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22435500000005

第5章 绝对不要对孩子做的事和说的话(1)

一、不用“不知道”来敷衍孩子

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平时的生活中,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有一些话和一些事是绝对不能在他们面前说或者做的。因为一句在父母看来不算什么的呵斥,或者一件在父母想来没什么要紧的事,就会给孩子带去极大的伤害,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一根刺,而且会影响他们整整一生。

孩子的问题新奇古怪,有时候父母也许不能立刻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何况,父母的知识也是有限度的。这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总之,无论如何,父母都不要将孩子的问题搁在那里,用一句“不知道”帮自己推托。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是很荒谬的。比如孩子有可能会问:“我能飞起来吗?”父母对待孩子的这些问题,要保持一个理智的态度,不要直接说“不能”或者“不要瞎想”,因为这样很容易打碎孩子的梦想。看看聪明的牧羊人是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的。

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他们看见一群大雁鸣叫着从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飞,你们也会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接着说:“没有飞起来,是因为想得还不够。只要想飞,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飞机的发明者。

牧羊人的回答,既坚定了孩子们的梦想,又刺激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比那些批评或讽刺孩子幼稚想法的父母强多了。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避免灌输式的教育,否则会让孩子变成一台应试机器,而失去最宝贵的好奇心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生活中,当孩子兴奋地向你报告他们的新发现,你要明白,这些发现是多么的宝贵,它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

不要敷衍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对学习更有兴趣,因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奥秘的世界正在前方等着他去探索呢!

二、别总是拿孩子作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个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任何比较,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培养来说都是有害的。

“你看隔壁的莉莉,一直都那么听话,你怎么跟人家比啊!”

“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啊,整天就知道玩。”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知道学习,你就知道玩游戏,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

“你就不能跟你表弟学学?人家比你还小呢,你哪点能比得过人家?”

这是小强从父母那里经常听到的话。小强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打开电视,因为他最喜欢的动画片马上就要开始了。正准备晚餐的妈妈见孩子回来就开始看电视,有点儿生气,忍不住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为什么不先做啊?你看看隔壁的莉莉,人家一回家就做作业,做完了还帮妈妈买东西。你跟人家比比,不羞愧吗?”

“是啊,是啊,什么都是别人好,你当初干吗要生我?你让别人做你孩子好了!”小强生气地喊起来,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妈妈的孩子,别人总是受到表扬,而自己总是挨骂。难道自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那么多余吗?妈妈总是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很伤他的心。

其实小强的父母,也感觉挺委屈的。小强的妈妈说:“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可他就是不给我们争气。你看,我表姐家的孩子,比他还小,学习从来不让家长操心,我横看竖看,我们孩子不比别的孩子差啊,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呢?有时候我也知道孩子压力大,可是没有办法,我们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啊,你现在不努力学习,怎么能出人头地呢?”

小强的家长说出了大部分孩子家长的心里话,那就是担心孩子的未来,所以难免拿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但是,孩子之间比什么?对父母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挺大的问题。

俗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什么都比的时代里,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就已经是父母们相互较劲的对象了。

有时,父母们听到同龄的宝宝已经长几颗牙了,或是已经会走路了等等,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怎么还没长呢,是不是营养不够均衡,还是发展较缓·

等孩子再大点儿,入园了,看到别人的孩子聪明、用功、成绩优秀,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能拿第一呢?忍不住就会觉得孩子不努力。

“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看到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人,就难免气恼。当孩子整天听到父母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批评自己的不足时,往往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自卑感一旦产生,就会更加没有斗志和热情。也许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为这种自卑,长大后自暴自弃,终将一无所成。我们说,父母的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啊!

有一个教子故事,很多父母看过后都说自己受益很多。大家不妨感受一下。

儿子的学校要开家长会,妈妈第一次去参加。会后,老师对妈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座位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忐忑不安地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座位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妈妈流下了眼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神情不安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儿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开手中的信封……

做家长的应该让孩子知道:可能你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在我们眼里,你也有自己闪亮的一面!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而这块玉是放出光芒,还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有一次高考,作文的要求是根据下面的诗歌《鸟的评说》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的: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从诗歌不难看出,它的大意说的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孩子也是一样,孩子和孩子之间也会存在性格、能力、天赋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却远远强于别人的孩子。而你,发现了孩子比别人强的这个方面了吗?比如,你的孩子虽然爱玩,但是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懂礼貌;也许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正直;也许不善于交际,但是很细心,很独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呢?

经常拿孩子盲目地作比较,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远的不说,就说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丁点儿的孩子竟然也学会比吃、比穿、比谁家电子琴的牌子好。其实,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妈妈们在攀比,在谈论,孩子当然很快就学会了。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当家长们在较着劲儿“比赛”的时候,就为孩子作了“最好”示范。

另外,直截了当地拿孩子互相比较,往往会使在比较中“落败”一方的孩子受到诸如被家长责难、被同伴嘲弄等不公平待遇,必然会使孩子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而这种比较经常是不够合理的,比如拿己短处比人长处。于是,在家长们一次又一次的比较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并最终失落了。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

或许,有的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较,目的是想让孩子感到差距从而产生一种刺激,好让孩子从此发奋学习。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缺乏被鼓励,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来说,只能更加打击孩子的信心,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任何比较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培养来说都是有害的。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有去看,不要比较。”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是有差别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我们首先要承认中间的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他进步。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比,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信心和兴趣。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

父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孩子拿我们同各方面都比我们强的其他孩子的家长比,那么我们的感觉会怎样呢?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戒除总是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的坏习惯,我们始终要做到一点:不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三、别用“太忙”打发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以“很忙”为借口来敷衍孩子,这种漠视对孩子心灵的成长会产生多大的伤害啊!即使有再漂亮的衣服和最大的毛绒玩具,也不会令孩子开心。

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天黑了,孩子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不让自己入睡。他心里另有打算,而这个让他觉得等着爸爸回家是那么值得。

家门开了。孩子那双淘气的眼睛几乎闭上了,可当他听到了门开的声音,就像被弹簧弹了一下立刻跑了出去,突然从嘴里冒出了一个让他爸爸不安的问题。

“爸爸,你上班要挣多少钱?”

“问这个做什么?别烦我了,去睡觉吧,都这么晚了。”爸爸又烦恼又疲倦,不耐烦地回答。

“但是爸爸,你就告诉我,你上班一个小时能挣多少钱好不好?”孩子企求着,但是爸爸已经烦了。

“我还是刚才那句话……你就想知道这个吗?”

“是,就只告诉我这个……”。

“10个比索,我上班一个小时挣这么多。”

孩子听了之后,又接着说:“那……爸爸,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5个比索呢?”

爸爸生气了:“不是刚给过你零花钱吗?快点去睡觉吧!爸爸累了!”

而孩子没有再说话,他走开了,像往常一样关上了自己房间的门。

爸爸自言自语:“这孩子是怎么了?……大概他想买什么东西吧……”

爸爸想了想,决定还是去看看儿子。

爸爸敲了敲儿子房间的门,随后把门推开了。

“儿子,睡着了吗?”爸爸停顿了一会儿,又呼唤了一遍孩子的名字。

“没有呢爸爸,有事吗?”

“我来给你钱……”

孩子开心极了。

“谢谢爸爸!……现在凑齐了!”

孩子把他的小手塞到了枕头底下,掏出了另外的一些皱皱巴巴的钱,正好是5个比索。

“现在我有10个比索了!我付给你钱!”

爸爸很惊讶:“你说什么?”

“爸爸……现在,你可不可以……卖给我一个小时呢?我想和你一起做游戏。”

总觉得这个故事很感人,很耐人寻味。这个故事也是我们身边的每个家庭几乎都会涉及到的。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和感受。

有时候,一忙起来,我们做父母的习惯用“我太忙了,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我要挣钱养家……”等类似的话来敷衍、搪塞孩子想要跟我们一起游戏的请求,当然,家长有时候并不是有意的。因为我们确实很忙——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班无穷无尽,忙忙碌碌地为一家人的幸福努力着,却无意中漠视了身边的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辛勤工作有错吗?现在做什么不需要钱啊?确实,在如今的社会中,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孩子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父母的亲情、需要与父母亲密接触——家长必须记住这点!因此,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还应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