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蚂蚁想往瓷砖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外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这原本是个哲学故事,曾有人去问智者谁是谁非,智者说两个人都没有错,这只是反映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执著的人,会对蚂蚁持有赞赏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也会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追求既定的高远的目标很执著是美德,但不要过分执著,不要盲目执著,不加分析地过分执著就是固执了,就陷入了不可自救的境地了。
有个书生,因一度相爱的人嫁给了别人而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眼看他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他一下。僧人走到书生床前,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衣不蔽体地躺在海滩山。路过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尸体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了个坑,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掩埋了。
书生不明白其道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好比是你深爱的女人。你,好比是那第二个路过的人,你们之间的爱只是一件衣服的恩情与缘分,而那个最后将她掩埋的人,才是她想要与之一生一世的人,因为在过来过往的人当中,只有他一个人给了她彻底的体恤,永久的心安。”
书生大悟,“唰”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病好了。
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绝对割舍不了的事情,在生命里,也没有什么失去了就活不了的。你要想生活的轻松,就得学会放弃。拿得起,放得下,才能不为执著所苦。因为有选择就有放弃,放弃有时是一种解脱。当你果断放弃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海阔天空一般的晴朗,看到光明,感受到温暖。当你放弃的那一刻,你就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你的心理保持不了沉稳与宁静时;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你的内心无法处于松弛平和时;在事业上遭遇挫折失败,你的心态缺乏坚强与豁达时;在婚姻家庭行将破裂、感情受到伤害无法体现理智与宽厚时;凡事不执著是一种智慧!
不执著不是甘于堕落,更不是甘于沉沦,而是一种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坦然,是拨云见日后的一份从容。很多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不过分执著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有一个学校举行智力竞赛,校长对参加决赛的6名选手说:“我现在把你们分别关在6间教室里,门外有人把守。我看你们谁有办法,只说一句话,就能让门卫把你放出来。不过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准硬闯出门,二是即便放出来,也不能让门卫跟着你。”
3个小时过去了,仍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有个学生很惭愧地低声对门卫说:“叔叔,这场比赛太难了,我不想参加这场竞赛了,请您让我出去吧。”
门卫听了,打开房门让他走了出来。然而走出大门的小家伙随即又回来了,他走到大厅里对校长说:“校长,您看,按您的要求,我办到了!”
校长高兴地说:“好孩子,你确实是这次竞赛的胜利者!”
可见,放弃也是一种胜利。很多时候,人正因为不懂得舍弃才会有许多痛苦。当懂得了舍弃和清扫自己的智慧时,就会豁然开朗,生命马上会展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致。要知道,放弃心中那份执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拥有,只有放弃执著和压抑于心的东西,才能去承载许许多多更美好的礼物。世上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而我们也该在这内心的平衡中找到和谐与快乐。
闪念55:给自己一个没有退路的悬崖
生活中,人都习惯做事时给自己留一条或几条后路,但人有的时候应该敢于断绝自己的后路,因为绝处可逢生,梦想事业成功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气魄。
这是一个发生在NBA中的真实故事:有一支球队已到了绝境:再输一场比赛,球队将从NBA里除名——他们输不起。这种绝望的情绪蔓延到每个球员心里,所以来到主队的城市以后,大家都闷闷不乐。这时,球队的经理默默来到更衣室,他给在场的每位球员都发了一张返乡的机票。
“我很抱歉,大家也知道我们的处境,我们几乎没机会了,一旦输了比赛,俱乐部就要解散。所以我给你们每个人回家的机票,打完这场比赛你们就可以回去了。”听完这话,所有队员的心都揪紧了,他们清楚自己将面对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以至于连球队老板都失去了信心,看样子现在球队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解散。
忽然,一个年轻的球员站起来,分开众人走到经理面前,脸涨得通红,无比坚决地,一字一顿地对经理说:“我没有准备失败的机票,我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赢得比赛!”说完,他把手中的机票撕得粉碎。他的队友们也纷纷站了起来,撕碎了手中的机票。
那一场球打得异常激烈,带头撕碎机票的年轻球员带伤打满全场。在他的带领下,球队展开了绝地反击,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击败了强大的对手,球队因此奇迹般地得以保存下来。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这样靠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挽救了球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他的名字叫麦克格雷迪。
由此可见,在面临困境时,要想获得非凡的勇气去战胜困难,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置自己于死地,断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战。
将自己置身于悬崖上的破釜沉舟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了自己一个向生命成功的高地冲锋的机会。所以,当千载难逢的机会降临到我们的面前的时候,当某件事情的发展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需要有一点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一位原籍中国上海的留学生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了能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公路走了几天。在这期间,他替人放羊、收庄稼、割草、刷盘子,只要有人能给口饭吃,他就会暂时停下他那疲惫的脚步。
有一天,正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刷盘子的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家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他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督的职位去应聘。
通过初试、复试,他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赢来了面试的机会,眼看着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千美元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问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你有车吗,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时常要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他刚刚才来到美国,糊口都成问题,能有车吗?但为了得到那个极具诱惑力的职位,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也会开!”
“那么,三天以后你开着车来上班吧!”主管说。
几乎身无分文的他三天要买车、学会开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这位留学生向他的一个朋友借了五百美元,在旧货市场上买回了一辆旧的不能再旧的甲壳虫轿车。
第一天,他看着朋友开车;
第二天,他自己颤抖着双手在草地上歪歪扭扭地开车;
第三天,他开着那辆老爷车、左右摇晃着去上班了。
如今,这位中国留学生已是那家电讯公司的业务主管了。
我们不清楚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这位中国留学生当初在应聘时如果稍一犹豫,不拿出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釜沉舟的劲儿,不把自己置于悬崖边上,放弃了自己的后路,说不定至今仍在哪家餐馆刷着盘子,或者给哪个农场主剪着羊毛。
正是因为面临这种无退路的境地,人才能集中精神奋勇向前,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在困难面前,我们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如果凡事怕危险而畏头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于面对现实,方能使事业飞黄腾达。
闪念56: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适应环境既是一种时代的需求,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只有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现实,随时调整自己,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才会求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贞子是日本人,她们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颗珍珠是她母亲在她离开日本赴美求学时给她的。
在她离家前,她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母亲继续启发她道:蚌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得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一个人要想营造成功幸福的人生,就一定要有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新环境的能力。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恶劣的环境,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何不试着去适应呢?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只有学会适应社会环境,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要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总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即使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环境也会时常发生变化,如果不会适应环境的变化或者适应不了新环境,则只能被淘汰或归于失败。
哈佛大学里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凡是他教过的学生,很少有顺利拿到学分毕业的。原因出在,这位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分派作业既多且难,学生们不是选择逃学,就是打混摸鱼,宁可拿不到学分,也不愿多听教授讲一句。但这位教授可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国内几位有名的财经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谁若是想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内闯出一点儿名堂,首先得过了他这一关才行!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说有笑,惊煞了旁人。后来,就有人问那名学生说:“为什么天天围着那古板的老教授转?”那名学生回答:“你们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穆罕默德向群众宣称,他可以叫山移至他的面前来,等呼唤了三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向他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的授课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后来,这名学生果然出类拔萃,毕业后没几年,就成为金融界了不起的人物,而他的同学,都还停留在原地“唤山”呢!
可见,与其试图让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去适应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现代社会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如果我们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养成良好的适应性,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
只要我们还活着,必然面对生存;只要我们想更好地生存,必须成为适者;在任何年代,适者都是一个在生存选择、计划、行动时,不因循守旧,而善于随机应变得英雄。总之,试图让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去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