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命中不可错过的精彩
22683600000007

第7章 岁月沉淀的母爱,是带着浓郁花香的美好(1)

娘是天下最亲你的人

她从小对母亲就有怨言。她下边还有弟、妹,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不但要照顾弟弟妹妹,而且还会做饭洗衣。

母亲是个小学都没读完的瘦小女人,嫁给了一个抽烟酗酒的男人。她有点瞧不起母亲,每天为这个家忙忙碌碌,从来都没有自我。她认为像母亲这样过一生真是毫无意义。

她认为自己始终没从母亲那里得到足够的关爱,从小母亲就要她把好玩的、好吃的、让给弟弟妹妹。同龄的女孩都穿得光鲜亮丽,而她的衣服从来都是最普通和最朴素的。

在她眼里母亲什么都不懂。在14岁来月经时,她被吓傻了,她都没跟母亲说,而后来她的母亲知道了,也没给予她更多的关心。

她独自寂寞地成长着,很多时候想着自己以后有了女儿,一定会事先把很多东西都告诉她,一定不让她这样茫然地、孤单地面对种种成长的烦恼。她觉得在物质上、精神上,母亲都亏欠她很多。

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那里学费比很贵,最后她不得不选择了一个免学费少的普通高中,她恨家里穷,母亲太无能。

她从不过生日,她的母亲从来不会给她买一个生日蛋糕。同学的生日聚会她也从不参加,因为她买不起漂亮的礼物。常常会有同学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她的父母基本不来,因为他们很忙,即使有时间的话也不会给她买什么东西。

当然,她的母亲也来过学校一次,一天大清早她的母亲来卖自己地里种西瓜的,带了几个瓜来看她。头上还带着露水,没和她说到三句话就匆忙地走了。

放学后她去找父母,想帮忙卖瓜,走近了却怎么也叫不出来,怕被同学们看见后笑话她。父母什么也没抱怨,只是让她回学校,别耽误学习。

大学时,她有不少同学是来自知识分子或高官家庭的。有时,听同学打电话给母亲,叫“亲爱的老妈我很想你”“darling”等,她很是羡慕,她对母亲永远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而她的母亲也不会对她说一句“我想你”。她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和她们是不一样的。

大学放假回家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觉得母亲吃东西的声音太大了,而且她第一次发现母亲竟然像个男人一样吃了两大碗米饭。她的心里不由得厌烦起来。

毕业时,她考上了国家公务员,终于留在了自己渴望的大城市,还找了一个“土著”的男友。她认为幸福的生活将要开始了,然而在这个贫富差距非常巨大的城市里,她的欲望不断地膨胀。

最终她被查出挪用公款八万多。男友不但没有与她一起承担,而且还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好在有几个关系好的同学把自己婚嫁的钱都给她垫了出来,可是还差三万多。她整个人都崩溃了,才23岁,她不想坐牢啊,但没办法办法。最后她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

她的母亲是从她最好的朋友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在电话里,她母亲愣了很久,没说一句话,最后坚定地对她的朋友说:“告诉我家姑娘,有她娘在就有办法,千万别想不开。”

活这么大岁数还没求过人的母亲,为了找换女儿命的钱,她卖掉了家里的几头猪,卖掉了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女儿每月寄的钱母亲都一分没动地存着,就是为她应急用的。她甚至不顾尊严,一家亲戚一家亲戚地去借,终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凑齐了三万块钱。

一直以来,从没出过县城的母亲在的她妹妹的带领下第一次到了大城市,来到她租的屋里。见到女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你受苦了,娘给你做点好吃的。”然后,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妹妹对她说:“你知道吗,姐?一直以来,你是娘的骄傲啊。娘一直以你为荣,在她心里是最喜欢的是你啊。姐姐,你很少回家,可能不知道,为了我们的学费,娘曾去卖过血。这一次也去卖了啊,娘要我一直瞒着你……”

很快,母亲做好了她最爱的吃鸡蛋汤和红烧茄子。此时此刻,她眼里的母亲变得无限高大起来,不由掀开母亲的衣袖,母亲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针眼让她心碎了。“娘!”她第一次扑在母亲的怀里,在那温暖的怀抱里,她就像一个婴儿找到了重生的爱和力量……

有句俗话:“养儿才知娘辛苦!”也许真的是有一天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滋味,母亲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孩子,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施予而不望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请珍惜你与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天,这才是你把握在手中的最真实的幸福和爱!

那三袋讨来的米

十多年前,这是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就撒手而去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读书写字,母亲则在一旁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缝进了儿子的衣衫。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一样,快速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那年,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因长年劳累,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所以家里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交50斤米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坚持要他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一位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王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就紧锁眉头地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道歉。王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下个月初,这位母亲又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王师傅照例打开米袋一看,眉头又锁紧起来,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说清楚,于是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王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王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王师傅一看米,禁不住发起火来,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呵斥道:“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王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王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王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王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她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59分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王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王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母鸡也会的,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的确,为了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母亲洒下了多少汗水泪水,付出多少劳动的艰辛,谁敢说每个孩子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吃苦耐劳刚强乐观的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心!细腻而博大的母爱呀,人世间有什么比你更纯洁,更无私,更真诚?

那一瞬间的母爱

徐伟这几天常感到浑身无力,恰恰这时候单位要搞职称考试,这可是关系到他前途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一点小病他也顾及不上。考试完后,他才去找他的妹妹徐莉看病,他的妹妹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徐莉给哥哥检查完后笑着对哥哥说,没什么大事,给你开点药,吃了就没事了。

徐伟和徐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在亲妈死了后,父亲娶了现在的母亲,然后生下了妹妹。后来,父亲得了尿毒症,当时因为医术还不高明,不能换肾,就这样病死了。后来,继母没有再外嫁,就带着八岁的徐伟和四岁的徐莉一起生活。继母并没有外看他,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抚养着。他和妹妹都为母亲争了光,双双考上了大学,比较有出息。如今母亲和徐莉住在一起,周末徐伟带着老婆孩子过去团聚,一大家人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叫人好不羡慕。

几天后,徐伟突然接到徐莉打来的电话,说母亲病了,是肾衰竭,和父亲一样需要换肾,她的肾不匹配,正在想办法找肾源。徐伟急急地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他焦急万分,他问妹妹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肾,妹妹无奈地摇了摇头。徐伟内心顿时思绪万千,继母含辛茹苦把他养育大,如今病了,他应该不顾一切地救母亲,应该把自己的肾奉献出来,可突然又有一种自私的念头涌上心头:现在,他正处于事业上升的阶段,如果身体状况不好了,对他的前途肯定会有重大的影响。他翻来覆去地想,一会儿是母亲怎么疼他、养育他,一会儿又是自己前途的渺茫无望。他看着妹妹期望的眼神,终于下了决心。其实他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他的肾也不一定能匹配母亲。可是结果一出来,他有点懵了,他和母亲的肾是匹配的。别无选择的他只好把肾换给母亲。其实徐莉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说,“哥哥,你自己要想好了,换不换你自己说了算,没有人强迫你,虽然你也跟她叫妈,可她必定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牺牲不值的,那就不用勉强自己,谁也不会怪你,其实妈也不想让你换的,是我救母心切,你别怪妹妹有时有点自私。”徐莉的一席话让他深受感动,一咬牙地说,“换!”

手术很顺利,母亲醒过来后,躺在床上面带微笑地问他:“儿子,感觉好点吗?”看到母亲欣慰的样子,徐伟突然心里有点怨恨,他觉得母亲应该为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捐献而感到难过,可她偏偏是在笑,他想,如果是自己的亲妈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做。一段时间后,他和母亲顺利出院了。

可是有天晚上,母亲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昏死过去,在医院里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抢救过来。妹妹哭的昏天黑地,他和妻子也掉了不少眼泪,妻子埋怨他说,“你做事太草率了,不管前不想后的,看换得不值了吧,白白牺牲了自己的身体,也没保住妈的生命。”他无语以对。

在母亲去世后第二年的清明节,兄妹俩一起到坟上给母亲做祭日,徐莉突然问他:“哥,你后悔把肾换给妈吗?”徐伟不知道怎么回答,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要说后悔那又不准确,反正那事都已经过去,再说也没有多大意义。可徐莉接着说:“哥,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妈生前不让我对你说,可我是再也瞒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想让你对死去的妈有什么怨恨和不满。其实,妈身体一直好好的,什么病都没有,妈没有换你的肾,而是把她的肾换给了你。”徐莉哭了起来,徐伟听了呆呆的。徐莉擦擦泪接着说:“你那次来检查身体,我知道了你的肾有了大毛病,可我不敢对你说,怕影响了你的精神状况,回家和妈一说,妈也不让我告诉你,说如果让单位的领导知道了,会影响你的前途,然后妈就想了一个办法,说她病了需要换肾,然后把肾自然而然地换给你。开始我死也不同意,可是妈说如果不这样她就先死,她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哥,妈的死和换给你肾是有关系的。”徐莉已快泣不成声了。

徐伟的头开始发胀,他想起了母亲躺在病床上那欣慰的微笑,此时他才明白过来,那曾经让他可恨的一瞬,其实是母亲对他最大的爱呀。

母亲!母亲!

母爱是人世间一份最真挚、最永恒的感情。母爱是人世间任何快乐与甜蜜所无法替代的。人在一帆风顺的日子里,也许体会不到母爱的真正价值;但在绝望无路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母爱就是拯救你的最大力量。

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

有一天早晨,东城老街一幢居民楼突然起了大火。这房子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所以火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葬身火海。

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但人还没逃出一半,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几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毁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好逃向这幢楼的五楼最顶层。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几个人挤在五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到了;但让消防队员们感到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巷子太窄,消防车和云梯车根本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难以开展。

眼看大火正向五楼快速地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他只好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索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