议,双方都没有在地中海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海尔·丁此时不但积累了不尽的财富,而且也早已成为土耳其的海军元帅,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此时也年事已高,不再希望在海盗船上浪费他的生命。1546年7月4日,这位地中海的海盗之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官邱中安然死去,到他死时,他仍然是阿尔及尔的统治者,也可以说,他仍然是巴巴罗萨二世。

巴巴罗萨王朝的落日余晖

巴巴罗萨二世死后,海尔·丁的儿子哈桑继承了他庞大的遗产和帝国。哈桑在1544年6月来到阿尔及尔,1546年,在父亲死后就在阿尔及尔接任了阿尔及尔的统治,他被土耳其苏丹任命为非洲行省的贝勒贝伊(也就是土耳其语省长之意)。

哈桑继承巴巴罗萨的位置之后却一反常态,他违反了父亲和土耳其人与法国结盟的既定政策,而是认为法国才是他的头号敌人,因此他不断派遣海盗船只劫掠法国南部沿海地区。土耳其苏丹对此十分恼火,因为这将毁了土耳其和法国之间的联盟,这对土耳其来说将会失去一个强大的盟友,这可是苏丹不希望看到的。但哈桑执意妄为,对苏丹的劝告置之不理,而此时法国则向苏丹施加了强大压力,甚至要解除与土耳其之间的联盟,无奈之下,1551年9月22日,苏丹只好罢免了哈桑的阿尔及尔统治者的权力。

苏丹随后任命海尔·丁的重要将领萨拉赫-拉伊斯为新贝勒贝伊。萨拉赫-拉伊斯重新执行了土耳其苏丹的联法政策,同时,他把阿尔及尔扩张的方向扭转到了邻近的摩洛哥,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宿敌西班牙人控制的地区。因此也可以说是阿尔及尔背后的一个危险之地,萨拉赫-拉伊斯,力图消除这个如芒在背的威胁。1555年他终于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布日伊城(今属阿尔及利亚),但萨拉赫-拉伊斯却在不久以后突然神秘死亡,他的一名将领哈桑·科尔索发动了政变,成为阿尔及尔新的统治者。这个平庸的人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他只是继续萨拉赫-拉伊斯的政策。按照萨拉赫-拉伊斯的意图,他继续命令海盗们从陆上和海上两个方向攻打奥兰。然而,西班牙海军统帅、巴巴罗萨王朝和土耳其人的老对手安德里亚·多利亚已经再次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并且开始威胁到土耳其海上安全。

土耳其苏丹于是立即要求哈桑·科尔索从奥兰撤退,率领海盗舰队回到海上支援地中海上得土耳其舰队,同时,苏丹任命了穆罕默德·库尔多格里为新的阿尔及尔贝勒贝伊。然而,哈桑·科尔索却不愿意放弃在阿尔及尔的统治地位,这立即就在阿尔及尔制造了一场战争,哈桑·科尔索仍然得到当初支持他上台的北非土耳其近卫军的拥戴,穆罕默德·库尔多格里则得到海盗舰队的支持,很快,这场闹剧就结束了,海盗们以他们惯有的干脆利索把哈桑·科尔索这个禁卫军的支持者抓住并按照习惯把他放逐到一个荒无人烟满是悬崖峭壁的孤岛之上,很快,他就在那里莫名其妙地死了。

然而这位库尔多格里也没能享受多久阿尔及尔之王的统治,1557年,苏丹又向阿尔及尔派去了一个北非总督,4月份,库尔多格里就被这位北非总督尤苏甫杀死。接下来,如同报复的循环剧,仅仅几个星朗之后,这位尤苏甫也染上鼠疫而死去。

这就仿佛是巴巴罗萨兄弟发出了咒语,他们不愿看到外人成为阿尔及尔之王,当阿尔及尔这个海盗之国因为统治者接二连三地死去后也只有重新启用海尔·丁的儿子哈桑为非洲贝勒贝伊。由此,咒语消失了,阿尔及尔又恢复了平静,哈桑稳固地执政了10年。

这期间,海尔·丁的另一位重要将领德拉古特成为海盗舰队的统帅,他仍然继续着巴巴罗萨兄弟与西班牙人之间不共戴天的战争。

1558年9月1日,他率领海盗舰队袭击西班牙的穆斯塔干,西班牙阿里康特伯爵所带领的军队在穆斯塔干城下被海盗全部歼灭。伯爵被杀。

热里夫群岛海战中,天主教国家的第三次大规模联合舰队在面对德拉古特的海盗和土耳其联合舰队的时候又一次大败,欧洲人看起来总是无法战胜这些海盗。

德拉古特(Dragut),由于后来出色的表现也成为一代枭雄。他出生于土耳其本土的安那托里亚,本来在土耳其舰队任一个普通的指挥官。尽管他当时不过是一名低级军官,但慧眼识人的海尔·丁对这位军官的能力早有耳闻,于是他出重金请德拉古特加入海盗舰队,并且一次就给了他12艘战舰的指挥权,这点上,海尔·丁可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德拉古特也没有辜负海尔·丁的重望,竭尽全力为其服务。海尔·丁也越来越看重这位颇具才能的将领。后来在一次与西班牙舰队的海战中,德拉古特不幸被俘,抓获他的正是海盗们的老对手安德里亚·多利亚。德拉古特做了4年奴隶,海尔·丁却没有因此舍弃这位爱将,他通过马耳他岛骑士团与西班牙人取得了联系,并且支付了高达4000金币赎金。

有趣的是,获释回来的德拉古特为了表达对海尔·丁的感谢竟然捕获了一艘驶往的黎波里的运输船,而这条船正是一艘马耳他骑士团的运送大量财宝的船,船上装有7000杜卡特,德拉古特一个金币也没有保留全部献给了海尔·丁。他此后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巴巴罗萨,海尔·丁也非常倚重这位将领,甚至在他在伊斯坦布尔安度晚年的时候也让德拉古特来陪伴他。

海尔·丁死后,德拉古特从伊斯坦布尔回来到阿尔及尔,哈桑就把整个海盗舰队交给了他。德拉古特此时实际上成为真正的海盗领袖,他和巴巴罗萨兄弟一样,仍然认为西班牙才是真正的敌人。并且,他认为阿尔及尔并非是一个适合的海盗据点,因为这里海面开阔,港口很容易被封锁,并不利于防守,因此,他决定到泽尔巴岛去,因为这个小岛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天然地形,岛的中心是一个湖,而这个湖已经有了一条狭窄的运河可以和外面的海洋沟通,这样的地形非常合适,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德拉古特来到这个岛上后就立即命人开始修建工事和炮台,他沿着运河两岸修建了数十座炮台,这样再强大的舰队也无法通过这个狭窄的运河攻入岛内。

在哈桑时代,巴巴罗萨王朝已经过了鼎盛时代,数年来这个海盗王国内的争权夺利已经导致海盗的实力大为下降。而西班牙此时却仍然保持迅猛的崛起之势,完成统一后的西班牙很快就发展成为欧洲的强国,并且继葡萄牙之后成为世界最为强大海洋帝国,他的势力遍及全球,实际上那是一个西班牙时代。

而海盗们的天敌安德里亚·多利亚此时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舰队,力图彻底消灭掉这些土耳其海盗。安德里亚·多利亚庞大的西班牙舰队已经是德拉古特望尘莫及的了,他们已经不再具有和这支舰队正面交锋的实力。安德里亚·多利亚对海盗们毫不手软,他展开了一系列的强烈攻击,与此同时,西班牙也联合了欧洲天主教国家共同向海盗们发起反击,这种联合的攻击很快导致德拉古特失去了在北非大陆的所有港口,最后,他只剩下了泽尔巴岛着唯一的据点。但也正是这个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岛屿挽救了他。

当时,安德里亚·多利亚的西班牙舰队已经封锁了泽尔巴岛运河出口处,庞大的西班牙舰队就扼守在运河口,安德里亚·多利亚也从情报中得知,这个小岛内有个湖,而运河的两岸炮台林立,冒然闯进去必然要被猛烈的炮火击得粉碎。

安德里亚·多利亚决定用封锁的办法来逼迫这些海盗投降,因为这个小岛不可能坚持太久,海盗们早晚都要出来的。但安德里亚·多利亚在运河口处连续扼守了几个星期也没有见到一条船出来,这让安德里亚·多利亚逐渐不安起来,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他派出舰队试探性地从运河口处缓慢地向里面航行,然而却一路平安地一直来到岛中的湖心,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湖面上竟然一条船也没有。原来,狡猾的德拉古特十分清楚安德里亚·多利亚的目的,而他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竟然命令海盗们悄悄在湖的另一端又开挖了一条运河,而所有的海盗舰队就是从这条运河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安德里亚·多利亚面对着这条出现在眼前的又一条运河只能报之以苦涩的一笑,还能说什么呢?这些狡猾的海盗们竟然连这样的办法也想得出来。

德拉古特逃出泽尔巴岛后仍然横行在地中海上,安德里亚·多利亚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消灭掉这些海盗。直到1565年德拉古特意外地战死在围攻马耳他骑士团的战斗中。

那时,奥斯曼土耳其与马耳他骑士团的积怨已经有几十年。所谓的马耳他骑士团源于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圣约翰十字军骑士团在巴勒斯坦建立,后来在1522年,土耳其人的扩张把圣约翰十字军骑士团从罗得斯岛赶了出去,他们先是躲到了的黎波里,后来又被土耳其赶出了的黎波里。最后这个骑士团于1530年转移到了马耳他岛,由于积怨相当深,这个骑士团也经常对土耳其人进行袭击。

1565年,土耳其苏丹终于决定对这个骑士团进行围剿,苏丹总共派出约30000余人的军队,由彼阿里巴夏统帅。德拉古特的海盗舰队也参与了这场战斗。看起来这应该只是一场围歼战,因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土耳其军队十几倍于马耳他骑士团,但骑士团的首领帕里索·拉瓦列塔却进行了殊死抵抗。这导致这场看起来轻松的战斗边的令人不耐烦,土耳其人长达半年的围攻竟然没有任何进展,地面上到处都是尸体,但这个要塞仍然坚不可摧。

当在一次强攻开始后,德拉古特亲自上前线观察战事,但没想到这时突然一发炮弹击中了他,这个海盗领袖当场阵亡。

德拉古特的意外死亡似乎蕴含了某种预言,这时果然传来西班牙舰队已经正在向这里开进,骑士团等待的外援终于就要到来了。德拉古特的死和西班牙舰队的即将出现立即在海盗们中间产生了恐慌,土耳其统帅面对这种情况最后也不得不下令撤退。

德拉古特的死如同一个海盗王国的哀号,这个海盗帝国最后的救星就这样突然死去,土耳其海盗此后可以说江河日下。1567年,哈桑接管了海盗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土耳其苏丹让他离开了北非,授予他海军统帅的职位,但他却远没有父亲那样的雄才伟略。

哈桑之后是萨拉赫-拉伊斯的儿子穆罕默德当上了北非省长。但仅仅一年,他就被乌里吉·阿里(Euldj Ali,1520一1587)取代。他从1568年开始统治这个海盗国家,1587年6月27日死去。

乌里吉·阿里的原名是奥恰里,出生于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尽管他此时效命于土耳其苏丹,但他的青少年时代却是在天主教堂里度过的。就在他还打算当一名神职人员的时候,土耳其海盗突然袭击了这里,他成了海盗的俘虏。于是他的梦想被苦闷的奴隶生活代替,他成了海盗船上当了地位最低下的浆手,直到许多年后才在德拉古特的船上任舵手。这期间他转而改信伊斯兰教。他也从此放弃了当一名神职人员的梦想,完全成了一个海盗。此后,他的运气相当好,一路高升,1557年,先被提拔为特莱姆森城(今属阿尔及利亚)的长官,仅仅三年后,又被授予该城宗教领袖哈里发的称号,再后来又到的黎波里任巴夏,最后他成了阿尔及尔的省长。

当然,他是得到了德拉古特的眷顾,他庞大的遗产也是继承德拉古特的。

阿里统治阿尔及尔近20年,也算得上是一位颇有能力的海盗国王。在他统治阿尔及尔期间,他有三件事给海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他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了突尼斯城;二是在一次与马耳他骑士团进行的海战中,本来即将失败,但他却表现出异常的英勇,这最终导致海盗们反败为胜;三是他从威尼斯人手中夺得了塞浦路斯岛。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交通要道上,是一个战略要地,一向是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政治势力的争夺之地。塞浦路斯落入土耳其人之手,使西欧感到极大的威胁。罗马教皇庇护五世所有天主教国家发出呼吁,号召各个国家组织起十字征讨这些异教徒,但是只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响应教皇号召,组织起舰队,匆匆赶来救援,他们在威尼斯集结等待,但其他天主教国家根本没有响应教皇的召唤,没派一舰一兵过来。不过倒有欧洲许多国家的骑士纷纷携船前来参战。后来经过长达10个月的讨价还价,庇护五世的计划终于得以实现,1571年5月25日,西方反土耳其的十字军“神圣同盟”正式成立。

这场在教皇精神领导下的战争进行了半个多月。天主教国家阵营中最重要的人物当属西班牙国王,但最高统权却不是他,而是交给了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五世的王子胡安。船舶总数约有300多艘,都集中在墨西拿海峡。1571年9月16日,他们所有的战前准备工作都已就绪,遂浩浩荡荡驶离港口,向东进发。10月7日,双方舰队在今中希腊附近的雷班托广阔的海面上遭遇,一场混战下来,以土耳其人的失败而告终,他们共死亡25000人,被俘5000人,15000名人天主教奴隶桨手获得自由,损失舰船113艘,被俘117艘。天主教国家方面损失也不轻,近8000人战死,伤者达16000多人,损失战舰13艘。这就是本书后面将要叙述的雷班托海战。

不过使土耳其稍微有所安慰的是,由乌里吉·阿里所率领的海盗舰队却重创了天主教徒的舰队。当时他们部署在土耳其舰队的左翼,阿里孤注一掷,向胡安的舰只频频发起快速冲击,俘获马耳他骑士团的旗舰。但由于决定战局的土耳其人右翼和中央阵线都被天主教联军所粉碎,注定了整个战局的失败,海盗舰队的局部胜利终末能扭转整个战局。

土耳其海军虽然战败,但乌里吉·阿里却着实风光了一阵,苏丹按英雄的规格接待了他,任命他为土耳其海军大将,同时仍保留了他在北非行省的省长职务,这项任命,也是乌里吉·阿里整个海盗生涯的顶峰。

乌里吉·阿里之后,海盗担任北非行省最高职务的时期也就结束了,此后那里的官员不再是海盗出身。

北非海盗最重要的收人来源之一是贩卖奴隶。在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这一带地区,奴隶贸易的规模相当可观,甚至出现了为猎取这种“活的商品”提供资助的商业公司,根据同时代人留下的资料,一位名叫丹的编年史家曾于1634年在阿尔及尔当过奴隶,据他估算,当时在那里的天主教徒奴隶的人数约25000人,这还不算被强制改宗伊斯兰教的另外8000人。

奴隶被送到港口后,先把他们锁到一个大地窖里,然后分类编号,通过翻译的中介审问,逐个分级分类,记下他们的名字、姓氏、民族、职业和其他情况。那些亲属能缴纳大量赎金的人被单独分离开来,其余的人则被送到一个大奴隶市场,他们被陈列在市场上,以供出售。

一般来说,渔盗对天主教徒的奴隶还算“宽待”,残酷处段的也有,但毕竟人数较少。凡是送去作劳工的待遇虽差,但还不到非人地步,给他们吃得好点,以便让他们多干活,这样可较长时间地榨取这些人的剩余劳动价值。这与西班牙征服南美洲,对待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残酷行径还是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这也是穆斯林对待异教徒的一个特点,反之,天主教徒对穆斯林俘虏就极为残酷了,不仅如此,天主教内部对不同意见的异端也进行骇人听闻的迫害,尤其是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异端迫害尤甚。

北非的摩尔人对被俘的手工业工匠、演员、医生等人尚能善待,常常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通婚,他们中的一些人就饭依了伊斯兰教。其中有不少人抱着各种目的加入了海盗队伍。

至于那些被俘的天主教徒妇女,年青的和漂亮的被送到后房,充任妻妾,年老和相貌丑陋的则被驱使作务劳动。

命运最悲惨的是那些被押送到船上服役的俘虏,他们在船上干的是最出力气的活,即充当桨手,他们的主要食物是面包干,有时也有一些稀饭,水是他们唯一的饮料,有时也在水里加点醋和檄揽油,这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监工不时地在桨手的队伍中来回走动,进行监视,不时用鞭子抽打他们。

最后,我们还想提一下在北非土耳其海盗的俘虏中,曾出过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就是《堂吉河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塞万提斯(1547一1616)曾参加过雷班托海战,1575年9月20日,他在从那不勒斯返回西班牙的船上,与他的兄弟一起落人了海盗手中,在阿尔及尔被卖给一个希腊人,此人在塞万提斯身上搜到奥皇王子胡安的一封推荐信,于是他就要求胡安交出高额赎金来赎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被关了起来,他无法忍受监禁的重负和残酷的折磨,开始策划逃跑,但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对他的监管也进一步加强。后来父亲为兄弟带来了赎金,当船只来接他兄弟时,他也乘机混上了船,不幸被发现了,他受到严刑拷打,始终没有供出帮助他出逃的人,并由自己承担全部责任。最后,4年过去了,终于盼来了赎金。1580年9月,塞万提斯被释放,重获自由。此时他已是33岁的人了,他的不幸并没有到此结束,以后在自己的祖国又两度被诬告而人狱。他在56岁时开始写作的《堂吉河德》,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土耳其海盗劫掠人口,从事贩卖奴隶的勾当给欧洲沿海地区的居民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使这些地区的国家损失惨重。各国不得不想办法赎回被俘的国人。1624年,英国国会上院率先作出动议,准备赎出被海盗俘获的英国人。又过去了100年,英国一个叫托马斯·贝顿的人捐出了自己的巨额财产,用于赎买被海盗俘虏的英国人。

人口贸易的历史久远。最早从事赎买俘虏的组织产生于12世纪的欧洲。当时一名叫圣特洛耶茨的人组织起最早的解救俘虏的骑士团,第一年就从摩洛哥赎回了被囚禁的86名英国人。当时这些人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同海盗谈判。后来参加这种营救活动的有多米尼克僧侣团体和方济会的修士,当然,他们的救援带有明显的教派性质。曾有这样一件事,有三名囚俘的父亲向阿尔及尔诸侯交纳了3000金币,作为三人的赎金。这位诸侯倒是慷慨地增加了一个囚徒,让他们一同带走,但遭到拒绝,就因为他是一名新教徒。

后来新教徒的国家也创建了专门赎回被俘的自己教派的囚徒的组织,为首的是西德尼·施米特。

土耳其海盗活动延续了好几个世纪,直到18世纪,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海盗国家也逐渐失去其政治支持,加上欧洲各国对海盗采取共同的行动,海盗活动不可避免地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当然海盗活动并没有绝迹,也不可能绝迹,旧的海盗去了,又会出现新的海盗分子。公元18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上的西西里王国,还向土耳其海盗缴纳过贡赋,不仅如此,葡萄牙、丹麦、瑞典、汉诺威、不来梅、托斯卡纳、撒丁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曾向土耳其海盗缴纳过贡赋,土耳其海盗势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海盗的没落已无可挽回。

19世纪30年代,土耳其海盗国家终于不复存在。

第十九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谢幕者:多恩·胡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统帅的蒙古军队席卷中亚腹地,兵锋直指巴格达,最终称雄欧亚非大陆的阿拉伯帝国最后一任哈里发被蒙古军队裹进地毯,然后被蒙古骑兵的千军万马践踏而亡。当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突厥人在蒙古人退潮后又建立了一个与阿拉伯帝国一样宏伟的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庞大帝国。突厥人在5世纪时主要在亚洲北部活动,主要是依靠游牧,因而遍布欧亚大陆腹地,其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其中一支在12世纪迁入现在土耳其东部地区,经过三个世纪的征战,于14世纪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创始者是奥斯曼一世,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几乎相近,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也是在伊斯兰“圣战”的强大精神催促下进行的,奥斯曼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在建立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仍然是地中海区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初期的扩张十分迅猛,不仅在陆地上,而且他们的海军也称霸于地中海东部。奥斯曼帝国的疆域扩大到西至匈牙利、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向南直至北非的黎波里。到15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至苏里曼一世(1520-1560年)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进入了帝国的巅峰状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全世界伊斯兰信徒们最神圣、最强大的依赖,因为奥斯曼土耳其不仅拥有3座伊斯兰的圣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而且让许多欧洲天主教国家都向他俯首称臣。然而,这个帝国的强盛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依靠严格的宗教制度,正相反,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统治机构逐步完善,宗教法与民法并行。境内非伊斯兰民族享受宗教自治,在这方面与今天的美国颇为相似。尽管伊斯兰教把一切其他宗教都看成是异教,但土耳其人并不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隔绝经济上的来往,而是因宗教不同而采用了经济杠杆来调解经济与宗教的矛盾——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地内,土耳其施行商业许可证制度,基督教商人也可以在此经商,但条件是缴纳高昂的税金。除此之外,土耳其对异族抽说较重,这也是为了防止异族拥有过强的有经济实力,这既增加了土耳其税收也降低了土耳其宗教与经济的矛盾激化的风险,这对土耳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奥斯曼土耳其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明白,真正能够保卫帝国的还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不仅在陆地上,而且在海洋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139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起第一支舰队,在此之后这支舰队不断扩大,至苏里曼大帝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入了海上霸权时代,苏里曼大帝在位46年,仅其亲自参加的征战就达13次之多。1538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舰队在今希腊西部的普雷佛扎附近海域与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场海上大会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150战舰的舰队一举击败了两倍于己的联合舰队,从而奠定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地中海的强大优势。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雷班托海战,这场海战最终以奥斯曼土耳其失败而告终,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海洋优势,帝国的海上贸易因此大受打击,帝国开始步入下午的阳光中。

东西方贸易的争夺

如果你经常阅读历史,你会发现,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另一个伟大人物的支持——1492年,如果缺少了西班牙伟大的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伟大的哥伦布也就无从发现新大陆。当时,对于一个未知的海洋之路,就像今天某个人说要探索出一条通往月球之路一样令人怀疑,当哥伦布首次提出远航计划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热那亚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疯子,包括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和西班牙国王,而只有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独具慧眼,或者说她听从了一条良好的赌博建议,一人人向她进言:“他所要得不过是几条船,如果他是个骗子,那么女王你至多损失几条船和一些金钱;而如果他是个疯子,一个能发现东方航线的疯子的话,那么西班牙将获得一条充满财富的航线!”

这条忠告也许是许多赌场的至理名言,但与其说是哥伦布的幸运不如说是西班牙的命运,西班牙由此发现了新大陆,它等于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矿,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可惜哥伦布至死仍然以为他到达的是印度!)来自美洲大陆的黄金、白银和其他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西班牙,西班牙由此迅速超越葡萄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强大的海洋国家。

15世纪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继哥伦布之后,一系列的大规模远洋探险相继开始,由此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航海家。在这一时期,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最活跃的两大海洋国家,他们开始彼此角逐。在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后,葡萄牙航海家终于发现了绕过非洲到印度的真正航线,由此欧洲以海上商路取代横穿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和途径波斯、阿拉伯、奥斯曼土耳其的陆地贸易线,这造成了地中海东部商业的衰落,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业由此一落千丈,相反,沿大西洋沿岸的一些欧洲国家随之振兴。

而这样的结局其实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己造成的——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庞大帝国后,东西方贸易也就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阻碍和垄断,这迫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不得不向海洋进发,实际上,他们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寻找到一条可以绕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上航线,以便重建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之路。在这个大目标探索中,西班牙也因此成为大航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并且充分验证了后来居上这条历史规律:葡萄牙历经数代的海上努力只不过是一条稳定的东方航线,而葡萄牙运来的东方货物则被西班牙人买断,西班牙实际上是站在了葡萄牙的肩膀上赚取了最大的远洋贸易利润。同时,刚刚独立的西班牙由于与天主教建立了强大联盟,因而能够利用强硬的基督教宗教影响力以及与哈布斯堡的政治联姻,控制了西西里、撒丁、和那不勒斯。

1519年教皇逝世,由于西班牙与哈布斯堡家族传统的亲缘关系,西班牙国王查理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一继承使得西班牙获益匪浅,因为这也等于继承了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勃艮第、尼德兰、卢森堡和法兰西-孔德。当逐渐步入强盛后,1535年,西班牙又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取了突尼斯,这使得西班牙国势步入了最强盛的阶段。在海外,西班牙此时已经拥有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海外领地,其总面积加起来比本土大几十倍;同时,庞大的殖民地财富也源源不断地运抵西班牙,来自殖民地的资源和西班牙贸易的繁盛使得西班牙在纺织、呢绒、丝绸、皮革、武器制造、造船等行业当时都在全球首屈一指。

然而,这一切都等于在削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贸易地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雷班托海战

公元1571年雷班托海战爆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西班牙帝国终于因贸易竞争和地中海霸主之争而兵戎相见,当然,像以往一样,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战争往往还披上一层宗教的神圣外衣,不过也的确,这同时也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的又一次全力拼杀。此时奥斯曼土耳其伟大的苏丹苏莱曼一世已经于5年前逝世了,继位者是其子萨利姆苏丹,而他的对手则是腓力二世之弟、奥地利的堂?约翰亲王。此时,苏莱曼苏丹那种“猛击、毁坏和消灭一切当道的东西”精神在其继任者那里尽管已经刀锋略钝,但仍然显得可以肃杀一切。

1571年10月7日,此时正是在塞浦路斯战争(1570—1573)期间——萨利姆继位后希望那个能继续其父那种“雷电之王”的风格,此时奥斯曼土耳其正在谋求对塞浦路斯岛的控制,奥斯曼土耳其要求威尼斯退出塞浦路斯,然而塞浦路斯是一个地中海航路的中转站,对威尼斯相当重要,这当然遭到威尼斯的拒绝。奥斯曼土耳其于是与塞浦路斯岛上的希腊人建立了联盟,出兵进行干涉,从而“解放”了该岛。

恼怒的威尼斯人认为奥斯曼土耳其这一举动背叛了他们曾经协定,因此立即向欧洲基督教世界派出使者,希望欧洲能够支持威尼斯,共同对抗奥斯曼土耳其。而此时,西班牙也正在谋求向奥斯曼土耳其发起挑战,以打击奥斯曼土耳其在地中海的势力,因为西班牙已经依靠强大的海外殖民地崛起为一个海洋大国,它此时正需要寻找机会削弱奥斯曼土耳其这个老大帝国——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西班牙建国仅仅75年,由此可见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为它带来了多么丰厚的利润,使得这个刚刚崛起的帝国就敢于领导整个基督教世界向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起挑战。

当威尼斯向欧洲派出使节后,西班牙与威尼斯不谋而合,同时整个欧洲也正希望推倒奥斯曼土耳其这座横亘在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巨大高墙,重建东西方贸易通道;而基督教世界早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就一直强烈地感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这个伊斯兰帝国的威胁,因此也在谋求遏制伊斯兰势力的膨胀。而西班牙此时不仅需要维护其海洋大国的地位,也由于刚刚成功地驱逐了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也希望树立欧洲天主教领导者的地位和稳固天主教势力在西班牙的统治地位。因此,这一次,欧洲反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大气候总算出奇一致地形成了。

西班牙迅速与欧洲国家达成了建立联合舰队的协议,当然,西班牙舰队和威尼斯舰队是其中的主力。

当双方都厉兵秣马准备妥当之后,平静的海面也就迎来了炮火的喧嚣——这次大海战在海洋作战史上更具意义:这是一次奥斯曼土耳其浆划战舰和欧洲风帆战舰的大对决,也是一次舰炮对抗接舷肉搏战的残酷表演。

10月7日晨,在距雷班托(希腊纳夫帕克托斯市中世纪时的旧称)60公里的帕特雷(帕特拉斯)湾海湾口附近,奥斯曼土耳其与西班牙为主的“神圣同盟”(包括威尼斯、西班牙、罗马教皇、马耳他、热那亚、西西里、那不勒斯、萨瓦、托斯卡纳、帕尔马等国)的舰队双方都已经进入各自战位。

“神圣同盟”的联合舰队指挥是奥地利大公多恩·胡安。“神圣同盟”联合舰队包括6艘大桨帆船,207艘大挠战船,2.5万名土兵,全部兵力为8万人;奥斯曼土耳其方面是由阿里巴夏·穆埃丁·扎德统领,奥斯曼土耳其舰队包括210艘大桡战船,66艘尖底帆船,2.5万乘船士兵,全部兵力为6万人。“神圣同盟”的联合舰队包括西班牙舰队、威尼斯舰队、教皇小舰队、其他城邦舰队四大舰队,其中西班牙舰队为中坚力量。

联合舰队的主力是快船,这是一种单层桨战舰,长40一60米,宽6米,帆桨并用,航速为6.5节。快船当时是地中海上使用最广的战舰,而同类的西方快船要比土耳其快船配置有更强的火力,其舰首装有五门火炮,两舷还有轻炮;比较而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快船仅在舰首安装了三门炮,其护板也不及西方船厚:西方船舷板厚100毫米,还专为桨手设置了护板。两者之间的相同点是,欧洲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快船头部都有一个包了金属的撞角长角,显然撞角战这时还是重要的海战方式之一。在两军的阵列重还有一种大帆船,它是一种大型战舰,上面配置有两层火炮,火力凶猛,这种战舰实际上相当于后来的战列舰角色。

但在雷班托海战双方的主力战舰都是中型战舰,因为它的机动能力和火力配置介于快船和大帆船之间。它的特殊之处是舰首部近似圆形,其上是一个巨大的炮台,其中装备有15一20门炮。此外,中船两舷各有4-5门炮,位于上层甲板。划桨位于下层甲板,使用灵活的三角帆用以增加战舰的机动性。

双方战舰在帕特雷湾湾口附近开始分别进入海战阵地,但欧洲联合舰队的大帆船姗姗来迟,因此有些不安的多恩·胡安不得不临时对舰队略作调整,但基本还是按照在墨西拿海峡演习时的布阵方式,即仍然分为左翼、右翼和中央三部,但此时他把威尼斯舰队的6艘战舰部署在最前沿,目的是利用威尼斯战舰火力强大的特点,以便形成了一个火力突出的攻击性阵地;然后,多恩·胡安又命令在全舰队的后方有部署了一支机动的后卫舰队。

在多恩·胡安的舰队阵列中,中央阵列是由64艘快船组成;右翼64艘船,指挥官为多利亚;左翼也是64艘,指挥官为威尼斯人巴尔巴里哥;西西里将领卡尔多拉任前卫;卡塔吉拉的侯爵克鲁兹作后卫。

当一切部署完毕后,多恩·胡安的联合舰队在阿克西亚海角和斯克罗法海角之间的海峡中横向排列了长达6公里。其中巴尔巴里哥的左翼衔接着斯克罗法海岸,多利亚的右翼则抵住南边的帕特雷湾。与之对应,奥斯曼土耳其舰队采取了大致相当的队形,只是全队形成一个内弯新月形,两翼的舰队较为突出。

上午10时,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统帅阿里巴夏·穆埃丁·扎德命令帝国舰队首先发起进攻。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和联合舰队对阵的三组舰队互相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因此实际上这场海战是在相距不远的三个海域中进行的。开战后,多恩·胡安下令部署在最前沿的那6艘威尼斯战舰立即实施猛烈的炮火射击——这6艘不同于大桡战船的、船头船尾以及两舷都装有火炮的威尼斯大桨帆船集中方置在大桡战船之前显然是个聪明的举动,对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的中央实施猛烈的突然炮火突击一时打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中央战舰队列,造成奥斯曼军西罗柯支队的战斗队形在开战之初就猛然陷入混乱。

此后,双方战舰彼此冲击,很快进入混乱的接舷战中,然而,令奥斯曼土耳其士兵大为恐怖的是,此时体现出了双方船载步兵装备的巨大差距——“神圣同盟”的主要装备为火绳枪,而土耳其方面的仍然还是刀斧、弓箭等冷兵器,这导致在接舷战中奥斯曼土耳其士兵和战舰很快出现劣势。

但土耳其人对雷班托一带海域较为熟悉,这是一个海况复杂的海域,这里水浅礁多,当形势变得不利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舰队转而希望能借助浅水海域撤出战场,但多恩·胡安立即作出了一个具有冒险性的决定,他命令威尼斯海军将领巴尔巴里哥冒险去阻断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的撤退路线,而素来善于海上征战的威尼斯人果然不负众望,巴尔巴里哥的舰队实施了快速穿插,这一果断的命令和更加果断的执行导致了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灾难——除了六艘土耳其军战舰从联合舰队的空隙穿过外,其余的全被歼灭。

但在中央舰队赢得胜利的同时,联合舰队的右翼则陷入一个较危险境地,因为土耳其在这一翼部署了94艘战舰,比联合舰队的右翼多出1/3.与联合舰队右翼对阵的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乌里吉·阿里舰队——这支舰队就是本书其后所叙述的、巴巴罗萨海盗帝国的继承人之一所统率的海盗舰队,乌里吉·阿里当然希望能利用优势迅速击溃多利亚,这样做不仅可以吃掉多利亚,而且有可能一举扭转整个战场的态势,因为在吃掉多利亚之后乌里吉·阿里就可以从背后包抄联合舰队。

处于劣势的多利亚为了阻挡乌里吉·阿里实施这一战术目的,也只好把舰队一再向右延伸,而这却导致了联合舰队右翼和中央部距离过大,当乌里吉·阿里看到这个缺陷后立即调转舰队的攻击方向:他从多利亚和中央之间的缺口穿插了进去,突然而猛烈地袭击了联合舰队中央部的右侧,紧接着乌里吉·阿里又用凌厉的攻势对联合舰队的右翼展开攻击,不得不承认,这是奥斯曼土耳其在这场大海战中最漂亮的一击:这最终导致联合舰队的右翼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说,乌里吉·阿里的这一漂亮动作未能挽回土耳其舰队的败局,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舰队在另外两个战场上已经被击溃。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不幸的消息传来,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统帅阿里巴夏的座舰遭到袭击,这艘战舰很快被缴获,阿里巴夏阵亡。失去了指挥的土耳其舰队只好继续各自为战,但既没有统一指挥也失去接舷战能力的土耳其舰队此时已经成了笼中困兽。

最终,雷班托激烈的海战以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的覆灭告终:土耳其损失战船224艘,其中117艘是在接舷战中被缴获。“神圣同盟”损失大桡战船15艘,约7500人阵亡,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人员损失没有明确的纪录,但显然要比“神圣同盟”大得多。这次战役结束后,欧洲盟国也顺手牵羊,释放了1.2万名被土耳其人当作划桨手的基督教徒囚犯。

雷班托海战是延续了数百年的桡桨战舰的最后一次大战,此后,海军作战进入了火炮时代,因为这次战役表明加装了大量火炮的威尼斯战舰表现出很高的海上摧毁能力。

另外,从地理意义上来看,1571年的雷班托海战,也是地中海最后一场惨烈的大海战,这场战役不仅结束了古代接舷战,也结束了地中海作为欧洲争霸的中心舞台的地位,它的地位被大洋所取代。

大英帝国的伟大海盗们

英国的崛起

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等欧洲人开始沿着哥伦布、达迦玛等人开拓的航线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地中海的地位也随之不断降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财富可以通过远洋船队不断输送到欧洲,因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重要性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拓殖,环地中海世界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也因而从东地中海国家逐渐转向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东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国家。当葡萄牙成为航海先驱不断探索通向东方的航线的时候,西班牙成功攫取了葡萄牙的财富,同时西班牙逐渐取代葡萄牙成为新的海洋霸主。但自古以来霸主的地位从来就没有恒定在一个国家身上,西班牙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挑战,那就是一个仍然以海盗为主要力量的岛国:英国,——如果说北欧是地中海时代最可怕的海盗出产地的话,那么英国就是大航海时代最成功的海盗帝国。

当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西欧国家不断向新大陆殖民的时候,他们也开辟了一条条通向世界各地的航线,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财富运转路线,那就是大三角贸易,而在这个大三角贸易中,英国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盗文化和卓越的航海能力在这场大游戏中角逐中逐渐成为一代霸主。我们以英国的三角贸易为经典的财富增值循环为例,来看看这种大三角贸易是如何进行的:当美洲的种植园逐渐发展后,种植园的甘蔗、棉花、烟草、蓝靛等经济作物给殖民地各植园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们同时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由于不断被屠杀、围剿,已经提供不了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美洲又出现了大量劳动力需求,而这又为各殖民国家开辟了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新贸易市场——奴隶贸易,其实奴隶贸易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但为新大陆的种植园贩卖黑奴则属于一种新兴贸易。首先大规模开创黑奴贸易的应该是臭名昭著的葡萄牙人,但欧洲国家紧随其后,卷起了更大的奴隶贸易。如图所示,欧洲国家从欧洲启程,这时他们的船上满载的是枪支、盐、布匹、酒类、欧洲的玻璃、铁制品等,首先到达非洲大西洋沿岸,然后通过劫掠俘获大批非洲黑奴,然后装船运往新大陆各地,将奴隶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然后再购买种植园经济作物,如甘蔗、烟草等运回欧洲出售,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而一次这样的循环往往能获得数十倍的利润。

在这个大三角贸易中,奴隶贸易是其中关键一环,因为这是财富循环创造的原始动力之一——应该加以说明,奴隶贸易实际上在欧洲自古埃及时代一直到19世纪始终存在,当然,奴隶贸易在19世纪之前在世界各地的所有文明中都普遍存在,但在欧洲这一贸易几乎始终被作为正常贸易种类之一而合法存在,并因此而长盛不衰。奴隶贸易早在罗马帝国前后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兴盛阶段,但在这种大三角贸易中的奴隶贸易则几乎是欧洲财富的支柱,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大航海时代的奴隶贸易历史则并不久远,其开端大致可以追溯到1442年,当时航海家恩里克王子的两位船长首先将10名奴隶带回了里斯本,这在当时也许仅仅是一个顺手牵羊的小礼物,但却可能是大航海时代最早的一笔奴隶交易。不久,在1510年,第一船奴隶开始向新大陆起运,从此以后,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这种贸易就从没有中断过。在16世纪,第一个主要依靠垄断奴隶贸易而大发横财的是葡萄牙,17世纪大部分时间则是荷兰,18世纪就轮到了英国。在奴隶贸易走向兴盛的早期,欧洲人就在非洲大西洋沿岸大约有40多个各国殖民者修建了无数的城堡、要塞,这些城堡要塞除了主要用来殖民者之间互相征战外,另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用用来储存不断俘获来的非洲黑奴,然后等待运奴船的到来。

在英国的发家史中,大力参与三角贸易是英国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由于有利的地理优势和航海优势,在这场大贸易中英国就是主要的收益者之一。但这场大贸易几乎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罪恶,甚至整个大航海时代所有欧洲国家都可以说就是一群海盗王国在进行一场历史上最伟大的海盗掠夺,他们彼此竞争,但对欧洲以外的地区则配合默契,这就如同一群黑手党在支配世界,世界几乎所有的文明因而都被纳入他们的轨道,听从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

由于英国是传统的海洋国家,因而从历史上就拥有大量的海盗——英国实际上就是北欧海盗的后裔,其国家政策在传统中就主要依赖海上劫掠和海上贸易。尤其是在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由于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大西洋沿岸国家彼此竞争,英国非常重视海盗这一传统职业,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打击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的海洋霸主,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海军军费。以英国约翰-霍金斯爵士为例,他本人就是英国最著名的海盗之一,他于1562年从英国出发时携带的是大量的枪支弹药和一批职业海盗,然后到达塞拉利昂后大肆捕获非洲黑奴,当从这里再次起航的时候已经装运了整船的奴隶;然后他地船队开始把这些黑奴运往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当他返回朴茨茅斯是已经成为最富裕的人。

我们说英国的海盗政策是一种国家政策毫不夸张——由于这种高额的利润以至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和枢密院许多贵族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投资。他遵循前次的三角航线再次满载一船白银而回,为他本人和所有投资者都带来了巨额财富。

根据保守估计,在整个大航海时代通过奴隶贸易向美洲的种植园提供的奴隶人数大约1000万名,但是非洲损失的人口则至少有3500-4000万人,造成的间接损失更高达1亿人。

以英国为代表的三角贸易一直延续到18世纪,当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后才由机器取代了黑奴。到1807年英国才通过法令,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1833年英国又通过了另一项法令,在英国本土禁止奴隶制,同时向蓄奴者提供2000万英镑赔偿费——因为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不再需要依靠奴隶创造财富,英国已经从野蛮经济过渡到了文明经济,因此英国人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脱掉兽皮换上西装了。

当然,实际上还有一条大三角贸易航线,那就是当西方殖民者又进入印度和中国后,西方人又开辟了另一条“三角贸易”,那就是从西欧运去士兵和武器以及西方工业品,然后到达印度换上鸦片,再运到中国,用鸦片赚取中国的白银和丝绸、陶瓷、茶叶等返回欧洲,这同样是一本万利。

海盗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有一个特点颇为令人赞赏,那就是当它需要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时候,它才不在乎那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于是,一个从伦敦塔走出来的、在政治风浪中成长的,成为诗人吟咏的女人,就成了英国的选择。有些时候,有的人似乎命中注定就被赋予了一种使命,伊丽莎白一世就是这样一个命运人物——这是一个能够以理智燃烧爱情、以才能保卫帝国的女人,她因此而发出的耀眼光芒,惊诸世人,而那个未曾料到会加诸其身的尊贵称号:英格兰女王,倒显得不过是为她的传奇一生添加一顶平淡无奇的王冠而已。

这个女人的一生颇具帝国色彩——正如她自己的一句名言:“她已经嫁给了英国。”而她的命运也几乎就是英国的命运:她享国颇长,前半生囚禁,在阴谋中艰难成长,差点殒命刑场;后半生为了英帝国的争霸而舍弃自身幸福,终生未嫁,终于为她自己赢得了英国最受人尊敬的女王赞誉,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崛起正是自伊丽莎白一世开始——她是那种能够把真正的命运和权力都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女人。

纷繁的时代往往诞生复杂的人物,而伊丽莎白就是那个时代里无可争议的复杂人物。她虽拥有高贵的英国王室血统,但却曾被废除作为一个公主的权力,甚至一个公民的自由;在政治风云变幻和名利更替中,她小心谨慎地出入其间;对来自亲父的厌恶、亲姐的仇恨和贵族们的阴谋诡计应对自如;对来自外国势力的合纵连横和反复无常也用同样的反复无常回报——这就是伊丽莎白,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最主要的是,她让她的帝国一举成为世界霸主300年,在近三个世纪里,英国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主宰,海洋的统治者,而实现这一切的奠基人就是伊丽莎白一世。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她战胜过许多针对她本人的阴谋,成功维护了她本人和英格兰的利益;她一举击毁了过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为英国取得海上霸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积极推广新教,为英格兰宗教改革平和化及民族统一作出不朽的贡献。

16世纪的欧洲,正是大航海时代逐渐进入巅峰的时代,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欧洲诸王国,其他所有的大陆帝国此时都被逼出了舞台,成为欧洲人宰割的对象。而欧洲各国之间与中国春秋战国时颇为相似,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合纵连横。

1533年9月7日,伊丽莎白降生于格林威治宫,她的母亲是安妮·博林,父亲是英王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从此开始了她作为一个作为女人的不幸,作为女王的伟大传奇。

她的父亲亨利八世,是一个对女人永远缺乏长久热情的国王,这个男人在政治上平庸无奇,但却因为自己的婚姻受天主教反对而改立新教为国教,因此导致英国与罗马教会公开决裂,而正是此事成为英国与西班牙长期敌对的政治借口。亨利八世一生中共娶了六位王后,并以令人无法信服、乃致令人怀疑无中生有的通奸罪处死了其中两位,如果不是他“死得其时”,第六位王后的命运也似乎不会好过前任。他死时,有一子二女,玛丽为长女,信奉天主教,伊丽莎白为次女与其弟爱德华八世信奉新教。但不应该把罪责过分推在亨利八世的身上,英国与所有国家一样,王位由谁来继承同样也是一个帝国内部和外部势力集团之间角逐而定的。

1558年,玛丽的死对伊丽莎白来说显然是幸运的,对英国来说当然更加幸运,伊丽莎白继承了王位。

然而,当伊丽莎白一世登基的时候,死去的玛丽一世给她留下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帝国:一顶不被罗马教廷承认的王冠——苏格兰女王玛丽、伊丽莎白的信奉天主教的表姐,才是被罗马视为英国王位合理合法继承人,而苏格兰女王就在与英格兰相隔不远的地方磨刀霍霍;一个可能连其国王都不能受到保护政府,因为当时的英国甚至没有常备军队,贵族们因此视谋反为常事;人口只有350万;国内宗教矛盾突出,新教和天主教两大势力水火不相容;经济不振,民众贫困,而国库里却仅有30万英镑;西班牙的海上势力庞大,导致严重依赖海洋的英国海上贸易大受影响;法国按捺难禁;此时,也许对伊丽莎白一世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时正是法国与西班牙争霸的时候,而英国则因此具有可以扮演筹码的角色。

但英国的这位女王显然令人怀疑是否具有这样的领导能力,因为当1558年伊丽莎白登基的时候年仅25岁。另外,她也算不上是一个美女。

不过,这个女人还算是具有一种天生贵族气质,红色的头发,褐色的眼睛,身材也算性感,并且受到宫廷教育的她也深受文艺复兴的感染。也许正是出于对一个毫无经验的女人的担心,在她即位后,议会曾多次恳求女王择婿,这自然是出于对英国帝位的考虑,但伊丽莎白由于爱情的挫折而以理智的态度竟然做出了终生不嫁的决定——对一个女人来说,婚姻才是她们永恒的宫殿,她这么做显然是把帝国的利益看得远比她的婚姻更重要,也许我们并不相信这句话,但不管怎样,她的确终身未嫁——当议会再次恳求女王时,她毅然戴上了一枚结婚戒指,并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

如果从政治角度来看待女王婚姻这件事的话,我们就会更加尊敬这位女王——女王不嫁显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政治。伊丽莎白即位后,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和法国王子都曾向她求婚。腓力二世就是玛丽一世的丈夫,也就是伊丽莎白的姐夫,而他之所以接连向两位英格兰女王求婚,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希望建立英西联盟,他认为当时英国和法国长达百年的战争刚刚过后不久,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情愿一个法国佬来成为英国女王的丈夫,那么如果伊丽莎白女王选择的话,西班牙显然比法国更合适一些。但伊丽莎白女王则出于英国的利益考虑,拒绝了腓力二世的求婚请求,因为伊丽莎白清楚,英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它的崛起必须要从海上崛起,而西班牙则是当时的海洋霸主,如果伊丽莎白与腓力二世联姻,那么必然要制约英国的崛起,这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那么,如果西班牙和法国都不是理想的联姻对象的话,她又为什么没有从英国国内选择呢?显然,她的经历是最大的障碍——她的父亲亨利八世在伊丽莎白2岁的时候,竟然这个残忍的变态佬竟然因为安妮·博林生养的不是儿子而处决了她;而伊丽莎白姐姐、玛丽一世不幸的婚姻也使她对婚姻感到害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在童年时曾遭受性侵犯,而那个人就是亨利八世后来娶的一个女人的新任丈夫,也就是其弟爱德华八世时摄政王萨默塞特伯爵的弟弟西摩。玛丽一世就因此认为伊丽莎白是一个放荡的女人、是一个会污染英国的女人,而欲借此杀掉伊丽莎白;另外还有邻国苏格兰女王玛丽更为不幸的婚姻,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女王,婚姻对一个女人来说,未必就意味着幸福,而如果所嫁之人并不愿遵守婚姻守则的话,那么则可能正相反。

因此,我们也许应该相信伊丽莎白一世的那句名言很可能是出于肺腑,无论怎样,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对英国来说的确是件好事。我们不知道伊丽莎白一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但无疑如何让英国崛起至少可以说是她最大的梦想之一。因此,在她登基之初就确立了一个用人原则,即不以宗教信仰为区别,而只按照忠诚与贤能的原则执行,这显然是为了让英国不再因为宗教而陷入内乱,是一个不以个人宗教情绪为标准的政治原则——要知道,在一个宗教至上的时代,能做出这样决定绝非易事。仅仅这样一个决定就为伊丽莎白一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原本过分内耗的宗教矛盾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骤然变得平静,而这种用人原则又促进了大臣们对女王的忠诚,女王不但因此获得了一个稳固的王位,而且这些大臣也愿意为女王出谋划策。当这一原则确立后,她先后重用了塞西尔(即后来的伯利男爵)任国务大臣,尼古拉斯-培根任掌玺官,沃尔辛厄姆任国务大臣(塞西尔之后),这些都算得上是贤臣,却不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也不是力主革新的新教徒,他们和伊丽莎白女王都受文艺复兴影响,更注重人文主义,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这对年轻的女王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一条用人原则的确立并不能立即化解所有的宗教矛盾,尤其对社会而言,宗教矛盾仍然是继位之初最为棘手的问题。但伊丽莎白一世聪明地采取了中庸路线,在她登基第二年就公布了“国王至上法”和“礼拜统一法”。显然,这有两个目的,即尽力强调君主的威严和权力,从而既削弱宗教的地位也增强君主的权力。其实,在伊丽莎白看来,君权神授是理所应当被奉行的;二是她又必须在两大宗教势力之间寻求一条折中的道路,这样才不至于爆发内战,对她的王位来说也是最大的保障。伊丽莎白一世是新教徒,因此她显然会选择新教作为英国的国教,她因此几乎重建了亨利八世时代的国教体制,但却没有激发宗教矛盾,这显然得益于她的新法令。为了增强君主权力和平衡矛盾,新法令也将女王的称号从“最高元首”改为“最高统治者”,但新教(路德派)教义不再是圣经唯一的中心,甚至女王还保留了旧教特有的神职位阶制和宗教仪式。这些政策显然是有意模糊了两大教之间的严格区别,这很聪明地化解了矛盾。

当基本稳定了英国国内的局势后,伊丽莎白一世接下来就应该为英国如何崛起拿出良策,而女王能用什么来对抗强大的西班牙和它那令人生畏的“无敌舰队”呢?

伊丽莎白一世的选择既符合英国的传统也多少令人感到意外,那就是她要依靠英国海盗来为英国谋取海外利益和最终作为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资本。

伊丽莎白一世为何这样选择呢?因为西班牙人有一句话:“钱财搞活战争。”——当英国没有足够的海军舰队为其商船队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保护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舰队为其争夺海洋控制权的时候,除了海盗,你还能依赖谁呢?而无论依赖海盗是否光荣,但这些英国海盗至少对英国忠心耿耿、更能够为英国提供海上安全和劫掠财富。

于此同时,伊丽莎白一世还像个农家主妇一样,一方面主张厉行节约,另一方面拼命追求金钱。女王不但投资交易所——在那个没有完善法律条文仅凭商人间信用约束的时代,这种行为说是圈钱也不过份;而且,作为英国女王,她公开向海盗们提供船只、资金和武器,这等于为英国制定了一条没有成文的国策,即可以全民投资海盗事业,因此,在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期间,无论是英国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把投资海盗当成一种正常、合理、合法的行为——这真是一个再聪明不过的举动:作为女王,她不仅仅要为自己谋划钱财,她还要为整个英国谋求崛起,除了道义,而国家间竞争本来就毫无道义可言,我们又怎么指责伊丽莎白一世呢?

在那个大航海的殖民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运回了无数的金和银,大大的扩充了国家的实力,使西班牙从历史的角落里站到了历史的前台,太平洋几乎成了西班牙的内海,财富和安全,无论其中哪一项都足以让人心生艳羡的同时心生嫉妒,更何况这两项西班牙都占尽了。英国又怎能容忍,守着蓝色的海洋、却不能得到金色的财富?

伊丽莎白一世的海盗投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国家崛起办法:自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欧洲迅速就意识到,那个大陆实际上就是一座金矿,是一个财富之源,而原本贫穷、偏远的葡萄牙能够迅速崛起,刚刚完成统一的西班牙能够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完全就是因为拥有了巨额的海外财富。另一方面,我们叙述到现在,已经十分了解,欧洲的历史是与海盗密不可分的。同时,英国的海盗史也可谓源远流长,北欧曾经就是海盗的代名词,而英国就是北欧海盗后裔。再者,英国又是一个大西洋岛国,与欧洲大陆的文明还有些差别,海盗在这里其实历来就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在英国民众眼中海盗绝不是盗匪。

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的支持,至16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海盗巨头霍金斯、德雷克、雷利、夫洛比塞等已经可以大张旗鼓地组建起海盗企业股份公司,伊丽莎白女王和许多英国贵族都是这些公司大股东。伊丽莎白女王直接为这些海盗企业提供金钱和船只,甚至连她自己的船只都交给了德雷克,自然,海盗们每次满载而归女王和贵族们也都会盆满钵满。1561年伊丽莎白女王就参与了加夫洛比塞的海洋劫掠;1578年,女王再次与德雷克共同策划组织了一次更大的海盗行动,女王不仅提供船支,而且还向德雷克提供官方的消息,同时下令在世界各地所有的英国港口必须提供支持。这一次,德雷克率领海盗船队大肆劫掠了西班牙在南美领地的金银矿和其他货物的转运中心和运输船队,德雷克娴熟的海盗抢劫和良好的运气让他收获颇丰——如果按照投资比例计算,女王当初在德雷克身上共计投资了5000英镑,而当德雷克满载返航时,女王分赃后的收益是24万英镑!多么令人艳羡而又震惊的投资回报啊!

当伊丽莎白一世接手这个偏远的岛国的时候,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国,内患外敌的王国,但残酷的历史往往会造就一个更残酷、更杰出的君王——我们能从伊丽莎白的画像看到,那是一个盛装下美丽、冷默、高傲的脸。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则国恒亡,而伊丽莎白正好做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虽然陈平有盗嫂钱财的污点,管仲有怕死恋财的不足,然而千秋史书上仍不忘在秉笔直书其污点的同时对他们的杰出贡献做出公允的评价。

——当然,没人幼稚地相信她真的是处女。

海盗公爵:德雷克

在欧元出现以前,法国人的纸币上印着文学家的头像,温文尔雅;朝鲜人的钱币上,领导人指点江山,慷慨激昂;而在1937年-1970年,有33年的时间,英国的钱币半便士(Half Penny)上一直画的是德雷克的“金鹿号”。

弗朗西斯·德雷克,你既可以恭敬地称他为爵士,也可以咒骂这个恶棍,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称霸海上、杀人越货的魔王,令西班牙人咬牙切齿的抢劫者,但在被西班牙人世代仇恨的同时,却被英国人尊为民族英雄,英国人却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一个海盗,而是视之为英国的保佑神。如果你去过英国,那么你会知道,英国文化中有一首民谣叫做“德雷克的鼓(Drake's drum)”,这首民谣是在说,如果英国蒙难,只要德雷克的鼓又响了,那么德雷克的战舰就一定会出来为英国解难。他不仅是一个海盗、一位爵士、一位将军、一位国家的拯救者、一位帝国的保护者,他还因为其不朽的勇气、强烈的好奇心、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地图上永远的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德雷克海峡和德雷克湾。

德雷克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和所有穷人的儿子一样,他首先是最底层做起,他从学徒一直干到水手,德雷克像那个时代的所有年青人一样,在为生活而努力。

此时的英国,还远不是一个日不落帝国,而是一个偏居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国内政局动荡,数十年间三位国王(女王)君临天下而又匆匆离世。虽然这时英国已经开始过渡到生产力急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但由于原始积累不够,还并不是航海大国,当时称雄海上,睥睨欧洲的是西班牙。继哥伦布、麦哲伦等先驱进行海上探索后,西班牙的士兵即行赶到,扼住南美的金矿矿源,控制南美大陆,垄断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将太平洋划作西班牙的私海,从世界各地向西班牙本地源源不断地运输着财富。同时,由于西班牙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因此又控制了罗马,成为了天主教的实际代言人,整个欧洲大陆在艳羡其财富的同时憎恨其强大,担心自己会被蚕食鲸吞。而英国向来信奉一个均势的欧洲,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任何一个过于强势的国家,以免威胁自己的国土安全。西班牙的财富和权威自然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同时,因为英国女王是新教徒,其王位不需要教皇的同意,英国因而也站到了罗马的对面,于是,英国与西班牙、罗马之间的对抗就在英法刚刚结束百年战争后开始了,当然,宗教还只是一个借口,而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的航海霸权之间的决斗才是一场殊死较量。而这场围绕财富和信仰的海上争霸赛在支持和反对原西班牙领土——尼德兰独立的导火索中拉开序幕。

德雷克就在这时粉墨登场了。

但在德雷克与西班人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个个人恩怨,而且是西班牙人首先干了一桩不太光彩的勾当——当德雷克和他表哥霍金斯从西非将黑奴贩运到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地时,路过加勒比海的圣胡安港(San Juan de Ulua),这两位兄弟被西班牙总督邀入港中,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一个圈套,德雷克、霍金斯随后遭到西班牙士兵的突然袭击,导致四分之三的水手牺牲,六艘船中只有两艘逃脱。西班牙人实在不应该与这个人结怨,然而谁又能知道这两个人竟然在后来掀翻了整个西班牙帝国呢?他们两个人在当时不过是航行在大洋上无数个海盗中的两个毫不起眼的小丑罢了。当德雷克收到女王签发的“私掠许可证”(这是一种鼓励海上劫掠、帝国参与分赃的证书)时,并得到伊丽莎白一世支持后,表兄霍金斯出资购置的两艘武装商船和73名水手,返回加勒比海,开始了他的针对西班牙人的皇家海盗生涯。

在第一次海陆两栖偷袭中,德雷克设下重重圈套,通过周密的布署,抢劫到了西班牙从殖民地运回的价值五万英镑的金银,初次交手中,德雷克的组织和谋划能力便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他也因为这次获益颇丰的劫掠而在英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德雷克虽然是个海盗,是非政府的海上职业抢劫者,但他在事实上却相当于没有军衔的英国海军,只不过作战任务是抢劫罢了。首先,他打劫的对象是除英国以外的商船,不仅包括西班牙,也抢劫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商船,只是在力量悬殊的时候,德雷克和霍金斯一般不会去招惹西班牙的战舰;另外,打劫后的财富,既属于海盗所有,也属于英国投资者,这等于在为英国积累财富。在德雷克的海盗投资者中,伊丽莎白一世是最大的股东,而且也是收益最多的人,女王资助德雷克海上抢劫,打劫到的财富大部分落入女王的腰包中。

在持续不断的抢劫中,德雷克也在发展着他的海盗舰队,这实际上也是在为英国培养海军。

当然,在16世纪,海洋仍然有许多未知之地,而德雷克这位冒险爱好者也在此时为英国承担了另一项使命,那就是为英国进行远洋探险,寻找航道和新财富。因此,德雷克的成就不只于海上的掠夺,他更是在麦哲伦之后,英国第一位完成环游世界一周的探险家。今天,在南美西海岸到加州的海域就被称为德雷克湾。德雷克的这次航行横跨太平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游曳印度洋,再绕好望角,最后回到普利茅斯港。这次环球航行不论他个人还是同类航行比较,德雷克都是幸运和成功的——比之于哥伦布的惨淡的后半生、麦哲伦命丧他乡,德雷克站在先驱者的肩膀上,完成周游世界的壮举;而这种壮举,又不是郑和下西洋式的炫耀,而是为了打破西班牙在太平洋的独霸地位,开辟英国的海外事业。

有人的地方就有陆地,有陆地的地方就有海洋,有海洋的地方就是海船,有海船的地方就有海盗,有海盗的地方就有黄金,有黄金的地方就有战争——在整个大航海时代,这成了当时最为令人喜悦的推理,而也正是依靠这条推理,像德雷克、霍金斯这样的海盗集团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英国因此才具有了挑战西班牙的资本。

如果说战争是政治的外化,那么财富则是政治的主题。横行无忌的海盗,打劫商船、掠夺城镇,绝不是看透人世的豪客侠士,更多的是亡命天涯,萍踪浪迹的落破人士。他们的鲜血为了财富而流,他们的心灵则是因为自由而舞。如果说海盗的刀刃上染着无辜人的鲜血,那么政家的棋盘上,海盗的命运不过是手中的棋子。窃命者匪,窃国者诸候,德雷克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合作堪称盗匪与政治家合作的典范。

真正的帝国总是不能容忍可能影响其统治的其他武装力量的存在,而在群雄四起,硝烟弥漫无边际的混战中,各种存在的武装力量都是可以联合和收买的有利的势力。罗马帝国在面对猖獗的海盗时,任命庞培将军率战船5000艘、士兵12万出征地中海,摧毁了海盗的老窝,维护帝国的安宁。元末,朱明政权为了保障自己的军事力量的存在,曾大力培植海上盗贼的势力,终于在与另一崛起于海盗势力的领袖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一战而定天下。待至明朝成立,天下由乱入治,朝廷便果决的限制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并在此后,下令禁海。而其间出身为海盗的戚继光,也摇身成为帝国的守护人,为保守中国沿海,打击倭寇——这种在侵略和强盗中游离的海上势力。当我们将历史的镜头对准16世纪的西班牙和英国时,对准一个正处于崛起的英国和一个如日中天的海上霸主时,战争实际上早已风起云涌,在西班牙眼中,德雷克、霍金斯就是罗马眼中的海盗集团、大明帝国眼中的倭寇,然而,在英国看来,德雷克、霍金斯则是准备推翻元帝国的朱明势力,这的确令人感叹,实际上,人类所谓的的文明史、帝国史却是由海盗力量来决定的。

从贫困无依的水手到纵横海洋的大盗,从杀人如麻的罪犯到深受爱戴的国家英雄,德雷克以他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了他自己的,英国的,乃至世界的命运。在英西海战中,他果敢的出击和周密的谋划,为英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将英国由一个弱国带入了迈向日不落帝国的轨迹。而此前,他是游荡在海洋上的,令商人,尤其是西班牙人闻风丧胆的海盗。从他身上,可以明显看出英国人所特有的,可以在绅士和强盗身份间进行自由转换的能力——在英西海战以后,德雷克不再是浪迹天涯,无所依靠的水手,而是英格兰勋爵,英国的保护人;他的经历也不再是恶名昭著的事迹,而是百姓心中的传奇和永刻丹青的史诗。这位历史上无疑是最幸运的海盗,在他少年时经历过风险,享受过自由,在他中年时,为国家尽力,取得赫赫成绩,备受尊崇;在他老年时,可以安度晚景,过着静世安好的日子。世上又有几人能如此呢?

海盗王侯:霍金斯与亨利八世

约翰·霍金斯就是英国在加莱海战中主要海军将领之一,他和德雷克是表兄弟,也是英国最成功、最著名、或者还是最富有的海盗之一,但正是这两位海盗兄弟才成就了大英帝国300年的海上霸业。

我们无需在过多地讲述霍金斯的抢劫生涯,因为他的精彩之处总是与德雷克重叠,实际上这两位兄弟相映成辉,我们再次仅仅需要谈一下霍金斯有别于德雷克、对英国海军的特别贡献——当然,如果要论述英国海军的发展,以及后来赢得加莱海战胜利的因素,那么应该把霍金斯和英王亨利八世放在平等的地位。

亨利八世实际上应该是欧洲第一位火炮时代常备海军的创建者,在此之前,包括西班牙无敌舰队在内,欧洲的战舰都是在商船上加装火炮,并非是专门的战舰。当然这有其缘由,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海军军费——战舰的造价昂贵,维护保养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另一方面火炮时代刚刚开始不久,看起来好像建造完全意义上的火炮战列舰并无必要。但实际上,在欧洲越来越大的贸易船队和频繁的海上战争交错出现的时候,用一支完全的战舰舰队保护商船队已经迫在眉睫。

亨利八世建造了第一艘风帆战列舰,这在当时颇受争议,人们认为花费高额资金及建造一艘只用来作战的大型战列舰过于奢侈,但亨利八世仍然坚持己见。他建造的“玛丽·罗兹”号是第一艘风帆战列舰,他的主战武器就是数量众多的火炮,它们被安装在三层甲板上。与以往的火炮战舰不同的是,“玛丽·罗兹”号拥有高高的船舷,这被称为舷墙,在舷墙上设计了一排排炮口,就如同把三层浆战舰的奴隶浆手换成了一门门大炮。尽管在亨利八世时代火炮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很多火炮在作战时并不能稳定发挥,但火炮在越来越多的海战中被证明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到了1547年,英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由44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这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舰队了。并且亨利八世还为他主持建造的战列舰增添了非常繁多的各种雕刻、彩绘,这使得这些战舰显得富丽堂皇、高达威武,尽管这些雕刻和彩绘在作战时毫无用处,但在平时则尽显英国的帝国威仪,当这些战列舰列队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它们就如同一座座奢华而又威力强大海上堡垒。

但亨利八世时代的风帆战列舰毕竟还是战列舰的初期,设计和建造上很多技术不成熟,建造工业也没有积累下相当的经验,这导致在1545年夏天与法国人交战的时候,“玛丽·罗兹”由于人员超载,战舰的重心偏高,在强大的海风中发生了侧倾,海水顺着一排排的炮口迅速喷涌进船体,“玛丽·罗兹”很快沉没了。

而纠正亨利八世超重平衡的就是霍金斯了——如果说德雷克为英国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话,那么就霍金斯而言,他对海军舰船技术及战术的发展来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与亨利八世一样都对改造战舰和改变海战战术痴迷,不同的是亨利八世青睐大舰巨炮,而霍金斯凭借多年的海盗经验更钟情于较为实用的快速战舰。快速战舰不象亨利八世的风帆战列舰那样高大,而是综合考虑了海战的实际需要,强调战舰速度、机动性和火力平衡配置,而不是一味强求强大的火力。实际上霍金斯和亨利八世是各自代表了一个海军战术思想,后来人们发现,无论是巨舰大炮还是强调平衡的快速战舰都在后来的海战中证明拥有各自的优势,而当他们组成一个舰队的时候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因为他们可以优势互补,互相配合。

当时已经担任伊丽莎白一世财政官的霍金斯认为战舰不应该建造高高的船楼,因为这会增加航行时的阻力,降低航速,战舰的机动性就会受到限制。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建造了一种快速船。在1577年,按照霍金斯方案建成的“复仇”号和“皇家方舟”号加入英国海军阵列,这两艘战舰就是快速船的经典之作。

“皇家方舟”号安装有54门铸铁大炮,舰长88.7米,宽131米,排水量813吨,航速约7节,人员编制为300人。它要比“玛丽·罗兹”小的多,因此更加快捷,它后来在加莱海战中成为英国的旗舰。

霍金斯同时还对战舰水手的任务作了详细的规定,他按照海盗的作战规则,战舰上所有水手在作战时都要承担职责,并且统一由舰长指挥。

——正是由于霍金斯的快速船成为英国舰队的中坚力量才使得英国在加莱海战中大获全胜。其中,霍金斯的快速船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的火炮射程较远,而加莱海战就成为第一次以远距离火炮攻击打赢的海战,这让欧洲意识到又一次海上作战革命到来了。在加莱海战中,以“皇家方舟”为代表的英国舰队总是让自己的战舰和西班牙战舰保持在一个有效的距离上,即能够保持西班牙战舰在自己火炮的射程内而自己的战舰则保持在西班牙火炮的射程外。因为西班牙战舰火炮口径虽然较大,但射程却较近,这就使得英国战舰能在一个安全距离外射击,这也正是英国舰队损失轻微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战舰的灵活性又能够快速躲避追上来的西班牙战舰,这使得西班牙人希望用接舷战夺取胜利的想法成了泡影——当自己舰队的火炮、步兵成了无用武之地的摆设后,在强大的战舰也不过是质量优良的靶子。

加莱海战

欧洲一个令人感到厌烦的地方是发生在这里的战争总是习惯于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新教与天主教的矛盾是一个遍布整个欧洲的矛盾,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获得发展而向老旧的帝王和罗马教廷发起的挑战。而这种矛盾在日后终于爆发为三十年战争,但在此之前,欧洲各地因宗教矛盾而引发的战火实际上已经此起彼伏,其中尤以尼德兰为重。事实很清楚,西班牙干涉尼德兰是为了维护天主教地利益,这场战争如果以天主教徒的胜利告终,那么接下来显然这些天主教徒们就会把目标对准英国。因此,伊丽莎白的大臣们建议在这场战争现在还胜负未定的时候,英国应该积极介入,以确保战争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但伊丽莎白则明智地决定,现在还不是时候,还不是英国大局介入的好时机,因为当时的英国可谓腹背受敌,在海峡的对岸是强大的法国和西班牙,而在英格兰的背后则是居心叵测的苏格兰,伊丽莎白必须确保苏格兰没有和西班牙或者法国建立同盟,如果英格兰直接参与了战争,那么苏格兰必然趁虚而入,这对伊丽莎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因此,伊丽莎白只是一直秘密地向尼德兰地区的新教徒门提供经费和军事物资的援助,伊丽莎白希望尼德兰的战火能维持得久些,尽可能地给法国的内乱再怎添些烈焰。

但到了16世纪70年代后期,尼德兰毕竟无力对抗强大的法国,尼德兰地区新教的气势已经奄奄一息。这时,英格兰的大臣们再次提出直接出兵,或者注入更大的援助。因为这时,在1580年,西班牙由于兼并了葡萄牙而更加强盛,腓力二世对英国的遏制也随之更加严重。女王又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在1585年,伊丽莎白女王宣布把尼德兰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随后,英国和尼德兰签订了正式军事援助的条约。当年年底,伊丽莎白一世派遣她的情人莱斯特伯爵(达德利)作为英军总司令被派往尼德兰。他率领了6000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风尘仆仆地渡过英吉利海峡,莱斯特伯爵在尼德兰受到了新教徒们热烈的欢迎,但这个花花公子在战场上也受到了西班牙更为热烈的炮火欢迎。此时,西班牙已经卷入尼德兰的战争,西班牙派出的则是它的名将帕尔马公爵,处于鼎盛时期的西班牙军队也表现出高超的战术素养,这让这位女王的情人大吃苦头。

尽管英国和西班牙相互都没有直接宣战,他们彼此甚至还一如既往地进行着贸易,但在尼德兰地区两国则已经处在事实的战争状态中了。所以,尽管表面风平浪静,两国之间的商船队仍然往来不断,但实际上西班牙与英国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备战——谁都清楚,小小的尼德兰不过是个序幕,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迟早要进行一场决战。

1568年,一艘运载着用来支援镇压尼德兰叛乱的西班牙船在英国码头停靠,它是为了躲避凶猛的海盗而被迫进入英格兰南岸的普利茅斯港。然而当伊丽莎白女王听说这艘船上满载着送给尼德兰的军用物资和大笔经费的时候,断然下令扣留这艘船,并且没收了船上的所有财物。当这件事传回西班牙后,愤怒的西班牙立即就开始报复,它同样也没收了停泊在其领属各个海港的全部英国船上的货物,并且动用西班牙主宰海洋贸易的力量,发布禁令,全面禁止与英国通商贸易。

伊丽莎白当然清楚扣留那艘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决不是她一时的头脑发热,她实际上已经在用一种行动对西班牙宣战,而且,伊丽莎白是有备而来,当西班牙宣布没收其港口内的英国货物的时候,伊丽莎白针锋相对,也采取了同样的报复手段,全面停止两国通商。

随后,伊丽莎白就开始动用她的海盗舰队,伊丽莎白命令霍金斯和德雷克等所谓的“英国贸易商人”们,以卡里布海为中心开始攻击西班牙商船队,因为这里是西班牙航海运输的必经之路,海盗们于是立即在这里不间断地袭击西班牙的远洋商船队,这让那些西班牙人胆战心惊,他们把这些英国海盗称之为“海狼”。

伊丽莎白暗暗微笑,她十分清楚,西班牙已经在尼德兰深陷泥潭,此时她根本无力与英国开战。所以,当腓力二世威胁说要对英国宣战的时候,伊丽莎白立即回敬道,如果西班牙向英国选战,那么英国就会与法国结盟——当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伊丽莎白已经对西班牙了如指掌,无论怎样做,女王都是胸有成竹。

女王一边与西班牙在欧洲较量,一边又以一个深谋远虑政治家的眼光长远地看待西班牙与英国的竞争。她明白,当英国与西班牙一决胜负的时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最终决定英国与西班牙实力较量的还是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能力。因此,女王在1577年,命令德雷克率领伊丽莎白女王和贵族们为他准备的四艘远航船只,组成一只舰队,从普利茅斯港出发,开始了一次远洋航行,这就是德雷克那次著名的环球航行。伊丽莎白一世之所以劳师动众进行这次远航,是因为那时英国实际上还对整个世界不甚了解——而麦哲伦早已进行过一次环球航行,英国人却直到这时还没有进行过一次环球航行。德雷克自然是边进行环球航行,边进行抢劫。他首先袭击了几艘西班牙商船,然后沿南美洲的西海岸北上,然后在旧金山转舵向西航行,一直到达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爪哇,然后再穿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大西洋,整整航行了2年零10个月,最后返抵普利茅斯港,成为英国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船长。

也许让中国人叹息的是,与郑和劳民伤财的远洋航行不同,德雷克的这次远航不但获得了珍贵的世界海洋资料,他还成功地抢劫了世界各地,当他返回普利茅斯港时竟然带回来相当于60万英镑的各种财物——而女王刚登基的时候整个英格兰的国库只有30万英镑。当然,女王坐享其成,她的个人投资也获得了巨额回报,仅她本人就得到了其中的50%,即30万英镑。第二年,兴高采烈的伊丽莎白亲自登上德雷克的旗舰,当着西班牙大使之面授予他爵士称号——这个放荡的处女他妈的简直就是对西班牙赤裸裸的侮辱!

西班牙人自然难以忍受这种过分炫耀的侮辱。

1583年,西班牙再次策划进行了一次阴谋,西班牙人与英格兰的一个叫斯罗克莫顿的贵族进行了一场谋划,目标当然还是伊丽莎白,但这场阴谋还没等实施就被女王的反间谍部门破获。而在审讯中伊丽莎白得到一个令她震惊的信息——以前,西班牙与苏格兰人勾结密谋推翻她要做得也仅仅是废黜她,而并没有想要她的性命,但这次却不同,这次竟然是想直截了当地杀了她。英国议会因此感到愤怒,法庭也将参与密谋的人判了死刑,西班牙大使被驱逐出境。但尽管西班牙与英国的矛盾早已无法调和,英国的扩张也正在不断侵蚀西班牙的利益,尤其是英国针对西班牙的海上劫掠导致西班牙损失巨大,因此西班牙对英国感到愤怒。但直到此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一方面扩充海军,一方面却尽力希望能不付诸战争,因为西班牙尽管拥有强大的实力,但与各地、与欧洲各国的矛盾也与国库里的黄金一样多,一样沉重。腓力二世仍然是寄希望于英国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然而时运不济的玛丽女王由于1568的苏格兰发生叛乱却逃到了英格兰,竟然愚蠢地希望能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庇护,这无疑是自投罗网,伊丽莎白一世毫不犹豫地囚禁了玛丽女王,把她送进了伦敦塔。玛丽女王不甘心就此罢休,她仍然继续与西班牙不断密谋推翻伊丽莎白一世。

此后,在1586年,西班牙再一次与英格兰天主教派贵族巴宾顿联合策划暗杀伊丽莎白,而这次,伊丽莎白又发现已经被囚禁了的苏格兰玛丽女王参与了这起暗杀,尽管谁都清楚玛丽几乎参与了每一场针对伊丽莎白女王的各种政治阴谋,但此前一直没有特别重要的证据,现在,这些证据已经摆上桌面,这就给女王出了一个难题:由于三番五次地阴谋策划发动政变,英国议会强烈要求处决玛丽。但伊丽莎白迟迟不予准许,那是因为,伊丽莎白女王认为玛丽也是苏格兰女王,并且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先祖,而女王处于君权神授的考虑,处决女王是一件难以忍受的罪孽,这将严重冒犯君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对帝王的统治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她尽管已经囚禁了玛丽19年,其间也频频发生针对她本人的各种阴谋,但女王迟迟不想采用处决这样极端的方式。另一方面,她也知道,玛丽女王尽管早已失去苏格兰、也成为阶下囚,但她是天主教在英国的象征,如果处死她,必然激起西班牙更大的仇恨。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女王也意识到,英国与西班牙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而留下玛丽女王始终都是个祸根,于是,1587年,她终于在处死玛丽的判决书上签了字。

腓力二世在英国策划的一起又一起颠覆阴谋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结果忍无可忍的伊丽莎白一世终于处死了玛丽,这终于使腓力二世决定武力征服英国。

可怜的苏格兰女王,在度过了19年的监禁生活后,还是在她的故土上断送了自己的生命,时年44岁。

果然,当伊丽莎白处决玛丽女王的消息传到欧洲后,欧洲的天主教势力大为震惊,也让西班牙变得暴戾起来——在西班牙人看来,这就是一个信号,英国与西班牙开战的信号。其实,两国之间的较量从来也没终止过,而且正在一步步升级,西班牙出兵干涉尼德兰不仅仅是为了打击新教势力,也是为了遏制英国,因为尼德兰是英国向欧洲出口毛纺织品、羊毛贸易的重要中转站,那时英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资本主义,英国正在向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转型,因此羊毛贸易对英国来说异常重要。而西班牙也无法忍受英国海盗们永无休止的劫掠,这就最终促使西班牙决定准备开始向英国宣战,因此,西班牙从1583年开始全力建设“无敌舰队”。

进入16世纪后,英国已经通过庞大的殖民地领地和海盗劫掠,这时他已经拥有了向西班牙挑战的实力,而且伊丽莎白和她得力将领、助手们在与西班牙的较量中频频得手,但这绝不意味着英国向西班牙发起的挑战毫无风险,正相反,英国实际上在进行一场巨大的赌注,英国的命运要依靠上帝的青睐,否则,英国很可能像葡萄牙一样成为西班牙的附属之国。要知道,此时的西班牙帝国势力已经遍布西半球,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千克,白银达24.6万千克。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而西班牙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的畅通和其海外殖民地安全所建立的那支海军舰队则是当时全世界最具实力的舰队:这是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力量。

当玛丽女王被送上断头台时,西班牙也已经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此时,西班牙已经打造好了一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舰队——“无敌舰队”。然而发起挑战的英国却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舰队可言,英国所拥有的就是那一支庞大的“海盗舰队”。应该说,伊丽莎白一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她赢得赌注的希望也在于此:这支舰队在数量上不仅可以与无敌舰队相当,而且由于他们经年累月与西班牙舰队在海上周旋,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海上战士。

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踏上了远征英国的航程。

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仍然在继续运用传统接舷战,他要发挥西班牙步兵的优势。另一方面,他也对舰队的胜利几乎不存疑问,他最终目的是要登陆伦敦,用武力废黜伊丽莎白一世,因此,才配备了如此多的步兵。而英国方面也做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此时英国共有征集了100多艘战舰,其中为数不少就是西班牙的老对手——英国海盗战舰。英国战舰上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西班牙舰队为大型远洋战舰,而英国的战舰较小,就总体远洋作战性能上不如西班牙,但船体较小的英国海盗战舰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8月6日,“无敌舰队”抵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腓力二世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班牙驻军取得联系。然而后者却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此时英国舰队又已经尾随而至。

8月7日夜,西班牙没有注意到风向已经转向了东风,而聚集在一起的舰队已经如同收拢的干柴。狡猾的海盗们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他们把6艘旧船内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然后把船行驶到上风处,随后就点燃了这6条船,火船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很快,6条火船接连点燃了无敌舰队中的许多战舰,顿时,到处都是熊熊烈焰,“无敌舰队”立即陷入一片混乱,各条战舰争相断缆开航,大火和相互的撞击导致许多战舰沉没。

8月8日,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刚刚经历过大火洗礼的西班牙的战舰狼狈不堪,但高大的战舰仍然像是一个高傲的贵族。然而此时庞大的战舰群却成为英国战舰良好的靶子——由于英国战舰炮火射程较远,可以在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上首先进行射击,并且英国人的射击精度较高,这使得西班牙舰队一开战就陷于被动。相反,炮火沉重的西班牙战舰面对灵活的英国小型战舰则显得效果不理想。这场海上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的炮弹用尽才告罢休,但此时西班牙舰队已经败局已定,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指挥官被俘。

经过大火和炮战的西班牙舰队只好想办法撤回西班牙,但英国舰队已经封锁了加莱,他们只能选择绕过英国和爱尔兰。剩下的西班牙舰只好乘着风势首先向北航行,希望绕过北海,但失败的舰队似乎往往会厄运连连,在回航的途中他们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直到1588年10月,仅剩的43艘战舰才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舰队则损失轻微,阵亡不过百人左右。

加莱海战表明,在以炮战为主的时代,战舰的机动性和火炮射程及精确度就成了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

这次海战又对世界海上霸进行了一次选择,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此后,这个原本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大陆边缘孤岛迅速崛起为一世界第一殖民大国,他的殖民地广阔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使得它一直到二战前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随着英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英国海外殖民地面积一度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比英国本土几乎大100倍,殖民地人口达4亿多。就在加莱海战之后不久,英国舰队进入西印度群岛;随后,英国开始了向北美的大规模殖民活动。1607年,3艘英国船航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建立詹姆斯顿,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此后英国殖民者沿着北美大西洋大幅拓殖,至16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已经成为欧洲贸易和金融中心。

英国海军在1546年正式组建时不过是一个三流舰队,在欧洲毫不引人注目,但当赢得加莱海战之后,英国海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顶级海军,继赢得加莱海战之后,英国海军又先后击败了17世纪荷兰舰队、18世纪法国海军的挑战。

在加莱海战之后,西班牙失去制海权,崛起于14世纪的西班牙在拥有200年的辉煌之后终于越过了巅峰。

英国其实早在加赖海战之前就已经超越西班牙对海军战舰和海上作战思想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英国在两个海战思想方向上都进行了尝试,而正是这些大胆的尝试才使得英国总结出火炮时代最适合的战舰和战术。

陆地收藏家:库克船长

地图与发现

当你航行在一个未知的大海上,而你又满怀发现金矿、奴隶和香料的欲望之时,你最需要的什么?对,地图。

在大航海时代,价值最高的不是抢劫来的整整一船黄金,而是一张精确的航海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甚至直道19世纪一张精确航海图的价值仍然相当昂贵。

一次,曾经跟随达迦玛和迪亚士进行过远航的一名叫佩罗·达伦克的葡萄牙水手当着满朝官员的面对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说,他能够仅凭几艘轻型帆船就能够航行到几内亚,然后装在需要的货物再返回,因为他已经绘制了一幅精确的葡萄牙至几内亚的航海图,并且这条航道较为安全,海况和风向都十分有利于航行。然而,诺奥二世立即当庭怒斥,喝止了他继续说下去,直到会议散去,诺奥二世才把这名水手叫到后面,告诉他,他相信他所说的一切,但不想任何另有企图的人或者外国人了解这一情况,更不想航海图被间谍盗窃走,进而利用葡萄牙人的经验享受葡萄牙人应该享有的利益。

实际上,地图在今天也许随处可见,但有价值的地图却十分珍贵,如一张精确的军事侦察照片就可能扭转一场战争,而早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就意识到了地图所具有的无形价值。罗马帝国的历史传记作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就曾这样记述,罗马帝国的世界地图和行军路线图仅仅只供罗马权贵使用,而任何个人私藏地图,哪怕仅仅是一张城市地图也是罪不可赦的。在那一时期,甚至连托勒密所绘制的粗糙、大比例失真的地图也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销声匿迹,这导致直到13世纪才首次出现托勒密地图的版本。

甚至有学者认为、尤其是葡萄牙一些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对地图的严格保密制度有可能掩盖了葡萄牙才是美洲大陆真正发现者这一事实。塞廖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对此反驳道:“然而仅葡萄牙人对于发现亚美利加的保密政策就足以证明葡萄牙人发现亚美利加洲的证据不足!”因为直到今天为止,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航海图相比他们曾经具有的辉煌来说,显然太少了,今天只发现了很少的15-16世纪葡萄牙航海图,、地图,甚至连航海日志和葡萄牙人所发现岛屿的文字记载都十分稀少。至于是否是葡萄牙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我们不得而知,但却由此可见葡萄牙人及当时各国对航海图和相关地图的严厉保密制度,以致这种过于严厉的保密制度导致大量的航海图和资料的丢失,因为藏匿的如此之深以致最后无人知晓,正如一句谚语所言:“有时最好的保密方法就是对保守秘密也保密。”

这应该可以理解,一张航海图就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岛屿、一个新的陆地,那也就等。于一个新的殖民地,这对殖民国家而言,那就是等待挖掘的金矿,一个可以让国家获得财富的地方,说得直截了当一点,谁首先得到了这个岛屿或者陆地,谁就有可能因此而增添一份力量,谁就有可能在多建造战舰,从而在海战中获得胜利,进而赢得更大的利益。一句话,这关系到国家命运。

但物以稀为贵,正是由于航海图的珍贵,航海图的交易才日益兴隆。在印刷技术没有普及之前,手工描绘的航海图就更加身价不菲。在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因此即使是较为普通的世界地图或者航海图也能够卖个好价钱,因为无数的船只需要地图,这使得欧洲产生了一批以手工绘制航海图为生的人,并且他们的收入令人称羡。当然,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许多地图其实并不具有战略价值,但即使是这样的地图同样有大量的需求,这自然也催生了一些赝品和粗制滥造的产品。

同时,为了获得一张真正有意义的航海图,欧洲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间谍和小偷,他们的使命不是盗窃财物,而是那张锁在深宫的地图。因此,在整个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的间谍组织发展异常迅速。

当然,作为资料来源,零星的探索和发现也是绘制最新地图的信息之一,因此欧洲也出现了政府出面购买一些民间自发进行的探险航行,尤其是关于某一岛屿或者陆地的航海图、天文和地理资料、以及岛屿的风景绘画、人文记录以及航海日志等,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而一些关于岛屿矿藏、资源、防御、港口、水文、淡水涉水地等更具价值。

除了政府作大规模的远洋探险外,一些大型公司也在做地图和世界情况的调查,如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就雇佣了专门的人员和船只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调查。荷兰东印度公司雇佣了荷兰最好的绘图师,并进行了大量的地图整理编辑工作,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拥有世界上最精确的、涉及范围最广的世界地图,他们拥有多达180幅公司专用地图和航海图,其中甚至包括关于某些岛屿的风景绘画,以便识别。荷兰东印度公司详细绘制了关于如何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航海图。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地图册成为当时最具价值的东西,因此招来大量间谍的窥视。

不仅仅是地图本身,在当时,如何绘制更加准确的地图也是极度保密的技术,因为在大航海时代初期,人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如何把球形的地貌和航道用一张平面的图纸准确无误地表示出来却令人头痛,因为地球曲度的存在,导致当时的航海图都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时常导致航行的失误。只有非常有经验的领航员和船长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在大航海时代,有两项技术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就是印刷术,一个就是地图绘制技术。在印刷术逐渐成熟之后,地图就可以大量印制,而且不会出现人工描绘时的累积误差。而当格拉尔蒂斯·莫卡托(1512-1594)诞生后,船长和领航员们的头痛才减轻了许多。

莫卡托为航海者们做出的伟大时代贡献就是“莫卡托投影”,这是一种可以把球形利用投影技术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一种绘图法。在此前,在地球仪上,子午线都集中到南北两级上,这使得弓形图无法描绘到纸张上,水手们也就没办法用直线表示罗盘航线。而莫卡托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他把地球想象成了一个橘子,然后把橘子皮沿着经线剥开,然后再依次放在桌子上,并且把这些橘子皮想象成具有弹性的,把其窄端伸展,然后再铺平,这样每片橘子皮就成了一个长方形,最后再把这些橘子皮依次拼接起来,这样整个球体的完整外皮就被展示在了平面上,因而整个世界地图也就因此成了一个大长方形,于是水手们就可以用直线来表示航道了,这就是“莫卡托投影”。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在从事航海和深水探险的时候,仍然在沿用这一绘图技术。

莫卡托生于佛兰德,曾就读于比利时的卢万大学,攻读哲学和神学,后来转而攻读天文学和数学,又曾经学过雕刻、仪器制作和测量,因此,这个天才才能够发明这个投影绘图法。他的处女作是对以小幅巴勒斯坦地图进行投影绘制,这幅处女作于1537年问世。随后,他用了三年时间为他所撰写的《对佛兰德最精确的描绘》进行测量、绘图和雕版,也正是由于这本书的成功,他得到了查理五世的委任,制作一个精确的地球仪。1541年,莫卡托完成了这一工作,查理五世又委派了另一个任务,即向他定制了一套绘图以及测量仪器,包括一架日规在内,这套仪器的目的是为了备战。

因此,在无数的私掠船、国家探险和个人远航中,地理资料一点点地被汇集,而一个好地图的诞生也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技术限制而仍然进展缓慢,但进展却始终没有停止。当时的托勒密地图仍然是令人尊敬的,但奥特里乌斯地图册上已经首次出现了四位象征性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四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而传统的托勒密地图上只有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洲。奥特利乌斯写信给莫卡托,告诉他佛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已经奉命出航,而莫卡托回信道,英国也已经派出了阿瑟·皮特船长去勘探亚洲北部的海岸。因此,尽管各国都在严格保护自己的地图资料,但还是有缝隙泄露秘密。

库克船长的探索

但绘图毕竟只是对资料的精确整理,而地图本身最可靠的来源则是对实地和对未知世界的亲身体验。况且,由于各国都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发现和航海图,因此,仅仅依靠间谍是无法得到最有价值的发现的,而且,迟到者总是理亏的,而在大航海时代,首先发现才意味着首先得到。

因此,对一些航海大国来说,利用间谍获取信息仅仅是一种补充,而主要的发现则依靠政府进行的大规模远洋航行和探索。

在当时,由于诸多海域还都处在一片未知的黑暗中,因此,即使有些海图上有所标示也无法令人相信,如长久以来,自托勒密时代就认为地球的南部应该存在一个巨大的陆地,因为地球需要平衡,在第一个现代地图册(即奥特利乌斯的《世界地图》)上,仍然把整个南极地区表示为“尚未发现的南大陆”。17世纪的欧洲地图已经对此表示了一些怀疑,但仍然把这个大陆描绘成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的巨大陆地。至161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斯豪藤(约1580-1625)绕过合恩角后,地图制作者又把这个大陆修正为向北移至未被发现的太平洋区域内。

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探索得益于一次对天文现象的研究,这就是人们已经推算出1769年6月3日将发生金星凌日现象,而如果能够对这一现象展开大规模观测的话,就能够得到地球距太阳的更精确的数字以及得到一些天文航海所需要的更先进的资料,但这需要在地球上相隔几个较远的点上进行同时观测,而这显然需要一些远洋航行。

伦敦皇家学会设计了这一观察计划,他们选择了塔希提岛作为一个观测点,而英国政府则很快支持了这一航行计划,因为政府认为这是一次一举双得的机会,不仅可以进行天文观测,也可以顺便探索南太平洋地区。

但在人选问题上也有些争议,亚历山大·达尔林普尔自认为是对研究海图和大陆最有权威的人物,因而,他希望能够率领船队进行这次远航。亚历山大·达尔林普尔也的确可以说是个有才能的家伙。达尔林普尔只有三十岁,但却已经是个著名数学家,又是皇家学会会员,而且还是名门之后——他是斯泰尔伯爵的子孙,属于世袭苏格兰伯爵。而且,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兄长,那就是墨尔斯勋爵,他当时是英国著名的法官。

但英国海军选用船长的标准却不是这些,因为在海盗横行和战争不断的时代里,显然学者并不如一位职业的海军军官更合适。另外,此时英国海军刚刚经历了安森勋爵的改革,安森勋爵也是一位海盗出身,也曾经劫掠过西班牙船队,因而在销赃后得到40万英镑。但重要的是,他对英国海军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使得英国海军更加标准化,尤其是在出海人员的选定上,他制定的制度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海军军官,因此,安森勋爵只是建议达尔林普尔以文职观察员的身份随船,而不是独立指挥这支船队。达尔林普尔因此愤然放弃。

因此,英国海军最后选择了一位海军和皇家学会都能接受的人物,那就是詹姆斯·库克(1728-1779)。但在当时,詹姆斯·库克的地位却相当低微,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海军军官。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次任务,那是因为毕竟这次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天文观测和远洋探险,因而最好还是一个既了解海军的职业军官也是一个天文学家,而库克恰好两者兼而有之。在纽芬兰时,库克在1766年曾观察过一次日食,而他则自愿把这次观察的计算结果无偿地赠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这在当时可是没有先例的。因此,库克也赢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认可。

库克是一个苏格兰人,他出身低微,只不过是一个农场工人的儿子,而且,他也仅仅受过小学教育。他在上完小学后就进了一家杂货铺,在此他认识了当时往返于东海岸的水手和船长。18岁时,他接受了当地一个船主的雇佣,成为一支运煤船队中的一名水手,往返于北海。在这支船队中,他一直干了9年,然而这却为他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船上还学会了数学和一些天文学,当然,这在当时的航海上十分必要。

库克本可以在运煤船上终了一生,可以稳稳当当地当个船长。但生来爱冒险的库克放弃了这一邀请,而是在1755年转而去英国海军当了一名普通船员。

在海军数年中,他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为他经历了七年战争,也因此屡获晋升,他在此期间对北美圣劳伦斯湾曲折的航道探测使得英国有可能顺利占领魁北克。

在七年战争结束后,库克船长回到纽芬兰,这时海军给他的任务是指挥一艘纵帆船对海岸进行测量,用以填补英国海图的空白。就是在这期间,他进行了那次对日食的观测。

因此,海军部提名库克船长担任这次远航也算不足为奇,也许唯一不足的就是他此时的军衔还只不过是个军士。

而选择库克让海军部感到意外的是,库克船长竟然要求使用一种特殊船型进行这次航海,那就是他在熟悉不过的运煤船。海军部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他的这一要求。实际上,后来的事实证明,库克船长的选择十分正确。库克所选择的船是一个有4年船龄的运煤船,重368吨,长98英尺,船梁28英尺,运煤船的设计当然偏重实用,因而这艘船看起来矮胖敦实,毫无美感,甚至在那个崇尚雕刻的年代里,这艘船上竟然连一个雕刻都没有,甚至连船首都没有一个雕像,这对英国海军来说十分罕见,因此招来许多水手的不满。

但库克船长还是上任了,1768年5月,他被晋升为委任级海军上尉,运煤船也被命名为“努力”号。船上储备了18个月粮食,船身被订满木板,那是为了防止热带蛀虫。当然,船上还迎来一大群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

“努力”号于1768年8月26日从普利茅斯起航。船上共94人,后来随船的约瑟夫·班克斯还要求“增加随员8人及其行李”,因而这艘船显得较为拥挤。

“努力”号的运气不错,起航后的天气还算不错,它一直向西航行,首先抵达了马德拉群岛,然后又航行到了里约热内卢,再绕过合恩角,于1769年4月10日抵达塔希提,此时还有许多时间可以用于准备6月3日的观测工作。

当6月3日的观测完成后,库克就开始执行他的另一项主要任务,那就是海军部一直希望了解的南太平洋水域,其中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确认这一地区是否存在一个大陆。这就是被称为“反发现”的任务,即发现那些自托勒密时代就存在的猜测:南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大陆。这实际上就是证实大航海时代之前的所谓“发现”究竟是否属实,这在当时被称为反发现。这实际上更难,因为需要严格的证明。

库克在离开塔希提岛后,就做了一个违反常理的决定——以往,人们习惯于在顺风时向西或者向西北航行,而库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朝南和西南方向航行。他的目的是航行到南纬40?去寻传说中的大陆。然而他在那里一无所获,因此,“努力”号转而向西航行,结果库克船长发现了新西兰。在发现新西兰后,库克用了6个月时间对这个大岛进行了一次环航,同时绘制了航海图。在结束环航后,他证明这不过是个大岛,而并非是一个大陆。

发现新西兰只是库克船长一生中无数发现的开始一步。库克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英国海军部并没有规定他该如何航行,因此,库克的航行完全自主。此时是1770年3月底,他知道在此时南半球的夏季已经结束,如果按照南极纬度继续向东航行那可是自找麻烦。因此,他决定向西航行,然后再往东航行到东印度群岛,最后绕过好望角回到英格兰。

这次航行并没有发现南方的所谓大陆,但却发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库克船长的“努力”号抵达了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发现了史丁格雷港,而船上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也因为发现大量未知植物和动物而欣喜若狂。

同时,库克船长还发现了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这可是欧洲人从来不了解的东西。库克船长用他丰富的航海经验设法穿过了大堡礁那密布礁石的浅海,并且对附近的海岸进行来了测量。“努力”号因而在大堡礁海域内整整滞留了6个月,此时,发生了一个意外,库克船长的“努力”号突然搁浅在一片礁石上。深夜已经入睡的库克船长急忙“只穿着内衣裤”跑上甲板。此时海水已经涌进了船舱,很快水深就已经达到4英尺。水手们立即起锚,然后把50吨的压舱物抛进大海,其中就有几尊精良的舰炮。事实证明,库克船长选择一艘运煤船相当明智,因为结实的船身尽管有所破损,但仍然结构完好,如果是普通海船早就触礁沉没了。

而这时库克船长的运气也来了,这时正好开始涨潮,因此“努力”号终于重新浮起来。“努力”号上经验丰富的水手们也发挥了作用,他们用“麻絮纱线堵漏”的办法把这艘船的漏洞堵上了,同时,正好一块大珊瑚在船体离开礁石的时候被掰裂下来而堵住了洞口,船员们用尽了各种办法终于使得这艘船航行到附近的一条河中,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修复了这艘船。在此期间,食物已经有些短缺,但澳大利亚的袋鼠、鸟类以及海龟等都成了食物的最好补充。

库克接下来证实了澳大利亚与北方的新几内亚并不相连。然后,“努力”号又继续航行到东印度群岛的爪哇岛,抵达了巴达维亚,然后绕过好望角于1771年7月12日回到英国,整整差一个月就历时三年。

在回到伦敦后,他向海军部报告说:“虽然这次航行的新发现不多,但我还自以为这些新发现应该引起大臣们的重视。而且,尽管我未能发现大家谈论最多的南大陆(也许这块大陆并不存在),我自己也甚为遗憾,但我认为这次航行没有找大南大陆的责任并不在我。——如果我们幸而没有搁浅,那么这次航行的后半部分一定会更有作为。但既然如此,我看这次航行和过去任何一次到南洋去的航行都同样圆满。”

显然,英国确认了他的成就,在航行结束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召见了他,并晋升他为海军中校。

但这仅仅是库克船长的第一次远航,他接下来又进行了远航。这次,库克仍然主张使用他所青睐的运煤船,海军部也仍然答应了他。这次是两艘全新的惠特比运煤船:一艘是462吨的“决心”号,另一艘是340吨的“冒险”号。同样,随船的还有大量各种科学家。而这一次远航的目的就是要全力解决南大陆的问题,即证实这块大陆究竟是否存在。

为了这个使命,这次航行的目的地也就必须要环航地球,而且要到达海洋航行所能进行到的最南端。在上一次航行中,“努力”号取道合恩角进入南太平洋,这一次库克建议走另外一条航线,南下大西洋,然后经过好望角,在尽可能地向南继续航行,如果可能就环绕南极地区航行。这样的航线设计当然是为了寻找南大陆这个目的,如果有,那么就一定不会错过了。

为了这个目的,航行时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安排,即必须要在10月初抵达好望角,因为“那时你就能利用整个夏季,而且——也许能借助当时盛吹的西风,向东航行,你要到多高的纬度就可能抵达那里,而且如果你不能发现陆地的话,那么在夏季结束之前,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绕航合恩角。”另外,“如果你再看不到陆地的话,也还有时间继续往北,抵达我们早已发现的那几个岛屿之后,——再顺信风返航往西。”寻找其他岛屿。

库克的这次航行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南大陆存在与否的两种情况,由此也可以看出,库克已经对南大陆是否存在产生怀疑。

1772年7月13日,这两艘惠特比运煤船在普利茅斯启航了——后来证实,这是一次更加伟大的航行,航程超过7万英里。另外,与哥伦布、迪亚士、达迦玛、麦哲伦、德雷克不同,这次航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奴隶、贸易或者其他财富,仅仅是为了证实南大陆是否存在,因此,库克所选择的航线不是最安全、最便捷的航线,而是正相反,是最危险、完全未知的航线。

在抵达开普敦后,这两艘船又于1772年11月23日从开普敦启航,在两周内就进入了南极圈。对船上的北欧水手来说,南极圈内的情况竟然如此熟悉,但又如此陌生,因为南和北极气候、地貌如此相似,但还有一个明显不同是,北极地区没有陆地,而南极则是一块大陆,当然,冰山掩盖了大部分的陆地。

库克船长于1月份抵达南极大陆,那时正是南极大陆的夏季,但库克船长仍然被眼前高耸入云的冰山所惊呆了。两艘运煤船继续在浮动着冰块的南极海域中穿行,有时巨大的冰山就在身旁嘎嘎作响,然后轰然倒塌,激起巨大的海浪。库克的两艘运煤船小心翼翼地航行着,他们遭遇过南极狂风,也看到了浓重的大雾,他们一度抵达距离南极大陆75英里的地方,但可惜的是仍然无法看清海岸,当然也已因此无法绘制海岸图。

库克有些失望,命令船队转向北方,以便脱离冰山,然后继续向东航行。但不幸的是,两艘船在大雾中失散,但好在两艘船都按照计划抵达了新西兰西南的达斯基湾。再重新会合后,他们在这里度过南半球的冬天。在第二个季度来临后,库克的船队重新启航,继续向东和东南航行。

1774年1月30日,他们抵达了航行以来的最南端,在此被大块的浮冰封住了航道,远处的冰山依稀可见。此时,他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地方我们数到九十七座大小冰山,其中许多座非常之大。——我不能说丛任何地方都不能进入冰山,但是我断言仅仅作一次尝试也是很冒险的事。我相信和我处境相同的人也不会去做尝试。我的雄心壮志不仅指引我到前人从未到过的那么遥远的地方,而且我想这也是人类可能到达的最遥远的地方。我遇到这种阻碍并不难受,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在南极地区航海中不可避免的艰难险阻。因此,由于我们不能再向南前进一步,我们就不必说明为什么要抢风调向朝北航行的原因了,那时我们是在南纬七十一度十分,西经一百零六度五十四分。”

在离开南极大陆后,库克船长把主要经历用来探索南太平洋,因此,复活节岛和汤加都被绘入英国航海图,库克还发现了新喀里多尼亚。在此,库克船队又向东航行。在向好望角航行途中,库克发现了南桑维奇群岛和南乔治亚岛。

1775年7月30日,库克船队返回到英国,这次航行历时三年零十七天。

在结束这次航行一年后,库克船长又接受了英国海军部的另一项使命,那就是另一条无需要证实的航线,即是否真的存在一条西北航线?因为自发现美洲大陆后,人们就普遍猜测可能存在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北面航道。英国皇家学会当然仍然是支持库克船长出任此次航行的领导者。

这一次,“决心”号已经经过重新修整,另外添加了“发现”号。库克船长再次向东航行,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然后通过新西兰的两个岛屿之间的海峡——这个海峡已经被命名为库克海峡,然后航向美洲西海岸。在这里库克开始沿着美洲海岸向北搜索航行,直到通过白领海峡抵达北极,受阻于巨大的冰块,因此证明北面航道并不存在,或者说无法通行。这之后库克船队只好返回太平洋,然而,当抵达夏威夷的时候,库克的生命到头了——夏威夷人屡次用潜水的办法偷窃库克船队船身上的零件,特别是铁制品,这激怒了库克船长,他于是带领一队士兵攻击这些土著人,然而,库克船长却因此在战斗中丧命,他被夏威夷人抓获后按在水中淹死了。

大明帝国的海上王族:郑氏家族

葡萄牙人与大明帝国的交易

葡萄牙进入澳门实际上也缘于一桩大明帝国与葡萄牙帝国之间的交易:大明帝国政府希望葡萄牙人协助明军镇压海盗,而葡萄牙人则希望能够在澳门长久呆下去,于是双方达成协议,明帝国政府答应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居住合法化,而葡萄牙人也乐于协助明帝国绞杀海盗,因为这些海盗实际上也是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强大竞争者。明帝国的“以夷制盗”的政策在事实上帮助了帝国的主要敌人,而同时却消灭了对帝国民间带来好处的海盗,只是因为帝国政府不希望看到家奴的反叛,因此宁愿让殖民者进入中国的领土,也不愿意让中国的海商出海贸易。基于这些原因,才使得葡萄牙在澳门奠定了基础。

当然,葡萄牙人与明帝国的协议也可谓不打不成交,当葡萄牙人最初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也遭到了明朝军队的抵抗。因而,这让葡萄牙人认识到,要想单靠武力在中国海岸获得一个立足之地恐怕是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一来从本国到中国的路途遥远,二来他们的军舰无法同当时的明朝海军抗衡,于是他们就和当时的商人海盗许家兄弟合作,在双屿开始了进入中国海岸的第一步计划。

这是一次漂亮的中国海盗和葡萄牙殖民者之间的合作:葡萄牙人需要中国海盗的帮助和庇护,而中国海盗也需要葡萄牙人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以便大力发展走私事业,因此,在1524年到1527年仅仅三年间,葡萄牙人就已经在双屿港上建造了千余座房屋,除此之外,海设立了市政厅、教堂、医院、慈善堂等,这已经俨然是一个完整的葡萄牙城市。和葡萄牙人合作的海盗有王直和李光头等人也依靠与葡萄牙人的贸易而获益颇丰。慢慢地,双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葡萄牙和明帝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中国海盗和西方殖民者在这里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因此这里一度十分繁华。在这些贸易中,大部分贸易是以日本的白银来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粮食还有香料物产,每年的交易额可以达到300万葡萄牙元以上,在事实上中国属于贸易盈利国家,大明帝国的海盗在实际上帮助大明帝国创造庞大的贸易盈余。

然而,明朝政府显然不这样认为,他们注意到的是双屿岛的迅猛发展有可能成为有朝一日威胁帝国安慰的海盗基地。因为这种贸易违反了海禁,明帝国没有看到帝国的外贸盈余载增加,而仅仅看到了海盗集团发展得越来越快。因此,帝国政府一直策划对双屿进行一次毁灭性打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政府派遣闽浙巡抚朱纨调集军队,捣毁了双屿港。双屿港的被毁也让葡萄牙人了解到,在东方,仅仅依靠海盗是无法完成大规模贸易的,还必须寻求与明帝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否则无论什么样的海港也早晚要被帝国军队所击毁。因而,在双屿港被毁之后,葡萄牙人一边继续用武力挑战大明帝国一边寻找与大明帝国合作的机会。而当葡萄牙人看到明帝国实际上把臣民的反叛看得比葡萄牙人的入侵更为严重的时候,葡萄牙人找到了敲开帝国大门的钥匙,那就是转而与帝国合作共同对付中国海盗,他们一步一步通过帮助政府剿灭海盗而得到政府的信任,最终他们因此获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的许可。

嘉靖二十六年(1548年)左右,葡萄牙人第一次帮助明朝政府剿灭海盗,目标是当时的大海盗林剪。林剪根本就没有想到葡萄牙人会给他这样一击,因为他们一年前还在双屿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为根本没有准备,结果林剪被葡萄牙人打的一败涂地。葡萄牙人一举击败林剪让明帝国十分满意。

明末葡萄牙耶稣会士曾德昭在新德里出版的《中国及其邻近地方传教志》中提到过:“澳门地小多石,易于防守,极适宜为盗贼渊薮。当时有许多盗贼麇聚其间,劫掠附近岛屿。中国人商讨除害的方法。或者由于胆怯,或者为着冒较小的危险并且牺牲别人以达目的,他们知道葡萄牙人的勇敢,把这件事委诸葡萄牙人,并且答应:假如能把盗贼赶走,则把澳门给葡人居住。葡人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接受这种条件:人数虽然远比盗贼为少,但娴于战术,他们整顿队伍,攻击盗贼,自己方面不损一人,而杀敌致果,立刻取胜于战场和这个海岛上。于是兴工建筑房舍,每人选择其自己最喜欢的地区。”

明帝国官吏也在出卖帝国利益上与葡萄牙人通力合作,霍与瑕在上书朝廷的时候提及过一件事情,以此来证明将澳门借给葡萄牙人是有益于朝廷的。“香山海洋,得澳门为屏卫,向时如老万、如曾一本、如何亚八之属不敢正目而视,阖境帖然,若撤去澳夷,将使香山自守,二不便也。”嘉靖三十三年(1554),葡萄牙人提出和明朝政府合作,剿灭海盗何亚八。于是政府派出海道副使汪柏与葡萄牙人一起作战。汪柏在广州外海围歼何亚八,葡萄牙人负责剿灭香山地区的“张西老”团伙,最后他们的围剿取得了胜利,于是葡萄牙人向汪柏提出要求暂居澳门,并送上一笔大礼进行贿赂。有资料记载,葡萄牙人索萨(Leonel de Sousa)在一封信中提到“为获此生意及和约,颇费心机与财帛,其详情恕不赘述”,基本上就是指的贿赂汪柏从而得到暂居澳门的权利。嘉靖四十二年,两广总督张鸣冈上书朝廷:“夷在澳镜,易于诘察,若移浪白外洋,巨海茫茫,如怀异志,亦难究诘,仍以夷商留居内地为便。”至此,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权利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在此之后,明朝就基本确立了“以夷制盗”的策略,而葡萄牙人自然成为其中最大的获益者——一方面由于取得明帝国政府的信任,其开展贸易实际上已经是准合法化,另一方面,大力打击海盗也削弱了来自明帝国民间的竞争者,因此,葡萄牙人也在绞杀海盗中不遗余力。而明帝国却获得了表面上的和平,事实上却在为此付出巨大的商业利益,他们当然仍然要求葡萄牙人遵守明帝国的海禁政策,然而却对葡萄牙人事实上取代中国海盗视而不见。葡萄牙人在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的同时,为了能够在这里进行贸易获得更加巨大的利益,实际上也时常干着走私的事。

当葡萄牙人在澳门获得地方官吏大力支持和中央朝廷的认可之后,这些葡萄牙人也看到了明帝国的矛盾实质:官与民实际上水火不相容,而外来侵略在大明帝国的严重则无所谓,因为葡萄牙人并没有挑战大明帝国根本权威的意图,而只是谋取财富,因此,葡萄牙人也干脆直截了当地借用协助政府剿灭海盗的名义而从事抢劫。当然,这会激起帝国居民的反抗,在琼州一带,由于屡遭葡萄牙人的劫掠,当地百姓也因而经常自发反抗葡萄牙人。而这时中国海盗有时也开始和普通民众建立联盟,他们共同对付帝国士兵和葡萄牙人。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五月,中国海盗施和得到消息,葡萄牙人佛郎机有三艘舰船停泊在铺前港,于是马上率领部下准备对葡萄牙舰队发起突袭。据《琼州府志》记载:“四十三年五月,佛郎机夷船三只泊铺前港。海盔施和率众攻之。佛郎机桅折,避入港。”受到攻击后的葡萄牙人非常愤怒,他们逃入内港,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享受着葡萄牙人贿赂的琼州军队指挥官高卓自然维护葡萄牙人的利益,而出兵攻击施和的船队。只是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攻击,施和在中途伏击了这支官兵,击退了高卓。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完全和葡萄牙人完全是站在一起的,而把本国百姓的利益置之不顾。

就这样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位日益巩固,他们经常会帮助明朝官府的实施军事活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帮助俞大猷总镇压粤东柘林水兵叛变,最后葡萄牙人获得了成功,并且得到了两广总督吴桂芳颁发的奖状。之后葡萄牙人又帮助政府击败了粤东海上巨盗曾一本。新会籍官员陈吾德在《条陈东粤疏》中记载了这件事:“佛郎机、满剌加诸夷,性之犷悍,器之精利,尤在倭奴之上。去岁曾贼(曾一本)悉众攻之,夷人兵不满千,而贼皆扶伤远行,不敢与斗,其强可知矣。”

郑氏家族

从以上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牙人确实利用帮助明朝政府剿灭海盗而一步步在澳门和中国沿海地区站稳了脚跟。然而,明帝国这种违背民间贸易需求、与真正的入室劫匪合作的方式显然会激起更大的民间怨恨,因此,当明帝国与葡萄牙人的通奸行为正进入高潮的时候,帝国的海面上却已经崛起了一个更加宏达海盗集团,帝国和葡萄牙人合作剿灭海盗仿佛是在燃烧的煤碳上泼上一小杯水,这种灭火方式反而会让燃烧更加猛烈。

这个巨大的海盗集团就是郑氏家族——郑成功及其家族。郑氏家族,是一个崛起于海上、最终成为可以与中央皇权对峙的海上力量,他们的兴起,按照帝国的标准,那就是完全的海盗。

郑氏家族应该首先从郑芝龙说起。

郑芝龙,字飞黄,小名一官,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共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因此也被叫做“郑一”。他的父亲是福建泉州一名小小的库吏,叫做郑绍祖,母亲出身于澳门商人家庭。这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安于现状,规规矩矩。然而,却生出了郑芝龙这个极具叛逆思想的“怪胎”。

郑芝龙自幼就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却不喜欢读书,专好舞枪弄棒。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郑芝龙的父亲去世,十八岁的郑芝龙带着弟弟郑芝虎、郑芝豹赴广东香山澳,即今天的澳门,投奔了舅父黄程。黄程是个海商,在澳门从事海外贸易,他收留了郑氏兄弟,并让他们跟着自己学习经商。那时的澳门已被葡萄牙占领,不少福建人在那里与葡萄牙人做买卖。在商业竞争和利益角逐中,郑芝龙很快展示出了智慧和才干,并学会了一点葡萄牙语,还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以期尽快融入葡萄牙人的社会。同时,他像许多闽南人一样,渴望向海外发展。1612年,郑芝龙替舅父黄程贩运货物来到日本平户,当时日本正是德川家康幕府时期,他前去拜谒家康,并赠以药物。之后郑家便侨居日本,继续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1618年,郑芝龙娶了日本女子田川氏为妻,日本学者伊能嘉矩的《郑氏异闻》中记载,田川氏是侨居在日本平户的中国侨民翁翌皇的养女。郑芝龙结婚第二年便有了儿子,取名郑森,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在郑芝龙不断发展自己的商业王国的时候,荷兰人也开始进入东方,并且很快就获得了一席之地,荷兰人占领了澎湖。而中国人对荷兰人的入侵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与葡萄牙人受到的待遇一样,中国人与荷兰人也开始进行贸易。明天启四年(1624年)初,郑芝龙被海商首领李旦派到澎湖,担任荷兰人的翻译。当时荷兰人为垄断对日贸易,指使一些中国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掠夺,郑芝龙便成为与荷兰人合作的海盗之一。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勇猛,郑芝龙很快在海上确立了霸主地位——当借助荷兰人的力量拥有一方势力之后,郑芝龙开始厌恶这些高大的荷兰鬼,他最终抛弃了荷兰人,希望独占对日贸易。因此郑芝龙的船队开始取代荷兰人往来于台湾与日本之间。同年八月,李旦在日本病逝后,他的事业全归郑芝龙掌控,新的海盗集团首领由此诞生。

由于能够垄断中日之间的贸易,因此郑芝龙的势力越来越大,天启六年已拥有海舶120艘,第二年又激增至700多艘;到崇祯元年(1628)受明王朝招抚时竟多达1000艘。他纵横海上,成为独霸东南沿海的大海商,操纵泉州的海外贸易。据邵廷《东南记事》记载:郑芝龙“独有南洋之利,商舶出入诸国者,得芝龙符令,乃行”。当时安平商人获得郑芝龙的庇护,就可以在海上可畅通无阻。郑芝龙的船舶常年川航日本和吕宋、巴达维亚等东南亚各地,并以台湾、澳门为中转站,以安海为海外贸易的基地。于是安海成为郑芝龙政治、军事、外贸活动的中心,成为私商贸外的口岸,一个新兴的商业港口。

此时中国的政局已是大变,南明朝廷和清王朝对峙,在这两个权力集团之间,郑芝龙也在做着抉择。然而尽管偏安的南明小朝廷孱弱无力,其权贵黄道周等人却仍然以中国官吏惯有的蔑视心态看待郑芝龙,他们尽管非常希望获得郑芝龙海上势力的帮助,然而却从心底看不起这些海盗。

在当时的中国,实际上就存在四大势力集团:南方的南明王朝、东北的满清、北方和西北的蒙古势力、以及东南海面上的郑氏海盗集团,而角逐中国统治权的则是南明王朝和满清势力。郑芝龙的海盗势力尽管是海洋帝国,但自知无法获得陆地上的权威,因此,郑芝龙需要在这两大集团之间做出选择,究竟该支持谁?

郑芝龙这个精明的海盗头子召集弟弟儿子商议此事。其子郑成功由于受到正统儒家教育坚持主张支持南明政权,因为无论如何这才是中国正统的势力,而满清则属于异族,但郑芝龙却不接受郑成功的建议,郑成功力谏不从,最终致使父子绝交。1646年,当郑芝龙看到满清入主中原已成定局,遂秘密递表降清,撤除入闽关口仙霞岭(今属浙江)的防守。此时清兵长驱而入,攻占今天的福建长汀,俘杀南明皇帝朱聿键,隆武政权走完了它短短的一年生命。对郑氏家族来说,这也是一个屈辱的时刻,郑成功的母亲也被俘获,由于清军此前曾遭到郑成功部队的抵抗,因此在俘获其母之后,命令士兵当众轮奸了郑成功的母亲,然后杀死了这个华裔日本女人,并把她赤身裸体的尸体送还给郑成。郑成功面无表情地命令士兵清洗母亲的尸体,然后安葬。

在妻子遭受轮奸的时候,投降的郑芝龙却到福州拜见清帝国征南大将军博洛贝勒,把酒言欢。然而,他没有想到,满清帝国的这位将军根本没有把郑芝龙这个海盗之王放在眼里,半夜,清军忽然拔营,郑芝龙被挟北上。此后郑芝龙一直被看管于北京城内。郑芝龙的投降被胁以及母亲的被奸杀,更加激怒了郑成功,他直接起兵反清。

似乎历来强硬者最敬佩强硬者,由于郑成功在海外的强大抗清实力,也使清廷对郑芝龙优待有加,先将其编入汉军正黄旗,再转镶红旗,赐三等子爵,再晋封同安伯。郑芝龙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传奇了——白手起家而建立起当时整个亚洲区域实力最强大的海上王国,在大航海殖民时期虎狼般的中外豪强中郑氏集团在当时东方的海面上以其经济、武装、政治实力稳占第一,明清两朝官方政权都对他无能为力而小心招抚。郑芝龙以海盗头子出身,在日本广受称颂,威震东南亚各国殖民商人,在两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中封侯拜爵煊赫一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着手开发台湾岛的第一人。

然而,对郑成功而言,与满清反目成仇的代价也相当沉重,由于满清已经稳稳地占据大陆,因此郑成功也就失去了在大陆的立足之地,郑氏集团的贸易也因此大受损失,仅仅依靠尚且占有的几个沿海城市尚不足以支撑整个海洋帝国,因此,他必须为他的海上帝国寻找到一个可以长久占据的基地,而在中国东南沿海中,能作为长久基地的只有台湾,但此时台湾的主人是荷兰人。

但他无论如何必须占领台湾。

在郑芝龙投降清帝国后,郑成功继承了郑氏家族的事业,此刻的东亚大海仍是郑家的天下。为把荷兰人驱逐出台湾,1661年郑成功下令积极修战船,招幕训练水兵。仅二个月时间就修造兵船300多艘,其中有大帅船、先锋船、哨船等。船一般有二层甲板。主力战船大青头(船体多饰以青色)长约10丈,宽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载重三四干担,总共只配备2门大炮,前1后1.(《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1962年福建出版社)

但荷兰殖民者也在台湾经营了相当长的时间,擅长殖民征服的荷兰人自然也把台湾变成了一座堡垒。荷兰驻军在台湾守备十分严密,修城了筑堡,总兵力约2800入,战舰有“赫克托”、‘斯?格拉弗兰”、“威因克”、“马利亚’等甲板战船,还有小艇多艘,主力舰“赫克托”长30丈;宽6丈,树5桅,三层甲板,“装有照海镜、铜炮和二丈巨铁炮,发之可洞裂石城。”

1661年5月1日,郑成功策划良久的攻台战役爆发,在海战中,郑成功采取“以多击少”的战法,派出约60艘各装有两门大炮的帆船迎战荷军。在部将陈广、陈冲的指挥下,郑军以伤亡1000多人的代价,最终郑氏海盗舰队的炮火引发了荷兰战舰火药库爆炸,击沉了荷军主舰“赫克托”号,然后郑氏舰队又用火船焚毁“格拉弗兰”号,平底船“白鹭”号和“马利亚”号则分别逃往日本和巴达维亚方向。

这场海战使驻台荷兰军队遭受重创,尚存几只小船逃进台湾城下,再也不敢出战。郑军以数量优势夺得台湾海峡制海权,自己也损失了近一半战船。其后的台湾之战就没什么象样的海战了,荷兰殖民者有着和葡萄牙人一样的问题:战线太长,人力物力不足。而且1652年后英荷战争一直在欧洲沿海展开,牵制了荷兰人绝大部分精力和人力。1660年后荷兰人全力备战第二次英荷战争,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1年,荷兰海军已拥有70艘大型战舰,平均装炮50-80门。这些战舰必须在欧洲对付英国人,不可能支援台湾,所以在远东的荷兰军实力很有限。

从台湾海战中逃跑的“马利亚”号于1661年6月驶抵巴达维亚,向东印度公司报告了荷军在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荷兰驻巴达维亚殖民当局为挽回败局,便派海军统领科布?考乌率领“科克伦”号、“厄克”号等10艘战舰752名士兵以及够吃八个月的米、牛肉和猪肉前去增援。经过38天的航行,于8月12日驶抵台湾海面。海上风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近一个月之后,才有5艘战舰在台湾城附近海面停泊。

荷军虽然得到的增援力量极其有限,但还是决定用增援的舰船和士兵做一次反击。荷兰人任命卢特?塔华隆?贝斯为总指挥,要求对郑军决不饶恕船上任何人,见人就杀,不留一个。9月16日荷军从海、陆两路向郑军发起进攻。在海上,荷军企图迂回至郑军侧后,焚烧船只。而郑军避开与荷军舰队海战,隐蔽在岸边,当敌舰闯入埋伏圈后,立即以陆海两面炮火齐射。经过一小时激战,郑军以亡150人,伤若干人的代价,击毁荷军战舰2艘,俘获小艇3艘,荷军损失了1个艇长、1个尉官、1个护旗军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负伤。在陆上,荷军几乎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进攻就偃旗息鼓了。12月1日,郑成功令陈宣、陈冲用数十只内装硝磺等易燃物的小船乘风火烧荷军船只,黄安则督率一部从七鲲身夹攻,击沉荷军战船3艘,击毙击伤荷军多人。至此,荷军海上力量基本被摧毁,只能坐以待毙。

应该阐述,郑氏家族的海盗舰队能够赢得这次海战实际上主要依靠三个优势:舰队的数量优势、天时地利优势、另外就是还有一支职业雇佣兵。如果在数量对等的情况下,实际上郑氏舰队的作战实力远远低于荷兰人,荷兰当时的战舰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在实战中也看出,郑氏集团主要依靠数量优势才得以取胜,而荷兰战舰则无法击溃如此众多战舰攻击,并且,由于荷兰得不到有效支援,也就无法扭转战争态势。

而在郑氏集团内,一直存在一支职业雇佣兵部队,其中主要是黑人——正是这支强大的黑人雇佣兵,在郑氏家族的崛起、建立和巩固中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黑人主要一部分是被贩卖而来的黑奴,一部分是跟随西方殖民者而来,他们是出于宗教热情来华进行冒险活动的黑人。他们在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军队中当兵,成为了殖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622年,在葡荷争夺澳门的战争中,黑人对战斗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来自非洲的黑人甚至成了葡萄牙驻澳门军队的主力。

明人记载当时的葡萄牙人每人拥有4-20名黑人奴隶,虽然黑人数量庞大,也在澳门等地的社会中担当了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工作,但却没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许多黑人不满遭受奴役的现状,加之明朝边疆将领的召唤,黑人纷纷逃出虎口,寻找新的生活。1670年(乾隆九年),朝廷中的两个黑人苦力在护送葡萄牙大使回澳门时逃回了宫中,声称不愿再为葡萄牙人干活,愿意为中国皇帝干活。1647年,从澳门逃跑的黑人已超过200人,因此,当时东南沿海一带许多地方势力的军队中,都有黑人士兵。

郑芝龙的这支200多人的黑人雇佣兵是他特别用“重金”加“许诺”招募而来,多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那里靠挖墙网罗到手的,这在当时一度弄的沸沸扬扬,中国史上一次著名的逃奴事件。在耶稣会的档案中因此有这样的文字:“200多名各族黑人在得到一位福建军官(指郑芝龙)邀请后,逃离他们亚马港的主人。”(1647年,安海)。葡萄牙籍耶稣会神父何大化(Antonics de gainea)也这样描述:“…唐王依靠一个福建人(指郑芝龙)的勇敢与忠实在该省会(福州)设朝。他年轻时曾在亚马港成为基督徒,后从事海盗生涯,现在荣华富贵,将其义务忘得一干二净;但他手下有300个各种民族的黑人。他们都是基督徒,是他十分信任的卫兵。”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的记载了这些黑人的种族:“在战斗里,这些士兵中表现最勇敢的是咖吠哩(Cafres)人(大约是南非洲班图人)。在尼古劳(指郑芝龙)重金及许诺的邀请下,他们逃离其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主人。”

《历史上的澳门》记载,黑人视圣母玛利亚的像为一面旗帜,在宗教热情的驱使下加入到反对异教徒的队伍中。郑芝龙的黑人军队中大部分也是基督徒。同书还载:“在那里(安海),有一些澳门的黑人。他们是基督徒,是那位官员(郑芝龙)的士兵。一官(郑芝龙)手下一直有大量的从澳门来的棕褐色的基督徒为其效劳。”

《在华方济各会会志》同样记载道::“他们的连长叫马托斯(Luis de Matos)是一个聪明、理智的黑人……一官手下一直有大量的从澳门来的棕褐色的基督徒为其效劳。他们有自己的连队,是优秀的铳手。他(指郑芝龙)最信任他们,用他们护身、充兵役。”

郑芝龙的黑人军队忠实可靠,英勇善战。这也许是郑芝龙当时招募黑人军队的根本原因。在郑芝龙的部队中还有一部分白人和日本人,而这些“黑番鬼”“猛过白番鬼”,军饷也低于白人。最重要的是,黑人擅长铸造和操作火铳,为郑氏家族的发展提供了部分武器保障,使得郑氏在对抗其他海盗时所向披靡,而在与清军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交战中在步兵武器上不存在劣势。

这些黑人也在中国人这里得到良好待遇。许多时候,黑人还通过语言的方式和勇敢的行为来表达对主人的忠诚。郑芝龙对来自澳门的黑人是十分宽容的,传教士记载:有一次,黑人通宵达旦地庆祝耶稣升天节。黎明时鸣号放枪,郑芝龙突然听到这巨大声响,吃了一惊,因为他事先未得到消息。得知原因后,他就下令赏众人酒水、糕点,并赐银作为白天继续庆祝的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黑人士兵逐渐能够听懂汉语,但仅“能晓人言而自不能言”。在郑芝龙降清后,这支军队随即由郑成功掌握。其中,有一支由黑人雇佣兵组成的洋枪部队,成为了郑成功的贴身卫队。在郑成功进攻南京的战役中,黑人部队在南京城墙下和长江边与清军浴血奋战。

荷兰世纪的守护神:特罗姆普

海上马车夫

17世纪是一个荷兰世纪——尽管英国赢得了加莱海战的胜利,但在海洋上获得最大受益者却不是英国而是荷兰。

荷兰的崛起显然是一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天时地利——如果荷兰不是一个拥有莱茵河入海口的低地国家,那么它很难聚拢如此多的远洋贸易和内陆贸易;也有荷兰智慧——如果没有特罗姆普这样卓越的海军统帅,那么很难说荷兰是否能够赢得唐斯海战这样的胜利;当然还有运气——如果没有英国与西班牙的两强争霸,也就很难说有荷兰的渔翁得利。

荷兰与其他欧洲殖民国家不同的是,它一方面向外拓展殖民地,另一方面从事欧洲国家之间的海上贸易,由于欧洲国家此时已经进入了殖民时代的鼎盛时期,因而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巨大,并且由于普遍富裕,支付能力很强,这就使得荷兰发现从事欧洲国家间的海上贸易比自己直接进行殖民地掠夺获利更丰。由此,荷兰的国家重心完全转向了海洋,他不但从事海上运输,而是几乎垄断了整个海洋事业链——从造船到航运荷兰拥有完整体系。

荷兰在17世纪之前只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一个省。“尼德兰”意为低地,指的是莱茵河入海处的一片低地,尼德兰原本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尼德兰由于地处莱茵河与大西洋交汇的“T”字口上,并且拥有优良的港口,因此尼德兰成为能够辐射整个莱茵河流域的港口地带,这里成为欧洲最富饶地地区之一,西班牙帝国的一半税收来自这里。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把它看作是自己“王冠上的一颗珍珠。”

但在16世纪末,受新教崛起的影响,尼德兰普遍兴起了反对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统治政治浪潮,这最终导致于1581年西班牙的尼德兰北方北方七省成立“联省共和国”,其中以荷兰省最大,所以又称荷兰共和国。

“联省共和国”成立后,荷兰由于拥有鹿特丹这个最繁盛的港口而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地。当时,荷兰的造船业位居欧洲第一,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荷兰的造船技术在当时也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由于可以进行规模生产,因而船的造价比英国低1/3到1/2.欧洲许多国家为此放弃了自行建造船只而改由向荷兰订购。

与此同时,荷兰还大规模从事海上运输,由于它庞大的造船业和精明的商业头脑,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欧洲的海运业。荷兰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是欧洲的贸易中心,在鹿特丹港内经常有云集了2000艘到港和即将离港的船只,他们来的时候满载而归,离开的时候同样船体沉重。

自然,荷兰也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否则遍布世界各地的欧洲海盗会把荷兰帝国的商船很快吞没。荷兰基于强盛的国力因而能够建造一支甚至超越当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军,他的海军舰船数量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之和的1倍。

最后,除了成为“海上马车夫”外,荷兰也没有放弃拓展殖民地。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之后抵达印度尼西亚。不久,荷兰舰队便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垄断了东方贸易。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主要负责东方的贸易。1621西印度公司公司成立,主要从事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荷兰在美洲拓展的殖民地后来被英国占有,其中就有现在的纽约,那时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

傲慢者:特洛姆普

马尔腾·哈珀茨松·特罗姆普出生于1598年4月23日,于1653年8月10日在斯赫维宁根的一次作战中阵亡。他出生于Den Briel,和荷兰许多人一样,这里许多人从小就与海洋密不可分,他从9岁起就开始了在海船上生活。21岁时,他已经是可以以中尉军衔加入荷兰海军了,1629年,他已经升任一艘旗舰的舰长,那就是“Piet Hein”号旗舰,在担任舰长期间,他参加了荷兰海军进攻敦刻尔克的军事行动,此时他指挥的战舰是Vliegende Groene Draeck号。

1637年,特罗姆普晋升成为海军中将。此时,正是荷兰为了争取获得独立而与西班牙大动干戈的时候,特罗姆普统帅荷兰舰队全歼了一支驶往佛兰得斯的西班牙舰队,这就是著名的唐斯之战,而正是这一战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八十年战争。特罗姆普本人也因此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当荷兰在唐斯海战中击败西班牙后,海洋上就出现了三足鼎立局面,那就是老牌海洋霸主西班牙、正在崛起的大英帝国和迎来新世纪的荷兰。大英帝国由于赢得了加莱海战的胜利正在迅猛崛起,而早于英国赢得唐斯海战的荷兰此时俨然已经是一个新海洋霸主,因为荷兰在击败西班牙、获得独立后使得原本就势力庞大的海洋贸易更加兴旺,因此,此时实际上西班牙已经看到了落日余辉,而荷兰正是如日中天,而英国则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英国和荷兰成为三者中事实上的霸主候选人。

1652年,英荷战争因为特罗姆普不愿向布莱克降旗而突然爆发——特罗姆普也正因为这件事而被称为傲慢者。特罗姆普一直是荷兰海军的中坚人物,只要他存在,荷兰海军似乎就拥有了灵魂。作为荷兰海军主帅,只有在肯特诺克之战时是因为被解职以外,他也在事实上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军事行动。然而,荷兰在赢得唐斯海战后,在后来与英国争霸战中,似乎运气一直不佳,特罗姆普在与英国对手的角逐中一直战绩不尽人意,在他指挥或参加的几次海战中,只有少数胜利,多数则归于失败。相反,特罗姆普的失败却成就了一些英国人,如布莱克、迪恩、蒙克交手,这正如同拿破仑成就了威灵顿一样。

实际上,公平地说,并非是特罗姆普本人江郎才尽,而是荷兰海军的作战精神与其说是海军还不如说更像是海盗,这些高大的荷兰水手有一种天生的狂放,这有时颇具战斗力——当虽然是他们面临巨大整体压力的时候,如民族解放,但更多的时候,这种狂放却用来对付上级的命令——他们却宁愿违抗命令而不愿去拼命,因此,他们有时作战异常勇猛,但逃跑起来也非常迅速,这导致荷兰海军经常出现这样的异常情况,即在几乎每次海战中,都可以看到有一些荷兰舰长竟然拒绝执行特罗姆普或者其他海军统帅的作战命令,而擅自撤退,结果可想而知,缺乏严明纪律的海军舰队又如何发挥出真实的作战力呢?

荷兰海军的这种态度可以说是根植于荷兰文化中,这些海盗的后裔们更习惯于单兵作战,或称之为单舰作战,即海盗式作战,而缺乏英国和西班牙那种职业海军的集体规模效应,这从荷兰海军的另一个特点就可见一斑,那就是几乎所有的荷兰船长和海军统帅都善于组织防守和撤退,而在进攻上却略逊一筹,只有特罗姆普在这方面表现得与他的英国同行一样杰出。

而更令特罗姆普头痛的是,荷兰海军的变革意识似乎更加落后,与荷兰的对手英国人相比,荷兰人能够在单舰操控和近战上显示出高超的技术,但在海军整体变革上英国人却已经超越了荷兰人。英国人已经开始使用“战列线”海战方式,而荷兰人还沉浸在过去的海战模式中,因此,在整体实力对比上,荷兰其实正在丧失他们的优势。

还有一点,特罗姆普的运气似乎也不怎么样,每当海战爆发的关键时刻,大西洋变换不定的风向总是转向对英国人有利的一侧,这从古德温、北海、杰内斯等数次海战中就可以看出。

荷兰的命运其实是由特罗姆普主宰的,当特罗姆普在斯赫维宁根的阵亡后,荷兰发现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特罗姆普,率领荷兰海军重新对抗英国人,最终,倔强的荷兰人还是放弃了抵抗,接受了英国的《航海条例》。

特罗姆普被葬在代夫特,在他的大理石纪念碑上,荷兰著名诗人Joost van den Vondel为他撰写了碑文,纪念碑造型是他阵亡的那一刻,背景是一艘燃烧着的英国战舰。

马尔腾·哈珀茨松·特罗姆普自然也使得特罗姆普家族成为一个海军世家,他的次子,康纳里斯·范·特罗姆普在来亨之战中获得一些战绩后也开始走向荷兰海军统帅,他后来在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战争中担任德·鲁伊特尔的副帅,然后又在四日战役、索尔湾海战、以及特塞尔战役中,开始为他自己积累功勋。但很可惜,荷兰经过三次英荷海战后已经基本失败。

特罗姆普尽管在与英国人的争锋中并没有赢得多少胜利,但这没有影响他作为卓越海军统帅的地位和名声,他不但使荷兰相信只有他才能对抗英国人,也让英国接受了他的傲慢,但,也许,他还是该归为落伍者的行列,因为他是海上近战混战的大师,但这种战术已经无法对抗英国的“战列线”战术——也正是因为他的近战混战导致英国在两次海战中大吃苦头,而迫使布莱克不得不寻找新的战术,这就是“战列线”战术的诞生。

特罗姆普所代表的是传统的风帆混战战术,而布莱克所代表的是新流行的战列线战术,布莱克是在尝到苦头后寻找到这一办法的,因而等于是站在特罗姆普的肩膀上赢得了胜利。对世界海军发展而言,这自然值得称赞,但特罗姆普并不因该因此被蔑视,相反,他理应得到历史的尊重,就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台阶。在特罗姆普之后,世界看到了战列线战术的威力,因而传统的风帆混战被遗忘了。海战由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一种阵列表演,每当敌对双方进行海上大决战的时候,总要抢先排列好舰队的队列,然后两队像是整齐的马其顿步兵方阵一样开始接近、互相炮击,最后由其中一方的舰炮猛烈程度来决定胜负。按照战列线战术制订的《永久作战条令》成为当时标准的作战守则,各舰长不需要再发挥个人想象力,而只需要照章办事,尊从舰队统帅按照作战条令发布的命令就行了。特罗姆普这样能够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变的微乎其微,直到1805年,一位将特罗姆普视为偶像之一的年轻人,失去了一眼一臂的皇家海军中将说出:“It will bring forward a pell-mell battle, and that is what I want。”后,他才改变战术,把他的舰队由战列线改为两列纵队然后冲向敌阵。很有意思,他最后也像特罗姆普那样的阵亡,他尊贵的旗舰上一直飘扬着这样的旗号“Engage the enemy more closely”。

唐斯海战

当荷兰与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进入后期时,西班牙已经感到如果再不发动一场大规模征战,西班牙这个最富庶的省份就可能不保。于是,西班牙又一次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海上远征部队——而很不幸,这支舰队竟然在中途遭到荷兰舰队的截击,因而崩溃,这就是唐斯海战。

颇为相似的是,这场海战不但规模与加莱海战相当,而且战果也出奇的相似,甚至可以说荷兰人比英国人更辉煌,因为在这场海战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联合舰队都是在海战中被毁的,而无敌舰队则主要是在撤退中遭遇了两次风暴导致一半的战舰倾覆。

1639年,西班牙与葡萄牙联合组织的舰队,共计77艘大型战舰,人员包括水手和陆军士兵24000人,这次远征的目的地就是弗兰德斯,他们要把以荷兰为主的尼德兰独立彻底消灭。

9月,这支庞大的舰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前往敦刻尔克,他们需要首先控制英吉利海峡。在敦刻尔克稍作停留后,西葡联合舰队就踏上了征程,但这支舰队却被荷兰部署在英吉利海峡的守望舰发现,这艘守望舰迅速返回荷兰,把这个舰队的规模、组成和航线时间等详细通报给了荷兰海军统帅特罗姆普。

然而此时特罗姆普在海峡区只有13艘战舰,但接到情报后的特罗姆普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应战。这是场实力对比悬殊的较量,西葡联合舰队的主舰几乎都是大吨位的远洋战舰,以联合舰队中葡萄牙的“圣·特里萨”号为例,它拥有68门炮,载员1000人,其他主力舰也都是这样的大型战舰;而荷兰战舰则不但数量可怜,吨位上也渺小的象是大象脚下的蚂蚁,特罗姆普的旗舰阿米莉娅号只有600吨,46门炮,200名船员,整个特罗姆普舰队一共只有2000人。联合舰队与荷兰舰队战舰数量比为5:1,人员比是12:1.

自然,特罗姆普不是一个仅仅凭借一腔热血就奔赴战场的战争狂徒,他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英国的霍华德勋爵,他要再一次打一场加莱海战。他清楚,海战的规则是,当一个弱小的舰队与一个强大的舰队交战的时候,必须借助某种“利”重新取得平衡,而这种“利”有时是天时,如萨拉米海战中波斯舰队遭受了两次风暴就折损了一半的战舰,或者像君士坦丁堡城下的阿拉伯舰队一样,庞大的舰队拥挤在狭窄的海湾里,成了被希腊火点燃的干柴,拜占庭人利用的就是“地利”。特罗姆普希望能把西葡联合舰队引入到一个浅滩,这就能有效遏制吃水较深的西葡舰队,发挥荷兰舰队的优势。

9月16日,荷兰舰队与西班牙舰队在滩头岬遭遇了,滩头岬的海域正合特罗姆普的心愿,因为这是一片浅海,暗礁和沙洲密布,联合舰队的大帆战列舰完全无法发挥实力。当海战爆发后,特罗姆普并没有让他那可怜的舰队再编组什么海战队形,而是采用了海盗式的海上穿插战术,而恐怕特罗姆普本人也没想到这种战术竟然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因为他小巧而又分散的舰队就像是几匹狼串进了羊群,造成了羊群的混乱,西班牙舰队和葡萄牙舰队急忙争相开炮。但此时舰炮的发射总是伴随着滚滚浓烟,当大量战舰同时密集发射的时候整个战区的海面上就被一片浓烟所笼罩,这导致西班牙舰队和葡萄牙舰队互相无法识别,甚至连特罗姆普的十几条小船也找不到了,相反,西班牙舰队和葡萄牙舰队都以为对方就是荷兰人,因而互相用猛烈的炮火“教训这帮荷兰混蛋”,但实际上特罗姆普早已悄悄退出战区,他成了这场海战的旁观者。

联合舰队的这场互相残杀导致大量战舰损伤、沉没,而此时特罗姆普则成了真正的狼群,他们在后面追逐这群伤痕累累的战舰——如果在空中俯瞰,你立即就会联想到非洲草原上一群狮子追逐一群角马。联合舰队无奈之下一路南撤,他们竟然被特罗姆普的十几条小船驱赶到了英国的唐斯——当时英国在荷兰与西班牙的征战保持中立——它当然愿意看到西班牙和荷兰两败俱伤。

联合舰队在唐斯停泊了下来,它认为暂时安全了,因为按照国际法,荷兰不应对中立的英国港口发动攻击的。联合舰队开始抛锚停航,修补战舰。而这才是特罗姆普最为担心的事,因为直到现在他仍然还是那十几条小船,而联合舰队如果休整完毕,那么仍然可以轻松地吃掉他。他现在甚至就是封锁唐斯港也只能封锁其中的南水道,而根本没有舰船去封锁唐斯港的北水道。联合舰队这时也没有实施突围,因为战舰在那场交战中损伤严重,弹药补给也不够。他们现在寄希望于就在附近的英国舰队,但保守的英国舰队竟然格守中立的外交政策没有对荷兰舰队发动任何攻击。?

特罗姆普此时最盼望的就是荷兰能够派出增援部队,终于他等来了威特·德·威斯率领的17艘战舰,封锁住了北水道。但这仍然不够,如果联合舰队完全修好战舰,补充给养,然后实施强突围的话,荷兰就必须与联合舰队正面交战,而这是特罗姆普最不希望看到的,事实很清楚,如果正面交战,荷兰人那点可怜战舰不过是联合舰队的一点点心。特罗姆普于是再次派出信使前往北方7省求援,直到此时荷兰联省议会才终于确定,西葡舰队已经被围困在唐斯港,于是立即征调荷兰所有能够参战的舰船,把商船加装火炮,然后迅速驶往唐斯港,并且全部交给特罗姆普指挥。此时,特罗姆普实力倍增,他的舰队拥有了105艘战舰和12艘纵火船,尽管这些还都不是真正的战舰,而且吨位较小,但至少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他派遣德·威斯指挥一支分舰队监视英国海军,防止他们介入战争。

一个月后,即10月21日,特罗姆普决定不顾英国的中立国地位而实施进港攻击——他明白,即使是凭借现在的实力也未必能赢得与联合舰队的正面决战,而且,如果失去这次机会,那么就再难以找到这么好的歼灭机会。于是特罗姆普命令所有战舰从南、北两条水道同时冲入唐斯锚地。然后火炮齐鸣,同时放出纵火船。联合舰队没有想到荷兰人竟然违背英国的中立政策而进港攻击,聚集在一起的联合舰队很多战舰还在修理中就迎来了漫天的炮弹和大火,联合舰队中最大的战舰圣·特里萨号弹药舱被击中起火,爆炸沉没。很开,联合舰队战舰一艘接一艘迅速沉没,最终只有7艘战舰设法借着燃烧产生的浓烟的掩护逃出,于11月1日返回敦刻尔克,16艘被俘,其余的或被击沉,或被焚毁,15200人死亡,1800人被俘。而特罗姆普也果真实现了另一次加莱海战,甚至更为突出——荷兰人只有一艘战舰被焚毁,100人阵亡!

唐斯海战几乎完全摧毁了西班牙的海军实力,这是西班牙在加莱海战后的又一次重大失败。唐斯海战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八十年战争,西班牙承认了北方七省的独立。特罗姆普成为了荷兰人的民族英雄,并晋升上将,成为荷兰海军的精神领袖。然而,特罗姆普这次行动也侵犯了英国的中立,英国和荷兰、西班牙之间本来就是一个三角竞争关系,当荷兰赢得这场海战之后,英国必然要对荷兰进行打压。

13年后,英国找到了一个借口——特罗姆普故地重游,在唐斯他遇上了布莱克,他的固执与傲慢最终成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大英帝国的建造者:布莱克

英荷矛盾

一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的低地小国能在世界海洋上拥有一个时代这在大陆国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海洋国家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雅典、威尼斯、热那亚都不过是一个城邦,但它们都曾经创造一个航海时代。对荷兰来说,他们其实除了海洋之外也别无选择,荷兰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

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已经拥有商船1.5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也就是说荷兰船舶总吨位与英法西葡四国相当。荷兰人垄断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但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居于霸主地位的国家总要面对永恒的挑战,它要么在这场挑战拳击赛中卫冕成功,要么一蹶不振。

加莱海战之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出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西班牙、英国和荷兰三者之间的角逐既激烈又微妙——在唐斯海战中,英国有意保持了保持了中立,并且对躲进唐斯港湾的西班牙舰队、围困西班牙而又弱小的荷兰舰队视而不见,只是坐山观虎斗,让西班牙和荷兰对决,荷兰出人意料地再次创造了一个“加莱海战”,西班牙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能力与英格兰和荷兰并世称雄。自然,西班牙后时代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英格兰与荷兰战争的开始。

尽管英国首先赢得了加莱海战的胜利,但荷兰却比英国人更早占据了海洋,英国实际上是在向另一个“西班牙”发起挑战。

荷兰在取得唐斯海战的胜利后结束了长达80年独立战争,西班牙无可奈何地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占据莱茵河与大西洋交叉位置的荷兰迅速崛起为一个贸易大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垄断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与地中海的粮食贸易、而出产自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则由荷兰输送到北欧、俄罗斯和世界各地。荷兰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此后苏门答腊、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马六甲、锡兰(今斯里兰卡)、好望角、北美哈德逊河流域、南美洲的安得列斯群岛等均成为荷兰的殖民地。

而英国在赢得加莱海战胜利后则一度陷入了国内战争,资产阶级与国王势力进行了一场半个多世纪的角逐,这导致英国尽管赢得了加莱海战的胜利却在几十年时间里没能填补西班牙留下的真空。但这对于英国来说可谓塞翁失马,尽管英国失去了一段时间的良好机遇,但英国却因此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就为英国此后长达300年的帝国伟业奠定了基础。17世纪中叶,英国基本完成了资产界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成了资产阶级英国的事实统治者,而他信奉的确是拉勒夫的格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这无疑是在向荷兰宣战,当时荷兰主要就是从事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地的海上运输,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在荷兰的运输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将荷兰运输船拒之门外等于就是抢占荷兰的贸易份额。荷兰随即发出强烈抗议,反对《航海条例》,但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于是战争爆发了。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紧急动员了125艘武装商船;荷兰也在1652年大量征用商船,使海军舰艇扩充至226艘。

第一次英荷海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于《航海条例》宣布实施的次年爆发,至1654年结束。

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由于双方都是海上殖民大国,因此战场也就遍布全球,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都同时进行了规模大小不等的一系列海战,其中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波特兰海战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三场海战。

1652年5月,两国舰队首先在多佛尔海峡发生对射。当时,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正遇上在唐斯海战中一战成名的荷兰海军上将特罗姆普,他正在率领42艘荷兰战舰为商船护航。于是布莱克按照常规要求荷兰海军下降军旗向英国国旗致敬,因为英国一贯将多佛尔海峡视为英国领海,因此所有经过这个海峡的其他国家舰船都需要降旗以示尊重,但此时不同往日,英国和荷兰尽管此时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战争之火早已燃烧。心高气傲的特罗姆普立即拒绝了布莱克。布莱克也毫不客气地随即下令英国战舰向荷兰战舰开炮,双方由此进行了一场持续4个多小时的炮战,荷兰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中弹70余发。多佛尔海峡炮战发生后,双方随即于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随后封锁了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开始组织舰队护航,双方的海战首先就是由这种封锁反封锁的方式逐渐步入一系列的海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多佛尔海峡成为英荷双方首当其冲的战场,这自然是因为这个海峡是一个交通枢纽,关系到英荷双方的国家命运。因此,在多佛尔海峡上所发生的海战双方几乎每次海战都要投入2-3万人、6000-8000门大炮,而且在这个海峡的海战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仅在16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个月之内,双方舰队在多佛尔海峡的大小交战总数已经相当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希望凭借英国扼守着两个海域的天然优势来切断荷兰的贸易线,因为荷兰的主要贸易航道都必须要经过这两处海域。英国海军舰队统帅就是布莱克,他把主要的赌注就压在了这两个海域,因此他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略,这就等于扼住了荷兰人的脖子。在具体战术上,布赖克将英国舰队分为红、白、蓝三个支队。而且,布莱克基于在数次海战中荷兰战舰习惯于近战混战的战术,使得英国战舰损失严重,因而寻找到一条新战术,那就是当时少见的舰队在作战中保持舰队战列线的战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依据战舰炮火射程、配置利用几何学原理发挥最大炮火效果的战术。自然,英国人没有仅仅在这两个海域展开拦截、攻击,布赖克也安排了战舰在苏格兰北部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北海攻击荷兰的捕鱼船,也派出小规模舰队突入到波罗的海,阻截荷兰与丹麦、挪威、瑞典、俄罗斯之间的航船。显然,布赖克的战略是从扼制荷兰的海上贸易入手,全面、但又分轻重主次地对荷兰展开攻击。

比较而言,荷兰的战略战术则显得有些呆板,荷兰方面制定的战略是用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但这的确有些无奈,因为荷兰需要庞大的贸易,也就不得不提供强大的舰队护航,这也是荷兰必须要做的,而这样做在战略上就在事实上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了——因为英国在多佛尔海峡布设了重兵,荷兰也只有用大舰队护航的办法强行通过。特罗姆普明知道者个战略十分被动,但也不得不让荷兰不得不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海上护航上。不仅如此,这种被动战略还有一个十分不利之处就是,有时又因此而在主要战场和次要战场力量分配不均,如荷兰在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战舰,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比较而言,荷兰海军统帅特罗姆普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海军统帅,但荷兰庞大的海运需要不得不使他把大量的舰队投入到繁重而又低效的护航中;荷兰海军就单舰战术素养来说要比英国高,海员的个人素质也要高,但由于荷兰过多依赖临时雇用商船,因此战舰彼此之间协调性就远不如英国,与之相比,英国海军显得更职业化;另外,在海战中至关重要的舰船装备双方也存在着明显差距,由于荷兰多是由商船改建为战舰,因此火力和防护上与英国战舰不能相比,因此,总体而言,英国在大战略上占据主动,双方海军实力上英国也有明显优势,这就使得英国能略胜一筹。

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双方海战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一般来说较为关键的是发生在多佛尔和北海海域的6次海战最为关键,其次是在地中海海域。

在多佛尔海峡和北海,这里是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的主战场。

1、普利茅斯海战

1652年8月26日,由荷兰舰队护航的商船队在通过英吉利海峡时遭到受到英国舰队拦截,英国舰队有40艘战舰和5艘纵火船;荷兰投入这次海战的是30艘战舰和6艘纵火船,在实力上大体相当。荷兰舰队的统帅著名指挥官米歇尔·阿德林森·德·奈特(1607-1676),并且舰船炮火、船体综合技术等方面双方都比较接近,这就导致双方这场球赛打成了平局,互有损伤,荷兰商船队大部分通过了海峡。

2、肯梯斯诺克海战

这是英国舰队在统帅布莱克带领下对荷兰捕鱼船进行的一次打击,目的是要打击荷兰的渔业,这使得荷兰渔业损失惨重,约有900多名渔民被俘。荷兰只好抽调海军战舰进行反击,而荷兰此时却从普利茅斯海战中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因在在那场旗鼓相当的海战中似乎英国舰队的总体水平不如荷兰,因此,荷兰并没有从地中海抽调回其主要战舰,而是派出了非主力舰队。

1652年10月8日,双方在泰晤士河口外的肯梯斯诺克不期而遇。英国方面舰船为68艘、荷兰则为64艘,在数量上仍然相差无几,但英国战舰火炮口径和数量上却占据优势。这场海战双方持续了两天两夜,最终荷兰舰队有3艘被击沉,数艘毁坏,荷兰只好撤退。

3、邓捷内斯海战

这一次,轮到了英国队掉以轻心。在肯梯斯诺克海战的胜利后,英国认为荷兰并不象表面那样强大,不需要要在多佛尔集中过多战舰,于是抽调20艘军舰前往地中海,因为荷兰向地中海派出的是主力舰队。这样一来,英国在多佛尔海峡战区的军舰仅剩下了42艘,与此同时,荷兰人又重新启用了特罗姆普,这是一个颇让英国人头痛的家伙。1652年12月10日,一支300艘的荷兰商船队需要通过多佛尔海峡,特罗姆普为此派出了高达78艘战舰护航。得到荷兰商船队启航的情报后,布莱克随即命令英国舰队在英格兰东南的邓捷内斯海角进行拦截。这一次,双方军舰在数量上不再是相当,出现了悬殊的比例。海战的结果令英国人大为震撼,英国战舰被击沉3艘、被俘虏2艘,并且,这导致一段时间内英国舰队失去了对多佛尔海峡的控制。

4、三日海战(又称波特兰海战)

经过几次较量,双方都因胜负得失开始调整战舰的部署。英国把分散的战舰重新集中,并加快了新战舰的下水速度。1653年2月28日,特罗姆普再次率领80艘战舰为180艘商船护航。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在出航的时间里进行拦截,而是在荷兰舰队返航的途中进行了攻击,并且,英国也派出了70艘战舰,双方再一次在势均力敌的状态下进行海战。在狭窄的多佛尔海峡上双方在海上激战了整整3天,至3月2日特罗姆普才把大部分荷兰商船安全送出海峡。但荷兰舰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1艘战舰与30艘商船被击沉或被缴获,死亡2000人;英国舰队却出现了奇迹,仅损失1艘战舰,但人员也有伤亡1000多人,还有一个不幸就是布莱克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了伤。

5、加巴德沙洲海战

三日海战使英国重新夺回了多佛尔海峡的制海权。英国海军上将蒙克取代了受伤的布赖克成为英国海军新统帅,但英国的战略没有因此而改变,他仍然按照布赖克的战略在多佛尔集中舰队对付荷兰人。这时,荷兰和英国开始表现出战争潜力的差距,英国的新战舰不断下水,这使得英国舰队不断能得到补充;而相反,荷兰的工业潜力远不如英国,战舰补充速度不及英国。

1653年6月12日,经过了三日海战惨败的特罗姆普再次出航,他希望能打破英国人的封锁。他指挥的荷兰舰队共计104艘战舰;蒙克的舰队有115艘战舰。这还是一次力量相当的海战,双方的炮战持续了一段时间仍然未见分晓,直到黄昏时刻,布莱克率18艘军舰赶来增援,英国舰队的数量优势趋于明显。荷兰舰队只好于13日开始向佛兰德浅滩撤退,因为英国战舰吨位较大,无法在佛兰德浅滩航行,而荷兰舰队不但吨位较小,而且多数是平底船。

荷兰在这场海战中9艘军舰被击沉,11艘被俘,1400多人阵亡或被俘,而英国仅损失了1艘军舰和400多人。

6、斯赫维宁根战役

加巴德沙洲海战的失利导致荷兰完全失去了多佛尔海峡的制海权,荷兰商船队遭到重大打击,荷兰经济陷入瘫痪。不得已之下,特罗姆普决定再进行一次决战。1653年8月8日,英荷两国舰队在斯赫维宁根海面相遇。荷兰战舰为106艘,分为两支舰队,特罗姆普指挥82艘,德·奈特指挥24艘;英国战舰100艘,仍由蒙克统帅。

这场海战从早晨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对荷兰来说这是一场争夺制海权的决战,因此表现的异常坚决,但十分不幸,特罗姆普在海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中弹身亡,荷兰人舰队陷入恐慌之中,竟然出现了25艘战舰突然撤出战斗的事情。最终荷兰还是输掉了这场海战,荷兰损失了15艘战舰,伤亡4000多人,而英军仅损失了2艘军舰,伤亡1000多人。

斯赫维宁根海战可以说是多佛尔海峡的最后一战,此后荷兰舰队再无力发起争夺制海权的大规模海战。英国也因此开始对荷兰实行全面的封锁。

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就是地中海,但这里仅是一个次要战场。然而荷兰却在这里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在整个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一直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荷兰的地中海舰队统帅是范·盖伦,拥有36艘战舰组成,其中14艘每舰配备26至30门火炮,另外22艘为雇用商船改装的战舰。英国舰队有15艘战舰,每舰配备30至54门火炮,但英国舰队需要分头保护地中海东部的里窝那和厄尔巴岛。这样就使得英国舰队力量分散,范·盖伦很好地利用了英国人分头据守的缺点,他把荷兰地中海舰队放置在英国两支分舰队的中间,这导致英国人的两支舰队无法取得联系,因此在地中海荷兰一直占据上风。

1652年8月28日,部署在厄尔巴岛的英国分舰队冒险向荷兰舰队发动攻击,希望能为里窝那解围,因为那里已经被荷兰封锁了几个月,但最终导致重大伤亡。

1653年3月13日,里窝那海战爆发。范·盖伦成功引诱出了龟缩在里窝那的英国舰队,然后就展开了毁灭性打击,最终只有一艘英国战舰逃脱,其他的全部被击沉或者俘虏。然而荷兰统帅范·盖伦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次海战后荷兰海军取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但对整个战局来说已经于事无补,英国长期封锁最终导致荷兰这个严重依赖海上贸易的国家几乎陷于崩溃的边缘。在英荷第一次战争进入尾声的时候,阿姆斯特丹已经一片凄凉,街道上毫无生气,空房遍布,港口凋零。荷兰人此时已经山穷水尽,不得不屈服,1654年4月15日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第二次英荷海战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时正值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与资产新贵们达成协议,返回英国,随后被立为国王。查理二世登基后不久为拉拢海军,特授予英国海军“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统帅海军。与此同时,查理二世为了继续打击荷兰颁布了一个更加富有进攻性的新《航海条例》,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但此时的英国海军在经历克伦威尔经年累月的征战后,由于英国外债高筑,海军军费也屡遭欠拖,海军实际军费不及预算的2/3,这导致这个需要高昂费用维持的军种士气低落、舰船保养不足,战斗力下滑明显。相反,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并没有从此蛰伏,而是一直养精蓄锐希望重新夺回制海权。特罗姆普死后荷兰任用了德·奈特海军上将,并重新调整了海军作战思想,德·奈特海军上将认为,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是败在了用简单的护航对抗英国的封锁,被动而低效,荷兰应该是用海军主力战舰与英国进行大规模海上决战,并且,应该建立英国那样的职业海军,而不再依靠雇用商船。荷兰海军战略思想确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军复兴计划,荷兰新战舰很快接连下水。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战舰火炮共计4869门,人员21631人。

另外,从海军战术上,由于英国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的纵列队形战术优势明显,由此导致了这种战术迅速在欧洲获得普及。尽管特罗姆普早就注意到了英国这种战术的突出之处,但荷兰在整个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一直没有采用,直到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后荷兰才开始普及这种战术。

英国在取得第一次英荷战争的胜利后就开始将目标转向了荷兰广阔的殖民地贸易,因为这是荷兰另一个支柱经济,只有夺取了荷兰的殖民地才能彻底击败荷兰。1663年,英国的组建了“皇家非洲公司”,并开始向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发起攻击,并于次年将荷兰人从这里驱逐出去,英国取代荷兰人开始了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1664年4月,英国派遣一支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

英国一系列的攻势终于激怒了荷兰人,已经潜心发展了十年的荷兰海军此时已经恢复了元气,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

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由于荷兰海战思想已经由简单的护航转变为寻找战机进行海上决战,因此在海战的次数上大为减少,但一旦发生战事往往都是大规模海战。这时荷兰已经吸收了英国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许多先进的战术思想,并且战舰在装备和火炮技术上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这大大增加了双方的毁伤率。

至于战场仍然是以多佛尔海峡和北海为主,第二次英荷战争主要经历了6场海战。

1、洛斯托夫特海战

1666年6月11日洛斯托夫特海战爆发。1665年6月13日,英荷两国舰队在英国洛斯托夫特港附近的北海海域狭路相逢。当时英国的约克公爵指挥的舰队共有109艘军舰、28艘纵火船和7艘通信船。荷兰雅各布·奥普丹(瑟纳尔)海军上将指挥的舰队共有103艘军舰、11艘快艇、11艘纵火船和12艘加利翁型帆船,这是一支混合舰队——荷兰舰队中仍然有许多舰船是由商船改装。英荷两支舰队在数量上旗鼓相当,但在海战中却显出了英国舰队炮火强大、密集的优势。

洛斯托夫特海战从拂晓开始,荷兰人起初占据顺风的有利位置,但荷兰人没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首先开战,而是直到风向已经变为逆风后才开战。双方舰队都开始了整齐的列队炮火齐射,当整齐的队形逐渐被炮火打乱后,双方进入了混战,并整整持续了一整天。双方不仅互相用密集的炮火猛轰对方,而且还数次出现了接舷战;双方的纵火船在战场中不停地穿梭游动,如同海中的火鲨鱼一样吞噬着海面上的舰船。最终,英国的炮火优势逐渐开始让荷兰人感到难以支撑,就在此时,荷兰舰队统帅雅各布·奥普丹海军上将的旗舰突然中弹爆炸,雅各布·奥普丹海军上将当场阵亡,荷兰舰队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紧接着,荷兰巨舰“奥兰奇”号在接舷战中被俘虏,随后被焚毁。荷兰舰队急忙纷纷退出战场,幸好英国舰队由于混乱未能及时展开追击,荷兰舰队才幸免于难。在这次海战中,英军击沉荷军舰船14艘,俘获18艘,荷军6000人战死或被俘。而英军仅损失2艘战舰,伤亡和被俘约1000人。格斯托夫特海战是英荷双方之间一次单纵队对垒,这很好地比较了当数量上相当的纵队对决的时候孰优孰劣。荷兰舰队中由于许多参战的船只都是由商船临时改建的,因此在炮火上、防护上、协调能力上都没有英国职业战舰那样的水平,因此,这次海战后欧洲各个海洋强国意识到,雇用商船组成临时舰队的模式已经过时,今后能否取得海战胜利的关键应该是那些职业的海军战舰。

在经过这次海战后荷兰人仍然没能打破英国人的制海权,但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事件帮助了荷兰人,那就是1664年至1665年重新爆发的黑死病,黑死病曾经于14-15世纪在欧洲大面积暴发。这次黑死病的重新爆发对英国来说损失远大于战争灾难,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死亡人数由4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00多倍!伦敦约有10万人先后死去,相当于伦敦总人口的1/4,这是一场天灾,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陷入恐慌。

尽管荷兰也没能幸免于难,但荷兰并没有因此疏于战备,而是良好第利用了这次难得机会,并且荷兰于1661年1月成功地获得了法国和丹麦的支持,法国和丹麦不但向荷兰提供支援,而且与荷兰结成同盟,这迫使英国不得不分兵对付法国和丹麦。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

2、四日海战(又称敦刻尔克海战)

1666年6月11日,德·奈特率领一支由84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起航,舰队上共有4600门大炮,2.2万人。英国舰队仍由蒙克统帅,共有78艘战舰、4500门火炮、2.1万人。

由于担心法国舰队可能前来参战,英国不得不让鲁珀特亲王率20艘战舰应付可能出现的法国人,这就使得本来占据数量优势的英国人变成了劣势。在第一天的激战中,荷兰舰队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和顺风的有利风向,一度曾将蒙克舰队包围,但英国舰队的奋力反击并没有让荷兰人的优势变成胜利,英国的“绥夫蒂秀尔”号被俘获,舰队司令贝克利阵亡;而荷兰的先遣舰队司令艾弗森也被击中。

第二天,双方仍未打破僵局,但英国已经渐渐感到不支,因为由于数量上存在差距,英国战舰毁伤严重。

第三天,在经过又一轮炮战后,英国仅剩下30艘战舰还能保持战力,这最终迫使蒙克做出了撤退的命令,英国舰队开始逐渐西撤。英国最大的风帆战列舰、先头舰队旗舰“皇家亲王”号被荷兰舰队追击后搁浅,舰队司令阿伊斯秋投降,荷兰人焚毁了这艘战列舰。

但英国人这时却得到了意外的补充,原来是鲁珀特亲王的舰队并没有发现法国人,于是前来与蒙克舰队残部会合。

第四天,由于英国舰队中间出现一个空隙,荷兰人立即进行切入、分割,德·奈特随后亲率主力对英国舰队发动猛烈攻击,这导致英国舰队陷入一阵混乱,荷兰人趁机对英国舰队进行了严重打击。

第四天的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夜晚,荷兰人尽管倾注了全力,但始终没能全歼英国舰队,英国舰队还是在深夜的大雾中撤出了战斗。

四日海战中英国损失了17艘舰船,其中三艘是旗舰,阵亡8000名,被俘3000人;荷兰方面损失了6艘战舰,伤亡2500人。

3,古德温海战

由于英国舰队在四日海战中损失严重,这导致英国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制海权。德·奈特对泰晤士河封锁了一段时间,然而由于英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战舰修复和补充能力很高,仅仅一个月,英国舰队就基本恢复了作战能力。1666年7月1日,蒙克的60战舰与英国一支100艘军舰(其中71艘是战列舰)的舰队遭遇,双方激战了两天。3日,荷兰进行增援;4日,鲁珀特亲王的舰队也进入战斗。这场海战英军损失10艘军舰,死伤1700多人,被俘2000余人。

4,北福兰角海战

在经过几次海战后荷兰人占据了上风,1666年8月4日,德·奈特随后率89艘战舰和20艘纵火船溯泰晤士河而上,准备进攻伦敦。英国方面派出90战舰和20艘纵火船迎击。

但荷兰这次却犯了一次错误,他们不应该与英国人进行纵队列阵炮战,因为英国舰队在射程和射击精确度上比荷兰要具有优势,因此荷兰在这次海战中损失较大,荷兰损失了20艘战舰,伤亡7000人;英国仅损失1艘战舰和3艘纵火船,伤亡不到300人。英国人重新夺回了制海权。

5、“霍尔姆斯篝火”

“霍尔姆斯篝火”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是一次突然袭击,但战果却十分辉煌。1666年8月8日,英国的霍尔姆斯率领一支小型分舰队对荷兰的弗利兰岛进行突袭,荷兰人根本没想到英国人会袭击这个小岛,因此荷兰在此聚集了近200艘商船,喜出望外的英国人迅速放出了纵火船,而荷兰人仅仅派出了两艘战舰进行拦截,结果很快被英国舰队击沉。这最后导致了150多艘荷兰商船被毁,这是一个惊人的损失,因为它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荷兰造成的损失的总和。

“霍尔姆斯篝火”烧红了荷兰人的屁股,但英国人也没能笑多久,也许是天怒人怨,1666年9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整个伦敦,这远比“霍尔姆斯篝火”更为壮观,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4天4夜,伦敦城2/3被毁,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英镑,这相当于两次英荷战争的费用。这场大火与黑死病一样立即让英国软弱了下来。从1667年1月开始,英国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尽管荷兰在战争中同样损失严重,但“霍尔姆斯篝火”事件却让荷兰人怒火中烧,荷兰人一边与英国人开始举行谈判,一边却准备报复。就在布雷达会谈期间,荷兰元首德维特秘密下达了进攻伦敦的命令。

6、泰晤士奇袭

“霍尔姆斯篝火”并没有烧毁德·奈特的主力舰队,为了报复英国人,他策划了一次大胆的突袭作战计划:他计划溯泰晤士河而上袭击伦敦。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一支由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组成的舰队悄悄航行到泰晤士河口。在夜晚涨潮之时借助顺潮溯入泰晤士河,首先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质。随后荷兰舰队不断沿着泰晤士河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并且对伦敦金进行了炮击。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一举摧毁了停泊的18艘战列舰中的6艘,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此后荷兰舰队对泰晤士河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锁。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荷兰人报了一箭之仇。瘟疫、伦敦大火和荷兰人的奇袭最终导致英国人不得不屈服,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英国重新放宽了《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也做出了让步,承认英国拥有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第三次英荷海战

英国在经历了两次英荷战争后认识到,与荷兰的海上争锋仅仅依靠海战恐怕已经很难取胜,荷兰的战争资源和潜力远比英国了解的要深厚的多。为此,英国寻找一个同盟共同打击荷兰。而此时对于英国来说最好的可利用者就是法国,法国在欧洲一向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伙伴,而且实力强大,此时正值被称为“太阳王”的法国路易十四时期,路易十四图谋欧洲霸业已久,在西班牙放弃荷兰等低地国家后法国实际上就在窥视这一地区。法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是与荷兰结盟,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参与重大的海战,而这一次,由于英荷战争迟迟未见分晓,法国已经难以等待,于是,法王路易十四首先提出与英国联合打击荷兰。1670年6月,两国签订了《多佛密约》。该条约规定:查理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查理二世可以请求路易十四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

1672年法国对荷兰宣战,法国退出了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1672年3月,英国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已经是一场欧洲战争,法国、丹麦、瑞典、西班牙等均卷入战争。因此,第三次英荷战争已经不局限在海上,而是一场海上和陆地同时进行的战争,法军从陆地、英军从海上两方面向荷兰发起了进攻。

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陆军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而荷兰虽然是海上的“巨无霸”但在陆地上则是个名副其实的侏儒。法国人在孔代和蒂雷纳指挥下势如破竹,荷兰的格尔德兰、奥弗赖塞尔和乌得勒支等省相继沦陷,直至突破了埃塞尔河防线,直逼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万般无奈之中,荷兰国王奥兰治的威廉(1672-1702)下令掘开荷兰人引以为荣穆伊登拦海大坝,以阻止法军,尽管法军受阻而暂时停止了陆地进攻,但荷兰也失去了家园,荷兰人几乎全部转移到了船上,须德海和莱茵河之间一片汪洋。

在海上,英国仍然是荷兰的主要威胁,法国海军只能起到陪衬的作用。在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海上战争主要是以下几场海战:

1、海峡之战

这场海战也就是英国发动的那场不宣而战,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对经过多佛尔海峡的荷兰商船队发动的袭击。当时英国派出的舰队是12艘战列舰、6艘小型战舰;而荷兰为此次商船队护航的仅有5艘战舰,但好在72艘商船中有24艘是武装商船。荷兰护航舰队指挥官是哈恩,他对这些可恨的英国人进行了坚决地抵抗,最终大部分商船成功通过了海峡,荷兰方面损失是1艘商船被击沉、3艘商船被俘获。

2、索尔湾海战

1672年6月7日,荷兰海军统帅德·奈特也策划了一次大规模袭击,他的舰队共有130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为61艘,4500门炮和2.1万人。目标是偷袭泊于英国东南部索尔湾的英法联合舰队。当时港内停泊着联合舰队的各类船只大约150多艘,其中有45艘英国战舰和26艘法国战舰,还有许多小型船只、运输船、后勤补给船等,估计有5100门火炮以及3.3万人。

德·奈特成功地躲避了英国人的眼睛而进入了攻击阵位,并且很快在港外布置了封锁线,随后就利用利用涨潮放出纵火船,英法联合舰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荷兰舰队也开始了持续的炮击。英国舰队指挥官约克公爵只好一边扑救大火一边组织舰队编队,准备突出海港,而胆小的法国人则把自己的舰队开到了一边不愿意冒险参战。英国舰队的强行突进与荷兰人的全力打击造成了猛烈的近距离炮战。经过一个下午的战斗,英国损失了4艘战舰、2500多人;荷兰损失了2艘战舰、2000多人。

仅从这些战果来看似乎德·奈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袭击效果,但对整个英法作战计划来说却是当头一棒,英国本来是计划派出大舰队入侵荷兰本土,但经过这次海战英国人并没有掌握充分的制海权,直接入侵荷兰本土的计划不得不拖延,同时按照英国计划从陆地上攻击荷兰的普鲁士攻击计划也流产。

3、第一次库内维尔海战

索尔湾海战整整一年之后,即1673年6月7日,英法舰队再次集结了舰队准备输送陆军进行打击荷兰本土的登陆作战。英法联军拥有127艘各类船只,其中54艘英国战列舰和27艘法国战列舰。

德·奈特统帅一支由89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迎击英法联合舰队,其中有52艘战列舰,海战乏善可陈,但却再次成功地阻止了英法联合舰队的登陆作战计划。

4、第二次库内维尔海战

在第1次库内维尔海战后仅仅七天,1673年6月14日,德·奈特发动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攻击,这次海战其实最终决定了英法联合舰队登陆作战成了泡影。德·奈特借助突然转向地海风一举突入英法联合舰队,英法联合舰队不得不撤退。

5、特塞尔海战

1673年8月,英法舰队仍然没有放弃登陆作战的企图,英法集结了2万陆军在英国。这一次他们打算登陆特塞尔岛。并为此作了尽可能的准备,共计120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陆军第一梯队为1万人。分为三支舰队:由鲁珀特亲王指挥的中央分舰队、德埃斯特雷指挥的法国先头舰队、斯普拉格指挥的后卫分舰队。

荷兰人在得到情报后,德·奈特也将舰队分编为三队:他本人指挥中央分舰队;班克特指挥先驱舰队;小特罗普指挥后卫分舰队。荷兰舰队共有方面75艘战列舰、1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

21日夜,德·奈特的中央舰队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随后在拂晓时分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此时荷兰的三组舰队和英法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战斗,最终,法国舰队的低素质使得战场发生了倾斜,可笑的法国佬一旦战舰毁伤较重就退出战列进行修理,这等于放弃了战斗;另外,法国舰队指挥官德埃斯特雷在企图包围班克特舰队失败后,法国舰队就陷入了一片混乱,德埃斯特雷随后就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于是班克特只留下少量战舰监视法国人,然后率领主力战舰前往援助德·奈特的中央分舰队。

就在法国人退出战场的同时,双方的后卫舰队却在猛烈交战,英国后卫舰队指挥官斯普拉格在两次转换旗舰之后殉职,这时鲁珀特亲王与德·奈特一边互相攻击一边前往支援各自的后卫舰队,这时班克特的荷兰前卫舰队成功迫使法国人退出战场后及时地赶到了战场,这最终再一次迫使英国人放弃了登陆的企图。

此战英军损失9艘战舰,英法联军共损失了2000多人;荷兰方面伤亡了1000多人。

这场海战荷兰人不但成功阻止了英法舰队的登陆企图,而且,由于法国舰队的提前退出使得英国人大为恼火,鲁珀特亲王说:“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这最终使得英法联盟趋于瓦解。1674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荷兰领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的中立。英荷三次战争就此落下了帷幕。

平心而论,荷兰人在三次战争中表现的非常杰出,荷兰在事实上也并没有输掉战争,但荷兰经济脆弱,工业基础淡薄,整个国家经济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和海外殖民地,而且国家地域狭小,人口不足,无法与英国、法国、普鲁士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因此,荷兰在三次战争后就日渐衰落,英国尽管在海战中总体表现略占上风,但并没有直接在战争中获得霸权,而是凭借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率先进行的资本主义革命在日后取得了霸主地位。

马汉在《海权论》中一针见血地说道:“如果说英格兰是为大海所吸引的话,荷兰却是被赶向大海的。没有大海的存在,英国或许会一蹶不振,而荷兰则会败亡。”

布赖克的战列线战术

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荷兰人之所以输掉了第一次英荷战争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人采用了布赖克保持队形阵列的海战战术。第一次英荷战争已经证明布赖克推行的海军战舰保持队形的战术是有效的。

1653年,布赖克推动英国海军部颁布了两个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件:《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明确规定:任何英国战舰在航行和逆风时,不得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抢占有利的顺风位置,而应保持舰队的总体队形并遵从上级指挥;一名舰长决不能抢风到舰队长官的前面。按照这个队形要求,英国人为了加强舰队的协调能力,为此建立了完整的海上通信联络信号系统,用火炮、旗语、灯光等作为传递信息指令的工具,各舰在航向、航行位置以及停船、下锚、召集会议等诸多事项上都必须与旗舰保持一致和遵从命令。《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共14条,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队形战术的地位,并说明了如何保持队形和如何利用队形优势作战。

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海战战术,经过实战检验后被证明十分有效,这在海军战术的发展史上堪称是“一个巨大的迈进”。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正是由于荷兰舰队仍然采用传统的混战才导致一次接一次的失利。

第一次英荷海战期间,英国海军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按军舰携带火炮的数量分成六个等级:第一级90门火炮以上;第二级80-90门火炮;第三级50-80门火炮;第四级38-50门火炮;第5级18-38门火炮;第六级18门火炮以下。这就划分了具体的战舰作战能力,也就便于舰队参谋指挥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出合理的舰队搭配和火力配置,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个不足挂齿的战舰等级划分,但却为舰队的海战安排提供了具体的指示。

法国的无奈

法国人的克星:约翰·宾爵士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列强之间的一场争霸战,由此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利益。因此,主要战场是在欧洲大陆,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进行的战争同样也对双方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英法之间的海上较量,实际上是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主导权和世界殖民地划分而进行的角逐,由于自大航海时代后殖民地经济就是欧洲的主要经济之一,因此这将决定英法之间谁能获得更大的殖民地利益,谁也就将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已经积累了相当长时间,这就如同火山爆发前的能量积聚,而由于英国是海洋大国、法国是欧洲传统的陆地大国,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欧洲矛盾的主要焦点。英国从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通过加莱海战和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世界的海上霸主,殖民地不断扩张,这就与同是殖民大国的法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英法矛盾之外,就是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矛盾,他们的矛盾显而易见,奥地利是普鲁士寻求统一的主要障碍之一,他们都是神圣罗马帝国中最为强大的两个诸侯,他们都希望成为德意志民族的领袖。

第三个矛盾是普鲁士与沙俄的矛盾,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叶击败瑞典后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之一,继续推行西进和南下扩张政策,其目标之一就是东普鲁士,这自然引起了已经成为陆地强国的普鲁士的不满,两国关系随即日益紧张。

在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外交纵横捭阖后,各方都逐渐找到了同盟。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矛头直指奥、俄、法三国。俄国立即不凡示弱,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宣布放弃已经签订的《俄英条约》,于1756年3月25日转而与普鲁士的宿敌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紧接着,奥地利还成功地与法王路易十五达成妥协,这对本来较量了几个世纪的冤家对头现在暂时握手言和,因为他们需要面对共同的敌人:普鲁士和英国。1756年5月1日法国与奥地利签订《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以自己的全部兵力,援助另一方反击任何敌人。

当欧洲大国已经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后,欧洲的诸多小国也就不得不作出选择,结果,汉诺威(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葡萄牙先后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西班牙则先后参加法奥俄同盟。

当战争的晨曦已经出现后,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首当其冲于1756年8月底亲率9.5万人的军队对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由此爆发。

英国与法国在北美的争夺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自从两国踏上北美大陆后就已经开始,而且直到英国最后夺取加拿大才算终结。尽管美国人得益于法国的帮助才获得独立,但出于盎格鲁-萨克逊的总体利益,正如弗兰克林所说:“对于我们的13个殖民地来说,只要法国人控制着加拿大,就没有安宁可言”

在七年战争爆发前,英国与法国在北美地区的争夺就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英法两国为争夺迪尤肯堡(现在的匹兹堡)而进行了较量,1755年,英法两国殖民主义者在乔治湖附近爆发激战。

1755年5月,法国派出一支舰队向北美输送3000人陆军部队,随舰的还有法国新任加拿大总督德·沃德勒伊。与此同时,英国也派出了博斯科恩将军率领的舰队,尽管英法此时尚未互相宣战,但博斯科恩得到的命令是如果有机会就袭击这支部队的登陆,但一场大雾帮助了法国人,法国舰队成功地抵达北美的法国殖民地,英国舰队只在1755年6月8日截获两艘法国军舰,为此,法国召回了驻伦敦大使。7月,英国派爱德华·霍克爵士率舰再次出海,他的任务是在阿申特岛(现法国韦桑岛)和菲尼斯特雷角之间巡航,打击经过这里的法国舰船,这导致了法国重大损失。

1756年4月,法国人终于发动了报复,一支由加里森尼尔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从土伦港起锚,这支法国舰队有12艘战列舰,150艘运输船,上面载满了1.5万名士兵,加里森尼尔的目标是梅诺卡岛。当法国人来梅卡诺的时候,这个岛上只有3000名英军士兵把守圣菲利普要塞,这个要塞就是梅卡诺岛的门户。此刻,英法实力相差悬殊,法国人拥有五倍的兵力,这场登陆战毫无悬念,法国人最终夺得了这个要塞,梅卡诺岛落入法国人之手。

其实在法国人启航奔赴梅卡诺的时候,英国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于是也急忙派出约翰·宾爵士率领一支由13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前往支援。

宾的舰队在19日一进入梅卡诺海域就从望远镜中看到了法国舰队,但法国舰队不在射程之内。20日清晨,宾的舰队发现法国舰队就在其东南12海里处,宾立即下令舰队组成作战队形,并把舰队分为两支分舰队,一支由他本人率领,由7艘战列舰组成;另外6艘由坦普尔·韦斯特少将指挥。

当时加里森尼尔的舰队正在编队航行,在发现英国舰队后也随即收帆减速,占据下风位置,并且也变换为战斗队形,这样两支舰队基本成为尚有一定角度的大体纵列相对队形,而这样的队形对英国舰队来说有些不利,因为按照战列线的海战战术,全队应该保持侧舷与敌舰对应,这样才能发挥最有效的火炮威力,而此时的舰队航行角度不适合舰队炮火展开。如果按照《永久战斗条令》,宾应该首先调整航向,然后再展开攻击,但如果这样做就必须首先进行一段调整性的航行,这期间就不得不让舰队的船头冲着法国舰队,这就很可能在此时遭到法国舰队猛烈的炮火攻击。于是,宾作了个大胆的举动,他让舰队仍然保持现有航向,直至他的前卫舰只越过敌后卫舰,然后再命令所有战舰一起转向攻击。

但这种略有变化的战术改变确没能很好的得到实现,因为当时舰船之间的通信联络系统并不能做到准确无误。结果,本应在变换队形后成为头舰的“挑战”号战舰没能在宾打算的位置适时转向,而是仍然保持原来的航向,但紧接着,全舰队却清楚地看到了斌下达的第二个命令——“攻击!”。这样一来,宾本来能够占据的优势变成了劣势,韦斯特的6艘战舰在船头朝向法军靠近的时候就已经挨了法国人的3次齐射,在随后的半个小时互相炮击的过程中,由于宾的分舰队距离尚远无法对法国人开炮,这造成了韦斯特的6艘战舰在不利的位置上单独对抗法国的12艘战舰,结果,这6艘战舰伤痕累累,“无畏”号前桅被炸断,航向失去控制,这又已经靠近的造成宾的前卫舰队队形混乱。

此时,宾本应立即率领全部舰队迅速支援韦斯特,但他却受到此前英国对另一位舰队指挥官马休斯的死刑审判影响(马休斯因在土伦港外作战时没有按照条例执行而遭到军事法庭审判),宾一时顾虑重重,他不管前面的舰队此时已经多么危机,只好重新组织队形。这拖延了很久,当他终于重新组成队形加入战列的时候,法国人却已经心满意足地减速远离了英国人的炮火射程。此时,韦斯特的6艘战舰已经遭到重创。

但法国人此时却体现出了一种大陆国家进行海洋作战时的心态,加里森尼尔的舰队此时可以说完好无损,而且舰队队形也重新整理完毕,此时如果加里森尼尔决定对英国舰队展开第二轮攻击的话必然能给英国舰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加里森尼尔却认为舰队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陆地要塞,而不是夺取制海权,因此,他没有对英国舰队展开再次攻击,他的舰队变成了陆地战争的附属战场。

而宾的苦恼还没有结束,当韦斯特的6艘战舰忙于修理战舰的时候,他的分舰队只能毫无意义地在海上游弋,因为英国海军《战斗条例》规定,只有敌人处于明显弱势或者主力战舰已经丧失作战能力的时候英国舰队才能实施追击。而另外一方面,宾也无法把那一个团的火枪手送上岸,其实即使是送上岸也无济于事,因为法国人的兵力远比他们多,英国此次的战略是用舰队击溃法国舰队,这样陆地上的法国人就会失去海上支援而陷于前后夹击的被动,必然失败。现在,无奈之下,宾只好召开舰队会议,他们承认此次行动已经归于失败。

最终,宾还是没能逃脱英国军事法庭的审判,英国人给了他一个“未能竭尽全力”击败法国舰队的罪名,最终,他还是被枪决了,嗷!一个可怜的家伙。

拿破仑的无奈:向纳尔逊致敬

1810至1811年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但这显然是正午的太阳——灿烂夺目但却十分短暂。当时除巴尔干半岛外,拿破仑的帝国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大陆。但这个帝国却远非表面那么强大,因为他的地图并不是用一种颜色表示的:拿破仑帝国的核心是法兰西帝国;然后是周围众多的附庸国;再往外是拿破仑的一些三心二意地盟友: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丹麦和瑞典。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这个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法国人的矮个子24岁时在土伦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从一些蠢货手中夺取了政权,这对法国人来说既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场恶梦——从此懦弱的法国突然变得不可战胜,但随后战火也从来没有熄灭过。拿破仑在法国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拿破仑这个战争狂徒获得政权后首先要做的是为法国换取暂时的和平,因为他需要一段时间喘息,他首先同俄国佬讲和,然后与奥地利人缔结《吕内维尔条约》,最后与讨厌的英国人也达成了临时和平协议。但这丝毫没能赢得欧洲的信任,相反,这些国家实际上也在利用这段空隙重新组织力量,他们根本不相信拿破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谦谦君子。

对拿破仑来说,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东面的俄罗斯帝国和西面的大英帝国。自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后他就成了英国人坚决要除掉的一个可怕的法国佬,因为他在试图挑战英国传统的“大陆均衡”政策,即英国认为,在欧洲大陆必须保持一些大国之间的平衡,防止任何一个大国企图称霸欧洲,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英国的利益。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英国为此开始在一次组织反法同盟,但拿破仑用他天才的头脑很好地教训了这些英国佬。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拿破仑的强大已经成为欧洲最恐怖的事件,一些欧洲大国只好寻求结成同盟来共同对抗法国。次年,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也随后加入反法同盟——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与欧洲最强大的联盟开始了面对面的对抗。

拿破仑作为一代枭雄非常清楚,要统一欧洲英俄是最大的障碍,必须首先解决其中之一,为此他首先希望解决海峡对岸的英国,因为这似乎较容易一些——只要给拿破仑几个小时的时间能控制海峡,保障拿破仑的军队安全度过海峡那么英国就必将成为法国的属地。为此,拿破仑开始筹划。一方面他在法国海峡沿岸集结大量兵力以及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海上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另一方面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在欧洲大陆上对英国和其盟友进行沉重打击,希望用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瓦解英国编织的反法同盟。当他率部队从乌尔姆向东一直推进到摩拉维亚时,对那里的俄奥联军发动了一场突然袭击,取得了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之后,俄国只好退出波兰,奥地利则不得不屈服,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拿破仑从奥地利取得威尼斯地区,把威尼斯并入了受他控制的意大利王国。1807年,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艘船上进行会晤。拿破仑显然是要说服亚历山大一世结盟,与法国人共同瓜分欧洲,在会谈中,拿破仑把欧洲的一切矛盾都归咎于英国,认为英国人是一群喜欢挑拨离间、惹事生非的坏蛋,最终,亚历山大一世被说服了,因为亚历山大一世无法在战场上赢得胜利,那么也只有接受拿破仑的建议;而拿破仑当然是在争取一个机会,一个能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这样法国军队就可以集中精力攻击英国。会谈结果,双方签订《提尔西特条约》: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5年。这是一个双方都需要的妥协——拿破仑需要时机渡过海峡,亚历山大一世需要时间喘息。

但就是希望只控制海峡也并非易事,拿破仑十分清楚英国的海上实力——在拿破仑发动政变之前,英法之间的海上战争就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圣文森特角爆发的一场海战已经证明了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是法国的盟友)与英国舰队之间的悬殊差距。

圣文森特角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南角的突出部(现今的葡萄牙境内)。当时法国已经与西班牙结成同盟,并且向奥地利发动进攻。英国为了从后方打击法国,于是派遣海军准将纳尔逊率领一支分舰队打击法军的海上补给线,主要是破坏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贸易线。

其后,在1797年1月,纳尔逊的有被授命阻止西班牙舰队北上与法国舰队汇合。纳尔逊的舰队于是向直布罗陀进发,他沿海岸线经土伦和卡塔赫纳(西班牙海港)前进。但当舰队沿西班牙海岸线到达卡塔赫纳发现,西班牙舰队已经离港。

与此同时,英国的另一支舰队由杰维斯率领,也正在向圣文森特角航行,他的目的也是阻止西班牙舰队北上,但杰维斯只有10艘军舰,他希望能与纳尔逊的舰队汇合后再发动攻击。不久,英国又为他派来了五艘战舰——乔治亲王号、纳木号、不屈号、巨人号、猎户座号,并于2月5日与他汇合一处,此时,他已拥有了15艘主力战舰。

而就在杰维斯与英国驰援的五艘战舰刚刚汇合之前,从卡塔赫纳出发的西班牙舰队就在2月5日当天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英国舰队没能把这支西班牙舰队阻截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内。然而这支西班牙舰队也没能顺利北上,而是被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大西洋,偏离了航线。这立即给了英国人一个良好的机会,因为此时纳尔逊的舰队已经于2月11日也通过了直布罗陀,正在向西靠拢杰维斯的舰队。

当风向改变后,西班牙舰队修正航线重新向北航行,但在夜晚遇到海上大雾,而正巧与经过这里的英国密涅瓦号相遇,但浓重的大雾遮住了西班牙人的视线,密涅瓦号就混在西班牙舰队中一起航行,西班牙人毫无察觉。直到第二天黎明,在大雾散开前密涅瓦号迅速离开西班牙舰队驶向圣文森特角,期望尽快与杰维斯的舰队会合,把发现西班牙舰队的重要情报送上。

纳尔逊已经在1797年2月13日与杰维斯舰队汇合,在得到密涅瓦号带来的消息后决定发起攻击。凌晨2时50分,英国舰队终于听到了期待已久的声音——西班牙舰队在迷雾中发的信号炮声,它就在15英里以外。5点半,尼日尔号报告敌舰继续接近。杰维斯随即命令英国舰队呈两列纵队的战斗队行准备战斗。

一个小时后,英国舰队在其东南方向发现了5艘敌舰,随后随着大雾的慢慢消散,英国舰队发现者竟然是一支拥有27艘战舰的庞大西班牙舰队。西班牙舰队此时呈两个疏散的纵向队列,一个有18艘主力战舰,另一个有9艘主力战舰。而杰维斯仅有15艘主力战舰。上午10点30分,西班牙舰队开始调整队列,他们是希望合并为一列纵队,以便集中火力轰击较弱小的英国舰队。

上午11点,杰维斯也命令以胜利号前后形成一列战斗纵队,并且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命令英国舰队冲向西班牙舰队,他是希望从西班牙舰队中间穿过去以便充分发挥两舷的炮火优势。

然而与英国人齐心协力共同迎战的心态呈鲜明对比的是西班牙舰队显得颇为犹豫不决和混乱不堪。当英国舰队正在调整队形时,处于下风处的西班牙舰队仍然没有很快组成战斗队列,而是最终决定右转驶向东北方,并且其中一艘战舰调头全速向东南方驶去,很快离开了战场。上午11点30分,英国舰队开始了炮击,英国的战舰紧紧咬住西班牙战舰进行持续的追击。西班牙舰队随后企图拦腰截断英国舰队,这迫使巨人号被迫掉转船头,已经在追击西班牙一艘战舰的猎户座号也只好返回掩护巨人号。

此时,英国舰队已经冲进了西班牙舰队,西班牙舰队反而被分成了处于上风位置的部分舰队和处于下风位置的另外部分舰队。英国舰队此时呈现出一个“U”形状态,西班牙的两部分舰队也在努力汇合,英国舰队达到了杰维斯最初的战术设想,分隔了西班牙舰队,现在就必须阻止他们汇合,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因为西班牙舰队一旦汇合在一起其数量上的优势就会表现出来,英国舰队很可能被吞没。为此,下午1点时分,杰维斯发出信号“占领有利位置相互支援,紧咬住敌人。”的命令。

此时,英国人还表现出了高超的海军素质,当时在船长号上的纳尔逊仅仅是一个资历较低的海军将领,他正率三艘战舰在队形的末尾,他突然意识到必须阻止西班牙舰队的前进航道,不然西班牙舰队就能在不利的时候全身而退。于是,他果断决定暂不执行杰维斯的命令,而是掉转船头冲向西班牙舰队的前方,拦住其去路。

当互相的炮击持续到下午2点时,西班牙的两部分舰队已经汇合无望。此时,西班牙舰队已经损失惨重,多艘战舰被英国猛烈的炮火击中,相继降下西班牙国旗投降。纳尔逊甚至攻上了西班牙圣朱斯夫号战舰,直到战场海战结束,纳尔逊就在这艘战舰上接受了英国其他军舰的致敬。

在整个圣文森特角海战中英军以少胜多,其实西班牙舰队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就是在火炮数量、兵员人数上都占据优势,但这场海战充分表现了两个国家海军素质,实际上,这是一场素质之战。英国拥有训练有素的士兵,而西班牙海军缺乏的就是训练,它的水手只有不到10%是经过真正海战训练的。西班牙舰队尽管庞大,而且炮火数量占据优势,但却在整体上一片混乱,甚至当英国士兵登上一些西班牙战舰后发现许多西班牙战舰内的火炮口套竟然都没有取下。结果可想而知,西班牙舰队有4艘战舰被俘,10艘受重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高达5000人。而英国舰队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圣文森特角海战是英国同法国-西班牙联盟进行的一系列较量中的第一场。

圣文森特角海战已经证明了无论是西班牙舰队还是法国舰队都难以与英国舰队争锋,这就是说,拿破仑不能指望首先取得全面的制海权然后再对英国展开地面攻击,因此,拿破仑制定了一个可以说合情合理的、也是唯一可能的战略计划,即不需要夺取全面制海权,而只需要用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英吉利海峡保持一个短时间的控制权就行,也就是说只要能保证安全地把强大的拿破仑陆军送上英国海岸就算成功了。这个计划也是拿破仑的无奈之举,但也是一个正确的、扬长避短的战略。

拿破仑在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后,俄国、土耳其等国家也不得不接受法国的和约,这也意味着英国组织的这次反法联盟彻底解体,因此,英国也只好暂时与法国停战,自然,拿破仑为筹备渡海战略也需要时间,两国于是签订了《亚眠和约》暂时休战。

1803年5月16日,当英法两国战火重燃之后,拿破仑开始实施他的战略计划。法国海军的具体计划是希望利用一个时间差来确保在海峡的控制权,具体地说就是,用调虎离山之计,让法国舰队把英国海军主力引向遥远的大洋,然后法国舰队再摆脱英国海军的追逐,然后突然回师海峡,这样就能以绝对优势保证法国陆军渡过海峡时畅通无阻。

然而,法国人的老鼠角色扮演的很糟糕,而英国人由于长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中海之行封锁、打击、抢劫的任务,早已是一只老猫,结果,法西联合舰队不但没能把英国舰队调离反而被英国舰队封锁在西班牙加的斯港内,这让拿破仑大失所望,无奈之下也只好把本来要攻击英国的“英国军团”投放到了奥地利战场。这时,在加的斯港内的联合舰队统帅维尔纳夫听到了一个让他感到屈辱的消息——盛怒之下的拿破仑要撤换他,这让他感到无法忍受,于是他竟然私自决定率领法西联合舰队冒险出港。

维尔纳夫的冒险正中英国人下怀。

1805年10月9日,维尔纳夫率领法西联合舰队编成单纵队开始驶离加的斯,但当时的风向并不利于法国人,法西联合舰队直到10月20日中午才全部驶离加的斯港。——庞大的舰队(18艘法国战列舰,15艘西班牙战列舰),以这种缓慢速度离港很难不被英国人发现,英国人的侦察船早已将联合舰队的动向汇报给了英国舰队统帅纳尔逊,纳尔逊随即下令拦截。

10月20日夜,英国舰队逐渐追上联合舰队,纳尔逊的英国舰队共计有27艘战列舰。10月21日拂晓,双方舰队之间已经只有10-12英里的距离,6时10分,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10分钟后就发出了“准备战斗”的命令。维尔纳夫很清楚这场海战对联合舰队来说灾难之影总是大于胜利之光,他为了在迫不得已时能够返回加的斯港避难于是突然作了一个十分影响士气的决定——命令舰队调转航向180度,他的本意是要抢占上风位置,以便在战局不利的时候能够快速撤回港口,但这个决定不但大大影响了舰队士气,而且更重要的是舰队在执行这个命令的时候过于迟缓了,那些西班牙和法国水手的素质远不及英国水手,动作缓慢而且步调不一,结果联合舰队队形大乱。

当看到法西联合舰队竟然未经战阵就自己发生混乱的时候,纳尔逊立即抓住这个良好的战机,下令进攻。此时已经是21日中午12时,纳尔逊把英国军舰分成两个纵队,纳尔逊和科林伍德各自率领一支分舰队。但这时英国的两支舰队与法西联合舰队的战斗线分别成30?和60?角,这对英国舰队来说有些不利于火炮发挥。但在12时30分,科林伍德率领的15艘军舰已经成功切断了法西联合舰队,导致其有16艘战舰被分割开来,科林伍德随后就对这16艘战舰发动了猛烈轰击,两舷火炮开始一起射击。

下午1时,纳尔逊率领的舰队也闯入法西联合舰队的中军与前卫舰队之间,这时纳尔逊使用了一个后来被称为“纳尔逊秘诀”的战术,即他首先全力向联合舰队的前卫舰队发起猛烈攻击,这导致联合舰队前卫舰队不得不一边还击一边加速航行,而当前卫舰队被驱逐出一段距离后,纳尔逊又突然回师对联合舰队的中军发动攻击。联合舰队中军急忙向前卫舰队发出回援要求,但前卫舰队由于航行的过远,在接到维尔纳夫要求其返回支援时已经为时过晚。

法西联合舰队的中军既得不到前卫舰队的支援,也无法与另外16艘战舰互相呼应,只好孤军作战。这时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与联合舰队的旗舰“布桑托尔”号交错,纳尔逊立即命令对这艘战舰发动一阵左舷齐射,当即造成这艘战舰上数百法国人伤亡。与此同时另外两艘英舰也赶过来围攻“布桑托尔”号。“胜利”号又转向前来支援的法国战舰“敬畏”号,“敬畏”号是联合舰队中最小的战舰,但作战素质却是最高,这两艘战舰靠的非常近,以至最终爆发了接舷战,纳尔逊因此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但“敬畏”号最终也没能逃脱,随后被俘。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终于无奈地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

科林伍德那方面的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30分。最终法西联合舰队损失惨重,8艘法国战列舰和9艘西班牙战列舰被俘,其中有4艘西班牙舰队的旗舰,1艘法国战列舰被击沉。但由于海上出现风暴,英国最终只能把被俘的17艘战列舰中的4艘带回了直布罗陀海峡。英军有7艘战列舰受重创,并且这场海战的英雄纳尔逊海军上将身负重伤,不久死去。法西联合舰队死伤和被俘共约7000人,英国舰队损失约1700人。联合舰队前卫司令官西班牙海军上将格拉维纳把后卫和中军内未受损伤的11艘军舰带到了加的斯港。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风帆战舰时代最后一场著名的大海战,这场海战彻底将拿破仑渡海攻击英国本土的作战企图送进了大海。就海军战术而言,纳尔逊之所以能取得海战胜利应归功于法国人拘泥于传统的线式战术,而纳尔逊则大胆采用了由俄国海军上将乌沙科夫首创的机动战术原则行事。从此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重视和发展海上机动战术,此后不久,拿破仑拒绝了蒸汽动力战舰而导致法国与这种革命失之交臂,这场海战之后世界就进入了蒸汽动力战舰时代。

这次海战的重要结果是英国完全掌握了制海权,这不仅葬送了拿破仑的战略企图,而且也使法国同殖民地的联系发生困难。

这场海战与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取得的辉煌呈鲜明对比,拿破仑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种现实。此后,拿破仑对英战略改为“大陆封锁”,即主要寄希望于用封锁政策压迫英国屈服。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与法国结盟的盟友或附属国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第二年,他根据《提尔西特条约》,要求俄国和普鲁士也加入“大陆体系”。

但当拿破仑要求葡萄牙也对英国进行封锁时,这个小国竟然拒绝了,这由此引发了法国入侵比利牛斯半岛,这对拿破仑的帝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法国由此陷入西班牙泥潭,导致30万法军在这里进行旷日持久而又效果低微的剿灭战。

相反,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为英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实际上并没有被封锁削弱实力,反而是欧洲大陆缺少了英国工业的供应出现了衰退。

1811年,俄国正式退出“大陆体系”,与英国恢复来往,拿破仑在未能实施入侵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后就只能寄希望于征服俄国,为此他决定率军远征沙俄。于1812年6月侵入俄罗斯。9月,法、俄两军在博罗季诺会战,俄国采用了库图佐夫公爵的建议,放弃莫斯科,用坚壁清野的办法把拿破仑的军队困在冰天雪地之中,这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在进入俄国的61.1万法军中,死于战争伤亡、饥饿和死于寒冷的有40万人,被俘10万人。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再次失败。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上。

俄罗斯的圆梦人:纳希莫尔

俄罗斯的出海口之梦

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在为一个头痛已久的问题寻找答案,那就是如何获得一个长久的出海口——这是自彼得大帝起就一直困扰俄罗斯的一个问题,俄罗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绝大多数处在北极地带,庞大的俄罗斯竟然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出海口,这导致俄罗斯经济颇受影响,海军舰队也无法很好地发挥。当俄罗斯注意到波兰和土耳其在19世纪已经变得虚弱不堪的时候,俄罗斯就萌生了打击波兰、土耳其,以便获得波兰的海港或者争夺黑海控制权的梦想。然而,这需要观察英、法对这件事的反应,因为波兰是遏制俄国入侵西欧的障碍,而土耳其则扼守着黑海和地中海,同时也是英法与中亚、远东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俄罗斯占有了波兰,那就意味着俄罗斯控制了北欧,进而就会楔入欧洲腹地,而控制了黑海和土耳其,那么英法必将受制于俄罗斯。但俄罗斯如此需要一个出海口,因此屡屡队波兰和土耳其发动侵略。

而在获得出海口这个梦想上,俄国历史上作的最漂亮的就是在叶卡捷琳娜时期。

在波兰问题上,伟大的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审时度势地根据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

瓜分波兰同样起自彼得大帝,主要原因当然是出海口和控制北欧——这些懦弱的波兰小贵族们占有大面积的欧洲领土,扼守着良好的港口,但这个国家却圈养着一群只知道身披裘衣剥削农民的废物,他们毫无作为,在丛林政治中,他们理应成为鱼肉。俄国雄踞欧亚大陆的北方,但却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不冻港,这导致俄罗斯多少年来一直困苦不堪,彼得大帝从梦想在黑海沿岸获得一个港口,但由于英法的干涉和土耳其坚决的反抗,导致彼得大帝最终也没有实现这个全俄国的梦想。而在叶卡捷琳娜时代,这个机会来了,俄国和普鲁士、奥地利达成了秘密协议:瓜分波兰。叶卡捷琳娜迅速发挥出她的优势,在1763年波兰选王会议上,叶卡捷琳娜和普鲁士、奥地利联合行贿,贪图微利的波兰可怜虫们随即把叶卡捷琳娜的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推上波兰王位。在控制了波兰国内政治局势之后,俄罗斯随后与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年出兵,波兰第一次被瓜分,叶卡捷琳娜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的一部分。波兰农民进行了灭亡前毫无疑义的抵抗,在没有贵族的支持下,这场抵抗变成了一场屠杀。而愚蠢、徒具虚名的波兰爱国党在1791年通过了《五三宪法》,企图用一种幼稚的政治宣言来表明自己的力量,他们竟然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这种可笑的宣言自然成了俄国和普鲁士最好的入侵借口。很快叶卡捷琳娜再次联合普鲁士对波兰展开攻击,俄国军队攻占华沙,并宣布《五三宪法》无效,波兰第二次被割去大面积领土,叶卡捷琳娜如愿地得到了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1793年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上,懦弱无能的波兰贵族们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协约。

此时,叶卡捷琳娜也已经看到了第三步,完全把波兰这个对欧洲毫无意义的国家从地图上抹掉——这样俄国与欧洲大陆之间就不再存在任何屏障,俄罗斯帝国主宰欧洲大陆的远大理想也就近在咫尺。此时再为那位波尼亚托夫斯基保留一个傀儡王位显然变得多余,而且还会为俄国留下后患,于是,当1794年波兰所谓的救亡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愚蠢的波兰人再次为俄国和普鲁士制造了一个借口,这仅仅是在1793年第二次波兰被瓜分的一年后,波兰在历史上消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过三次战争,叶卡捷琳娜的帝国领土增加了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除却对波兰的瓜分,叶卡捷琳娜对于土耳其的争取也是名垂青史。

其实她之所以能在其如此多的前任失败过的地方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几个对她有利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波兰和土耳其这两个以往一向与俄国争夺对乌克兰的所有权的强国迅速衰落了,而俄国,惊人的领土扩张以及强固的中央集权制政府,正在稳步地变得更加强大起来。叶卡捷琳娜是一位极好的外交家,她巧妙地利用了国际形势所提供的每一机会,与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和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分别缔结协约;这些协约使她能在不和欧洲任何主要强国发生纠葛的情况下,放手进行对土耳其的战争,并且叶卡捷琳娜还具有选拔第一流的顾问和将军的才能。最杰出的是亚历山德·苏沃洛夫将军,他是一位敌得上拿破仑的军事天才,是执行叶卡捷琳娜的政策的无与伦比的工具。此外,在从彼得大带发动战争以来的80多年中,俄国农民谨慎、耐心地把他们的拓居界线向南推进,从而使得苏沃洛夫得到了一个比彼得所曾有过的更坚固的作战基地。

1768年,叶卡捷琳娜再次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目的就是完成彼得大帝未竟的事业——为俄国寻找一个更加良好的出海口。但实际上叶卡捷琳娜也对这场战争没有十足地把握,因为从实力上来衡量,俄国与对土耳其势均力敌,俄国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但叶卡捷琳娜的这次赌博在开始阶段收获颇丰,俄罗斯军队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爱琴海四条战线竟然全线获胜,这样叶卡捷琳娜就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并且直接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它是连接欧洲与中亚的交通枢纽,同时也通过黑海可以直接进入地中海,这等于俄国势力直接扼守了欧洲的东方通道。

当然,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由于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干涉,叶卡捷琳娜不得不吐出很多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叶卡捷琳娜遂决定发动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从1787开始至1792年,俄国的军事统帅苏沃洛夫做的很不错,战争再次赢得的辉煌。但此时,苏沃洛夫的胜利之巨大,也引起欧洲的不安,因为普鲁士和奥地利对俄国朝地中海的势不可挡的推进惊恐起来。而此时叶卡捷琳娜出色的外交智慧又一次得到了施展,她机敏地利用了1789年法国革命的爆发,她向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统治者指出,巴黎的革命运动比起俄国在近东的扩张,是一个大得多的危险。普奥的统治者继续的纵容,使得叶卡捷琳娜能把她对土耳其人的战争坚决进行到1792年土耳其人接受推西条约时。这一条约使俄国获得了从东面的库班河到西面的第聂伯河的整个黑海北岸。在与土耳其的较量中,俄国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无论是战争本身的军事胜利还是对于俄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这个黑海口岸。

这个年过花甲的妇人终于手握整个乌克兰,她站在广袤的草原上的时候,不知有没有为自己显赫的战功感到骄傲和自豪。或许在她心中仍有更加远大的理想。她说过“我两手空空,来到俄国,现在我终于给俄国带了我的嫁妆,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如果让我活二百岁,我将征服整个欧洲”虽然她的生命不够绵长,但我想即使是今天的俄罗斯人民,依然会感到自豪,为他们曾经拥有过这样一个女皇而自豪,因为她所具备的不仅仅是无畏和勇气,更有过人的军事智谋和政治天赋。

然而,俄国获得的克里米亚并不稳固,在叶卡捷琳娜之后,土耳其仍然扼守着黑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这迫使俄国还要继续与土耳其作战,当然,这也是在挑战英国和法国。

锡诺普海战

1853年11月中旬,土耳其海军奥斯曼·帕沙元帅率领一支混合舰队,在高加索巴统地区与俄国3艘战列舰相遇。奥斯曼·帕沙猜测到很可能俄海军黑海舰队主力就在附近,于是迅速返回锡诺普湾。奥斯曼·帕沙的猜测没错,自开战以来,俄国黑海舰队一直附近巡游,希望能找到土耳其舰队以便一举歼灭。当俄罗斯海军上将纳希莫尔率领的3艘战列舰发现奥斯曼·帕沙的混合舰队后也就了解到土耳其舰队就在锡诺普海湾。但当时纳希莫尔只有这三艘战列舰,不敢轻举妄动,只好等待俄黑海舰队主力到来。

此时,奥斯曼·帕沙率领的土耳其海军舰队共有16艘军舰,共计510门小口径火炮,军舰主要还是轻型木帆船巡航舰和轻巡航舰。俄罗斯方面主要是三艘战列舰和两艘巡航舰,加上其它主力战舰共计有8艘,尽管主力战舰数量上只有土耳其海军的一半,但俄罗斯这8艘主力舰却拥有720门火炮,而且其中76门是当时最先进的爆炸弹,而不是传统使用的实心炮弹。因此,奥斯曼计划尽可能避免同俄国黑海舰队进行决战,他希望借助岸炮来遏制俄罗斯舰队的进攻。他命令土耳其舰队所有战舰都紧靠锡诺普海岸抛锚停靠,抛锚地就是在三座海岸炮台(共计38门岸炮)之间。奥斯曼·帕沙显然是希望将舰队的火力与岸炮活力配置在一起,以便发挥出最大威力。而且,他还命令所有战舰的舰首都要面对锡诺普海湾的海口,以便在战局出现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撤离。

11月23日,纳希莫尔的黑海舰队主力已经齐聚锡诺普海湾。他的作战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土耳其增援舰队赶到之前把这些躲藏在锡诺普的土耳其军舰消灭掉,他认为,就数量而言,土耳其舰只占优势,但其火力连同38门海岸炮,远比不上俄军。趁土耳其增援舰队尚未到达之前,直接将土耳其分舰队消灭在基地,这是有利良机。

11月30日晨,纳希莫尔的舰队借着海面上的大雾掩护开始向锡诺普湾进发,并且,他还命令各舰都悬挂上了英国国旗(因为当时英法已经向黑海派遣了舰队)。中午时分,当大雾散去后,土耳其舰队忽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支悬挂英国国旗的舰队,呈两列纵队在向锡诺普海湾深处驶来。奥斯曼·帕沙立即命令舰队向这支舰队打出旗语询问,因为这支“英国”舰队出现的显然过于及时而且事先并没有得到他们即将到来的消息。纳希莫尔的黑海舰队根本没有理睬土耳其舰队的询问,而是继续向海湾进发,当土耳其舰队进入火炮射程后迅速调转航向,然后也收帆抛锚,形成一种新月状队形将土耳其舰队围堵在海岸边。

当黑海舰队重新换上俄罗斯国旗后,奥斯曼·帕沙大为惊恐,立即命令土耳其舰队和岸炮一起开炮射击,但土耳其舰队的火炮口径较小,射程近,对俄罗斯舰队几乎构不成什么严重的威胁。黑海舰队随后开炮还击,在一阵阵齐射之后,两军火力差距就显现出来,土耳其舰队的两艘战舰和两艘运输舰先后中弹,其中一艘弹药舱被黑海舰队的爆炸弹引燃,强烈的爆炸立即将这艘战舰炸得粉碎。

黑海舰队在一边轰击土耳其舰队的时候,一边抵近海岸对三座岸炮阵地进行了摧毁性轰击。黑海舰队很好地利用了海面上火炮发射后的浓烟和岸炮的射击死角进行压倒性射击。

这场炮战持续到下午5时,土耳其舰队已经一片混乱,奥斯曼·帕沙只好命令各舰砍断锚链向海湾外突围。但许多军舰已经遭到重创,浓烟和大火阻碍了各舰之间的行动,搁浅和碰撞时有发生。奥斯曼·帕沙的旗舰也没能航行出多远就被炮火击中,奥斯曼·帕沙也被炮火击成重伤,当他转乘小艇准备逃跑的时候成了黑海舰队的俘虏。整个土耳其舰队只有一艘汽轮最终逃出了黑海舰队的打击。

这场海战仅仅持续了4个小时,但土耳其舰队损失军舰15艘,死伤3000余人,另有200人被俘,其中包括海军元帅奥斯曼·帕沙和3名舰长。俄国舰队战死的只有37人,伤235人,一艘战列舰受伤。

锡诺普海战实际上算不上大规模海战,在整个克里木战争中也并非关键性战役,但却对世界海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让世界看到了一场海军革命已经到来,那就木质战舰划时代即将逝去。

此战中,黑海舰队得到胜利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爆炸弹的大规模使用,一直以来,世界海军战舰都是使用实心弹,这种炮弹主要依靠发射后产生的动能打击对方战舰,也就是依靠炮弹的撞击效果,而爆炸弹则在接触到对方战舰的一刻发生爆炸,其威力远非实心弹所能比拟,尤其在大规模轰击木质军舰的时候效果更明显,爆炸的冲击力不但可以把木质战舰打击的粉碎,而且也会造成大火,这对木质战舰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正是由于这种爆炸弹的强大效果迫使世界开始转向铁甲战舰,因为只有铁甲战舰能够对抗爆炸弹的冲击。

第三十八章 美国的崛起

私掠船与美国独立战争

在美国海军称霸世界各大洋,横行天下的今天,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支海军最初诞生时的窘境。在200多年以前,也就是1776年独立战争爆发之时,美国甚至还根本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私掠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主要的作战力量。美国把这种船只作为政府海军的非正式补充。而对于船主和船员来说,从事私掠活动确实有利可图。“战利品之多,简直无法估计!”私掠船的战斗对北美独立战争胜利所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本文所要提到的著名的美国水手约翰?保罗?琼斯就是私掠船英雄业绩的集中代表。

有意思的是,享有美国民族英雄之誉的约翰?保罗?琼斯其实是个地道的苏格兰人。保罗?琼斯于1747年6月6日生于一个苏格兰园艺师的家庭,他是一个种植园工人的儿子,孩提时代在教会学校读书。保罗从小就喜欢大海,他特别喜欢和当地的水手聊天,总是爬上他们的船东瞧西看。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水手是非常让人羡慕的职业。保罗最爱玩的游戏是模拟海战:小伙伴们用自己刻的小木船在沙滩上摆出两军对垒的态势,保罗则常常是海战的总指挥,他站在那里冲着想象中的舰队大声发号施令,俨然是海军司令的样子。他或许也想象不到,几十年以后,他真的会成为指挥一支海上舰队的司令。13岁时他便开始当水手,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长期的海上漂泊,练就了一套娴熟的海上航行技艺。21岁时,他当上了船长。身高只有1.65米的保罗平时举止优雅,穿着得体,但他发起火来却很吓人,这种暴躁的脾气伴随了他一生。1773年.保罗船上的部分水手因工资问题密谋造反,保罗狂怒之下用剑处死了兵变主谋,结果被英国政府通缉。因为犯了谋杀罪,他不得不隐姓埋名近两年之久。他原名约翰?保罗,等再度露面时他已经跑到了美国,并改名为保罗?琼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大陆海军。当时的美国海军只有5艘船只,但是他一去就成为了一艘战船的指挥,可见大陆议会对他的信任。

投身大陆海军后,琼斯先后在快速巡航舰“阿尔弗雷德”号和“普罗维登斯”号上服役,并获得了上尉军衔。在与英国巡洋舰最初的几次交战中,保罗?琼斯已显示了自己的指挥才能。1776年5月他被提升为“行动”号三桅战舰的总指挥,“行动”号是条快船,有十二门炮。保罗?琼斯经常指挥它与船体大、火力强的敌舰周旋、厮杀,创造了显赫的战绩。由于表现出色,琼斯得到了大陆海军舰队司令伊塞克?霍普金斯的赏识。1777年7月14日,刚满21岁的琼斯被正式任命为排水量318.5吨的单桅船“突击者”号的船长。也是那一天,国会决定以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由此,“突击者”号有幸成了第一艘悬挂这面旗帜的舰艇。琼斯的第一个任务是航行到法国,把美军在1777年击败英国军队的萨拉托加战役胜利的消息带给时任美国驻法国大使——著名的科学家,“美国独立三杰”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另一艘军舰在此之前已经将这一重要消息带到了法国。不过琼斯也得到了补偿,富兰克林允许他“按自己的判断,以符合战争法的方式最有力地打击美国的敌人!”法王路易十六对琼斯也十分赏识,特地拨了2艘军舰归他指挥,这极大地满足了琼斯的虚荣心,他开始策划“从有利地位对敌人发动出乎意料的攻击!”对琼斯来说,如果想要约束住那些完全没有纪律的船员,就必须不断获得战利品。他开始以自己的构想来指挥这支实力弱小、士兵也不够职业的海军。1777年10月,琼斯向被英军围困的华盛顿部队运送了急需的弹药与食品。这次航行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之一。

1778年,琼斯决定效仿著名的美国私掠船长兰伯特?威克斯的办法,靠近英国海岸线航行以寻找攻击目标。4月10日,琼斯率领了他的“突击者”号来到英国海岸附近。他采用“打了就跑”的海上游击战术骚扰英国船队,很快就得到了一些战利品,俘获一艘二桅船和一艘三桅船,击沉一艘单桅船和一艘三桅纵帆式帆船,并且抓到了不少俘虏。琼斯还策划了两次对岸上目标的袭击,先是在英格兰北部的怀特哈文港,接着是苏格兰的圣?玛丽岛。值得注意的是,琼斯和他的船员对怀特哈文港的袭击采取了海盗惯用的方式。他们登陆后先是找到一家酒吧,喝了一个晚上的酒,然后他们中间的一个爱尔兰人到处敲门,对居民提出警告,琼斯则和另外一些船员纵火焚烧了港内停泊的渔船。但颇不凑巧的是,一场倾盆大雨熄灭了火焰。从军事角度而言,琼斯对怀特哈文港的袭击并不成功。后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港,既小又不能起到什么破坏作用,琼斯儿时在这里长大,对海港的航道十分熟悉,这也是他选择怀特哈文的原因之一。不过另一方面,琼斯的海盗式袭击在政治上却产生了奇效,英国公众对皇家海军不能保护本国的港口感到吃惊,政府处境窘迫,海军则遭到舆论的抨击。这样的战略,与二战时期中国国民党空军到日本上空投掷传单的行动颇有几分相似,虽然无法起到太多的战术上的效果,也无法最大程度地杀伤敌人,但是却能在战略上,扰乱敌军的注意力,打击对手的自信心,而这正是琼斯最擅长的方式之一。

4月23日,琼斯又来到位于怀特哈文西北20公里处的苏格兰的圣?玛丽岛。这次琼斯企图绑架当地的一名贵族—塞尔扣克伯爵,以交换英军手中的美国战俘。但是他的计划执行得并不好,伯爵根本不在家中,而他的妻子又是一个孕妇;其次他只是一个无名的贵族,英国政府很可能不会关心他的命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塞尔扣克伯爵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者,曾经写文章颂扬过美国宪法的公正和自由。琼斯的船员卑鄙地偷窃了伯爵的银盘,以致于琼斯不得不用自己的钱将这些银盘赎回还给伯爵,并写信致歉。次日,“突击者”号离开圣?玛丽岛穿越爱尔兰北部的海峡时,与英国海军派来搜捕的装有20门炮的快速单桅船“德雷克”号遭遇。两艘船过去曾经相遇过,但没有发生战斗,这次虽然有来自贝尔法斯特湖的猛烈风暴,但两艘军舰仍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残酷战斗。琼斯凭着娴熟的驾船技巧与之周旋,激战一个多小时后,“德雷克”号的索具被打得粉碎,当英国舰长阵亡后,琼斯便赢得了胜利,他带着战利品和133名俘虏返回了法国。这次战役后,琼斯成了人们眼中的英雄。

之后不久,琼斯就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次他将指挥以“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为旗舰的一支小舰队。“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原名为“拉?杜?杜拉斯”号,为了对本杰明?富兰克林表示敬意才改为现名(富兰克林在有些文章中曾以“贫困的理查德”作为笔名)。排水量900吨的“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比琼斯指挥过的任何一艘船都要大。这艘船早年是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曾经多次驶往中国。但是该船名义上装有42门火炮,但实际上部分火炮根本不能用。船上的380名船员中只有60多人是美国人,其余的船员分别来自包括英国在内的8个国家,而且“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虽然率领着一个有6艘船只的小编队,但其中2艘是私掠船,3艘是法国海军的船只,只有1艘是美国海军的舰艇。这支舰队的实际战斗能力之有限是可想而知的。考研保罗?琼斯的时候到了。

估计一点没错,这条道路果然危险异常:舰队刚刚离开法国南部的洛里昂港,琼斯手下的船只就作鸟兽散了。2艘私掠船为了夺取战利品,自行脱离舰队去寻找目标了,两艘法国军舰一艘迷航,另一艘舵柄折断,指挥那艘美国军舰的法国人皮尔?兰第伊斯则致信琼斯,他将在“他认为恰当的地点和时间行动”,也就是说他意味着和琼斯一起干是没有奔头的事情,他将会尽可能地远离琼斯。不久,舵柄折断的法国快速帆船“巴拉斯”号赶了上来,与小型海防舰“复仇者”号一起,陪伴琼斯的“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向北航行。

在苏格兰西北角的雷斯角,琼斯的小舰队沿着苏格兰东海岸南下,经过英格兰东海岸,一直航行到设得兰群岛顶端靠近富拉以南处。这时,之前脱离舰队的美国军舰指挥官,法国人兰第伊斯露了面,显然他是由于没有更好的任务而不得不与舰队会合。1779年9月23日傍晚,琼斯的小舰队在斯卡巴勒附近的弗兰伯勒角遇到了一支由41艘帆船组成的运输船队,在两艘英国军舰“斯卡巴勒女伯爵”号和“塞拉比斯”号护航,由波罗的海驶来。虽然两艘英国军舰都是新型的快速战列舰,但琼斯仍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一场十八世纪最艰苦的海战由此拉开帷幕,由此这也达到了琼斯战斗生涯的顶峰。

小型的“复仇者”号是一艘海防舰,因为太小,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一直留在射程之外。战斗成为“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与“塞拉比斯”号、“巴拉斯”号与“斯卡巴勒女伯爵”号的单舰冲突。琼斯最初的计划是把英舰与运输编队分割开来,但指挥“塞拉比斯”号的英国上校理查德?皮尔逊挫败了他的计谋。“巴拉斯”号的力量大大压倒了只装有20门火炮的“斯卡巴勒女伯爵”号,很快将对手俘虏,初战告捷之后,这场战斗是否能取得完全的胜负,就要由琼斯和皮尔逊的较量来决定了。

战斗从太阳落山时开始,两舰并列行驶,用舷侧炮进行互射。“塞拉比斯”号有52门火炮,而且状况良好,因而占了很大优势。双方都希望赶在对方前面或者后面,以便在对方无法射击的情况下,猛轰其甲板。第一次齐射过后,“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就有两门18磅炮炸裂,上甲板被炸开一个大洞,船身倾向一边。琼斯知道炮战自己敌不过对手,于是企图展开接舷战。琼斯一边作战,一边寻找机会准备反扑,为了要登上“塞拉比斯”号,曾驶至后者船尾,但在企图接舷时被对方炮火击退。由旧商船改装的“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行动笨拙,在转向时正好碰上“塞拉比斯”号越过“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的船首,两舰的索具缠在一起。这个位置对琼斯来说十分不利,他的所有大炮都无法瞄准,皮尔逊发现自己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他得意地向琼斯喊道:“你的船搁浅了吗?”琼斯则响亮地回答:“我还没有开始战斗呢?”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人民永远传颂的名言。

借助风力的帮助,“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一下子摆脱了不利的处境,又可以开始用舷炮互射。战斗的场景十分壮观也十分惨烈,双方的眼中都似乎想要一口把对手吃掉。激战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企图绕过对方的舰首,“塞拉比斯”号由于太过惊慌,其舰首撞上了“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尾部的舵楼甲板,被那里凌乱不堪的后桅帆索死死缠住。两舰纠缠在一起,为了把对方拴牢,琼斯跳下舰桥,亲手抓住英舰的前支索,把两舰进一步绑在一起,朝着不同的方向漂流。在以后的两个小时里,“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与“塞拉比斯”号几乎是炮口对着炮口进行射击,琼斯的18磅炮已经不能发射,12磅炮也哑了火,剩下来的是3门9磅炮。但从“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的战斗桅楼上,步枪手和狙击手使“塞拉比斯”号的船员无法在甲板上活动。皮尔逊的希望是两舰能够摆脱纠缠,以便发挥全部炮火的威力,琼斯则寄希望于双方能够缠的时间更长一些,他不可能指望兰第伊斯这个法国人的帮助。

琼斯的船只四处起火,舱内积了2米深的海水,但皮尔逊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塞拉比斯”号也起了火。两舰的炮手大多已丧生。“塞拉比斯”号由于缺乏炮手,运来的弹药都打不出去,越积越多,扔得到处都是。两艘军舰在海上开始了近身肉搏。双方用火枪、手榴弹互相攻击,大约22时左右,一名美国水兵掷出的手榴弹在“塞拉比斯”号的一堆弹药中间爆炸,当场炸死20多人,并引起剧烈的爆炸。与此同时,琼斯抓住机会,借着月亮的微光,用9磅炮发射双用途炮弹,猛轰“塞拉比斯”号的主桅。大约22时30分,当“塞拉比斯”号的主桅被炸成碎片时,皮尔逊终于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已经不会再向他的这边倾斜了。于是,他一把扯下“塞拉比斯”的舰旗作为投降的标志。之后,皮尔逊被引至“博霍姆?理查德”号,举行投降仪式。两位指挥官虽然在战场上杀得眼红,现在却是颇有一点惺惺相惜的意味。事实上,“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号的状况还要糟糕,琼斯迅速把指挥部和舰旗转移到“塞拉比斯”号上,在此后的时间里,船员们尽力抢救“普罗斯塔克?理查德”号,但是这艘船仍然慢慢地沉入大海之中。琼斯这一仗虽是险胜,却也能看出他高出常人的果敢与勇猛。

这场激烈的战斗的胜利使琼斯的声誉达到顶峰。为表彰他功绩,法王路易十六颁发给他军功勋章和金柄宝剑。获得胜利时,琼斯只有32岁,1781年,琼斯凯旋而归。当时一些美国人曾提议授予他海军少将军衔,但未获批准,这让琼斯十分失望。这时美国驻法国大使托马斯?杰斐逊建议他去俄国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将军梦。当时俄国正与土耳其交战,迫切需要海军方面的指挥人才。俄国军事情报部门也在一直秘密关注着琼斯,希望他能为沙皇效力。1788年4月25日,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皇宫接见了琼斯。一个半小时后,当他走出宫殿大门时,已成为俄国海军少将,实现了他在美国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不久,琼斯被派往俄国黑海舰队,协助指挥官亚历山大?苏沃洛夫。两人很快结为莫逆之交。在当年6月的战斗中,琼斯亲自划着小艇侦察土耳其舰队,指挥黑海舰队打了许多胜仗,歼敌3000余人,摧毁敌舰15艘,而己方只损失了一艘战舰和18名水兵。琼斯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叶卡捷琳娜女皇的赏识,却遭到了俄国海军部分高级军官的嫉妒和排挤,同样屡次被琼斯羞辱的英国人也不会轻易放过琼斯。英国情报部门联合一些对琼斯不满的俄国军官,炮制了一起假强奸案,陷害了琼斯。虽然最后证明是子虚乌有,但是琼斯知道他在这个国家已经呆不下去了。他只能逃往法国。

1792年7月18日,在他45岁那年,琼斯死于巴黎,原因是黄疸病和肾炎,在他死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俄国军官。在他死后几天,乔治?华盛顿总统任命他为美国驻阿尔及尔总领事的委任状也到了。在之后的100多年中,美国人似乎忘记了他们这个屡建功勋的海上英雄。直到1905年,注重海权的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后,约翰?保罗?琼斯的遗体才被运回美国。当时的法国总理亲自为他送行,送行的队伍绵延几公里,许多人都想见这位英雄最后一面。1913年,琼斯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墓地里。他躺在华丽的大理石石棺中。现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新学员每年都要在琼斯的墓前宣誓,并重温刻在他墓碑上的那句名言——“我还没开始战斗呢!”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已有4艘军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表面上看来,琼斯的胜利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这并不损害他的声誉,因为胜利总是与运气有关的。何况,绝大多数舰长总是要向优势的敌人投降的。琼斯则不是这样,他以一种在劣势情况下坚持战斗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决心证明了自己。也许从成就上讲,琼斯无法与纳尔逊或是东乡平八郎这样的海军统帅相提并论。但由于琼斯采取的战斗方式和这些战斗的残酷程度,它们从来都没有被遗忘,而且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美国人从琼斯的身上,看到了属于他们这个国家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决不屈服,永不悲观。

海权理论大师:马汉

从保罗?琼斯开始,美国海军逐步开始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国力的限制,以及美国长期奉行的保守主义政策,美国海军一直都显得非常弱小,一直到1890年5月,随着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的问世,正式提出海权思想,美国海军才真正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道路之上。马汉提出并建立了西方的“海军制胜论”,这一理论总结了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提出“海军在战争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夺取制海权则被宣称为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唯一目的,达到了这一目的就能最终战胜敌人和夺取世界霸权”。其后美国海军的发展,无处不体现出马汉思想的光辉,每一次战役都成为马汉海权论的注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海上力量,马汉的理想变成了光辉的现实。

1840年9月27日,在美国西点军校的一幢楼里出生了一个男婴,他的父亲为他取名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马汉虽出生于西点军校但却对海军学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执意进入海军学院,后来,马汉曾在1886~1889年、1892~1893年,两度出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

尽管人类自从建造了第一艘独木舟后就知道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从建造了第一艘战舰后就明白控制海洋就等于夺取利益,但直到马汉时代才形成了完整、深刻的海权理论。

马汉(1840~1914)1856年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1859年毕业后就进入美国海军服役,曾任一艘炮舰舰长。1885年回到母校美国海军学院任教授,主讲海军史和海军战略。1886~1888年和1892~1893年两度出任海军学院院长。1893年又回到美国海军,并于1893~1895年任美国驻欧洲舰队旗舰“芝加哥”号巡洋舰舰长,1896年以海军上校军衔退役。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马汉时任美国海军战略委员会委员。

由于其父老马汉在28岁的时候就成为西点军校教授,马汉自幼受其父熏陶,对西方军事思想颇为熟悉,其本人于1885年开始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著述,共计发表专著和论文100余部、篇,其中关于海权论的著作有20多部,主要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和《海军战略》等。

马汉海权论论述的要旨是:要拥有并运用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的。“海权论”思想对美国以及一些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他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和论述清晰地阐述了海洋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这使得获得海权成为每一个大国梦寐以求的、必然的追求。他认为,象西班牙、英国、荷兰、美国这样的海洋国家必须要运用一切手段保护其海洋利益,因此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战略上要扩大殖民地、占据全球海洋战略要地,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必要战略。

关于海军战略,马汉认为海军在和平时期主要是威慑力量,在战时则是主要是夺取制海权,对美国而言,应该放弃近海防御战略而应该建设一支与英国同样强大的海军,控制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同时对大西洋进行干涉,只有这样才能对欧洲国家施加压力。在具体战略上,马汉认为海军要面对任务是保护海上交通线和港口,海军应该集中使用,并且依据分布在海上的战略据点控制相关海域,即所谓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战略位置,海军因此应该占据能够随时向主要战略战役方向机动的有利位置(中央位置),这样舰队就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内线机动。

在海军进攻与防御战略上,马汉认为海军是一种进攻力量,而并非是一道盾牌,海军的防御应该是暂时的,而且应该是为进攻作准备。

马汉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海军在近现代国家战略、海军战略及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因此,马汉的理论实际上成为美国和欧洲、日本发展海洋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缅因号事件

1895年,古巴爆发独立战争,美国于是派遣一艘巡洋舰——“缅因”号进入哈瓦那港,理由是保护美国侨民,这在当时也许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在今天看来,这显然是一种蓄谋。

1898年1月24日,这艘军舰突然发生爆炸,而美国媒体几乎立即就开始了宣传,格调是:是西班牙人炸毁了缅因号!这就如同点燃一堆干柴的火种,单纯的美国民众立即燃烧起来,美国民众开始要求对西班牙宣战,到了此时,事情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政府何时对西班牙人宣战。

其实,美国在立国不久就宣布了“门罗宣言”,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是一个强国宣言,尽管当时的美国还远远称不上是一个强国,但它的却是货真价实的新崛起大国,而且,他拥有丰富的资源、可怜的天敌和卓越的社会制度,就是这些已经使得欧洲大国黯然失色。但美国在宣布门罗宣言后并没有引起欧洲和美洲国家的重视,因为美国当时还不过是一个农业国家,而且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似乎并没有多少欲望参与世界事务。但很快,美国的政治精英已经为美国的崛起开始运筹帷幄。

早在180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就直言不讳地说道,美国迟早会与西班牙开战,而一旦开战,美国就必将入侵古巴。当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意识到时机来了,于是,当“缅因”号事件出现后,美国立即“顺应民意”对西班牙宣战,要“帮助古巴人民”。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在总体规模上实际上并不大,双方的兵力都没有超过五万人,而且舰队规模和海战程度也算不上庞大,但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标志,一个美国崛起的标志。美国立国仅三十余年就宣布了《门罗宣言》,这得益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和雄厚的资源以及具有超越意义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国力的膨胀必然导致要求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国际市场份额,但19世纪末期以大航海为标志的殖民扩张已经落幕时期,美国无法再重复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之路,但凭借美国强盛的国力却可以驱逐那些老弱的欧洲殖民国家。

依照美国当时的实力,它还无法向英国、法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发起挑战,于是,西班牙就成了最好的目标——它有两处殖民地颇具价值,一个是位于美国南大门的古巴,另一个是位于通向东方富庶之地的菲律宾,并且还有诸如关岛、波多黎各等战略要地,这对美国来说无异于摆放在家门口的礼物。

西班牙在19世纪末已经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它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法国、英国相提并论,并且当时西班牙国内动荡不安,军备薄弱,甚至当面对古巴、菲律宾殖民地的反抗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1898年2月15日,一艘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被炸,美国媒体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肆渲染,这迅速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要求对西班牙开战的呼声此起彼伏,自然,美国顺水推舟地借助这件事发动了战争。

而此时西班牙的殖民地早已风雨飘摇,古巴和菲律宾先后爆发大规模反抗,古巴的反抗竟然迫使西班牙派出20万陆军,但仍然无法熄灭这场大火。

4月25日,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

当时,美国实际上已经为这场战争蓄谋已久,早就为战争做好了准备——美国的舰队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三位,而且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许多基地,并且也能得到英国的大力帮助。美国军队已经装备了电报、电话、速射炮等先进装备,而西班牙军队则还停留在19世纪中期的水平上,甚至其海军还多是木壳战舰。早在“缅因”号爆发时,美国就已经向香港派出了一支亚洲舰队,目标就是菲律宾。

西班牙在菲律宾只有4.2万人,而且面临菲律宾当地人强大的压力,1898年,菲律宾人实际上已经把西班牙人驱赶到了马尼拉,西班牙人在整个菲律宾也只有还控制着这座城市。4月27日,杜威率领在香港已经待命了两个月的美国亚洲舰队启航驶往菲律宾,他的借口是支援菲律宾人对西班牙的独立战争。5月1日拂晓,杜威抵达马尼拉港外,随后,震惊不已的西班牙军舰首先开火,尽管西班牙尽全力对美国舰队展开炮击,但这是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海战,西班牙人毫无希望。当时杜威的舰队有6艘新型装甲蒸汽战舰、5艘辅助舰船,而西班牙有7艘木壳战舰,并且所有的战舰都维护不良,均破旧不堪,甚至西班牙的旗舰还漏水!

美军蒸汽铁甲舰使用的是蒸汽机推动,在速度和机动性上都远远优于西班牙战舰,而且美军使用的口径较大的火炮,在火力上也比西班牙舰队高出许多。以齐射为例,西班牙战舰一次齐射能力为1273磅,而美军的齐射能力是3700磅,约为西班牙人的3倍。

甲板上堆满了木柴和煤等易燃物的西班牙战舰很快就狼狈不堪,战舰被炮火击中后四处着火,这让西班牙人顾此失彼。双方之间的炮击仅仅进行到中午,7艘西舰全被击沉,西军伤亡381人,美方仅轻伤8人。

西班牙舰队在马尼拉湾海战全军覆没后就基本奠定了马尼拉战局——本来已经孤守待援的马尼拉决定了西班牙在菲律宾的结局。杜威在歼灭了西班牙舰队,但却无法对马尼拉展开攻击,因为他的舰队中并没有陆军。于是杜威封锁了马尼拉,等待美国陆军到来。7月底,W·麦里特率领美远征军第八军1.5万人从美国本土赶来。

此时马尼拉已经陷入2.5万菲律宾人的包围中,这就给了美国人一个渔翁得利的好机会。美军首先与菲律宾人接触,答应帮助菲律宾人,并允诺菲律宾独立;与此同时,美国人也在和西班牙人谈判——对西班牙人来说,情况已经显而易见,与其把马尼拉陷落在菲律宾人手里,不如送给美国人。

最终,这场战争成了一场百老汇表演,美军为了让西班牙人体面地投降,并且也为了取得菲律宾人的信任,于8月13日向马尼拉发动了攻击,西班牙人只是象征性地做了抵抗,随后宣布投降。这场马尼拉之战美菲联军总伤亡仅119人,西班牙伤亡300人。美军缴获武器2.2万件,子弹1000万发,俘虏1.3万。

西班牙刚刚宣布投降,杜威立即命令菲律宾人的部队必须撤至马尼拉郊区,否则将兵戎相见,美军独占马尼拉。

在菲律宾之战爆发的同时,美国和西班牙在另外一个主战场古巴的战争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美国为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早已在组建了2.5万人的远征军,并且一直在佛罗里达的坦帕进行训练和待命,并且,在“缅因”号后,美国海军就派遣了两支分舰队封锁古巴的沿海。相反,在古巴尽管有20万西班牙军队,但实际上只有1.2万人具有一些作战实力,大部分西班牙军队不过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但是5月19日,西班牙舰队还是成功地避开了美国海军的封锁巡航,抵达圣地亚哥港。西班牙人虽后在圣地亚哥港外布设水雷,加固岸防火炮。

5月28日,美国两支分舰队驶抵圣地亚哥港外汇合,共有舰艇24艘。此时美国陆军已经登陆古巴,陆军是希望直接攻占哈瓦那,但美国海军希望首先攻占圣地亚哥港,以便获得良好的战略支撑点,最终,美国统帅部同意了海军的意见。

6月22日,美第五军近1.7万人在海军炮火掩护下在圣地亚哥以东海滩强行登陆,同时,与菲律宾十分相似的是,在此前,与美军策应的古巴军队实际上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古巴国土,只有哈瓦那和圣地亚哥港还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美军在圣地亚哥登陆后就与古巴军队汇合包围了圣地亚哥港。

6月29日,美军抵达关塔纳摩郊外。7月1日,向城东制高点埃尔卡内和圣胡安山发起猛攻。西奥多·罗斯福指挥的古巴军队作战勇气上显然比美军更加突出,他们与西班牙人在圣胡安山进行了一场白刃战,随后,埃尔卡内也被攻占。西班牙这时表现的比在菲律宾强得多,西班牙军队在7月2、3日展开连续反攻,这个高地在这段时间里几经易手,造成美军伤亡惨重。仅在这场争夺战中美军的伤亡就高达1700人。

在圣胡安山争夺最激烈的时候,7月3日,西班牙人已经意识到圣地亚哥港已经难以据守,于是西班牙舰队转而寻求海上突破,圣地亚哥湾海战爆发。

美海军两支分舰队汇合后共有24艘舰,而西班牙舰队仅有9艘,并且装备相差悬殊,美国海军装备了当时最先进速射炮,口径大,火力强,射程远,美军舰队一次齐射炮弹总重量为1.9万磅,而西班牙舰队齐射一次仅6000磅。于是,这场海战成了又一场马尼拉海战,整个海战仅仅持续了4个小时,西班牙舰队全军覆灭,被击沉舰艇7艘,被俘2艘,阵亡600人,舰队司令塞尔维拉及1800名官兵被俘。美军仅有2舰轻伤,死伤各1人。

圣地亚哥湾海战后,西班牙人彻底失去了希望,7月16日,圣地亚哥港的西班牙守军弹尽粮绝,2.4万军队放下了武器——同样,美军再次重复了了菲律宾欺骗,古巴军队被排斥在美国和西班牙的谈判之外,古巴军队也被美军驱逐出圣地亚哥城外,美国人再次独享战果。

在古巴和菲律宾两个主战场外,美国军队还对西班牙其他战略要地进行了攻击,6月20日,美军攻占了太平洋上的重要战略岛屿关岛。7月4日,占领威克岛。7月25日,纳尔逊·迈尔斯指挥3000美军登陆波多黎各。8月初,美国再次增兵至1万,然后分四路围攻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在仅仅伤亡50人后,美军占领波多黎各全岛。

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美国付出2000万美元给西班牙作为对菲律宾的补偿。美国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宾起义军发动进攻,血腥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抗,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是美国利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

美西战争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掰手腕更恰当,美军直接死于战场的不足400人,整个战争的规模虽然遍布西班牙各个具有战略价值的殖民地,但总体规模还不如一场大海战。但这却是美国崛起的标志,是美国第一次去海外远征作战,并且主要是依靠海军作战一举奠定战争胜负,当美国海军分别在马尼拉湾和圣地亚哥湾歼灭西班牙分舰队后,战争就大局已定。

第三十九章 第一个敢对欧洲人说不的日本人:东乡平八郎

甲午海战

至19世纪中叶,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后,统治日本长达260年(1603-1868)的江户幕府已经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因为鸦片战争让日本感到震惊,强大的大清帝国竟然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国舰队,这让日本感到了惊恐。因此,?1854年2月,当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由9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抵达日本,轻而易举地逼迫德川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激怒了日本国民,随后以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与西乡隆盛为首的倒幕派发起了尊王攘夷运动,向德川家康家族发起了挑战。

倒幕派发动的名为“王政复古”,其实这只是将权力重新归还天皇,而事实上主要政策均是奉行资本主义改革思想。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就发布了相当于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内容是:“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当日本崛起后,它也首先需要一个殖民地,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而身旁的老大、没落的清帝国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1894年9月17日,平壤陷落后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出现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这场战争日本已经期待已久,对日本来说,这是日本第一次真正有机会挑战这个强大的邻居。

联合舰队此次派出了共计12艘战舰,囊括了日本海军的全部精锐,其中有“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8艘主力舰,日本联合舰队共有火炮268门,总兵力3916人,舰船平均航速为10.2节。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也已经抵达大连湾。北洋舰队共计有10艘主力舰,另有附属舰8艘,共计有195门火炮,总兵力2126人,平均航速为14.5节,统帅为丁汝昌。16日,丁汝昌的舰队护送一支支援朝鲜战场的登陆部队顺利登陆,然而他并不知道日本的联合舰队已经出现在不远的前方。次日上午8时,丁汝昌舰队开始返航,11时,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相遇,丁汝昌判明为日本舰队后立即下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吉野”号也发出了“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的信号。

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紧接着“镇远”舰也开炮,发出炮弹,随后,北洋舰队各舰相继发炮,日本联合舰队在三分钟后也做出了反映,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尽管联合舰队在平均航速上要低于北洋舰队,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而且,联合舰队不仅在火炮数量上比北洋舰队要多,但由于联合舰队装备了为数不少的速射炮,这种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另外,双方战舰的保养此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北洋舰队由于多年懈怠,舰船维护不良,这导致一开战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的舰桥竟然被自己舰船的炮火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也就是说北洋舰队在一开战就失去了统一指挥。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

开战后,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4艘战舰利用航速优势对北洋舰队右翼的“超勇”、“扬威”二舰发起攻击,这两艘战舰很快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13时30分左右,“超勇”号沉没。

此后,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开始互相轰击。

14时,联合舰队舰队主力已经与其第一游击队对北洋舰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本来就已经失去统一指挥的队形此时陷入了困境,北洋舰队最前方的“致远”号被联合舰队“吉野”号、“高千穗”号等舰连续攻击后舰身毁损严重,已经发生倾斜。

此时,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为支援“赤城”号和“比睿”号开始与“致远”号接近,当“吉野”号从“致远”号前经过的时候,管带邓世昌立即下令撞沉“吉野”,他希望能与其同归于尽。然而就在“致远”号向“吉野”号右舷高速航行的时候。“吉野”号一边进行规避,一边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一枚鱼雷没能击中,但第二枚鱼雷正中“致远”号,“致远”号连同其上252名官兵一起沉入大海。

随后,“经远”号继续迎战“吉野”,但也被“吉野”号猛烈的炮火打得伤痕累累,舰船上到处都燃起大火,随后,这艘战舰又被一枚鱼雷击中,管带林永升阵亡,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殉难。

“致远”沉没后,“济远”号和“广甲”号相继撤出战队,“靖远”号和“来远”号也相继损伤严重而退出战斗。

不久,“定远”、“镇远”两舰尽管进行了殊死抵抗,但北洋舰队此时大势已去,联合舰队对剩下的北洋舰队战舰进行了集中炮击。

至下午3时30分,“镇远”30.5公分口径大炮发射的两枚炮弹击中联合旗舰“松岛”,“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大火引燃了装药,发生了大爆炸,这导致“松岛”船轴倾斜5度,100余人丧生。

下午17时40分,联合舰队已经完全取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伊东祐亨下令撤出战场。历时5个多小时的甲午海战就此结束,这场海战是第一场铁甲战舰舰队之间的大规模海战,日本由此一举奠定了对清优势,从此大清帝国在海洋上未能再取得制海权。

这次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1000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毁损较重,其中“西京丸”号和“赤城”号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人员损失约为600人。

这次海战之后,日本与大清帝国之间的地位发生了转换,原本以大清帝国为核心的东亚体系被日本取代,并且,日本因这次战争而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朝鲜、中国台湾和山东半岛交由日本控制,日本还获得高达白银2亿3000万两的赔偿,折合美元10亿之巨,在这之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甲午之战则成为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国家来说,中国由此丧失同治中兴后昙花一现的繁荣,因此再次失去了一个走向繁盛的机会,而日本则由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并进入世界列强行列。

日俄矛盾

1895年甲午海战后,日本一举打破千百年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秩序,日本取代了中国成为东亚领袖,但此时的东亚绝非1840年前的隔绝世界,而早已是西方列强瓜分的目标。日本获得甲午海战胜利后不但打破了东亚原有的秩序,也打破了西方主宰亚洲的传统,尤其是日本获得高达2亿3000万两白银的赔偿和辽东、台湾等战略要地,这使得西方担心日本独占中国,会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这绝对不符合西方的利益。为此,俄国、德国和法国联合对日本施加压力,刚刚经历甲午海战的日本此时无力与西方力强对抗,伊藤博文等日本权臣只好暂时妥协,这最终促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而俄国则更进一步,与1896年与李鸿章秘密签订条约,取得通过满洲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权利。1898年3月27日,俄国再次胁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俄国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同年5月7日,再次签订《旅大租地续约》。1903年,横贯北满的铁路干道和纵贯整个满洲的南满支线全部完工,铁路枢纽地哈尔滨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另一种要战略支撑点,而旅顺此时已经成为俄国在满洲和东北亚战略要塞和海军基地,至此,俄国已经基本控制了中国东北,并且其势力显然还在膨胀,接下来就是朝鲜。

俄国势力的这种迅猛膨胀对日本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日本在赢得甲午海战后已经成为一支与列强旗鼓相当的新兴势力,尤其是在得到巨额赔偿后日本迅速利用这笔钱扩充海军和发展经济,但日本向外扩张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从方向来看只有两个,一是向北,一是向南,而东北亚已经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方则是欧洲其他力强和美国的势力范围,向比较而言,俄国的势力较弱,而且俄国与英国在诸多方面矛盾重重,如果日本需要选择,那么只有俄国。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趁机大举进入满洲,并且已经开始染指朝鲜,这个过分招摇的举动立即引起了英国、美国的不安,更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拥有大量的现实利益,对日本来说,如果任由俄国扩张必将损失整个东北亚,此时,日本已经意识到必将有一场对俄战争,为此,日本开始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日本除了扩充军备外,还积极进行了外交准备,于1902年1月30日与英国签订盟约,这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与英国的结盟意味着将获得这个世界霸主的支持,尽管英国不大可能在日俄战争中直接出兵干涉,但英国的中立就意味着欧洲的中立,日本就获得了一个单独对付俄国的机会,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马海战

1903年,当日本与俄国就中国东北和朝鲜问题的谈判破裂后,日本与俄国的战争已成定局,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后,俄国太平洋舰队接连失利,日本人在旅顺口把俄国著海军统帅马卡洛夫和其战舰一同送入了大海。日本基本取得了制海权,这导致俄国太平洋舰队躲在旅顺口内一直不敢出来,无奈之下,俄国只好命令波罗的海舰队组建一支特混舰队,前往远东,与太平洋舰队汇合,希望能一举打破日本的封锁。

俄国花费了4个月时间组建了这支特混远征舰队,包括7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及一些辅助舰船组成的舰队,被命名为太平洋第2舰队,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统帅,于1904年9月26日出航。这支舰队后来还汇合了被命名为太平洋第3舰队的另一支支援舰队,这使得这支特混舰队竟然有多达38艘战列舰,是一支壮观而庞大的海上编队。

但宏大的未必就是有效的,这支蔚为壮观的海上舰艇编队在海军战略家的眼中却十分令人担心,因为它过于杂乱了——这支远征舰队实际上更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其中有些舰艇相当陈旧,并且维护保养似乎从来就没到位过;整个舰队航速相当低,这显然是受到了其中一些舰艇航速过低的限制;舰队中许多人员都是临时招募或者来自其他舰艇,缺乏训练,甚至很多人对舰船上的设备并不熟悉;另外,这支舰队需要经过漫长的航行,它从波罗的海出发,途中经过北海、大西洋、印度洋、中国海,需要220多天,航程近18000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这种大半年的航行实际上会让船员感到身心疲惫,士气低落;还有,由于当时英国是日本的盟友,而英国又控制着世界大多数海洋,因此这支可怜的远征舰队竟然得不到任何英国控制下港口的补给支援,只好在船的每一个空间都塞满煤炭和给养,这不但更加降低了航速,而且也让这次旅途显得更加难熬。

对俄国人来说,这场漫长的旅途实际上更让他们心烦意乱,因为俄国竟然以为日本海军很可能对这支舰队进行拦截,因此只要海面上稍有风吹草动俄国舰队就立即开炮,结果与之擦肩而过的德国、法国、瑞典、挪威、英国普通民船都遭到过他的炮火。

而日本海军则与之成鲜明对比,日本联合舰队在甲午海战中树立了信心,并且日本为这场战争早已开始大规模训练,所有人员都经过严格的战术技术训练,联合舰队为了这场海战进行的实弹训练竟然耗费了日本炮弹储量的一半!而且,日本利用甲午海战后的战争赔款大规模扩充了舰队,添置了许多先进战舰,并且配备了当时先进的速射火炮,这种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已经超越了甲午海战时的火炮。尽管俄国舰队舰船数量占优,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舰的吨位却大于俄国主力战舰。

在这场海战中,日本取得胜利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及时的情报和东乡平八郎正确的战略判断。早在俄国决定在波罗的海组建特遣舰队的时候,日本的谍报人员就已经将这支舰队的尽可能详细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往东京,这使得日本海军对俄国的这支舰队动向了如指掌。并且,东乡平八郎这位日本伟大的海军统帅还据此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依据俄国舰队在一些中立港口的补给情况,他断定俄国舰队的意图是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于是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对马海峡,就在那里设伏。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进入了日本舰队的设伏地。

27日清晨4时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首先发现了俄国舰队,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6时,日本舰队开始尾追俄国舰队,至中午11时15分双方开始进行小规模的炮战,但东乡没有立即扑上去,而是命令联合舰队就这样始终追击俄国舰队,这让俄国舰队神经紧张,不知道日本人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发起攻击。于是,中午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希望在日本人开始攻击前作出一个相对有利的队形。他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到11节,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但他却愚蠢地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结果导致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陷入混乱。

下午1时30分,双方舰队之间的距离已经只有10海里,而这时俄国舰队的队形还没有恢复过来。1时55分,东乡平八郎见俄国舰队已经自行出现混乱,虽当机立断下令发出“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奋励努力”信号。下午2时5分,东乡突然下令在俄国舰队前来一个大转弯,这样日本联合舰队就在俄国舰队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U”型,俄国人在战后才弄明白,原来这是联合舰队为了获得有利的战位而特意作出的一个违反常规的战术举动。

2时8分,被阻拦的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开始向日本舰队开火,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这两艘旗舰就在仅仅双6000米的距离内开始互相轰击。

日本联合舰队的这次“U”型大转弯来的突然而且相当漂亮,并且完成的干脆利落,就如同进行了一场海航编队的体操表演,仅仅用16分钟时间就完成“U”型转向。紧接着,日本舰队按照平时针对俄国舰队的训练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集中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这次转弯在一开始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这样等于将舰队的头舰至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果然,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击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号和“浅间”号,但在转向完成后,俄国舰队就发现已经陷入了一个包围,日本舰队充分施展了其高航速、高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强大等诸多优势,在完成转弯后,在进行渐次抢占“T”字形的战斗中,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联合舰队几艘战舰的集中猛烈射击,而俄国其他战舰则由于处于不利的战位上一时无法有效支援旗舰。下午2时20分,“苏沃罗夫公爵”号船舵失灵,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甲板上层建筑几乎没有一处没有遭到过炮击,终于“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而且由于失去船舵只能在海面上漂浮。

本来就已经失去有利战位的俄国舰队此时又失去了统一指挥,而日本联合舰队此时则开始对俄国舰队进行十分有效的针对性攻击。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亚比亚”竟然同时遭到6艘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其后不久其舰艏吃水线附近被炮弹击中,下午3时30分左右沉没,全舰900名官兵仅有300余人获救。此后,俄国舰队主力战舰一艘接一艘遭到重创,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西索依-维利基”先后遭到猛烈打击,毁损严重。

至下午4时左右,双方舰队由于交战中不断穿插航行,队形都已经混乱,进入混战状态。4时45分,日本第五、六战队加入到海战中,这让俄国舰队顿时更加困苦不堪,不久,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尽管击伤了日本的两艘巡洋舰,但由于遭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最终为避免被俘只好自行凿沉。

俄国舰队已经根本不可能在突破联合舰队的包围,并且由于多艘主力战舰或沉没、或遭到重创,败局已定。“奥列格”、“阿芙乐尔”、“珍珠”及其他几艘驱逐舰、辅助船只好转向南方,向菲律宾方向撤退。

双方的主力舰在4时45分、5时30分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炮战,但此时俄国舰队主力舰已经损失相当惨重,再经过这两次炮战后3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至晚7时,“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7时10分,“博罗季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发生大爆炸后迅速沉没,全舰官兵仅1人获救。此时仍然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还在不断遭受日本战舰的攻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企图接走舰上人员,但很快发现日本驱逐舰已经发射鱼雷为“苏沃罗夫公爵”号送葬,全舰仅幸存20人,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

晚7时30分,东乡下令联合舰队所有主力战舰和其他所有重型战舰撤出战场,然后命令鱼雷艇和驱逐舰发起夜间攻击。

整整一夜,日本的21艘驱逐舰、37艘鱼雷艇向已经疲惫不堪的俄国舰队不间断地发起鱼雷攻击,这时俄国舰队平时训练的差异显著表现出来,俄国第三分队因接受过反鱼雷进攻训练,因而大都没有被击沉,而第二分队则很不幸,他们根本就没接受过多少反鱼雷训练,结果“西索伊-维利基”、“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纳瓦林”先后被鱼雷击沉,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损伤过重,于凌晨5时由舰员自行凿沉。

28日清晨5时过后,又经过一整夜袭击的俄国舰队已经狼狈不堪,但好在他们终于借助夜幕突出了日本舰队的包围,一条条伤痕累累的战舰开始朝海参崴方向行驶。然而,日本联合舰队并没有就此罢休,上午9时,这支残败的舰队竟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这时俄国舰队已经完全无力再战了,不到2个小时,替代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的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先后发出投降信号,“鲁莽”号——上面载有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发出了投降信号。但仍有部分战舰拒绝投降,“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坚决不投降,结果又遭到日本战舰的猛烈轰击,最后只好自行凿沉;巡洋舰“绿宝石”号虽然最终摆脱了日本舰队的包围,但在驶往海参崴的途中触礁,被舰员炸沉;此时俄国舰队已经全军覆灭,只有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马达加斯加等中立国港口,最终逃回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对马海战至此结束。

对马海战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海战,其规模之大为当时所罕见,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歼,俄国一时之间几乎成为一个没有海军的国家!这场海战俄国共计损失达20多万吨,12艘战列舰中有8艘沉没、4艘被俘,8艘巡洋舰中有3艘沉没、1艘遇难、3艘被第三国扣留、仅1艘逃回海参崴;俄国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另有1862人在中立国被扣留。而日本的代价仅仅是3艘鱼雷艇沉没、117名官兵阵亡。

如果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一举改变了东亚千百年来的传统秩序的话,那么对马海战就使得日本从此奠定了与欧美平起平坐的地位。相反,俄国输掉了这场海战,也在输掉了整个日俄战争,不得不接受美国的调停,1905年9月5日,双方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放弃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并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把辽东半岛租借权转交给日本,日俄战争正式结束。

东乡平八郎

对海战史来说,对马海战是人类进入蒸汽铁甲舰时代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海战中双方战列舰发挥出的决定性作用令人印象深刻,由此世界海军开始奉行“巨舰大炮”战略,而东乡平八郎出色的海军战术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大获全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拥有一位卓越的海军统帅,这正如1870年日本兵部省制定的《大办海军方案》中所言:“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东乡平八郎在这场海战中独特的“U”型战术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后世的经典范例。

东乡平八郎1847年出生于日本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这是当时再平凡不过的一户普通人家了。东乡平八郎名实良,幼名仲五郎,十五岁时改名平八郎,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其父东乡吉左卫门是一个热衷于海洋的人,对日本以外的事情颇感兴趣,这影响了幼年的东乡。1856年萨摩藩设立新水军,1866年萨摩藩成立海军,东乡乎八郎得偿夙愿,参加了海军,开始步入军界。

在东乡平八郎出生的年代,日本正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鸦片战争后日本倍感惊恐,原本十分排外的日本社会开始胆战心惊地接受西方。1853年佩里终于第一个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与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该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涵馆,允许美国船只停泊;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日本曾经关闭的很紧的大门就此打开,紧接着,英国、荷兰、俄罗斯、法国接踵而至,先后与日本签订《友好通商条约》这被称为“安政五国条约”。而这时德川家族不但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而且还要面对更危险的倒慕派。

当时萨摩藩是反对幕府的主要力量之一,1866年,东乡平八郎以海军士宫的身份跟随萨摩藩的战舰“春田”号出航,参与了阿波冲海战。这是日本国内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西方战舰的海战,“春田”号与幕府军的“开阳”号发生了炮战,随后,东乡平八郎跟随“春田”号一直远航至北海道,频繁参与倒幕战争。

1868年,倒慕派将统治日本260年的德川家族驱赶出政坛,年仅15岁的明治天皇从幕府手中接过了大权,改元“明治”,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世界边缘的小国一跃成为世界列强之一。同时,日本随着国力的强盛也开始奉行殖民扩张政策,明治政府为此制定了最高国策,即“大陆政策”。

1869年2月,日本从全体海军和军校学员中选拔优秀学员去英国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海军战略、战术理论,以便培训海军将领,这次共选出12名最优秀的军官,东乡平八郎是其中之一。此后,东乡平八郎在英国度过了6年学习期,之后奉命在英国船厂督造日本海军订购的军舰。

在海外游历了8年之久的东乡平八郎回到日本后先后担任了数艘军舰的舰长,1881年,东乡平八郎由海军大尉晋升为海军少佐,1889年再晋升为海军大佐。

1891年,当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东乡平八郎特意登上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参观,当日本海军为这艘7335吨的大型战舰感叹的时候,东乡平八郎却认为北洋舰队并不是一支优秀的舰队,因为“定远”舰的大炮没有被擦洗干净,而且上面竟然还有晾晒的衣服,很难想象一支高素质的舰队能是这样。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时,东乡平八郎担任“浪速”号巡洋舰舰长。

1894年6月,清政府出兵朝鲜,日本立即闻风而动,6月5日,日本政府组建了战时最高指挥机构:大本营。这标志着日本已经开始了战争行动。同日,日本在朝鲜登陆。7月10日,日本重新组编了海军,将海军分为常备舰队和警备舰队,之后又按照战争需要,将海军主力调集到一起,组成联合舰队。其中,联合舰队又将大型战舰组编为第一游击队,其他战舰编为本队,东乡平八郎的“浪速”号巡洋舰,成为第一游击队四艘主力战舰之一。

7月25日晨,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西岸南部海域与中国北洋舰队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两艘巡洋舰相遇,双方的炮战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广乙”舰即受重伤,舰体倾斜,后在岸边搁浅后纵火自焚;“济远”号向西败退。此时,中国雇佣的英国商船“高升”号正运载1千多名士兵赶往朝鲜,而迎面遇上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浪速”号巡洋舰,当东乡平八郎发现这是一艘清政府运兵船后立即命令俘获这艘船,但遭到拒绝,东乡平八郎随后命令船上的英国人离船,紧接着就下令施放鱼雷,并进行了炮击,“高升”号沉没,共计700名士兵丧生。

“高升”号被击沉后(被称为丰岛海战),东乡平八郎的“浪速”号巡洋舰巡于9月17日参与甲午海战。之后,东乡平八郎又参与了全歼北洋舰队山东战役,最终在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全部消灭。

1895年4月,东乡平八郎被晋升为海军少将;5月,东乡平八郎出任日本海军南方舰队司令官;1898年,东乡平八郎晋升为海军中将。1900年,东乡平八郎担任日本海军常备舰队司令官,并率舰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1904年2月5日19时,日本海相山本权兵卫男爵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发布了对俄太平洋舰队发动突然袭击的书面命令。

总体对比来说,俄国当时是一个海军强国,共计拥有252艘舰艇,共计80余万吨,但其要兼顾东西方,因此其太平洋舰队只有60余艘舰艇,共计19万吨。而日本海军全部海军舰艇为138艘舰艇,共计约26万吨,可以对付俄太平洋舰队。东乡平八郎实际是这场海战的主要策划者,他决定采取不宣而战,以求先发制人。2月6日当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离开佐世保军港,然后航进到旅顺口外40海里处集结锚泊。2月8日深夜,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对停泊在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突然袭击,这场袭击打得俄国舰队搓手不及,一举歼灭了俄太平洋舰队十多艘俄军主力战舰,此后,俄太平洋舰队只好全部退守于旅顺口军港内。于是东乡平八郎命令在港口外布设水雷,封锁港口,并且接连对港内的俄国舰队进行了八次袭击,这让俄国舰队终日胆战心惊。

东乡平八郎成功获得制海权后,日本陆军随后开始了地面攻击,这最终迫使俄军旅顺口要塞司令官斯特塞尔将军于1905年1月2日投降。

在歼灭俄太平洋舰队后,东乡平八郎就筹划如何再次歼灭俄国远征舰队,对日本来说,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远比太平洋舰队要强大。

东乡平八郎制定了以逸待劳作战方针而不是出师迎战,他此时唯一要做得就是尽力做准备,为此,他提出了后来那条著名训练格言——“百发百中的一门大炮,要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

第四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英德海上争霸

整个19世纪可以说是一个英国的世纪,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一进入20世纪似乎这种辉煌很快突然出现了退色,英国海军强国的地位不断出现了危机。

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势头,而东方的日本在对马海峡一战后成为一个新的海洋势力,而最让英国担心的则是德国的强大威胁——德国在统一之后就取代了法国成为欧洲的男主人,法国屈尊成了一个懦弱的女管家。

1900年后,英国进入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曾经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业优势已经筑逐渐显现出颓势,德国、美国和日本甚至法国正在迅速夺走英国的市场份额。德国在进入20世纪后就迅速成长为一个工业强国,而这时最令人担忧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孙威廉成了德国新皇帝,这是一位拥有海洋血统的德国皇帝,他几乎生来就对海洋怀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后崛起的德国没有英国、法国那样广阔的殖民地,而他强大的工业能力又急需扩展市场,于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强势的海洋皇帝威廉和急剧膨胀的德国工业资本主义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用武力夺取海外市场就成了德国唯一的选择。

1859年1月,德国用101响礼炮祝贺小威廉王子的诞生,这位威廉王子自小就对英国庞大的海洋势力和强大的海军羡慕不已,但他的国家却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大陆强国,海洋似乎从来没有成为德国的领土,当时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但他的海军却总是像一个蹩脚的海盗,只能在德国海岸线附近巡游。而德国议会、国会却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因为他们认为德国的利益就是在陆地上,海洋对德国来说不过是一道风景。然而,德国海军司令部却有一个和他们的皇帝怀揣着一样梦想的一个上校——提尔皮茨(Tirpitz),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个校级军官,但他却提出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德国海军战略理论:他认为,依照德国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德国完全有能力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而这支舰队能够与英国舰队抗衡,而且由于德国与英国本土距离很近,在当时英国进行全球争霸的时候,德国可以就近威胁英国的后院,这就能够迫使英国不得不面对德国。

提尔皮茨并非仅仅是纸上谈兵,他不仅说服了威廉皇帝,而且他和皇帝一起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宣传队伍,那是由德国最好的大学教授、海军专家和演说家组成的鼓动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德国城市和乡村,这次宣传相当成功,整个德国都开始从漠视海洋转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倔强而强硬的德国人开始向国会施加压力,要求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自然,国会无法忽视这种强大的舆论呼声,而且,对马海战的影响也传播到了德国,这使得德国政客们幡然醒悟,失去海洋,就意味着失去利益。于是,一向以坚决果断著称的德国人于1907年称为世界第二海军大国。

与德国针锋相对的英国也立即寻找到一位能与提尔皮茨相对抗的海军规划者,那就是杰克·费歇尔,他于1904年称为英国海军部长。

费歇尔一上任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命令将100艘过时的老旧舰船全部退役,以便腾出资金建造新战舰。同时,他还主持了一个海军战略发展的研究项目,目的是分析今后决定海战胜利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项目研究的结论是:未来海战取胜的关键角色将是快速的装甲巡洋舰,而大型的战列舰将不断受到潜艇、鱼雷、水雷的威胁,迟早将退出海战舞台。

然而,这个结论既显得言之过早又显得切中要害,在对马海战中,日本舰队正是凭借速度较快的巡洋舰保持了整个舰队始终处于有利的战位,然而最终决定对马海战的却是300毫米的巨炮,那些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的舰炮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另外,鱼雷也是这场海战的主角之一。

于是,最终,英国还是决定向“巨舰大炮”方向发展,因为似乎这更为重要。

1906年2月,英国最宏伟的战舰“无畏”号下水,这由此开创了一个“无畏时代”,即巨舰大炮时代。“无畏”号排水量15000吨,长162米,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合金技术,同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涡轮推进系统,这使得它的速度高达21节;“无畏”号装备的武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也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它上面装备了10门300毫米火炮。

然而,更重要的是,“无畏”号引发了一场危险的游戏——波及世界的海军军备竞赛。

“无畏”号战舰的阴影首先就遮蔽了德国海岸线,德国对这种海上庞然大物感到惊恐,然而,德国不轻易屈服的性格立即就决定迎接挑战。

德国最大工业公司克虏伯公司建造了一个造船厂,同时在大力收购金属镍,这是一种能增强钢强大的必要金属原料,克虏伯公司接到了大量的“无畏”级战列舰订单。另一方面,意大利也开始了四艘战列舰的制造计划,美国、日本也纷纷作出反应。

1911年,一战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这迫使英国再一次开始建造另一个战列舰系列,即“伊丽莎白女王”战列舰系列。这是当时比“无畏”号还先进的战列舰,因为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燃油推进系统,这比需要大量煤炭的推进系统先进了许多,也节省了相当大的空间,而且,“伊丽莎白女王”系列采用的是口径380毫米的巨炮,它能发射908公斤的炮弹,射程超过20公里。

此时,不甘落后的美国和日本也先后下水了无畏级战列舰,这使得世界进入一个无畏级战列舰时代。美国的“密执安”号和“南卡莱罗纳”号稍后也下水,尽管它装备了全部大口径火炮,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航速只有17节;1910年,日本的第一批无畏级战列舰“川崎”号和“摄津”号,这两艘战列舰上装备有6座双联装火炮,首尾各一座,两舷各两座,共计12门主炮,口径为305毫米,航速也是高达21节。不久,日本还建造了“金刚”级战列舰。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欧洲两大帝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首先由德国挑起,它的盟友是奥匈帝国,而英国、法国和俄国则成为另一方,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战争逐渐将38个国家、约15亿人卷入。战场遍及整个世界,但主战场在欧洲大陆(法国境内),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根源就是后起的德国等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法国、俄国之间一场重新分配权力与利益的战争。在工业革命后期,欧洲主要国家均进入垄断资产阶级阶段,这必然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支不可调和到非用战争解决不可。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极大地刺激了各个国家铤而走险,这场战争无法避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爆发。

其实早在1882年,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利就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他们已经为这场战争在做准备;同样,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也先后签订协约,对抗德奥意同盟,而在这期间的海军军备竞赛则在事实上成了战争前的实力较量,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大英帝国也逐渐日薄西山,而强势的德国则似乎看到了机会,它认为已经具备了向英国发起挑战的实力和机会。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开始争夺世界各地的战略据点,彼此摩擦不断。

从实力对比来看,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协约国占优势,因为英国、法国、俄国都是殖民地大国,因此在人口上这三国拥有巨大数字,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三国陆军兵力高达977万人;而德奥两国连同他们的殖民地总人口也只有1.3亿人,陆军兵力只能达到634万人。同样,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意志帝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协约国海军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艇35艘。

德国自然看到了这种差距,因此,德国把取得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打一场速决战。德国为此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因为不仅实力差距较大,对德国来说,还有一个不利之处就是德国不得不两线作战,欧洲战史表明,几乎很难从两线作战中取胜,拿破仑当时未能取得欧洲的统治权主要就是因为同时面临英国和俄国的压力。

施里芬计划就是出于这种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希望用6-8周内首先征服法国,然后再在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然后结束战争。这个计划就如同一个大锤从荷兰等低地国家抡向法国,然后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将法国军队彻底击败,这个作战意图从战略上来说非常实用,但真正成功却是在二战。

在海上,德国希望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只用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而英国的计划则是把陆上作交给给法国和俄国,英国只需要派出为数不多的远征军即可,英国的主要力量是维持海洋控制权,因为这样既可以保证协约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制约同盟国。英国海军在战略上一方面是支援各协约国,一方面就是寻找机会与德国海军舰队决战,希望一举歼灭德国主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遇刺,一战爆发。

1915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正酣的时候,协约国和同盟国战前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都变成了泡影,双方都陷入持久僵持的泥潭中。就在这一年初,土耳其决定加入同盟国一方,这立即引起了协约国的担忧,英法为了夺取海峡控制权,在这一年发动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目的是为了击败土耳其,迫使它退出战争。

这场战役的倡导者就是二战时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时任英国海军大臣。英法为此组成了联合舰队,这场战役的计划是,用英法联合舰队直接攻击土耳其部署在达达尼尔海峡的防御设施,然后打通通往马尔马拉海的通道,并最终攻占君土坦丁堡,与俄国会合。

1915年1月2日,俄国陆军总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电报,他希望英国能对土耳其尽快采取行动,因俄军受到德国强大的攻击而无法抽调兵力防御突然出现的土耳其军队,土耳其军队在对协约国宣战后就向高加索方向展开了攻击。

但英国在还没有发动攻击前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大张旗鼓的准备使得德国和土耳其对英法的意图早有所准备。德国和土耳其的联军统帅部遂将土耳其第一、第二集团军的部队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调往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同时增强了达达尼尔海峡岸炮连的火炮数量,增至199门,其中175门是火力强大的150—355毫米炮,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入口至查纳卡累地域处配置了三层炮火;达达尼尔海峡北岸的利曼·冯·桑德斯上将率领的第一集团军第三军驻守,南岸则是第一集团军的第15军。另外在海峡外围布设了十道水雷障碍,共计375枚水雷。

1915年2月,英法联合舰队已经集结在利姆诺斯岛穆德罗斯湾,这支舰队由英国卡登海军上将统帅,包括战列舰1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飞机运输舰1艘。其8艘中战列舰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系列战列舰,这些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火炮比土耳其岸防炮力更加强大;联合舰队中包括了4艘法国战列舰,其中就有法国最大的巡洋舰“贞德”号。2月19日联合舰队开始炮击达达尼尔海峡外围炮兵阵地。

然而,英法联合舰队当时进行的是一种面积覆盖射击,这种射击尽管覆盖了较大的面积,但实际收效甚微,土耳其的炮兵防御阵地并没有遭受到多么大的损失。并且,这种没有什么价值的射击竟然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英法联合舰队甚至集中了所有战舰,但仍然毫无进展。相反,联合舰队却有多艘军舰被岸炮击沉或触雷。

3月18日,英国撤换了拘谨老套的卡登海军上将,由德罗贝克海军上将取而代之。德罗贝克再次试图突入达达尼尔海峡,但仍未成功。英法终于认识到单纯使用海军舰队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于是,转而实施陆海军联合战役:即由登陆兵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然后联合舰队突人马尔马拉海,在从陆地和海上同时对君士坦丁堡展开攻击。

然而,英法两国的战役目的再次被德国和土耳其判明,因为他们的准备仍然太过招摇,准备工作也进行的很缓慢,这都让德国和土耳其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好迎战准备。土耳其统帅部组建了第五集团军,原第一集团军部署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兵团也归属到第五集团军中。

4月25日,英法联军终于开始了登陆作战。此时英法军队共有81000人,英法联合舰队178门火炮对这次登陆进行了支援。这次登陆作战的指挥是英国的汉密尔顿上将,他命令从加利波利半岛南端的塞迪尔巴希尔、卡巴泰佩角、库姆卡莱角和萨罗斯湾登陆,但由于德国和土耳其早已作了充足的准备,这导致这次登陆成了一场屠杀,英法登陆部队仅仅在前两天战斗中就损失1.8万人。当英法中与夺取了纵深1—1.5公里的一块登陆场后已经无力扩展,只好等待支援,英国不得不从从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岛增调了约12.7万人。

8月初,英法军队集中了12个师于8月6日夜间开始强行在苏夫拉湾实施登陆,这之后英法联军不断发起猛烈的攻击,但持续到8月10日,土耳其军队用14个师的兵力还是阻止了英法联军的进攻,这最终导致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以失败告终。

此次战斗,英法联军损失约4.5万人,土耳其军的损失大致相同。

英法联军不但在这场战役中失败,而且也促使保加利亚决定与德国结盟,这最终成了丘吉尔引咎辞职的主要原因。1915年底,希腊也出现了倾向于加入同盟国阵营的苗头,这使得英法不得不中止了达达尼尔海峡的行动。在这场战役中,英军共投入49万人、法军8万人,土耳其投入70万人。结果英国伤亡和失踪11.97万人,法国2.65万人,土耳其18.6万人;英法联合舰队损失战列舰六艘,土耳其损失一艘。

这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其一,英法和俄国互相猜疑,英法实际上并不希望俄国控制达达尼尔海峡,更不希望俄国占领土耳其,因此英法实际上是撇开了俄国单独进行了这场海战,并没有遵守事先商定的英法俄三国统一行动;其二,英法简单地认为仅依靠海军舰队就能击溃达达尼尔海峡的土耳其防御力量,结果证明这是天方夜谭;其三就是英法对这场战役准备的过于漫长和张扬,这导致德国和土耳其最终判明英法意图,因而大大加强了防御力量,最后,英法联军统帅部没能看到德国和土耳其已经增强了防御,这导致登陆部队损失严重,而当第一梯队丧失继续扩展滩头阵地能力后,第二梯队的援兵行动迟缓,这给了土耳其相当长的准备时间。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对世界海军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海军配合登陆战的实例,这让后来登陆战得到很多有益的借鉴。

无畏级时代的宠儿:杰里克

1916年,莱因哈德·冯·舍尔海军上将奉命率领德国公海舰队(German?High?Seas?Fleet)与英国舰队进行了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日德兰海战(the?battle?of?Jutland),德国人称为斯卡格拉克之战(The?Battle?of?the?Skagerrak)。

“我们有船只,我们有军队,我们还有钱。”,英国人尽管对自己十分自信,但德国公海舰队显然还是让他们感到如芒在背。自从1805年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当1888年威廉二世登上了德国皇位后,认为德国要想真正的称霸世界,不仅需要强大的陆军,还必须有一支能对抗英国的海军。这位充满海洋梦想的皇帝就参照了英国海军的模式,准备建造一支强大海军。1898年,德国通过了《海军法案》,在海军上将冯·提尔皮茨的领导下,一个大型的造船计划开始了。

到了1914年,德国已经有了14艘无畏级战列舰,但英国皇家海军此时的无畏级战列舰是21艘,在这场遍及世界海军强国的竞赛中,所有的海军强国都拥有了数量不等的这类战列舰,美国和法国各有10艘,俄国和日本各有6艘,意大利有4艘。并且,无畏级火炮的口径也在不断扩大,从早期的305毫米逐渐增长到357-420毫米,这已经大的惊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上的巨炮口径达到了380毫米,其火炮射程也将近13公里。

德国为了与英国的“无畏”级战列舰对抗,开始建造自己的“无畏”级,德国人称之为“拿骚”级战列舰。该级战列舰共有四艘,分别以普鲁士王国的四个主要省份命名,即拿骚(Nassau)、威斯特法仑(Westfalen)、莱茵兰(Rheinland)、波森(Posen)。

在英国的“无畏”级建造之处,德国海军决策者们对此反应迟钝,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是对1901年型的旧式战列舰进行改造工作,加强装甲防护。但对马海战后,德国和世界都看到了这种巨舰大炮的威力,于是,德国迅速在威廉二世皇帝的督促下参照英国的新无畏舰开始设计德国海军自己的战列舰。与无畏号不同的是,德国“拿骚”级战列舰采用6座双联11英寸主炮,口径虽然小于无畏号的12英寸,但是射速比英国海军的舰炮要快,而且可以保证在每个船舷方向都有八门主炮同时射击,这就在单位时间里比无畏号的火力要强大。但“拿骚”级的不利之处也很明显,德国人因为觉得新型大型蒸汽轮机还不够成熟,因而“拿骚”级还是采用老式的三缸往复式蒸汽机。

从1907年开始,德国海军向船厂发出了“拿骚”级战列舰订单。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厂建造“拿骚”号;另外三艘分别由不来梅的威塞尔船厂、斯德丁的伏尔甘船厂和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建造。这四艘“拿骚”级服役后都编入第一战列舰队。

除“拿骚”级外,德国公海舰队还开始建造赫尔戈兰级战列舰。那是因为就在德国开始建造“拿骚”级的同时,德国人发现英国人已经在建造安装有343毫米巨炮的战列舰,这让德国人感到自己的280毫米主炮已经显得火力微弱,于是决定在新建造的四艘战列舰上安装口径为305毫米的主炮,同时为了增加战舰的机动能力,在这一级战列舰上安装了大型推进系统,这使得这类战列舰拥有三座烟囱。该级舰以德意志帝国的四个地区命名。

然而德国公海舰队的真正核心是“凯撒”级战列舰。“凯撒”级战列舰是公海舰队最大的主力舰,五艘“凯撒”级在一战期间成为德国海军战斗力量的核心。该级舰共有五艘:“凯撒”号、“腓特烈大帝”号、“凯瑟林”号、“阿尔伯特国王”号、“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凯撒级是第一级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的德国战列舰。

此外,德国公海舰队还有“国王”级战列舰。“国王”级战列舰是第一级采用全部主炮沿中线布置方式的德国主力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舷侧舰炮进行射击时,可以保证每个方向都有10门主炮同时射击。该级共有四艘。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是公海舰队中另一级战列舰,这是德国受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影响而采用380毫米口径巨炮的战列舰,但这级战列舰仍然采用煤炭蒸汽轮机,因为德国认为如果采用当时先进的以油/煤混烧为动力或者燃油动力系统的话,当战争爆发后,受英国控制的波斯湾和受俄国控制的巴库都将断绝对德国的石油供应,这必然会导致战舰无法出航。“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共有四艘,即“巴伐利亚”号、“巴登”号、“符腾堡”号和“萨克森”号。

此外,德国还有“布吕歇尔”级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得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和“冯·德·坦恩”级战列巡洋舰,以及“毛奇”号、“戈本”号战列巡洋舰。

1916年1月,莱因哈德·冯·舍尔海军上将成为德国公海舰队的新指挥官。他为公海舰队制定的作战意图是,避免与英国主力舰队决战,而是通过不断的袭击来消耗英国的实力。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引诱英国巡洋舰队出海然后歼灭的计划。冯·舍尔命令派出公海舰队中的战列巡洋舰前往挪威海岸,他希望能把聚集在苏格兰海军基地的贝迪将军指挥的巡洋舰队诱出,然后在英国主力舰队驰援之前消灭这支舰队。

1916年5月31日凌晨,德国希佩尔海军中将按照计划率领一支由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2个小时后,舍尔亲率公海舰队主力也秘密离开了威廉港。舍尔的主力舰队有16艘无畏级战列舰,共计59艘战舰。舍尔的主力舰队就躲藏在“诱饵舰队”之后50海里处。

但这一计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做到隐秘,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德国出现了疏漏。原因是英国人早就破译了德国密码,在5月30日下午,英国舰队就接到了伦敦的情报:“德国公海舰队将于明日出航。”随后,英国侦察机也证实了这条情报,于是英国舰队统帅杰里克决定迅速集结舰队与德国舰队决战。

当时英国海军舰队拥有24艘无畏级战列舰,为世界各国海军中实力最强大的,而杰里克在接到情报后就立即调动了一切能够调动的战舰集结在斯卡帕湾。这支舰队包括了24艘无畏级战列舰,其他共计99艘。

与此同时,贝迪将军也接到命令,让他31日下午和主力舰队会合,于是他带领他的巡洋舰队也驶离了福斯河湾基地。

31日凌晨,英国舰队出现在德国舰队面前,英国舰队的庞大令德国感到震惊,德国公海舰队本来是希望打一场伏击战,而现在却成了决战。但此时德国舰队已经别无选择,英国舰队的大炮已经准备开火。

下午3时20分,德国巡洋舰队司令弗兰斯少将首先看到了贝迪率领的英国巡洋舰队。半个小时后,双方大炮开始了互相猛烈的轰击。此时,严谨的德国人由于使用了立体测距仪而让德国的火炮打的又准又狠。结果贝迪的六艘战列巡洋舰中三艘被击中,毁损严重,其中有一艘的弹药库被击中发生大爆炸沉没。

“诱饵舰队”随后掉头撤退,德国人此时还不知道英国主力舰队已经全部出航,还以为仅仅是贝迪的巡洋舰队上钩了,于是“诱饵舰队”希望把这支舰队引诱到舍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伏击圈内。果然,贝迪开始追击,当贝迪发现强大的舍尔舰队后也立即掉头做出逃跑的姿态,舍尔舰队随后开始紧紧追击。

但让舍尔没想到的是,杰里克的英国主力舰队正在迎面而来。

下午6时,杰里克的主力舰队与贝迪的巡洋舰队会合,6点15分,舍尔发现了英国本土舰队的主力,他立即就意识到危险,英国舰队会把他的舰队完全击垮。于是舍尔立即命令舰队调转方向全速撤退。杰里克也因为担心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而没有追击。但舍尔却还有个麻烦,由于杰里克的舰队横在他通往基地的航道上,这使得他不得不往背离基地的方向撤退。舍尔明白,利用夜幕的掩护撤回基地是最好的,否则一旦天亮,英国侦察机就会找到他们,那么英国舰队必然要展开攻击,那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于是,舍尔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大胆的举动,他突然命令全舰队重新调转航向,冲着庞大的英国舰队猛冲过来。当舍尔舰队与英国后卫舰队相遇后,他命令所有的驱逐舰组成一道屏障阻击英国舰队,同时命令所有公海舰队主力战舰迅速穿插过去,并且,几乎所有的德国战舰都在尽可能地发射炮弹,以强大的火力阻止英国舰队的攻击。

德国驱逐舰也按照舍尔的意图分成几个方向攻击英国舰队,这让英国舰队一时难以判断到底德国舰队在什么位置,英国舰队在遭到突然袭击后陷入了一阵混乱。英国舰队不停地打出照明弹、用探照灯照射海面,尽力搜索德国主力,但直到6月1日凌晨,德国公海舰队已经成功地穿过了英国舰队。

但这时德国舰队经过猛烈的射击后几乎已经打完了所有炮弹,如果英国舰队此时追击的话也许还能够将公海舰队彻底送进海底,而杰里克这时却做出了一个至今令人迷惑不解的决定:任由公海舰队撤回,英国舰队也掉头返回港口。

日德兰海战就此结束,总体而言,英国的损失要比德国大许多,英国阵亡了8500人,被击沉14艘战舰,其中包括三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方面有10艘战舰被击沉。德国人据此认为这是一次出人意料的辉煌胜利,威廉二世授予舍尔德国最高勋章——蓝勋章。

而英国则认为尽管在损失上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还是成功地击退了公海舰队,而且自始至终仍然牢牢地掌握着制海权,正如美国《纽约时报》对这场海战的评论:“德国舰队像牢房中的囚犯一样,它攻击了牢狱看守,但却没能成功越狱。”同样,舍尔本人也认为,他的确利用出人意料的战术赢得了胜利,但这种胜利决不是战略上的。

日德兰海战对海军技术而言,也暴露了英国寻求牺牲装甲得到速度的做法是一个错误,在海战中许多被击沉的战舰就是由于装甲薄弱而被德国击沉,相反,德国仍然坚持厚装甲防护,这使得德国战舰的抗打击能力比英国战舰要高的多。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海上狼王:邓尼茨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消息传遍世界的时候,在英国德累斯特战俘营里,一个战俘确对这条消息不以为然,显然,这是一个让德国人伤心的消息,而且,对一个充满抱负的德国军官来说,德国的战争远没有结束,只要德国还遭受到强大的竞争压力,德国就必将寻求重新崛起,而就有可能再次爆发战争。这个人就是后来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的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

邓尼茨1891年出生于普鲁士一个贵族家庭,19岁就参加了德国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邓尼茨成为“布雷斯劳”轻巡洋舰上的一名尉级军官,1916年,邓尼茨被调往潜艇服役,这时潜艇还是一种较为陌生的海战舰艇,而邓尼茨几乎立即就对这种可以下潜的舰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18年,邓尼茨成为UB68号潜艇艇长,奉命在地中海执行任务。1918年10月3日,UB68号潜艇在躲过了一艘英国驱逐舰后成功击沉一艘商船,并且又重新隐蔽撤退,但潜艇却突然失去控制,只好紧急上浮,然而当它出现在海面的时候,发现竟然就在英国驱逐舰舰队的中间,英国驱逐舰的火炮立即就击穿了这艘潜艇的艇壳,邓尼茨等人被俘。

潜艇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海战利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世界主要国家共拥有900余艘潜艇,其中美国111艘,苏联(俄罗斯)218艘,英国212艘,法国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国57艘。并且,这时的潜艇已经远远超越了一战时的水平,在整个二战期间,各参战国应战争的需要急速扩建潜艇部队,共建造了1600多艘潜艇。而潜艇也不负众望,在战争中总共击沉各种运输船5000余艘、2000余万吨、击沉击伤各型军舰381艘。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邓尼茨已经成为一名海军将领,而他这时始终思考的是如何对付强大的英国,德国似乎还从来没有打破过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不久,邓尼茨提出了“狼群”战术。1938年9月,英国的“雅典娜”商船不幸成了邓尼茨“狼群”猎杀的第一个目标,当时这艘满载乘客的客轮正航行在大西洋上,突然几声强烈的爆炸打破了宁静的旅途,仅仅几分钟,这艘客轮就沉入了大西洋。随后,盟国商船队和军舰频频遭到这种突如其来的袭击。从1940年3月开始,德国潜艇共计击沉盟国舰船200艘。当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德国潜艇又获得了一起前进基地,从法国港口出发比从德国港口出发能缩短800海里,这使得德国潜艇能更深入地进入大西洋,而且还可以不必经过英国的封锁线,而且此时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应用的也更加娴熟,仅仅从6月到11月,德国潜艇就击沉了272艘舰船。

“狼群战术”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有效选择,德国无法在海面上与英国争锋,只能通过这种隐蔽的攻击来威慑盟国。但一艘潜艇的作战效果相对有限,而同样数量的潜艇集中、有计划地行动则能产生更大的效果。“狼群”在行动时会同时派出数艘潜艇在特定的海域进行狩猎,而攻击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同荒野中的狼群一样,德国潜艇群也有一艘艇担任“头狼”的角色,以便统一协调。当发现目标后,各潜艇首先隐蔽地从护航舰队的的间隙或侧翼穿过去,向目标靠近。在白天,各潜艇一般只是跟随目标,并占据有利攻击阵位,尽量隐蔽在水下,等到夜间各艇会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这种突然出现的、来自许多方向的攻击往往令商船队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1940年10月19日上午,德国“U147”号潜艇正在英国北海巡游,突然发现了一个商船队正在行驶,“U147”号艇长普里恩立即向德国潜艇司令部发报,报告发现了一个有34艘商船的船队,有6艘驱逐舰护航。随后,德国共有6艘潜艇开始向“U147”靠拢,当夜幕降临后,德国潜艇蜂拥而起,对这支商船队展开了攻击,5000吨级的“斯巴朗克”号首先沉没,紧接着,爆炸声此起彼伏。整整一夜,商船队就在不断的爆炸声中度过,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个夜晚“狼群”始终陪伴着这些商船。

随后,邓尼茨放出了几百只“狼”,他们遍布整个大西洋,一旦发现目标附近的潜艇就迅速聚拢,然后开始跟踪、猎杀。

在遭受重大损失后,英国和美国终于寻找到有效的办法对付邓尼茨的“狼群”,英国和美国达成协议,英国用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上的海军基地换取美国的50艘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尽管老旧,但充当护航任务还是非常合适。并且,这时英国采用了一种新技术来发现潜艇,这就是声纳技术,这些老驱逐舰上都安装了这种声纳探测器。

1941年3月6日,在北非战事最吃紧的时候,一支编号为“0B1293”的船队从美国驶往非洲。德国“狼群”也发现了这支船队,然而,护航的驱逐舰在潜艇还没有接近目标的时候就已经探测到了潜艇的声音,随后,各驱逐舰纷纷开始投掷深水炸弹。结果,“U170”号潜艇被击沉,另外两艘潜艇也遭到轰炸,损伤严重。而“U147”号此时还不知道英国驱逐舰上已经装备了声纳探测器,仍然企图在黑夜突破驱逐舰的防线,结果当这艘潜艇浮出海面进入潜望程度后发现迎面就是英国的“黑豹”驱逐舰,经过5个多小时的追逐,这艘潜艇终于被深水炸弹击沉。很快,就在10天后,又有三艘潜艇相继被击沉,邓尼茨的狼群的好运到头了。1943年5月,邓尼茨的“狼群”终于到了命运的谷底,仅仅在一个月内竟然有30多艘潜艇被击沉,“狼群战术”由此宣告失败。

但这种“狼群战术”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最好的一种潜艇战术,邓尼茨“狼群”最终是失败在同盟国一系列反潜战术上,而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则几乎一成不变,这使得英国最终找到有效的反潜手段,而且声纳技术的应用成了“狼群”的克星,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狼群”的战术意义。对现代战术而言,“狼群战术”已经演变为一种非常普及的实战战术,而且在陆战、空战中都得到应用。

日本的希望与失望:山本五十六

塔兰托港位于亚平宁半岛南部塔兰托湾东北部,距离马耳他约520海里,它是意大利海军的主要基地。塔兰托港是一个天然良港,而且经过意大利多年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塔兰托港包括内港和外港,内港只有一个出口与外港相连,而外港则由一条水下防波堤环抱,面积较大,能停泊较多舰艇。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的盟友开始策应德国的军事行动,入侵希腊。希腊急忙向英国求援,英国遂于10月30日占领希属的克里特岛,以此作为前进基地。但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拥有强大力量,并且基于塔兰托港的地理位置,意大利海军实际控制着地中海中部海域的制海权。从塔兰托港出发的岸基航空兵可以随时支援意大利海军,并且能够对英国的地中海海上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塔兰托港成了英国夺取地中海最大绊脚石。

当时,舰载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英国的“光辉”号航空母舰也加入了英国舰队,并且配备了新型战斗机和雷达,这些战斗机击落了意大利的侦察机和一些轰炸机,有效地保持了英国舰队的隐蔽性和舰队安全。当英国决定袭击塔兰托的时候,“光辉”号航母就成了主角之一。

袭击塔兰托是由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策划并实施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集结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海军主力。

为此,英国集中了5个战斗群,分别为即突击群、掩护群、侦察群、佯动群和战果扩大群。其中突击群由“光辉”号航母、“鹰”号航母和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组成,而最关键的突击任务就交给了21架“剑鱼”式舰载机。主要突击目标是停泊在塔兰托外港的战列舰;掩护群由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主要是负责阻击意大利本土驰援塔兰托的舰队;侦察群由驻马耳他岛的岸基航空兵组成,任务是对塔兰托港进行不间断的侦察;佯动群由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任务是在11日夜袭击奥特朗托海峡的意海上运输舰队,以转移意大利的注意力;战果扩大群由驻希腊机场的轰炸航空兵组成,任务是在袭击后的第二天摧毁塔兰托港的船坞。

同时,英国还进行战术欺骗,向亚历山大港增援一批舰只外,其他行动一切如常,照样保持马耳他和亚历山大港之间的相对航行。另一方面英国驻直布罗陀舰队也进行了佯动,进行频繁调动,让意大利以为这支舰队将要采取什么行动,为此,意大利加强了对地中海西部的巡逻。与此同时,英国派出的一支舰队却悄悄地向塔兰托靠近。11月9日,意大利作战部门发现塔兰托以南556公里海域有英舰,但误认为这还是英舰的常规护航行动。

11月11日傍晚,1架英军侦察机对塔兰托港进行了最后的侦察。发现“所有军舰均在港内,丝毫没有离港的迹象”。

11月12日晚,海上气象条件良好,符合攻击要求。按照计划,本来是由“光辉”号和“鹰”号两艘航母上的舰载机一起进行攻击,但“鹰”号航母却突然出现故障无法参战,因此这场袭击就只能依靠“光辉”号了。“鹰”号上的5架鱼雷轰炸机转移到“光辉”号上。

11月12日晚8时,“光辉”号航母驶到距塔兰托港170海里的爱奥尼亚海海面,一切袭击准备工作均已完成。舰载机分为2个攻击波。第一波编有飞机12架,其中鱼雷机6架,每架飞机挂装磁性引信鱼雷1条;轰炸机4架,每架飞机挂装炸弹6枚;照明机2架,每架飞机除挂装4枚炸弹外,还携带照明机16枚。第二攻击波编有各种飞机9架,其中鱼雷机5架、轰炸机2架、照明机2架。

在攻击时,每波以照明机引导,轰炸机居中,鱼雷机殿后。晚8时20分,第一波12架起飞,晚11时到达塔兰托港上空。一小时后,第二波9架也到达。良好的月光和照明机投下的照明弹为袭击提供了良好的视界,这场袭击完全出乎意大利的意料,因此意大利仓促应战,高射炮对空猛烈射击,但这已经无法挽回败局。结果,意大利3艘战列舰——“利托里奥尼”号、“加富尔”号、“杜伊利奥尼”号遭到重创,2艘巡洋舰被击沉。港内的造船厂、油库也遭到轰炸,塔兰托港因此几乎无法使用,这最终迫使意大利舰队撤到那不勒斯港。而英军仅有两架飞机被击落,其余全部安全返回“光辉”号。

这次袭击开创了使用航母舰载机突袭海军基地,并取得了完全胜利的先例。由于意大利失去塔兰托导致东地中海被英国控制,等于英国获得了地中海的控制权。

这次成功的袭击战自然首先得益于英国缜密的计划安排,仅仅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气象条件英国方面就数次推迟攻击日期。但主要的还是意大利对英国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攻击预料不足,尽管意大利为了防止英国舰载机从空中袭击塔兰托而增强了防空——意大利在港区配置了21个102毫米高炮连,84挺重机枪和109挺轻机枪,算起来这些防空力量已经不算小,但显然意大利缺乏对航母舰载机夜间空袭的足够认识——12个探照灯中竟然有9个位置不当,这导致防空火力形同虚设;在战斗打响后,意大利甚至没有释放烟雾,这让意大利舰队完全暴露在英国舰载机的视界里。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英国舰队中配置了航母,这使得英国舰队实际上获得了作战空域的制空权,意大利侦查机不是被击落就是被驱赶,这导致意大利始终无法正确判断英国舰队的位置,这也体现了航母在海战中的制空权价值。

在塔兰托一战中英国“光辉”号航母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而这也证明了航母在海战中的价值,航母的作用显然已经开始取代战列舰。塔兰托战役也成了日本开创新型海战战术的最佳教科书,日本由此进入了一个海上大征服的时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海洋征战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山本五十六生于日本新宿县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原名高野五十六,后由于继嗣望族山本家族,改名为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的童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日本大力实行对外扩张的时期,而且在他后来接受的教育中,也逐步接受了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扩张主义的思想教育,这为他后来所作的一切事情埋下了萌动的种子。山本五十六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已经败落,少年生活是在相当的困苦中渡过的,同时家族没落武士的坚韧的思想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这也塑造了他坚强向上的性格。1901年山本五十六通过了江田岛海军学校的考试,1904年在该校毕业,随后山本五十六参加了日俄战争,此后在军界平步青云,直到二战期间成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1941年1月7日在山本在仔细考虑了日本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后,写了一封致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的《关于战备的意见书》,史称“山本上书”。在信中山本首次提出了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很快,日当局在4月份即形成了作战计划,10月份,海军军令部长永野批准了计划。随后,日本开始进行战前准备,不仅在兵力编排、航线选择、起飞领域、袭击时间等方面做了极其周密的安排,还在开战前,委派海军上将野村吉三郎与美方展开会谈,甚至在袭击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仍表示不拒绝和谈的意图,这大大迷惑了美国军方,使他们疏于防范。

珍珠港——一个以战争而闻名于世的神秘天然港口,以盛产珍珠而得名。港口位于太平洋中部瓦胡岛南端,东距美国圣弗朗西斯科2090海里,西距日本横滨3400海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只有一个深为13.7米的港口的进口疏浚水道,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良港,以“太平洋心脏”著称,控制了珍珠港无疑等于占据太平洋中部海区的咽喉。二战期间,美国为了保卫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以珍珠港为其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战争爆发前,基地内停泊了美国的93艘舰艇和大量的辅助船,港内空军基地还停留了394架飞机,防空体系共有294门高射炮。

1941年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清晨,风平浪静,美国士兵正在快乐的享受着周末的安详,大批的舰艇静静的停靠在港湾内,沐浴着清晨和平的阳光,飞机整齐地首尾相排停在机场上,等待着造物主赐予人类的美好一天的到来。

而在凌晨6时,日本的六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已按预定计划悄悄向南行驶,进入珍珠港海域。随着此次轰炸的空军总指挥渊田美津发出“虎、虎、虎”的电文后,40架鱼雷机、49架水平轰炸机、51架俯冲轰炸机、43架战斗机也在各自的航空母舰上顺利升空,机群编队完成后,在舰队上空盘旋一周,跟随渊田美津的97式攻击机飞向它们的使命地——珍珠港,7时35分左右,第一波轰炸开始了。

起初珍珠港上的人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来自瓦胡岛最北面的讯息是:这是从西海岸飞来的B-17机群。甲板上的人们也挥舞着礼帽向飞驰而来的飞机示意友好,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投下来的恶梦般的炸弹。

几分钟后,停在舰队最外侧的西弗吉尼亚号身中鱼雷,甲板着火开始下沉,但它的舰炮一直在坚持还击,因为及时打开了注水阀,大火被海港的消防人员扑灭,但它仍无法避免的沉入了水下,船上的船员被迫跳入满是浮油的海中。俄克拉何马号中鱼雷后,又连中5枚炸弹,带着400多名官兵倾覆。加利福尼亚号中了两条鱼雷后,石油泄漏,随即燃起熊熊大火,但是它仍然努力的开炮还击,甚至在它的整个下沉过程还一直在英勇的战斗,直至沉没。

田纳西号及正在船坞中修理的宾夕法尼亚号也未能幸免,各中了几枚炸弹。

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几枚鱼雷击中,随后一枚炸弹与亚利桑那号上的弹药库一齐爆炸,爆炸的冲击波达震动了整个珍珠港,接着又有3颗炸弹击中军舰,尚未等到船体倾覆,船身即快速下沉,舰上1100多名将士全部与战舰一起殉难。

内华达号在袭击中匆忙起航,这是在本次偷袭中美军唯一开动的战列舰,但舰首也遭到了鱼雷的攻击。当战舰开进海港的时候,它受到了轰炸机的袭击,内华达号的舰炮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击落两架日本战斗机。但内华达号的前甲板也因中弹而燃起了大火。但顽强的内华达号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开到航道线外,军舰上的船员的努力扑灭了大火,战舰最终保住了。

第二波偷袭开始于8时40分,由54架水平轰炸机、78架俯冲轰炸机和35架战斗机组成,主要攻击瓦胡岛的机场和舰艇,美国除部分飞机在仓促间起飞外,其余全部在轰炸中“丧生”。

9时40分,第二波轰炸成功结束,渊田美津建议实施第三次以油罐场和修理设施为目标的空袭,但日本军方认为任务已圆满完成,随后舰队返航。日军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偷袭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300多架,美军伤亡4000多人

两个小时后,日本正式对美国宣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它造成的战争后果绝不仅仅是我们在电影中体会到的在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中表达的充满曲折、悲伤的战争爱情故事,那一天无论无何都是美国历史上的悲剧。

12月8号,美国总统发表国会演说,宣布对日开战,自此,美国彻底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来,世界上的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国家的参战,为二次大战带来了契机,帝国主义的势力开始在世界各个战场上迅速溃败。

珍珠港战役日本以微笑的损失获得大胜,但对于接下来的整个世界战争格局,却无异于自己亲手大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希特勒政府对美国参战可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有所评估的,因此始终采取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的战略。实践证明,美国没有完全参与到反对法西斯、发对帝国主义的战争中来之前,盟军在对付轴心国方面的战事从未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珍珠港事件的一天时间内,就促成了美国参与到盟军的队伍的决心,也直接加速了帝国主义势力失败的脚步。

从短期的效果来看,日本在珍珠港袭击事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以损失32架飞机,1艘潜艇和5艘超小型潜艇的代价而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一天之内即获得了该地区的制海权,在战争史上,这样的战果也是不多见的。在其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去抗衡能力,日本迅速占领了菲律宾、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将势力范围扩张至印度洋,从这个角度讲日本实现了其预定的战争目的。

从长期的效果来看,袭击珍珠港事件是加速日本在中国等亚洲战场上失败的导火索。

首先,美军的三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列克星顿号、萨拉托加号)在袭击当天并没有停留在港内,日本在此次偷袭中并未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核心力量,却直接促使美国建立了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上战略指导思想。而太平洋战争证明,航空母舰才是海上战争的主角,而战列舰的作用则远比预想的小的多。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场进行了

四次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战。

第一次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美日海上战争是珊瑚海战役,在这次海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的指挥下,炸沉日军祥凤号,重创翔鹤号,虽然美军在此役中也付出沉重代价,列克星敦号被击沉,约克城号严重受伤,但此次战役毕竟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海军首次受到重创,为此后几次海战的取胜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珊瑚海战役后,美日在中途岛又展开了第二次航母之战,这就是中途岛战役。由于在此次海战爆发前,美国情报部门获得了日军的作战部署,因此提前做好了从侧翼伏击日本舰队的作战思想。结果,美军取得大胜,炸沉赤诚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四艘航空母舰,自己则仅仅损失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1943年以后,美国继续扩大航空母舰的数量,当时大概有几十艘航空母舰在服役了,而日本方面也意识到了航空母舰在海上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将航母数量增加到9艘。1944年6月,美军与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再次爆发了航空母舰大战,结果日军被击沉3艘航母,3艘受重伤,几乎全部的舰载机被击毁,而美军仅有两艘航母轻微受损,至此,日本航母舰队基本上失去了攻击能力。1944年10月,日军决定与美军在莱特湾决一死战,这也是美日在海上展开的第四次航母之战,在这次战斗中,日本为了挽回自己在海军方面的弱势,采用了调虎离山计,试图用战列舰队突袭美军登陆部队。尽管美军第三舰队顺应了日军的计谋,放弃攻击战列舰,而迎战日军的航空母舰,但强大的美国海军已不是日本预想中的那样脆弱,结果,日军仅存的四艘航空母舰全部沉没,至此日本的太平洋航空母舰舰队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也让人不得不感谢当年的偷袭珍珠港事件。这四次航空母舰大战美军最终获得了绝对性的胜利,进而扭转了整个世界战场的局面。也使传统的巨舰大炮时代成为过去,航空母舰主宰海上战争的时代已经来临。

其次,在两个小时的偷袭过程中,美军死亡2000多人,震惊了美国国内,这促使孤立派也加入到了反对侵略国家的战争立场中,使原本意见相左的国家格外团结,而美国的强大的综合国力注定不是一场海上战争的失败就能削弱的。就连袭击珍珠港事件的始作俑者——山本五十六也说过这样的话:“仅看看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发达的汽车工业和一望无际的得克萨斯油田,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凭日本的国力,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而实践中,却又恰恰是他一手造成了美日正面作战的现实,也许这就是历史跟后人开的玩笑吧!

最后,美国的直接参战,使英美等盟军获得了强有力的同盟者,在珍珠港被袭击的当晚,英国首相邱吉尔说:“我们总算赢了”。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以航空母舰为主导的海上战争时代宣告到来,同时也宣告了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失败的开始。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明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存在的。”对于已

经既成事实的历史事件,探讨它是否应该发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失去了现实价值。不过,对于日本最终为何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根据当时的情形分析,却也是日本方面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美国的波塞冬:尼米兹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方面一直在策划如何复仇,为此罗斯福开始勾画轰炸东京的方案。1942年1月中旬,美军采取了从大黄蜂号航母上出动中型轰炸机B-25B进行轰炸的方案。

为此B-25B不得不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增加了油箱和伪装用的木制机炮以使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1942年2月3日,经过改装的两架B-25B从大黄蜂号上成功起飞,计划的可行性得到验证。

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在6艘舰只的护航下,载着杜利特的机组人员和16架B-25B,向目的地驶去,随后同企业号汇合,并以迈克特遣舰队为本次任务的代号。而此时的东京正沉浸在联合舰队所取得的胜利之中,警戒松散。

4月18日上午8时,16架轰炸机全部安全的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飞机飞向预定的军事目标、钢厂、飞机厂和电站。两个小时以后,当杜利特的轰炸机低空掠过东京湾的时候,东京城里没有一队巡逻机发出警报,在杜立特丢下第一颗高爆炸弹后,轰炸开始了。日军的高射炮火非常猛烈的还击,但只有一架飞机降低了高度,但他最终还是成功逃脱了被击毁的命运。在随后的20多分钟里,又有十架轰炸机飞抵东京的上空,投入到轰炸中,另外三架B-25轰炸机同时到达名古屋、大阪和神户的上空,日本战斗机驾驶员面对这种情况,完全失去了作战方向。

这次空袭破坏了九十座建筑物和造成几十名平民的死亡,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但它激发了美国的士气,也使日本参谋本部颜面尽失,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任何关于美军航母上有飞机飞往东京袭击的情报,这是他们的严重失误。

同时,袭击东京事件对日军参谋本部造成了的巨大心理冲击,也使日军抽调了大量的空军参与到本土的防御中。这就为珊瑚海战役中盟军的取胜埋下了伏笔。

由于在偷袭珍珠港事件中获得大胜,1942年初的日本海军舰队,气焰更加嚣张,而且他们估计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到可以与之抗争的规模,随即开始谋划进一步的侵略计划,希望彻底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而这个计划的首要环节就是摧毁盟军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珊瑚海海域的空军基地。

1942年2月,日军占领了澳大利亚东北的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3月占领了新几内亚的莱城和萨拉莫阿。4月翔鹤号和瑞鹤号(第五航空战队),妙高号和羽黑号(第五巡航舰队)加入到进攻图拉吉和莫尔比兹港的战斗中来。4月30日,第5航空战队、第5巡洋舰队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日本机动部队从特鲁克向南出发,企图消灭掉停留在夏维夷和新几内亚群岛之间的盟军舰队。5月初祥凤号上的舰载机对图拉吉岛的防御系统狂轰乱炸,岛上防御力量几乎全部被破坏,结果日军轻松占领图拉吉岛。5月4日,登陆部队主力在第四舰队司令井上成美的带领下从拉包尔乘14艘运兵船在6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的掩护下向莫尔比兹港前进。但此时,图拉吉岛上的日军遭到了美军舰载机的攻击,第五机动部队迅速南下驶入珊瑚海。珍珠港事件后,美军太平洋舰队虽然受到重创,但三艘航空母舰由于没有停在港内,使美军的主力战斗力量得到了保存,而且替换金梅尔司令的大名鼎鼎的尼米兹海军上将非常重视情报搜集工作。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身世不是太好,还未出世,父亲就去世了。少年的尼米兹是在贫寒的家庭环境中渡过的,但他却极有志向,立志要考上美国著名的陆军军校——西点军校。但是陆军军校名额已满,他只好去了海军军校,1年后从海军军校毕业,他的毕业鉴定上写着:他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尼米兹曾经担任过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少将的随从副官,做过南卡罗来纳号战舰的执行官,华盛顿海军航海局副局长、局长。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56岁的尼米兹临危受命,从此开始了他的辉煌的海上战争生涯。

早在1942年1月20日,日本伊124号舰艇被美军击沉后,美军即获得了日军舰艇上的密码本,破译了日军方的情报密码,在随后的几个月内随着情报的增加,美军已基本掌握了日军舰队的动向。因此在日军即将对莫尔比兹港实施登陆时,美军已基本获得了日军的全部讯息,包括兵力部署,战斗策略等。因此在日军进攻莫尔比兹港前,美军已派出了以菲奇少将指挥的列可星敦号航母为中心的特混舰队与弗莱彻少将指挥的约克城号,另外还有8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5月1日先于日本进驻珊瑚海。英国在这时也派出了由格莱斯上将指挥部的3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的支援部队,一场海上大战已不可避免,即著名的珊瑚海战役旋即爆发。

5月3日开始弗莱彻少将接到日军正在图拉吉登陆的消息后,他即全速将约克城号驶往所罗门群岛中部,5月4日,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到达瓜达卡纳尔岛西南约一百英里的海面的时候,弗莱彻少将开始研究地图,分析日军的行动目标,但在图拉吉附近,美军对来犯的日军发动了超出原计划的一系列袭击,毁坏了一些飞机和舰艇,并夸大战果的发给了珍珠港总部获得大胜的虚假讯息,而经过尼米兹后来的重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斗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失望的。而且这一战斗行为直接暴露了美军的总体部署,而这对珊瑚海战役的作战计划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失误。

5月6日,海上阴云密布,笼罩着一种压抑的让人无法呼吸的紧张气氛,这一天,弗莱彻少将、菲奇少将同格雷斯海军上将的重型巡洋舰和列克星敦号完成了会合,一支强有力的海上盟军作战部队形成了。珍珠港的最新情报表明:日军在两艘航空母舰提供空中掩护下准备入侵莫尔斯比港的部队,第二天穿过卢伊西亚德群岛。随即弗莱彻少将指挥约克城号秘密驶入珊瑚海。但由于日军在图拉吉附近遭到袭击,行动开始谨慎,5月6日日军的侦察机侦察到了盟军的行动部署,在拉包尔井上海军中将的司令部紧急命令运输船停止前进,修改战斗部署。而在高木少将率领的以翔鹤号和瑞鹤号为主力的机动部队收到警报时正在瓜达卡纳尔以南加油,由于浓雾的原因,日军的作战计划被迫停止。5月7日4时,在已经确定了美舰队的方位后,日机动编队派出12架侦察机开始搜索盟军,5时45分,发现敌航空母舰、巡洋舰各1艘。6时左右,在日军高木少将指挥下,9架零式战斗机、17架轰炸机、11架鱼雷机从瑞鹤号起飞,9架零式战斗机、19架轰炸机、13架鱼雷机从翔鹤号起飞,向所发现的盟军目标飞去。但当78架攻击机群到达目标上空才发现并不是美军的航母母舰,尼奥肖号油船和西姆斯号驱逐舰。这对于日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失误的讯息,使日军错过了攻击美军航空母舰的最佳时机。

无奈之下,日本攻击机群不得不在附近海面反复搜索,但2个小时后仍未找到任何其他目标。气急败坏的日军在西姆斯号上投下3颗250公斤的炸弹,不到60秒钟,西姆斯号就沉没了;在尼奥肖号日军投下了7颗炸弹,几天后尼奥肖号也沉没在茫茫大海中。

在日军攻击发现的错误目标的同时,列克星敦号上的一架巡逻机也同样发回了错误报告:他们发现了日军的两艘航母和四艘重巡洋舰。弗莱彻少将一阵狂喜,他确信这就是日军的航空母舰部队,随即决定全力攻击发现的目标。28架俯冲轰炸机、12架鱼雷机、10架战斗机从列克星敦号起飞,25架俯冲轰炸机、10架鱼雷机、8架战斗机从约克城号起飞,直指攻击目标。但到达目标后,发现那只是日军登陆的掩护部队,仅仅两艘轻巡洋舰和两艘炮艇而已。然而美军确信日军的航母就在附近,随即展开搜索,很快祥凤号被发现了。盟军派去的93架攻击机群一起飞向祥凤号,开始了半个小时的轮番轰炸,13颗炸弹和7条鱼雷击中祥凤号,很快祥凤号的舰身上就布满了弹洞,并开始漏油,舰长井泽不得不下令弃舰。几分钟后,这艘曾经在海面上横行的祥凤号就葬身大海,海面上除了漆黑的油烟和四散扩展的油污证实着这艘航空母舰曾经的存在,其他的一切都消失殆尽了,日本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在珊瑚海逝去了。

日军面对如此的惨重损失,相当不情愿,他们决定立即采取行动,逆转状况,但是也许上帝这一次不再站在他们的一面了,虽然他们掌握了美军的确切位置,可海上的天气越来越恶劣,在浓雾中飞行的日军战斗机不仅没有发现美军的目标,相反却在返航的途中被美军拦截,损失了大量的执行任务的飞机。

此次交战,日、美各方都有得有失,而且双方都错过了一些良好的战胜对方的机会,但美军击沉日军祥凤号,从战果上来说取得了胜利,也打击了日海军的嚣张气焰。

5月8日凌晨八时左右,美军侦察机得到讯息:日军的航空母舰特遣舰队在列克星敦号东北约一百七十五英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时二十五海里的速度向南行驶。但很快日军也发现了盟军的位置,但这一讯息也被美军捕获。双方的航空母舰全部进入战斗状态,珊瑚海的更猛烈的交战即将展开。

而几乎在同样的时间里,双方的指挥部都发出了攻击对方的指令。15架战斗机、46架轰炸机、21架鱼雷机从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起飞,直奔日本舰队。而日军的69架飞机也从瑞鹤号和翔鹤号上起飞,扑向美国舰队。1个小时后美突击机队率先发现在重型巡洋和驱逐舰护航舰下的相距八英里的向东南方向行驶的翔鹤号和瑞鹤号。但是面对严密防卫着的顽强的敌人舰队的航空母舰,首次发起进攻的美国飞行员却自己乱了进攻方案。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在零式战斗机的强烈攻击下乱了阵势,且缺乏配合,鱼雷虽然射进海里,但偏离目标很远,盲目的轰炸。但是在盲目轰炸的过程中,两颗炸弹还是击中翔鹤号的甲板,翔鹤号燃油开始泄漏,随后起火。

十多分钟以后,美军大批飞机从列克星敦号上起飞,支援战斗,但由于气候恶劣,雾太重,目标难以发现,进攻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成果。经过较长的时间的努力搜索,美军的十五架轰炸机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目标,但由于只有六架野猫式战斗机保护的轰炸机群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很快被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冲散,进攻再次失败,只是一枚炸弹再次击中了翔鹤号。由于翔鹤号上燃油泄漏的原因,加班起了大火,从空中看上去整艘航空母舰都笼罩在火海之中,而实际上的损失并不是特别严重。

而在美军对日军航空母舰发起攻击的同时,日军方面也开始针对美军的航空母舰的袭击,由于配备有雷达,列克星敦号的战斗机指挥官在敌机很快得到了日军来犯的消息,并起飞战队机进行截击。

但日军的69架舰载机在尚未受拦截之前已经成功分了3个组,分别采取进攻行动。

约克城号首先成为日军鱼雷机的攻击目标,日军先向左弦投射鱼雷,但该舰灵活地规避了攻击,日军的轰炸没有取得太大成果。

但是,在环形警戒序列中的两艘航空母舰都采取了躲避战术,这使得两舰之间的距离迅速拉大,护航舰也不得不分开行动,从而削弱了两艘航空母舰的对空防御能力。随后轰炸机队开始对约克城号俯冲投弹,一颗重磅炸弹击中了甲板,瞬间约克城号即燃起熊熊大火,不久舰上的官兵努力扑灭了大火,约克城号又英勇的投入了战斗。

列克星敦号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后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改为航空母舰,上世界30年代,列克星顿号作为航空母舰的先驱代表,1941年秋转入夏威夷珍珠港服役,12月5日,列克星顿号被派从珍珠港出发向中途岛运送飞机,从而躲过了偷袭珍珠港事件。在美海军得到日本即将进攻莫尔比兹港的情报后,列克星顿号与约克城号在珊瑚海汇合。在5月7日,列克星顿号与约克城号还一起击沉了日本的祥凤号轻型航母。

但5月8日日军第五航空战队在轰炸约克城号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列克星敦的猛烈攻击,第五航空站队依据列克星敦号由于吨位较大,回圈半径较大,不够灵活的缺点,采取了向两弦投射鱼雷的方法,很快2条鱼雷击中该舰左舷,大量的海水涌入锅炉舱,但日军轰炸机队又开始对其进行攻击,又有2颗炸弹命中列克星敦号。十三分钟后,日本人在看到列克星敦严重倾斜后,兴高彩烈地报告他们击沉了一艘大型航空母艘,为祥凤号报了仇,然后飞走了。

尽管列克星敦号被鱼雷击中后产生7度横倾,但经过紧急调整燃油之后,恢复了平衡,仍然英勇的投入到了战斗中。但是在下午1时左右,列克星敦号舰内突然发生剧烈爆炸,是燃油蒸气引爆了列克星顿号,舰上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抢救工作中来,但火势太强,最终无法控制。下午15时左右,舰长下达了全体舰员离舰的命令。在夜色越来越深的大海上,列克星敦号慢慢下沉,在这艘航空母舰上工作的官兵们注视着它的下沉如同看着自己的亲人在慢慢的经受死亡来临前的折磨,却束手无策,异常痛苦。最后弗莱切少将命令费尔普斯号驱逐舰奉命对其发射5条鱼雷,列克星敦号在有一次的大爆炸中迅速的结束了它的生命。

在这场战斗中列克星顿号与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合力击伤了翔鹤号,并且瑞鹤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致使第五航空战队无法参加中途岛战役,也是在这场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海军重型航空母舰的先驱——列克星顿号为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技术发展其了卓越的贡献。列克星顿号在它的战斗生涯中共获得了两枚战斗之星勋章,这是一艘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航空母舰。

虽然珍珠港的司令部因为列克星敦号的沉没而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之中,而且对于日本联合舰队的损失程度尚未评估出来,至于战事的结果到底如何,司令部还无法确认,但尼米兹向弗莱彻发出了“祝贺你们在最后两天中取得的光荣成就”的电文。因为从长远的意义上来讲,虽然自己的主力航母被击沉,但日本海军的进攻气势第一次被打击,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也不得不中途返航。这大大鼓舞了盟军的作战战斗力。

尽管珊瑚海战役双方参与战斗的军舰数量并不算多,其激烈程度也只能算是一般,但珊瑚海海战确立了以后的海战以航空母舰为主导的海上战斗模式,彻底结束以大舰舰炮为决战主体的海上战争时代。在珊瑚海海战中,双方的军舰都没有进入对方的攻击范围内,然后相对开炮或者发射鱼雷,而是利用从上百海里以外的用携带的大量的各类舰载机的航空母舰来展开空中力量的角斗。对于这样的作战模式,是世界海战史上从来没有的,它是现代武器和科技发展的结果,它从此确立了新的海上交战模式。也就是在新的海战中,航空母舰的数量、装备程度将决定海上战事的结果。

在此次战役中,美方损失了主力航空母舰——列克星顿号,被击沉一艘油轮、一艘驱逐舰,被击毁60多架飞机、死亡500多人,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也中弹受伤。日本损失一艘轻型航母——祥凤号、被击毁77架飞机,死亡1000多人、翔鹤号航空母舰中弹受伤。从整个的损失情况对比看,双方似乎损失相当。但美军挫败了日本南下控制珊瑚海和澳大利亚的海上通道的战略计划,对于打击日军的进攻强势有重要作用。

同时承载着第五航空战队的翔鹤号受损、瑞鹤号严重减员,迫使第五航空战队无法参加中途岛战役,这为盟军能够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大声打下了基础。

此外在珊瑚海战役中双方都通过获取对方的情报而采取作战策略,美军在这方面由于获得日军密码,因而获得了更多先机,这也为以后的海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确实是战斗中的一条通用法则。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与美国谈判破裂后,终于决定对美开战。按照作战意图,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认为,如果与美国不能达成协议,那么日本与美国的战争不可避免,而日本与美国相比国力相差悬殊,尤其在工业上,日本根本不能与美国相比,因此,日本只能把战争赌注押在开战后的突然袭击上,因为只有击败太平洋舰队才能有希望继续扩大战争,否则,在没有制海权的条件下,日本根本无望取胜。因此,山本五十六早已制订了一个以突然袭击为核心的战略计划,这就是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基地珍珠港。

然而,在珍珠港战役后,尽管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但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却逃脱了厄运,因此可以说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并没有达成全部战略意图,这始终是日本最为担心的,因为依照美国的工业基础,美国其它战舰的损失可以很快得到补充,所以,即使是恢复整个太平洋舰队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因此,山本五十六计划在进行一次大规模攻击以求彻底击垮太平洋舰队,这就是日本发动中途岛战役的目的。

此时,至1942年4月日本已在扩大了在中国大陆的占领区,同时也迅速占领了东南亚,这使得日本获得了大量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粮食、矿产等战略物资,因而日本有了充足的战争准备,联合舰队因此也具备了在此发动大规模海战的条件。

山本之所以坚持发动中途岛战役就是因为他对美国十分了解,山本曾任日本驻美使馆海军武官多年,曾在美国广泛游历,对美国强大的工业十分了解,对美国的富有、资源的丰厚、经济的发达可谓有入木三分的观察,正是这种深刻地了解使他对美开战最为担心,因为如果不能一举击败美国,日本就必将失败,因此,他在珍珠港没能彻底击败太平洋舰队后就一直希望尽早在发动一次打击,以延缓美国太平洋舰队复苏的时间。

在中途岛战役中,与山本五十六唱对台戏的是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将军,他是在珍珠港事变接任太平洋舰队的司令的。在此之前,尼米兹一直避免与联合舰队正面交锋,因此,山本就不得不做出攻击中途岛的姿态以逼迫美国舰队支援。

中途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其地理位置恰好位于北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航线中点,距旧金山和横滨均为2800海里,距珍珠港1100海里,因而得名。这是一个由沙岛和东岛两个岛屿围成一个直径约6海里的圆形环礁,陆地面积仅约4.7平方公里,尽管不大,但基于其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天然良港条件,这个岛屿因此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中途到是在1867年被美国占领,自1903年起美国在岛上建立海军基地和海底电缆站。当美国卷入二战后,这个小岛就成了美军在中太平洋重要的海空基地。这个小岛既是珍珠港的屏障,又是前出西太平洋的良好前进基地。

1942年5月4-8日,在新几内亚南面的海面上,美日海军进行了“珊瑚海之战”。珊瑚海海战算得上是一次中途岛战役前的预演,正是从这场海战中让山本五十六看出,美国海军的实力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削弱,因此进行中途岛战役实际上已经迫在眉睫。

另外,日本本土在1942年4月18日遭到一次美国航空兵的袭击。实际上,这是一次美国发动的近似自杀式的袭击,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讲美国的这次袭击都毫无意义,这次袭击唯一的意义就是为了政治宣传,激励一下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民众低沉的心理。由于这个参与这次行动的战机有去无回,因此这是一个经罗斯福总统特别批准的。尽管参与这次行动的飞机是从航母上起飞的,但由于都是大型轰炸机,因此这些飞行员却是来自陆军,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为此特意挑选了有些传奇色彩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杜立特尔中校,这位中曾在二三十年代创造多次飞机竞速比赛记录和历史上第一次仅靠仪表进行的飞行。杜立特尔中校实际组织这个袭击计划,他挑选了16个B—25轰炸机的机组人员,经短期强化训练后,于4月18日从海军的航空母舰上起飞,成功轰炸了东京。

1942年5月5日,山本五十六通过日本大本营取得了天皇的同意,日本天皇敕令发布《第十八号命令》,正式下达代号为“米号作战”的中途岛作战计划。山本五十六的具体作战计划是:向阿留申群岛方向出动一支佯攻舰队,同时联合舰队主力隐秘前行攻击中途岛,迫使美国舰队驰援,然后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山本五十六为此调集了日本海军大部分兵力,包括航空母舰8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8艘、潜艇24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16艘、后勤补给舰21艘、飞机700架,同时还有用来进行登陆作战的陆军8600人,海军兵力共计23000人。

与之相比,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只有3艘航空母舰,共有舰载机233架、7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19艘潜艇。

显而易见,这是一次实力悬殊的较量,然而,山本五十六此时却将他的庞大舰队分成了五个编队:先遣侦察编队,由小松辉久中将指挥,包括轻巡洋舰1艘,潜艇18艘,分成4个支队,任务是在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建立三道潜艇警戒线,主要是了解太平洋舰队的活动;阿留申群岛佯攻舰队,由细萱戌子郎中将指挥,包括2艘“隼鹰”号、“飞鹰”号两艘航空母舰,共有82架飞机,此外还有一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4艘战列舰,即“日向”、“伊势”、“扶桑”、“山城”号,3艘重巡洋舰洋、2艘轻巡洋舰洋、14艘驱逐舰洋潜艇、6艘洋扫雷舰5艘、运输舰4艘,登陆部队2800人。它的任务是向阿图岛和基斯卡岛担发动佯攻,并在岛上登陆;中途岛攻击编队,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包括“龙骧”号航母(其上载有23架飞机)、两架水上飞机母舰(其上载有40架水上飞机)、2艘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以及12艘运输舰,搭载5800名士兵。这支编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占中途岛;突击舰队,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拥有“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4艘航空母舰,共有272架飞机,另有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1艘驱逐舰、8艘补给舰,这支编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山本舰队,由山本本人率领,拥有“大和”、“长门”、“陆奥”3艘战列舰,另有1艘轻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3艘,山本的舰队主要是担任策应支援任务。另外,还有冢原二四三中将指挥的210架陆基飞机,担负空中掩护任务。

时间安排上,山本命令侦查编队于6月2日进入预定阵位;6月4日佯攻舰队开始对阿留申群岛进行空袭;6月5日中途岛攻击编队开始对中途岛进行空袭;6月6日实施对阿留申群岛的登陆;6月7日开始实施对中途岛的登陆作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选定6月7日进攻中途岛是因为月光对夜间登陆有利。

看起来这是一个完整、宏大、并且计划周详的计划,但山本的计划却犯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错误,那就是这个庞大的编队过于分散了,尤其其中南云编队并不能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构成绝对优势,这就使得在后来的作战中南云舰队显得捉襟见肘,而假设山本集中兵力使用的话,很可能会取得辉煌的战果,至少不会败的如此惨烈。

另外,还有一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就是,日本的通讯联系早已被美国监听,并且美国成功破译了这次日本舰队之间的通讯。其实,美国早在珊瑚海海战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日本的动向,而这一次,日本仍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通讯联系已经被美国破获——这要感谢美国珍珠港基地内的一名少校,即情报专家约瑟夫·罗奇福特少校。

约瑟夫·罗奇福特少校所领导的这个拥有120人的情报分析部门位于珍珠港的一个地下室内,他们从开战以来一直监听日本的无线电通讯,日本联合舰队发出的密码电报有90%都被这些情报人员截收了。在中途岛行动前,日本本应于5月1日更换密码,日本联合舰队的密码通讯是定期更换的,然而仅仅因为工作时间仓促就没有做到,结果,美国情报人员对日本即将发动中途岛战役的计划了如指掌。在此之前,日本的JN25密码实际上就已经失效,美国已经掌握了这种密码,唯一不清楚的就是其中“AF”所代指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为此,美国海军情报人员作了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情报人员建议中途岛司令部向美国本土发出一份看似平常而简单的电报,即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请求修理。果然,不久以后美军监听人员就从日本的通讯联系中发现这样一条信息:“AF可能缺少淡水。”

情报就这样得到证实,现在,该是尼米兹决定战术的时候了。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此时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尼米兹决定把舰队埋伏在中途岛附近,以逸待劳,希望能够用少数航母打一场漂亮的海战。

而此时美军情报人员再次传来更加详细的联合舰队动向,甚至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的参战部队、编队组成、航向和时间等至关重要的信息,这等于说,日本联合舰队的动向已经完全呈现在美军眼前,剩下来的就是美军如何根据这个情报做出反应。

随后美军迅速加强了中途岛的防御,至6月3日,美军在中途岛的飞机已增至120架,守军增至约3000人。在舰队集结方面,美国太平洋舰队原有5艘航母,其中“列克星敦”号已经沉没,“萨拉托加”号正在美国本土修理,尼米兹只好在5月16日迅速召集剩下的3艘航空母舰全速返回。5月26日,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为核心的第16特混编队返回,5月27日以“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第17特混编队也回到了珍珠港,其中“约克城”号在珊瑚海海战中遭到重创,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还拖着长达十海里的油迹。

当以3艘航母为核心的两个编队都返回后,尼米兹立即命令在中途岛以西约700海里、300海里、150海里距离上分别部署1艘、3艘、6艘潜艇巡逻;在中途岛西北部署2艘潜艇作机动巡逻;并从5月底开始每天派出22架水上飞机对中途岛以西700海里按不同扇面进行长达15小时的巡逻搜索,目的就是只要日本舰队一进入侦查范围就立即能够被发现,这是决定谁能先派出第一波攻击机的关键。

在舰队部署上,尼米兹将第16和第17特混编队安排在中途岛东北320公里的海面上,他没有安排在中途岛的以西方向或者中途岛附近,而是安排在中途岛东北方向上是因为担心万一日本攻击的不是中途岛而是珍珠港的话,他的舰队能缩短支援珍珠港的时间。

6月2日,南云的突击舰队遭遇大雾,而南云舰队并没有雷达,整个舰队只能在大雾中航行,尽管这场浓雾可以让南云的舰队隐蔽前进,但却也遮挡了视线,无法侦查美国舰队的位置。到了6月3日黎明,大雾不但没有散去,反而变得更浓,舰队都已经打开探照灯前行,但仍然什么都看不见,由于庞大的舰队在海面上编队航行这种天气下很容易相撞,因此,南云终于命令打开无线电。结果,9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国陆军的B—17型“空中堡垒”轰炸机出现在天空中,但这些习惯了对地攻击的轰炸机对海上航行的战舰根本毫无威胁,炸弹无一命中。清晨,一队美军鱼类轰炸机又出现在上空,但同样效果很差,只有一枚鱼雷击中目标。

6月3日上午10时,大雾终于消散,日军舰队随后以24节的航速高速行驶。

6月3日傍晚,联合舰队已经开始迅速地从西北方向朝中途岛航行,6月4日拂晓,抵达离目标320公里的起飞地点了。而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两支特混编队汇合后正静静地等待日本舰队的到来,此时位于中途岛东北方向500公里的地方。6月3日晚7时50分,美军舰队开始向西南方向驶去,因为按照美军的估计,日本舰队此时也应该正在向中途岛方向行驶,那么第二天就应该能与美军舰队相遇,美军的这个判断显然异常准确,此时他们相距仅仅160公里。

1942年6月4日凌晨2时45分,南云下达了准备攻击命令,“赤城”号航空母舰上的渊田美津雄中佐曾是率领第一波的舰载机群攻击珍珠港的人,这一次,本来仍然安排他担任攻击机领队,但是此刻他却因阑尾炎而未能成行。南云舰队的四艘航空母舰上共计227架舰载机已经做好了准备。4时30分,南云下达了攻击命令,108架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零式战斗机在一刻钟内相继起飞,然后在空中编队后向中途岛方向飞去。随后,南云就下达了第二攻击波准备起飞的命令,同时,他命令先放出侦察机侦查美军舰队的方位。7架川崎H8K水上侦察机奉命执行这次侦察任务,他们将按照扇面进行侦查。但在起飞过程中,其中5架侦察机顺利起飞,而“利根”号重巡洋舰上的2架侦察机却因为弹射器发生故障而晚出发了半个小时,结果,就是这半个小时的耽误,使得美国人首先发现了日本舰队,战果因此而改变。

清晨6时,南云舰队的108架攻击机抵达中途岛,但迎接他们的确是猛烈的地面炮火和中途岛上的陆基战斗机。尼米兹在派出20架“水牛”式战斗机和6架“野猫”式战斗机迎击这些日本攻击机,同时,他也派出了一批轰炸机和鱼雷机去寻找和攻击日本舰队。这批攻击机群包括6架“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和4架装有鱼雷的B-26轰炸机,另外随后还有19架B-17轰炸机和37架“无畏”,还有一些“守护者”俯冲轰炸机。

由于日本“零”式战斗机性能卓越,而且战斗机驾驶员战斗经验显然更加丰富,结果美军战斗机17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零”式战斗机却没有任何损失。在失去空中保护后,中途岛就暴露在日本轰炸机的面前,20分钟内,中途岛上的油库和水上飞机库遭到轰炸,但由于情报到位,中途岛上的飞机没有遇到珍珠港那样的命运。而且,袭击中途岛的攻击机尽管没有被美军战斗机击落一架,但却在攻击中被地面炮火打掉1/3.

就在南云舰队派出侦察机的同时,“约克城”号也在同一时间派出了10架侦察机,中途岛上也派出了“卡特莱纳”水上飞机。6月4日早5时25分,由霍华德·艾迪上尉驾驶的“卡特莱纳”水上侦察机,在南云舰队的上空飞出云层的一刻突然发现一支庞大的舰队就在下面,立即向弗莱彻少将发出了侦察信息。然而“约克城”号此时正在回收侦察机而无法派出攻击机群。直到6时07分,弗莱彻少将才向“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斯普鲁恩斯少将发去电报,命令第16特混编队首先向敌舰队发起空袭,第17特混编队随后跟上。

斯普鲁恩斯少将本考虑到舰载机航程有限,希望能够在距离南云舰队16公里的时候再出动攻击机群,但他的参谋提醒道,如果现在就派出攻击机群的话,那么正值南云舰队攻击中途岛的机群返航降落,这时时航母防守最脆弱的时候,因此,斯普鲁恩斯按照弗莱彻的命令立即派出了攻击机群。自然,对舰载机来说,这个行动风险很大,很多舰载机会因为油料耗尽而无法返航,但对这次战役来说,这点风险值得,而且,斯普鲁恩斯还作出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决定,把两艘航母上的舰载机大部分都派出去,而不是仅派出“约克城”上的,也就是说,赌注就压在这第一攻击波上了。

上午7时整,16特混编队中的14架“毁灭者”式鱼雷攻击机和32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离开甲板,后面是10架“野猫”式战斗机;同时,“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15架“毁灭者”、35架“无畏”也离开飞行跑道,同样也由10架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野猫”护航。此时,斯普鲁恩斯少将的舰队只留下8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36架“野猫”式战斗机来保卫编队。

第17特混编队在8时30分也派出了12架“毁灭者”式鱼雷攻击机和1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由6架“野猫”式战斗机的护航。

这时,南云的侦察机大部分都发回了信息,没有发现美国航母战斗群,只有延后起飞的两架侦察机仍然没有任何消息,而这两架飞机负责侦查的扇面恰好就是美国舰队的位置。同时,南云和山本都认为美国舰队最早也只能是在6月7日才能赶到中途岛,因此此时中途岛附近应该没有美国航母舰队。但谨慎小心的南云此时仍然把最优秀的鱼雷攻击机留在甲板上等待,如果发现美国航母舰队就可以立即出发攻击,而如果确认没有美国舰队那么就可以对中途岛展开第二轮打击。

但这里却有一个要求,南云舰队的鱼雷攻击机为B5N2“97”式舰载鱼雷攻击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鱼雷攻击机,既可以挂鱼雷也可以挂炸弹,即对舰队攻击主要依靠鱼雷,对陆地攻击则主要使用炸弹,而舰载机需要一定时间换装鱼雷或者炸弹。此时,停在甲板上的攻击机挂的都是鱼雷。

6月4日凌晨6时,就在艾迪上尉驾驶的“卡特莱纳”水上飞机发现云层下的日军舰队时,南云舰队也发现了这架侦察机,这让南云开始感到不安,担心遭到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空袭。7时,就在南云收到负责攻击中途岛的友永大尉发来电报,称需要对中途岛施行第二次攻击,但就在同时,美国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出现在舰队上空,这是美国舰队第一攻击波中的6架“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和4架B-26轰炸机,守卫在舰队上空的20架“零”式战斗机立即开始对这些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攻击机展开射杀,当即击落3架,然而这些美国飞机却表现得异常英勇,剩余的7架飞机不顾猛烈的炮火开始对“赤城”号发动鱼雷攻击。然而,这些低素质的美国飞行员投下的鱼雷没有一枚击中目标,结果只有1架“复仇者”和2架B-26返回了中途岛。

尽管这些攻击机的鱼雷没有一枚击中目标,但却使南云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因为直到这时仍然没有侦察机发现美国航母编队,那么这些攻击机就必然来自中途岛,也就是说,中途岛上的空中力量没有被消灭,这对南云舰队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南云决定对中途岛发动第二轮打击。那么就必须把现在甲板上舰载机下的鱼雷换成炸弹,7时15分,南云下达了换炸弹的命令。

但就在舰上飞机换装炸弹的作业刚刚开始15分钟,“利根”号巡洋舰上派出的最后一架远程侦察机在完成了500公里的弧形搜索任务返回时突然发现了美国舰队,此时时间是上午7时30分,那么,也就是说,美国舰队距离南云舰队只有320公里。这让南云感到震惊,现在甲板上的飞机正在换炸弹,无法立即派出攻击机群,而美国舰队对日本舰队的位置已经了解,这意味着很可能美国攻击机群此时正在飞行途中。7时45分,南云急忙下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但就在这时,美国舰队上的第二波攻击机群出现在舰队上空。这是16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但这是一种由美国陆军A-24B陆基攻击机的改型机,是一种笨重的轰炸机,而且护航战斗机此时没有与他伴行,结果,南云舰队上空守卫的“零”式战斗机很快就击落了其中的一半。与此同时,另外15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也赶到了上空,但它们从6000米高空投弹的精度太低,一颗也没有命中。接下来出现的是11架“守护者”俯冲轰炸机,但还是没有战斗机的护航,结果根本就没能突破南云舰队的防御圈。

上午8时,南云得到了“利根”号巡洋舰派出的侦察机的进一步报告,称所发现的美国舰队并非航母舰队,而是发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南云于是下令继续换装炸弹,因为他以为这并不是美国的航母编队,而只是驻守中途岛的普通舰队而已。但换弹作业还没有进行10分钟,那架“利根”号派出的侦察机再次发来消息,称就在这支美国舰队的后面好像有航母编队。尽管这架侦察机只是使用了“好象”一词,但这对南云来说已经足够了,南云立即命令重新换上鱼雷。

但这时南云舰队实际上已经一片混乱:甲板上由于命令不断变更,因此甲板上到处都是准备起飞的飞机和堆满甲板的鱼雷和炸弹;而天空上负责守护舰队的的“零”式战斗机群油料基本耗尽,急需要降落加油;另一方面,从中途岛返回的攻击机群也已经出现在天空准备降落,但狭小的甲板根本无法同时提供降落空间——这恰恰就是美国舰队估计的航母最脆弱的时候。无奈之下,南云只好一边紧急把甲板上的飞机重新入库,回收战斗机和返回的攻击机群,结果直到上午9时20分最后一架飞机才回收完毕。同时,南云只好命令舰队用30海里/小时的速度尽快向东北方向航行,以暂时远离美国航母编队。

随后,南云舰队的攻击机再次被送上甲板安装鱼雷,此时,此前还没有来得及卸下的炸弹就临时堆放在甲板上,结果,这成了一场灾难!

9时25分,从美国“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毁灭者”鱼雷攻击机出现在天空,同样,他们的护航战斗机此时也飞散了,“零”式战斗机于是又一次对这些笨拙的攻击机展开了屠杀,结果15架飞机无一漏网。紧接着,9时40分,从美国“企业”号上起飞的14架“毁灭者”鱼雷攻击机,也出现了,可惜,他们的运气还是不好,不但没有命中目标,而且最终只有4“毁灭者”返回了中途岛。上午10时整,美国舰队派出的第三攻击波来临了,这是来自“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的12架“毁灭者”鱼雷机,有6架“野猫”战斗机护航,但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只有2架攻击机返回——直到此时,3艘美国航空母舰上派出的41架鱼雷攻击机中已经损失了35架,另外从中途岛上的攻击机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似乎上帝在偏袒日本人,这么多波次的攻击竟然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再晚那么一个小时,一切也许都将改变——上午10时25分,南云舰队的攻击机群终于做好了攻击准备,甚至第一架飞机已经起飞,但就在这时,32架从“企业”号上起飞的美国海军“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光临,这是由克拉伦斯·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攻击机群,他终于为美国带来了好运,这些俯冲轰炸机立即就对南云舰队展开了攻击,他在俯冲到500米的高度后投下第一颗炸弹,这枚炸弹终于在“加贺”号的飞行甲板的后部爆炸,紧接着另外3颗炸弹也分别击中“加贺”号的飞行甲板,这导致了重大损失,甲板上的装满燃油的飞机和炸弹相继爆炸、燃烧,整个甲板成了一片火海,爆炸声接连不断。

紧接着,“赤城”号也遭到了攻击,仅仅6分钟,“赤城”号由于甲板上的炸弹、鱼雷相继爆炸而沉没。

此时,从“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另外17架俯冲轰炸机也正在赶来,于是,“苍龙”号也遭到了厄运。

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美国舰载机的攻击前后仅仅攻击了不足10分钟,结果就有三艘日本航母覆灭!

此时南云舰队中唯一没有遭到攻击的只有“飞龙”号了,上午10时40分,18架“99”式俯冲轰炸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终于从“飞龙”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攻击美国航母。他们尾随着莱斯利少校的返航机群成功地找到了美国航母,结果“约克城”好中了三颗炸弹,而“约克城”号甲板上空无一物,爆炸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接下来10架日本“97”式鱼雷攻击机却对“约克城”号造成了重大打击,最终,舰长伊利奥特·巴克马斯特上校还是放弃了这艘航母,后来“约克城”号在被拖回珍珠港的途中被日本I-168号潜艇发现并击沉。

6月4日晚9时20分,南云舰队最后一艘航母“飞龙”号在遭到攻击后也失去航行能力,最后由驱逐舰“凤云”号将“飞龙”炸沉。

中途岛战役就此结束,结果,美国方面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阵亡300人,损失147架飞机;日本方面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34架飞机,阵亡2500人,庞大的联合舰队由此一厥不振,日本的海上优势荡然无存。

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一举扭转太平洋战局,但这不等于说日本已经走向失败,相反,日本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和日本还将进行一次大决战才能分出胜负。

1944年l0月,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在莱特湾展开——如果说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的话,那么莱特湾海战就彻底葬送了太阳旗的海洋控制权。

在经过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战役后整个反法西斯战线都已经经过了低谷,盟国已经开始转守为攻,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已经标志着纳粹德国岌岌可危,英美军队和苏联军队对德国的两面攻击已经明确告诉世界,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同样,日本也即将看到落日余辉。

日本海军在中途岛一战中损失惨重,作为海军核心的航母已经无法满足战争需要,作战飞机和更为宝贵的飞行员急剧减少,日本海军是最先品尝到失败的滋味的。

从战略上看,美国一直对太平洋战略存在分歧,以海军统帅尼米兹为主的海军认为,完全可以从珍珠港出发然后直接攻击日本的内圈防御,或者首先攻占台湾,然后在直接打击日本本土。显而易见,在中途岛战役后,美国就取得了海上优势,美国舰队完全有能力实施这种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计划。在这个战略方向上,除了台湾岛外再没有大岛屿,所经过的岛屿都很小,不需要投入大规模的登陆部队,因此人员损失也较少,主要依赖海军舰队就能够达到目的,尼米兹的战略被称为中太平洋战略。

而以陆军统帅麦克阿瑟为主的陆军却希望实施从澳大利亚出发的反攻战略,即从澳大利亚出发向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方向一路反攻,最终攻占日本本土。同样,这个战略显然是以陆军为主,需要投入大量的军队进行频繁的登陆战。麦克阿瑟的战略被称为“南太平洋战略”。

面对这两种意见,美国白宫却有着自己的考虑,而且这种考虑更加直截了当,尼米兹的战略是从纯军事战略角度出发,用最有效、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战果,而且也能迅速结束战争,但这对美国国家利益来说,却是最不可取的。相反,麦克阿瑟的战略看起来颇为费时费力,而且要牺牲大量的地面部队,但美军打下来的地方显然要插上美国国旗,也就意味着美国利益的延伸,而从澳大利亚到新加坡、从印度尼西亚到台湾,这些地方都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地方,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也更具经济和政治价值。也就是说,麦克阿瑟的战略与美国参战的初衷相符,这也就成了莱特湾海战爆发的深层原因。

令人遗憾的是,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争执并非仅仅停留在大战略方向上,就是在较为具体的方向上也针锋相对。在美军多得塞班岛后,接下来又出现了两种意见,麦克萨瑟希望接下来应该攻占菲律宾,这就基本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矿石的供应,也切断了日本与东南亚大部分岛屿之间的联系;而尼米兹认为,美军此时应该跳过菲律宾岛直接攻占台湾或者中国沿海地区,这样同样也可以切断日本与东南亚的联系,而且也更为高效。但美国高层最终还是采纳了麦克阿瑟的建议,毫无疑问,美国高层还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夺取菲律宾更有意义。

但这也引起了尼米兹的不满,因此,他只把托马斯·金凯德中将指挥的第7舰队交给麦克阿瑟,而拥有新式航母和战列舰的、由哈尔西指挥的第三舰队(原第五舰队)则仍有尼米兹本人指挥,这也造成了在莱特湾这场最大的海战中美军竟没有一位最高的指挥官统一协调这场战役,自然,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裂缝。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高层都清楚,这场战争已经输了,剩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某一个关键战役中给美军一次重大的伤亡,然后再寻求与美国媾和。日本为此制定了一个近似自杀性的、能产生迎头痛击效果的“胜利”计划,也就是用尽日本最后的全部力量打一场大战,逼迫美国做出妥协。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并非完全处于疯狂,因为日本认为,当美国攻占菲律宾、台湾、硫磺岛时也将面临日本曾经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漫长的补给线,而迅速扩大的战线很可能造成美军后勤供应吃紧,这时美军战力就会下降,而日本就有可能赢得一场局部胜利。莱特湾海战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这场战役看起来是为了争夺一个毫无价值的小岛——莱特岛,这个岛本身可以说根本没有一点可以利用的军事价值,岛上多山,唯一一块平地也是水稻田,而且无论谁夺取这个岛都不会利用它做什么跳板,因为从这里无处可跳。但这场战争偏偏就在这里展开,也许,最好的理由就是,双方仅仅是需要一个进行一场决战的地点罢了。

莱特岛本身毫无价值,但莱特湾却是一个对美军十分有利的作战海域,它的东面对菲律宾敞开,美军可以自由进入莱特湾,而盘踞在新加坡的日本舰队如果要进入莱特湾就必须从圣贝纳里诺海峡南下或者从苏里高海峡北上。这样,美军就等于率先拥有了一个地利条件。

1944年10月10日,哈尔西率领的第3舰队向冲绳、吕宋、台湾等地的日本控制的战略据点发动袭击,这是一场让日本人垂头丧气的战斗,仅仅一周,日本就损失了1093架飞机,而美军仅损失约100架飞机。尽管这只是莱特湾海战的一场前哨战,但却一举奠定了一个空战基调——由于损失严重,导致本来就已经处于劣势的日本飞机在后来的莱特湾大战中只能出动120架舰载飞机,也就是说,莱特湾海战还没有开始,日本就几乎已经失去了唯一的空中打击能力。??

本来对于莱特湾决战,日本的原本的作战意图是按照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丰田副武大将的想法想用三路合围的办法与美国舰队决战,然而小泽治三郎中将提出了另一个似乎更有希望的计划,即用已经基本失去作用的航母舰队作诱饵,将美军最具实力的哈尔西舰队吸引开,然后日本主力舰队再突然攻击将要在莱特岛登陆的美军部队。最终,日本采用了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计划。为此,丰田副武大将将日本舰队分成四个分舰队: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一支航母舰队,任务是设法把哈尔西舰队引诱开;栗田健男中将指挥主力舰队在哈尔西舰队离开后全力攻击从圣贝纳里诺海峡突入的登陆部队;西村祥治中将和志摩清英中将各率领一支舰队从苏里高海峡夹击金凯德的舰队,阻击他对莱特岛登陆部队的支援。??

美军的作战计划则很简单,哈尔西的第三舰队拥有新型航母和战列舰,是歼敌的主力,负责在圣贝纳里诺海峡歼灭联合舰队主力;而第七舰队主要是些老旧战舰,只用来支援防守苏里高海峡和支援陆军的登陆作战。

参加莱特湾海战的日本舰队共有1艘大型航空母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航空战列舰、7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3艘驱逐舰,116架舰载机和430架陆基飞机(第二航空队200架、第四航空队230架)。

美军组成为8艘大型航空母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169艘驱逐舰,舰载机约1800架。

平心而论,日本这次作战完全是无奈之举,无论从战略上、战术上、兵员素质上、后勤补给上、舰船数量上等所有方面几乎都处于严重劣势,甚至就连士气上日本都已经没有美军高昂,日本的悲哀就是,从珍珠港开始一场赌博,最后又不得不结束与另一场赌博,而此时的目的已经仅仅是为了换取一个媾和条件。日本也清楚,这场海战即使达成了理想的战役目的,结果也仍然是全军覆没,最后美军第三舰队在消灭了小泽治三郎舰队、第七舰队在消灭了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后会夹击栗田健男舰队,结果就是全军覆没。但不这样做就将失去菲律宾和新加坡,日本舰队最后也将失去石油等战略物资,所以,日本出击是自寻死路,不出击是坐以待毙,唯一与珍珠港不同的是,这场决战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赌博。

10月22日,栗田舰队离开文莱,驶向菲律宾的莱特湾方向航行,栗田舰队以重巡洋舰“爱宕”号为旗舰,共有5艘战列舰、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10月23日凌晨,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和“鲦鱼”号在巴拉望航道巡逻,发现了栗田舰队。“射水鱼”号一边向舰队报告,一边于900米的距离外向粟田的旗舰“爱宕”号连续发射5枚鱼雷,结果全部命中,同时也向重创巡洋舰“高雄”号发射了鱼雷。“鲦鱼”号也向“摩耶”号巡洋舰发射了4枚鱼雷。“爱宕”号于20分钟后沉没,粟田只好把司令旗移到驱逐舰“岸波”号,稍后又移到战列舰“大和”号上。“摩耶”号发生爆炸,4分钟后沉没。“高雄”号起火,后由2艘驱逐舰护送回文莱。

23日一整天尽管不断说发现潜望镜,但总算有惊无险,并没有再遇到美军潜艇。然而最让栗田担心的确是东京来的消息,即小泽舰队还没有和哈尔西舰队接触,也就是说,哈尔西舰队此时还没有被吸引走,那也就意味着,24日天一亮就有可能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攻击机群。

果然,10月24日清晨,当栗田舰队抵达锡布延海域后,美军就开始了对栗田舰队的攻击,但好在哈尔西这个愚蠢的“公牛”在前几天把其旗下的麦坎恩分舰队(包括5艘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调往乌利西基地进行补给和整休,因为美军并没有预料到日本会进行袭击,哈尔西也对支援登陆这样的任务不感兴趣,结果当日本主力舰队到来的时候,第三舰队却不能全力以赴。即使这样,美军在全天仍然出动飞机269架次。栗田不断的请求空中支援,但始终没能得到,结果栗田舰队损失惨重:“武藏”号沉没,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损伤严重,其中2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不得不返航。栗田舰队只剩下4艘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这时,栗田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因为前面就是圣贝纳里诺海峡,如果进入这个海峡,那么拥有10艘航母的美军舰队很快就会把他的舰队堵截在海峡中,然后一艘一艘击沉,而栗田直到此时仍然得不到任何空中支援,那意味着必死无疑。故此,栗田只好下令撤退,希望在得到空中支援后再出击。他同时向西村和志摩发报,希望他们也同时暂缓进攻,但是这份电报没有被收到。

另一方面,统一指挥日本第2、4陆基航空兵的福留繁拒绝给栗田提供空中支援是因为,他认为现在的日本战机飞行员已经与刚开战时无法相提并论,都是些新手,而且支援栗田需要长途飞行,数量有限,这实际上相当于飞蛾扑火。于是,他把手中仅有的战斗机全部投入到了攻击附近的谢尔曼少将的舰队,结果“普林斯顿”号航母(后来自沉)和“伯明翰”号巡洋舰最终丧失作战能力,“普林斯顿”号航母后来自沉。实际上这也从侧前牵制了谢尔曼分舰队,使其无法投入对栗田的空袭。但日本也因此损失了60多架飞机。

在另一个方向上,日本更为悲惨,小泽舰队的任务是吸引哈尔西舰队,因此他派出76架飞机攻击谢尔曼分舰队,但非但没有击沉一艘战舰,反而只有3架返航,结果适得其反,这反倒让哈尔西认为这种少量、毫无战斗力的袭击不是来自日本航母舰队,他判断是来自吕宋岛,因此并没有追击小泽。于是小泽只好再次引诱,他一边南下一边频繁使用无线电,希望能让哈尔西注意到,终于,哈尔西认识到,这可能就是他最想歼灭地日本航母舰队——实际上,小泽的舰队上已经只有40架飞机了。

哈尔西这时也得到了谢尔曼的证实,攻击谢尔曼舰队的就是日本航母舰队;同时,哈尔西还得到了报告,栗田舰队正在撤退,但哈尔西这时的任务是扼守海峡,保护登陆部队的安全。而哈尔西一直以来希望能打一场真正的大海战,于是,他给尼米兹发去了一份容易让人误会的电报:“我已重创中央舰队。现在正率3个分舰队北上,拂晓攻击敌航母编队。”?,这样无论是尼米兹还是金凯德都以为哈尔西至少把34特混舰队留下来看守海峡,于是,谁也没有干预哈尔西的行动。

哈尔西上当了,他把整个第三舰队都带走了,圣贝纳里诺海峡因此对栗田大敞四开。

另一方面,西村祥治舰队和志摩清英舰队并没有收到栗田的电报,仍然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分进合击,而且,日本舰队的麻烦是,通信联络十分不畅通,西村祥治舰队和志摩清英舰队仅仅相隔40海里,确彼此根本无法联系,这导致两支舰队行进的速度不一致。结果,当西村祥治舰队首先于24日夜11时到达苏里高海峡时,发现已经孤军深入到了金凯德舰队的包围之中,双方的大型舰只比是42:7,其中战列舰是6:2.而且美国已经占据了有利战位,于是,美国人的猎杀开始了——仅仅几个小时,到25日凌晨4时,日本只有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逃脱,其它所有战舰全部被击沉。

比西村祥治舰队迟到几个小时的志摩舰队也随后遭到了重创。

此战中,日军有2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被击伤,包括西村祥治中将在内5000多官兵阵亡。美军只有1艘鱼雷艇被击沉,1艘驱逐舰被击伤,阵亡官兵仅41人。

就在西村祥治舰队和志摩清英舰队覆灭后,25日早8时,勇敢的哈尔西终于追上了小泽舰队——这完全是一场大人与小孩的游戏,哈尔西拥有11艘航母,数百架战机,而可怜的小泽只有40架战机。哈尔西派出的第一攻击波就有60架战斗机,65架轰炸机,55架鱼雷机,而小泽却只能派出令人叹息的15架战斗机起飞应战。于是,这场海战成了美军的打靶战,仅在25日上午,美军就出动216架次,击沉1艘航母,1艘驱逐舰,击伤3艘航母,1艘巡洋舰。下午,哈尔西再接再厉,派出311架次飞机,击沉了已经伤痕累累的瑞鹤号和瑞凤号航母,击伤了伊势号航空战列舰。

这场海战日军损失4艘航母、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而美军损失只有几架飞机,但对小泽来说,总算完成了既定的作战任务,而且,损失的是本来就已经无用的航母,小泽舰队大部分还都安全返回了日本。

就在哈尔西象个犀牛一样追击小泽的时候,栗田却不失时机地重新返回圣贝纳里诺海峡,这时,这个海峡已经没有美军舰队守护,栗田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25日早6时30分,栗田舰队出现在萨马岛附近的海面上。此时他面前的不再是令人胆寒的哈尔西舰队,而是金凯德旗下的塔菲3号舰队(金凯德把他的航母舰队分为塔菲1、2、3号三个舰队,每组6艘航母),但金凯德舰队的航母都是由商船改建的,主要任务是护航和支援登陆,根本不具备对舰作战的能力,因为这些商船并没有装甲防护,每艘航母上搭载的作战飞机也只有28?架,而且所用的炸弹也都是轻型炸弹和深水炸弹,根本无法击穿日本战舰厚厚的装甲。

此时栗田面对的是最好的时机,金凯德的舰队大部分刚刚追击完西村祥治舰队和志摩清英舰队,离得比较远,塔菲2号上的飞机也刚刚派出去。然而,日本落后的通讯联络也让栗田不敢轻举妄动,他直到此时仍然没有接收到小泽的电报,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知道哈尔现在已经在200海里之外,他的侦察机也杳无音信,这让栗田始终不知道哈尔西在哪儿。反而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航母让他认为是哈尔西的航母,于是,匆忙之中,栗田紧急下令,不等列好战列就直接攻击,他显然是想趁航母掉头迎风的时候干掉这些航母,否则,一旦航母上的飞机完全放飞,那么厄运就会降临。但这种没有经过列队的混乱射击效果并不理想,但总算击溃了这些护航航母。于是,栗田重整队形,前面就是莱特湾。

看起来,麦克阿瑟的10万多部队就要大祸临头了,但栗田此时却做出了一个至今令人困惑不解的决定,他没有向东京发报,也没有请示联合舰队司令,就突然命令全舰队撤出莱特湾,萨马岛海战也就就此结束——这颇像一场盛大的演出,在最后时刻,当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主角却突然辞职不干了!

莱特湾海战是直至今日最大的一场海战,结果以日本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在这场海战中,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飞机288架,人员伤亡超过10000人。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3艘、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3000.日海军从此丧失制海权。

现代海洋:无英雄的霸主时代

现代航母战斗群

战后,由于航母在二战中的突出表现,这种大型水面舰艇成了现代海军的核心,原因很明显,现代海战已经由舰对舰之间的直接炮战变成了以空中打击为主,所谓制海权却首先依赖于夺取战区制空权。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认为现代海战主要包括7种模式,即防空(AAW)、反潜(ASW)、攻击(STK)、反舰(ASUW)、两栖战(AMW)、水雷战(MIW)和后勤支援(LOC)等7种新的作战模式。因此,美国将海上力量编为两大作战类型:航母战斗群(CVBG)和水面战斗群(SAG)。其中航母战斗群是海上的核心打击力量,而水面战斗群则以战列舰为核心,尽管在美国的海军战略中只起辅助作用,但其力量也是相当强大的。

航母战斗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的作战任务而加以调整,一般来说有四种编成:一,在平时进行训练、巡逻时在一般使用以1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称为单航母战斗群),这时配有4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4艘反潜型导弹驱护舰和1~2艘攻击型核潜艇;二,当派往有一般性战争威胁的地区时,一般要配有2艘航母,这主要是两艘航母既能增强战斗打击能力,也能互相支援,这被称为双航母战斗群。双航母战斗群一般配以8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2~4艘攻击型核潜艇;三,当在具有高威胁地区执行任务时则用3艘航母为核心,相应配以9艘防空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14艘反潜型驱护舰和5~6艘攻击型核潜艇。四,当有特殊需要的时候,航母战斗群还可和水面舰艇战斗群混合编成,这一般是在战争或者执行较为复杂的任务时才使用。通常,美国海军航母编队是1-2艘航母为核心。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只有美国是全方位的全球国家,因此也只有美国具有全球海洋常规打击能力,也只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能够到达世界所有海岸线。而美国航母战斗群因此也就面临更多的威胁,这种威胁也是全方位的,空中、海面、水下、太空、电磁等几乎各个方面都存在威胁。但航母战斗群既是一个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集群,也是一个防御严密的系统,航母战斗群的防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国一个典型的双航母战斗群,通常采取远、中、近三层防御,其中第一(远)防御以舰载战斗机为主,航母上空总是由一架预警机和数架战斗机值勤,第二(中)层防御以各种护卫舰、潜艇、驱逐舰为主,第三(近)层防御主要是战斗单位自身防卫。以典型的航母战斗群为例,其防御体系如下:

第一层:外防区,又称纵深防区,距母舰185~400公里。在此层防御区中,探测设备为军用侦察卫星、2个预警机中队的8架E-2C预警机、2个侦察机中队的6架RF-114A或RF-4F侦察机。此外,战斗群内也有SPY-4A舰载远程对空搜索雷达。

主要作战兵力为航母舰载机,包括4个中队近50架携有空空导弹的F-14“雄猫”(Tomcat)战斗机和F/A-18“大黄蜂”(Hornet)战斗/攻击机,以执行驱逐敌战斗机、夺取并保持舰队制空权、截击敌轰炸机和拦截来袭巡航导弹等任务,作战半径700公里以上;6个中队约70架A-6E“入侵者”(Intrude)和A-7E“海盗”(Corsair)攻击机,主要执行攻击敌睡眠舰艇和轰炸敌纵深地面目标的任务;2个中队约20架S-3A/B“北欧海盗”(Viking)反潜机,配合P-3C“猎户座”(Orion)岸基大型反潜巡逻机和战斗群中的攻击型核潜艇在1000公里舰队活动范围内的海域实施反潜作战;2个中队约8架EA-6B“徘徊者”(Prowler)电子战飞机可配合攻击机和战斗机出击作战,实施电子干扰和压制。战斗群内各平台所携约350枚“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可对460公里以内的水面舰艇或2500公里以内的敌地面目标实施常规或核攻击。

第二层:中防区,或称区域防御区,一般距母舰45~185公里。此层防御区中,主要探测设备为舰载预警机、侦察机、舰载SPY-1A相控阵雷达、SPS-43及SPS-49等远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区域防御武器和舰载直升机,战斗群中各平台携约330枚“战斧”巡航导弹和约290枚可潜射、空射或空投的射程110公里的“鱼叉”(Herpoon)中程反舰导弹,担负主要的舰队反舰任务。各护航舰艇所携近600枚射程45-120公里、速度2.5马赫的“标准”(Standard)I/U型导弹,主要对来袭敌机和导弹进行中空拦截;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在执行防空反导任务时,可部署在母舰外围,对来袭的飞机和导弹实施电子干扰,使攻击失效。战斗群各护航舰艇所携约40架直升机,主要担任中程反潜作战任务,兼顾执行目标指示和搜索救援任务。

第三层:内防区,或称为点防御区,防御纵深距母舰0.1~45公里。在此层防御区内,主要探测设备为各种舰载雷达,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点防御武器。战斗群中各护航舰艇所携600枚“标准”防空导弹,可有效的拦截中距离的来袭飞机和导弹。当目标接近至距舰队约15公里时,可使用约150枚“北约海麻雀”点防御导弹和约20座高平两用炮进行拦截。最后一道防空反导防线由约30套“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和RBOC电子战系统组成“密集阵”可对100~200米的低空掠海目标进行末端拦截。战斗群内各舰所携共约220枚MK46、MK44鱼雷和160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可对10公里内的敌潜艇实施攻击。

在反潜和海面防御方面,一般是分为四道防线,对空有7道防线,不依赖战斗机就能直接防御从100米到400公里的范围,航母战斗群都配有充足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对少数突破外层防御的来袭导弹也有用于近距离防御的密集阵系统。

在电磁防御方面,航母战斗群都配有电子战飞机,可以在E-2C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电子压制,电磁干扰等手段。

美国航母战斗群一般都配备有数架舰载E-2C预警机,这种预警机的监视范围可达300-700公里,而且滞空时间长达6小时,能够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这一般足够舰队作出反应。美国航母一般配备的飞机数量是60-90架,多数是固定翼飞机,也有部分直升飞机,固定翼飞机的作战半径都在6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典型的双航母战斗群一次能够出动100多架战斗机,可以打击纵深600-1000公里的范围,而且,如果有空中加油机配合行动的话可以打击的范围就更加广阔。

美国航母战斗群是一个惊人的海战系统,他所具有的打击能力超乎人们的想象,航母战斗群是一个综合打击系统,往往被赋予政治和局部威慑、打击使命,因此航母战斗群可以独自完成远洋打击和执行一些局部打击任务,甚至能够完成近海陆地战争。

反航母战斗群

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是一个异常庞大、复杂的作战系统,从规模和对等的角度来讲,只有同样的航母战斗群才是他真正的对手,但航母战斗群既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战斗系统,但也是一个金钱的无底洞,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国能够同时拥有十余艘现代航母及其配套战斗群,其余国家之多只能拥有2-4艘航母,而且其作战效能远不及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尽管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击能力和卓越的防御系统,但也不是无懈可击,目前来看,除了与之对等的另一支航母战斗群外,就只有两个低成本攻击手段:核轰炸和潜艇攻击。

核轰炸显然是一个要么纸上谈兵要么孤注一掷的办法,是一种或者威慑、或者自杀的办法,尤其是对美国这样的全球核大国,没有谁真正想与美国在这方面一试高低。那么,就只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潜艇袭击。

尽管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拥有先进的反潜技术,但即使是老旧的潜艇,如果足够运气的话也有机会突破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防御,也就是说,反潜仍然是航母战斗群最薄弱的一环,在反潜技术提高的同时,现代潜艇静音技术也在同步提高,这种矛与盾的游戏永无休止,因而也就时刻存在危险,一艘现代潜艇运用的好的话完全有可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御,进而对航母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