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思想
22612800000029

第29章 泰伯(1)

本章讲谦让是美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这个人可以说道德完善,三次把天下让出去,人们都想不出办法称赞他。泰伯是周大王的长子,周大王想灭商,泰伯不同意,又怕父亲为难,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了荆蛮之地。周大王见长子、二子都逃走了,就把王位传给了与他一道有志于灭商的三王子季历。后来季历又把王位传给姬昌,就是文王。文王再传给姬发,就是武王。文武之道何处来?来自泰伯的谦让。

考礼制,谦让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同宗同族相让,比如泰伯让季历,叫“让”或“逃”,意思是虽是长子,无德无能,愿把王位让给弟、侄。不同氏族相让,比如尧舜禹相让,叫“禅让”,意思是另立祭祀人选。禅让由祭司主持。同一统治集团,在紧急情况下父亲把王位让给儿子叫“内禅”,比如唐玄宗让位于唐肃宗,为的是安抚民心。以上三种谦让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避免了更大的动荡。中国的禅让制度值得研究,这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变革有直接关系。最复杂诡异的莫过于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一开始称武后,在她之前是中宗、睿宗先后为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改唐为周,国号变了。在武则天晚年,又还政于李家,国号又改周为唐。这时出现微妙选择:谁来继承武则天的王位?或者睿宗,或者别人,这都是可能的。但事实上武则天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行为,又把中宗复位了。又过了五年,又是睿宗当皇帝。也就是说,中宗、睿宗各自当了两回皇帝,顺序不变,历史重演,只不过中间插进来了一个武则天。武则天这种“让位”千古未闻,值得研究,似乎她想说明:我有能力让历史复原。她的周与李家的唐并非不是一体,而是“一国两号”,同一政体下的游戏罢了。

历史是诡异的,稍有不慎即玉石俱焚。因此儒家为中国设计了备用系统。正常情况下是父子相传,非常情况下可以是任何人当皇帝。禅让学问深,不是一般人能懂得。无论如何,泰伯的谦让美德值得肯定,相让总比相争好,即使是虚假的相让也比赤裸裸的相争文明不少。历来学者都爱抨击儒家虚伪,很少人能明白儒家的苦心。我们可以看到,每到一个朝代维持不下去了,几乎所有的矛头都对准孔子,不怪无道昏君、贪官污吏,只怪孔夫子的办法不管用,于是扔一边去,结果更糟糕。等新朝代崛起,依然是孔夫子那一套才收拾得了人心。在盛世儒家被鄙视,因为他并不像法家那样积极进取,而是扮演保守的角色。在乱世儒家也被鄙视,因为他要承担亡国的责任。所有这些,儒家都默默地认了。他认识到他为中国设计的制度确实有一定问题,需要完善机器,更需要救治人心、重建信仰。但是他坚持认为,孔子留下来的文明本身并无问题,关键要正确的认识和实践。这是中国儒家一贯的理念,此理念推动了中国的再生。

孔子痛恨骄傲自大的人,认为骄傲导致暴力,暴力导致灭亡。孔子提倡“仁爱”,就是针对暴力而言的。在孔子之世,暴力横行,臣子弑君、大夫裂国之事频频发生,如何匡正?唯有重回“周礼”,才能规范上上下下的行为。在全社会提倡“仁爱”,协调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不对抗,国家上下由共同利益带领向前。要求所有家庭行“孝道”,从家庭内部消灭由不敬带来的犯罪。国家暴力源于家庭暴力,孔子提出的“仁”、“孝”、“礼”是根除恐怖主义的古方。

仁、孝、礼都是德。既是国家之德,又是个人之德。当国家与个人通过仁、孝、礼合德,全社会就实现了和谐。此德以谦让为标志。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德,只需要看他是否谦让就可以了。孔子有句重话,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干与美名,假如他又骄傲又贪婪,也是毫不足观的!周公之所以叫周公,就是有德。根据《周书》、《史记》记载,周公也曾三次谦让。第一次,他让武王作了王,认为武王比他更有本事统领群雄伐纣,他的工作是辅佐武王做一些思想上的建设。事实上,周公是武王伐纣一役事实上的统帅,因为,武王伐纣并非一场传统战争,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意识形态主导的战争。意识战。超限战。我们延伸孙子、老子、孔子兵学思想,可把人类战争分为三类:天战、地战、人战。天战指天意战争,地战指世界大战,人战指国内战争与抵抗侵略的战争。无疑,天战是一切战争的第一战,也是收官之战,同时又是新文明的开创之战。武王伐纣是天战。天战由祭司掌握。当时周公大造舆论,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商纣王犯了不敬神、不敬祖宗、不敬元老大臣、不敬妇孺等大罪。周人并非灭殷人,而是引导殷人重新祭拜祖先神祗。周王并非取代殷帝,而是“天命兴周”。周王不但不灭殷王室,还封了殷王子为宋、卫等国国君,保存了殷祀。正因为周公的这一系列意识形态措施,使武王完胜。但周公没居功,把功劳归给了武王与已故的文王,可谓有德。武王之后,周公辅佐成王,又把王位让出,摄政期间,受尽流言,最终赢得成王与宗亲、百姓的信任。再有就是周公被封为鲁国国君后,自己并没有去封地享福,而是让儿子伯禽去做鲁公,带去了天子礼乐,建起了太庙。周公此举深谋远虑,非一般人所知,他的用意是,鲁国太庙保存了周室的天子礼乐,如果他本人再亲自去鲁国为君,等于宣布他相当于周天子,这与礼法不合。所以周公终生不赴鲁,处处为国家着想,真可谓至德。周公兴鲁,保存天子礼乐,这件事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后来孔子的诞生。不明白周公就不明白孔子,周公是孔子的老师,是孔子思想的出处。孔子终生都在宣传周公之德,认识到德是礼乐的关键。

知周公者孔子也。孔子晚年有次叹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一连说了三个感叹词,翻译过来就是:太严重了!我老了!好久了我都没有梦见周公!看来周公在孔子梦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孔子从小就受益于周公的遗教,太庙与周公庙这两座庙是孔子从小就熟悉的地方,孔子按照周公传下的礼制亲自为父母亲合葬,在那时,周公是孔子看不见的老师。当孔子步入仕途后,周公是孔子看得见的老师。后来孔子所服务的周朝离周公原初的构思越来越远,孔子深切的感受到,周朝最终会消失如以往的朝代,但是,他的文明留下来了,这文明中承载的道,为后世带来福音。

在孔子概念中,道并非某朝某代独有,当然也并非某人独有。圣人只是道的服务器,王只是道的代理。这道来自于天,所以叫天道。因为他仁慈,所以叫仁道。因为他引人归亲,所以叫孝道。因为他用礼乐建立国家,所以叫礼乐之道。仁、孝、礼是天道在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的应用,其敬虔之心是一致的。

天道从黄帝、伏羲而出,以文物典籍为唯一载体,有文字始有道,所以叫文道。仁孝礼都不能离开了文字来谈,有了经典支持,仁义、孝道、礼乐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汉字所承载的文明是有德的文明,和谐的文明。汉字这种会意、象形的方块字是独立的文明系统,从文字本身来说,他不依赖于其他文字而存在,是人类成熟的文字。每个方块字都是一座城,城与城联合成王国,这王国是圆满的,结构健全,职能完备。由这种完美的汉字形成的中华文明也必然是完美的,关键在于他有谦让的德行。他满足于内在的完美,是和谐之文明。

孔子引导弟子与国人注重学习周公的谦让美德,由此上溯,学习尧舜禹这三位圣人的美德,滋养中华文明干枯的灵魂。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是说大舜大禹巍然而有天下,但不占据天下,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王与天下人共大,同大,而非独大。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天大地大道大王也大”的意思。孔子又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讲大尧(注意,孔子先说舜禹再说尧,是为了烘托)效法天道,立下律法。他的律法极其公义,他的礼乐极其美好,普天之下都传遍了,老百姓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只知道他建立了伟大的丰功伟绩,产生了灿烂的文明。

孔子对大尧的这段赞美很重要,孔子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圣人取法天道,建立人国。二、人国建立之初大道流行,百姓却不知道。这就是孔子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出处。然而,即使百姓不认识大道,大道却认识百姓,依托天下生民,建立了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