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22593000000037

第37章 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3)

雅古的饰演者劳伦斯·蒂贝特(Lawrence Tibbett,1896—1960)是马蒂奈里完美的合作者,来自加利福尼亚。他是“美国制造”的首个杰出的威尔第男中音。蒂贝特具有晦涩阴暗的声音,音量巨大但又很有韧性,在弱音控制上相当惊人。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莱特贝格(Elisabeth Rethberg,1894—1976)从1922年起在大都会演唱,意大利和德国作品都非常擅长。她那纯净连贯的声音令人钦佩,她饰演的黛丝德蒙娜具有强大而宽厚的音量。因为拥有了这三位重量级的威尔第歌唱家,所以没有一个录音室版本能够达到这个现场版的水平。

普契尼歌剧的早期录音

二十世纪后半期录制的意大利歌剧多半不是出自意大利本土的歌剧院或乐团,卡拉扬与维也纳歌剧院的录音占据了半壁江山,Decca创造出各种夸张的音响效果。

然而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意大利歌剧录音基本上都是斯卡拉的专利。

斯卡拉在1929年一下子录制了两套《蝴蝶夫人》,Romophone转制了卡洛·萨巴伊诺(CarloSabajno,1874—1938)的版本(另一个是莫拉约利的版本)。有意思的是男女主角都不是意大利人,饰演巧巧桑的女高音马加莱特·谢丽丹(MargaretSheridan,1889—1958)生于爱尔兰,在斯卡拉和科汶特唱了十二年,有着世上最优美的嗓音,连普契尼自己都被她演唱的蝴蝶夫人迷住了。男高音利奥奈罗·塞希尔(LionelloCecil,1893—1957)来自澳大利亚,1918年首次登台,饰演《弄臣》中的公爵,大获成功。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他在意大利主要的歌剧院演出达数百场之多。塞希尔在录音中表现出稳定的声音质量,咬字清晰。1929年的录音质量一般,但音乐的处理整体非常紧凑,情绪饱满。

普契尼是配器上的绝顶高手,他的歌剧与威尔第相比虽失之肤浅,但往往以音响效果取胜。《图兰朵》对于立体声录音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更不用说78转时代的单声道录音了。1938年都灵的版本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当时最好的水平,包括合唱在内的火爆场面都有着清晰的细节和不错的音质;不过你要是听惯了梅塔在Decca的版本,听这个还真得适应一下。这是历史上首个《图兰朵》全剧录音,指挥家弗兰科·吉奥内(FrancoGhione,1886—1964)引领了这次辉煌的录音。他于1922年至1923年间在斯卡拉担任托斯卡尼尼的助手,深得其真传,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这个版本的两位主要女性角色的饰演者都活过了一百岁。吉娜·恰尼亚(GinaCigna,1900—2001)生于法国,在巴黎跟科尔托学过钢琴。她以演唱真实主义歌剧中的戏剧性角色为主,在她国际职业生涯鼎盛时期,在科汶特和大都会,单是图兰朵一角,就演唱不下五百次!恰尼亚有着纯熟的技巧、惊人的能量和连绵不绝的气息,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女高音能够在这个角色上超越她。柳儿的饰演者玛格达·奥丽维罗(MagdaOlivero,1910—)在2012年3月25日刚刚庆祝了她一百零二岁的生日。她二十二岁时开始在家乡都灵演唱,然后在斯卡拉唱一些小角色,并迅速成为意大利著名的抒情女高音。她的音色非常年轻动人,带有轻微的颤抖。卡拉夫的饰演者是在前面《游吟诗人》中饰演曼里科的意大利人弗朗切斯科·梅尔利,他与奥莱里亚诺·佩尔蒂勒是斯卡拉歌剧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重要的两位男高音。

佩尔蒂勒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也被收录在这套CD的附录中。与佩尔蒂勒相比,梅尔利有着更为强壮的声音,他的剧目包括《奥赛罗》《丑角》中的戏剧性男高音角色;当然卡拉夫是他唱得最好的角色,罗马、伦敦和澳大利亚的《图兰朵》首演时,都是由他饰演卡拉夫。与后来著名的帕瓦罗蒂相比,梅尔利不仅在个性上更为突出,就连音色的变化都更胜一筹。

本尼亚米诺·吉利的歌剧录音

虽然高水平的歌唱家不少,但要成为众人皆知的超级明星可没那么容易。男高音应该是最容易成为超级明星的声部;在录音发明之后,唱片巨大的发行量更容易制造明星,卡鲁索就是在舞台和唱片方面都大获成功的例子。本尼亚米诺·吉利(BeniaminoGigli,1890—1957)通常被称为“卡鲁索第二”,无论他自己喜不喜欢这个称号,他都的确是卡鲁索之后又一位明星级别的歌唱家。吉利是一位爱好歌剧的鞋匠的儿子,1914年,他赢得了在帕尔玛举行的国际声乐比赛,同年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有几个角色和他是分不开的——埃德加多(《拉美莫的露契亚》)、鲁道夫(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和安德烈·谢涅。吉利的事业正好起步于卡鲁索最后的几年(卡鲁索于1921年去世),不少人喜欢把他们两人作比较,其实卡鲁索比吉利的声音要大得多,更有阴影感;而吉利的音色更为抒情,有蜂蜜般顺滑的质感。

吉利不但受到作曲家的青睐,唱片公司更是一套又一套的为他录制唱片,因此他留下了大量可供欣赏与研究的遗产。早在1918年,吉利就为HMV录制了一批咏叹调,绝大部分都是真实主义时期作品。对于有着金色嗓音的吉利来说,1918年也是金色的一年:他被托斯卡尼尼选中加入斯卡拉歌剧院,并与HMV签约。从早期他的录音中,我们可以听到一副青春、稳健、甜美、新鲜、干净的嗓音,略带忧郁的线条;这大概是唱片史上最美、也可能是最自然的声音。吉利与HMV的关系到1922年中断,接下来的九年里他为Victor录音;1931年又回到HMV。

三十至四十年代,吉利为HMV录制了大量的歌剧全剧,他是第一位在录音棚大量录制全剧的歌唱家。三部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波西米亚人》和《蝴蝶夫人》都录制于二战前的1938年至1939年,整体充满戏剧性;吉利的声音显得格外年轻,温文尔雅,同时又带有十足的能量感。1940年录制的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当时正值这部歌剧诞生五十周年,HMV公司请来了七十七岁的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唱片的开头还录制了马斯卡尼的致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完美的版本,速度偏慢,无论是演释还是录音质量都极为出色。乔尔达诺的安德烈·谢涅是吉利最喜爱的角色,不但他的嗓音完全适合这个角色,在气质上也与这位革命诗人完美契合;他的演唱充满了戏剧性和强烈的热情。威尔第的《假面舞会》录制于1943年,比起前几年的演唱,吉利的处理更为自由,音色也更暗,色彩更丰富。

与吉利合作的女高音主要有三位。托斯卡与阿美丽亚(《假面舞会》)的饰演者玛丽亚·卡尼利亚(MariaCaniglia,1905—1979)生于那不勒斯。她有着异常丰满和戏剧性的嗓音,经常在斯卡拉演唱,并于二战前在大都会和科汶特登台。《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饰演者托蒂·达·蒙泰(TotiDalMonte,1893—1975)是一位特别受托斯卡尼尼青睐的女高音,有着清澈甜美的抒情嗓音。她因为与吉利搭档录制了这套唱片而载入史册;尽管这一角色对她的嗓音来说并不特别合适,但在她唱来却带有青春的新鲜感,非常符合人物的年龄。年轻的丽恰·阿尔巴内斯(LiciaAlbanese,1913—)录制咪咪(《波西米亚人》)的时候还不满二十五岁,与吉利的合作成就了一个美梦成真的故事。其实在1934年,阿尔巴内斯就替代生病的同事,在米兰饰演了巧巧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职业生涯。她在大都会唱了二十六个演出季,在十六部歌剧中饰演十七个角色,演出多达四百二十七场。1941年至1961年她在旧金山歌剧院演出了一百二十场。除了这个早期《波西米亚人》的录音,阿尔巴内斯还于1946年在托斯卡尼尼的指挥下,在NBC的8—H录音棚又留下了一个广播录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