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22435500000019

第19章 生活小细节,成长大问题(1)

一、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宁宁是一名小学生。有一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不能没有朋友,可我就没有。我就是非常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宁宁是一个乖巧、性格内向的男孩。他苦恼地说,幼儿园还有小朋友一起玩,为什么从上小学起,就一直没有小伙伴愿意和他玩。下课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在操场上一起玩耍,他很羡慕。而他只能独自坐在教室里,他非常希望能有同学愿意和他做朋友,和他一起玩。

和他有同样烦恼的小静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可是,她却一直被孤独所困扰着。小静说,以前,自己曾经有一个小伙伴,但没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小伙伴渐渐地不理她了,也不和她玩了。她也试图再交几个小伙伴,可总是不能很好地和伙伴相处。现在,她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她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说到底,根本上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合得来”就是交往能力强,能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也就是能和别的小朋友做朋友。能够处理好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下面的一些场景,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在孩子学习交往的过程中经历。但是,妈妈的做法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场景一,争玩具

萌萌才2岁,在小区公园里玩小车,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漂亮的小车,也闹着要玩。妈妈要求萌萌“与小朋友们分享”,萌萌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萌萌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萌萌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萌萌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

萌萌的妈妈认为这是在帮助孩子培养“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认为,“东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东西了”。

如果有人一定要你把心爱的钻石戒指送人,你会怎样?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类似的——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但是,如果妈妈换个做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如果妈妈问孩子,“能把这个小车子借给小朋友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子。”孩子也许就答应了。看到小朋友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就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场景二,加入游戏

小区里,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小路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儿。可这3个孩子正玩得如火如荼,显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因为加入新来的孩子就会中断现在的游戏。

妈妈想带小路走,可小路舍不得走。妈妈觉得孩子被拒绝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气呼呼地拉走了自己的孩子。满脸的怒气,小路看了,吓得也不敢说话了。

其实,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时候,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不要干预。

如果妈妈不强行将小路拉走,那么会怎样呢?小路没有因为被拒绝而表现出沮丧难过,他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儿,“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小路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小路,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妈妈没有强行干预小路,小路却得到了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得到了很大的鼓励。

这些都是家长经常会看到的场景,能不能让孩子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也考验着家长的引导能力。由于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难免发生一些摩擦,有的年轻的父母唯恐孩子吃亏,更有甚者是怕自己的孩子学坏,因此他们不让孩子与小伙伴往来,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试想,哪个孩子能做一辈子的温室花朵?父母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很多时间都是孩子一个人度过的,家长不能时刻陪在身边,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沐沐不太开心,于是问他:“怎么了,沐沐?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吗?是不是同学欺负你啦?”

“没什么。”沐沐回应着妈妈,情绪很低落。

“到底出了什么事了?妈妈很关心你。”

“我不是说了吗,没有什么,你就别问了。”沐沐不耐烦地打断妈妈的质问。

这时,妈妈发现沐沐的脖子上有条划痕,不禁吃了一惊,急忙抓住他的胳膊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快告诉妈妈。”

沐沐看瞒不住妈妈了,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出来。原来,沐沐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子,很霸道,经常欺负沐沐。有几次还动手打他。妈妈听了后,心疼极了,对沐沐说:“别人打你,要还手啊,咱不能老让人家欺负啊。”

我听了这话,急忙对她们说:“那样也不好,打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你说怎么办?就看着沐沐在学校让人家欺负吗?”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动手打架。那么,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怎样面对?默默忍受,还是以牙还牙呢?

这些都不是好办法,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对于孩子交往中遇到的难题,应该在以和为贵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心和小伙伴们沟通。我们对沐沐说:“不要和对方打架,虽然你很生气,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和对方成为朋友。”

后来,沐沐告诉我,他真的和对方成为好朋友了,而且关系特别好。

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地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的表现。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人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呢?

1.父母做好榜样

在生活中,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就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儿童的交往概念就很难形成,交往能力也就很难发展。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如可以带孩子到社区去,让他们结识更多的人。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朋友聚会,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当然,当孩子在交往中表现出进步,家长也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

3.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

要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父母就要支持孩子的社会交往,鼓励孩子将朋友带回家做客。在接触的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灵。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朋友,也知道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但是,他们却只想让自己的孩子交往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不愿自己的孩子和一些成绩差的同学交朋友,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朋友,便会感到惊恐万分,生怕成绩差的朋友影响了自家的孩子。

当然,父母的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太功利,不要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必须围绕着如何去提高学习成绩。交朋友应该是广泛的,交朋友的目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只要是正常的朋友,他们在相处和沟通中各自都能有所获得。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比如篮球打得好、美术突出、写一手好字、有一颗善良的心等等。学习成绩只是孩子的诸多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只有广泛吸取不同类型同学的长处,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父母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学会辨别,分辨出朋友哪些地方是值得学习的,哪些方面需要摈弃。

另外,让孩子独自到同学家或邻居家串门,也是一个锻炼孩子交往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牵涉到寒暄、问候、交谈、礼节等多方面实践,这对于孩子都是锻炼的机会。

4.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一般来说,孩子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往往由于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使交往无法继续,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不良行为,因此交往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教孩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您好”“……行吗?(好吗?)”“可以吗?”“我们一起玩”等,这些神奇的话在与人交往时很有效。其次教孩子学会等待、轮流、分享,在交往中待人热情、主动,遇到困难、矛盾试着自己解决等,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

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更缺乏交往经验,为了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如言行要有礼貌,孩子只有讲礼貌才会受人欢迎,小朋友才会喜欢和你一起玩儿;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在游戏中要遵守事先定好的规则,否则就容易发生矛盾,造成不友好的气氛;要主动帮助别人,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能获得同伴的喜爱,也能获得更多的朋友。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环境,帮助孩子们体验共同生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自我交往意识,最终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

劳动乃人之本性,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做家务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做家务不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不愿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每当孩子看到父母在忙忙碌碌做家务时,想去帮父母做点儿家务。父母习惯性地说:“别做了,快去学习吧!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不让孩子涉足家务劳动,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因此。很多离开父母去外地求学的孩子不会钉纽扣、洗不干净衣服。有一名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连擦火柴、点煤气都不敢。有一名初一学生说,长这么大,我还没叠过一次被子。

有一次,在和几个家长聊天时,有些家长说,由于对孩子娇生惯养,现在偶尔要孩子倒个痰盂、洗次碗、淘次米,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话语之间,已有悔意。

父母们的确应该看到,由于对孩子的过分宠爱,过多的包办代替,造成不少孩子劳动观点薄弱,不会劳动,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由于孩子不懂得劳动的意义,在思想品德上,出现了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别人的劳动,生活不够节俭的缺点。因此,对孩子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培养劳动习惯,已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亟需重视的课题。

劳动乃人之本性,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做家务能相互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做家务不但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潜在影响着其未来做人的原则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首先要从做家务开始培养。

怕影响孩子学习而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这样的习惯并不好,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并且,也不利于孩子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个寓言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成了两把犁。一把落到农夫手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地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躺了很久。

过了一个星期,这两把犁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待过的犁闪闪发光,甚至比刚离开作坊时更亮了;无所作为、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

“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这么亮?”生锈的犁不解地问它的老相识。

“因为我劳动,亲爱的。”那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

所以说只有不懈地劳动才能让自己发光。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着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之举,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做不做家务无所谓。再说,即使做,孩子因为年龄小,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往往还需要家长在旁边陪伴着,唯恐孩子有什么闪失。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是,做父母的要明白一点:不是家务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个性的发展需要家务劳动。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着眼点不应放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应放在劳动对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巨大意义上。有时孩子的劳动也可能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从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长远的目标来考虑,还是值得的。

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告诉我们:让孩子参与家庭这个小社会的事务管理,有三大益处:

1.培养孩子对家庭义务的责任感和分享权利的优越感,间接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让孩子做些墩地、洗碗、做饭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了解生活的艰辛,知道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有应尽的责任;面对家庭的干净和舒适,也有自己的一份辛劳。

2.在劳动中与家长更容易沟通,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亲密。

3.锻炼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更好地配合老师和家长完成教育任务。

把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家庭中进行教育,使之成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生活的客观规律。只有按规律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家长以正确的教育配合学校和社会,使孩子的成才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