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杏种植新技术
22526400000010

第10章 优质高档生产的土肥水管理(4)

喷灌的基本原理是,水在压力下通过管道进入一个有快速接头的轻便型可移动管路,管路上按一定间距装有喷头。

喷头类型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压力、间距、流量、配水方式和水流特性的喷头。

(1)喷灌的好处:喷灌是对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的重大改革和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

喷灌的优点是:①方便。不受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宜于缺水干旱地区、土壤透水性大和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②省水。喷灌较地面灌溉省水30%~50%,沙性土节水更多,且不破坏土壤结构。③省工。喷灌可与施肥、喷药等作业结合进行,从而大量节省劳力,在相同条件下,一般仅为地面灌溉劳动量的25%左右。④省地。喷灌可省去田间灌溉渠道,可充分利用土地,与畦灌比较可省地5%左右。另外,还利于实现果园机械化。⑤兼用。调节果园小气候,防止霜冻为害,促进果实着色,防治某些病虫害等。总之,喷灌工程的综合利用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喷灌系统:喷灌系统由水源、进水管、水泵(动力)、输水管道、竖管(连接喷头的竖直短管)、管路附件及喷头等组成。水泵从水源取水并加压,经输水管道系统送到果园,由喷头喷水。输水管道可分为二级和三级,二级的为支管(连接竖管、喷头的管道)和干管(水源水直接进入的管道),三级的为干管、分干管和支管。

4.滴灌法

滴灌是利用一套低压管道系统(通常使用塑料管)把水或溶于水中的化肥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系分布范围,使作物根系活动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作物生长的水分状态的一种先进灌水技术。

滴灌的原理是在低压条件下,使小流量的水通过滴头中的狭窄孔道进行灌水。每个滴水孔就是一个点水源,这些点水源以0.1~1.0米的间距均匀分布于供水毛管上。每个点水源,在土壤中形成一个近似圆盘形的湿润区,一根具有许多均匀分布点水源的毛管,形成连续的湿土区,供果树吸收所需水分。湿土区的范围和状态,决定于土壤性质、点水源间距、流量和滴水时间。

(1)滴灌的好处:我国滴灌技术是1974年由墨西哥引进的,在果树上首先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滴灌的优点如下:1)适应复杂地形,解决了引水下山的困难:滴灌工程比地面灌溉工程的规模小得多,特别是山丘地区的果园实现输水下山进行地面灌溉较为复杂和困难,而采用固定式滴灌系统,只需安装小管径管道系统和滴头即可解决问题。这就充分发挥了塘坝、蓄水池等水源工程的灌溉作用,扩大了灌溉面积。

2)节省水分、劳力和能源:滴灌采用管道输水,基本上没有渗漏和蒸发等损失,还可使用含盐量较高的水灌溉。据国内大面积比较,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70%~80%,比喷灌省水30%。

3)施工简单,成本低,收效快:据调查,兴建一座控制面积500亩的滴灌工程,包括蓄水池和扬水站等设施在内,依靠一个生产队的劳力,一般两个月时间就可建成,做到当年施工,当年收益。滴灌工程的亩投资仅为地面工程的1/4~1/3,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等地的有关资料显示,果树滴灌系统的亩投资仅为蔬菜滴灌系统的1/3左右。一般情况下,果树滴灌在两年内即可还本,并有盈余,而一次投资可使用20年左右。

4)满足果树需水量要求,产量高,品质好: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使果树生长发育处于适宜的土壤状态。滴水时间和轮灌期可通过滴头流量调整,以满足果树需水要求。

(2)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四部分组成。

首部控制枢纽包括水泵、化肥罐、过滤器、流量计等。其作用是从水源中抽水加压,并在水流中加入可溶性化肥,经过滤后,按时按量地把水或化肥溶液输送到管道中去。

输水管道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及一些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阀门及流量调节器等。滴灌系统的干、支管多采用高压聚乙烯塑料做成,管径为20~100毫米,不能使用铜管、铸铁管、水泥管或石棉水泥管,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而堵塞滴头。

一般干、支管埋入地下40~60厘米,或者埋入冻土层以下。毛管则布置在灌溉地表,其为直径是12~15毫米的塑料软管,连接在支管上。输水管道的作用是把压力水或化肥溶液均匀地输送到滴头。滴头是滴灌系统的关键设备,用量最多,滴头的造价占整个滴灌系统投资的25%~30%。滴头的作用是使压力水流经过滴头的微小孔道,减少水流压力,使毛管中的水流以水滴方式滴入土壤中。

5.塑料袋简易滴灌法

河北省怀安县安辛屯村民,根据滴灌原理,创造了简易滴灌法,使用后效果明显。其方法是:选用一个可装30~50升水的不漏水塑料袋(可用化肥袋),袋长100厘米左右、宽45厘米。在其内注满水,在袋口处扎入一根直径为3毫米、长10~15厘米的塑料管,要将塑料袋口与塑料管用细绳扎紧,使水不从边缘向外漏出而可从管中渗出,渗出速度以110~120滴/分为宜(大约每天可滴出8~9升水)。滴水管出水口应剪成马蹄形,以防止其被土壤堵塞。

在杏树边缘,挖深40厘米、口径为50厘米的长方形坑,坑的底部外低内高,有25°的倾斜角。然后将装水的塑料袋放入坑内,使塑料水管朝下,用土埋好,使水滴出后正好在根系能吸收的范围内。水袋上要用其他东西覆盖起来,以防止直接盖土压破塑料袋,并防止被阳光直晒,使水温升高。

采用此法,每株树用4~5个塑料袋,隔1个月左右更换1次,一年换两次(雨季到来后可不再使用),可保证一年内杏树不需浇水。此外,袋内放入0.3%~0.5%的尿素水溶液,可代替追肥。

三、果园排水

杏树不耐涝,因此必须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

1.排水不良对杏树的为害排水不良的杏园首先是果树根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而根吸收养分和水分或进行生长所必需的动力源,都是依靠呼吸作用进行的。当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空气时,则迫使根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乙醇造成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生长衰弱以致死亡。其次,如土壤通气不良,妨碍微生物特别是好气细菌的活动,从而降低土壤肥力。

第三,在黏土中,大量施用硫酸铵等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后,如遇土壤排水不良,由于这些肥料进行无氧分解,易使土壤中产生一氧化碳或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将严重影响杏树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2.排水时间

在杏园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进行排水。

①多雨季节或一次降雨过大造成杏园积水成涝,应挖明沟排水。②在河滩地或低洼地建杏园,雨季时地下水位高于杏树根系分布层,则必须设法排水。可在杏园开挖深沟,把水引向园外。在此情况下,排水沟应低于地下水位,以便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根系受害。③土壤黏重、渗水性差或在根系分布区下有不透水层时,由于黏质土壤孔隙小,透水性差,易积涝成害,必须搞好排水设施。④盐碱地杏园下层土壤含盐高,会随水的上升而到达表层,若经常积水,杏园地表水分不断蒸发,下层水上升补充,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必须利用灌水淋洗,使含盐水向下层渗漏,汇集排出园外。

进行土壤水分测定,是确定排水时间较准确的方法。对深土层积水之地,可在杏园内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安置土壤水分张力计,以其代替土壤水分测定。当张力计的真空计仪表上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时,必须进行排水。

3.排水系统

一般平地杏园排水系统,分明沟排水与暗管排水两种。明沟排水是在地面挖成深浅不同的沟渠,广泛地应用于地面和地下排水。地面浅排水沟通常用来排除地面的灌溉贮水和雨水,这种排水沟排地下水的作用很小,多单纯作为退水沟或排雨水的沟;深层地下排水沟多用于排地下水,并可当作地面和地下排水系统的集水沟。

暗管排水多用于汇集、排出地下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暗管排泄雨水或过多的地面灌溉贮水。当需要汇集地下水以外的外来水时,必须采用直径较大的管子,以便增加排泄流量并防止泥沙造成堵塞;当汇集地表水时,管子应按半管流量进行设计。不同土壤类型排水管道埋置深度和排水管之间的距离。采用地下管道排水的方法,不占用土地,也不影响机械耕作,但地下管道容易堵塞,成本也较高,适用于条件好的果园。

目前,国外农田和果园排水多采用地面明沟排涝,地下暗管排出土壤过多水分,以此调节区域地下水位,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