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2264100000015

第15章 骺板损伤(6)

另有一些作者对这些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使用手术显微镜直视骺板骨桥。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四环素标记,有助于彻底切除骨桥,并减少了正常骺板软骨的切除。

(3)骨桥切除后骨腔的形状问题:当彻底切除骺板骨桥后,应该尽可能使遗留的骨腔四壁保持平整光滑。扩大骨腔的骨骺部分,有助于保持间置物停留在骺板两侧,而不影响手术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削弱骨骺的强度,防止发生骨折。Ogden提倡潜行刮出骺板上下方骨骺和干骺端的松质骨,但有人担心突出的骺板丧失血运,还可能切除了更多的正常骺板软骨。

(4)金属标志物:Peterson建议在干骺端、骨骺放置金属标志物,以便术后从X线片上准确测量骺板的生长数值。这些金属标志物也有助于鉴别骨骼另一端骺板过度生长,后者可能产生手术结果好的假象。注意将金属标志物放置在骨腔两侧的松质骨内,避免与骨腔接触。否则,容易附着在间置物上,或者移位至骨腔内。此外,骨桥的方法,注意切除骨桥后的空腔周围有正常的骺板应该将骨骺、干骺端的标志物放置在骨骼中央,并在同一条纵向线段上,可防止骨骼生长、塑型,使偏心的标志物移位至骨骼之外。通常使用血管夹作为标志物,但在骨骺和干骺端内,平行置入克氏针,有助于准确测量成角生长。钛质克氏针可避免以后作MRI产生伪影。目前主张使用长10mm、直径0.15mm的肽质克氏针。

(5)理想的间置物:将间置物置入骨腔内的目的,是防止血液积聚,和继之发生的血肿机化、再形成骨桥。Peterson推荐使用Cmnioplast作为间置物,因为该物质不像硅胶产品受食品药品管理局控制,也不像自体脂肪需要另做切口,而且价格低廉,容易获得。它还具有轻便、不导热、可透过X射线。液体的单体和粉状的聚合体分别为无菌包装,使用前在手术内混合。由于能够占据整个骨腔,所以,具有止血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度,不仅术后不用石膏固定,对比较大的骨桥切除的骨骺有支持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对于有重力作用的骨腔,建议使用液体Cmnioplast,而骨腔位于非重力状态,使用注射器和塑料管,将液体Cranioplast注入骨腔内。另一选择是将Cranioplast部分的填入骨腔,像抹腻子一样填充骨腔,并尽可能少使Cranioplast留在干骶端内。最后用原来刮出的松质骨填充干骶端骨隧道。

对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的误解与名称有关,纯粹的丙烯酸甲酯或Cranioplast,于1927年首次生产,已经在神经外科应用50余年,主要修复颅骨缺损,证明是一种惰性、安全的材料,单独使用不产生排斥反应、感染及肿瘤样改变,其产热作用也微不足道,神经外科医生将半液体状的丙烯酸甲酯直接填入脑膜及脑组织表面的颅骨缺损,也能透过X射线。

从全髋置换的初期结果,揭示假体松动,促使了骨水泥的研究,发现Cmnioplast的作用良好,但其可透X射线的性质,给松动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加入钡剂实现了X线显影作用,但也减少了置入时间,明显増加了散热性质。因此,目前所指的骨水泥,实际上是Cmnioplast加入钡剂。因为其散热性质和X线显影作用,使这种骨水泥并非是骨桥切除后理想的填塞材料,X线显影效应妨碍了对骨桥复发的诊断。

(6)截骨矫形:周围型骨桥产生的轻度成角畸形,在骨桥切除后恢复生长过程中,可能自行矫正。但是,当成角畸形>20°时,通常不能完全自行矫正,所以,需要一期或二期进行截骨手术。

(7)术后处理:如果使用Cranioplast作为填塞材料,也没有实施截骨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石膏或其他外固定。在术后因手术产生的疼痛消失后,鼓励进行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

应该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直到骨骼发育成熟,因为骺板可能在任何时间停止生长。再次切除骨桥也能获得成功。如果在骨骼发育接近成熟时,出现骨桥复发或整个骺板停止生长,应该考虑实施对此相应骺板的阻滞手术。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

(1)骨桥再形成:骨桥再形成是骨桥切除的主要并发症。无论骨桥的部位、大小及类型,术后都有可能发生这种并发症,但是,比较大的骨桥更容易复发。骨桥再形成可发生在手术后的早期和晚期。如果术后早期出现复发,而且还有很大的生长潜力,允许再次进行骨桥切除的手术,仍然有成功的希望。然而,在骨骼发育接近成熟时,出现骨桥复发更为多见,通常不需要进行再切除手术。

(2)技术上的错误:其他并发症与手术技术有关,由于切除胫骨远端骨骺内侧部分过多,导致骨骺内侧骨折的报道。

(3)术后感染:如同任何矫形手术,骨桥切除也可能发生感染。据Peterson的经验,其中3例术后感染,均为感染所致的骨桥再形成,通常需要进行清创手术和抗生素治疗。一旦感染获得控制,仍然允许采取前述的方法,对骺板骨桥进行治疗。

(4)过度生长:有人认为骺板骨桥切除后,可能出现另一端骺板的过度生长,补偿损伤侧骺板的生长迟缓。尽管每一骺板对骨骼的生长长度已经明确,例如股骨远端骺板的生长潜力,占股骨长度70%;胫骨近端骺板占60%,而胫骨远端骺板占40%,但是,在骨桥切除之后,准确测量每一骺板的生长数量的唯一方法,是在正常侧骨骼的骨干部位放置一个金属标志物,并有助于比较相互的生长量,以及确定骨桥是否复发。

(五)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

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给评估结果带来一些困难。如果骨桥切除手术获得成功,多数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也可能是只需要骨桥切除的手术,而不需要其他矫形手术。术后骺板恢复生长,不仅减少骨骼的成角矫形,也减少了肢体进行性不等长的速率,有时甚至减少了肢体不等长,即手术侧的生长速率大于正常侧。

应该对术后患者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某些骺板在术后生长良好,但比正常侧相应的骺板闭合的早,因此,在对此相应骺板生长结束前,实施骺板阻滞手术,避免増加肢体不等长。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采取百分比对结果的表达。

(a)同侧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复发性骨桥;(b)再次骨桥切除后的X线片,可完全显示骺板线,表明已经彻底切除了骨桥;(c)术后2年的扫描X线片显示股骨远端骺板又生长3.1cm,胫骨近端骺板又生长2.Ocm。整个下肢比对侧短2.6cm,右侧股骨远端骺板生长率,是正常侧的103%

切除的骨桥占所在骶板的50%或>50%,通常不能满意的恢复骨骨各纵向生长,但对年幼儿童骨桥大于所在骺板的50%时,也应该实施切除骨桥的手术,因为其他选择的结果都不理想,有时切除骨桥后还可产生一定的效果,即使失败也还可以采取其他处理方法。

从1968年至1996年,Mayo医院实施了骺板骨桥切除手术178例(参见表3-3),其中50%骺板骨桥位于膝关节周围的骺板,而此处骺板骨折只占所有骺板骨折的2.2%。这些相差悬殊的比例,只能用骺板解剖学上的差别解释,这些多平面的骺板凹凸不平也不规则,使他们不容易损伤。然而,一旦发生损伤,这种凹凸不平的结构容易损伤骺板生发层细胞。153例使用Cmnioplast作为填塞材料,23例使用自体脂肪,1例使用丙烯酸甲酯,1例使用片状硅胶和明胶海绵。

98例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与正常侧相应骺板生长率相比较,手术后的骺板生长率为84%,其中股骨远端的生长率78%,胫骨近端骺板的生长率为88%,胫骨远端骺板的生长率为93%。

98例中的13例(13%)不需要其他外科手术治疗,其余85例(87%)需要辅助性外科手术,通常为矫正骨桥切除前存在的成角畸形和肢体不等长,后者即使手术成功也不能自行矫正。手术后终止进行性成角畸形和肢体不等长,是骨桥切除成功的标志,有时发生成角畸形、肢体不等长的改善,即手术侧骺板的生长速率大于正常侧,但家长往往不相信这种结果。37例实施了截骨矫正成角畸形,40例实施健侧相应骺板,或者伴随骨骼的相应骺板阻滞手术,13例实施了骨骼延长手术,18例因骨桥复发而再次手术切除。

43例股骨远端骺板骨桥,30例为男性儿童,13例为女性儿童。从损伤至骨桥切除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8年,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0.5岁。骨桥>45%为11例,>30%为12例,<30%为30例;骨桥位于内侧13例,外侧为5例,中央为10,后侧为9例,前方为6例;手术侧的生长率为健侧的78%。其他手术包括健侧骨骺阻滞23例,截骨矫形11例,延长9例;9例术后骨桥复发,2例发生感染,后者为骨髓炎引发的骨桥。

18例胫骨近端骺板骨桥,男女儿童各9例;骺板损伤至骨桥切除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1年;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7岁;骨桥>45%者2例,>30%者1例,<30%者15例;中央型6例,外侧5例,内侧4例,前方4例,后方1例;术后平均生长率为健侧的88%;其他辅助性手术包括截骨、骺板阻滞9例,延长3例;2例骨桥复发,1例发生感染(骨髓炎引发的骨桥)。

胫骨远端骺板骨桥37例,男性儿童26例,女性儿童11例;骺板损伤至骨桥切除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9年;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1岁;骨桥>45%者3例,>30%者4例,<30%者30例;中央型5例,外侧3例,内侧14例,前方10例,后方5例;术后平均生长率为健侧的93%;其他辅助性手术包括截骨15例,骺板阻滞8例,延长1例;7例骨桥复发,2例骨折,无1例发生感染。

从这些资料可以得出下述结论,骨桥越位于肢体的远端骺板,其结果也越好(参见表3-4),总体结果使用相当健侧生长速率的百分比表达。有利于胫骨远端骺板骨桥切除结果好的因素,包括从损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短、大面积骨桥少(8%)、小面积的骨桥多(92%);股骨远端骺板骨桥手术结果不尽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从损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长、大面积骨桥相对多(26%)、小面积骨桥相对减少(74%)。

骨桥在骺板内的位置、性别,与手术结果缺乏相关性。但是,中央型骨桥及Ravier软骨膜环完整者,其结果通常比较满意。

(六)间置物的取出问题

间置物的取出,脂肪填塞遗留的骨缺损植骨问题,尚未建立标准。如果随着骺板恢复生长,间置物远离骺板而停留在干骺端或骨干内,尽管间置物的体积未变,但占据的横截面积比较大,则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Peterson报道1例取出Cranioplast后发生了病理性骨折,另1例因为干骶端骨皮质塑型,使Cranioplast突出骨骨各之外。应该告知患者和家长,将来可能必须取出间置物。所有的Cranioplast都坚固的埋在骨骨各内,没有明显的松动,如同人工关节使用的丙烯酸甲酯一样坚固。对少数取出的间置物进行的组织学观察,其周围只有一层很薄的纤维组织,没有其他不利的反应。有时取出间置物并非容易,需要用骨凿或骨钻去除表面的骨骼。Peterson认为并非一定需要取出间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