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思想
22612800000023

第23章 公冶长(1)

本章讲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打造人性社会。

仁爱是对人性的关怀,任何时候待己、待人、待事、待物都以人性为唯一价值标准,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超脱出来,回归简单人生。这样做人看得清,并且不累。

什么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是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包括安心、安居等方面);朋友之间彼此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也就是说,无论对什么年龄的人,什么工作的人,都关怀,这是超越等级的爱。同时我们就要知道,这种爱本身又是维护等级的。孔子并没有说:“老者怀之,少者安之,”那样就不是超越,而是颠倒了。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仁爱就他的需求进行满足;对社会整体而言,仁爱是普度众生的爱,在普度众生过程中让众生各安其位。一个“安”字很重要。如果众生不安其位,老者降格为少者,少者越位为老者,并且敌我不分,这样就丧失了普度众生的标准,无法开展工作。因此圣人治世先正名,引导众人各就各位,这样才能开展工作:让老人安心,帮助年轻人成长,化敌为友。有了明确对象,工作就有成效。方式方法可以调整,思路却很清晰,不能乱,也不能散。圣人的工作是精确的工作,也可以说精准的工作。所谓中道的中,就是命中的中,枪手懂得这个。

枪手击中靶心,圣人击中人心,因此他的工作大受欢迎。虽然是恰如其分,却在感情上得到了提升。回归人性,倍觉人世温暖。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公冶长,说:“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于是把女儿嫁给公冶长,师生成了翁婿。孔子这话是说:“公冶长为人不错,可以结婚了,虽然坐过牢,不是他的错。”大家看,孔子不嫌弃犯人,正如耶稣基督不抛弃罪人。夫子待人只看本心,人在世上的种种不幸轻轻抹去,所以说这是大爱,超越的爱。同时我一再提醒大家,夫子对这个世界是用成全的方式拯救,而不是打破。孔子并没有说要把监狱打破,再把公冶长救出来。孔子是按合法的方式把公冶长提升出来。孔子维护了监狱,也维护了犯人。圣贤菩萨都是这样的。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一空”,意思是说要让地狱空无一人,自动丧失地狱功能,并没有说要打破地狱。地狱不能打破,一打破就形成了新的地狱。圣贤菩萨何等慈悲与智慧,非常明白这个,因此总是小心翼翼维护地狱。在地狱里开发天堂,在淤泥中培养莲花,在废墟上重建信仰。孔子维护即有秩序是下了死功夫的,他发现人人害怕法律,那么他就维护法律,通过管理给公民自由。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都是盲目的,需要强行引导。孔子知道自己必担骂名,私下对弟子们解释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以无讼乎!”说他的诉讼水平不过与别人一样,最好是没有诉讼,这就叫“无讼”,是一种无为。“无讼”并非无讼,而是自讼于心,不需要外在的法律。孔子以良心为法律,这是宇宙间最大的法规。孔子发现人人害怕法律,就把人们从法律引回到良心,这是智慧的,有成效的。当人丧失良心时,爱不能唤醒他的良心,只有法律才能唤醒他的良心。孔子不是泛爱者,更不是滥爱者,而是严厉的仁者,独裁的父亲,给每一个孩子自由之前毫无选择地让孩子先要明白做人的规矩。

圣殿是用律法建成,最终成了爱的乐园。所罗门王享受前王留下的宫殿,与他的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妃欢乐终日,却忘了这宫殿本身是他的父亲大卫王和以色列全众是用何等心力建成。

圣人用法律教育孩子,不是用爱。只讲爱而不讲法律,就会误了一国之人。孔子说:“老者安之”,何以安之?用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即是法。孔子说:“朋友信之”,何以信之?“少者怀之”,何以怀之?都要在框框里,爱才不会乱跑,瞎钻。贾宝玉就是因为没这个概念,他的爱没有一个落到实处。贾宝玉即然决定背叛大观园,那么大观园就不会给他真正的爱。不管园子里的风景如何蔚为大观,始终是表面现象。只有在孔子的大观园里,我们才会真正的收获爱。

有了对园子的维护,我们可以在园子里听音乐。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哪怕是欣赏音乐,也不能飞上了天。梅兰芳即使到了美国演出,依然坚守中国的舞台,他知道,这是根本。好音乐可以飘出园子,悦及路人,奏音乐与听音乐的人却必须以园子为中心,不能离开。假如一园子的人都跟着音乐跑了,好音乐也就不存在了。乐手追不上自己的音乐,歌手追不回自己的歌声,诗人却找到了自己的颂赞,那就是一颗不变的诗心。孔子说诗就说“思无瑕”,说礼就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贾母也知道听音乐要隔着水听好,大观园本有这个条件。贾宝玉不明白老祖宗的心思,一心要让这条水消失,最终园子里的水成了大海,把他淹没。

园子可贵。因为我们在园子里有求于人。中国园林也好,日本“枯山水”也好,任何园子不能是空荡荡的,必须有风景。借景靠山,移景靠水,远景靠树,近景靠花,要说一股活泼泼的生机,全靠人。禅的极致是一人一石,没有那块石,达摩面壁也成空虚了。达摩悟出了空虚,全靠那块石壁。人活世上,有求于外部世界。心虽然是自己的,能量却是外部给的。人为什么要吃饭?不就是汲取能量吗?如果有人恨那口饭奴役了他一辈子,那么请他试试看不吃饭的后果。人活世上,最重要的是人与饭建立和谐关系,承认我们有求于饭,就可以吃一口安稳饭了。不承认一个“求”字,吃饭就艰难。所以孔子一听子贡吹嘘自己“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人别找我,我也不求人),马上就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求人”何等艰难,“不求人”更艰难,别说子贡,连孔子都做不到。孔子曾说如果有人用他,就算让他“执御”(驾车)他也干。这不是谦虚,而是实情。没人用孔子,孔子就不是孔子。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痛苦?因为没人用他。孔子回老家教书为什么快乐?因为他派上了用场。人贵有自知之明,做好本份,人在社会上就是和谐的,天地之间自有乐园。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2。虽在缧绁之中3,非其罪也4”。以其子妻之5。

1,公冶长:孔子弟子。齐国人。

2,妻:去声。娶妻之意。朱熹说,为之妻也。此处指孔子嫁女。

3,缧绁:音同雷卸。古时锁罪犯的绳索。此处指牢狱。

4,非其罪:指并非公冶长之罪。

5,子:指女儿。妻:婚嫁娶妻。

子谓南容1,“邦有道,不废2;邦无道,免于刑戮3”。以其兄之子妻之4。

1,南容:孔子弟子。复姓南宫,名适,又名绦,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

2,邦:国。有道:行礼乐之制。不废:指南容不会不被重用。废:此处指弃之不用。

3,无道:指礼崩乐坏之乱世。刑戮:指于乱世之中免受枉灾。

4,兄之子:指孔子兄长之女。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1,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少于孔子四十九岁。

2,若人:若如这种人。

3,鲁:鲁国。君子:有德者。斯:指子贱。取:取得。指子贱身上所获取的君子的品格。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1?”子曰:“女器也2。”曰:“何器也?”曰:“瑚琏也3。”

1,赐:子贡之名。何如:怎么样。指请求孔子评价自己。

2,女:训为汝。你之意。器:器皿。

3,瑚琏:音同胡连。一种祭祀的器皿。这种器皿夏朝叫瑚,商朝叫琏,周朝时,方形的叫簠,圆形的叫簋,宗庙祭祀时,盛黍器。此种祭器配饰美玉,由此显得贵重而华美。

或曰:“雍也1,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3。不知其仁,焉用佞4?”

1,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朱熹说,冉雍为人重厚简默,而当时盛行口才出众者为贤的风气。故而,以为口才之美优于德。因此,冉雍遭人诟病。

2,佞:指口才。

3,御:当,指与人应答。口给:口辨。屡:屡次。时常之意。憎:恶也。

4,不知其仁:指不知冉雍是否有仁德。

子使漆雕开仕1。对曰:“吾斯之未能信2。”子说3。

1,子:孔子。使:促使。漆雕开:孔子弟子,复姓漆雕,字子若。仕:做官。

2,斯:这种事情。信:信心。

3,子:孔子。说:训为悦。喜悦之意。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从我者其由与2?”子路闻之喜3。子曰:“由也好勇过我4,无所取材5。”

1,道:指孔子宣讲的道。即礼乐思想。

2,乘桴:乘坐小木筏。浮:漂浮。

3,从我者:追随我的。从:去声。由:仲由,即子路。喜:欢喜。

4,好:去声。习好之意。勇:武勇。此处反指缺乏心细的智慧。

5,取:取用之意。材:与裁同,假借字。此处指子路不能裁度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