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瓦格纳的音乐席卷欧洲,崇拜者如云。他对歌剧的改革对整个音乐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亲自撰写歌词诗文,废除了传统的咏叹调、重唱,极大强化了乐队的表现力,使整部歌剧听起来就像连绵不绝的交响乐。瓦格纳的创新精神使他的每一部歌剧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旋律、和声和配器都展现了他极高的天赋。瓦格纳的歌剧通常都是庞大无比,演出超过五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对于指挥、歌唱家、乐队和合唱团来说,这已是艰巨的考验,更不用说还需要高水平的音乐素质和技巧了。因此无论在哪里上演他的歌剧,都会成为一个重要事件。
1876年拜罗伊特音乐节首次开幕,《尼伯龙根的指环》得以完整上演,瓦格纳的乐剧王国正式建立。1882年,瓦格纳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首演。
1883年瓦格纳去世后,其妻柯茜玛和其子齐格弗里德相继主持拜罗伊特剧院每年的音乐节活动。从此之后,拜罗伊特音乐节一直由瓦格纳家族的成员掌管,延续至今。
瓦格纳的伟大作品也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开来。美国的大都会、英国的科汶特、意大利的斯卡拉,当然还有维也纳、慕尼黑和柏林,把一部又一部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搬上舞台,使其成为各大剧院的重头戏。录音技术进入电气时代后,各个唱片公司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对瓦格纳的乐剧进行录音:先是哥伦比亚,后有HMV;1951年拜罗伊特音乐节重开后,录制音乐节的现场演出成了惯例。到1954年立体声商业录音成熟之前,已有大量的瓦格纳作品被录制,歌唱家都是当时的一流精英,指挥家当然也是顶尖人物。
为瓦格纳歌剧录音,即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都是非常困难的任务,想要还原超大的动态范围和丰富的音响层次绝非易事,所以对于单声道的效果先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尽管这些录音历史久远,但其中有很多录音效果好得令人吃惊,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尤其是在拜罗伊特,一旦有新的录音技术出现,那里就成了新技术的最佳实验场所。
早期录音:拜罗伊特、柏林、伦敦、维也纳1913—1938
其实早在声学录音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瓦格纳这样的庞大作品跃跃欲试了。
1913年,阿尔弗雷德·赫尔茨(AlfredHertz,1872—194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帕西法尔》片段。此公最著名的经历莫过于1903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帕西法尔》,从而打破了此剧只能在拜罗伊特演出的禁令。自那之后,赫尔茨被瓦格纳家族“封杀”于德国主要歌剧院,但这并没有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太大影响。1902年至1915年,他掌管着大都会歌剧院的德语剧目;还在旧金山交响乐团艺术指导的位置上待了十五年。1914年他又在科汶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指挥了《帕西法尔》的英国首演。1913年他重访柏林时,留声机公司请他录制了这些片段录音。这些录音长达三十五分钟,包括第一幕前奏曲、第一幕和第三幕的换景音乐以及“神圣的周五”
音乐。受原始录音技术的限制,乐团人数缩减为三十人左右,大家挤在拾音的大号角旁;虽然音响效果差强人意,但演释非常沉稳、细腻,有强烈的肃穆感。
1925年,电气录音已经成熟,逐渐替代了声学录音。麦克风的使用使录制完整编制的乐团成为可能;工程师们也发现运用音乐厅进行录音能够得到比在小空间内更真实的音响效果。1926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庆祝开幕五十周年,但没有举行任何演出;1927年,哥伦比亚公司的录音组携带着大批庞大而又脆弱的录音设备来到了音乐节,经过仔细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在没有演出和排练时,在空的剧场内进行录制。经过几周大费周章的工作后,留下了《帕西法尔》第一幕的换景音乐和之后的合唱,还有第二幕中一小段花仙子的场景音乐,由卡尔·穆克(见“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一章)指挥。由于出现了一些问题,穆克拒绝继续指挥录制,于是瓦格纳之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SiegfriedWagner,1869—1930)指挥录制了第三幕的“神圣的周五”,由弗里茨·沃尔夫(FritzWolff,1894—1957)演唱帕西法尔,亚历山大·基普尼斯(AlexanderKipnis,1891—1978)演唱古内曼茨。沃尔夫除了演唱帕西法尔和瓦尔特(《纽伦堡的名歌手》)以外,还曾出色地饰演洛格(《尼伯龙根的指环》)一角。基普尼斯是生于乌克兰的超级男低音,他学于华沙,早年经常在柏林市立歌剧院和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登台;1927年至1933年在拜罗伊特演唱后立刻获得了国际声誉;1931年加入美国国籍,并于1940年首次在大都会登台,饰演古内曼茨。
HMV公司不甘落后,终于说服穆克录制《帕西法尔》。这次录制的地点在柏林国家歌剧院,分别在1927年12月11日和1928年10月录制了第一幕前奏曲和几乎全部第三幕。录音质量和哥伦比亚公司在伯仲之间,背景噪音略大,但空间感更好。
我们虽然失去了三位伟大的第一代瓦格纳歌剧诠释者——赫曼·莱维、费利克斯·莫特尔和汉斯·李希特,但还算幸运的是,穆克在艺术传统上与瓦格纳的遗孀柯茜玛有着良好的关系。因此这些长达两个小时的录音就显得特别珍贵,同时也为瓦格纳歌剧的录音开了先河。
Pearl公司发行的CD比Naxos的多了穆克指挥的“齐格弗里德牧歌”,但没有赫尔茨和齐格弗里德指挥的录音。在数码转制方面,Naxos的效果要好很多;Pearl由于制作比较早,背景噪音实在有些大,而且乐器的音质也远不如Naxos的鲜活。
Preiser发行的1927年拜罗伊特录音全集CD,与Naxos在《帕西法尔》的部分是重叠的;除此之外,还收录了哥伦比亚录制的《莱茵的黄金》《女武神》和《齐格弗里德》片段,由弗朗茨·冯·霍埃斯林(FranzvonHoesslin,1885—1946)指挥。
这位慕尼黑出生的指挥家是莫特尔的学生,1927年因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而声名大振,1928年又指挥了三轮新制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1938年至1940年他又受到瓦格纳儿媳温妮弗雷德的邀请,在拜罗伊特指挥了《帕西法尔》和《尼伯龙根的指环》。这些录音在诠释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音质也达到了极佳的效果,齐格弗里德非常满意。即使在今天听来,这个录音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层次清楚,乐器和人声录得很平衡,而且富有真实的质感,几乎没有背景噪音。
1927年《帕西法尔》录音成功之后,1928年拜罗伊特并没有进行大的录音计划,哥伦比亚公司只录制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选段。这是此剧历史上的第一个录音,虽说是节选,但也涵盖了全剧的三分之二,第一幕和第二幕大部分被保留;遗憾的是第三幕,只保留了前奏曲、特里斯坦的唱段和终场伊索尔德的“爱之死”。
这一次的录音大获成功,所有的艺术家都表现出最高的水准。指挥卡尔·埃尔门多夫(KarlElmendorff,1891—1962)在今天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了,这对他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他是二战前最忠实的瓦格纳使徒,从1927年至1942年一直在拜罗伊特指挥。录音证明,他完全可以进入最优秀的剧院指挥行列。他具有超凡的艺术直觉和驾驭乐队的能力,能够紧紧跟随歌手的气息,这对歌手有着极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帮助。只是埃尔门多夫留下的录音很少,又处于像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巨星云集的时代,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饰演特里斯坦的挪威男高音古纳尔·格拉鲁德(GunnarGraarud,1886—1960)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拜罗伊特最伟大的男高音,甚至强过梅尔乔尔。他在那里演唱了帕西法尔、特里斯坦、齐格蒙德和齐格弗里德。格拉鲁德具有明亮的金属般的音质、自然的气息和出色的中音区,他在第二幕的爱情二重唱中展现了令人无法抗拒的优美嗓音。1896年至1930年,北欧女高音一直占据着拜罗伊特的舞台。瑞典女高音南妮·拉尔森—托德森(NannyLarsen—Todsen,1884—1982)音域宽广,对角色的驾驭游刃有余。她也是第一个演唱伊索尔德的斯堪的纳维亚女高音。她学于斯德哥尔摩、柏林和米兰,1916年开始其国际生涯,曾在斯卡拉(1923—1924)、大都会(1925—1927)、拜罗伊特(1927—1931)和其他欧洲主要歌剧院饰演瓦格纳歌剧中的角色。布兰甘妮的饰演者安妮·海伦(AnnyHelm,1903—1993)拥有戏剧女高音的音色。鲁道夫·博克尔曼(RudolfBockelman,1892—1958)1928年首次在拜罗伊特登台,随后直至1942年都是那里的常客。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忧郁的仆人形象的库文纳尔。男低音伊瓦尔·安德列森(IvarAndresen,1896—1940)是这个录音里第三位北欧歌手,他具有阴暗的嗓音,饰演的马克王似乎有着不知疲倦的能量。安德列森生于奥斯陆,1926年至1934年是德累斯顿歌剧院首席男低音,之后他又在柏林国家歌剧院登台;1927—1936年和1930—1932年分别在拜罗伊特和大都会演唱。
1928年的录音非常清晰,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超出想象得好。Naxos的新版本还转制了HMV在1927年录制的第三幕片段的10面78转唱片作为附赠,是真正的瓦格纳迷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1930年8月,哥伦比亚公司为齐格弗里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新制作的《唐豪瑟》录制唱片。不幸的是齐格弗里德在录制刚开始就去世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录音的进程。
这套唱片是历史上首次在拜罗伊特对瓦格纳的歌剧全剧进行录音。整个录音计划录制在36面(也就是十八张)78转唱片上。原定的指挥是托斯卡尼尼,可托氏是Victor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只好改请埃尔门多夫来指挥。这个录音并非现场录音,而是在无观众的剧院内录制。为了使录音能装进规定数量的唱片内,有五分之一的音乐被删减和改编了,只有第一幕是完整的;所以现在发行的CD用两张就能装下全剧了。不过结果还不错,最重要的唱段都没有被删掉。哥伦比亚公司在1930年已经掌握了不错的录音技术,庞大的乐队和合唱队的细节都被成功捕捉到,人声的比例也很协调,这在当时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CD的转制也很成功,转自保存完美的78转唱片。
为了这个录制计划,拜罗伊特聚集了当时最强的一套演员阵容,其中五个主要角色有四个都是在拜罗伊特的首演。饰演唐豪瑟的齐格蒙德·匹林茨基(SigismundPilinszky,1891—1957)来自布达佩斯,学于布达佩斯、莱比锡和柏林,1930年至1931年在拜罗伊特演唱;他还是维也纳、伦敦、芝加哥和旧金山歌剧院的常客。
他拥有巨大的共鸣和瓦格纳英雄男高音的能量感。玛丽亚·缪勒(MariaMuller,1898—1958)抒情的音色特别适合伊丽莎白这个角色。她于1925年至1935年间在大都会演唱莫扎特、瓦格纳、斯美塔那、威尔第和施特劳斯的歌剧角色。她还常在科汶特花园、维也纳、米兰、巴黎、萨尔茨堡和柏林登台。在拜罗伊特,她清澈抒情的音色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鲁特·约斯特—阿尔登(RuthJost—Arden,1899—1985)的职业生涯中饰演的角色包括布伦希尔德、伊索尔德、孔德里、埃莱科特拉、莎乐美、莱奥诺拉,还有就是《唐豪瑟》中的维纳斯。她出生于柏林,1930年被托斯卡尼尼选中在拜罗伊特登台。她的嗓音温暖浑厚,具有戏剧性。赫伯特·杨森(HerbertJanssen,1892—1965)生于科隆,1922年在柏林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之后在科汶特花园、拜罗伊特和大都会都有他的身影。杨森有着温暖热情的嗓音,在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是演唱瓦格纳各剧中分量比较轻的男中音角色。他在剧中饰演沃尔夫拉姆。赫尔曼的饰演者是已经第三次出现在拜罗伊特舞台上的挪威男低音伊瓦尔·安德列森。埃尔门多夫的演释对比强烈,活力四射;尤其是序曲,火爆异常。
Pearl的CD第一次完整收录了1927年至1932年HMV在伦敦、柏林和维也纳围绕着《尼伯龙根的指环》录制的重要片段的全部录音,共计122面78转唱片。这些片段拼凑出一个不完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版本。除此之外,CD在开始的部分还收录了科林伍德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在1931年录制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九十个动机,并附上缩略乐谱,以介绍这部复杂四联剧的音乐。这些古老的录音云集了当时最重要的指挥家和歌唱家,是了解早期《尼伯龙根的指环》录音的最佳选择。
唱片中最重要的指挥家莱奥·布列什(LeoBlech,1871—1958)生于德国亚琛,早年在亚琛歌剧院获得职位,1906年至1937年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担任音乐总监。
瓦格纳的歌剧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录制了《莱茵的黄金》最后部分、《女武神》第二幕前半部分和第三幕的片段、《众神的黄昏》第二幕哈根与合唱团和第三幕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