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下来,把腿摔瘸了。
人们听说后,又跑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急地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应征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的得与失或许左右你生活的过程。塞上老翁这种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产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的平常心。顺其自然不等于逆来顺受,而是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心态,乐观积极地面对。顺其自然是种与世无争的悠闲,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清朝名臣谢济世,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官,一次充军,一次刑场陪斩,经历不可谓不坎坷。雍正四年(1726年),谢济世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任不到十天,上疏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列举田文镜十大罪状。因田文镜深获雍正倚重、宠信,谢济世的弹劾引起雍正不快,谢济世不看皇帝脸色行事,仍然坚持弹劾。雍正认定谢济世是“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国政,为国法所不容”,免去谢济世官职,下令大学士、九卿、科道会审。严刑拷打之下,虽然没有拿到证据,但仍然以“要结朋党”的罪名,拟定斩首。后改为削官谪戍边陲阿尔泰。
经过漫长艰难的跋涉,谢济世与一同流放的姚三辰、陈学海终于到达陀罗海振武营,他们商量着准备去拜见将军。有人告诉他们:戍卒见将军,一跪三叩首。姚三辰、陈学海听后很是凄然,为自己一个读书人要向人行下跪磕头的大礼而难过。唯独谢济世倒像是没事似的,心情轻松,不以为意。他对自己的两个同伴说:“这是戍卒见将军,又不是我见将军。”等见到将军,将军对这几个读书人很是敬重,免去了大礼,还尊称他们为先生,又是赐座,又是赏茶。出来的时候,姚三辰、陈学海很是高兴,脸上露出得意神色,谢济世倒是一脸平静。他说:“这是将军对待被罢免的官员,不是将军对待我,没什么好高兴的。”两个同伴问他:“那么,你是谁呀?”谢济世回答说:“我自有我在。”
在谢济世眼里,没有得意,没有失意,有的是对自我的肯定,淡淡地来,淡淡地去,换来灵性的清净,对人生、对社会的宽容和不苛求,得到的是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有条不紊。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是一种心境,是面对一切的不计较,无论是金钱、名利、地位;坦然,是面对现实的一种从容不惊,一种泰然。人生之路并不都是充满阳光鲜花的大道,有时也会有沟沟坎坎、磕磕绊绊,许多的成败得失,并不都是我们能预料到,也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起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坦然,得到的也会是一种快乐。
学会“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才能真正做到心态平衡,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种种考验,才是真正的人。
闪念90: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在印度佛教的《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中年的男士,他事事要求完美,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娶了一位他认为很完美的妻子,不但是长的楚楚动人而且是富贵家的千金,可以说“财貌双全”。这位男士每当有社会活动的场面,都带着妻子去参加,很多人都十分羡慕,有的甚至是嫉妒。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妻子虽然很漂亮,但是还不够完美,鼻子歪了一点。”这位男士听了以后,非常的难过,他回到家里,有事没事就看他妻子的鼻子,越看就越觉得难看,他心里想:为什么差这一点点?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决心给自己的妻子换一个完美的鼻子。于是他就各处的去寻找,功夫不付有心人,终于寻找到一位鼻子很完美的女人。他跟踪这个女人,趁她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拿出刀将其鼻子割下来,飞似的跑到家里。看到妻子后,他又迫不及待地用刀将自己妻子的鼻子也割下来,打算换上那美丽的鼻子。当他准备安上去的时候,他发现任凭怎样安也安不上去。结果两个人的鼻子都被割掉了,两个人都没有鼻子,变成两个丑妇,害人害己,这就是傻瓜人做傻瓜事的结果。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都想追求完美,但无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完美只是人们给自己戴上的一个“金箍”,然后自己念着“紧箍咒”来折磨自己。
传说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非常强盛。他的王妃美如天仙,倾城倾国,国王对她宠爱有加,整天醉心于爱情的世界里无力自拔。可是不久国王的宠妃得了急病,全国最好的医生也没能挽留住她的性命。国王悲痛欲绝,为示爱心,他为爱妃举行盛大葬礼,并把她的尸体装入水晶制的大棺材里,停放在距离王宫不愿的大殿里,日日拜祭。然而,国王认为这里环境不佳,就在灵殿周围建了精美的花园,以供香魂欢娱。后来又觉得这样还不能表示自己的爱意,为喻美人如水,就又建立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人工湖,让香魂泛舟碧波。湖建好后,又觉得缺少点缀,于是又叫人各处建亭台楼阁。后来又请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来建造绝世的雕塑安放各处,把时尚最美好的诗篇铭刻在石头上,但是国王总是不满意这个绝世园林,想进一步完善它。就这样一只不断地扩充和完善,使之成为集天下大成的无与伦比的园林。一直扩建完善了四十年,国王老了,他还在苦苦思索,以求园林更完美。最后他把目光停在爱妃的棺材上,注视和沉思了良久,挥了挥手说:“还是把它搬出这个园林吧。”
这个国王的做法似乎很矛盾,他建造园林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宠妃有栖身之地,而最后却因为过分追求完美而让宠妃搬出了园林。可见,追求绝对的完美,会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产生更多的遗憾,反而会偏离做事的本意。其实,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没有必要过分计较表面上的瑕疵和缺憾。而且,绝对完美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犯下过分追求完美的错误。
王小姐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对自己要求颇高,凡事都要求做的最好,但因常常无法如愿,故总是自责。近来,王小姐对平常驾轻就熟的日常工作缺乏信心,睡眠也不好,感到心中惶恐,她以为自己生病了,所以来到医院检查,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医生:“您见过著名的维纳斯雕像吗?”
王小姐:“当然见过啦。”
医生:“这个雕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你知道是什么吗?”
王小姐:“哦,她的手臂是断的。”
医生:“请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帮她接上两只手臂,是不是会更美?”
王小姐:“您真会说笑,如果那样的话,她还叫维纳斯吗?”
医生:“是的,也就是说,凡事不可能完美,换言之,既然凡事不可能完美,那就说明残缺也自有一种美,那么您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工作中的完美无缺呢?这和为维纳斯接上双臂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正是这些工作中小小缺陷的存在,才使您更加努力地工作,力争去避免失误,争取做得更好,那么您为什么不能容忍它们的存在而要感到焦虑不安呢?”
王小姐:“哦……是的,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医生:“最后,送给您一句话:‘人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但永远无法完美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把追求完美当作是人生的目标,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被对“完美”的这份追求压得喘不过气来,深受完美主义之累,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完美中,无论对生活、对工作都锱铢必较。其结果只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完美只在理想中存在。我们可以接近完美,但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完美。一味地追求完美,只能给人生留下太多的烦恼和遗憾。一位哲人在日记中写道:“如果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不会再追求事事的完美。只有自己确定了重点的人,才是一个能享受到生活快乐的人。因为快乐的人不是把一切都做得尽善尽美的人。”所以,我们只要心放宽一些,对自己不去苛求,对别人也不去苛求,生活就会少去许多的烦恼。
闪念91:人生在世何必庸人自扰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小孩问一位胡长很长的老人:“老爷爷,你睡觉的时候是把你这花白的长胡子放在被子外还是放在被子里?”这个问题把老人问住了,因为他从来不曾留意自己的胡子到底是怎么放的。
晚上睡觉到时候,老人突然想起小孩子问他的话。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觉很不舒服;又把胡子放在被子里面,仍觉得很难受。
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子放进去,整整一个晚上,他始终想不出来,过去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怎么放的。
第二天,老人见到那个小孩,生气地说:“都怪你这小孩,让我一晚上没睡成觉!”
其实,胡子放在哪里,还不是一样要睡觉,一切顺其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很多时候,人总是用无形的枷锁将自己锁住,烦恼自由心生。无穷无尽的烦恼,仔细想想,都是由于太过于执著而造成的。
曾经有一个整日烦恼的年轻人,他四处奔走,只为寻找解脱烦恼的方法。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笛声悠扬,逍遥自在。
年轻人走上前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深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你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老翁看了他一眼,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年轻人给老者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并向老者说明来意。老者微笑地捋着长白胡子问道:“听你的意思,你是到这里向我寻求解脱的?”
烦恼的年轻人连忙点头答是,并诚恳地对老人说:“请求老前辈为我指点迷津。”
老者笑着说道:“既然你是找我来寻找解脱的,那请你回答是谁捆住你了呢?”
烦恼的年轻人回答说:“……没有”
老者继续说:“既然没有人捆住你,那么又谈何解脱呢?”语毕老者扬长而去。
年轻人听完老者的话呆呆地愣在了那里,反复琢磨着老者的话。忽然明白了:噢!是呀,没有任何人捆绑我,那么又何须寻求解脱呢?原来,我是自寻烦恼,捆绑住我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各种烦恼,而这些烦恼就如同心中的枷锁一般,多数都是自己给自己锁上的。事实上,只要我们心中明朗,那把锁就永远不会锁上,我们又何必自寻烦恼,给自己的内心上锁呢?
一次,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粗陋低廉……老师说:“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同学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他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他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的轻松、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