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22418700000008

第8章 自我:我们需要爱和归属感,我们也愿意付出爱(2)

忘年之交:他最好比你大很多,也许有代沟,但是相容,犹如太阳对地球的俯瞰。他有兄长一般的能量,长辈般地爱护我,欣赏我,关照我,在我彷徨迷惘的青春里,他是我的贵人,为我做很多事情,包括替我去开后门和借我钱……这样的友情带着几分恩情在里头,所以有些严肃,但也泛着神圣的光芒。除了父母,我手机备忘录里只记着他的生日,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请教他,也许不全是真知灼见,但是他可以稳住军心。他常常把我看成是他的骄傲,点滴成绩,他都欢喜在心,然后与他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与幸福。他有伯乐般的智慧,更有大哥的风范,这样的朋友,有靠山的感觉,他在照耀着,一种被教诲的依赖,可以让你的人生多一份轻松与景仰之情;他是虬松,比我老,比我大,比我好,比我坚实,我在树下,纳凉聆听松涛而飞扬。红粉知己:她是未遂的爱情,她曾经爱我,现在也是,但是被我成功转型为友爱,她现在很幸福,像一个红苹果般美满幸福。她不再是花,惊心,易伤、脆弱还有些危险,现在我是与一个苹果在对话,芬芳,自在,踏实。成长之后的初恋,挑明之后的好感,洒脱之后的相思,最后都融于一炉,那是可以一起伸手烤火取暖的知心友情。我们可以无话不谈,而且彼此默契,我们从容地友爱着,比友情热一些,比爱情凉一点。一生里要有一个这样超越爱情的异性朋友,如同地球有了月亮,会给你带来很多美妙浪漫而无愧的感动,这样的朋友,也是可遇不可求,比情人难得!爱情蜕变为友情,如同花朵结成果实,海水结晶为盐,永远不过期。

心情医生:她是我采访中认识的,其实我们很多朋友是因为工作或者求人办事中结识的,开始多少带点功利色彩,比如自以为心脏不太好,而她是心外科权威医生,于是有心互动,水到渠成带来两个家庭频繁而热情走动。这样的结缘不太风花雪月,但是渐渐,你会发现平实交往里的温馨与亲和。这样氧气般的友谊,带给我心理的安慰与援助是如此畅快,我常常可以杞人忧天地请教她,然后带回一袋子的安心。身体是我们一生最大的包袱,而且容易给你带来新麻烦,而一个医生朋友专业有效的宽慰与指点,是很有力量的。结交一个有专业造诣的仁爱医生朋友,如同家里摆着一尊神,亲近,平安。

远程朋友:远亲是不如近邻,但是朋友,有时要远一些。远程的朋友,可以在网络另外一边,也可以是异国他乡,总之,他很远,远在天边,却有近在眼前的错觉,因为是心灵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带点禅意与天意。我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兄弟,上学时是伙伴,后来他出国定居,路远了,所以更有珍惜的心。远程友谊很纯粹,带点古典的蓝光,如梦幻,很有审美意义,下雨的时候,他不是送伞的那个,但是他是告诉你看彩虹的那个。心灵的某一角,需要一些虚无的诗意、情怀,如同豪宅墙角的那抹青苔,没有多大实用,却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不平凡而奇妙的意味与想象。

同志你好:我懂他,所以他就把我当做好朋友,他是个帅气、聪明而善良的人,因为上帝弄错了他的心思,所以他比别人多一些问题,比如他要爱同性。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不同,惊慌、孤独、绝望,然后认命直到自救、重生,他是如此不凡,带点神迹,现在可以坦然与不凡的自己相处,虽然他还是像一个秘密一样艰难地活在这个世界。而我是知道他秘密的人,不把他当异类,仅此,他就要“一辈子感谢我”,并且成了我慷慨侠义的真挚朋友。其实,我应该感激他,因为他让我更深切知道人生、命运的不同,学会更宽厚地理解对待他人与生活。这样的朋友,给你不一样的视觉分享,然后会强化我们内心可贵的那些美德:比如尊重、谦卑、宽容等。人生旅途里认识一个所谓狂人、怪人,甚至傻瓜,是很值得感恩与庆幸的,因为懂得,所以我会慈悲,而且我会越来越好。

伸手即是爱

“他当初是打错电话才认识我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浪漫之恋的开头是这样的。

“你有过盲目地拨打陌生人电话吗?”我有。这是网络里一个热帖的标题,跟帖者云集,原来同好千千万万。

诸如此类的热帖还有“寻同年同日生的朋友”,我也参与过,然后就收到无数个天外来客一般的网友问候,加我QQ,甚至要组团来福州看我……我笑,婉言谢绝。不过,我曾借去泉州市出差之便,顺路看望了一个“同日同时同分生”的男孩,与我同姓氏,黄,23岁,某警官学校毕业,考公务员,没考上,正在家待业,很彷徨……小黄提前1个小时就在我登记的宾馆大堂等我,我们握手的那一刻,他落泪了,他觉得这样“天大的巧合”,太珍贵了,我心有戚戚焉,但为了减轻他的激动,我转换话题表扬他年轻、有才情,而且超帅……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挥手一抹,看到他灿烂的笑。

一见如故,一起吃了个饭,海聊,谈心,我渐渐地理解他,仿佛看见年轻时候的我,青春其实也孤单。差错是人为的,巧合则是神干的。我总这样认为。我们会为一些巧合津津乐道,心生感动,然后特别珍惜,因为巧合神奇,而我们平凡,其实也因为我们寂寞。寂寞的根源,是因为爱或者缺爱。而所有的巧合,可以给我们更亲近的理由,而且是神圣的理由。

2004年夏天,郑丽霞女士三代单传的儿子在医院实习时,不幸从宿舍坠楼身亡。白发送黑发之痛,几乎让她崩溃。她永远也习惯不了这样的残酷现实。每当思念和悲伤袭来,她习惯性拿出自己的手机,拨打儿子生前曾经用过的手机号码……这个后来被传媒称为“打往天堂的电话”,持续一年多后,“天堂”那边居然有人接听!郑丽霞惊喜,然后马上不安地道出自己拨打这个号码的初衷与苦痛,电话那头的男孩,略一停顿,然后诚恳地告诉她,“没有关系”,“理解”,“我懂”……

他叫陈威,刚选的手机号,也正笼罩在丧母之痛的阴霾中。善良的陈威将心比心,对她进行劝导和安慰,并表示,以后还可以打他电话,他随时都可以接听。

电话挂断后,郑女士给他发了条短信:“也许是老天可怜我们,把失去的还给我们。”

两个在黑暗里的人,终于在对方身上看见了光亮。陈威告诉郑丽霞:“我妈妈生前也在医院工作,和你同年同月生,生日仅差12天……”郑丽霞则惊奇地发现,陈威和自己的儿子一样也是学医的,毕业后,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正在武昌一家商场临时做保安。

感同身受,以及一连串的人生巧合,让两颗失爱的心越贴越近。

2005年9月的一天,郑丽霞得知,陈威在骑摩托车时不慎将腿摔伤了,他们见面了。腼腆的陈威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在母亲去世前,自己是个叛逆的孩子,经常和母亲争吵,可当自己懂事、懂妈妈的心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陈威给郑丽霞讲述了自己母亲病重时的一个细节:“我用自己积攒的钱给她买了很多水果送到病房,但母亲不吃,总是放在那里,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给我买的……”

看着眼前这位慈母头上过早的白发,他忍不住对郑丽霞说:“要是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做你儿子吗?我好想有个妈妈再来唤我。”听到“妈妈”两个字,郑丽霞止不住泪流满面。郑丽霞当即应允,认陈威为干儿子……

4年来,从倾诉、交流到彼此安慰、关心、帮助,这对天赐“母子”,用真诚和爱心织补着彼此心灵的创口,相互鼓励、扶持,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这是巧合之奇,是缘分之美。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沉迷、坚信、陶醉这样的巧合与缘分呢?因为寂寞;为什么寂寞呢?因为都爱着或者缺爱、无爱;拯救寂寞的唯一途径,仍是爱,去爱。

我突然回想起小时候,大家围着一火堆、伸手取暖的镜头,火光映红彼此的脸,每人都获取到温暖,却不影响到他人,只有分享的美好与快乐。

我们都有一颗围火取暖的初心,单纯、洁净;缘由愿生,愿随心生,有了爱的心,你会遇见更多的巧合与缘分;然后,伸手即是爱与温暖。

独一无二的柠檬

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这儿雇员很复杂,有香港人、台湾人、还有新加坡人……碰面时,他们都很客气地“嗨”一声;领工资时,如果谁掉了一张钞票在地上,都可以听得见它的声音,那种安静太冷了。

领工资是件开心至极的事,特别是我第一次领到薪水,想打开钱袋和大伙一起分享快乐。可是,他们却肃静地来、又肃穆地去,我只好傻傻地对着钱笑了……

后来才知道,每个人的工资及“红包”是不同的,谁也不想把老板对自己的“秘密”公开,也许只有我这个新鲜人才会天真地期待与大伙一起放声地笑,坦然地交流。有时,他们也会三人一群,在洗手间里小声地商讨什么,当我大步流星地走进去时,他们马上又不说话了,各自点头做鸟散状,我脸上肯定有一丝僵着的微笑。于是,边“放松”边吹口哨,以示解嘲。

是不是因为我拥有学生式的热情,农民式的纯朴,进而成为他们的异类?

一种无法走进他们的落寞与孤独,令我很不开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还是因为太与众不同了?那种客气的冷漠,和为了自我保护而保持的若即若离的距离,我真的受不了。

接到第一个单子,很富戏剧性,当时,我和同事阿达去拜访某公司的会计小姐,询问他们公司是否准备装修,是否需要我们公司的办公家具……会计小姐很客气地告诉我们:“对不起,本公司没这个计划!”我们很礼貌地退出,阿达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再会”,他说,这种人,不能得罪。

坐电梯下楼时,开电梯的阿姨对于我的微笑招呼,似乎很惊讶,便主动与我聊了起来,我还很恭敬地递给她一张名片。同事阿达不屑地冷笑一下,转身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梳头。在他看来,我这是多此一举,“无”的放矢。当阿姨听说我们是来推销办公家具的,赶忙告诉我一个“风声”,说是前一天,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在电梯里,谈到下个月决定大装修,还要添加不少办公设备……

于是,我马上决定上楼找总经理,阿达坚决不去,他说:“你相信一个开电梯的老太太的话?”那好,我一个人去。最后见到了总经理,他十分惊诧:“你怎么知道的?”第一个单子就这么拿下,总价达200万元。我的热情,没有浪费。

公司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都举行一场派对,晚餐是雇员各自带去的一份食物,这种自助餐往往很丰富。第一次参加这种餐会,没什么经验,不知是带烤鸭好,还是带一瓶葡萄酒。正拿不定主意,妈妈说话了:“带一个水果拼盘去,肯定会大受欢迎!”这似乎也合我意。于是,马上行动,买了一个特别的白色果盘,有斗笠那么大;也提了好几袋水果回家,有黑葡萄,粉红的海棠果,进口蛇果,绿色的青橄榄,灰色的猕猴桃,还有黄橙橙的柠檬……

拼盘的时候,妈妈只摆进去一个柠檬。我想多放,妈妈说,只放一个就好,它与其他水果不同。那天晚上,我的水果拼盘很受大家欢迎。从那以后,我渐渐不再为自己的本色而惭愧、不安、自责。“真实”比“做出来的真诚”更具说服力,也更可爱。月亮从不为自己不是星星从天上掉下来,相反,它处于一种非常美妙的格局中:这便是众星拱月。那么,我决定继续做水果拼盘里的那枚唯一的柠檬,独具芳香,又拥有阳光般的色泽;脱俗,却又与之浑然一体。

一路小跑着回家

才桂芝女士是当年的下乡知青,当她鼓足勇气带着农民丈夫与儿子回到哈尔滨的时候,逐渐陌生的城市已经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只能栖身于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但是她说:“什么都装得下。”因为除了一身衣服,也只有一张小床,两个碗。房子很“迷你”,但全家能挤在一起,她就知足了,柴门一关,儿子窝在丈夫的身上,她则斜靠在丈夫的肩膀边,很挤,但是很暖,还有鸟巢的美。

由于才桂芝城市户口没有被落实,这意味着她也没有工作。有人建议说,只要她与农村户口的丈夫办理离婚手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恢复她的城市户口。但是,被才女士断然否决,她一心一意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家。

经过她坚苦卓绝的奔波,几年后,有关部门终于“落实政策”让才女士的户口从“插队”的地方迁了回来。填表的时候,她挥泪如雨,而敦厚、挚爱的丈夫扶着她的肩膀说:“先哭吧,哭痛快了我们再填。”多年后,翻出那表格看,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喜极而泣留下的斑斑泪迹。但是丈夫与儿子仍然只是城市的“黑户”。一家人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穷得连一把瓢都买不起,但是,他们夫妻彼此疼惜着,从未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这对好像门不当户不对的患难夫妻就这样相濡以沫地搀扶着走过春夏秋冬……才女士也因为爱和有爱而渐渐丰润漂亮起来。

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才桂芝去学校接儿子,掏尽了所有的口袋,包括儿子的书包,母子俩总共才凑到5分钱,她想拿那5分钱到一家店去买个小酥饼,因为她记忆里那饼是5分钱一个。可母子俩兴冲冲赶到那里时,才发现涨价了,要6分钱。才妈妈犹豫片刻,提议说:“孩子,要不我们散步去,也许会捡到一分钱……”于是他们就这样高兴地上路了,才女士高度近视,戴一副眼镜,但是,她仍然认真仔细地搜寻着路上的每一个角落,像是在找针。那天下着雪,他们走热了、走累了,仍然一无所获,这时,懂事的儿子抬头看着一筹莫展的母亲说:“妈妈,我不饿,要不我先上学去。”

妈妈的心疼痛着,早上全家人一个人只吃一个窝头、一碗凉水,孩子能不饿吗?可是,她一时也没有办法了。晚饭的钱还在等着丈夫在郊外卖苦力挣呢!眼看下午的课马上就要开始了,妈妈只好陪着儿子回到学校。目光从儿子一蹦一跳的背影里收回来,慢慢张开手掌看那5分钱,很烫,雪花落在掌心,则很凉。她决定换一条通往菜市场的路,也许老天会垂怜他们,就这样一路寻着,在市场入口处,才女士居然真的看到了一张两毛钱的钞票,她简直是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返回那光顾过的店,一口气买了4个小酥饼,自己舍不得吃,全捂在胸口的衣服里,几乎是贴着肉,然后跑到学校门口等放学的儿子……后来,才女士也下岗了,她开始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各种精致的袋子,然后在路边摆地摊卖着,几乎是无时无刻都在织着。渐渐丈夫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个纯朴的汉子放下东北“大老爷们”的身段,与妻子一起在街头一边勾着线一边卖着,只要有他出场,就会有人好奇围观,当然生意也越好!现在他们读大学的儿子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妈妈编织那些小手工艺品,他一点也不难为情,同学也知道。就这样,一家人同心合力、有尊严地编织着生活、美梦和密集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