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22418700000003

第3章 本我:我们那些最原始的欲望(3)

不过,老板仍然很礼貌地在酒吧门口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另一件事是我姑妈从德国“带”回来的:德国政府订立新法规,要求猪农们必须遵守以下一些条例——猪农每天至少花20秒,即早晚各10秒,跟每一头猪相处;每头猪都必须接触到光线,冬季时更要提供额外光源,以免它们心情忧郁;给每头猪提供两三个木头玩具或稻草人作为消遣,以防它们无事生非打架……这似乎有点难,但德国人做到了,因为法律是神圣的。他们信仰法律。

权力与法律,这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面对的两样东西,但我们往往只迷信权力,崇拜权力,其实,法典才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我尊敬的英雄很多,但我最欣赏南非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先生婉拒人民挽留连任,坚决走下总统宝座时说的一句话:“我老了,我要回家!”权力不是他的全部生活,这是怎样一种洒脱?我也非常喜欢邱吉尔的母亲,有人问她,是否为自己当首相的儿子感到骄傲,她说:“是的,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

没有钥匙的锁

几年前,房子正装修,太太非要给窗户焊个防盗网,因为她担心小孩在窗台上玩会很危险。我听从了她的主张,不过,画龙点睛地在防盗网上留了个可以开启的“门”,并且用锁把它锁上,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比如地震,可以开锁爬窗逃生。

有一天,我们请师傅来清洗空调外机,结果翻箱倒柜到处都找不到“铁窗”的钥匙,最后只好请人把那锁头给砸了,师傅说,即使找到钥匙,估计也打不开,因为那锁早已锈迹斑斑!这件事情提醒了我们,该检查一下其他的房门及抽屉的锁。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家具的抽屉特别多,所以先是检查它们的锁,因为长期没有启用,虽然找到了它们相应的锁匙,但是居然一个都打不开,原来锁与锁匙之间都变成“陌路人”,锁,成了死锁。

至于长年累月插在四个木门上的钥匙,更是在地球引力长期作用下,全垂下头,弯了,稍用力,它就断在锁孔里,进退两难。原来给木门及众抽屉配锁时,是习惯性行为,觉得门或者抽屉没有锁就好比人没有眉毛,总觉得不对劲;安了锁后,就万事大吉心安理得地把锁匙自生自灭地留在各自的锁孔里,一是怕把它们收集一起容易搞混了,二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锁那些东西,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我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光阴默默地流逝,地球的引力也悄悄地“压”弯了每一把坚硬的锁匙。

我在感叹地球引力无处不在的同时,也突然发现我们人类的可笑,经常会犯一些很低级但是似乎又很合理不自悟的错误,比如兴致勃勃地给许多东西配锁,从电话、抽屉到房门、日记本等……但是,最后却把锁匙给弄丢了或者作废了,本来装锁是图一种保障一种安定一种放心,可是一旦没有了锁匙,锁,就成了一个新问题新障碍新烦恼。这让我也想起另外一个画面,在机场入口处,一位无助又焦急的女士被一群同行的旅伴七嘴八舌地围得水泄不通,原来,她忘记了自己手提密码箱的密码,更要命的是飞机就要起飞了,她的身份证、机票全在箱子里……其实,人心里,也常常会有些许看不见的锁或者密码,也许最后什么心灵盗贼都没有防住,却让自己的心灵在缺氧的空间里黯淡寂寞枯萎而不自知,长期的幽闭,自己成了自己的囚犯。设防的结果,只是把心变成囚笼。

自由的寂寞

一句话“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五六个小时被百万名网友浏览,并已有10多万名网友跟帖回复,“贾君鹏”半天蹿红网络的事件被称为中文网络世界的奇迹,其实是一句家常话瞬间温暖了整个网络、无数的心灵,“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成为2009年最热的一句流行语。不少网友的感受是“好亲切”、“好温暖的话”,“给我一种安静的感觉”甚至有人打“潸然泪下”四个字……小时候,小伙伴也这样对我们转述过妈妈恳切的吩咐,所以感同身受。

我们都寂寞,发帖是寂寞,跟帖也寂寞。是的,网民们开始厌倦虚拟世界的空落与飘渺,那种虚假的自由,只会让人更寂寞,于是开始反思自己了,看见自己内心最缺的还是母亲那最真切朴实的爱,以及那种家人围坐一起享用晚餐的最可信之美。看到这句话,我油然而生的是种怀旧情怀,心头一软眼角一热,然后感伤,特别是目前我母亲病情危重的时候,儿时那种不用承担、专心玩,然后被宠爱声音包围的情景,是多么让人怀念;长大了,忙碌了,沉重了,累了,也孤单了。

有社会学家写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时空,这里没有“妈妈”,没有管你的人、爱你的人在那里,但在突然的某一天,网络上传来了妈妈唤儿吃饭的声音。于是,它的穿透力如此巨大,直指每个人的内心,让它变得温暖、温馨。这次话题无关炫富、飙车、官员内幕等,却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十万的IP地址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起先是“好奇”,接着是“逞能”心理,从文字演绎上升到“图文并茂”,其中间或出现“看热闹的”,有帖子就表示:“不明真相围观一下。”恶搞、玩笑、黑色幽默之后,呈现出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悲哀、隐痛,和落寞,几十万人以至后来千百万的跟进、热谈,不见得把那句话当真,却看见我们内心真实的需求与渴望。第362楼跟帖表示:“贾君鹏不是个故事,是寂寞。”古典寂寞是因为没有自由,比如被绣花鞋与礼教软禁在后园与阁楼里的古代小姐;现代寂寞更悲凉,人声喧闹,却看不到真心与知音。上网无限,下网无奈。熟悉的人越来越多,陌生的人越靠越近。喊爱的人越来越多,离去的人越来越快……

如果夜深了,寂寞的人更多了。所以,我继续演绎那句话——

亲爱的,罗西喊你回家睡觉!

案头放一盆沙子

大学毕业后,我到一家外资企业上班。我的工作有点像秘书,但大家都叫我“助理”。在大学里,我出尽风头,也很高傲。从一个学生领袖到做别人的“助理”,我很难受,特别是老张小李什么的动不动就唤我去打杂时,我就会发无名火,觉得很没尊严,我又不是奴才,凭什么指挥我干这个又做那个。不过,事后冷静一想,他们并没有错,我的工作就是这些“一地鸡毛”,刚进来时,王经理也这么事先对我说过,但一涉及具体事情,我的情绪就有点失控。有时咬牙切齿地干完某事,又要笑容可掬地向有关人员汇报说:“我做好了!”

有几次,还与男同事争吵起来,从此以后,我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们几乎不理我,孤傲不成,倒成孤独了。这天,女秘书小吴不在,王经理便点名叫我到他办公室去整理一下办公桌并为他煮一杯咖啡。

我硬着头皮去了。王经理是厉害的,可以说老奸巨滑,他一眼就看出我的不满,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觉得委屈是不是?你有才华,这点我信,但你必须从这个起点做起!”

我心里一惊,他竟懂我心!我笑了笑,表示感谢。他还叫我先坐下来,聊聊近况。可我身旁没有椅子呀!我总不能与他并排坐在长条双人沙发上吧?他到底在开什么玩笑?

这时,王经理意有所指地说:“心怀不满的人,永远找不到一把舒适的椅子。”难得见到如此亲切的慈祥的面孔,我放松了很多。原来,他不像一个“剥削者”,他更像我的一个合作伙伴,只不过,他是长辈,我需要尊重他。

手脚忙乱地弄好了一杯咖啡后,我开始整理他老人家的桌子,其中有一盆黄沙,细细的,柔柔的,泛着一种阳光般的色泽。我觉得奇怪,这干吗用呢?又不种仙人球,这人真怪!王经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伸手抓了一把沙,握拳,黄沙从指缝间滑落,很美!他神秘一笑:“小罗,你以为只有你心情不好,有脾气,其实,我跟你一样,但我已学会控制情绪……”

原来,那一盆精致绝伦的沙,是用来消气的;是他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送的,一旦他想发火时,可以抓抓沙子,它会舒缓一个人紧张激动的情绪,这个他朋友送的礼物,已伴他从青年走向中年,也教他从一个鲁莽少年打工仔,成长为一名稳重、老练、理性的管理者。王经理说: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会管理好其他的人。我的心一下子爽朗了许多,忍不住抓了一把那黄金般的沙子,真的,我如同看见了黄金,并且像拥有阳光一样,拥有了它。

死心的大鲨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积极不断地冲撞那块透明的玻璃,虽然徒劳无功,但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都上演着冲撞那块玻璃的好戏,渐渐它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持续了好一些日子后,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视而不见,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良心发现似地将玻璃取走,但鲨鱼仍然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熟视无睹,甚至连原来就存在身边的鲫鱼,也放弃了追逐。

最凶猛的海上霸王,最后居然成了最懦弱的鱼。

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我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会发现他们也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事实上,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丧失了,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习得性无助”所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但是,恐龙肯定不是一夜之间就灭亡的,我们的心灵之灯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被熄灭的,在我们努力进取的时候,可曾受外界的心理干扰而渐生迷茫,直至万念俱灰?古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可以说就是指一望无际的“他人”。生活里,有好人和坏人,坏人要多坏才是坏呢?这没有一个绝对值;好人要多好才是好呢?在我看来,会给你一个微笑一声简单赞扬的人,他就是好的。因为正面的肯定,对我们渺小而脆弱的生命而言,是多么弥足珍贵!要让我们远离绝望,必须让我们有经常性成功的体验;然后再有适度的自由,丰富的生活阅历等。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生活的各种磨难里增长技能和信心,更要学会在平凡生活里悦纳积淀别人的赞美与肯定。有时,自己能力的增长,其实就是得益于对他人正面反应的收集。

痛快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感觉

温总理2008年末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进图书馆与自习的学生座谈,而其中一位女生一直背对着总理认真学习,场景被拍了下来。这位女生在网上引发热议并被称为“北航史上最牛女生”。

该帖子后面,网友的言论五花八门,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比较无聊的“网侃”,如有一段是几人的连环呼应“评论”

北京网友1:此女是我老婆,谢谢。

北京网友2:此女是我儿媳,谢谢。

广西网友:此女是我的孙媳妇,谢谢。(我父亲已过世)

网易IBM中国公司网友:你这个逆子,一天到晚咒我!

广东网友:四世同网!牛!

比较正经的严肃的评论分为四大流派——

一是中性评论,“领导很大度!女生很有个性,看书很认真,很好”;“领导爱来不来,关她什么事”。

二是批评该女生“是书呆子”;“我敢说,这种人书念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她很不合群或者说有点孤僻。”甚至有人进一步上纲上线说,“我们要的不是这种个性,大学里很多这种女生,特别自私,一心只为自己,于己无关的事情从来不关心。”

三是肯定女生“有大国公民的风范”,“如果中国人都有她那样的个性,说明中国进步了,中国人成熟了。”

四是讴歌新风气,“总理在教我们,教我们破除神话……温总的亲民,胡总与网友在线交流,其实都在传递这个信号。包括最近几年两位老总的一些小事都经常出现在一些不重要的新闻里,但也都给我们传递了政治平民化的信息……”

当然最无厘头的是,“其实那个女的是中南海保镖!”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新闻细节,可以忽略不计,也谈不上趣闻,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小题大做的新闻处理;至于后面的评论,我不在意其表达什么,因为不管表达什么观点都有些牵强附会,我在乎的是那种热闹的可以小题大做的气氛,这让我觉得呼吸顺畅了很多。谈琐碎小事,仿佛有些无聊,但是民主与自由常常就像这样看起来有些无聊,所以很多貌似小题大做的东西自有它高贵不凡的意义。那位背对总理看书的女生有点意思,我喜欢。她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可乐的话题。后来大家小题大做的铺天盖地的文章,我也喜欢。表达喜欢与不喜欢是一件痛快的事情,痛快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感觉。

周瑜为什么比诸葛亮性感

刘德华的帅,没有围墙、没有阶级的局限,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男女老少通吃30多年,这样的帅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洋溢着主旋律的光辉。

更神气神奇以及让人尊敬的是他帅之上所有锦上添花的好,好人缘、好口碑、好性情、好作风、好态度……总之是“好好好好……先生”,干脆就是“N好先生”。

网络里,有“女白领要嫁的十大富豪男人”评选,大名单从陈道明、刘翔、金城武、王石、张艺谋到姚明、梁朝伟等,最后荣登宝座的依然是刘德华,评语是“事业至上极品好男人”,可嫁指数5颗星。

但是,我仍然要泼冷水。这样的超好男人,如果不是神,一定就有鬼,不是说,他的好值得怀疑,而是说,好到让人不可信。具体地说,这样的男人,从“性”或者“性征”的角度来评价,是平庸的,苍白的,不强大的。

而有时,性的冲击力,往往表现在“冲动”上,而刘德华几乎连生气都不会,即使被那个疯狂女粉丝搞得很狼狈,他仍然表现得非常稳定,完美到让人焦急与莫名地不安。男人的冲动其实是很性感的,而刘德华“冲动欠缺”是致命,给人感觉有“情感洁癖”之嫌,要么就是假装到底。

周瑜为什么比诸葛亮性感?因为前者更冲动!

甚至表现出“性致勃勃”的男人,更有可读“性”,也更有性别魅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刘天王是不及格的。

记得,日本一个男作家说过,每次约会前,他为了保持平静,先要自慰。

我觉得好浪费,也大煞风景,排解欲望后再赴约,虽然平静了,理性了,但是也失去了“性致勃勃”的力度与热望。男人是需要一些欲望的燃烧才更有魅力的。色其实挺美好温暖的,为伊而色的男人更有人情味。

有人曾经断言,孙悟空是女的,为什么?理由基本上都围绕一点,他不吃妖精那一套,比如,孙悟空从来不调戏美女,下龙宫借兵器的时候其他的都不要,一眼就看上了伸缩自如的如意金箍棒……

不好女色是刘德华最大的缺点。