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早教一本全
2262900000038

第38章 多元智能训练宝典(2)

空间智能可以比喻为“眼睛智能”,它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向导、猎人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空间智能强的宝宝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玩拼图、走迷宫之类的视觉游戏;喜欢想象、设计,读书时更关注书中的插图,将来学几何会比学代数容易。

锻炼宝宝空间视觉的方法

父母可让宝宝在磁形玩具板或大人画好的大圆脸轮廓的适当部位摆放五官,让宝宝一边摆一边说出器官的名称,使宝宝学会确定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这样,宝宝在浓厚的兴趣中就锻炼了空间视觉能力。绘画也是培养宝宝视觉空间智能的有效方法。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宝宝拿着纸和笔在乱涂乱画。宝宝学画要经过无意和有意两个阶段,涂鸦是无意的乱画,是宝宝学习掌握纸与笔的关系的阶段,大人可诱导他使无意渐渐成为有意,如宝宝画了一个圈,如果是圆的,大人可以安上一个柄告诉他这是苹果,宝宝会很高兴,不停地让大人说像什么。慢慢地,宝宝会有意地画一些自己想到的事物,使画画成为有意义、有目的的事。

认识颜色

教宝宝认识颜色可以随时进行。比如说“宝宝看,那气球是红色的,和你的衣服一样”或者“那辆汽车是绿色的,和宝宝的婴儿车是一个颜色”。但是这种概念性地说还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步,取一件宝宝喜爱的有色玩具,如红色积木,反复告诉宝宝:“这块积木是红色的。”然后问宝宝:“红色的呢?”如果宝宝能很快地从几种不同的玩具中指出这块红色积木,就要及时称赞宝宝。

第二步,再拿出另一个红色的玩具,如红色瓶盖,告诉宝宝:“这也是红色的。”当宝宝表示疑惑时,再拿一块红布与红积木及瓶盖放在一起,另一边放一块白布和一块黄色积木,告诉宝宝:“这边都是红色的,那边都不是红色的”(不能说那边是白色的、黄色的),把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颜色上。

第三步,把上述物品放在一起,要求宝宝:“把红色的指给妈妈(爸爸)。”看宝宝能否把红色的都挑出来。如果只挑出其中的一种,可以提示宝宝:“还有红色的呢!”并给予一定暗示(如用手指),让宝宝把红色的都找出来。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促进宝宝学习抽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但是,在训练时还应注意两点:第一,一次只能教一种颜色,教会后要巩固一段时间,再教第二种颜色。第二,如果宝宝对用一个“红”字指认几种物品迷惑不解,甚至指不出红色玩具时,就再过几天另拿一件宝宝喜欢的玩具重新开始,千万不要对宝宝失去信心。

认路

让宝宝从小认识路,尤其是能独自找到回家的路,无论从宝宝的安全角度,还是从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让宝宝牢记的家庭住址,不单指所住地的名称,还要细化到具体的××街(路)、×号楼、×单元及门牌号和电话号码。在熟练记忆自家住址后,还要让宝宝记住奶奶及姥姥家的具体住址及电话号码。宝宝当时记住后,爸爸妈妈还要经常地提问。如为了激发宝宝的兴趣,达到“复习”的目的,妈妈可以当“裁判员”,出“谁家在×路×楼×单元……”之类的问题,让宝宝和爸爸比赛抢答,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此外,还要让宝宝记住家附近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物。

识别物体形状

父母可以借助玩具加强宝宝识别图形的训练。彩色板拼图和几何图形识别桶就是开发这种能力的玩具。父母也可以自己制作硬纸板。将硬纸板剪成不同的形状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宝宝来识别。在开始宝宝只能借已知的颜色来帮助区分不同形状的彩色纸板,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彩色纸板混在一起让宝宝辨认和挑选。指示他将红色的纸板挑出来,然后将三角形的纸板找出来。在此基础上,爸爸妈妈可以制作一个图板,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轮廓,并准备相应形状的纸板,让宝宝根据图板上的形状选出和添入相应的纸板,以此来训练宝宝区分和识别图形的能力。宝宝在完成每一个步骤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几何图形桶是训练宝宝识别形状和色彩的好玩具,桶上有不同形状的小洞,另有相对应的不同形状的小块并涂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其上有不同的小动物,当宝宝将不同形状的小块放入相应的位置时,就会发出小动物的叫声,增加宝宝对形状学习的兴趣。

(第四节)音乐智能训练

什么是音乐智能训练

音乐智能可以比喻为“耳朵智能”,它是指准确地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为了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应该为宝宝设置的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乐器、音乐录音带、唱游活动、听音乐会、弹奏乐器等。幼儿园里可设置音乐活动区、表演区等区域来发展这一智能。父母可教宝宝用身体作为乐器来感受节奏,随着乐曲的节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注意节奏的变化难度要与宝宝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之后随着宝宝对此项活动越来越熟悉而逐渐加大难度。做手指操也是一种不错的活动,这不仅可以通过诵读儿歌感受节奏,更有利于宝宝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

音乐智能训练的帮助

感知空间方位。宝宝根据音乐的旋律线产生了自身运动的韵律线,即手、脚、身段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的位置变化。另外,在音乐、游戏和舞蹈这类群体活动中,也能很好地发展宝宝的空间方位感知,如个体与个体的位置变化、组与组的队形变换。

增强节奏感。它可以让宝宝在活动中亲自感受到音乐中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体会音乐节奏的魅力。

促进动作协调发展。宝宝在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时,通过学习各种动作,使大脑神经控制动作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有所发展,宝宝音乐脑(右半球)的经常活动还可促进大脑左半球的活动,加强左右两半球的联系,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宝宝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时,有很多机会需要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在舞蹈中,宝宝“闻乐而思”,灵敏地感知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各种情态,把音响转化为形象,然后在头脑中反映出种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情节。

怎样开始让宝宝接触音乐

成人接触音乐的方式主要是歌唱与旋律,而宝宝主要是节奏和舞蹈,因为宝宝的声带和听力发育还不成熟,更多需要借助身体的运动来学习音乐。

让宝宝听优美的轻音乐,避免高分贝的摇滚乐。可以在宝宝睡觉前或自己玩耍的时候播放。给宝宝唱儿歌或歌谣,带着宝宝打拍子,如拍手、拍腿、扭身体等。鼓励宝宝即兴手舞足蹈。这是宝宝音乐表现力的形式,甚至父母可以主动带宝宝跳即兴舞蹈,与宝宝一起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尝试一些特色音乐教程,如买一些宝宝专用的启蒙DVD帮助宝宝接触音乐。

训练宝宝的听觉

对于宝宝来说,听觉是智能里最基础的因素,当宝宝到了2个月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感兴趣,许多宝宝都会注意到居家生活中的,诸如脚步声、开门声、吸尘器的响声、茶壶煮开的哨音、水流声、碗碟磕碰声、撕纸声或风铃声以及窗外的人声、车声等。这些细微却生动的背景音效,不仅可以用来锻炼宝宝的听觉,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

当然,训练宝宝的听觉,仅靠周围这些自然存在的声音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妈妈或爸爸制造一些适合宝宝听觉的声音。比如妈妈可以用有声响的玩具在宝宝身旁摇动,妈妈或爸爸在宝宝面前轻歌曼舞。宝宝会随着声音追视发出响声的地方。或者抓着宝宝的手,一起摇动会出声响的玩具,也可以在宝宝的手腕上绑上一副摇铃,在锻炼宝宝听觉的同时,还有助于宝宝注意声音来源。训练宝宝的听觉要持之以恒,但不要无休止地训练,否则宝宝会因此失去兴致。

音乐的作用

音乐可以开发右脑,所以爸爸妈妈应该让宝宝学习音乐。此外,还可以在宝宝从事其他活动时,创造一个音乐背景。

右脑又称“艺术脑”,主管韵律、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宝宝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右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听音乐以及让宝宝做简单的设计等,会对右脑的发育有极大帮助。

音乐记忆力训练方法

宝宝从5个月开始,对音乐已经具有初步的记忆力,不仅能够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并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配合着音乐的节拍摆动四肢。这时的宝宝特别喜欢节奏明显的儿歌,虽然他还不懂儿歌的意思,却喜欢儿歌那欢快的节奏和有韵律的声音。在音乐记忆力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反复听一首儿歌,如果有条件的话,可用画有相应形象的彩色图片或实物与儿歌配合,比如给宝宝放“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并让宝宝看这些图片,爸爸或妈妈作相应的解说。这样既可以做到声、物、情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宝宝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又能使记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此外,还应给宝宝听一些模仿动物的叫声或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以丰富宝宝的音乐范围。

(第五节)肢体运动智能训练

什么是肢体运动智能训练

肢体运动智能是指灵活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速度、力量和弹性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一般来说运动员、演员、舞蹈家等是特别需要肢体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这一类的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缝纫、编织、雕刻等手工制作活动或是跑跑跳跳、触摸环境中的物品;喜欢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对这类宝宝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提供下列教学材料及活动:演戏、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活动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幼儿园中的大器械区、玩玩做做区、表演区等都可以满足这些宝宝的需要。爸爸妈妈和宝宝折纸、小制作、玩橡皮泥、打沙包等都是较好的发展宝宝身体运动智能的活动。

肢体运动智能训练的帮助

肢体运动智能是通过身、心来使身体表现完美的能力。它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源自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动作经验。演员、舞蹈家、发明家、外科医生等都表现出相当的运动智慧。

从小加强体格锻炼的意义

改变宝宝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儿童的体质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总体情况来看,生长情况不理想。要改变体质必须从婴儿期进行体格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有利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从小进行体格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智力发展及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宝宝体力及智力的负荷能力。

能增强机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锻炼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呈现出良好的机能反应,故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

有利于体弱儿和患儿的身体康复。患病宝宝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减弱,其对机体恢复过程的调节发生困难。如能给以适当的锻炼,可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由于全身各器官对锻炼都发生了反应,于是氧化过程增强、新陈代谢得到改善,这有利于身体康复。

有利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大脑皮层在宝宝时期兴奋状态占优势,通过锻炼并配合教育,使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以利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

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利用自然因素进行体格锻炼,要根据宝宝的生理特点,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各种因素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逐步延长锻炼时间。锻炼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使人体各种器官逐渐对锻炼产生良好适应。

持之以恒。经过持续的锻炼,宝宝大脑皮层建立起有关的联系,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能灵活准确地调节有关的器官,使之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大脑皮层上有关的联系就变成了巩固而复杂的条件反射,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

结合年龄。注意个体差异。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宝宝选择锻炼的方法、时间、强度应有所区别。如对体弱儿的体格锻炼应较健康儿缓慢,时间应短并要仔细观察。

有营养及合理生活制度作保证。体格锻炼会增加热能的消耗,只有食物可予补充。因此体格锻炼应适当增加各种营养素。锻炼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化,锻炼强度要符合年龄特点,时间要有所控制,否则会造成各生理功能的不协调,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有准备和整理活动。开始做适当的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使心血管系统有足够时间提高其活动水平,同时消除肌肉、关节的僵硬状态,以减少外伤的发生。锻炼后的整理活动可使神经系统由紧张恢复到安静,以防止“运动性休克”的发生。

仔细观察宝宝对锻炼的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第六节)自我认知智能训练

什么是自我认知智能训练

自我认知智能可以比喻为“心智”,它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动机、脾气和欲望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强的人通常有写日记或随时反思的习惯,常试图从各种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思考并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独处。这样的人较适合从事与心理辅导有关的工作。有此倾向的宝宝常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为其提供秘密的处所、独处的时间及自我选择等。

自我认知智能训练的帮助

自我认知智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了解一个人的感情生活和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感情,最后加以标志,作为理解和指导自己的能力。具有较好自我认知智能的人,头脑中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积极可行的有效行为模式。

加德纳认为自我认知智能就是对自己内部心理的理解和调控,如意识到自己的情感生活并能区分这些情感,且能根据这些情感指导自己的行为。智力高的人有行之有效的自我系统。人际智力使人们理解他人、同他人合作;而自我认知智能使人们了解自我、调控自我。

宝宝的自我认知智能,主要是指宝宝自我意识的水平,即宝宝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监督、调节和控制等的水平。其中主要是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智能是个性中最有影响的成分,是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一整套认识。它一方面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对自己的社会能力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