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舟活动的起源,历史学家说法不一:有起于纪念吴臣伍子胥尸沉钱塘江之说;有起于越王勾践为报越国被灭之耻,借嬉水竞舟之名训练水军之说;有起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五月五日沉江寻父之说。而较为通常的说法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东周列国志》载“里人稳原自溺,争棹小舟,出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樱食也。有龙舟竞渡之戏之,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南朝梁懔《荆楚岁时记》也有此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金陵岁时记》云:“龙舟竞渡,吊屈原之溺水,楚俗也,吾乡亦沿用之,秦淮河一带,观者如蚁。”现今南京江宁秦淮河流域的乡镇,都有龙舟竞渡的民俗活动,尤以湖熟镇的赛龙舟活动最为壮观。龙分乌龙、黄龙、白龙、青龙、火龙等,分组轮番竞技。除划船速度外还要求龙尾“吊梢”的青少年作出轻捷惊险的技巧动作。竞舟时,河两岸围观的人数多达数万人。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步,过去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人们只是把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此项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汨罗江的赛龙舟风俗,最看重一个“拼”字,看重奋斗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朝气。当地一句俗话说:“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赛龙舟之前,年轻小伙们还必须抬着精雕细刻的“龙头”,虔诚地到屈子祠中祭拜,祖祖辈辈们的传统就这样传了下来。
端午粽子
端午节前后,满街都在出售一种奇特的食品,这种食品呈圆锥体,里面是糯米、红枣等,外面由一张深绿色宽边植物叶包扎而成,人们都叫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粽子是端午节特定的节日食物,也是端午节的标志,如果不吃到粽子,端午节就过得不圆满。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呢!这也有一个传说,据说屈原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来到汨罗江边,把米撒入江中,以这种方式祭祀屈原。到了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在梦中遇见了屈原,屈原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线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线的。”区曲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大家,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从此,人们到五月初五要祭祀屈原时,就把米包裹在芦叶里,再用五彩丝线缠紧,这就有了端午节做粽子、吃粽子的习俗。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端午节往河里扔粽子就是扔给龙吃的,龙吃了糯米做的粽子,粘住了牙齿,就不会去伤害屈原了。
粽子是将糯米及配料包在几片粽叶里,看似很简单,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品种。先就造型而言,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浓郁的竹叶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大,有达两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各地的粽子也有各地的风味。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清代乾隆皇帝于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的由来已久,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早在公元2世纪时便流行这种食品了。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后来才改用楝叶、菰芦叶、竹叶、苇叶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状,煮熟后食用。
据传最早流行于长江、汉水流域,与端午节投粽入江中祭屈原或饲蛟龙的习俗相合,流传为节日食品。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宋以来粽子成为举国上下最流行的节日美食和馈赠礼品。不仅家家争做,而且市场上也出售各种各样的米粽,节日期间供祭神佛和祖先也都用米粽。一千七百多年以来,粽子的花样繁多,随着华人在全球各地移居,把粽子也带到世界各地成为中餐美食、快餐珍品。粽子早已脱离了祭屈原、饲蛟龙的古俗文化束缚,成为当代广泛流行于世的传统食品。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粽子的产地不同味道也不一样。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豆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四川的椒盐粽子等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现在人们都是买现成的粽子吃,但最有节日气氛的还是家人自己包粽子。过去的人家过端午节时少不了包粽子的节目。进入五月,家家都为包粽子忙开了,浸糯米,洗粽叶,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出一个个漂亮的粽子,体会着家庭的温馨。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就像人们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一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